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政府采购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厅财字〔2

时间:2019-05-12 01:0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政府采购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厅财字〔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政府采购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厅财字〔2》。

第一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政府采购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厅财字〔2

【发布单位】交通运输部 【发布文号】厅财字〔2008〕33号 【发布日期】2008-05-21 【生效日期】2008-05-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政府采购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

(厅财字〔2008〕33号)

部属各单位、部管各社团:

2007年,部属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继续围绕2006年冯正霖副部长在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健全制度、规范行为、扩大规模、加强监管”四个方面的要求,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为进一步推动我部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2007年政府采购工作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2007年政府采购工作总体情况

(一)健全制度体系,继续推进规范化管理工作。

2007年,部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规章制度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出台了《交通部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职责分工、采购方式、备案审批、采购程序、合同信息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此外,部及时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等部门和单位政府采购的相关文件,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继续完善本单位政府采购具体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如船级社成立了政府采购委员会,制定了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福建海事局在政府采购工作中注重强化监督,建立了经济活动监督制度、经济合同会签制度、支出审计审签制度,推进了政府采购的规范管理工作。

(二)规范行为,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

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部下发了《关于做好部机关和部属单位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工作的通知》,以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对限额以上采用公开招标以外方式进行采购的项目,以及进口产品的采购项目,能按有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核后,报财政部进行审批。

各单位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购买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日益显现。

(三)扩大采购规模,促进政府采购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政府采购规模是反映政府采购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绝大多数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规定的范围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加强对分散采购的管理,努力做到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的政府采购项目应采尽采,政府采购规模持续稳定增长。2007年,我部政府采购金额比2006年增长1.93倍。部海事局等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实施系统集中采购,将更多项目纳入集中采购范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强政府采购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

为了加强政府采购队伍建设,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2007年重点对各单位财务负责人讲解了部颁的《办法》,为《办法》的全面宣贯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部属各单位也积极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营造深入开展政府采购的工作环境。如珠航局不仅积极派员参加部组织的政府采购培训班,每年还定期组织财务、纪检、办公室和基建部门有关人员,集中学习政府采购相关法规文件;大连海事大学通过校园网,向各部门及全校教职工宣传有关政策及该校制定的相关规定。

(五)做好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监督检查是加强政府采购规范管理的一项有效手段,治理商业贿赂是政府采购监督检查的重中之重。根据财政部的统一部署,部下发了《关于对政府采购领域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的通知》,并对部属单位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情况进行了汇总和总结,及时报送了财政部。此外,部还组织开展了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对部分部属单位2006年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

二、政府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采购工作不规范。

2007年,个别单位贯彻落实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和规定还不够到位,存在规避政府集中采购的现象;有的单位对限额以上采用公开招标以外方式进行采购的项目,以及进口产品的采购项目,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报批,擅自变更采购方式。

(二)预算执行不到位。

2007年个别单位未完成政府采购预算的数额较大。究其原因,一是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大;二是对执行政府采购预算缺乏必要的制度性约束;三是年度项目实施发生变化后未及时调整政府采购预算。

(三)信息报送不及时。

有些单位未能按规定及时上报政府采购信息。

三、下一步的工作要求

2008年,各单位要继续贯彻落实冯正霖副部长在政府采购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财政部提出的关于2008年政府采购工作要求,结合中央单位政府采购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今年的政府采购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领导。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政府采购工作,充分认识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政府采购工作作为从源头上反腐倡廉的措施摆上重要日程,加强领导和协调;完善组织机构,不断充实政府采购队伍;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政府采购法》、部颁《办法》等有关政策法规,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提高有关人员的依法采购意识和业务水平;及时了解、掌握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以规范采购方式为重点,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工作。

各单位今年要把规范政府采购方式作为推进本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切入点,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严格考核监督,切实把政府采购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一是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率。各单位要结合预算年度的业务工作计划,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确保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货物、工程、服务项目支出全部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如有调整,应按规定报备政府采购调整预算。根据批准的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编制本年度政府采购项目实施计划,落实好各项政府采购工作任务。自2009年起,部将对应当编报而没有编报政府采购预算的单位,按财政部的规定不拨付项目资金。二是坚持依法采购、应采尽采。对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货物、工程、服务项目,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集中采购;对因特殊情况需要采购非本国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但因特殊情况需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以及其他按规定经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的,必须依法进行审核报批。三是各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采购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等管理办法,优先采购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要求落到实处。四是加强政府采购日常管理和基础性工作,在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的同时,注意跟踪掌握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情况,注重提高政府采购的质量和综合效益,做好政府采购信息的统计分析工作。

(三)做好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相关工作。

今年,财政部等四部委已布置对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等进行政府采购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各单位要按照部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依法操作、依法采购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二○○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交通部办公厅关于2006年交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通报(厅体法字〔2007〕74号)

交通部办公厅关于2006年交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通报

(厅体法字〔2007〕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工程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

为加强对进入交通建设市场产品的质量监督,保证交通建设质量和交通运输安全,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同意交通部2006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的函》(质检办监函〔2006〕122号)和交通部办公厅《关于2006年交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厅体法字〔2006〕126号),交通部体改法规司组织有关检测机构于2006年5月至12月对道路用沥青、路面标线涂料、公路交通标志板及反光膜、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硅芯管)、高速公路波形梁钢护栏、LED车道控制标志等六类产品质量进行了行业监督抽查。

现将抽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道路用沥青

抽查22家企业生产的A级、B级道路石油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抽取样品28个,抽样合格率为75。其中道路石油沥青抽样合格率为81.8,主要质量问题是沥青的蜡含量和针入度指数不符合标准要求;改性沥青抽样合格率为70.6,主要质量问题是针入度指数、老化后的5度延度、离析和135度运动粘度不符合标准要求。

二、路面标线涂料

抽查13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抽取样品71个,抽样合格率87.3,批合格率86.7。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是玻璃珠含量、抗压强度两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部分产品的亮度因数在合格值的下限附近。

抽查结果表明,经过三年的行业监督抽查,路面标线涂料产品质量持续稳步提高。虽然本次监督抽查仍发现个别厂家产品的玻璃珠含量、抗压强度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但大部分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本次监督抽查涂料产品耐磨性指标的抽样合格率达到了100。

三、公路交通标志板及反光膜

公路交通标志板:抽查8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抽取样品31个,抽样合格率为51.6,批合格率为37.5。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逆反射系数、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等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

反光膜:抽查了6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抽取样品124卷,抽样合格率为92.7,批合格率为95.3。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逆反射系数和附着性能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

四、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硅芯管)

抽查4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抽取样品47盘,抽样合格率为93.6。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壁厚、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三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

五、高速公路波形梁钢护栏

抽查16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抽取样品701件,主要构件波形梁、圆立柱、防阻块、拼接螺栓的抽样合格率分别为71.6、63.8、72.5、37.4。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波形梁、圆立柱、防阻块的板(壁)厚和防腐层厚度及拼接螺栓抗拉荷载等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与去年波形梁钢护栏拼接螺栓抽查结果(抽样合格率19.5)相比,今年拼接螺栓的抽查合格率虽有一定提高,但部分拼接螺栓的质量仍较差,个别企业的产品抽样合格率为0。波形梁钢护栏的抽查合格率总体上仍较低。

六、LED车道控制标志

在两个抽样地点抽查的产品均为同一家企业生产,抽取样品6个,抽样合格率为0。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产品标识与包装、电器安全性能、耐机械振动性能等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

各类产品具体抽查结果详见附件。

从近几年行业监督抽查情况看,产生不合格产品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执行标准不到位,有的产品已出新标准,但企业不知道或不了解新标准,仍按老标准生产,致使产品达不到现行标准要求,有的企业不能全面执行标准,如对于标准在产品标识方面的要求,认为可有可无,不认真对待,不给产品加标识,成为“三无”产品;二是个别企业由于低价中标,为谋取利益而采取偷工减料的方式生产产品,如涂料产品中玻璃珠含量不达标,硅芯管材料中掺杂过量的回用材料甚至是再生杂料,波形梁钢护栏使用低于标准要求的薄钢板轧制,材料防腐层厚度不达标等等。

交通产品质量是保证交通建设质量和运输安全的基础,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交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工程建设和监理单位、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要高度重视行业监督抽查结果。在交通工程建设中,已发现和使用了不合格产品的,要采取相应的整改及后续监控措施,并将整改结果或监控措施报部体改法规司。对于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要认真分析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在整改合格并经相关检测机构确认之前,其产品不得用于交通领域。

通过几年来的行业监督抽查工作,道路用沥青、标线涂料、标志板及反光膜、高速公路波形梁钢护栏等几种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体现了行业监督抽查和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的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交通产品质量仍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交通建设和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交通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附件:

1.交通部2006年交通产品(道路用沥青)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汇总表(略)

2.交通部2006年交通产品(路面标线涂料)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汇总表(略)

3.交通部2006年交通产品(公路交通标志板)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汇总表(略)

4.交通部2006年交通产品(反光膜)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汇总表(略)

5.交通部2006年交通产品(硅芯管)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汇总表(略)

6.交通部2006年交通产品(高速公路波形梁钢护栏)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汇总表(略)

7.交通部2006年交通产品(LED车道控制标志)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汇总表(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办公厅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chl_89940

第三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文件厅质监字〔2012〕25号《关于印发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规定(试行)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文件

厅质监字„2012‟25号

关于印发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

工作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

为进一步规范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制定了《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章)

二O一二年二月十日 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规定(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根据《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4年第3号,以下简称《办法》)、《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65号,以下简称《细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列入部竣工验收计划,由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和省级交通运输质监机构(以下简称省质监机构)共同进行竣工质量鉴定的公路工程项目。其他公路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指竣工质量鉴定的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及机电等工程。

第四条

竣工质量鉴定工作应在部确定竣工验收计划后组织开展。原则上应在项目通车试运营满2年之后、3年之前进行鉴定检测工作,并在竣工验收前形成质量鉴定报告。

第五条

竣工质量鉴定工作的参与各方应遵循“科学、公正、规范”的原则,并实行主要参与人、检查(检测)人签字认可负责制。

第六条

竣工质量鉴定工作程序;

(一)部工程质量监督局根据部公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计划,排定本公路工程项目竣工质量鉴定计划,印发相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质监机构。

(二)对巳纳入部竣工质量鉴定计划的项目,省质监机构应在拟实施鉴定工作2个月前,填写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安排表(见附件1),并初步拟定项目竣工质量鉴定工作方案(见附件2),报部工程质量监督局。

(三)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在收到项目竣工质量鉴定工作方案及有关资料后,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并就是否可以实施鉴定工作提出意见。

(四)经部工程质量监督局确认可以实施鉴定工作时,即成立竣工质量鉴定领导组,由部工程质量监督局指派组长,由省质监机构主要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和省质监机构分别指派相关人员组成。

(五)领导组赴现场开展相关工作,会同省质监机构对竣工质量鉴定工作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工作方案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竣工质量鉴定过程中,如确需对工作方案作较大调整,应按原程序上报。

(六)省质监机构按照竣工质量鉴定工作方案,认真开展工程实体检测、外观检查及内业资料审查等工作,严格进行质量评定,并负责拟定项目工程质量鉴定报告。

(七)领导组对省质监机构拟定的工程质量鉴定报告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核查,并根据审核、核查情况修改完善质量鉴定报告。

第七条

竣工质量鉴定领导组赴现场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一)抽查工程质量督查报告、监督抽检资料;查阅有关观测资料、专项论证资料;查阅交工遗留问题和试运营期间出现问题及处理情况的报告及相关资料,以及省质监机构对上述问题处理效果的预检意见。

(二)现场察看交工遗留问题、试运营期间出现问题的处理情况及效果,并察看专项论证有关问题的现场情况。

(三)出现以下问题的应核查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下同)是否进行了观测、论证及采取了处治措施,其观测、论证及处治措施是否经设计或相关单位确认有效。结合核查情况,确定需要补充观测或论证的内容。

1.路基工程存在明显沉降变形的;

2.路面工程存在较多纵向裂缝、大面积病害或车辙的; 3.桥涵工程存在结构受力裂缝超出规范规定、受力钢筋外露或基础沉降的;

4.隧道工程存在较大面积空洞、明显渗水、超标裂缝或沉降的;

5.其他可能影响工程耐久性、安全性的问题。

(四)针对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检测其他有关质量指标,如水泥混凝土碳化深度、大跨径桥梁上部结构位移变形、墩台沉降等。

第八条

工程实体检测由省质监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必要时具体检测工作可委托检测机构承担,并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接受委托的检测机构应向省质监机构书面确认以下情况:

1.具有相应的资质与条件;

2.近两年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等级为A级以上;

3.与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不得有如下关系;具有投资参股关系的关联企业,或具有直接管理和被管理关系的母子公司,或同一母公司的子公司,或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

(二)省质监机构、检测机构根据《细则》和项目竣工质量鉴定工作方案确定工程实体检测工作方案,明确检测内容和工作量等。

第九条

检测机构须对检测结果(数据、分析、结论)负责。

(一)工程实体检测应严格按照《细则》和项目质量鉴定方案规定的抽查频率、项目、要求及有关规范、规程等进行,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二)检测机构应及时出具检测报告(见附件3),并附各项检测指标的原始数据及分析过程。检测机构对检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须符合有关规定。检测报告、检测原始数据及分析过程的记录等须由有关人员签认。检测报告、有关附件及其电子文本应及时报省质监机构。

(三)工程实体检测优先采用自动化、便携、无损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第十条

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如发现实测数据变异较大、超标严重,可能影响正常使用的工程质量问题时,应及时报省质监机构,且须在检测报告中作出评价、提出建议。省质监机构对此可要求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及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论证,论证情况及结果及时报省质监机构。

第十一条

外观检查由省质监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对工程外观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结果负责。竣工质量鉴定领导组视情况派员参加。

(一)外观检查过程中,应结合试运营期间养护资料、外观检查资料、相关观测资料,对相关合同段、路段或结构物进行重点查看,现场复核交工验收遗留问题、试运营期间出现问题等的处理情况。

(二)检查人应准确客观地记录外观质量,分合同段填写外观检查表(附件4,按项目合同段统一编号),并依据“公路工程质量外观检查评分标准”(见附件5)评定外观质量(填写扣分分值和备注),必要时附影像资料。外观检查表应由检查人签认。

(三)外观检查应结合工程实体检测发现的有关问题,对相应部位的工程质量进行重点核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十二条

内业资料审查由省质监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对审查结果负责。

(一)可采取抽查方式进行,应覆盖各合同段施工及监理单位的关键工序、关键指标和竣工复测指标,以及试运营期间出现问题的有关资料。

(二)对桥梁荷载试验、桩基检测、隧道衬砌地质雷达检测等有关资料等进行重点抽查。

(三)检查人应分合同段填写内业资料审查表(见附件6),对存在的问题作明确客观描述,对扣分情况予以说明。内业资料审查表应由检查人签认。

第十三条

竣工质量鉴定时,路基路面压实度、水泥混凝土强度、路面结构层厚度、路面横向力系数、路基弯沉值等指标,应采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评定。竣工验收前沥青路面复测弯沉按《细则》评定,其他指标按单点合格率进行评定,指标评定标准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

第十四条

质量评定与鉴定报告拟定:

(一)评定依据: 1.交工检测意见; 2.工程实体检测报告、外观检查表、内业资料审查表; 3.建设单位交工验收遗留问题处理及验收报告; 4.建设单位或运营管理单位试运营期间出现问题处理及验收报告;

5.省质监机构对交工遗留问题及试运营期间出现问题处理效果的预检意见;

6.专项论证报告; 7.其他有关资料。

(二)省质监机构负责根据上述资料,严格按照《细则》和本规定有关要求,具体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进行逐级评分,并提出项目工程质量鉴定等级的建议。

(三)省质监机构有关人员应在其负责的合同段评分表上签认负责。

(四)省质监机构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拟定工程质量鉴定报告(见附件7),经省质监机构主管领导审核签认后提交竣工质量鉴定领导组审议。

第十五条

对存在以下问题的,省质监机构须报告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竣工质量鉴定领导组,同时要求建设单位进行整改直至合格。建设单位还应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专项论证,及时将专项论证结果报省质监机构。竣工质量鉴定领导组按以下规定审议相应质量评分和等级。

(一)对建设项目出现以下特别严重问题的,经整改合格后方可组织质量鉴定。问题所处合同段工程质量鉴定得分超出75分的按75分计。建设项目及问题所处的合同段竣工质量鉴定等级不得评为优良。

1.路基工程的大段落路基沉陷(单处长度大于150m或累计超过路线总长1.5%)、大面积高边坡失稳(单处面积大于1000m2)。

2.路面工程车辙深度大于l0mm的路段累计长度超过该合同段车道总长度的5%。

3.特大桥梁主要受力结构需要或进行过加固、补强。4.隧道工程渗漏水经处治效果不明显;衬砌出现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衬砌厚度合格率小于90%或有小于设计厚度二分之一的部位;空洞累计长度超过隧道长度的3%或单个空洞面积大于3m2。

5.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质量缺陷,造成历史性缺陷的工程。

(二)对建设项目出现以下严重问题的,问题所处的合同段竣工质量鉴定等级不得评为优良,整改合格后,质量鉴定得分按75分计。

1.路基工程的重要支挡工程严重变形。

2.路面工程出现修补、唧浆、推移、网裂等病害路段累计长度超过路线的3%或累计面积大于总面积的1.5%;竣工验收复测沥青路面弯沉合格率小于90%。

3.大桥、中桥主要受力结构需要或进行过加固、补强。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经由建设单位负责落实整改直至合格后,须向省质监机构提供相关整改、检测、验收资料,及专家论证资料等。省质监机构现场复核后,方可出具质量鉴定报告。

第十七条

工程质量鉴定报告经竣工质量鉴定领导组确认后,由部工程质量监督局、省质监机构联合签发,送部有关司局、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工程质量鉴定报告、检测报告、评定依据资料及相关说明资料等(书面材料及电子版),由省质监机构存档。

第十八条

开展工程实体检测和外观检查工作之前,建设单位应根据检测、检查工作方案,制定现场安全保障方案,并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向省质监机构、交管部门、公路管理部门等单位备案。建设单位应向所有参与现场检测、检查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交底,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现场工作人员应落实方案要求,确保安全。

第十九条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质量鉴定工作所需的全部费用(含安全保障费用等)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条

在公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中,对房建工程可根据有关规定采用其交工验收时质量鉴定结果。

第二十一条

由于特殊原因,竣工验收时间与竣工质量鉴定检测时间相隔1年以上的,应在竣工验收前对平整度、车辙、抗滑指标进行复测,以合格率低值为依据出具工程质量鉴定报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规定(试行)》(厅质监字„2008‟16号)同时废止。

附件:(略)

第四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操作指南》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操作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局、委)

为进一步规范收费公路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操作流程,结合2016年以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的PPP规范性文件,部对2015年部办公厅印发的《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操作指南(试行)》(交办财审〔2015〕192号)作了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操作指南》。经部同意,现予印发。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7年11月22日

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操作指南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收费公路领域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规范收费公路PPP模式的操作流程,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42号)、《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人民银行令2015年第25号)、《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金〔2016〕9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的通知》(发改投资〔2016〕2231号)、《财政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在收费公路领域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使用模式的实施意见》(财建〔2015〕111号)等规定,编制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所称社会资本方,是指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各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其他投资、经营主体。

第三条 本指南适用于规范新建、改扩建收费公路领域开展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以下简称收费公路PPP项目)的识别、准备、社会资本方选择、执行和移交等活动。

第四条 收费公路PPP项目,是指社会资本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出资,独资或与政府指定机构共同成立项目公司,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收费公路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政府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约定的收益规则,使社会资本方获得合理回报,实现防范并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激发市场活力,增加公路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等目标。

第五条 收费公路PPP项目的实施应当遵循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物有所值、公共利益最大化等原则,各方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参与。第二章 项目识别和准备

第六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根据公路交通发展规划在项目前期研究论证阶段,根据项目的特点及PPP模式的有关要求,判断项目是否适合引入社会资本方,将确定采取PPP模式的潜在项目,纳入PPP项目库。

需要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的收费公路PPP项目,应当纳入三年滚动政府投资计划。

第七条 收费公路PPP项目可由政府或社会资本方发起,以政府发起为主。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配合财政、发展改革部门对纳入收费公路PPP项目库的潜在项目进行评估筛选,并根据公路交通发展规划提出收费公路PPP项目开发建议。

社会资本方可通过提交项目建议书的方式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直接推荐潜在项目。

第八条 收费不足以满足社会资本方或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的,且政府对项目依法给予支持政策仍不能完全覆盖成本、实现合理回报的,可考虑给予合理的财政支持。对符合公路交通发展规划和车辆购置税支持政策的项目,可按照交通运输重点项目资金申请和审核规定,申请车辆购置税资金支持。

可以采取建设期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运营补贴、贷款贴息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对收费公路PPP项目给予支持,其中建设期投资补助、运营补贴和贷款贴息等作为可行性缺口补助,不作为项目资本金。

政府采用资本金注入方式支持收费公路PPP项目的,应明确政府出资人代表。政府指定的出资人代表按照本指南第二十六条第三款中所述的方式与社会资本方共同设立项目公司。

第九条 经过本级人民政府授权,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作为项目实施机构或者指定有关单位作为项目实施机构,负责项目识别和准备、社会资本方选择、执行和移交等PPP模式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

第十条 项目实施机构在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完成专家预审查后,可组织开展项目推介,介绍项目情况、了解潜在社会资本方财务实力、投融资能力、投资意向和条件等信息,进一步评估项目开展PPP模式的可行性,设计PPP模式的基本框架。

第十一条 对于确定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在开展项目前期各项工作的同时,项目实施机构组织编制PPP项目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项目运作方式、交易结构(包括投融资结构、财务测算和回报机制等)、建设运营和移交方案、风险分配方案、绩效评价、合同体系和主要内容、社会资本方应当具备的条件及选择方式、保障和监管措施以及应当明确的其他事项等。

在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积极依托本级人民政府建立的PPP项目部门联动协调机制,统筹考虑开展PPP项目政府可赋予的政策措施,包括征地拆迁、项目沿线土地开发使用、建设期投资补助或者运营补贴等,并在实施方案和社会资本方选择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示。

对于申请车辆购置税资金的项目,还应当在实施方案中提出资金申请理由、支持额度和政府支持方式,有关政府支持方式参见本指南第八条。

实施方案可委托第三方进行编制,承担编制任务的第三方应尽量避免与潜在社会资本方存在关联关系,如存在关联关系,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社会资本方选择的公正性。

第十二条 项目实施机构在编制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后,向发展改革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相关附件,下同)或项目申请报告履行项目审批(核准)程序。

政府采用建设期投资补助、运营补贴、贷款贴息方式参与收费公路PPP项目,按照核准制管理;政府采用资本金注入、或既有资本金注入又有建设期投资补助、运营补贴、贷款贴息一种或几种方式参与收费公路PPP项目,按照审批制管理。

对于需要交通运输部进行行业审查的项目,同步逐级向交通运输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等相关材料,并在上报文件中提出政府支持方式。

交通运输部按程序出具行业审查(核准)意见,对于符合国家公路发展规划、国家投资政策和车辆购置税资金安排规定的项目,将同时明确车辆购置税资金的安排上限和支持方式。

第十三条 项目审批(核准)后,项目实施机构根据项目审批或核准意见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完善。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项目实施机构应重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的深化研究,细化工程技术方案和投资概算等内容,并作为确定项目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 项目实施机构可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实施方案评审通过后,项目实施机构可委托专家或第三方编制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项目实施机构应积极配合本级财政部门对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进行审核。物有所值评价审核未通过的,项目实施机构可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后重新提请审核。

第十五条 经审核通过物有所值评价的项目,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调本级财政部门,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和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组织编制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并出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审核意见。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审核未通过的,项目实施机构可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后重新提请审核。第三章 社会资本方选择

第十六条 项目实施机构向本级人民政府上报项目实施方案申请联合评审。通过实施方案联合评审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项目实施机构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开展社会资本方选择工作。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机构应将上级或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明确的支持政策作为选择社会资本方的基本条件对外公开发布。

第十八条 项目实施机构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特点,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方式择优选择社会资本方。

第十九条 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方的程序,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实施。

第二十条 项目实施机构应当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依据批准的实施方案编制招标文件和PPP合同草案。招标文件和PPP合同草案中各项承诺和保障等相关交易条件不得超出已批准的实施方案规定的范围。

第二十一条 项目实施机构应当根据收费公路PPP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对潜在社会资本方的财务状况、投融资能力、商业信誉、市场信用、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和项目运营管理经验等资格条件作出要求,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社会资本方,不得对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潜在社会方实行歧视性待遇。

项目实施机构应当接受具备投融资能力的潜在社会资本方参与投标,不得将具备设计或施工资格能力作为参与投标的强制性条件。对于具备设计或施工资格能力的社会资本方,或者自身不具备设计或施工资格能力但联合了具有相应资格能力的设计或施工单位共同组成联合体投标的社会资本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中标后可以不再对设计或施工任务进行招标。对于不具备设计或施工资格能力的社会资本方,应当允许其中标后依法对设计或施工任务进行招标。

第二十二条 收费公路PPP项目社会资本方招标的评标办法可以采用综合评估法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办法。

采用综合评估法的,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对竞价因素、管理经验、专业能力、投资能力、融资实力以及信用状况等评价内容的评分权重和评分方法,根据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推荐中标候选人。

根据收费公路PPP项目的运作模式和特点,社会资本方招标的竞价因素可设置为项目合作期限、需要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额度、社会资本方提出的合理投资回报率、通行费收入最低需求等一项或者多项因素。

第二十三条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项目实施机构应当在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政府网站或者其他政府网站上公示前三名中标候选社会资本方名单及排名,公示期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

第二十四条 公示结束后,项目实施机构可根据需要组织项目谈判小组,必要时邀请第三方提供专业支持。

谈判小组按照候选社会资本方的排名,依次与候选社会资本方进行合同确认谈判,率先达成一致的即为中选社会资本方。项目实施机构应与中选社会资本方签署确认谈判备忘录,并根据信息公开相关规定,公示相关信息。

第二十五条 谈判确定的合同文本及相关文件不能与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及招标文件中已明确不得变动的核心条款发生实质性变更。

第二十六条 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项目实施机构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投资主管部门将PPP项目合同提交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经批准通过后,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由相关单位或项目实施机构与依法选定的社会资本方签订投资协议,约定其在规定期限内注册成立项目公司(项目法人),并与项目公司签订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

项目公司可以由社会资本方单独设立,也可以由政府指定出资人代表采取出资入股或设立特殊股份的方式与社会资本方共同设立。

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名称、内容;

(二)合作范围和期限;

(三)政府和项目公司的权利和义务;

(四)融资方案,投融资期限和方式;

(五)收费标准及其调整机制;

(六)项目建设标准及相关要求;

(七)养护管理和服务质量标准;

(八)合理投资回报确定及调整机制;

(九)履约保证金的有关要求;

(十)合作期内风险分担与保障;

(十一)建设运营服务监测和绩效评价;

(十二)安全质量保证金制度及其责任;

(十三)政府承诺和保障;

(十四)应急预案和临时接管预案;

(十五)合同期限届满后,项目移交方式、程序和要求等;

(十六)合同变更、提前终止及补偿;

(十七)监督检查;

(十八)违约责任;

(十九)争议解决方式;

(二十)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七条 收费公路PPP项目法人确定后,如与审批或核准时的项目法人不一致,由项目实施机构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协调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办理项目法人变更手续。

第二十八条 对于申请车辆购置税资金支持的收费公路PPP项目,在正式签署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后,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向交通运输部报送项目车辆购置税资金申请函、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及各项审批文件等相关材料。

其他收费公路PPP项目按照项目管理权限上报有关部门。

第二十九条 交通运输部收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上报的材料并确认符合条件后,对材料进行审查。通过审查的,交通运输部出具资金安排确认函,明确车辆购置税资金具体安排数额。第四章 项目执行

第一节 项目财政预算管理

第三十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将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中约定的政府跨财政支出责任纳入中期财政规划,经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保障政府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履约能力。

第三十一条 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纳入中期财政规划的收费公路PPP项目,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预算编制程序和要求,将合同中符合预算管理要求的下一财政资金支出纳入预算管理,报请财政部门审核后纳入预算草案,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第二节 项目建设

第三十二条 项目公司正式成立后,应尽快开展项目融资。项目实施机构应会同本级财政部门敦促和监督社会资本方或项目公司做好项目融资工作。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不得为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的融资提供担保。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未按照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约定完成融资的,项目实施机构可依法提出履约要求,必要时提出终止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的要求。

第三十三条 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要按照合同约定统筹项目投入和产出,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组织工程建设,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并对工程质量负责。

第三十四条 项目实施机构可以采取聘请设计审查单位、对项目监理单位或者中心试验室试验检测服务进行直接招标等措施,对设计及工程质量进行监控;也可以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成本审计或者承担其他评估工作。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根据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及有关规定,对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履行PPP项目建设责任进行监督。

第三十六条 项目建成后至试运营通车前,项目实施机构应当对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合同约定和涉及公众服务的内容进行验收,并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出具验收意见,作为试运营通车收费的前置条件。第三节 项目运营

第三十七条 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要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标准规范和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对收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进行日常检查、运营、维护,保证收费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公共服务。

第三十八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项目实施机构应当按照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严格履行有关义务,为项目公司建设运营收费公路PPP项目提供便利和支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九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项目实施机构应根据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中的运营服务绩效标准和考核办法,定期对项目运营服务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应作为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取得项目回报的依据。

第四十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项目实施机构应每3-5年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重点分析项目运行状况和项目合同的合规性、适应性和合理性;及时评估已发现问题的风险,制订应对措施,并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四十一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项目实施机构、项目公司应依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要求,公开披露项目相关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十二条 在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有效期内,合同内容确需变更的,协议当事人应当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补充合同,并报原审批机构审批。

第四十三条 在项目合作期内,因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一方严重违约或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社会资本方或项目公司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约定义务,或者出现合同约定的提前终止合同情形的,在与债权人协商一致后,经原审批机构审批,可以提前终止合同。

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提前终止的,项目实施机构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指定的其他机构可以提前收回特许经营权,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合同约定给予合理补偿或惩罚。第五章 项目移交

第四十四条 在PPP合同期满后,社会资本方或项目公司应当以良好的运营和养护状态将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约定的项目及其附属设施、相关资料等无偿移交给政府有关部门或项目实施机构。

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项目移交的过渡期、移交内容和标准、移交程序、质量保证及违约责任等。

第四十五条 项目移交应设置过渡期。过渡期宜为PPP合作期限届满前1年或2年,政府有关部门或项目实施机构和社会资本方或项目公司应当联合组建项目移交委员会,研究制定项目移交方案,共同做好项目移交过渡期的相关工作。

项目移交方案应当包括移交的资产、资料明细,双方委派的移交人员及移交程序等内容。

第四十六条 PPP合同期满前6个月,原审批机构应当对收费公路进行鉴定和验收。经鉴定和验收,公路符合取得收费公路权益时核定的技术等级和标准的,社会资本方或项目公司方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办理公路移交手续;不符合取得收费公路权益时核定的技术等级和标准的,社会资本方或项目公司应当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确定的期限内进行维修养护,达到要求后,方可按照规定办理公路移交手续。

第四十七条 项目移交完成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对项目运行养护状况、成本效益、监管成效等进行评估。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指南由交通运输部财务审计司会同综合规划司、公路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指南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操作指南(试行)》(交办财审〔2015〕192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交通运输档案工作的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政府采购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厅财字〔2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政府采购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厅财字〔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