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与思考(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01:4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与思考》。

第一篇: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与思考

农村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与思考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了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停滞不前,有的地方还在滑坡。在你哦哪个村不少地方,如今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而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他们的思想文化建设。只有培养出具有新思想的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有永不枯竭的强大动力。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阵地和“窗口”,正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二.农村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

农村乡镇文化站作为当地社会主义文化与精神文明的标志,具有社会教育、传递信息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功能。乡镇图书室是各级各类图书馆中直接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为农村的经济与文化建设服务的前沿阵地。随着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也已逐步得到解决。农民在丰衣足食之后,盼望着文化生活的提高。但与农村经济建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地区由于农村文化阵地萎缩、设施简陋,经费匮乏,农民群众文化活动贫乏,精神生活单调的问题还十分严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与农村实现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极不适应。

1.资金匮乏。社区文化站的经费本来就不足,用于图书馆建设的费用就更少了。相当部分的社区图书馆只是在新建时有资金投入,以后极少甚至没有持续的经费支撑,造成部分社区图书馆只为应付检查才对外开放。

2.文献资源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藏书量小,二是品种少。社区图书馆一般只藏印刷型文献,电子文献极少收藏,单就图书而言,内容也比较单一,大多是文学、生活常识类图书,因缺少购书经费,廉价的盗版书为数不少,图书陈旧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3.服务效能低。由于社区图书馆脱离公共图书馆体系,其管理和运作缺乏行业规范,管理人员也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基本上只能承担普通的图书借还工作,因而目前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只停留在简单的图书借阅上。

4.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体制性障碍还依然存在。文化站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的现行体制,不利于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文化站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固化状态,不能交流,缺乏活力,没有形成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合力。

三.农村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发展与对策

目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严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加之管理体制不顺,导致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产品、农村文化供给不足,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低、质量不高,难以充分发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乡镇文化站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用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新机制

1.政府主导,做好规划,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力度。由乡镇宣传部牵头,制定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方案,将方案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要把图书馆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每年或每个阶段对图书馆建设应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领导亲自抓,制定落实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形成层层抓、合力抓的氛围。

2.增加投入。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确保专款专用。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勇于乡镇和村的比例,保证一定数量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可以采取上级拨一点,本级出一点,社会助一点,企业捐一点等办法,广开资金投入渠道。

3.建立多种办馆模式。乡镇图书馆要以政府办馆为主,社会办馆为辅,但具体而言,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根据本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可采用下几种办馆模式:

一是与企业联合办馆。由政府无偿提供土地,企业投资建馆,图书馆免费为企业职工和本镇农民提供服务。二是社区办馆。与社区工作紧密结合,把图书馆直接交与社区管理,确保了图书馆的巩固和健康发展。三是站办站管。购书经费和管理员的报酬由镇文化站负责,文化站对管理员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业绩与报酬挂钩。

(二)规范农村乡镇文化站图书馆管理工作

1.制订文化站图书馆评估标准。根据区(县)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结合文化站图书馆的实际,制订出文化站图书馆评估条例;文化站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系统中的最基层图书馆,参与公共图书馆系统的评估定级,按照行业标准去要求、去规范文化站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2.规范文献编目工作。文献编目欠规范影响到图书馆业务管理的科学性,造成管理的混乱。文献编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很难胜任。社区图书馆可采取委托中心馆统一编目的办法解决此难题,以保证文献编目的标准规范。3.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规范社区图书馆管理,要靠管理者去实现,故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关键所在。社区图书馆应实行专人管理,管理人员上岗前,必须通过图书馆学基础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者才可上岗。制订相应的管理人员培训考核条例,采取切实可性的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三)将“全国文化信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乡镇图书馆建设有机结合

农村乡镇图书馆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单一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是其重要原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将为农村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生动、快捷的传播方式将为农民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提供极大便利。

乡镇图书馆建设应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成果来丰富服务内容,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重点发展乡镇馆电子阅览室。而目前乡镇馆建有电子阅览室为数不多,因此,要引导和鼓励乡镇馆创办电子阅览室。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一是电子阅览室本身可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乡镇馆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经费来源渠道。二是通过与“共享工程”省、市分中心联网,使乡镇馆的实际文献数量增大几倍乃至几

十、几百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各类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三是可以使有限的购书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乡镇馆的购书重点,可以放在读者借阅量大的书籍上,如文艺书、少儿书等,使有限的经费得到充分利用,借阅量少的文献如科技型文献可以利用网络提供服务。由于电子阅览室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投入,那些经费投入有困难的乡镇可采用政府与私人合作的方式,由私人投资硬件设备,通过适当收费或其它方式给予补偿。此外,对于那些不具备建电子阅览室、上网的乡镇,可以通过最简单的配置(一台投影仪和一套计算机设备),采用非在线方式,由市馆针对农村特点制作不同内容、不同专题的文化信息免费提供给他们。

四.小结

总之,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人”。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各级干部去组织和落实。因此必须在保证落实上想办法、定措施。只要各级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上出实招,较真劲,求实效,广大农民热切盼望的农村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效,就一定会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篇: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与发展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具有社会教育、传递信息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功能,是文化知识和科技信息的传播基地。本文首先分析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立起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并发挥其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文化站图书室;现状;发展

乡镇文化站开办图书室是贴近基层农民,为其提供文化服务,构建文明窗口的重要手段。文化站图书室作为文化站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文化站图书室的良性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可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基本特征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作为农村的信息交流站,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新农民思想观念、改变农民生活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村发展中扮演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科学技术传播桥梁的角色,这是由文化站图书室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首先,公益性。公益性即文化站图书室中的一切服务都是免费的,基于此,发展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发展公益性图书室作为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始终坚持为普通人民群众服务的原则,突出公共文化服务导向。

其次,基本性。基本性是指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服务和满足的对象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需求,而是最广泛和最普遍的需求。在图书室所有资源都是普遍享有的,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最后,均等性。均等性是指所有的人,性别不分男女,年龄不分长幼,身份不分贵贱,职务不分高低,经济不分贫富,都可以平等地享有均等的服务,不存在差别化待遇。

二、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基本现状

目前,文化站图书室虽然总体状况比较良好,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

1.图书室发展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

镇村干部对文化站图书室建设无法准确把握新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丰富内涵。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发展,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的认识偏差,认为图书室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是一项是“软任务”,没有一个硬性指标,而且它的作用也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于是没有把图书室的运作当作一件事来抓,在图书室建立以后,基本上就不闻不问了。因此图书室建设仍然“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长期存在。另外,农民读者也普遍认为看书只是消遣而已,因为没有多少实用的书,不能给自己实际的帮助,只是有时间或农闲时来看看,了解一下感兴趣的东西。

2.经费严重短缺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也没有明确规定运作经费来源或设立专项资金,致使图书室运作经费严重短缺。图书室建室以后,就没有再投入任何经费,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新书得不到补充,报刊、杂志订不上,没有专职管理员(基本是站长兼管),管理员无法接受业务培训,藏书结构得不到有效改善,就很难吸引读者光顾,借阅人数少,管理员更是没心思管理„„这种恶性循环可想而知,结局将令人担忧。

3.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

部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不但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而且连全职的图书管理人员也没有,大部分图书管理人员都是由其他人员兼任的,无法为读者的信息需求开展优质高效的服务工作,严重地降低了文化站图书室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以致不能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是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缓慢的原因之一。

三、发展文化站图书室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1.重视和加强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化站图书室建设。把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文化站图书室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人员调配、资金投入、评先奖优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切实把图书资料工作与其他工作同等看待。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目标责任制,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和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把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青少年儿童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2.体制创新,多元化办室。经费紧缺已出现图书室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制约了图书室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壮大,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建立图书室正常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图书室的正常运行。不可否认的是,图书室的发展仅靠地方政府的支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模式上创新,多方入手,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在基础设施、购书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其次,可以争取乡镇企业或学校的帮助,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改善设施设备条件;可以与各类出版社联系,争取得到帮助;可与高校图书馆或社团联系,请求帮助组织募捐一些书籍或在管理方法上给图书室以帮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基层文化团队力量。政府要统筹兼顾,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理顺体制,落实编制,创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文明服务岗位,为乡镇图书管理人员创造一个必要的工作环境,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图书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文化人才队伍总量和整体素质,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村级图书室是农民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的学堂,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阵地,是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因此,要加大基层辅导,提升服务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实现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较好保障的总体目标,笔者坚信,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服务到位,就一定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晓杰.有关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3,(12).[2]顾惠冬.农村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现状与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7,(29).[3]王雪峰.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图书馆学刊,2008,(30).

第三篇:如何做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工作的几点建议

如何做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工作的几点建议

摘 要: 发展和普及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事业不仅仅是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文化建设的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乡镇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产物。为此,文章探讨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主要创建目的及创建优势,对提升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综合工作水平,促进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持续、优质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管理;优化;建议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广泛性,将成为乡镇社会教育和乡镇终身教育的可靠途径。乡镇文化站建立藏书丰富、人性化服务的图书室,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精神文明需求,令其在图书室中查阅生产实践、情报信息资料,扩充信息知识,提升综合能力水平。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我国乡镇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向基层、向农村的延伸,是直接为农民服务的文化设施。可是,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事业的发展也有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进一步研究加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对策。

一、创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优势及目的

1.创建优势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创建过程中,应将有限图书信息资源全面激发无限价值作用。就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水平来讲,管控起来相对便利,这是由于其藏书总量毕竟较中小型公共图书室藏书相对较少,因而管控实践仅需清晰、充满条理性、次序性,便可满足农村群众核心需求。

2.创建目的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它是农民群众终身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可缺少的场所。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凝聚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石。相对大城市来说,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规模远远不及城市图书室。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镇的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求知欲望也在增加。图书室不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知识,而且让人们的生活多了许多乐趣。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除了具有公共图书室的传承文化、传递信息、文献信息中心、信息网络中心、教育中心、休闲中心等作用以外,还有其特有的目的,还是乡镇实施知识工程的主阵地,乡镇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搜集保存与开发地方文献的主体等。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是最贴近广大农民读者的文化场所,在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中,广大农民读者不仅能读书看报,汲取科学文化知识,及时了解时事、政策、法规,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还能够查阅文献信息,解决各种生产难题,增强市场意识和利用市场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从乡镇的图书室中获得美的享受,艺术熏陶,满足乡村农民读者消遣休闲娱乐的需要;并达到开阔视野,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这种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加快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发展,从而推动乡镇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较好地发挥和完成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职能和任务。

二、做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工作的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创新机制

(1)政府主导,做好规划,提高思想认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将对图书室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力度,要把图书室建设列入工作计划,每年或每个阶段对图书室建设应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领导亲自抓,制定落实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形成层层抓、合力抓的氛围。

(2)增加投入。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各乡镇在筹措办馆经费过程中,要“双管齐下”或“多管齐下”。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确保专款专用。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办馆经费,取得显著成效。

(3)建立一支具备专业技术的队伍。实践表明,要办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除了领导重视、经费保障等外部条件之外,还有赖于一批思想好、懂业务、会管理、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管理员,也就是说要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作用,才能使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得以巩固发展。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敬业称职、训练有素、踏实工作的管理员队伍是办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重要保证。

2.规范农村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管理工作

(1)制订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评估标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作为公共图书室系统中的最基层图书室,参照公共图书室的评估定级标准,按照标准要求、规范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各项工作。要根据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标准,结合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实际,制订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评估条例。

(2)规范文献编目工作。文献编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文献编目如果不规范会影响到图书室业务管理的科学性,造成管理的混乱,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很难胜任。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可采取委托县级馆统一编目的办法解决此难题,以保证文献编目的标准规范。

(3)完善图书采购及登记管理。文化站图书管理人员则应通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广泛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符合其生产实践需求,方能有针对性的采购农民真正需要的价值化图书资料。乡镇图书资源的采购应符合区域生产与农民群众实际需求,不应盲目的注重采购数量而忽视了资料质量。

3.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要整合资源,提供优质服务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政府协商将“万村书库”、“农家书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等几大工程有机结合起来,统畴规划、整合资源、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壮大力量,使图书室的功能得以最大的发挥,逐步建成为当地的图书资料、情报信息、书刊流通的中心,并担负起对本乡镇其它村级图书室的业务辅导、组织协作等任务,还可超越本乡镇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服务于民。应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的成果来丰富服务内容,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重点发展乡镇馆电子阅览室。

三、结语

乡镇文化站的工作职责乡镇文化站是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窗口。其最核心的功能应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宣传于大众。是集书报借阅、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普培训、体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服务于当地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乡镇文化站还起到普及指导科学、教育,培育广大农民群众的文明风尚。抵制封建迷信,愚昧习俗等思想教育工作,并辅导其开展各项文化工作等活动,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重要目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指导方向,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深入群众文化组织,指导培训更多的文化人才。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在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童辛.关于推动乡镇图书馆建设的若干构想.宿州学院学报,2009(04).[2]武金凤.浅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乡镇图书馆建设.《华章》,2013.[3]李文琛.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图书馆建设.《中文信息》,2013.[4]何佳会.浅谈如何解决好乡镇图书馆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中国科技博览》,2015.

第四篇: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现状和建议意见

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的几点现状和建议

一、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建设的好坏关系到民族凝聚力的大小,也逐渐成为象征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标志。十七大的召开之后,我国将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摆在了工作的重心。为了促进各地区人民之间的和谐,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其是为了基层群众所服务的,这对于培养和熏陶基层群众的文化修养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把乡镇文化站建设作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应该给予较大的支持和鼓励。

二、目前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的现状

从目前松阳县的文化站队伍建设情况来看,其1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原有编制数48人,现在编人员有47人,编外2人,中级职称以上14人。在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例如队伍结构缺乏专业化;乡镇文化站的人员知识贫乏、业务单一;文化站长远发展力量不足;现如今的乡镇文化站成员缺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1.队伍结构缺乏专业化。文化站队伍结构缺乏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牌子无人,相当于“空壳”文化站;二是表现在有人,但人是身兼多职。而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由于,由于文化站的工作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做,所以很难有精力和时间来策划、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同时一些干部虽编制虽在文化岗位,但却”荒自己的田,种别人的地”。专干不专和待遇偏低的情况比较普遍,造成队伍不稳。在乡镇文化站的队伍建设里,很多都是没有任何经验的非专业人员。他们凭借着编制进入了乡镇文化站的队伍中,却因为缺乏特长和能力没有任何建树。

2.知识贫乏、业务单一。由于进入到乡镇(街道)文化员队伍的渠道多样性和缺少必要的业务培训,文化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文化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从事文化工作,年龄上也相对较大,专业知识趋于老化,知识结构单一。并且许多成员只是擅长一种才艺,不仅如此许多文化员并不具备组织和领导方面的才能。由此可见知识贫乏、文化单一已经成为制约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主要障碍,提出如何合理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成为当务之急。

3.缺少为群众服务的观念。由于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基层群众所服务的,所以就其本质来讲乡镇文化站的队伍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队伍。我们知道乡镇文化站所组织的文艺活动,绝大多数都是无偿的,那么很多艺术人员就会选择去有工资报酬的单位,而放弃了无偿为人民群众奉献表演的乡镇文化站。这种缺乏为群众服务意识的现象存在,不仅影响了新时代文化人的形象,同时成为了阻碍精神文明建设的绊脚石。4.文化站长远发展力量不足。一是由于受到体制、编制、职称、待遇等诸方面的因素限制,文化站在人才的调动和引进方面相当困难,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二是文化站干部基本上承担着大量其他行政工作任务,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村文化中去,业务技能逐年下降,艺术门类的辅导、文化活动的组织无法胜任的问题比较普遍。三是从数量上看,专职人员缺少,力量薄弱,影响文化站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3.树立文化站队伍标准

(1)知识化。建设新时代的乡镇文化站队伍,就必须要重视其文化性。群众文化是十分有意义的,这需要文化成员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贡献自己的力量,集思广益创造出具有创造性、艺术性、文化性的表演。而要很好地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文化站队伍成员具备足够的文化素养,这样的队伍才具备发展的前景。

(2)专业化。专业化是乡镇文化站的最高标准,一支有水准的文化队伍也必须是专业的。这主要表现在文化站的成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在自己擅长的艺术上有所发挥,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组织和指挥能力。业务水平和文化水平并重是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专业化的基本要求。

(3)年轻化。年轻一代的人在思维和创造力上都要远远高出老一辈的艺术家,所以将乡镇文化站的队伍建设成一支年轻、有活力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选取文化站成员时,应多赋予年轻人较多的机会,让创造性的思维和想法在乡镇文化站中碰撞。擦出绚烂的艺术火花。

2.优化文化站队伍人员结构。优化文化站队伍人员的结构,必须要从文化站的实际需求出发。文化站的队伍成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特长,同时在道德思想上都要先于他人,这样才有利于乡镇文化站队伍的长远发展。文化站队伍中的人员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必须要设定一个短期和长远目标,并向着这个目标努力进取,而不是得过且过毫无作为。

3.加快文化站体制改革。改进文化站的旧体制,就必须要从文化站的选人入手,合理的用人制度是加快文化站改革的关键。在文化站的内部要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合理淘汰的氛围,这样人才之间才会互相竞争、共同进步,队伍也才能够进一步地发展壮大。在新的体制下才会有更多拔尖、新颖的人才出现,而原来不思进取人员也能够被带动起来。

4.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要做到从实际出发,真正实现为人民群众所服务。因此进入乡镇文化站队伍的成员,应本着为他人服务、不谋取报酬的思想。这样其才能够全心全意的为艺术献身,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文化站的队伍建设才能够走得更好更远。

四、总结 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增进基层群众文化素养主要手段。虽然目前我国的乡镇文化站队伍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乡镇文化站队伍建设一定能够取得较大的进步,而文化站的成员也将成为新时代的艺术人员学习的典范。

第五篇: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2-24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文/尚春华

[导读]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工作特别是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水平已刻不容缓。

摘要: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工作特别是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水平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乡镇统计工作 调查

0 引言

统计工作是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乡镇统计工作是统计调查立足之本,是统计人建功立业之基,是统计事业兴旺发达之源。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不仅是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打造“科学统计、依法统计、阳光统计”,实现“内创和谐,外树信誉,优质服务”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的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统计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统计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统计事业不断健康有序发展。但相对来说,基层统计工作建设还比较薄弱,与统计工作的客观要求相差甚远。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1.1 统计网络不健全,业务经费无保障 由于《统计法》只规定乡镇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员,乡镇机构改革时,不仅撤掉了原有的统计站,而且没有设立专门的统计岗位。统计人员不专一,有的乡镇统计工作由乡镇办公室文书、经管站干部等兼职。统计管理不归口,从分管领导来看,出现了管人的不管业务,管业务的不管人的矛盾;从统计工作归口管理看,未进行详细区分,乡镇政府一个统计往往兼搞农业、工业等多个专业。由于统计机构不健全,绝大多数乡镇财政紧张,造成了统计工作办公条件普遍较差,业务经费无保障,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乡镇统计人员办公设备简陋。由于经费无法保障,大多数乡镇一年难以召开一次,乡镇统计工作会议,对于上级会议精神和工作任务,只能分级贯彻安排,导致会议精神传达不及时、不准确。致使统计工作不能及时完成,统计数据不能准确上报。

1.2 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不专业 由于乡镇统计人员归乡镇政府管理。工资由乡镇政府发放,办公费用由乡镇政府出,而且关于乡镇统计人员的管理问题,有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县级统计部门大多权力有限,无力干预乡镇政府调配统计人员,因而乡镇政府随意更换统计人员,随意安排人员从事统计工作,统计人员一年一换、一年几换,导致乡镇统计人员不稳定、素质不高、兼职过多,统计只当副业干,迟报、错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

1.3 统计资料不完整。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些乡镇由于统计人员更换过于频繁,统计员之间交接手续不完整,致使统计资料丢失、损坏,统计资料断档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一些乡镇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按上级统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设置统计台帐,对统计资料的归档不够规范。

1.4 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滞后,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县乡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要求统计工作做相应的变化,而多年来,农村统计制度一成不变,农业是一个受自然影响大的行业,因自然灾害和农民生产趋向而改种、弃种的现象时

有发生,而报表却不变。如春夏播种面积和全年播种面积调查表,上半年报的数字,下半年不得做任何改动,而实际的情况有时却有很大的出入。这既不能反映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进度,更凸现出统计制度和统计报表呆板,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1.5 统计数据处理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 在一定程度上,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基层统计人员少,而各种统计调查过多,个人承担的工作过重,无暇开展统计服务;另一方面,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缺乏应有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知识。2 解决乡镇统计工作问题的对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指出:“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切实加强和搞好基层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可靠,成了当前各级统计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加强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应当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2.1 明确责任,加强管理。根据情况,乡镇可成立联合型综合统计机构,设置专职统计员1至2名,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任命,明确身份为乡镇行政编制,条件成熟的可以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承担乡镇农村统计工作,并负责收集乡镇各站(所)的全部统计资料及运行情况,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编制的统计报表进行归集、汇总、分析,将月度统计报表资料和相关分析材料于次月5日前提供给乡(镇)有关领导,经乡(镇)领导审核同意后,同时报送县统计局和县直有关部门,充分保证乡镇统计网络的稳定性,确保统计报表渠道畅通。

2.2 稳定队伍,上下联动。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指导和监督作用,为各级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乡镇政府要重视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当作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统计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统计人才不断创新,要使统计人员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自身价值不断得到实现。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环境、办公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增强统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严格执行《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基层统计人员变动必须征得统计管理部门的同意,统计员必须持证上岗,统计员不得随意变动。

2.3 健全制度,严格考核。制定和完善《乡镇统计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统计调查制度》、《统计报表报送、审核、评估制度》、《统计数据责任追究制度》等,用这些制度来规范乡镇统计工作,管理约束统计人员,逐步使乡镇统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可靠。

2.4 加强乡镇统计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基层统计电算化。首先要加强硬件建设。要为各乡镇统计站解决办公用房、办公桌椅、资料柜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并配备专用微机,解决统计手段落后的问题,逐步实现县、乡统计信息微机联网,推进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对统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从统计报表指标复杂化,还是从报表的趋势上看,统计工作网络化、信息化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所有乡镇都要配备电脑设备,统计人员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快速提高统计工作的服务水平。其次是加强软件建设。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才进入统计队伍,并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2.5 强化服务,突出精品。一是加强对乡镇统计历史资料的整理开发工作,对其

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利用,把握其综合性和趋势性;二是强化统计分析的编写,乡镇统计人员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优势,撰写出有一定份量的统计分析文章,为乡镇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加快统计数据对乡镇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提供速度,在统计数据上报县级统计部门审核和评估通过后,要及时反馈给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切实体现统计数字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快捷性。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问题及建议

作者:郴州市统计局高湘平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731更新时间:2007-10-17

保护视力色:【字体:大 小】热★★★

统计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国家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的信息、咨询和决策服务作用日益凸现,越来越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统计工作难度加大,困难增多,尤其是乡镇统计基础薄弱、统计队伍不稳、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乡镇统计基础建设亟待加强。根据调查情况,现对全市乡镇统计工作现状、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建议分析如下:

一、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乡镇统计是政府综合统计的重要基础,乡镇经济在全市总体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扎实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对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有序进行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乡镇统计工作现状令人堪忧。

1、乡镇统计机构设置情况

2001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我市多数县(市、区)都没有设置乡镇统计职能机构,没有明确统计编制。尽管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做了大量的争取工作,但收效甚微。因为无编、无岗,乡镇统计工作只好并入其他办公室。有党政办加挂统计站牌子的,有经管站或企业办加挂统计站牌子的,等等。据调查,2007年6月底止,全市经过县级编制部门批准认可的乡镇统计站只有39个,占乡镇总数的15.6%。

2、乡镇统计人员配置情况

全市现有250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共配置专职或兼职综合统计员265人,其中专职118人,占44.5%。由于机构和人员编制没有落实,多数乡镇统计站普遍只配有一名兼职统计人员。这些兼职统计人员工作非常辛苦,除完成日常统计工作任务外,还要兼管乡镇其他工作,有的还要担负驻村组和联系招商引资项目的任务。若遇计划生育、综治治安、防汛抗旱等中心工作,乡镇干部更是全力以赴。因此,乡镇统计人员负担过重,统计工作时间难以保证。

3、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情况

我市对乡镇统计员实行的是双重管理方式,行政上受乡镇人民政府领导,统计业务上受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由于统计员的人事管理权、工资在乡镇,因而乡镇可以随意抽调统计人员从事统计以外的工作,统计人员变动极为频繁。据调查,能连续

从事统计工作两年时间的很少,一年一换、一年几换的问题突出。此外,乡镇统计员的编制比较混乱,严重影响了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市乡镇统计员中,行政编制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占59.2%;事业占编21.5%;自收自支和其他编制的占19.3%。

4、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情况

目前,乡(镇)统计工作所需要的硬件环境比较差,多数乡镇统计站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办公条件简陋、陈旧,统计手段相当落后。现乡镇统计专用微机很少,一般是与乡镇办公室、计生办、综治办等共同使用。加上乡(镇)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懂电脑操作的人不多,因而大部分乡镇仍使用计算器、算盘等原始的计算工具,进行村组和企业各种统计报表数据的汇总和计算,统计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极低,严重影响了统计源头数据质量的提高。

二、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乡镇统计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是基层统计力量薄弱,统计人员不堪重负。近年来,涉及到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报表有增无减,统计专业分类越来越细,少说也有二、三十多种报表,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统计调查项目,以及周期性普查任务,使乡镇统计员应接不暇,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是各级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乡镇统计已由单纯的农村统计发展成为涵盖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这对乡镇统计工作和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统计力量不足与经济发展的更高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矛盾越来越突出。

2、乡镇统计队伍不稳,制约统计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方面,统计任务与日俱增,工资待遇长期偏低,导致乡镇统计人员身心疲惫,厌烦情绪趋重;另一方面,乡镇统计机构的特殊性无法保证统计队伍的基本稳定,乡镇统计人员一年一变甚至一年几变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给统计部门的业务培训工作带来困难,培训的频率远赶不上乡镇更换统计人员的次数,严重影响了统计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3、统计方法制度滞后,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现实统计工作中,受调查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法律规定的统计方法制度就难以落实到位。以农业生产统计为例,多年来沿用的是直上而下布置、直下而上报送的全面统计报表制度,虽根据需要也开展主要产品产量的抽样调查,但统计年报数据仍以村级上报的全面统计数据为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活动分散到千家万户,对农作物种植面积及产品产量进行全面统计调查,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根本无法搞准核实。

4、统计经费严重不足,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渠道有限,乡镇财政普遍偏紧,对统计工作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据了解,我市多数乡镇是按照“据实报账”的原则解决统计经费。经济条件稍好的乡镇,基本能保障统计的开支需要。条件较差的乡镇,连正常的开支都报不了帐。有部分乡镇的统计人员常常是自己掏钱垫付开支,到年底还揣有一大把发票无法报销,有的甚至拖上几年才报账。村级经费情况就更加糟糕,大部分统计工作都是靠行政手段压制或凭村级统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来完成,基层抵触情绪较大。

三、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建议

1、建立健全统计职能机构。要以法律形式具体明确乡镇统计机构的合法地位,建立健全具有行政管理效能的乡镇统计机构,并将村级统计正式纳入统计法律体系的框架之内,进行全方位的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目前,从网上了解到,吉林、北京、新疆、辽宁等省、市正在进行统计改革试点,实行统计垂直管理。这是统计发展的一种趋势,对稳定统计队伍,强化统计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统计水平是十分有利的。

实行统计垂直管理,首先是要解决编制问题。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开口子增编。由省政府协调,省统计局争取,与省人事厅、省编办等有关部门共同签发文件,全省统一增加乡镇统计人员编制,或由省里给政策,由各县(市、区)政府各自解决增加乡镇统计人员编制的问题。二是从有关部门调编。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现,乡镇原有部门的职能在弱化,如财税所在取消农业税后,财税所的编制有些过剩,人员过多。统计系统可向省编办建议,将财税所的编制切一块给统计站,这样既不增加乡镇编制,又较好地解决了统计人员的编制问题.2、改善乡镇统计工作条件。一是将乡、村两级统计经费分别列入县级财政部门的常年预算,或直接列入中央、省级预算,然后逐级拨付;二是千方百计解决好统计人员的经济待遇问题,建议发放农村基层统计人员岗位津贴,以调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大对统计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基层统计队伍的素质。考虑到基层的经济承受能力,任何统计培训都必须实行免费培训,以提高基层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及统计培训的实效。四是改进统计工作手段,尽管实现乡镇统计配微机和联网直报,促使乡镇统计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3、改革农村统计方法制度。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胆破除那些陈旧落后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既符合实际,又符合国际一般规则的统计方法制度。

具体来说,就是在国家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农村统计的全面调查,取而代之的是以方案简单、指标较少,符合国际规则,能及时满足各级政府需要的抽样调查、专项调查和一次性调查。这既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又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4、强化统计法制工作机制。坚持依法治统,建立健全统计法制工作机制,全面推动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要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公众和领导的统计法律意识,为统计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要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及惩处力度。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统计执法检查,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下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与思考(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与思考(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近年来我县的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统计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统计在全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统计事业不断......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2007-02-02 21:56:35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四月下旬,市人大组织市政府相关部门就《统计法》、《贵州省统计管......

    乡镇档案工作现状与思考

    乡镇档案工作现状与思考 调研报告 一、乡镇档案管理存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乡镇档案工作的非良性循环。镇乡领导思想认识的浅与深,直接关系到乡镇档案工作是否到......

    乡镇档案工作现状与思考

    一、乡镇档案管理存的主要问题1、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乡镇档案工作的非良性循环。镇乡领导思想认识的浅与深,直接关系到乡镇档案工作是否到位。一些镇乡领导将档案工作简单地......

    乡镇档案工作现状与思考

    一、乡镇档案管理存的主要问题1、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乡镇档案工作的非良性循环。镇乡领导思想认识的浅与深,直接关系到乡镇档案工作是否到位。一些镇乡领导将档案工作简单地......

    浅谈乡镇文化站推进小康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浅谈乡镇文化站推进小康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摘要:乡镇文化站肩负着农村文化活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乡镇文化站要以新颖的、健康文明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吸引和满足群众文化需......

    乡镇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现状与思考

    乡镇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现状与思考 1 农村纪检监察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部分,也是农村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农村党组织基数大,党员人数较多,既同群众接触最紧密,又是党的路线......

    关于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关于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一、队伍现状 XXX辖 X村X社区,有农户X户X多人,乡政府有干部职工XX人,其中有公务员XX人。XX人中,性别结构为:男性X人,女性X人;年龄结构为:35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