第一篇:浙江省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项目建设实施办法
浙卫发„2006‟354号
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
卫生服务示范单位项目建设
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卫生局:
根据《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和“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浙政发„2006‟55号)和《浙江省中医药攀登工程实施方案》(浙卫发„2006‟260号)要求,我厅制订了《浙江省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项目建设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十九日 二○○六年十二月二
浙江省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
示范单位项目建设实施办法
为建设好一批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的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引导和带动全省各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全省城乡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根据《浙江省中医药攀登工程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建设目标
通过5年的建设,在全省建成能够较好体现中医药服务功能,引导与辐射作用强的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15个,示范中心50个。争创3-4个中医药特色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二、实施对象
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面向各县(市、区),其主体承担者为县(市、区)政府;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主要面向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建设要求
(一)省级示范区
─ 2 ─
1.创建单位达到《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评估参考标准》(浙卫发„2006‟75号),其中,“浙江省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不少于1家。
2.各级人民政府将中医药服务列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各级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全科知识和中医药知识培训。至少60%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社区责任医生接受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或规范化培训;社区中医药人员应掌握全科医学基础知识;社区责任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率在100%以上。
4.积极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在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推广与应用。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包括中成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薰洗、穴位注射等在内的至少4种中医药服务,引进或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不少于8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服务量占总服务量比例不低于30%。
5.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在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中医药
─ 3 ─
特色和优势。政府应将中医药内容纳入重大传染病防治预案。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有中医药参与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在社区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方案,面向老年人、妇女、儿童和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方案,社区康复体系以及健康教育中应充分体现中医药服务功能。
6.建立能够有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业务指导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按照社区中医药服务需求,由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中医药专家组成社区中医药服务指导小组,定期对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与当地中医医院建立紧密型互动联系,并定期开展技术交流。
7.全面提高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居民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切实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加强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和宣传。社区居民基本中医药常识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对社区卫生服务及中医药服务的满意率不低于90%。
(二)省级示范中心
1.中心应达到《浙江省规范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标准(试行)》(浙卫发„2006‟171号)。
2.加强中医药资源配置及人员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或中医诊室,配备中医药诊疗设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成药品种不少于80种,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成药品种不少
─ 4 ─
于30种。至少有2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其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社区责任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率达到100%,中医药人员基本掌握全科医学知识。
3.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在基本医疗服务中运用中医药理论诊治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每位社区医生能够掌握并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3-5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类服务量不低于总服务量的3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中医科室的中医治疗率不低于85%。
4.积极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在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健康教育工作中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1)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开展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病防治方案中有中医药内容;在常见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开展中医药预防工作;有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社区居民进行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及其并发症预防的措施和方法。
(2)运用中医药保健理论方法指导社区居民开展养生保健。制订适合老年人、妇女、儿童和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保健方
─ 5 ─
案或有中医药内容的保健方案;能够指导社区居民开展养生保健,并每年开展中医药保健现场咨询等不少于6次。
(3)发挥中医药康复优势,开展康复工作。将中医药内容纳入社区康复体系,结合现代理疗手段,运用针灸、推拿、拔罐、熏蒸、药浴、食疗等中医疗法开展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的社区康复,中医疗法不少于4种。
(4)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和孕产妇保健的咨询和指导。能够在不孕不育、妇女生殖健康、孕妇胎儿保养、产后调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5)弘扬中医药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场所有中医药宣传资料和中医药文化氛围;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普及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方式不少于6种,每年开展中医药健康讲座不少于12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不少于15种,并且利用率在90%以上。
5.建设成效显著。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内容和方式,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特色服务内容的知晓率不低于90%,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率不低于90%。
6.规范和提高中医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社区中医药服务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并有相关的考核措施。能够采取资料收
─ 6 ─
集、建立档案、入户调查、患者随访等方式,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的途径和绩效研究,中医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得到逐年提高。
四、建设经费
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建设经费筹措以建设单位和同级财政投入为主,省级财政在“中医药攀登工程”专项经费中安排一部分经费,根据建设需要,用于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项目,每个项目不超过5万元,用于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每个项目不超过3万元。地方财政和建设单位按照建设要求给予必要财政资助。
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必要的中医药诊疗设备购置等。
五、项目管理
(一)本项目建设周期为5年,2006年为项目建设启动阶段,主要工作是制定项目实施办法,确定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建设单位;2007—2010年为项目建设阶段,主要工作是按照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建设标准和要求,实施建设任务;按照构建新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要求,实现服务功能、服务模式、知识结构、运行
─ 7 ─
机制、投入机制等“五个转变”。整个项目将分批进行建设,每批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对已建的示范中心将按照新建设要求重新进行评估,达到标准的单位继续授予相应称号,未达到标准的将给予一定期限按照新的要求进行建设;对正在进行建设的示范区和示范中心,将执行新的要求和标准,建设周期顺延。项目所在单位必须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
(二)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项目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申报,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申请,逐级申报。省卫生厅组织审核,择优确定建设单位,并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建设项目任务书。
(三)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任务书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建设任务。当地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要把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切实加强对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示范区建设单位每年应向省卫生厅书面报告建设进展情况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每年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书面报告建设进展情况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并同时上报省卫生厅。
(四)项目建设单位要合理安排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切实
─ 8 ─
保证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当地政府应加大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支持力度,为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在政府每年安排的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经费投入中,应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特别是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和人员培训的投入,逐步解决本地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原则上根据项目建设年度计划完成和配套资金落实等情况,按年度拨付,也可以根据需要集中拨付,并向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适当倾斜。
(五)项目建设中期,省卫生厅组织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评估,对未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年度计划执行不力,工作推进缓慢,建设经费未及时到位的单位,取消其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建设资格,追缴已拨付的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引入竞争和动态管理机制,视中期评估及淘汰情况,及时增补建设项目。
(六)项目建设期末,示范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省卫生厅组织项目评审组,根据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建设标准、项目建设任务书,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对通过考核验收的建设单位,由省卫生厅授予“浙江省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浙江省中医药参与社区卫
─ 9 ─
生服务示范中心”称号。对未达到建设标准和要求的建设单位,限期整改,一年后仍未通过考核验收的,取消其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建设项目资格,追缴全部已拨付的省级财政补助资金。
对获得“浙江省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江省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称号的单位,省卫生厅及时总结其在项目建设中的经验,并在全省推广。
─
─
和“浙
主题词:中医药 社区 示范 通知
──────────────────────────
抄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浙江省卫生厅办公室 2006年12月30日印发
──────────────────────────
第二篇: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宝应县2010年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
服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使中医药对促进人群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快推进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现决定实施第二周期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设,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科室的内涵建设,提高社区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健全城乡中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城乡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功能中的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中医医疗和保健的需求,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少花钱,治好病”的实惠。
二、工作目标
根据国家、省社区中医药工作总体要求,结合我县中医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充实中医药服务内涵,积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方法指导社区居民开展养生保健,扎实推进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和进家庭活动。城乡居民中医药服务和知识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大幅提高。全县中医药服务占医疗服务的比重有较大提升。所有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标准建设一级中医科室和中药房,所有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能提供不少于5种中医药治疗方法。拓宽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内容,以镇、村为单位的拓展推广覆盖率达100%,使用率达100%。年内创建扬州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努力创造条件,开展“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
三、主要任务
(一)县卫生局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修订社区中医药服务考核评价指标,加强城乡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的评估和监管。要将中医药业务开展情况和制定鼓励开展中医药服务的激励机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工作考核目标,将接受中医药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特别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和人员培训的投入。要积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调整中医诊疗收费标准,适当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服务价格,同时增加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等医疗保障报销范围的中医诊疗项目和中药品种,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二)健全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将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总体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健全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以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等其他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同时,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真正把中医药服务融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
(三)合理配置社区中医药资源。要发挥县中医医院在社区中医药资源中的龙头指导作用,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县中医医院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技术力量,与区域内2所以上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长期、对口、密切合作关系。加强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建设,积极承担全科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任务。全县副主任以上中医师每年要保证有1周以上的时间到城乡社区开展系列服务。主治及主治以下的中医师每年要保证有2周以上的时间在对口支援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
(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须设置一级中医科,可根据需要设置中医诊室、针灸室、推拿室、理疗室、康复室、养生保健室等中医科的二级临床科室,有特色专科的可设中医病房;中心要按规定标准建设中药房,并相应设立中药煎药室,配备250种以上的中药饮片、50种以上的中成药,配齐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有中医诊室,有条件的设置康复室、养生保健室和中药房和煎药室。也可采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配送和代煎。服务站要配备30种以上中成药,或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根据需要配置针灸器具、火罐、刮痧板、颈腰椎牵引、中药熏蒸及理疗等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中医临床科室布局、设施、风格建设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规定执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任的中医类别医师数应占医师总数的20%以上,保证每个中医诊室(含针灸室、推拿室等)配备至少1名中医类别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中医诊室(含针灸室、推拿室等)数量配置中医类别医师,没有中医诊室的,应有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临床类别医师。从事中药饮片调剂工作的药剂人员应具有中药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五)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按照中医药工作质量和数量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制度,鼓励应用中医药服务。要有较完备的相关服务制度和工作机制,在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房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辩证论治处理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按摩、中药熏蒸、敷贴、穴位注射、热敷、药熨、敷脐、耳压、点穴、雾化吸入等在内5种以上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社区中医护理要在辨证施护的基础上,开展慢性病、心理、母婴、临终护理和护理咨询指导以及家庭护理等专项中医护理服务。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逐年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特色服务内容的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不低于90%和85%。100%的居民健康档案要有中医药内容和特色,并进行动态管理。
(六)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城乡社区中医类别全科人员的中医药全科知识的培训,分别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证书和规范化培训证书。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有的其它类别医师重点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应用指南(中药)》开展中成药合理应用培训,对药剂人员开展中药基本理论、药材辨识、中药配伍、饮片调剂等方面的继续教育培训,对护理人员开展中医辨证施护继续教育培训,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对有意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其它类别医师,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没有配置中医类别医师的,除中成药合理应用培训外,还要开展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特别是火罐、刮痧、熏洗等中医非药物疗法。要鼓励支持其它类别医师参加中医学历教育、西学中班等,参加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
(七)全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工作。县卫生行政部门要按《扬州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拓展推广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组织辖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人员集中培训,重点推广扬州市筛选的3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八)利用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对诊断明确的重点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制定个性化的中医防治一体化方案,采取中医防治菜单式服务,包括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预防和行为干预、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家庭护理等。针对社区内中风、偏瘫、腰腿痛、颈椎病以及伤残等康复服务对象,制订个体化的中医康复干预方案,应用针灸、推拿、理疗等技术方法和社区简易康复设施开展康复治疗和咨询,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九)组织开展中医药“治未病”服务。广泛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对体质类型不同的人群指导个体化调护方案。针对孕产妇,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的饮食起居指导、常见病食疗、康复训练指导、产后心理辅导等保健服务。针对季节性易感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并采取中医药干预措施。针对不同人群,推广使用涵盖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疗法和体质调养等内容的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不少于10种;通过健康教育,向中年人群、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社区居民宣传相应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调摄知识以及中医药慢性病防治和传染病防治知识。要通过宣传栏、宣传保健手册、开设讲座、播放音像等多种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中医基本知识与养生保健技术,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积极传授养生保健和健康生活方式,推广普及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年内完成不少于12场中医药健康大讲堂,推广不少于1项养生保健运动。
四、实施步骤
(一)部署启动(2010年1-4月)
1、制定下发《宝应县第二周期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宝应县第二周期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设考核标准》,修订下发《宝应县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标准》,并予以部署。
2、各相关单位相应制定项目建设实施细则,落实具体措施,做好宣传发动。
(二)组织实施(2010年5-8月)1、2010年5月中旬前,组织《社区中医药工作指南》市级培训,关在辖区内的分级培训。
2、督促县中医医院、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总体方案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项目建设中各项工作任务。
3、对项目实施动态监控,随时进行督查、评价、检查和指导,确保实施效果。
4、各相关单位要及时报送本地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重大活动和工作进展情况。
(三)评估验收(2010年9-10月)
根据建设情况及分配名额,于2010年9月30日前,向扬州市卫生局推荐申报扬州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扬州市卫生局组织评估验收前,县内组织自评验收。全面开展的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工作,县卫生局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完成对辖区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工作的全年自查。并将第二周期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实施情况的书面总结及项目自查评分表报扬州市卫生局中医处,并作好接受市级抽查的准备。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相关单位负责辖区第二周期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工作。县中医医院负责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业务指导,承担社区卫技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任务。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认真开展各项项目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规范管理,严格考核。县卫生局对各相关单位的项目实施情况实行阶段抽查或年终考评,列入目标考核内容,并要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定期对建设单位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不按要求实施项目的单位,要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
(三)加强交流,示范推广。各单位要及时搜集项目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交流。要继续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深入推动项目建设的实施。被评为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单位要努力发挥示范作用,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县城乡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第三篇: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标准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标准
第一部分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坚持公益性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设施、服务能力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
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每3-10万居民或每个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场所及相应的设施、设备应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的要求。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服务功能、服务人口、居民的服务需求,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设置卫生专业技术岗位,配备适宜学历与职称层次的卫生技术人员。
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依法进行注册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按照登记的诊疗科目执业;执行各项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预防服务差错,确保服务安全。
第二部分
一、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和中医药工作的方针政策
(一)政府高度重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将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政府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有中医药管理部门参加,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各项工作。
(三)制定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纳入相应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的政策;市、区政府在安排相关经费补助时,统筹考虑社区中医药服务,保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和人员培训等中医药服务工作的投入。
(五)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完善参保人员利用社区医疗服务的引导措施。将符合条件的社区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支付范围,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应用中医药诊疗方法的自付比例比使用其它诊疗方法的自付比例低。
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要适应中医药服务的要求
(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注册登记中医科(含民族医科),开设中医诊室,设置中药房,配置中药饮片调剂设备和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
(七)社区卫生服务站要配置常用的中医药诊疗设备。4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
(八)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立中医医院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的联合与协作,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
三、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中医药水平
(九)建立鼓励大中型中医医疗机构有关在职及退休中医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兼职服务的制度。
(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接受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或规范化培训。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不低于25%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
四、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要体现中医药的特点
(十二)预防
1.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2.开展不少于2种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老年骨关节等)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的服务,对社区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行为干预;
3.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体现中医内容,运用中医理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十三)保健
1.制定适合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中医保
健方案,并组织实施;
2.制定适合社区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并组织实施;
3.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工作。
(十四)康复
1.将中西医结合康复内容纳入社区康复体系;
2.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伤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十五)健康教育
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引导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编制、发放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处方和宣教资料,宣教资料每年不少于3种。
(十六)计划生育咨询以及技术指导
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和孕产妇保健的咨询及指导。
(十七)医疗
1.在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处理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
2.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帖、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导引等中医药方法;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门诊量不低于总门诊量3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中医科室中医治疗率不低于85%;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成药品种不少于80种,中药饮片不
少于250种;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成药品种不少于50种或中药饮片不少200种。
五、严格社区中医药服务的监督管理
(十八)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
(十九)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机制,将中医药业务开展情况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工作考核目标。
(二十)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内容和方式。
(二十一)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特色服务内容的知晓率不低于90%,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率不低于85%。
第四篇: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标准
附件
1全國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建設標準
第一部分
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堅持公益性質,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設施、服務能力滿足社區居民的基本需求。
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合理。每3-10萬居民或每個街道辦事處所轄範圍設置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需要設置若干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場所及相應的設施、設備應符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標準》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標準》的要求。
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具有公益性質,不以營利為目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社區、家庭和居民為服務物件,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貧困居民等為服務重點,以主動服務、上門服務為主,有效地開展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服務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
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根據服務功能、服務人口、居民的服務需求,按照精幹、效能的原則設置衛生專業技術崗位,配備適宜學歷與職稱層次的衛生技術人員。
四、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依法進行註冊登記,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按照登記的診療科目執業;執行各項技術規範,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實施全
面品質管制,預防服務差錯,確保服務安全。
第二部分
一、貫徹落實社區衛生服務和中醫藥工作的方針政策
(一)政府高度重視社區中醫藥服務工作,將其納入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二)政府社區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有中醫藥管理部門參加,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社區中醫藥服務的各項工作。
(三)制定全國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創建活動實施方案並納入相應的工作計畫,並組織實施。
(四)貫徹落實社區衛生服務財政補助的政策;市、區政府在安排相關經費補助時,統籌考慮社區中醫藥服務,保證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中醫藥服務所需的基本設施設備和人員培訓等中醫藥服務工作的投入。
(五)將符合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範圍,完善參保人員利用社區醫療服務的引導措施。將符合條件的社區中醫藥服務專案納入支付範圍,參保人員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時應用中醫藥診療方法的自付比例比使用其他診療方法的自付比例低。
二、社區衛生服務網路要適應中醫藥服務的要求
(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註冊登記中醫科(含民族醫科),開設中醫診室,設置中藥房,配置中藥飲片調劑設備和常用的中醫藥診療設備。
(七)社區衛生服務站要配置常用的中醫藥診療設備。4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以提供中醫藥服務為主。
(八)實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公立中醫醫院多種形式的中醫藥服務的聯合與協作,建立有效的雙向轉診制度。
三、提高社區衛生服務隊伍中醫藥水平
(九)建立鼓勵大中型中醫醫療機構有關在職及退休中醫人員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兼職服務的制度。
(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接受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中醫類別全科醫師崗位培訓或規範化培訓。
(十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醫師總編制內配備不低於25%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其中至少有2名中級以上任職資格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有1名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執業醫師。
四、社區衛生服務功能要體現中醫藥的特點
(十二)預防
1〃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積極參與傳染病的預防工作;
2〃開展不少於2種慢性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慢性支氣管炎、腫瘤、老年骨關節等)中西醫結合防治一體化的服務,對社區主要危險因素進行行為干預;
3〃在居民健康檔案中體現中醫內容,運用中醫理論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十三)保健
1〃制定適合社區老年人、婦女、兒童等重點人群的中醫保健方案,並組織實施;
2〃制定適合社區亞健康人群的中醫保健方案,並組織實施; 3〃開展具有中醫特色的養生保健、食療藥膳、情志調攝、運動功法、體質調養等工作。
(十四)康復
1.將中西醫結合康復內容納入社區康復體系;
2.應用中醫藥康復手段,結合現代理療方法,對中風後遺症、傷殘等疾病進行康復治療。
(十五)健康教育
運用多種形式宣傳普及中醫藥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識,引導社區居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編制、發放中醫或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處方和宣教資料,宣教資料每年不少於3種。
(十六)計劃生育諮詢以及技術指導
運用中醫藥知識開展優生優育、生殖保健和孕產婦保健的諮詢及指導。
(十七)醫療
1〃在門診、病房、出診、家庭病床等工作中運用中醫理論辨證論治處理社區的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
2〃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充分運用中藥、針灸、推拿、火罐、敷帖、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熱熨、導引等中醫藥方法;
3〃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中醫門診量不低於總門診量30%;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門診中醫科室中醫治療率不低於85%;
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成藥品種不少於80種,中藥飲片不少於250種;社區衛生服務站中成藥品種不少於50種或中藥飲片不少200種。
五、嚴格社區中醫藥服務的監督管理
(十八)嚴格中藥飲片、中成藥的使用管理,嚴格執行中醫藥技術操作規範。
(十九)建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考核機制,將中醫藥業務開展情況納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及其管理人員工作考核目標。
(二十)及時瞭解社區居民對中醫藥服務需求的內容和方式。
(二十一)社區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中醫藥特色服務內容的知曉率不低於90%,對中醫藥服務的滿意率不低於85%。
第五篇:营业部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活动实施办法
营业部文明规范
服务示范单位活动实施办法
为深入开展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活动,规范银行业服务行为,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增强临柜人员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打造高品质的行业服务品牌,特制定出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具体的实施办法:
一、为确保此次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落到实处,营业部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目标,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并于10月28日召开了开展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单位创建活动动员大会,进行了详细的部署,使每一位员工都充分认识到开展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部门经理具体抓,全行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教育,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同时,引导广大员工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认真组织全员工学习《山东省银行业维权公约》、《山东省银行业文明服务公
约》、《山东省银行业信用公约》及《淄博市商业银行行为规范》。《山东省银行业营业网点柜台服务规范》,使文明规范服务活动创建(竞赛)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为了进一步规范员工的服务形象,科室设定两名监督员,每天对员工的服务仪表、劳动纪律、服务态度进行监督并认真做好登记,如在支行的优质服务检查中,发现不执行者,将对当天的监督员进行扣罚。同时,将服务创先评优活动纳入综合考核,与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使优质服务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有成效,为全面争创“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早上提前20分钟到岗,着行服,统一发式,化谈妆,做到了整齐划一。使民服务设施也一应俱全,设立服务监督岗,并公布服务监督电话,为了促进此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每周组织活动领导小组人员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客户意见簿中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处理反馈,确保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了实处。
全体人员必须统一认识,高度重视,把“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作为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实施了,融入自身管理和队伍建设中,精心组织,扎扎实实把这项活动开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