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口退税函调办法(小编推荐)
出口货物税收函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正确贯彻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加强出口退税管理,促进征退税工作衔接,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地对出口企业出口货物的函调发函工作,由主管税务机关的退税部门(以下简称退税部门)负责,对出口货物供货企业(以下简称供货企业)的函调复函工作由供货企业所在地的县以上税务机关(以下简称复函地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负责。
第三条
税务机关内部负责函调工作的职能部门应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管理,应对函调工作分别设臵相应的起草、复核、签发岗位和权限,并建立岗位监督制约机制。函调中发现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的,应将函调中取得的相关资料报请主管局长核签后,移交同级稽查部门查处。稽查部门在接收时应做好审核、签收、登记工作。
第四条
出口货物税收函调工作一律使用出口货物税收函调系统(以下简称函调系统)进行。调查函、复函、延期复函说明等函件,应使用函调系统进行起草、签发和传送,可不邮寄纸质函件。发函地税务机关要求邮寄纸质函件的,复函地税务机关应及时邮寄。
第二章
核查和发函规程
第五条 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以下简称退税机关),对出口企业申报的出口退(免)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要求出口企业填报《外贸企业出口业务自查表》(附件1)或《生产企业出口业务自查表》(附件2),并分析有关内容。
(一)出口业务涉及国家税务总局预警信息,包括国家税务总局预警出口企业、国家税务总局预警供货企业、国家税务总局预警出口商品等。
(二)税务系统内部提供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线索的。
(三)税务系统以外部门提供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线索的。
(四)出口企业及供货企业均属关注企业,且出口关注商品的。
(五)关注企业首次出口关注商品的。
(六)出口企业首次从关注企业购进关注商品出口的。
(七)有下列情形,且出口企业盖有公章的书面理由不充分的:
1.出口货物换汇成本高于合理上限的。
2.出口关注商品,且关注商品出口数量月度增幅超过20%或出口单价与上次申报相比超过10%。
3.出口关注商品,且关注商品进货单价与上次申报相比超过10%。
4.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经分析异常的。
(八)退税机关认为需要调查的其他情况,比如发现供
货企业所在地、货物启运地、报关口岸、离境口岸、出口国别、运输方式等内容两项或多项之间明显有悖常理,首次出口非传统商品且属跨大类商品出口企业无充分的盖有公章的书面理由的等。
第六条 退税机关经对《外贸企业出口业务自查表》或《生产企业出口业务自查表》分析核查后未发现明显疑点的,可根据审核、审批程序办理出口退税;核查后不能排除明显疑点的,应通过函调系统向出口货物供货企业所在地县以上税务机关发函调查,并依据复函情况按规定进行处理。未收到复函前,对于尚未办理的出口退税,暂不办理。
第七条
对需要函调的业务,由出口企业所在地县以上税务机关主管局长审批后进行发函调查。
第八条
对下列情况可以不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核查,也可不发函调查:
(一)函调未发现问题,回函一年内从同一供货企业购进同类商品的出口业务。
(二)出口企业从同一供货企业购货,月出口申报退税额不超过10万元的。但出口企业从多家供货企业购进出口业务有第五条所列疑点的除外。
(三)出口到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国家、陆路毗邻国家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不包括通过上述国家和地区转口),且出口商品不属于价值较高、退
税率高、体积较小或重量较轻的商品,也没有将不退税或低退税率货物申报为高退税率货物商品代码疑点的。
(四)使用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申报出口退税的。
(五)进料加工出口业务。
(六)核查过程中出口企业自愿放弃并自愿收回出口退(免)税申报的。
税务机关在核查过程中疑点特别异常的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第九条
负责发函的税务部门应及时通过函调系统查阅复函情况,收到复函后应及时处理,1个月内仍未收到复函或延期复函说明的,可逐级向省国税局反映。省国税局经协调、督促仍未复函的,将有关情况向国家税务总局如实反映。
第三章
复函规程
第十条
复函地税务机关应及时通过函调系统查阅待复函情况,在收到出口货物税收函调的调查函后,要求供货企业填报《供货企业自查表》(附件3),对《供货企业自查表》内容及综合征管系统中该企业的有关情况分析,并派2位以上税务人员对供货企业进行实地核查。
复函地税务机关在对供货企业进行核查时,出口货物属供货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的,如认为其外购业务或委托加工业务的真实性存在疑点的,也可通过函调系统向其上游企业发函调查。对上游供货企业函调的复函格式、复函时间等要
求应依照本规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供货企业拒绝、逃避或者以其他方式导致税务机关无法正常核查的,复函地税务机关可按照税收管理及发票管理规定处理。核查中发现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的,应将取得相关线索资料报请主管局长核签后,移交同级稽查部门查处。稽查部门在接收时应做好审核、签收、登记工作。
第十二条
复函地税务机关应在收到调查函后1个月内,根据对供货企业的核查情况,经复函地县以上税务机关分管局领导审批后按照函调系统中的内容及格式复函。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复函的,应在1个月内向发函单位说明原因及复函的具体时间,延期复函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
如供货企业核查时正被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增值税调查,复函地税务机关应在有关部门调查完毕后核查并及时复函。
第十三条
复函地税务机关应根据复函具体内容和情况,对应函调系统中规定的复函类型进行复函。
第十四条
对复函类型为“经调查有疑点尚未核查完毕”的,待核查完毕后,必须再次复函,将处理情况及时函告发函机关。复函后发现有与原复函内容不一致的新情况的,也应及时再次函告发函单位。复函以最后一次内容为准。
第四章
复函处理规程
第十五条
退税部门收到复函后,经退税机关负责人审批后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一)复函确认供货企业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办理出口退税,对已办理出口退税的,应将出口退税款追回。按规定需要征税的,应予征税。需要立案查处的,退税部门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将有关资料移交稽查部门立案查处。
1.供货企业销售该批货物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为虚开发票。
2.供货企业销售货物属自行生产的,其生产设备、工具不能生产该种货物,或该企业不具备该批货物产能的。
3.供货企业销售该批非自产货物的购进业务不真实。
4.供货企业销售该批货物为委托加工产品,其委托加工业务不真实。
5.供货企业被注销或被认定为非正常户后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6.供货企业实际销售的货物与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货物不一致的,或出口企业从供货企业采购的货物与其实际出口货物不一致的。
7.其他按规定不予办理出口退税的情况。
(二)复函确认供货企业存在下列疑点之一的,暂缓办理出口退税,对已办理出口退税的,应按照该复函所涉及退税额暂扣该企业其他已审核通过的应退税款,无其他应退税款或应退税款小于该复函所涉及退税额,可由出口企业提供差额部分的担保。待复函税务机关再次复函排除相应疑点
后,方可办理出口退税。
1.供货企业销售该批货物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为涉嫌虚开发票。
2.供货企业销售该批自产货物,复函的具体情况说明中提出其生产能力存在疑点的。
3.供货企业销售该批非自产货物,复函的具体情况说明中提出其购进业务存在疑点的。
4.供货企业销售的货物为委托加工产品,复函的具体情况说明中提出其委托加工业务存在疑点的。
5.其他按规定或复函机关认为需要进一步核查的情况。
(三)根据复函,结合退税部门对出口企业核查的情况仍存在下列疑点之一的,暂缓办理出口退税,已办理退税的,应按照该复函所涉及退税额暂扣该企业其他已审核通过的应退税款,无其他应退税款或应退税款小于该复函所涉及退税额,可由出口企业提供差额部分的担保。待排除相应疑点后,方可办理出口退税。
1.存在或涉嫌存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外贸出口经营秩序切实加强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6‟24号)第二条规定的七种不予办理出口退税情况之一的。
2.供货企业存在将货物发往非购货方地址或非该批出口业务出口口岸,且无盖有公章的书面合理原因的。
3.有关国内进货、出口收汇、付款、国内外运输费用凭证及相关合同不齐全无合理理由或内容及逻辑存在明显疑点的情况。
4.该批出口货物已收汇,但供货企业实际收到货款及税款与应收货款及税款比率低于85%且无盖有公章的书面合理原因的。
5.出口货物非购买方付款占应收款比率15%以上且无盖有公章的书面合理原因的。
6.存在其他暂时无法排除的明显疑点的情况。
(四)复函确认供货企业存在下列疑点之一,退税部门对出口企业核查也存在明显疑点的,暂缓办理出口退税,待复函税务机关再次复函排除相应疑点后,方可办理出口退税。
1.供货企业被认定为非正常户,至复函日止仍欠缴增值税的,或被调查商品为消费税应税货物仍欠消费税税款的,且欠缴税款大于等于应退税款。
2.经税务机关实地核查,供货企业查无下落,导致复函税务机关无法核实有关情况。
3.供货企业被认定为非正常户之前3个月内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该企业未接受核查。
(五)不存在上述第一、二、三、四项所述情况,为正常业务复函。退税机关应根据出口退税审核、审批相关规定
办理出口退税。
第十六条
复函内容存在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项情况之一的,退税机关应将该出口企业1年内从同一供货企业购进货物,以及从其他供货企业购进同类商品的其他尚未函调的出口业务作为有疑点的业务进行函调。未收到复函前,对于尚未办理出口退税的,暂不办理;已办理退税的,应按照该复函所涉及退税额暂扣该企业其他已审核通过的应退税款,无其他应退税款或应退税款小于该复函所涉及退税额,可由出口企业提供差额部分的担保。收到复函后,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进行处理。
复函内容存在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三、四项情况之一的,退税机关应将该出口企业1年内从同一供货企业购进货物,以及从其他供货企业购进同类商品的其他尚未函调的出口业务作为有疑点的业务进行函调。未收到复函前,对于尚未办理的出口退税,暂不办理。收到复函后,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函调等情况对国家税务总局预警信息、国家税务总局关注信息、出口业务需核查情形以及不需核查和函调情形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八条
为提高出口货物税收函调工作效率,各地税务机关应严格按照发函标准和复函时限进行发函、复函。国
家税务总局将根据情况向逾期未复函的税务机关发出催办函,并定期通报发函、逾期未复函以及回函质量等情况。
第十九条
各地税务机关应成立出口退税函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退税部门与税源管理部门、稽查部门的协调机制。
第二十条
税务机关不得对出口企业尚未上报的出口退(免)税进行核查和发函调查。
第二十一条
发函地税务机关应将出口货物核查审批、核查结果处理等资料保存归档;负责复函的税务机关应将企业报送的供货企业调查表及附送资料、核查记录等保存归档。保存期限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从2010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
第二篇:出口退税(推荐)
核销单的申领资料:1.介绍信。2.申请书。3.外销合同。4.操作员卡。(第一次申领需要,第二次仅需写一份申请书即可)(去外汇管理局申领核销单的前提是在中国电子口岸先网上申请,申领成功后,去外管局领取纸质核销单。领完核销单进入出口收汇/口岸备案中进行口岸备案,备案成功后去海关报关,货物出口海关打印出报关单后进入出口收汇/企业交单中输入核销单号码查找出该核销单及对应的报关单,然后进行交单,交单成功后5天左右去外管局核销,交单同时也可以进入出口退税/数据报送中做报送,报送成功后5天左右可以去国税办退税。)
核销单网上备案:在货物报关前,需在网上进行电子备案,即出口口岸的备案。这是一般出口在电子口岸基本的操作流程。
外汇管理局核销
去外管局核销之前需做的事情:首先要进入电子口岸的出口收汇栏,将核销单号进行企业交单。(电子口岸---出口收汇----企业交单----交单)
需要向外管局提供的资料1)核销登记表(从外管局领取,需加盖我公司公章)。2)核销单.3)报关单(核销联)4)银行水单(核销联)。(银行水单领取步骤:A.银行通知我公司水单已到。B.领取水单。C.水单申报,一般情况下,在水单拿来后,3天内进行申报,即进入“国际收支系统”,制作、传输、向中行申报。
出口退税(90天内必须申报,逾期不予申报退税)
去办理出口退税之前需做的事情:首先要进入电子口岸的出口退税栏,将报关单预录入单号进行报送。(电子口岸---出口退税----数据报送----查询报送---报送)进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需要提供的资料如下:先到国税局领装订封面,然后将需要的下列资料按顺序装订好: A.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B.已盖有核销单,办完核销手续的出口收汇核销单。C.已认证的增值税发票。D.出口发票 供国税局查询的资料如下:A.内购合同。B.明细单。C.出口货物装货单。D.运输单据
第三篇:出口退税新旧申报办法如何衔接
出口退税新旧申报办法如何衔接
日前,富士施乐(深圳)有限公司熊女士向深圳国税12366咨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退(免)税申报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1号)明确的申报方法,与现行申报方法有何不同?新旧申报方法应如何衔接?
深圳国税12366座席员答复熊女士,在原有的出口退(免)税申报方法下,生产企业常常会因为单证不齐或无电子信息而无法录入正确申报数据造成计算有误,需对差错进行申报调整。为减少出口退(免)税申报的差错率和疑点,进一步提高申报和审批效率,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出口退(免)税申报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1号),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以出口日期为准),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及适用增值税零税率的应税服务(以下简称出口货物劳务及服务),在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申报凭证内容与对应的管理部门电子信息比对无误后,才能进行正式的出口退(免)税申报。较之原有的申报方法,座席员答复熊女士,调整后的申报办法要求,生产企业正式申报的出口销售额为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申报凭证内容与对应的管理部门电子信息比对无误后的销售额,而不一定等于申报所属期出口企业出口并按会计规定记销售收入的出口销售额。生产企业据此出口销售额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填报在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二)》“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栏(第十八栏)、《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栏(第十五栏)。也就是说,申报期内生产企业有取得申报凭证,且电子信息经过比对无误的销售额才确认计算当期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对于新旧申报方法如何衔接,座席员答复熊女士,61号公告规定,出口货物劳务及服务不包括生效前已按原办法申报的凭证或信息不齐的出口销售额。特别是生产企业已按原办法申报凭证或信息不齐的,在61号公告生效后应及时收齐有关凭证,进行预申报,并在凭证齐全、信息通过预申报核对无误后进行免抵退税正式申报。正式申报时,只计算免抵退税额,不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避免重复计算不得免征和抵税额。
第四篇:中国建设银行出口退税质押贷款办法
中国建设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建设银行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实施办
法》的通知
来源: 作者:
发文单位:中国建设银行 文
号:建总发[2002]101号 发布日期:2002-8-14 执行日期:2002-8-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总行直属分行,苏州、三峡分行:
《中国建设银行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02年7月30日经风险与内控管理委员会第六次全体委员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转知所属遵照执行。
一、各一级分行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本《办法》下发之前各行已制定的相关办法、实施细则或操作规程与本《办法》有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与外贸主管部门、税务部门签署的协议可继续执行或根据本《办法》重新协商修订。
二、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这种担保方式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由于该种权利质押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里明确规定的权利质押种类,一旦发生纠纷,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各行在发放此类贷款时,要把好客户准入关。对此,各行也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和所申请贷款的风险程度,在以企业出口退税收款权利作质押的前提下,要求客户提供其他担保,并落实有关担保手续。
三、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业务也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和政策风险。经营风险主要体现为出口企业可能发生非法逃套汇、偷骗税或涉嫌骗税的行为,从而导致质押合同无效,还款来源无法落实。政策风险是指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是政策性很强的信贷产品,一旦国家外贸政策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就有可能对我行回收贷款带来较大风险。因此,各行应做好贷后跟踪管理工作,与当地税务部门、外经贸主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等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出口企业的有关情况和政策动态。
四、出口退税质押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是出口企业的应退税款,落实企业应退税款的真实性,准确性是把握贷款风险的关键之一,因此,各行在办理每一笔贷款时,应该向当地税部门核实应退税款的真实性、准确性。同时,要对企业提供的重要原始材料〔如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增值税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外汇核销单等单据〕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必要时,应该到有关国家机关或部门进行核实。各行要通过对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各环节的跟踪调查和贷后管理,切实防范风险。
五、各行开办此项业务时要积极争取客户在我行办理国际业务,扩大借款企业在我行的国际结算量,对于已在我行长期办理国际结算业务且业务量较大(或是我行正在拓展的重要出口企业)的优质客户可以优先发放该类贷款。
六、各行审核借款人的出口退税质押贷款展期申请要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七、对于尚未评定信用等级或BBB级客户(借款人),如果该类客户向我行申请单笔出口退税权利贷款,其用于质押出口退税权利为当地税务部门已审批确定、退税金额也已确定的,在提供我行认可的担保方式的前提下,各行可以按照本《办法》操作,发放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
八、考虑到各地税务部门及其他相关国家机关、部门在配合商业银行办理该项业务时的具体操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总行对业务操作中已存在的细节差异不强行统一:如《办法》中设计的附件,向税务部门发出的《关于请求协助办理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有关事宜的函》及相应的通知回执,这些附件仅供分行参考,可以直接采用当地税务部门统一的格式,也可由各行自行设计经一级分行法律部门审核同意。
中国建设银行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行对出口企业的金融支持,满足出口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拓展和巩固优质出口企业客户群体,根据《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的通知》(银发〔2001〕276号)和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出口退税是指为了鼓励出口,国家税务机关根据我国税法将对出口企业已报送离境的货物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的各环节已缴纳的流转税退还货物出口企业的税收制度。
第三条 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是指建设银行为解决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款未能及时到账而出现的短期资金困难,在以该企业的出口退税账户实行托管的前提下,向出口企业提供的以出口退税应收款作为还款担保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出口退税账户,是指为保证建设银行贷款债权的实现,经税务部门同意,出口企业(借款人)在建设银行开立的以其将来划入的应退税款优先偿还建设银行债权的特定退税账户。该账户是借款人惟一的、专用退税账户,在建设银行债权未获清偿前,借款人不得申请变更或撤销,不得以该账户内资金支付贷款本息以外的其他费用和债务。
第四条 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纳入建设银行对借款人的一般授信额度管理。
第二章 贷款对象和条件
第五条 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发放的对象(借款人)为具有出口经营权且依据税法规定可以享受出口退税的各类出口企业,并要求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建设银行开立本外币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
(二)原则上要求其申请办理的出口退税质押贷款所对应的出口业务已在建设银行办理结算;
(三)已在建设银行开立或承诺开立税务部门认可的惟一的出口退税专用账户;
(四)原则上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在A级(含)以上,无不良融资记录;
(五)近三年来未发生过非法逃套汇和偷骗税或涉嫌骗税问题;
(六)生产经营正常,财务制度健全;
(七)未被列入税务、工商、海关、外汇管理等国家机关的违规行为通报名单;
(八)建设银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向我行申请的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的借款人和出口退税收款权利的出质人应当为同一法人。
第七条 建设银行不受理异地报关结汇企业的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申请。
第八条 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最高额度不得超过经税务部门确认的应退未退出口退税款的90%。
第九条 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的具体贷款期限应根据出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现金流量和退税资金到位的时间合理确定,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条 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受理与调查
第十一条 申请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的客户(借款人),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经过年检且在有效期内的法人营业执照;
(二)税务登记证、退税登记证;
(三)企业或公司章程;
(四)经会计师或审计师事务所审核的最近三年的财务报告;
(五)经过年检且在有效期内的贷款卡(贷款证);
(六)进出口经营权许可证书及外经贸部门批准企业拥有出口经营权的批文,特殊出口货物的出口许可证;
(七)出口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增值税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
(八)出口货物销售明细账;
(九)盖有海关验讫章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
(十)出口收汇单证(如外汇核销单),如果出口结算业务在他行办理的,要求提供他行出具的出口收汇单证;
(十一)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
(十二)建设银行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信贷经营部门受理客户申请材料后,应该审查借款人提供的材料是否齐全、合格,借款人资格是否具备,核实借款人提供材料的原件与复印件是否一致,如一致,则退回借款人所提供材料的原件。
第十三条 对符合条件同意受理的,由信贷经营部门继续进行调查评价。对不具备借款资格和条件的借款人,信贷经营部门将其所提供的材料予以退回,并做好解释工作。
第十四条 调查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
(一)客户评价
调查人员应该根据建设银行客户评价的相关规定,对借款人的情况进行调查,并撰写客户评价报告。
已做过的客户评价在有效期内的,仍可继续使用;借款人的情况有重大变化的,调查人员应重新进行客户评价。
(二)本笔贷款业务有关情况
1.检查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贷款卡是否经过年检并在有效期内,借款人是否在我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有逾期贷款或其他不良信誉记录;
2.向外经贸部门了解出口退税政策,调查借款人以往出口业务运作情况;
3.向当地外汇管理部门调查了解借款人以往收汇核销记录;
4.调查借款人以往在我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特别是出口结算业务的情况、对我行的贡献度;
5.借款人以往在我行办理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的信誉记录;
6.调查借款人申请贷款的期限和数额是否与其应退税额和退税时间相匹配,是否符合本办法第二章的规定,贷款用途是否符合我行有关规定;
7.根据借款人情况,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提出本笔贷款适用的利率,并做出效益分析。
(三)出口退税专项调查内容
1.向会计结算部门了解借款人出口退税专用账户开立情况,如果没有在我行开立的,要求借款人在贷款发放前开立;
2.向当地税务部门确认借款人应收出口退税款额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核实出口退税账户的惟一性;
3.取得当地税务部门出具的出口退税应退未退税款余额的证明资料;
4.向当地税务部门发出《关于请求协助办理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有关事宜的函》(见附件1),并取得相应的《通知》回执(见附件2);
5.必要时,向当地海关核查出口货物报关单;
6.必要时,向当地外汇管理部门核实该笔出口业务的收汇情况和外汇核销单的真实性。
第十五条 根据以上调查情况,客户经理对该客户的该笔贷款从风险程度、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全面分析,并着重分析客户整体经营情况、出口业务业绩和业务发展前景、国外客户的分布和变化、出口收汇记录、出口退税情况、该笔贷款所对应的应退税款的情况及在我行的结算情况,并作出调查结论。
第四章 审查与审批
第十六条 经调查初步同意提供贷款的,客户经理将有关材料按审批程序报信贷有权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 贷款审批部门依据授权权限和规定程序审批贷款。
第十八条 有权审批部门审批后,信贷经营部门应将审批结果通知借款人。对不同意贷款的,做好解释工作;对有条件同意的,经办行应与借款人协商,落实审批时提出的前提条件。
第十九条 对借款人在授信额度内的贷款申请,审批按《中国建设银行额度授信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贷款发放
第二十条 贷款审批同意后,客户经理应取得出口退税凭证的全部正本单据。如果借款人尚未在我行开立出口退税专用账户,要求借款人在我行立即开立该账户。
组织借款人签订《人民币资金借款合同》和《出口退税权利质押合同》(见附件3)并且在借款合同中增加一条:“如果出口退税质押的出质人涉嫌发生或暴露税收违法行为时,甲方(中国建设银行)有权提前收回或停止发放全部或部分贷款”。
第二十一条 合同签订后,客户经理与借款人一起到当地公证机关办理质押登记手续,质押登记有关费用由借款人承担。
第二十二条 客户经理办妥质押登记手续后,将审批意见复印件、借款合同副本送会计结算部门为借款人开立贷款账户。
第二十三条 在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后,借款人填写贷转存凭证(或借款借据)办理贷转存手续:
(一)借款合同正式生效;
(二)公证机关办妥质押登记公证;
(三)其他约定义务。
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会计结算部门在凭证上加盖经办部门(行)章,第一联交信贷经营部门归档,第二联、第三联由会计结算部门留底,第四联退借款人备查。
第二十四条 客户经理凭贷转存凭证登录借款人、保证人的贷款卡。贷款卡由信贷经营部门负责返还借款人、保证人。
第二十五条 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及时登记中国建设银行信贷业务台账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第六章 贷款本息收回第二十六条 贷款到期前十五天,客户经理向借款人发送《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到期通知书》,督促借款人主动归还贷款。
第二十七条 客户经理在每个结息日的前五天提示借款人按时付息,扣息当日,如果借款人在我行的存款账户中无足额资金,会计结算部门也可以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直接从出口退税专用账户中扣收利息。
在每个结息日后两个工作日内,会计结算部门将借款人结息情况反馈信贷经营部门,客户经理对没有按时付息的借款人发送《中国建设银行催收利息通知书》催收利息。
第二十八条 贷款到期的当日(遇节假日提前至前一工作日),客户经理要求借款人归还贷款,或书面通知会计结算部门依借款合同约定,从借款人存款账户或出口退税专用账户中直接扣收贷款本金和利息。
贷款归还后,还款凭证一联交借款人留存,一联交客户经理归档,其余为会计结算部门作记账凭证。
第二十九条 贷款本息全部收回后,会计结算部门办理贷款销户手续。
第三十条 贷款销户后,客户经理及时登记台账,注销借款人和保证人贷款卡中的相关贷款记录,解除对出口退税专用账户的冻结,并办理质押登记的注销手续。
第七章 贷款提前归还、收回或展期
第三十一条 贷款期间,如借款人主动提前归还贷款的,客户经理要求其在准备还款的三十个工作日前,向我行送交《中国建设银行提前还款申请书》。对符合提前还款条件的,由经办行主管行长批准同意后,即可办理相关还款手续。还款程序参照第六章“贷款本息收回”有关规定。
第三十二条 贷款期间,如出现借款合同约定的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和提前收回贷款的情形,经办行应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
第三十三条 提前回收贷款的程序
(一)客户经理提出提前收回贷款的意见,交审查部门审查后报经办行主管行长审批;
(二)经办行主管行长同意后,客户经理填写《中国建设银行提前归还贷款通知书》一式四份,经审查人员审查同意,并提交行内签章后,将《中国建设银行提前归还贷款通知书》一份送借款人,一份行内归档,一份送会计结算部门作为办理会计记账手续的依据。
提前收回贷款的审查、审批、发送通知全过程时间不得超过两个工作日。
第三十四条 对已发送《中国建设银行提前归还贷款通知书》借款人未归、或经催收仍未收回的贷款,按不良贷款管理。如借贷双方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第三十五条 因出口退税款无法按时到位,造成借款人无法按时归还我行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的,借款人可以在该笔贷款到期前十天向我行申请该笔贷款展期,但申请展期的借款人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应退税款仍有效且税款金额未减少;
(二)出口退税专用账户仍在我行;
(三)该笔贷款所对应的应退税款尚未退入借款人在我行开立的出口退税专用账户;
(四)与我行业务往来记录良好,未出现风险预警信号。
第三十六条 对于符合展期条件的借款人,经办行按照《中国建设银行信贷业务手册》第一篇第二章2.2.5.3的有关规定办理。展期期限不能超过当地税务部门重新确定的退税期及我行对贷款展期期限的有关规定。
第八章 贷后检查和管理
第三十七条 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应根据贷后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借款人的经营管理情况:
根据客户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借款人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借款人贷款前后有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有无重大事项发生。
(二)贷款贷后情况,包括:
1.有无违反借款合同条款的情况;
2.质押账户(出口退税专用账户)中退税资金的到位情况;
3.借款资金运用是否合理,有无挪用贷款的情况;
4.关注国家税收政策和外贸政策变动情况,向海关、外经贸部门及税务部门跟踪了解借款人出口业务经营状况和出口退税变动情况;
5.其他重要情况。
(三)是否按时登录人民银行的贷款卡信息系统和我行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信贷业务台账。
第三十八条 检查后,客户经理及时做好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将作为贷款风险分类的主要依据。
第三十九条 客户经理应该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经营主责任人汇报,根据实际情况及借款合同、《出口退税权利质押合同》的规定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
第四十条 信贷经营部门与会计结算部门共同对质押账户(出口退税专用账户)进行监管。会计结算部门每个月向信贷经营部门提供质押账户资金进出情况清单。该质押账户内的资金必须在我行贷款本息已经足额清偿的前提下,经过信贷经营部门主管、会计结算部门主管签字后才可办理划出转账手续。在借款人在我行贷款本息未获清偿前,不得为借款人办理该质押账户(出口退税专用账户)的变更或撤销手续。
第四十一条 借款合同到期后,借款人不归还贷款的,经办行应及时向借款人催收,行使质押权,处分质押账户中的资金。
第四十二条 经营部门应建立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业务档案,档案资料的管理、交接、建档等按照我行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关于请求协助办理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有关事宜的函(略)
2.通知(略)
3.出口退税权利质押合同(略)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的通知
银发[2001]276号
颁布时间:2001-8-24发文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
列市外经贸委(厅、局)、国家税务局:
为支持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解决出口企业短期流动资金困难,切实防范贷款风险,现就办理出口退税
账户托管贷款业务通知如下:
一、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为解决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款未能及时到账而出现短期资金困难,在对企业出口退税账户进行托管的前提下,向出口企业提供的以出口退税应收款作为还款保证的短
期流动资金贷款。
二、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对象为信誉良好,没有非法逃套汇和偷骗税行为,近年内有稳定的出口业
绩,财务健全的各类出口企业。
三、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贷款比例原则上最高不得超过企业应得退税款的70%,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执行。
四、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是商业性贷款,由商业银行自主审查、自主决定。商业银行应当与借款人约定:自银行发放贷款之日起至该笔贷款全部清偿完毕之日止,借款人同意由贷款人监控该账户,未经贷款人同意,借款人不得擅自转移该账户内的款项。出口退税专用账户的退税款是出口企业偿还贷款的保证,商业银行应要求企业在退税款到位后归还该项贷款的本息,必要时商业银行可根据贷款风险程度要求出口
企业提供其他担保。
五、各级税务部门要在不得提供任何形式担保的前提下,认真配合商业银行做好该项贷款工作。要确保贷款企业出口退税专用账户的唯一性,保证退税款退入该专户,不得转移;在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全部偿还之前,未经贷款银行同意,不得为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专用账户转移手续(国家有关法律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各级税务部门应为商业银行查询出口退税企业资信提供方便。
六、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商业银行通报出口退税政策变动情况和出口企业的经营情况,向商
业银行提供信誉良好的企业名单。
七、各商业银行要主动和各级税务部门、外经贸主管部门沟通与合作,切实改进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效率,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加强贷款管理,严格贷前审查、贷后检查,切实防范贷款风险,确保此项贷款业务的稳步发展。
八、各商业银行可根据本通知,结合本行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办法,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办理与出口退税相关的其他贷款业务,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将本通知翻印至辖区内各城市商业银行。
第五篇:出口退税论文
淮北师范大学
中国对外贸易教程论文
浅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及完善措施
13国贸
20131003015
李贵
2015/12/29
[ 浅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及完善措施
摘要:通过对出口退税政策发展的研究,具体分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问题出现原因,从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步解决该政策存在的漏洞,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关键词:出口退税 困境 解决措施
一、我国出口退税现状
我国自一九八五年开始对出口产品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对支持外贸体制改革,鼓励和扩大出口创汇,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九九四年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三十四条已确定 ,出口退税是我国一项主要的促进贸易措施。此后,出口退税制度不断发展完善,通过以下两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出口退税。
我国外汇储备历年变化(1995-2011),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
从上图可以看出,1990-2015年我国出口退税总额不断上升,并早已突破10000亿元大关,并仍呈现缓慢上升态势,说明出口退税方兴未艾,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数据来源:出口退税、2010年国内增值税数据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网站;2006~2010年出口额、财政收入、国内增值税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
从上表得知,2006—2010年,我国出口退税额与出口额同步增长,占财政收入比重、占增值税比重不断上升,也正说明我国出口退税对经济有重大的影响。
二、我国企业骗取出口退税案例
案例:全案价税金额达3.66亿元的广西柳州市“劳联”骗税大案。1994年〜1996年,身兼柳州市锦华经济发展公司(下称锦华公司)经理和广东汕头市斯可思经济发展公司经理的郑x x与锦华公司副经理吴x x、广东潮阳市无业人员周x x、伙同柳州市劳联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劳联公司)原董事长左x x、原总经理何x x、原办公室主任冯x以及中国机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柳州分公司原副总经理王x x和柳州市外贸公司原负责人朱x x、刘x等人,以代销代理为幌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共131份,全案价税金额3.66亿元,其中税额5320多万元;共骗取国家出口退税2100多万元。劳联公司共参与作案12起,虚开增 值税专用发票共115份,价税2.5亿元,税款3600多万元,骗取出口退税1800多万元。案发后,执法机关 共追缴款、物折合人民币1270多万元。【2】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不少犯罪分子专钻出口退税的空子,虚开增值税发票,通过贿赂、欺诈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不仅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而且严重扰乱国内国际市场秩序,使我国国际贸易陷入泥潭。
三、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一)骗税严重,阻碍了退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国自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出口骗税就屡有发生,一些国际国内不法分子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利用各种手段大肆骗取国家税款,他们不断从事“自带客户、自带货源、自代汇票、自行报关、不见出口产品、不见供应货主、不见外商”的“四自三不见”和 “买单”业务,使国家财政蒙受了巨大损失,形成了1990年以来的两次骗税高潮:即1990年在全国出现的以出口高税率产品为名,实为骗税的潮流和2000年广东潮阳普宁地区发生的以设立虚假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专业分工,集团作案,涉嫌骗取出口退税42亿的惊天大案。两次大规模的骗税使国家财政资金在短时期内大量流失,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使1994年以来的税制改革面临困境。为此国家两次下调出口货物退税率,恢复使用税收专用缴款书,建立出口退税专用税票认证系统,增加海关电子信息和外汇核销单信息等等。虽然这些措施给骗取出口退税的不法分子从税收管理方面给以沉重的打击,但还没有使骗税现象得到完全遏制,因此,进一步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已是当务之急。(二)退税周期长,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增加了退税成本
出口企业在办理退税时,必须要求单证齐全(包括纸质单证和信息),否则不予退税。一般从货物出口到收到外汇核销单,需要1〜6个月的不等时间,因此外贸企业收购货物出口所预先支付的税金,最快也得一个月才能以出口退税的方式收到,如果企业收购货物所应付的税额较小,则影响还不会更大,如果应付税款额度较大,则企业资金周转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实行“免、抵、退”税的生产性企业,从货物出口到收到出口退税款最快也是一个月,如果加上出口货物报关单信息滞后,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时间就会更长,有的甚至要超过半年;再则,由于近几年来出口退税指标严重不足,导致出口货物应退税款严重滞后,退税周期逐渐加长,增加了出口企业的退税成本,对出口创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存在着差异性,使税收法规显得很不严肃 有的地方出于对本地区利益考虑,利用现行出口退税有些政策不明确、不规范、规定多等特点,擅自制定了一些同国家现行政策相违背的地方性政策,使税法显得很不严肃。如有的地方把国家没有规定实行“先征后退”的出口企业纳人“先征后退”办法管理;有的地方以减少进口抵扣税額,人为扩大“免抵”调库额的方法来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这不仅给企业增加了额外负担,也使税法失去了刚性。
造成以上问题出现,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出口退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是造成以上问题的首要原因
(1)增值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使零税率难以实现 增值税条例规定:“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从原理上讲,增值税具有商品整体税负与税率相一致的特征,即设计税率17%,说明增值税应税产品的各个生产流通环节的应纳税负担率为17%,产品出口后按17%的税率予以退税,才能实现零税率,但实际上,增值税中存在着某些税收减免、返还、虚抵等优惠政策,如校办、福利企业的先征后返,初级农产品虚拟税额,有的地区还存在着诸如变相包税、核定征收率等变通执行税收政策的情况,因此,很难准确地计算名义税率与实际税负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征多退少与征少退多的问题,进而造成税负不公。
(2)小规模纳税人得不到退税,使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很不完备
由于我国对进出口经营权审批较为严格,许多私营、个体业 户出口商品往往依靠旅游购物和代理出口这种形式来实现,因此规模较小,无法认定其为一般纳税人,按照我国现行出口退税管理办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出口货物不予退税,使得国民待遇无法实现,显现了出口退税制度的不尽完备。
2.出口退税管理手段落后,手续繁杂,是出现上述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1)出口退税手续繁杂
因为出口退税是在征税部门、出口企业、海关、银行、外汇管理部门和退税部门等多个环节的共同酝合和协作下完成的,一批货物从购进或生产到报关出口及收汇再办完退税,其中要经历对购进或生产出口货物抵扣凭证、货物出关査验、外汇结算各环节真实性的认定、企业退税额计算准确性的认定、税务部门对各类凭证信息真伪的综合认定等多个环节,且审批手续繁琐,这是出口退税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出口企业申请退税必须出具“三票、两单”,即出口销售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海关报关单、收汇核销单,使得出口退税单证繁多程序复杂,一个企业从产品出口到收齐各种单证,需要1〜6 个月时间,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加了利息支出。除此之外,申报时还有许多报表。填表时复杂的计算也使纳税人无所适从。(2)对出口货物的应退税税额审计监督不力
目前实行的审核办法主要是单单对应审核,这种审核是必要的,但对一些熟悉退税办法的骗税者来说不一定起作用。尤其是对进项税额、销售收入的计人是否准确,很难核实,加之单证又是非常软化的东西,这样产生的漏洞,会给骗税者以可乘之机。(3)征管手段落后
出口退税部门在审核各种报表和单证的真伪时,大部分依靠的是手工操作或人机结合方式来进行的。国家税务局虽然统一了进出口税收计算机管理程序,初步建立了与海关、外管局数据的联网,但还不完善,再加上少数地区由于观念落后及经济的不发达,根本就没有运用先进的税收管理模式,因此很难判断和发现退税凭证的真伪,极易发生出口骗税行为,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3.出口退税制度变化过频过快,政策缺乏连续性、稳定性
自从我国恢复出口退税制度以来,出口退税政策始终处于一种不断的调整变化过程中。出口退税制度的频繁变化,说明我们尚未找到出口退税的规律,未形成良性机制。近几年来,出口退税又和税收收入联系起来,使得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和税收工作人员更加无所适从,不仅加大了工作量使该项工作进一步复杂化,而且大大增加了退税成本。4.中央和地方利益存在矛盾,不利于出口退税政策的贯彻执行
一是出口退税完全由中央财政负担,退税金额多少与地方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从出口退税的管理上讲,难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和全力支持。忽视对出口退税的监督,这是地方政府行为不当的根源。
二是“免、抵、退”税政策与当前财政体制不合拍,既影响了税收收人,也影响了地方财政分成收入,因而造成政策的贯彻执行面过窄,执行比例过低。
四、解决对策
我国在出口退税方面问题不断,出口退税办法本身的缺陷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们应尊重出口退税的国际惯例 ,从改革机制、创新机制入手,把出口退税纳入增值税的常规管理 ,做到征税、免税、抵扣税、退税一体化 ,实现出口退税办法与国际惯例接轨,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出口退税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弊端。建立健全新的出口货物零税率机制,是一个逐步积累、循序渐进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我国现有的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 ,稳妥有效地推进这项改革 ,应当对各类出口企业都实行出口货物零税率这一同等待遇。当然 ,一下做到这一步是不可能的 ,根据各类出口企业的不同特点 ,在实施方式上应予区别 ,分步进行。
第一步 ,首先要解决好出口退税财力不足和制约机制乏力、出口骗税严重的问题。(一)尽快改变我国目前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与关税同步减免的做法 ,对进口产品按照本国的税收制度征收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这也是实现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公平税负 ,平等竞争的保证。同时 ,通过对进口产品普遍征收进口环节税 ,可以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 ,缓解出口退税财力不足的压力 ,实现以进养出 ,大体自求平衡 ,形成进出口贸易的良性循环。
(二)尽快完善现有的出口退税制约机制 ,防止出口骗税行为的发生。在计算机网络尚未建立之前 ,应花大力气加强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严格增值税发票的发行和检查 ,同时 ,对出口产品的海关报关检查和出口结汇管理也应进一步规范 ,海关对一定出口额以上的货物必须进行货物检查 ,在出口结汇管理方面 ,应明确 ,企业申请出口退税时必须附外汇管理部门出具的结汇凭证 ,并统一格式和管理 ,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出口报关单、虚假结汇单证来骗税。
第二步 ,在实现全国税务、海关等部门的计算机联网进行交叉稽核的基础上 ,使出口退税机制的创新从量变到质变 ,最终达到彻底的出口货物零税率。具体有两种做法:(1)全额免税的购买。即出口企业在购进货物时就予彻底免税。对于以出口为主的流通企业可以实行这种办法。该类出口企业在年初 ,根据上一的出口实绩 ,向其所在地的税务部门书面申请本的出口免税指标 ,经审批后 ,出口企业当年就可以批准额度内自主办理免税购进货物 ,不需到税务部门逐笔审批。出口企业与供货企业发生购销关系时 ,出口企业只需向供货企业提供一个有免税证明批准号码的购货函即可 ,供货企业凭此函就可以向出口企业提供免税货物 ,并相应开具零税率的增值税发票。同时供货企业可凭此函在当地税务部门办理免税。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 ,是一个中性税种 ,它对于生产经营单位的投资、定价以及成本和利润的核算不产生影响 ,因此在出口企业免税购进和供货企业免税销售这一交易行为发生过程中 ,不必担心谁借机涨价或压价 ,谁骗谁的问题。同时 ,如果出口企业免税购进的货物未能出口而转为内销 ,则由出口企业照章补交税款。自出口企业免税购进货物后 ,经税务部门检查发现的税务问题均与供货企业无关 ,一律由出口企业承担责任。
(2)先免后抵再退。即对出口货物免征最后一道环节的增值税 ,以前各道环节应退的税款与内销货物应纳的税款进行抵扣 ,不足抵扣部分再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或按期办理退库。以内销为主的企业出口货物时宜实行这种免抵退的办法。例如企业某期内销货物应纳税金为 100万元人民币 ,当期收购出口货物的进项税为120万人民币 ,货物出口后这120万可以从应纳税金中抵扣 ,不足抵扣的20万元凭增值税发票和出口报关单再向税务部门申请退税 ,税务部门可先办理退税 ,后检查 ,这就避免了拖欠企业税款的问题 ,如经检查发现有利用出口货物偷税、骗税的企业 ,从重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只要健全了一套科学、严密、简便、稳定的出口货物零税率机制 ,加上强大的法律震慑力量 ,出口退税的改革必将出现一个崭新局面。
出口货物零税率机制是由市场经济、分税制、增值税制的自身构架和内在要求所决定的 ,改革出口退税办法的条件已初步形成 ,出口退税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弊端也迫切需要实现出口退税机制的创新 ,我国税制改革成果的巩固和扩大 ,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都有赖于出口退税办法的日臻完善。【3】
另外,在以下几个方面,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1)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机制
中央在出口退税当中负担的比例较大,直接导致企业不能 及时得到退税款,因此尽快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机制至关重要。出口退税分担比例制定的前提是保持分担比例在全国基本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地区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取消基数,出口退税金额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在中等发达的地区,适当提高基数,超过基数的部分有省级和中央财政共同负担,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适当的降低基数,缓解中央财政的困难。
(2)优化调整出口退税率
提髙平均退税率是优化调整出口退税率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我国出口道税政策的主要调整是对农产品进行免税,对一些新兴出口产业如电子商务等实行出口退税,但是出口退税率的 变动不太大。13%的退税率相对于17%的征税率来说显然是不够的,我国应当逐步提高退税率。但是提高退税率并不意味着所有出口商品的退税率都提高,而是对符合现阶段发展的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比如近几年国家对高科技机电产品、纺织品 实行高出口退税率,增强了这些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通过对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 结构进行适当的改变。众所周知,国家对某些出口产品的鼓励或限制在政策制定时都会有所体现,对于限制出口的产品不仅不免税反而还要加收一道出口税,而对于鼓励出口的产品,鼓励出口的程度通过其退税额就可以体现出来。(3)完善出口退税的管理
首先,实行退税管理的网络化。在网络化日益盛行的今天,出口退税也应当进行网络化的申报、审核、批准以及退还,加强对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防止操作不当阻碍退税的速度。其次,加快出口退税的时间,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新颁发的出口退税政策对于单证的审核更为严格,并且放宽了出口退税申报时间,但是,这就意味着出口退税的时间也会随 着相应的延长。因此,在审批等过程当中国家税务部门应当进一步的完善,比如充分利用网络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在企业提交预审后,只要所有单证无误,即可正式申报成功;将企业的申报方式调整为信息齐全并且无误后再正式申报,虽然申报时间推迟,但实质不会影响企业收到退税款项的时间等等。最后,学习英国支付退税滞退金。大量退税欠款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部分企业的流动资金,打击了它们出口贸易的积极性。为了保证企业的利益,我国应当学习英国的现金经验,对退税款延期支付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滞退金作为补偿,滞退金的支付也可以加快税务部门及时退还税款。
(4)加强退税检查与骗税惩罚力度
一方面,加强对出口退税的检查。为抑制骗税行为的发生,国家税务总局应该釆取专项检查、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有机结合的办法,不仅要求国家、各省、各地市税收主管部门的参加,同时要求海关、公安机关等部门的协助调查,分级监管,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联合协作,共同打击骗税行为,加大检查力度,在萌芽中就爱将其抑制掉。另一方面,加强对骗税行为的惩罚力度。不断完善出口骗税的相关法律,加大惩罚力度。对于出口骗税的企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其行追究政责任和刑事 责任,对于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与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共同骗税、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严厉打击,追究其相关的责任,堵住出口退税政策监管中的漏洞。【4】
五、出口退税的意义
所谓出口退税 ,即外贸商品出口后 ,税务部门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缴纳的间接税予以退还 ,使外贸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出口退税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在于:(一)对出口货物实行退(免)税避免了国际贸易中的双重课税。从税法的原理进行分析 ,间接税属于转嫁税 ,虽然是对生产和流通企业征收,但实际上是由最终消费者负担。根据间接税的属地主义原则 ,各国消费者只负担本国的纳税 ,没有义务承担其他国家的税赋。由于出口货物并没有在国内消费 ,因此应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所缴纳的间接税退还;同时 ,出口国将货物出口以后 ,根据领域权原则 ,进口国为保护本国的工农业生产 ,增加财政收入 ,还要依据本国的税法规定对进口货物征收间接税。尽管进口货物是在国外生产的 ,但它在进口国境内消费 ,其间接税自然应由进口国的最终消费者承担。由此可见 ,出口国对出口货物实行退(免)税 ,无疑是避免了双重课税。这样既不歧视为内销进行的生产 ,也不歧视为外销进行的生产;既不歧视国内贸易 ,也不歧视国际贸易 ,符合了当代税收的公平原则。
(二)出口货物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 ,是进行公平竞争的必要手段。不同国家的货物要在国际市场上公平竞争 ,必然要求在税负上享有同等待遇。但是 ,由于各国的税制不同而使货物的含税成本相差较大 ,这样在国际市场上就无法进行公平竞争。从发展国际贸易的需要出发 ,要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就必须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所以说 ,只有对出口货物实行退(免)税,才能保证本国的货物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从而达到公平竞争 ,促进出口的目的。如果不实行出口退税 ,实际上是限制出口 ,最终将影响出口国的经济发展 ,尤其是间接税所占比重较大的国家,实际出口退税将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三)实行出口退税可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良性循环。从进出口的对应关系来讲 ,出口退税表面上看使国家财政少收了出口货物的间接税,但出口收汇是为了进口用汇,在货物进口时,进口国同样要向进口者征收相应的间接税,这样一退一收,国家的财政收入并不会减少。如果出口货物含税 ,其国际竞争力势必大大下降,出口收汇将会因此减少,进口用汇也会相应减少,由此引起的进出口贸易的萎缩不仅影响税源,而且会产生诸多的严重问题。【5】
六、结论
改革出口退税办法的条件已初步形成,出口退税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弊端也迫切需要实现出口退税机制的创新,我国税制改革成果的巩固和扩大,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都有赖于出口退税办法的日臻完善。出口退税利大于弊,在国家今后税制改革调整应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添加动力。【1】参考孔凡民.推进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统一管理的思考[J].理财,2015 【2】摘自吕旭东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刊名:会计师2015(10)【3】摘自景慧芬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总11期第 5期 【4】摘自刘志刚大方略第三部出口退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及完善对策
【5】摘自景慧芬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总11期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