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工作的几点建议
如何做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工作的几点建议
摘 要: 发展和普及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事业不仅仅是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文化建设的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乡镇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产物。为此,文章探讨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主要创建目的及创建优势,对提升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综合工作水平,促进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持续、优质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管理;优化;建议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广泛性,将成为乡镇社会教育和乡镇终身教育的可靠途径。乡镇文化站建立藏书丰富、人性化服务的图书室,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精神文明需求,令其在图书室中查阅生产实践、情报信息资料,扩充信息知识,提升综合能力水平。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我国乡镇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向基层、向农村的延伸,是直接为农民服务的文化设施。可是,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事业的发展也有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进一步研究加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对策。
一、创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优势及目的
1.创建优势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创建过程中,应将有限图书信息资源全面激发无限价值作用。就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水平来讲,管控起来相对便利,这是由于其藏书总量毕竟较中小型公共图书室藏书相对较少,因而管控实践仅需清晰、充满条理性、次序性,便可满足农村群众核心需求。
2.创建目的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它是农民群众终身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可缺少的场所。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凝聚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石。相对大城市来说,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规模远远不及城市图书室。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镇的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求知欲望也在增加。图书室不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知识,而且让人们的生活多了许多乐趣。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除了具有公共图书室的传承文化、传递信息、文献信息中心、信息网络中心、教育中心、休闲中心等作用以外,还有其特有的目的,还是乡镇实施知识工程的主阵地,乡镇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搜集保存与开发地方文献的主体等。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是最贴近广大农民读者的文化场所,在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中,广大农民读者不仅能读书看报,汲取科学文化知识,及时了解时事、政策、法规,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还能够查阅文献信息,解决各种生产难题,增强市场意识和利用市场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从乡镇的图书室中获得美的享受,艺术熏陶,满足乡村农民读者消遣休闲娱乐的需要;并达到开阔视野,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这种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加快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发展,从而推动乡镇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较好地发挥和完成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职能和任务。
二、做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工作的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创新机制
(1)政府主导,做好规划,提高思想认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将对图书室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力度,要把图书室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每年或每个阶段对图书室建设应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领导亲自抓,制定落实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形成层层抓、合力抓的氛围。
(2)增加投入。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各乡镇在筹措办馆经费过程中,要“双管齐下”或“多管齐下”。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确保专款专用。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办馆经费,取得显著成效。
(3)建立一支具备专业技术的队伍。实践表明,要办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除了领导重视、经费保障等外部条件之外,还有赖于一批思想好、懂业务、会管理、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管理员,也就是说要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作用,才能使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得以巩固发展。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敬业称职、训练有素、踏实工作的管理员队伍是办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重要保证。
2.规范农村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管理工作
(1)制订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评估标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作为公共图书室系统中的最基层图书室,参照公共图书室的评估定级标准,按照标准要求、规范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各项工作。要根据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标准,结合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实际,制订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评估条例。
(2)规范文献编目工作。文献编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文献编目如果不规范会影响到图书室业务管理的科学性,造成管理的混乱,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很难胜任。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可采取委托县级馆统一编目的办法解决此难题,以保证文献编目的标准规范。
(3)完善图书采购及登记管理。文化站图书管理人员则应通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广泛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符合其生产实践需求,方能有针对性的采购农民真正需要的价值化图书资料。乡镇图书资源的采购应符合区域生产与农民群众实际需求,不应盲目的注重采购数量而忽视了资料质量。
3.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要整合资源,提供优质服务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政府协商将“万村书库”、“农家书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等几大工程有机结合起来,统畴规划、整合资源、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壮大力量,使图书室的功能得以最大的发挥,逐步建成为当地的图书资料、情报信息、书刊流通的中心,并担负起对本乡镇其它村级图书室的业务辅导、组织协作等任务,还可超越本乡镇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服务于民。应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的成果来丰富服务内容,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重点发展乡镇馆电子阅览室。
三、结语
乡镇文化站的工作职责乡镇文化站是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窗口。其最核心的功能应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宣传于大众。是集书报借阅、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普培训、体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服务于当地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乡镇文化站还起到普及指导科学、教育,培育广大农民群众的文明风尚。抵制封建迷信,愚昧习俗等思想教育工作,并辅导其开展各项文化工作等活动,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重要目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指导方向,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深入群众文化组织,指导培训更多的文化人才。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在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童辛.关于推动乡镇图书馆建设的若干构想.宿州学院学报,2009(04).[2]武金凤.浅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乡镇图书馆建设.《华章》,2013.[3]李文琛.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图书馆建设.《中文信息》,2013.[4]何佳会.浅谈如何解决好乡镇图书馆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中国科技博览》,2015.
第二篇:乡镇文化站工作
乡镇文化站工作
一年来,XX乡文化站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及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乡镇文化站工作。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寓教于文、寓教于艺、寓教于乐,培养群众崇高思想、美好心灵、纯洁情操、高尚人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乡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一、加强业务技能学习,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化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对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极为重视,组织参加了为期七天的“全国文化站长培训班”的学习和为期十天的“镇康县公务礼仪培训班”的学习,抓住一切机会,引导进行艺术实践。通过学习,对礼仪、镇康的经济发展现状、人文地理、旅游景点、阿数瑟、镇康迎宾曲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个人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使我乡文艺队伍向专业化正归化发展迈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
一年来,文化站以乡党委政府工作为中心,结合本乡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体活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促进全乡文化事业的发展,工作总结《乡镇文化站工作》。一年来,共组织了以下文化体育活动:
1、人代会期间组织了以舞蹈、对歌、广场舞相结合的大型文艺晚会。
2、春节期间,动员街道周边的群众进行打陀螺、丢绣球等民间传统竞技活动;组织周边群众打篮球联谊赛及重温“月亮升起来”集体广场舞,丰富了群众的节日生活。
3、组织“三八”妇女节文艺联欢晚会。演出队伍由机关、个私、农村、部队组成,阵容庞大,节目丰富多彩。
4、协助XX中学组织“五四”青年节文艺晚会。通过给同学们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生活以及对学习的热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5、协助中心完小组织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文艺晚会。
6、各级组织参加县上举办的“阿数瑟”歌王赛。
7、参加了县上举办的庆国庆文艺演出。
8、组织XX乡2010年职工篮球赛,共有14支队伍参赛,其中,男队9支,女队5支,共打比赛30多常
9、认真做好日常工作。
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乡党委及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文化站以一个崭新的面孔展现在全乡人民的面前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关于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几点建议
作为民生工程之一,如今各个乡镇都建起了综合文化站。乡镇综合文化站将成为繁荣农村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但本人觉得当前乡镇综合文化站还面临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运转资金不足。乡镇综合文化站对外开放就必定会产生用水、用电、耗材、设备维护等各种运转经费,这些经费由谁埋单,目前尚不确定。
二、工作人员不足,编制少,专业人员缺。实施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人员编制只有2-3人,他们既要维护辖区有线电视,又要管理综合文化站,还要组织开展有关活动,人手显得很紧张。
三、作用发挥不足。乡镇综合文化站有健全完善的功能,包括电子阅览室、图书报刊室、科技培训厅、多功能厅、娱乐活动室等。然而综合文化站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群众了解还不够,参与的还不够积极,加上当前农村留守人口主要是老少妇幼人员,他们的文化水平低,农活忙,无暇顾及文化生活,因此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作用要完全发挥还需要一定时日。
四、国家补助乡镇文化站资金没有单独管理。在乡镇财政所一般对计划生育、环保、移民工程等资金都单独设置明细帐进行管理,而文化站经费一般是开展活动时写报告申请解决,没有进行专项管理。
五、乡镇文化站阵地基础薄弱,不能满足农牧民群众的需要,经费投入仍需加大。
为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工作,从乡镇实际出发,将文化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文化工作统一纳入乡镇日常工作之中,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二、加强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文化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三、提供财政保障。乡镇综合文化站属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财政应将文化站运转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正常运转经费。
四、加强人才培养。要配足配齐乡镇文化站工作员,做到专职专用,要建立一支养得起、留得住、用得上的文化队伍,繁荣农村文化。
五、理顺管理体制。乡镇综合文化站虽是县区级以上政府建设,但管理权、使用权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人、财、物由乡镇全权管理,县区级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沙河乡综合文化站)
农家书屋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入手,促进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工程实施几年来,很多地区的农家书屋充分发挥其功能,为农牧民提供先进的种养殖新技术,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因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书屋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建设不达标
部分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料不全,只有区区几百本,远远达不到1000——1500本图书的基本要求。很多书屋配有音像资料但没有播放设备。除少数书屋自配有阅览桌凳外,大部分书屋没有桌凳。有的农家书屋只有屋,没有书,宽敞的房间内,只有几个书柜孤零零地立在那儿,柜内空空,没有一本图书。村干部说书屋建设时就只配了几个柜子,如果上级来检查,镇文化站就会提前运一些图书来应付。
二、管理不规范
绝大部分农家书屋一般由村干部兼管,缺少责任心较强的管理员,书架、图书上落着厚厚的灰尘。图书分类不清,没有图书明细台帐,更没有借阅登记,甚至还出现有图书丢失现象。有的书屋里成捆的图书堆放在墙角没有拆封。
三、应用不到位
因很多农家书屋建在村委会,距群众集聚区较远,常常是铁将军把门,很少有人光顾。农民即使想去找一本书看也不知道该找谁。还有的书屋建在村干部家,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民怕到村干部家去会遭他人非议,因此有的书屋虽然建设标准较高,也仅仅是聋子的耳朵瞎摆设,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使用效率极低。
现针对目前农家书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对于图书不足问题,可通过村委会联系本村在外工作人员,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知名人士利用回乡探亲之际,一人带几本相关图书或收集家里闲置图书,捐赠给农家书屋,充实书屋内容。国家也可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为建设、管理、应用较好的书屋配齐桌凳、图书、电视、电脑音响设备等,鼓励大家用好管好书屋。
二、把农家书屋工程与农民文化广场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合二为一,既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内容,又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三、把书屋建在闲置校舍、村口文化中心户、综合商店等合适的场所,选择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干部、教师、农村残疾青年等守得住的文化人担任书屋管理人员,不仅方便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还可为留守儿童进行文化知识与心理健康辅导。
四、文化主管部门完善书屋的各项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各类读书活动、文化广场活动;农技部门把各村书屋当作普及农技知识、开展科普培训的基地;乡镇文化部门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农家书屋管理、应用出成果。
当然,农家书屋作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主体工程,需要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多方力量积极配合的创办思路。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农家书屋一定能为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篇: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与发展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具有社会教育、传递信息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功能,是文化知识和科技信息的传播基地。本文首先分析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立起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并发挥其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文化站图书室;现状;发展
乡镇文化站开办图书室是贴近基层农民,为其提供文化服务,构建文明窗口的重要手段。文化站图书室作为文化站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文化站图书室的良性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可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基本特征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作为农村的信息交流站,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新农民思想观念、改变农民生活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村发展中扮演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科学技术传播桥梁的角色,这是由文化站图书室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首先,公益性。公益性即文化站图书室中的一切服务都是免费的,基于此,发展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发展公益性图书室作为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始终坚持为普通人民群众服务的原则,突出公共文化服务导向。
其次,基本性。基本性是指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服务和满足的对象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需求,而是最广泛和最普遍的需求。在图书室所有资源都是普遍享有的,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最后,均等性。均等性是指所有的人,性别不分男女,年龄不分长幼,身份不分贵贱,职务不分高低,经济不分贫富,都可以平等地享有均等的服务,不存在差别化待遇。
二、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基本现状
目前,文化站图书室虽然总体状况比较良好,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
1.图书室发展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
镇村干部对文化站图书室建设无法准确把握新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丰富内涵。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发展,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的认识偏差,认为图书室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是一项是“软任务”,没有一个硬性指标,而且它的作用也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于是没有把图书室的运作当作一件事来抓,在图书室建立以后,基本上就不闻不问了。因此图书室建设仍然“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长期存在。另外,农民读者也普遍认为看书只是消遣而已,因为没有多少实用的书,不能给自己实际的帮助,只是有时间或农闲时来看看,了解一下感兴趣的东西。
2.经费严重短缺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也没有明确规定运作经费来源或设立专项资金,致使图书室运作经费严重短缺。图书室建室以后,就没有再投入任何经费,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新书得不到补充,报刊、杂志订不上,没有专职管理员(基本是站长兼管),管理员无法接受业务培训,藏书结构得不到有效改善,就很难吸引读者光顾,借阅人数少,管理员更是没心思管理„„这种恶性循环可想而知,结局将令人担忧。
3.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
部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不但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而且连全职的图书管理人员也没有,大部分图书管理人员都是由其他人员兼任的,无法为读者的信息需求开展优质高效的服务工作,严重地降低了文化站图书室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以致不能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是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缓慢的原因之一。
三、发展文化站图书室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1.重视和加强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化站图书室建设。把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文化站图书室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人员调配、资金投入、评先奖优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切实把图书资料工作与其他工作同等看待。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目标责任制,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和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把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青少年儿童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2.体制创新,多元化办室。经费紧缺已出现图书室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制约了图书室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壮大,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建立图书室正常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图书室的正常运行。不可否认的是,图书室的发展仅靠地方政府的支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模式上创新,多方入手,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在基础设施、购书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其次,可以争取乡镇企业或学校的帮助,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改善设施设备条件;可以与各类出版社联系,争取得到帮助;可与高校图书馆或社团联系,请求帮助组织募捐一些书籍或在管理方法上给图书室以帮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基层文化团队力量。政府要统筹兼顾,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理顺体制,落实编制,创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文明服务岗位,为乡镇图书管理人员创造一个必要的工作环境,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图书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文化人才队伍总量和整体素质,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村级图书室是农民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的学堂,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阵地,是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因此,要加大基层辅导,提升服务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实现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较好保障的总体目标,笔者坚信,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服务到位,就一定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晓杰.有关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3,(12).[2]顾惠冬.农村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现状与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7,(29).[3]王雪峰.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图书馆学刊,2008,(30).
第五篇:乡镇文化站工作浅谈
不断强化管理意识,促进乡镇文化站建设
强化管理意识,明确管理职责,使乡镇文化站管理工作走向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是新时期文化管理工作必须落实的一项任务。
所谓强化管理意识,就是要使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和文化单位要认识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计划性。
所谓明确管理职责,就是政府部门和业务部门各有各的管理任务,各有各的职责。
所谓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就是要求我们从小文化的管理模式中解脱出来,不断树立大文化系统管理的思想,用新时期的新理念去管理乡镇文化站的各项工作,制定乡镇文化站管理政策时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文化站的工作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二是要从文化站的性质、任务出发,全面制定文化站的工作制定,设施管理制度,开展群众活动管理制度,使其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法。标准化、就是指文化站的各项工作都要有具体的衡量标准。科学化,就是要求我们制定一切政策和办法时都必须遵循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律、具有发展的战略思想。
近年来,我县乡、镇文化站管理工作,特别是在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方面经验比较突出,因此,不少乡、镇文化站的工作很有特色。目前,全县25个乡、镇都设立了文化站,并且每站配有2—3人的文化站专职干部,我镇因处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配有文化站专职干部达7名。由于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党委、政府对群众文-1-
化工作高度重视,加之文化主管部门和广大乡、镇文化站干部的辛勤努力,乡、镇文化站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在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摸索出了不少经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群众文化骨干人才。
但是,同外县先进乡、镇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尤其是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还比较落后,极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少乡、镇文化站干部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极不主动,上级讲什么、下边应付什么。二是,一些乡、镇领导对文化站工作缺乏认识,没有让文化干部“专”起来,而是让文化站干部长年配合农村中心工作,导致文化站工作很少开展,群众有意见,文化干部有怨言。三是,不少乡、镇文化站设施太差,只有干部宿舍,没有活动阵地。目前,全县25个乡镇仅石门、古城、永丰、石坡、景村等大镇有房屋、有场地,其它乡、镇都和乡、镇政府挤在一起。四是,乡、镇文化站管理工作没有列入议事日程,缺乏一整套的管理办法。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乡、镇文化站的发展。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不断强化管理意识,促进乡、镇文化站的建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实现转变
①从过去单位依靠文化部门发展乡、镇文化站转变到即发挥文化主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大力争取和依靠各级党政领导部门。②由小文化即单纯娱乐文化活动向大文化转变,使乡、镇文化站为繁荣
地域经济和广大群众致富作出贡献。③县文化广播影视局从行政管理上实现观念的转变,对乡、镇文化站工作,因地制宜实施管理,年有安排、月有检查、季有评比。向机关干部股室联系分层抓点,从上到下把工作抓扎实。④县文化馆在业务辅导上实现工作方法的转变,根据各乡、镇地域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突出特点,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县开花。
二、乡、镇文化站自我管理,共谋发展的转变
①各乡、镇文化站干部,必须从思想作风上实现转变。人人树立爱岗敬业的公仆意识,干一行爱一行,纪律上自我约束,业务上独当一面,开展群文活动,即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负起职责,塑造形象。
②各乡、镇文化站干部必须在工作方法上实现服务意识的转变,从守门服务,转向开门服务,要充分发挥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年节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和日常报刊、图书借阅外,按照农村季节组织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群众在培训中学到发家致富本领。同时开展法制教育宣传,促进社会治安稳定,构建和谐新农村。
③各乡、镇文化站干部,必须在本职业务上实现突破发展的转变,把自己所掌握的一技之长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注重培养和传授给本区域的爱好者,不少文化干部能写能画,能说能唱,不少群众与他们交朋友、传技艺、提高他们技能水平为本乡、镇培养各类活动骨干、为社会造就艺术人才。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乡、镇文化站还会面临新的挑战,但只要我们不断强化管理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基层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将会呈现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