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地税局行政权力运行方案(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01:5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黑山地税局行政权力运行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黑山地税局行政权力运行方案》。

第一篇:黑山地税局行政权力运行方案

黑山县地方税务局

权力运行制度系统建设工作方案

为保证全县地税系统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全面顺利开展,根据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要求及《黑山县加强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黑山县地方税务局各项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原则与目标要求

行政权力运行制度系统是以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府职能 转变,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建设公开、透明、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为宗旨,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电子政务、电子监察等科技手段融入制度设计和运行之中,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行政权力运行制度系统建设,坚持公开透明原则,每一部门行政权力都要无一遗漏清理出来,保留的行政权力要全面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突出重点原则,重点加强加强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坚持有效管用原则,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制定的各项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

黑山县地方税务局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总体目标要求是:学习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试点单位的经验、亮点,转变执政理念,创新公开机制,完善公开程序,拓展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落实公开项目,主动公开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以保证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都有制约,对每个责任人都有监督,有效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全面推开我局权力运行制度建设。使全县地税系统行政权力的行使逐步做到行为规范、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机制和模式。至今年年底,基本形成公开透明、运行规范、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度系统。

二、工作内容与工作程序

(一)县局成立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督促作用,履行职责。

(二)清理确认行政权力。以科室为单位对本部门行使的各项行政权力无一遗漏地全部清理出来,按照行政审批制度要求,完成清权工作,并上报县委运行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人事科负责行政权力清理的审核和确认。

(三)编制行政职权目录。清权工作完成后,以科室为单位按行政权力类别编制行政职权目录,经县局党组审核后上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制作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以经确认后保留的行政权力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流程图以简单明了、方便纳税人知情办事为原则。行政权力运行图制作完成后,由县局领导审核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查找廉政风险点。县局党组围绕岗位职权的关键环节及重点部门,认真查找在业务流程、工作机制、相关制度、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部位或环节,确定该行政权力的廉政风险点。

(六)制定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局党组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措施,上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七)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面向全社会公开。由县领导小组审核后的行政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廉政风险防范相关措施,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其他媒体方式向全社会公开。同时制作黑山县地方税务局行政权力运行工作手册,发放到乡镇、纳税人,方便知情办事。

(八)行政权力运行系统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县局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局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上报县领导小组,接受县领导小组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工作步骤和工作安排

(一)工作布署及培训

按照2011年4月21日县纪委召开的工作会议精神,向全局各科室及各分局(所)、稽查局传达工作内容及要求,同时举办由各成员组成的培训班,进行专门的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培训。

(二)组织实施阶段 1、2011年4月30日前,成立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方案,上报到县领导小组。2、2011年5月份,由各科室按照要求开展行政权力清理确认、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工作。同时研究解决清权确权和编制职权目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2011年7月份,完成全局的行政权力清理、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制作行政权力运行图工作。并由局领导小组审核上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4、2011年10月份,开始按照要求查找廉政点并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措施。10月30日前上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三)工作总结和考核

2011年6月末,由县局领导小组做好并上报上半年行政权力运行制度系统建设工作情况总结。2011年12月,县局领导小组对各科室行政权力制度建设进行检查考核,向县领导小组上报考核情况报告,接受县领导小组的监督、检查考核。

四、工作要求

要求各相关成员科室及县局领导小组完善提高,学习经验,做好我局行政权力运行制度系统建设工作。

黑山县地方税务局

行政权力运行制度系统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及主要职责

组 长:王思源 县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

成 员:赫冬梅

李 权李 珉周兴东刘承文苗滋辉李 姝孙健华姜树文韩 杰张玉山陈 亮王 洋艾云亮王立新于彦良郭绍毅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县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人事监察科科长 县局办公室主任 县局计征科科长 县局综合业务一科科长 县局综合业务二科科长 县局社会保险科科长 县局税源监控科科长 县局信息科科长 县稽查局局长

城关中心税务所所长

镇安分局分局长 大虎山分局分局长 八道壕分局分局长

蒋丽颖 新立屯分局分局长 姚 海 常兴分局分局长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推动全县地税系统行政权力运行制度系统建设工作,研究处理工作存在和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相关工作落实。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局人事监察科,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纪检组长刘承文主持领导小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赫冬梅(兼),副主任由县局办公室主任苗滋辉兼任。

第二篇:关于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的方案

关于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的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的意见》,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操作力和执行力,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余从人口小市向经济强市跨越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目标要求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要求,优化行政权力配置,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逐步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工作重点及相关部门职责

㈠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要坚持严格执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之外,都要如实公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编制和公布本级政府政务公开的详细目录,市政府各部门要编制和公布本系统政务公开的详细目录,明确政务公开的项目、形式、程序、时限和监督检查办法。社会公用事业单位要以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为重点,及时将服务内容、工作职责、办事依据、条件、程序、时限和结果,服务承诺、收费依据、收费标准,违诺违纪的投诉及责任追究等办法向社会公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投诉处置、结果反馈、监督检查、公开评议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区管委会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

㈡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合法性论证、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凡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和集体决策制度,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凡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必须进行社会公示或者听证。要建立健全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依法追究责任。(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负责,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

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下决心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的经常性审查机制,全面清理行政许可收费项目。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严格规范审批程序、方式,明确各个审批环节的标准、条件、时限和相应的责任。健全行政许可事项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统一送达、统一公示及举报投诉等制度,实行“阳光审批”。加强对行政审批的监督,预防、减少行政审批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逐步推行网上审批,今年内,选择2至3个审批项目较多、具有一定电子政务基础的市直部门开展网上审批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牵头单位:市监察局)

㈣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江西省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使之成为运作规范、高效便捷的服务窗口和便民中心。要注重在完善服务功能、规范“窗口”行为、创新审批方式、强化监督管理上下功夫。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县(区)行政服务中心进驻事项,凡是具备条件的行政审批和其他事项,都应进入行政服务中

心办理,不搞“体外循环”。要推行“首席代表制”、“一审一核”制、并联审批制,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群众提供快捷、便利、优质的服务。(市行政服务管理委员会,各县、区人民政府,区管委会负责,牵头单位:市行政服务管理委员会)

㈤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按照《江西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赣发〔2005〕12号)的要求,加快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健全监督制度,畅通信访举报和投诉渠道,对交易活动实行现场监督和全程监督,切实防止违法违规问题发生。(市监察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城管局、市房管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负责,牵头单位:市监察局)

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县、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加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力度,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效率不高等问题。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严格评议考核,落实执法责任,提高执法水平。要规范各种形式的检查,禁止以检查为手段、以罚款为目的行政执法行为。建立行政执法沟通机制,互通行政执法信息,避免重复执法扰民。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制止各种形式的乱罚款和乱收费,坚决纠正下达罚没收入和收费指标的错误做法。(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局、市编委办、市财政局负责,牵头单位:市政府法制办)

㈦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各级行政机关要大力抓好门户网站和局域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应用水平,实现对行政权力运行相关信息的统一管理,逐步推行全程电子化运行。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要在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上,加快跨部门、跨地区的应用系统建设,整合资源,力争在2008年底前建立全市统一的网上政务大局,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要研究建立及时听取群众意见的网上论坛和实时接受群众投诉的网上投诉中心,加强政府与群众的网上互动。要研究开发建设网上监控和监察系统,对重要的审批事项、行政性收费和公共资源分配等重点业务流程,实行全过程实时监控和效能监察。要加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运行管理制度,促进电子政务健康发展。(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市监察局负责,牵头单位: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㈧加强政府层级监督。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凡重要情况、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下级行政机关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向上级行政机关请示报告。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保证规范性文件合法适当,维护法制统一,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认真贯彻实施行政复议法,加强县、区政府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坚决纠正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促进依法行政的作用。要加大政务督查力度,健全督查制度,确保政令畅通,不断增强政府执行力。(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

㈨加强审计、监察专门监督。审计部门要围绕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政府投资管理、各类专项资金和财务资金分配使用、重点建设项目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审计监督,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提高监督实效。监察部门要研究建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纠错的机制,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失职渎职等行为,确保清正廉洁,提高行政效能。(市审计局、市监察局负责)

㈩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和舆论监督。各级政府要主动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报告工作,接受质询;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为人民群众实施监督创造条件,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作出处理。(市政府办公室,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

(十一)建立公众评议机制。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和

监督的渠道。要抓住为基层、企业、群众服务的政策和承诺是否兑现、机关作风和办事效率是否改变和提高、依法行政是否落到实处等重点问题,建立公众评议机制,研究设计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由群众对行政机关权力运行情况作出满意度评价,并定期公布评价结果。(市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负责,牵头单位:市政府纠风办)

(十二)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行政成本,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要严格控制公务消费,将各种公务消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严格规范政府机关公务接待,改革接待模式,探索接待社会化途径,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档娱乐活动。要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控制发文范围,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要严格控制达标评比和表彰活动,凡是不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以及实际工作需要的达标评比和表彰项目一律取消。(市政府纠风办、市财政局负责,牵头单位:市政府纠风办)

(十三)建立行政问责制。要严格按照《新余市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市政府令第5号)的规定,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强化对行政失职渎职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大对重特大社会稳定事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行政责任追究力度。(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负责,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

(十四)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要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力寻租和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的监督,推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深入开展。要认真查找涉及商业贿赂的主要问题、表现形式,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和惩治商业贿赂的制度,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市监察局、市工商局负责,牵头单位:市监察局)

四、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2007年8月底前):梳理部门行政权力。各责任部门要指定专门科室和专人负责,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各牵头单位要召集相关责任部门认真研究具体工作方法,按照本通知规定,指导各责任部门及时梳理本部门工作职责、各项行政权力(如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征收权、行政给付权、监督检查权、行政裁决权、行政确认权、行政征用权、非行政许可的审批权等),编制本部门行政职权目录,并绘制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等。

第二阶段(2007年9月底前):确定行政权力运行公开载体和形式,明确公开的范围和时限。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的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要向全市公开。各地、各部门要注意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从有利于群众知情、办事和便于监督出发,因事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公开。在继续采用新余政务网、政务公开栏、办事指南等形式的基础上,要完善政府新闻发布、政府文件阅览、群众旁听有关会议、问策于民等制度。要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建立统一的公共信息资料库,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并逐步建立网上审批、查询、交费、办证、咨询、投诉、求助等服务项目的范围。在公共服务场所,要运用电子屏幕等设施,方便群众查询。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全面推行“窗口全程服务代理制”,发挥其在方便群众办事、便于接受监督方面的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行“通透式”办公模式,努力探索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实现形式。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底):公开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各责任部门要负责收集、加工、发布本部门动态行政权力运行工作信息。要抓住决策、执行、结果等行政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主动公开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在决策环节,要通过社会调查、咨询、公示、听证和公开发布等形式,公开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在执行环节,要向当事人公开全部与行使行政权力或事项办理过程的有关情况,尽量满足当事人的信息需求。对执行结果,要及时告知当事人,并可根据涉及范围,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或向社会公开。公开行政权

力运行过程要突出重点。在管理社会事务方面要重点公开行政许可事项的设定和办理、工程招投标、大宗物品政府采购、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设、征地拆迁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产权交易、各类专项资金和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等行政权力运行的过程。要建立行政权力运行记录,如实记载行政权力行使过程各环节的情况,各单位公布职权目录和流程图后,要严格按照流程图确定的程序行使职权。

第四阶段(2007年12月底前):督促检查与总结提高。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地、各部门的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各责任部门的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特别是涉民、涉企的重点权力部位,如:行政许可、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标、经营性土地出让、专项资金、产权交易、城市规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促进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建立受理行政投诉制度。市政府行政投诉中心专门受理群众举报,并开通热线电话,建立受理、登记、查询、回复等制度,对严重行政违规案件,严肃查处。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拒不公开或搞假公开欺上瞒下的,要严肃处理;对因公开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突出的部门、单位予以表彰;对工作消极应付搞形式走过场的,严肃批评,并在全市范围内通报。

五、几点要求

㈠加强组织领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内部分工责任体系,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人员依岗定责,确保责任到人。

㈡加强干部教育。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加强对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根本宗旨教育、廉洁从政教育、依法行政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广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求真务实、恪尽职守、奉公守法、秉公用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探索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的新方法、新举措。

㈢精心组织实施。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要求,一年一年抓推进,一件一件抓落实。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选择若干行政权力较为集中、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作为示范点,探索和积累经验。监察、编制、人事、法制等部门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指导,研究规范和监督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明确重点,精心组织,努力把握规律性、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

㈣强化检查考核。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于工作不力的,要提出批评;对于只顾部门利益不顾大局的,要责令整改。要把规范和监督行政权力运行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和完善督查、考核、奖惩等制度,严格组织考核。

第三篇:水资源行政权力运行制度

对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擅自建设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强制拆除制度............1 取水许可审批制度........................................................................................................3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和扩大审批制度............................................................................6 对未安装计量设施的行政处罚制度............................................................................8 对计量设施不合格或者运行不正常的行政处罚制度..............................................10 用水计划审批制度......................................................................................................12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节水设施建设方案审查制度..............................................14 水资源费征收制度......................................................................................................16 对未经批准擅自取水或未依照批准的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的行政处罚制度..18

对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擅自建设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强制拆除制度

一、责任单位

鸡东县水务局水政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二、责任人

主任、承办人(主办人A角、协办人B角)

三、法律依据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460号)第四十九条:“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擅自建设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有关手续;逾期不补办或者补办未补批准的,责令限期拆除或者封闭其取水工程或者设施;逾期不拆除或者不封闭其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组织拆除或者封闭,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四、强制拆除条件

(一)应当由水务局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擅自建设取水工程或者设施;(二)水务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有关手续,逾期不补办或者补办未被批准;

(三)水务局责令限期拆除或者封闭其取水工程或者设施,逾期不拆除或者不封闭其取水工程或者设施。

五、程序

(一)立案。受理举报或者检查发现,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擅自建设取水工程或者设施,属于水务局管理、事实清楚、未过行政处罚时限,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形成书面意见并经局长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审查,予以立案;

(二)调查。承办人在内的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制作调查(检查)笔录,并照(录)像;

(三)听取陈述和申辩。承办人书面向当事人告知其违法的事实和拟采取的处理措施及法律依据,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四)复核。承办人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并提出书面复核意见,本人签名后报办务会研究;

(五)要求限期补办手续。由承办人制作《限期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并签名,报办务会研究,经主任签名报主管局领导审查,加盖县水务局印章送达当事人;

(六)责令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逾期不补办手续或者补办手续未被批准的,制作《责令限期拆除违法设施通知书》,责令当事人限期拆除或者封闭其取水工程或者设施,报主管领导审查后,加盖县水务局印章送达当事人;

(七)决定强制拆除。当事人逾期不拆除或者不封闭其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承办人提交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形成书面意见并经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审查,作出是否强制拆除的决定;

(八)组织强制拆除。组织强制拆除或者封闭未取得取水许可批准文件,擅自建设的取水工程或者设施、恢复原状;

(九)善后工作 l、要求当事人承担因强制拆除或者封闭取水工程或者设施、恢复原状所需的费用;

2、在对当事人因同一违法行为进行的行政处罚中,处当事人5万元以下罚款。

(十)结案。制作结案报告,将执法文书归档。

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或者申请行政复议的,县水务局依法参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限内申请听证的,依法组织听证。

六、监督检查

本单位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自检自查;水政水资源办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通过公开公示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接受人大、政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察室对本制度的执行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七、责任追究

中层以下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党委(纪委)责令改正,进行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报县纪委、监察局依法给予相应处分,并调离现有工作岗位,一年内不得从事与该岗位性质相同或相通的工作。副科级以上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的,由县纪委、监察局依据有关规定处理。上述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取水许可审批制度

一、责任单位

鸡东县水务局水政水资办

二、责任人

主任、承办人(主办人A角、协办人B角)

三、审批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四十八条:“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

(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三)《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四、须提交的资料(一)申请书;

(二)与第三者利害关系的相关说明;

(三)属于备案项目的,提供有关备案材料;(四)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法定身份证明文件:(五)有利害关系第三者的承诺书或者其他文件;(六)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七)不需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应当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

(八)利用已批准的入河排污口退水的,应当出具具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的同意文件。

五、审批条件

县(市)水务局负责审批其辖区范围内年取地表水400万立方米以下,地下水200 万立方米以下的取水,并负责征收上述取水的水资源费。

(一)取水必须符合江河流域的综合规划、水长期供求计划、水资源的配置以及国家产业政策,或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者协议;

(二)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并通过县水务局组织的审查;(三)建设项目应当编制节水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申请取水量不得超过黑龙江省《用水定额》测算出的水量;

(四)建设项目的退水必须达标排放,退水后相关水域水质必须符合《黑龙江省地表水功能区划》确定的水质目标;

(五)地下水的开采不超过本行政区地下水开采计划和区域可采总量,并符合井点总体布局和取水层位的要求;

(六)取水不得损害上下洲、左右岸以及第三者的合法利益。

六、审批程序(一)申请和受理

1、应当由县水务局负责取水许可审批的新建设、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申请利用多种水源,其中最高审批机关是县水务局的;取水许可权限属于流域管理 机构的,均应当向县水务局提出取水申请。

2、县水务局办公室收到取水许可申请后,转水政水资源办。承办人在2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向主办人提出书面处理意见:

(1)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建议予以受理;(2)提交的材料不完备或者申请书内容填注不明的,建议通知申请人补正;(3)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建议告知申请人向有受理权限的机关提出申请。

3、水政水资源办承办人在1个工作日内提出的意见并将意见通知申请人。建议不受理取水许可申请的,应当报办务会审查同意。

受理或者不受理取水申请,应当向申请人出具加盖本办印章并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二)审查和决定

l、受理取水申请后,应当对取水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综合考虑取水可能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决定是否批准取水申请。

2、取水涉及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听证的,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取水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害关系的,在作出是否批准取水申请的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组织听证。

3、因取水申请引起争议或者诉讼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中止审批程序;争议解决或者诉讼终止后,恢复审批程序。

4、承办人应当自受理取水申请之日起35个工作日内提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取水申请并由本人签名的书面建议,报办务会讨论:办务会讨论后,形成本办意见由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审核;决定批准的,由主管局领导签发取水申请批准文件。

(三)核发取水许可证

1、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竣工后,申请人应当按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水务局报送取水工程或者设施试运行情况等相关材料;

2、经承办人验收,提出书面验收意见,共同签名后报办务会研究;验收合格的,经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同意,向申请人核发加盖水务局印章的取水许可证;

3、直接利用已有的取水工程或者设施取水的,由承办人审查后提出书面意见,共同签名后经办务会研究;审查合格的,经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同意,向申请人核发加盖水务局印章的取水许可证;

4、将发放取水许可证的情况及时通知取水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并及时在水利局网站上对取水许可证的发放情况予以公告。

七、监督检查

本单位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自检自查;水政水资源办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通过公开公示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接受人大、政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察室对本制度的执行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八、责任追究

中层以下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党委(纪委)责令改正,进行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报县纪委、监察局依法给予相应处分,并调离现有工作岗位,一年内不得从事与该岗位性质相同或相通的工作。副科级以上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的,由县纪委、监察局依据有关规定处理。上述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和扩大审批制度

一、责任单位

县水务局水政水资源办

二、责任人

主任、承办人(主办人A角、协办人B角)

三、审批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四条:“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过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

四、须提交的资料

(一)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二)建设项目依据文件;

(三)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书;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明显轻微的,经县水务局同意,可以不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只提交设置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影响的简要分析材料;设置入河排污口需要同时办理取水许可和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的,排污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中应当包含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有关内容,不再单独提交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

(四)其他应当提交的有关文件,主要包括对有利害关系第三方的承诺书等;

五、审批条件

(一)新建排污口;设置入河排污口需要同时办理取水许可手续的,由县级办理取水许可的建设项目;设置入河排污口不需要办理取水许可手续的,由县级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

(二)改、扩建排污口:原排污口由水利局负责审批,或每年污水排放量大于100万立方米的建设项目;

(三)受纳水体水功能区水质超标或者排污口设在两市之间缓冲区,且每年污水量大于50万立方米的建设项目。

六、审批程序(一)申请和受理

1、县水务局办公室收到取水许可申请后,转水政水资源办.承办人在2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不同情形提出书面处理意见:

(1)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建议予以受理;(2)提交的材料不完备或者申请书内容填注不明的,建议通知申请人补正;(3)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建议告知申请人向有受理权限的机关提出申请。

2、水政水资源办承办人在1个工作日提出的意见,并将意见通知申请人。建议不受理申请的,应当报办务会审查同意。

受理或者不受理申请,应当向申请人出具加盖本处室印章并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二)审查和决定

1、受理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根据需要可以对入河排污 口设置论证报告组织专家评审,并将所需时间告知排污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并征求入河排污口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综合考虑排污口设置可能对上下游水功能区带来的影响,决定是否批准申请。

2、入河排污口设置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需要听证或者应当听证的,依法举行听证,将所需时间告知排污单位。

3、承办人提出由本人签名的书面审批意见,报办务会讨论;办务会讨论后,在形成本办意见由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审核;决定批准的,由主管局领导签发申请批准文件,并及时在水利局网站上对予以公告。不同意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排污单位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对于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还应当将有关决定抄送负责该报告书(表)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县水务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专家评审和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的期限内。

七、监督检查

本单位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自检自查;水政水资源办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通过公开公示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接受人大、政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察室对本制度的执行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八、责任追究

中层以下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党委(纪委)责令改正,进行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报县纪委、监察局依法给予相应处分,并调离现有工作岗位,一年内不得从事与该岗位性质相同或相通的工作。副科级以上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的,由县纪委、监察局依据有关规定处理。上述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未安装计量设施的行政处罚制度

一、责任单位

鸡东县水务局水政水资源办

二、责任人

主任、承办人(主办人A角、协办人B角)

三、法律依据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460号)第五十三条第一款:“未安装计量设施的,责令限期安装,并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计算的取水量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计征水资源费,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四、处罚条件

伪造资质证书或者没有取得资质证书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者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业务,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违法行为自发生之日起未超过2年。

五、处罚程序

(一)立案。受理举报或者检查发现,对有关违法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经办务会研究,报主管局领导审查,予以立案。

(二)调查。指派包括承办人在内的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形成经本人签名的书面报告,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三)审查。办务会对案件情况进行研究,提出行政处罚建议,由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审定。

(四)处罚告知。承办人起草《水行政处罚书》,由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审查。

《水行政处罚告知书》要载明拟给予水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拟作出的处罚,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五)送达。将加盖水务局印章的《水行政处罚告知书》送达当事人。

(六)复核。承办人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提出经本人签名的书面复核意见,报办务会研究。

(七)处罚决定:承办人起草《水行政处罚决定书》,并签名后报办务会研究,经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审查,加盖水利局印章。对重大水行政处罚,要报局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

(八)送达。承办人向当事人宣读《水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送达当事人;不能当场送达的,在7日内按照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送达。

(九)执行。当事人按照要求将罚款缴到县水务局指定的银行。

(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未按照要求缴纳罚款的,自处罚决定生效之日起3个月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十一)结案。填写水行政处罚决定结案报告,立卷归档。

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依法参与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当事人在法定时限内提出听证申请的,依法组织听证。

六、监督检查

本单位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自检自查;水政水资源办对本制度执 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通过公开公示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接受人大、政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察室对本制度的执行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七、责任追究

中层以下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党委(纪委)责令改正,进行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报县纪委、监察局依法给予相应处分,并调离现有工作岗位,一年内不得从事与该岗位性质相同或相通的工作。副科级以上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的,由县纪委、监察局依据有关规定处理。上述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计量设施不合格或者运行不正常的行政

处罚制度

一、责任单位

鸡东县水务局水政水资源办

二、责任人

主任、承办人(主办人A角、协办人B角)

三、法律依据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460号)第五十三条第二款:“计量设施不合格或者运行不正常的,责令限期更换或者修复;逾期不更换或者不修复的,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计算的取水量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计征水资源费,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

四、处罚条件

伪造资质证书或者没有取得资质证书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者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业务,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违法行为自发生之日起未超过2年。

五、处罚程序

(一)立案。受理举报或者检查发现,对有关违法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经办务会研究,报主管局领导审查,予以立案。

(二)调查。指派包括承办人在内的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形成经本人签名的书面报告,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三)审查。办务会对案件情况进行研究,提出行政处罚建议,由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审定。

(四)处罚告知。承办人起草《水行政处罚书》,由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审查。

《水行政处罚告知书》要载明拟给予水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拟作出的处罚,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五)送达。将加盖水务局印章的《水行政处罚告知书》送达当事人。

(六)复核。承办人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提出经本人签名的书面复核意见,报办务会研究。

(七)处罚决定:承办人起草《水行政处罚决定书》,并签名后报办务会研究,经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审查,加盖水利局印章。对重大水行政处罚,要报局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

(八)送达。承办人向当事人宣读《水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送达当事人;不能当场送达的,在7日内按照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送达。

(九)执行。当事人按照要求将罚款缴到县水务局指定的银行。

(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未按照要求缴纳罚款的,自处罚决定生效之日起3个月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十一)结案。填写水行政处罚决定结案报告,立卷归档。

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依法参与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当事人在法定时限内提出听证申请的,依法组织听证。

六、监督检查

本单位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自检自查;水政水资源办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通过公开公示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接受人大、政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察室对本制度的执行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七、责任追究

中层以下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党委(纪委)责令改正,进行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报县纪委、监察局依法给予相应处分,并调离现有工作岗位,一年内不得从事与该岗位性质相同或相通的工作。副科级以上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的,由县纪委、监察局依据有关规定处理。上述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用水计划审批制度

一、责任单位

鸡东县水务局水政水资源办

二、责任人

主任、承办人(主办人A角、协办人B角)

三、审批依据

(一)《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34号)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向其报送本行政区域下一取水计划建议。第三十五条“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取水审批机关报送其本的取水情况总结(表)和下一的取水计划建议(表)。水力发电工程,还应当报送其下一发电计划。公共供水工程,还应当附具供水范围内重要用水户下一用水需求计划。” 第三十七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经验收合格后、开始取水前30同内,向取水审批机关提出其该的取水计划建议。

四、须提交的资料

(一)按规定填写的用水计划申请表;

(二)上一用水总结(用水计划合理性分析);

(三)新投产项目及用水设备、工艺流程发生变化的要求提供水平衡测试报告;

五、审批条件

由县水务局发放取水许可证并进行监督管理的取用水单位用水计划,行署、市、县农垦总局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取水计划建议。符合下列条件的,予以批准:

(一)符合流域或区域水资源供求规划;

(二)符合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取水许可证审批的有关内容;(三)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措施落实;

六、审批程序(一)申请和受理

1、县水务局办公室收到申请后,转县水政水资源办。承办人在2个工作同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不同情形提出书面处理意见:

(1)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建议予以受理;(2)提交的材料不完备或者申请书内容填注不明的,建议通知申请人补正;(3)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建议告知申请人向有受理权限的机关提出申请。

2、水政水资源办承办人在1个工作日内提出的意见,并将意见通知申请人。建议不受理申请的,应当报办务会审查同意。

受理或者不受理申请,应当向申请人出具加盖本办印章并注明同期的书面凭证。

(二)审查和决定

l、受理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综合考虑取水可能对水 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根据下一的水资源状况预测,决定是否批准用水计划。

2、承办人应当提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申请并由本人签名的书面建议,报办务会讨论;办务会讨论后,形成本办意见由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审核;决定批准的,由主管局领导签发批准文件,下达用水计划,计划要在次年1月31日前下达。

七、监督检查

本单位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自检自查;水政水资源办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通过公开公示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接受人大、政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察室对本制度的执行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八、责任追究

中层以下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党委(纪委)责令改正,进行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报县纪委、监察局依法给予相应处分,并调离现有工作岗位,一年内不得从事与该岗位性质相同或相通的工作。副科级以上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的,由县纪委、监察局依据有关规定处理。上述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节水设施建设方案审

查制度

一、责任单位

鸡东县水务局水政水资源办

二、责任人

主任、承办人(主办人A角、协办人B角)

三、审批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五十三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四、须提交的资料

(一)节水设施建设方案审查申请文件;(二)建设项目依据文件;

(三)设计部门关于建设项目配套节水设施的设计(文字、图纸);(四)(竣工项目)竣工验收申请表;

五、审批条件

(一)节水设施建设方案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技术标准;(二)节水建设项目资金已经落实;

(三)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四)节水措施能够保证取用水不超过用水定额确定的水量。

六、审批程序(一)申请和受理

l、县水务局办公室收到申请后,转县水政水资源办。承办人在2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不同情形提出书面处理意见:

(1)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建议予以受理;(2)提交的材料不完备或者申请书内容填注不明的,建议通知申请人补正;(3)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建议告知申请人向有受理权限的机关提出申请。

2、水政水资源办承办人在1个工作日内提出的意见,并将意见通知申请人。建议不理申请的,应当报办务会审查同意。

受理或者不受理申请,应当向申请人出具加盖本办印章并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二)审查和决定

1、受理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决定是否批准取水申请。

2、承办人就当提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申请并由本人签名的书面建议,报办务会讨论;办务会讨论后,形成本办意见由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审核;决定批准的,由主管局领导签发批准文件,下达用水计划,计划要在于年1月31日前下达。

七、监督检查

本单位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自检自查;水政水资源办对本制度执 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通过公开公示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接受人大、政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察室对本制度的执行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八、责任追究

中层以下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党委(纪委)责令改正,进行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报县纪委、监察局依法给予相应处分,并调离现有工作岗位,一年内不得从事与该岗位性质相同或相通的工作。副科级以上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的,由县纪委、监察局依据有关规定处理。上述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水资源费征收制度

一、责任单位

鸡东县水务局水政水资源办

二、责任人

主任、承办人(主办人A角、协办人B角)

三、征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四十八条:“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

(三)《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局关于贯彻(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的通知》(黑政办发[2006]58号);

(四)《黑龙江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使用规定》(黑水政字[1995]90号)。

四、征收条件

对本县范围内,县水务局负责取水许可审批的建设项目取水,均由县水资办负责征收水资源费。

五、征收标准

取用地下水的,工矿企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每立方米三角;取用地表水的,工矿企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每立方米一角;火力发电利用河道直流供水冷却的,每立方米二分至三分;大中型水力发电每发一度电二分。

六、征收程序

(一)在每月最后一日,取水单位向水政水资源办报告本月取用水情况,由承办人负责对用水量进行审核或者委托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实际用水量进行审核;

(二)由承办人起草《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并签名,报办务会研究,形成本办意见,经主任签名报主管局领导审查;

(三)加盖县水务局印章,直接送达取水单位,或者以特快专递邮寄到取水单位;

(四)取水单位在接到《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后七日内将水资源费缴至指定账户;

(五)在查收到取水单位缴纳的水资源费后3日内,由办财务负责缴至同级国库。

取水单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县水务局依法参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取水人的请求合理,得到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法院支持的,县水务局撤销、变更《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

取水单位在接到《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后七日内,未将水资源费缴至指定帐户的,从滞纳之同起按日加收滞纳部分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并进入行政处罚程序。

取水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又未缴纳水资源费的,自应当缴纳水资源费之日起的三个月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七、监督检查

本单位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自检自查;水政水资源办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通过公开公示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接受人大、政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察室对本制度的执行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八、责任追究 中层以下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党委(纪委)责令改正,进行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报县纪委、监察局依法给予相应处分,并调离现有工作岗位,一年内不得从事与该岗位性质相同或相通的工作。副科级以上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的,由县纪委、监察局依据有关规定处理。上述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未经批准擅自取水或未依照批准的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的行政处罚制度

一、责任单位

鸡东县水务局水政水资源办

二、责任人

主任、承办人(主办人A角、协办人B角)

三、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取水许可证:

(一)未经批准擅自取水的;

(二)未依照批准的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的。

四、处罚条件

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擅自取水或未依照批准的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的,属于水务局管理范围,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违法行为自发生之日起未超过2年。

五、处罚程序

(一)立案。责任办受理举报或者检查发现,对有关违法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经办务会研究,提出书面意见并由主任签名,报责任处室主管局领导审查,予以立案。

(二)调查。责任处室指派包括承办人在内的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形成经本人签名的书面报告,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三)审查。责任办对调查情况进行审查,提出行政处罚建议,经主任签名后报责任处室主管局领导审定。

(四)处罚告知。由承办人起草《水行政处罚书》,并签名后,由责任办务会研究,经主任签名,报主管局领导审查。《水行政处罚告知书》要载明拟给予水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拟作出的处罚,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五)送达。将加盖水务局印章的《水行政处罚告知书》送达当事人。

(六)复核。承办人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提出经本人签名的书面复核意见,报办务会研究。

(七)处罚决定:承办人起草《水行政处罚决定书》,并签名后报办务会研究,经主任签名后报主管局领导审查,加盖水利局印章。对重大水行政处罚,要报主任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

(八)送达。承办人向当事人宣读《水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送达当事人;不能当场送达的,在7 Fl内按照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

(九)执行。当事人按照要求将罚款缴到县水务局指定的银行。

(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未按照要求缴纳罚款的,自处罚决定生效之日起3个月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十一)结案。填写水行政处罚决定结案报告,立卷归档。

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依法参与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 讼。当事人在法定时限内提出听证申请的,依法组织听证。

六、监督检查

本单位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自检自查;水政水资源办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通过公开公示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接受人大、政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察室对本制度的执行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七、责任追究

中层以下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党委(纪委)责令改正,进行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报县纪委、监察局依法给予相应处分,并调离现有工作岗位,一年内不得从事与该岗位性质相同或相通的工作。副科级以上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制度的,由县纪委、监察局依据有关规定处理。上述责任人违反本制度规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篇:关于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方案[推荐]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精神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遵循合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和权责统一的基本要求,扎实推进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收费和行政处罚等规范权力运行工作,以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为着力点,以公开透明为基本要求,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以监督制约为保障,切实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违法行

政、随意行政和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切实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正确实施,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树立行政机关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形象,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稳步较快发展,在海西建设中加快崛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是权力取得要有据;二是权力运行要公开;三是权力行使要依法;四是权力监督要到位。

三、目标任务

要以改革创新的思路,转变执政观念,规范运行机制。通过全面、彻底地清理工作,对我局行使的行政权力摸清底数,编制内容详细、职责明晰的职权目录,制作权力运行流程明晰、程序严谨的流程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行政权力的行使逐步做到行为规范、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四、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行政权力的行使,从人、财、物、事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权力部位入手,依法公开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确保行政权力行使的公开、公平、公正,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工作环节:

1、清理行政权力。清理范围包括本单位所行使的所有行政权力:(1)行政许可权;(2)执法监督和行政处罚权;(3)项目立项、资金分配、资产处置等重大项目决策权;(4)行政管理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权;(5)非行政许可的审批权;(6)部门内部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权,财务支配权等内部管理权;(7)其他依法实施的行政权力。

2、编制职权目录。要在对我局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逐项登记的同时,编制行政职权目录、不公开项目目录。职权目录要逐项列明职权名称、职权类别、行使依据、主管领导和内部负责机构、人员职责分工、行使权力的职责、办理条件和时限、服务承诺、工作纪律和责任追究等。凡未按要求进行清理、列入职权目录的行政权力,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履行的,均不得再予行使。对于不能公开或暂时不能公开的行政权力,严格执行备案制度,也要逐项列出目录,提供依据,说明理由。

3、制作流程图。一是对应职权目录,每项行政权力制作一个流程图。每个流程图要能够明确显示该项行政权力的基本运行程序。二是流程图要依工作程序逐项标明具体的承办岗位,办理制度,职责要求,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上述内容发生变更时,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修订流程图。

4、明确公开内容。要按照法定程序,确定权力运行的重点部位,覆盖决策、执行、结果等主要环节,主动公开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重点权力部位主要有:在单位内部事务方面,重点围绕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权,财务支配权以及其他重要权力的行使进行公开;在管理社会事务方面,重点围绕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工程招投标核准以及其他重要方面权力的行使进行公开。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包括:在决策方面,要建立集体研究、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和决策公开发布等制度,依法公开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便于社会知情监督;在执行方面,要在履行职责或办理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事项时,特别是在先例审批、收费、处罚等权力时,必须向当事人告知全部与行使行政权力或办理事项有关的情况,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和时限要求办理各类事项,并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尽量满足当事人的信息需求;在结果方面,要及时告知当事人,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或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对重要行政权力的行使,建立动态公开运行制度,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中,认真做好办理情况台帐登记,行使该权力的股室要填写《行政审批项目办理情况登记台帐》,要随办随填表。

5、确定公开的范围和时间。(1)公开范围。应与行政权力行使涉及的范围相一致。凡应让领导班子或单位内部人员知情的,应在领导班子或单位内部公开;涉及部分人和事的,应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或依当事人申请按照规定予以公开;凡应让全社会知情的,应及时向社会公开。(2)公开时间。应与内容相一致,凡具有相对稳定性或经常性的,应长期公开,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随时获得;凡阶段性或临时性的,应随时公开,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及时知悉。每项重要权力行使后要根据规定的公开范围、时限要求及时公开,不得无故拖延,不能有遗漏。

6、确定公开载体。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扩大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宣传及覆盖面,确保公开内容及时、客观、准确、全面。在载体的选择上,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既要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还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第五篇:XX镇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自查报告

XX镇行政权力运行情况

自 查 报 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规范我镇的行政权力运行行为,努力做到执法职责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促进依法行政,根据《关于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县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我镇结合工作实际,对近来行政进行情况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自查自纠工作,我镇由镇长亲自抓,分管副镇长切实负责,从党政办等相关部门抽调6人专门负责自查自纠。

二、自查情况

(一)行政审批工作的基本情况

1、根据《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县行政运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我镇领导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权力“取得有据、配置科学、运行公开、行使依法、监督到位”的总体要求,依据法律、法规、“三定”方案以及本单位工作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安排自查清理工作,确保对现有行使的行政权力全面、彻底的清理。

2、完成了涉及企业登记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细化规范工作。并对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备案登记。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项,是企业集团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及章程备案。并制定下发《XX集镇关于公布调整后的行政审批事项细化内容的通知》将压缩后的3项审批项目规范细化内容通过窗口登记指南(告知单)进行公开。

3、将行政审批时限从法定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承诺时限)。对清理调整保留的项目,编制公开行政职权目录,并进行了公布。

4、加强对取消和调整的审批事项的监管。我镇成立专门监管小组,对已取消和调整的审批事项进行监管,确保这些事项不再实施审批。同时杜绝违法违规设立审批事项和变相审批,确保各项审批事项真实、合法。

5、推行“阳光审批”。所有审批事项均实施“阳光操作”,内容、标准进行公开,避免“搭车收费”和超标准收费。设立举报电话,杜绝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过程中出现吃拿卡要等现象。

(二)行政处罚情况

(一)行政处罚职责明晰。所办理案件均属于乡镇执法部门职权范围,无越权管理、越权处罚行为,对超出乡镇执法部门职权范围或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均已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自2012年以来,我镇辖区内的2起违法超生户的社会抚养费征缴,已依法移送县法院。

(二)行政处罚主体合法。所有执法人员均持证上岗,并在明显位置进行公示;在未取得执法资格证之前,执法工作人员不参与行政处罚工作。

(三)行政处罚程序合法。按一般程序办理的行政案件,都经过立案、调查取证、审理并形成处理意见、告知(听证)、作出行政处理决定、送达、执行、结案等程序。案件办理遵循“先立案,后查处”原则,查处时均有2个以上执法人员,并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所有立案案件经集体审理并做到查审分离。

(四)行政处罚定性准确、取证到位。行政案件的办理能对违法事实认定清楚、全面,证据确凿,证据间相互佐证,对违法行为定性准确、全面,不避重就轻。

(五)法律适用准确。严格遵循法律适用原则,做到优先适用上位法、特别法和新法,不存在选择性适用法条以及增、减法条规定的行政处罚内容的情况,文字表述准确,适用法律写全称。

(六)自由裁量权行使正确。为保证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我镇不断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完善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自由裁量公示制度;重大或复杂裁量事项集体会办制度;行政执法时限制度;行政执法查处分离制度;重大行政处罚事项报送备案制度,规定所有立案调查的行政处罚案件均必须进行集体讨论,重大行政处罚作出后七日内按规定报送县政府法制部门备案。对于自由裁量权的设置标准,上级部门有专门规定的,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规定;对于上级部门没有专门规定的,均在起罚线以上作出,不作出低于起罚线的行政处罚。根据违法行为的轻重和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危害等,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存在应罚不罚、避重就轻的情况,行政处罚亦不存在显失公正的情况。

(三)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

1、人口与计生服务、民政及社会保障等8个窗口单位均做到权力下放至服务窗口。每个窗口都由1-2名乡镇干部组成,确保到每个窗口都能实现“一站式办公”。针对行政审批权限在上级的行政许可类事项,开展初审、呈报、代理服务。

2、在全镇公开窗口单位服务人员、联系电话及办理程序。在服务过程中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政务公开为基础,突出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廉政建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预约服务制度的工作制度,稳步实施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化。

三、存在的问题

1、行业执法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还不够强,不能很好地落实优质服务标准、执法责任制和承诺服务制,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对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监督检查制度还不够完善;

3、学习不够重视,特别是对行政审批事项工作贯彻执行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4、执法人员数量较少,人员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5、法制宣传形式比较单一等。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强化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重点加强对行政审批人员和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办案水平、办案质量。

二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的各项制度,加强对程序、实体的监督检查、使行政审批行为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努力实现审批行为的实体公正和程序正当。

三是强化宣传,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让群众了解办事程序,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营造依法审批的良好氛围。

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通过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服务质量推进公共绩效管理和效能政府建设,巩固和深化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建设。

XX镇人民政府

2013年4月4日

下载黑山地税局行政权力运行方案(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山地税局行政权力运行方案(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制度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制度 一、本单位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职权目录、法律依据、权力运行流程图,通过管理委员会政府政务网征迁安置办窗口向社会全面公开,并充分利用办内政务公......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行政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逐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要站在发......

    政务公开行政权力运行实施方案

    XX县人口计生局 政务公开暨行政权力运行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及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建立完善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工作体系,根据《河北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制度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制度为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整体功能,提高......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行政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逐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要站在发展......

    抚顺市安监局行政权力运行制度

    抚顺市安监局行政权力运行制度 系统建设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中共抚顺市委、抚顺市人民政府》(抚委发〔2011〕5号)和《2011年抚顺市行政权力运行制度系统建设工作计划》(抚......

    如何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根据省、市的安排,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提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能力,结合建设局的工作实际和今年的《关于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施意见》整体部署,为......

    关于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关于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汇报今年以来,我局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自身职能、突出部门特色,扎实推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