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烟草品牌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01:5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当前烟草品牌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当前烟草品牌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当前烟草品牌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关于当前烟草品牌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烟草在线专稿

摘要:品牌培育作为促进卷烟上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办法,必须不断加强,以更好的服务于行业“卷烟上水平”发展大局,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品牌培育工作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当前行业卷烟品牌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工作对策,以期促进行业品牌培育工作上升一个新的水平。

“卷烟上水平”是增强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力,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行业当前工作的一项主要目标任务。卷烟上水平集中体现在品牌发展上水平上,而品牌培育则是实现品牌发展上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前烟草品牌培育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加以研究,以促进品牌培育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品牌培育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商业企业而言,培育重点骨干品牌是全面实现“卷烟上水平”和增效益的关键所在和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取消烟草专卖制度的将来,是否能做好品牌培育是商业企业能否占领市场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商业企业的企业竞争力之所在。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省外市场的开拓与企业所在地的当地市场具有更熟悉的市场环境,更稳定的市场基础,更密切的工商关系相比其投入的人力物理更大,投入与回报也必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难成正比,特别是企业所看重的销量指标,更是难以在短期内见成效。但是,要想发展,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以“两个十多个”为目标,在保证省内市场的前提下大力开拓省外市场,而能否在省外市场站稳脚跟,就看品牌培育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做好品牌培育,将直接决定工业企业的命运。

当前行业品牌培育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仍然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

综观全行业,大多数商业企业在众多全国性重点品牌当中选择培育重点往往更偏重于地产品牌,省外品牌同为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却得不到或者很难得到同省产卷烟同样的待遇,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品牌培育工作的效果。

缺乏品牌经营策略。

1、定位不准。不少企业对市场调研分析不够,在品牌定位上急功近利、试图立竿见影、经验主义盛行、拷贝成风,缺乏品牌文化理念的支持和创新意识。一些品牌投放时定位模糊、没有鲜明特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2、维护不力。不少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多采取“广种薄收”,少有“精耕细作”,不能保持品牌长久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品牌营销过程中,服务、信息反馈工作跟不上,对品牌文化的积累、拓展不够,开发新产品欲望强于保护老品牌意识,往往是舍弃原来已经有一定市场基础、消费需求的老品牌,以新品牌取而代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的市场信誉和形象。

3、使用不当。当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便盲目乐观自信,认为品牌培育工作取得成功,便片面追求销量、利润,不注意掌握好投放节奏,过量投放,结果事与愿违,造成库存积压,不仅市场占有率没能扩大,而且损害了品牌形象。

4、墨守成规,害怕风险,不注意给品牌注入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内容,守着品牌原有特点而不注重改变,造成市场不能扩展,品牌缺乏活力,导致断送品牌前程。

品牌培育不够深入,工商协同营销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培育新品上,没有完善的工商品牌培育协作机制,对于新品培育工作只是片面的追究上柜率,而不采取积极的品牌宣传促销、也不进行品牌跟踪调查,导致客户库存消化较慢,对品牌培育工作的配合度越来越差。

从社会层面看,尚未形成有利于品牌发展的良好氛围。以某县卷烟消费水平看,在城区,虽然已经初步形成品牌消费势头,但在占辖区60%以上市场份额的广大农村市场,由于农民收入低,消费水平受限,以及消费信息相对闭塞,还没有形成大品牌消费观念,他们往往忠诚于省产猴王、延安系列卷烟,从而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它品牌的市场扩张。

促进品牌培育工作上水平的几项对策

加强工商协同营销,完善联系制度,实现双方共赢,达到品牌培育预期目的。

1、商业企业要搞好市场研究、货源执行和库存管理的协同。作为卷烟销售的唯一渠道,应与工业企业共同探讨主销品牌市场动态、分析市场需求预测;协商货源的数量、发货时间,及时向工业反馈货源计划执行情况,在品牌培育前,基于对当地市场的深入把握和研究,当地商业企业应积极向工业企业提供当地市场资源配置与预计市场投入量分析报告,在报告中要综合考虑市场的合理布局,科学地投放品牌,重点把握市场覆盖的宽度与深度。根据不同产品和市场特征设计不同的协同营销方案,协同工业企业开展各项品牌促销活动。在配合工业企业的品牌置换和新品牌导入计划的基础上,协同规划重点发展品牌的市场目标。并且定期向工业企业提供该品牌市场反馈信息和市场运行信息。

2、工业企业要加大货源跟进力度,确保到货及时。保证商业库存既不断档又不积压,商业企业在开展市场宣传时,工业企业应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为宣传提供宣传贴画、宣传框架等宣传品来加大宣传力度,并且将该品牌卷烟特点做以文字性陈述,让客户及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和感受该品牌内在的优越品质及卖点。

3、进一步完善工商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工商协同营销会。通报品牌卷烟销售情况、市场需求信息、营销信息、品牌信息、消费者信息、客户信息等。对货源的数量、发货时间、货源计划执行情况、主销品牌市场动态、市场需求预测等方面与工业企业共同探讨和协商。工业企业反馈各自生产计划、品牌发展规划、新品培育计划等信息,围绕品牌培育工作互相交换意见,达成共识。更好的促进生产信息与市场信息的充分对接,保持协同营销功能的全面发挥。

建立动态品牌管理方法,对现有投放品牌进行全面评价,针对不同品牌规格在市场上的不同生命周期,建立品牌引入、评价、维护和退出的方法和机制。

由五大类工作组成,它们分别是:细分、引入、培育、跟踪、反馈,这五大类工作各成体系,但又互相联系紧密。

1、细分,主要是商业企业通过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品牌定位、客户细分、建立品牌档案等手段来明确卷烟市场的基础情况。深入研究卷烟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容量、消费结构(各档次卷烟份额)、各地区消费特征、零售业态销售表现、品牌销售趋势、消费变动趋势、品牌定位的目标客户、同价位品牌的目标客户等,为战略决策和工业企业工作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2、引入,主要是对市场需求及品牌本身属性的匹配程度进行评估。是商业企业在引入卷烟品牌前,站在市场的角度对品牌今后在当地市场发展的预期,是根据当地市场现状、消费结构特点、产品价格定位、品牌定位的目标客户、同价位品牌的目标客户、厂商实力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对品牌进行评估。

3、培育,是商业企业发挥优势资源效能,协助工业企业将优质品牌推向市场的销售过程。“品牌销售培育”工作包括:品牌培育计划、销售执行两方面内容。①品牌培育计划:是根据前面“评估”的结果、品牌定位以及辖区市场现状,制定品牌在辖区市场明确地培育目标及实施方案。包括:明确的目标地区、目标人群、目标客户、目标铺货率及目标销量等。②销售执行包括:开展客户选择、铺货沟通、陈列标准、促销支持、库存管理、信息收集等方面内容,是一系列持续跟进的过程。

4、跟踪,通过建立起有效跟踪体系,密切关注品牌的“铺货率”、“上柜率”、“再购率”、“动销率”、“存销比”、“毛利率”等指标的表现及变动情况,对品牌销售情况、产品流转速度、成长发展趋势和获利能力等情况进行跟踪,依据以上数据分析形成对品牌的“品牌诊断”。

5、反馈,是商业企业为工业企业提供的一个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商业企业将及时的对市场变化情况和品牌整体现状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和时间性,采用报告的形式定期将品牌的销售表现、上柜等情况向相关工业企业进行反馈。

提升培育品牌上柜率。

品牌培育上柜率是衡量品牌培育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品牌培育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和进展的前提,品牌培育的实质性活动是从品牌上柜开始的,因此在品牌培育过程中,要首先重点做好品牌上柜,对于如何提升品牌上柜率,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和办法

1、加强对零售户的培训,让零售户了解今后卷烟市场的发展方向,做好市场消费引导,使其明白做好新品上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传授客户各种营销技能和手段,提高客户的品牌推荐能力,增强客户解决消费者疑问、咨询和意见的应变能力,在提高零售户营销水平的同时增强品牌上柜率,并进一步做好信息反馈和售后服务。

2、定时观注上柜客户的再次进货情况,及时采用电话沟通或上门拜访,对上柜后销售及消费者反映情况进行了解,保证客户合理库存,防止客户品牌滞销,对客户遇到的难点进行讨论及时解决难题,对客户反映的建议及时汇总,并在在工商协同营销会上进行交流。

3、通过加强柜台摆放提升上柜率,在品牌培育期间,新品牌的上柜陈列方法,对品牌的销售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客户通常不注重新品的摆放地点,那里有空就放那里,很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忽视,从而造成一定的销售机会丧失,所以新品上柜时,作为营销人员要指导和提醒客户在卷烟排列时将新品牌放在最醒目的地方,让消费者第一眼就能看到,并对该品牌产生新奇和好感,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总之,提高品牌培育能力,做好“重点骨干”品牌培育,促进品牌发展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全行业工商企业必须全力以赴、切实履行的使命和责任,需要全行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积极的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探索和完善,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和消费需求,促进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篇:当前师德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当前师德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摘要:教育改革的重任历史地落到广大人民教师的肩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马关县古林箐乡中心学校为例。作为人民教师,一定要努力增强改革意识,投身于师德建设实践中,成就于师德建设的伟业。我认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教师使命感;制订规范,明确师德内容;完善机制,加强保障监督;诚信治学,共创良好学风。本文就从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师德师风 教育改革 教师使命

一、师德问题

师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一直以来备受社会的关注。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中专业知识最为高深的一个群体,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对其在道德意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规范上有更高、更严格的期望和要求。就目前古林箐乡中心学校的师德现状来看,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方面的。

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而教师不同的理想目标在教育教学中会产生不同的动力。当前,在我国的学校虽然有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这个环境基本溶入于整个社会中。社会上有不少职业道德的严重失范现象,诸如干部队伍中的钱权交易、执法队伍中的贪赃枉法、新闻传媒的有偿新闻、医务工作者收受红包等,对教师队伍的冲击甚大。在许多教师的心目中,“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弘扬“蜡烛精神”、做“春蚕”、当“人梯”,已不再是响亮的职业口号,更难化作工作的动力。而在有的老师看来,自己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违法乱纪,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那份工资就不错了,什么崇高理想、无私奉献、“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等等都过时了。因而,他们只重视业务学习,轻视思想道德修养,认为自己业务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是大礼,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是小节,大礼不可不讲,小节则可以不拘。长此以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自然发生偏移。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才,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但在古林箐教师的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教师的职责: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教给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或是将来有一技之长;至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是学校领导、德育处和辅导员 的事,与己无关。正因为有这样的观念,在古林箐中学有的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很少,也不愿意花力气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缺点、错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还有的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讲课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动不动就发牢骚;更有个别教师衣着不整,举止粗俗,脏话连篇,有的甚至沉湎于社会上的一些“低俗之风”而不能自拔。凡此种种,完全有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不仅损害了教师的群体形象,也毒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而“所谓敬业,是人们基于对一项工作、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神圣感、使命感、责任感和勤勉努力的行为倾向。”1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的优良传统,但这些被视为“国粹”的优良传统在当今学校的校园内甚至大学校园内却受到了挑战。据我对我们乡老师的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不热爱教师职业,没有职业的神圣感,不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本分和义务,在岗不出力,敷衍塞责,马虎从事,不改进教学方法,不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2由于他们的不思进取,才会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备课敷衍了事,上课照本宣科,对于自己的教学效果也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调查数据中发现:学生有高达50%上课不注意听讲,希望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教学相长3的占61%,这要求老师要有自己的讲课方式,做好充分的提前准备;也有一些教师到是看好这个职业,但也不过是把教师工作当作一只“稳定”的“旱涝保收”的金饭碗而已。他们爱吃这碗饭,但又不满足,因而热衷于第二职业,常常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教学胡乱应付,而主要精力则花在别的营生上。这种精力投入上的隐性流失现象在学校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还有的教师则是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工作随意性强,自由散漫,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调课、停课,对学校的纪律置若罔闻等等,这些都严重的违背了学校师德建设的宗旨。然而进入21世纪,从全世界的情况来看,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善和余暇时间的增加,人们评价一种职业优劣的标准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其中经济收入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正变为愈来愈有分量的尺度。而自古以来,教师的职责就没有离开过“传道、授业和解惑”。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产学研”4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和“科研先导”的口号影响下,今天的许多学校,大部分已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荣,而是以学术成果的多少论英雄了。出现这种原因很简单,因为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在教

师评价中权重太大,可以说真正决定教师的奖励、升职、待遇、地位的已不再是书教得怎么样,而是所谓的科研成果多不多了。正因如此,教师们对自己的本职——“教书育人”并不那么关注,而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关注“有没有文章” “发了几篇文章”以及“发在了哪个刊物”上。虽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这样明文要求的,但是,只要是教师这个职业的有多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已至于形势所逼,为了评职称是鸭子也得上架。而且,即便千辛万苦炮制出大作,往往还要托人情,找门子,花钱买版面,真是苦不堪言,面子失尽。

二、师德的失范

社会大环境即知识向经济转型带来的不良影响。经济腾飞的中国,经济繁荣,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需求对每个人都显得格外重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所造成的某些领域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社会分配不公平以及多种经济成分和多元利益格局,使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等等,这一切都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整个社会的功利倾向,使教师心浮气躁,“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5这真是当前很多教师心态的生动写照,学校在这方面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金钱物欲的上升,理想情操的失落和道德水准的下降等师德滑坡现象。而教学与科研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中心工作,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教研技能,是学校教师的一致共识,至于师德修养如何却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正因如此,对古林箐乡中心学校的教师而言,只要学历符合要求,教学过得硬,论文发得多,就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优秀的教师。很少把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方面的内容列入考核范畴。这在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业务重科研、轻师德轻修养的倾向,这是其一。其二,长期以来,我校的师德教育工作经常被视为政治教育,师德的“德”字常被归结为教师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其主要内容是让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而不是对师德观念、师德情感、师德理想、师德态度、师德法纪、师德作风、师德技能、师德良心、师德行为等一系列的师德规范建设工作的培养。同时,我校在师德教育的方法上,大多数也是以开会和学习有关文件的形式来代替师德教育,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形式主义,这就使很多教师对师德教育难以产生好感,也不可能重视。正

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我校师德失范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虽然我国学校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拓展,但也给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在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具体操作中常常出现不规范、不科学、不公平的现象,甚至教学努力的人得不到奖励,投机取巧的人反而得到肯定。而且,由于教育教学没有量化标准,而科研容易量化,因此科研指标在各学校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在这种抓教学默默无闻,搞科研名利双收的情势下,还有谁愿意去精心备课,用心教学,辛勤育人呢?在另一个方面,我校的教师超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据我调查的资料统计,我校的老师实际工作时间平均每天在十四个上时以上,其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国家的标准,而且工资与付出并不对等。这无疑给我校的广大老师带来了许多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现在学生不好管,一方面是我乡的独生子女的增加以及家长的期盼与关注;另一方面一些智力低下、心理异常的学生,家长根本不愿意也没条件送进特教学校,而我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更是凤毛麟角。诸多因素(教育教学评价、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的压力)使我校的老师们不堪重负。然而升学压力之大是一般局外人难以想象的,家长、学生、社会、学校对教师的期望值极高,一旦考不好,或学生在学校有什么问题和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所有的罪过就会集中到教师身上。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来,教师的职业声望相对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教师等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翻了身,国家对他们十分重视,注意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他们在最初几年辉煌之后,又开始走入新的困境,传统的教师等广大知识分子以理性方式影响社会的情景,正由商业性的明星、歌星、体育明星和政治活动家取代。这种由历史的渐进发展与断裂造成的广大知识分子的失落并影响到教师对自己职业的信心,使许多人处在苦闷彷徨之中。更重要的是我国教师的工资待遇太低,这也影响了教师职业的声望。从全世界的情况来看,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善和余暇时间的增加,人们评价一种职业优劣的标准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其中经济收入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正变为愈来愈有分量的尺度。总之,较低的职业声望挫伤了教师的职业情感,从而也在无形中使教师降低了对自身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孜孜追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校的老师们都感觉到了自身业务能力的不足,然而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是僧多粥少。因此我

校教师几年甚至十几年不曾参加学习进修的现象非常普遍。教育教学工作完全依靠以前的知识基础,普遍感到思维和精力的不适应,工作压力也就随之加大。加上现在的教材都是新教材,不再是一支粉笔和一本教材就能把问题讲得很清楚的,往往要借助现代的教育技术,比如说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另一原因是学校福利待遇低下。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普遍偏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加上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不浓厚,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使得优秀教师的流失情况极为严重。同时学生择校、辍学、厌学现象严重,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使得老师从教的热情也遭受严重挫折。虽然大部分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希望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但是又觉得自己工作负担重,强度大,收入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不少教师对职业产生倦怠心理。在国际上,我国教师工资收入指数只是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1/4。不到印度的1/26,尽管近10年来,这种局面有了较大改善,教师工资收入连年增长,然而教师收入偏低的现实仍未扭转。这种收入的低下的状况,不仅让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而且还导致大量高素质人才不愿从事教育工作。所以许多年轻教师想跳槽的比率越来越高,而他们跳槽的首要原因就是收入偏低。由于做教师工资偏低,许多优秀人才宁可到企业上班,留在学校的也大多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第二、第三职业。

三、改变师德现状的对策思考

在一个总体道德水平不高的社会里,单单要求教师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既不现实,也无法做到。当然,我们并非否认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但是,社会大环境没有得以不断改善,师德失范问题也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校教师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国家先进科技的发源地。学校教师在参与社会生产的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科技学术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每一个角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其思想素质修养的程度,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对整个社会风气、甚至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准都有着明显或潜在的影响。如果说以前教师认真执教,“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已无可厚非的话,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对师德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对当代我校教师来说,师德的要求也具有“先进性”: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们展示人生的最高境界,还要做小学生们高尚的人格榜样,不仅要把具体的道德规范践行同最崇高 的人生追求相结合,还要引导小学生们确立人生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追求,达到塑造完美的人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教师的师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直接联系着整个社会。正因如此,我们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提出更高的标准,这样才能满足其“既重塑自己,又塑造他人”的崇高职业要求。

师德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第一,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第二,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将考核指标量化,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形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束后公开公布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对师德考核为优秀的教师应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应撤销其教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第三,要建立和完善宣传机制。要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特别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做法,并运用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推广。在宣传先进典型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人为地拔高,要实事求是地挖掘师德模范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使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让师德标兵可亲、可敬、可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失范,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外,还在于教育界的内部,即,教育体制本身的影响。可以说,多年来我校的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基本上不成功的。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抓“应试”已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也在大力抓素质教育,报章杂志大力宣传新课程理念,而实际上我校却仍然按教育界的“潜规则”行事,而社会尤其是家长更是以分数和升学率论英雄。近年来素质教育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进,相反,“应试”教育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是中国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结果,人们急于摆脱贫困,期望通过“新科举”这条急功近利的道路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甚至通往社会上层。教育的“社会稳定器”和“社会矛盾的缓冲器”的作用被夸大了。“应试”教育是急功近利的教育,素质教育却是长期的基础教育,而整个社会的浮躁、急功近利,使人们选择了“应试”教育的道路。正因为社会上“应试”教育的倾向,严重地影响了我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少教师得了抑郁症和焦虑症。由于心理上的扭曲,影响到日常的教育行为。如有的教师往往将自己心中的抑郁和焦虑化作一腔怒火撒向

学生,于是出现了体罚、殴打、讽刺、侮辱学生等等有违师德的行为,师生关系严重恶化。另外,如我校的家教、补课为何屡禁不止?恐怕不能全怪学校和老师,体制问题难辞其咎。„„然而市场经济的道德观是建立在对人性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吕氏春秋 情欲》),“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吕氏春秋 功名》),人性如此!市场经济承认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合法权益,完全符合人的本性。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近代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经济出现不过二、三百年,但是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却超过了过去几千年,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承认个人利益,是讲道德的前提。我们提倡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但我们不能要求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实行阳光工资(严格说来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阳光工资)以来,似乎又回到吃大锅饭的年代,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干的拿不到津贴,做得好的拿不到奖励,班主任的工作付出与班主任津贴严重失调,无形中打击了我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这样的现实中去大谈什么师德,那是显得多么苍白无力。教育腐败要严厉惩治,但提高教师待遇的政策和措施也要跟上。教师的社会地位,从理论上说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实际上属于弱势群体,他们需要严格要求,但更需要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更多一些各界的关注、关心、支持和帮助。当前,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和关注度很高,但对教师的实质性关心帮助却很少。教师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很大,但工作却与待遇不成正比。而这些因素是造成师德失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虽然在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从那个时候起,“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就成了广大教师梦寐以求的一个理想。在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这个目标被再次重申为“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如何实施?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义务教育实行经费保障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这意味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必须像保障公务员待遇那样保障教师的待遇,而法律同时规定“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也就是说,在享受国家和各级政府提供的保障方面,教师和公务员再也不能有高下之分、先后之别。这样,“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说法,以及让教师工资

亦步亦趋地向公务员看齐的做法,就显得不合时宜、不合情理法理,甚而有人为给教师施加“歧视性待遇”之嫌了。正确的做法是,将“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改为“教师工资纳入公务员工资序列,与公务员工资实行统一保障”;或者进而像法国、德国、日本等教育发达国家一样,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纳入公务员范畴。总之使教师的工资待遇具有与公务员同等的刚性保障,而再也不用以“不低于公务员”为限,不必看“公务员标准”的“脸色”行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待遇弱势和权利贫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像报考公务员那样参与教师职位的角逐;才能如温家宝总理所愿,“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真正造就一大批“一辈子献身教育、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让学生永久铭记”的教师和教育家,“让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在全国城乡蔚然成风”。

在当今时代,中华民族的振兴有赖于教育的振兴,教育的振兴取决于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任又历史地落到广大人民教师的肩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对每位教师提出了如何有效开展工作的崭新课题。作为人民教师,一定要努力增强改革意识,投身于师德建设实践中,成就于师德建设的伟业。时时刻刻加强政治思想的学习,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一根弦。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品格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德要求,结合教师的实际,我们提出师德教育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结合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其次,要把师德列入教师的岗位责任制,定期检查和考核,对涌现出来的师德高尚的先进典型,大力予以宣传、表彰;对品德有缺陷的教职工,要加强教育、帮助,促进全体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师德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愿师德教育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愿教师真正成为天下更令人崇敬、向往的神圣职业!我们可以断言,随着客观存在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革,上层建筑必然也随之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也会相应地改变,得到根本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赵福庆,素质教育实施策略[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2]胡永萍.学校心理学健康教育[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3]邵宗杰,裴文敏,卢真金.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章致政。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J].教书育人,2004.[5]高兆明.从价值论看效率与公平[J].哲学研究,1996,(10).[6]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7]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研究中心编著.2007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分析报告[C].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贾晓波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教师的压力与挫折[M].中国和平出版社.[9]万福,于建福主编,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M].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10]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1]傅道春主编.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周俊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J].甘肃理论学刊,2006,7(4).[13]陈会昌.竞争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刘芬主编,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15]当代教育研究[J].2008,(01).[16] ][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注释: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出自《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 互相取长补短 4 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结合的教育形式。根本上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5 出自《墨子亲士》第43页。中山大学出版社。6 引用http://tieba.baidu.com/f?kz=408134922 网站时间:2010年4月6日。

第三篇:烟草品牌培育演讲稿

再创历史打造品牌培育的丰碑

品牌大旗迎风扬建功立业我敢当

烟草儿女多奇志高奏凯歌震天响

2010年,在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提出了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战略方针,那就是卷烟品牌“532”发展规划和销售收入“461”目标,这标志着一场以卷烟大品牌为主角的“音乐会”在国家局的指挥下正徐徐拉开帷幕,主旋律就是烟草人那种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自我的豪迈情怀。往日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奋斗的脚步声依然在开拓进取的烟草人耳边频频作响,一座新的丰碑正等着我们去抒写自己的荣光。

而作为一名普通的客户经理,一个品牌培育工作前沿阵地的排头兵,在明确了以后工作的重心和方向后,我更多的是产生了一份深深的责任感。

这份责任感来自于我对自己工作性质深刻的思考。一名客户经理在整个烟草大家庭中或许并不起眼,然而他却是辖区内几百名客户和烟草企业联系的纽带,在品牌培育的过程中更起着主力军的作用,烟草行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也促使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认知。

首先要胸怀大局意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个人的胸怀和眼界往往决定了一个人水平和能力,作为一名客户经理更加要熟悉烟草行业形势的走向,了

1解国家局提出的战略动向和政策,否则在为零售户服务时只能是机械粗放式的工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连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工作的意义何在,又何谈让零售户了解我们烟草、相信我们烟草、热爱我们烟草呢?所以在品牌培育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着“学习为先,服务其后”的工作方法。当国家局出台某项政策时,每位员工都要坐下来读一读、问一问、想一想,深度解码。这样当零售户有疑惑向你请教时,你的一翻合情合理的解释就会让零售户更加的了解我们烟草,继而更加信任我们烟草。

其次要有熟练的业务技能。每一个客户经理都要了解行业的各个知名品牌卷烟,熟练掌握知名品牌卷烟的产地、名称、包装、吸味特点、价位特点,了解卷烟与其他品牌的不同之处,更要掌握卷烟的文化、内涵。遇到有需要的客户时,不仅要讲述相关知名品牌卷烟的优势,更要结合服务对象,针对其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业态构成,在对市场彻底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对销售总量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才能为公司制定的货源投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试想,当一个客户遇到一个对自己推销的产品品牌如此熟悉、如此自信、如此专业的客户经理,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他呢?

最后是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曾遇到一个零售户这样调侃我们客户经理,说你们为了卖这点烟真是“想破了脑壳子,磨破了嘴皮子,跑断了泥腿子”。话虽然是玩笑话,但确实是道出了基层人员在品牌培育道路上的艰辛与不易,多少个早上我们迎着刚升起的太阳,沿着通向乡镇的道路疾驰而去;多少个晚上我们在电脑旁奋战到8、9点,统计好一天采集的数据,认真分析市场走向,做好明日的工作计划,然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去和等候已久的家人团聚。但是我们自己深深的知道我们做的并不只是“卖这点烟”这么简单,我们是在为中国烟草的一项伟大事业增砖填瓦,是在为维护国家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打造532,461品牌是涉及全国烟草行业乃至中国烟草未来走向的大事,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只要我们紧紧跟随国家局“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的安排部署,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大力发扬“节奏要快、标准要高、工作要实、状态要好”的良好作风,始终保持“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不断进取,我们有理由相信“532”、461”品牌发展战略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郑乔木

第四篇:当前党的作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党的作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党的作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文章剖析了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有效路径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干部作风;现状;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1.3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1-0033-04

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党的形象。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本文剖析党的作风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当前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们党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固然是可喜的,但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党的作风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和党的干部队伍的形象。

1、以权谋私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仍然存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第一位的问题就是党员干部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其一,用权中的以权谋私;其二,用权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某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攫取“剩余价值”,将个人私利溶入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某些党员干部在用权中的作风问题。江泽民曾经深刻指出:“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一些党员干部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大搞形式主义。还有些党员干部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官僚主义习气严重,眼光只盯着权力,却看不到权力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2、任人唯亲、“看票用人”等不良作风还没有完全根除。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最大的不正之风,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存在着任人唯亲、裙带风、“看票用人”等作风问题。为了扩大权力的覆盖面和拉拢更多的亲朋好友进入自己的权力圈和关系网,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违背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大搞任人唯亲和裙带风。在选人用人作风上“看票用人”,根据提拔或考核对象“送钱”的多少决定他们的升迁去留,将党管干部的权力变成为自己谋利的工具。

3、党员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一直以来,党员干部生活作风被定义在男女关系的狭隘层面上。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包括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上的作风。有的党员干部忘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享乐腐化;有的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对党和政府丧失信心,在精神生活上萎靡不振、颓废消极,追求西方腐化的生活方式,信奉封建迷信,甚者乱搞男女关系、“包二奶”、“包二爷”;有的党员干部忘掉了人民公仆的身份,在家庭生活上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的妻儿谋取非法利益;有的党员干部忘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性原则,在社会生活中庸俗违纪,以身傍大款、与大款称兄道弟,还耍老板做派,摆官架子、装腔作势,无论喜事丧事都大操大办,借机大肆敛财,等等。

4、学风不浓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广大党员干部中造成认真学习的风气,努力建设学习型党员干部队伍是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但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学风不浓仍是党员干部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强调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却有时间泡在酒店里喝得昏天黑地、唱得歇斯底里;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称抽不出时间学习,却有时间游览国内名山大川,饱览国外风情万种。这种学风不浓、忽视理论学习的直接后果就使得一些党员干部理论水平低、思维逻辑混乱,大腹便便,却内存为零,不能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5、党员干部腐败案件的发生还处于上升趋势。党员干部腐败是党的作风不正的产物和必然结果。虽然各级党委、纪委在预防和惩治党员干部腐败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党员干部腐败案件频发、高发的态势还没有完全改观。有的党员干部经不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变形,在个人欲望的急剧膨胀下,干出了种种违法乱纪的勾当。从客观上讲,一些职能部门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审批权、人事权、采购权等大搞权钱交易,一般党员干部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敛取不义之财,也直接引发了党员干部腐败。近来发生的党员干部腐败案件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和_{十会风气,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恶劣影响。

二、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问题探源

1、经济体制转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在带来经济奇迹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渗透进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结果出现一些党员干部将等价交换原则运用于政治全力的行使过程,借机大搞不正之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引发一些党员干部滋生与民争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良作风;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效率,追求发展速度,诱发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为树立政绩不择手段,大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问题;市场经济诱发人们“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对金钱的疯狂追求很容易让他们迷失政治方向;市场经济强调对个人利益的保护,这也很容易使一些党员干部过分重视个人利益,处心积虑地保护个人私利,甚至不惜为此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2、权力本身所具有的腐蚀性。权力是一种具有两面性的东两,它既是天使,也是恶魔。而权力之所以是恶魔,根本的原因在于权力本身具有腐蚀性。正因为这种腐蚀性,它可以让一个掌权的人“由天使变成恶魔”。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阿克顿曾经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印”。任何掌握政治权力的人都要谨慎用权,时刻警惕权力的这种腐蚀性。否则,一旦放松对权力腐蚀性的警惕,任凭这种腐蚀性自由释放,就会对公共权力的正当行使造成危害,让掌权的人身陷腐败泥潭。一些党的干部对权力本身所具有的这种腐蚀性没有清醒的认识和防范,习惯于人为地偏转公共权力的正常运行轨道,将公共权力的利益砝码向私利倾斜,结果,他们自己已经被权力腐蚀了还浑然不知。

3、是党文化、民文化与官文化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党文化是党在吸收、借鉴社会文化、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总结形成的涉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等领域的理论体系、思想理念、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民文化是指人民大众的文化,是符种民间文化的总和,其中许多优秀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细胞。官文化当然是指官场文化,具体指官场道德、官场作风、官场规则和“潜规则”,等等。在一个执政党发育完备、公民社会健康发展、官员廉洁自律的社会中,党文化、民文化、官文化之间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能够吸收借鉴彼此有益的成份,共同进步。但在一个执政党尚在转型、公民社会刚起步、官员廉洁自律还比较差的社会中,党文化、民文化、官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既归属于官文化的范畴,也同时属于党文化的范畴。在党文化、民文化、官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还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党文化中的腐败文化、民文化中的小农文化、官文化中的“官本位”文化可能勾结在一起,形成恶性互动。使党的作风建设既不能从党文化中找到方向,也不能从官文化中发现出路,更不能从民文化中得到慰籍。

4、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影响。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辩证关系上,既要看到党风对社会风气的主导、决定作用,也要看到社会风气对党风的反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领域的社会风气由清变浊、由浊变污、由污变臭,办事要拉关系、要请客送礼、要吃吃喝喝,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一些人社会道德缺失,为了一己私利干出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的勾当,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严重颠倒了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地方和领域内逐渐变坏的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自然会影响到工作与生活于其中的党员干部,而由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应,一些党员干部的作风发生改变,偏离党的优良作风和优良道德的发展轨道也就并不奇怪了。

5、在党内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力度不够。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与我们从严治党,惩治和预防党员的干部腐败的力度不够有关。在党内,各级党委、纪委在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从严治党、大力惩治和预防党的干部腐败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治党不严、惩治和预防腐败力度不够的问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少数党员干部姑息往往会使他们得寸进尺,犯下不可饶恕的腐败大案。在实际查办党员干部腐败案件的过程中,有的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不力、深挖不够,这实际上也是在纵容党的干部搞腐败。已经查办的各级党员干部腐败案件线索,80%是通过群众举报或腐败集团内部“窝里斗”的形式浮出水面的,由纪检监察部门直接发现的案件线索所占的比例并不大。

6、党员干部政绩测评体系和评价标准还不够科学。长期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下,GDP成了我们评价党员领导干部政绩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评价标准和测评体系下,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为了能够在经济发展上快速出政绩,不惜大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另外,在选人用人机制上,没有将选人用人上的失误纳入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测评中,这也使得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毫无顾忌地在选人用人上大搞不正之风。目前,各级党委已经充分认识到党员领导干部政绩测评体系和评价标准不科学对党的作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也已经在着手研究改进,但毕竟科学的政绩测评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建立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

三、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1、要强化教育功能,建立党员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强化教育功能,高度重视对各级各类党员干部的作风教育。在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上,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忽视教育是万万不能的。必须建立各级各类党员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对党员干部进行作风教育的三结合。一是经常教育与专门教育相结合。把党员干部的作风教育纳入各级党委、纪委和党的干部所在单位的日常工作之中,定期开展专门性的党员作风教育活动。二是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要积极开展党的优良作风教育,以党内优秀人物的事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见贤思齐,以反面典型的来警示党员干部。三是正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对党的干部进行作风教育既是组织上的事,也是党员干部自己的事。各级党委、纪委、组织人事部门、党校和行政院校在抓好对党的作风的正规教育的同时,也要鼓励党员干部主动进行自我教育。

2、要构筑监管网络,健全党的作风建设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监督制约机制。有效预防党的作风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加强监管网络建设,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制约机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对党的作风建设的监管中,要将各种层次的监督形式统一起来,使党内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检察监督形成监督合力,使党纪监督、政纪监督、法纪监督呈现有序格局。其次,将党的作风建设的各个方位都纳入监管之中,形成对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的全方位监督,形成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内监督和八小时以外监督的闭合体系。第三,将对党的作风建设的监督贯穿于党的干部任职的立体过程,抓好对党员干部任前、任中和任后的作风监督,及时提醒在作风上已经出现问题或可能出现问题的党员干部。

3、完善制度体系,形成保障党的作风建设良性发展的制度系统。“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的问题,制度不好将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要保证党的作风建设的良性发展也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形成保障党的作风建设良性发展的制度体系。第一,建立党的作风建设领导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全面负责,各单位主要领导同志具体负责,党员干部本人自负其责的党的作风建设领导责任制。第二,建立党的作风“一票否决”制度。对于作风上出现大的问题的党员干部,在考核和提拔时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度,政绩再突出也不予考虑。第三,建立党的作风建设巡视制度。由纪检监察部门、组织部门组成巡视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地的党的作风建设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第四,建立党的作风建设谈话和诫勉制度、询问和质询制度。对党的作风建设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谈话和诫勉,将其解决在萌芽状态。

4、要高悬反腐利剑,进一步加大惩治和预防党的干部腐败的力度。一要完善惩治预防党员干部腐败体系、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惩治预防党员干部腐败体系,充分发挥教育、制度、监督在惩治预防党员干部腐败中的合力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全面负责,各单位各负其责,依靠党员群众支持和参与”的惩治预防党员干部腐败体制和机制。二要坚持“有腐必反”的原则。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党员干部、无论其背景有多复杂,出现了腐败问题都要一查到底。三要拓宽腐败案件线索的收集渠道。建立起包括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电子信箱等在内的举报平台;设立专门的信访机构、纪检监察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下访”基层。四要建立腐败案件公开制度。以往查处的一些党员干部腐败案件只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

5、要变革观念理念,形成良好的官德和官文化。党的作风既是道德层面的东西,也是文化层面的东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既可以从道德上找寻出路,也可以从文化上寻求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党员干部的官德建设和官文化建设,无疑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可行思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从逻辑上看,党员干部就应该着力培育符合科学从政、民主从政、依法从政要求的良好官德和官文化。毋庸置疑,任何党员干部只要在道德和行为理念上坚持科学从政、民主从政、依法从政,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按照民主公正的原则办事,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办事,就能够抵御住不正之风的侵蚀。因此,加强党员干部科学从政、民主从政、依法从政的良好官德和官文化建设,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有效路径。

6、要更新测评系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政绩测评系统。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的政绩,都应该是实绩;凡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的政绩,就不应该算作实绩。正确政绩观则是指要用全面的、群众的、历史的观点来看待和评判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评判党员领导干部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评定党的干部政绩;用历史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政绩必须能够经得住时间和历史的考验。符合正确政绩观要求的政绩就是实绩,偏离正确政绩观要求的政绩就不应该算作实绩。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建立起党员干部的政绩测评体系,自然能够解决由于党员干部政绩测评体系和评价标准不科学引发的党的作风问题,同时也会为培育良好的党的作风指明方向。

7、要践行党的优良作风,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个方面的优良作风推进党的作风建设。2007年1月9日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优良执政作风。因此,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就必须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胡锦涛提出的八个方面的优良执政作风。对胡锦涛提出的八个方面的优良执政作风进行解读,不难发现:这八个方面的优良执政作风基本上囊括和涵盖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学风建设上,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工作作风建设上,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在领导作风建设上,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在生活作风建设上,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第五篇:当前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第三组

(2012年6月8日)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始终把加强社区党建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形成了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辖区内各级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有效推进了社区发展。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扎实推进社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

一、我镇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XX镇辖区内现设有1个街道办事处、20个社区居委会,其中:村居合一的4个,由驻仪企业划归地方的2个。目前,街道社区共有党总支3个、下辖24个党支部,党员2228人,占全镇党员总数的48.9%。

多年来,我镇一直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注重以党建工作为先导,发挥社区党建在社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先后下发了《关于在社区离退休老党员中开展“一人一职”活动的意见》、《关于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

意见》、《关于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开展“争当加快发展先锋、争当加强服务表率、争当创先争优标兵”活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各社区积极开展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创建,开展“创先争优”、“三争当”等主题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引导社区党员结合岗位实际和特长,开展送文化、技能、健康、温暖等志愿服务。在所有社区成立了党员服务(中心)站。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得到加强,党员活动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党员活动日、“一人一职”、廉政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充分调动了社区党员和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较好地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

二、当前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滞后。伴随着“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越来越多的“两新”组织落户社区、外来务工人员进入社区等客观现状,迫切需要扭转部分党委负责人把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等同于组建党组织的错误认识,改变部分干部重经济、轻党建的模糊认识,矫正部分社区驻区单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偏差认识,改变部分社区党员对社区党组织认同感不同的现状。

(二)社区党建工作的职能定位不清。由于城市管理中心的下移和“两级政府、三层管理”的实施,使得社区党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必须要应付长期的“中心工作”和日常事务,另一方面,还得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导致社区党务工作者应付于日常琐碎复杂事务,对社区党建密切相关的党员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以及弱势群体帮扶机制的建立等工作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因此,要改变社区党建工作的“边缘化”不良状态,突出社区党组织在组织协调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三)社区党员教育活动手段单一。社区党员结构复杂,由于年龄、知识层次、从业特点不同,对组织生活的要求也不同,而目前绝大部分社区还沿用过去的形式和方法,学习教育内容以政策理论为主,理论性强而亲和力不足;形式以读报、开会、电化教育为主,纪律性强而灵活性不够,这与新形势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极不适应,必须加以改进。

(四)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社区党建工作基础薄弱,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社区组织结构松散。社区内各类组织仍然处于条块分割管理体系下,政府组织、企业组织、社会组织间缺乏维系经常性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未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二是社区资源整合乏力。社区组织条块分割,各类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也相互封闭、相互分割,尚未实现共建共享。三是社区服务尚不完善。社区不能完善整合并利用社区内各项资源,仅仅依靠社区的活动阵地、社区内的居民党员、社区自身的有限资金,所提供的服务也就十分有限,服务功能远远不能满足社区群众需求。

三、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的思路与措施

(一)加强学习,健全制度,切实抓好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

1、加强党组织制度建设。严格“三会一课”制度,提高党员队伍政治思想和文化水平。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制定支部学习计划,定期组织社区党员干部进行学习交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广大党员思想觉悟,增强党员党性意识。

2、加强党组织班子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按照“五个好”的总体要求,制定支部创先争优目标,定期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深入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党组织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根据社区党员从业特点,按照“以党员的构成类别为主,兼顾业务特长和个人爱好”等原则,结合社区的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对社区党员进行分类管理。

(二)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努力形成社区党建工作合力

1、注重加强社区班子建设。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特长,让他们有为有位,增强两委班子的团结和战斗力。关心班子成员的生活待遇、工作环境状况等,让他们安心投身社区工作。

2、注重调动党员的积极性。积极引导社区内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为社区的各项工作出谋划策、多作贡献。同时,针对老干部、老党员的爱好、特长,成立社区活动团体,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3、注重发挥驻区单位作用。强化与驻区单位的联系沟通,建立“共驻共建”联席会议制度,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三)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1、打造技能型社区干部队伍。实施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制度,用三年时间对全市社区干部轮训一遍,重点学习做好社区工作的必备理论、现代知识和实用服务技能。

2、建设技能型社区组织。在打造技能型社区干部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服务载体,转变工作方式,促进社区组织功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3、开展技能型服务活动。依托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扎实开展各种技能服务活动,设立(兼)职民情信息员,推行党员干部家访、记民情日记、技能服务承诺、结对帮扶等制度,不断丰富为民服务的内容。

(四)真诚为民,扎实干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社区党建工作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始终把辖区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标准,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扎扎实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中。

1、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强自立。社区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要帮助解决再就业问题,将下岗失业党员、群众的再就业问题作为每年重要工作来抓。要号召党员带头转变就业观念,从思想上引导,从技能上提高,还要积极与辖区单位开展共建活动,为下岗失业党员、居民争取优先的就业机会。

2、要服务好社区老人和孤独儿童。社区党组织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建设老年活动中心,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建设幼托和室外学生作业等场所,让孩子们安全活动、快乐学习。建设一支社区志愿者队伍,从心理、生活等方面关心老人和孩子,让在职的社区人员放下牵挂、安心工作。

3、要切实做好与居民息息相关工作。党组织在社区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营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和和谐的邻里环境上,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安全、治安、维稳、城管等各项工作。加大落实和监督的力度,严格考核,真正体现党组织为民做实事的工作作风。

4、要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在社区中,要积极引导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活动,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引导广大居民群众树立高尚的道德行为准则,共同参与创建和谐社区活动,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下载关于当前烟草品牌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当前烟草品牌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征兵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征兵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随着今年征兵时间和政策的调整,对吸引高学历的青年入伍起到了非常积极作用,高中以上学历青年比例明显上升。但当前征兵热降温、“征兵难”......

    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对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基层建设工作抓得紧、抓得实,乡村两级班子干部队伍整体......

    当前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当前检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呈现新特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了......

    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的思考

    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的思考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

    当前青少年社会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突出社会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共青团双鸭山市委员会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社会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青少年的社会教育不但......

    当前网上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最终定稿)

    新常态下关于网络信访问题的思考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部门建立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上信访受理平台,许多群众可以通过网络信访平台,足不出户地把烦心事、不公......

    3、当前烟草植保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烟草植保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陈乾锦李小龙(邵武分公司)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烟草植保工作的现状,探讨了烟草植保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烟草 植保 病虫害 问题 对策由于种植品......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企业文化不仅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凸显,更是企业职工综合素质与公司发展实力的综合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严峻形势下,打造企业的核心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