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涡阳 营造平原绿洲

时间:2019-05-12 01:4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生态涡阳 营造平原绿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生态涡阳 营造平原绿洲》。

第一篇:建设生态涡阳 营造平原绿洲

建设生态涡阳

营造平原绿洲

----涡阳县造林绿化自查报告

涡阳县属于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处北纬33°27′至33°47′,东经115°53′至116°33′之间, 系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全县辖24个镇,一个国有林场,673个行政村,3187个自然村;国土面积2107平方公里,人口148万。先后获得“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公路绿化十佳县”、“国家级首批生态示范区”、“全省绿化模范县”等称号。

境内横贯东西的涡河将全县自然分割成涡南、涡北两个区域;除东北部有龙山和石弓山等七座不足10平方千米的岛状残丘外,其余皆为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太阳辐射能量丰富、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步、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等特点;土壤由砂礓黑土与潮土两大类组成,适合杨树等多种暖温带落叶树木的生长发育。

近年来,涡阳紧紧围绕“唱响老子品牌、建设生态涡阳、打造特色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动力,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平原农区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和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使林业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一、造林绿化现状

涡阳县作为平原绿化的先进单位,在国家绿化委员会倡导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的号召后,在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的同时,展开了新一轮城镇绿化美化工作。按照《国家绿化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开展“全国绿化模范县”评选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绿化模范县”检查评分标准>>等相关文件的通知精神,涡阳县林业局、绿化办和城建局园林所分别组织技术力量,对全县植树造林和城镇绿化状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全县有林地面积达4.2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22.0%,活立木蓄积量260万立方米,林业产值3亿多元。建成以铁路、省道、县乡公路、乡村道路为重点的绿色长廊900公里;涡阳县现有农田13.2万亩,适宜建设农田林网的面积12.9万亩,建设农田林网12.3万公顷,占适宜建网率建网面积的93.1%;县城区绿化覆盖率40.69%、绿地率38.4%、人均公共绿地10.6平方米;村屯绿化覆盖率53.2%;义务植树的适龄公民105万人、参加人数96.1万人、尽责率 91.5%;义务植树建卡率96%。已经具备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的条件。

1、林业建设方面

涡阳林业建设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历经80年代结构调整,90年代完善提高和新世纪以来的全面发展四个阶段。80年代后期以来,我县积极引进和推广栽植南方型黑杨,围绕镇村、道路、沟河和农田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林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近几年,实施的绿色长廊二期工程、平原绿化建设以及退耕还林、长防林、速丰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促进了林业生产又好又快的发展。基本形成以“农田林网为主体,沟河堤坝为骨干;城镇绿化为景点,道路绿化为主线;落叶常绿相结合,成片造林作镶嵌;木材加工产业链,三大效益齐展现。”的林业建设格局。

2、城镇绿化美化

涡阳县城镇绿化美化工作经过多年持续不断建设,已经初具雏形。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公共绿地建设成效显著。按照见缝插绿的原则,建成尚武塔、文化广场、烈士陵园等绿地、游园30余处。这些布局合理、分布均匀的绿地,有效地改善了城区人居环境,方便了市民晨练、休闲和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二是道路绿化特色明显。中心城区向阳大道、西一环大道等道路,行道树以法桐为主;紫光大道西段以速生楸树为主;乐行路以栾树为主。树干粗壮挺拨,冠大荫浓,构成了庞大的林荫路系统,成为涡阳县城绿化的特色。按照树种多样、色彩丰富、乡土为主、栽植大规格苗木的原则,先后完成了东环路、淮中大道、乐行路、站前路等10余条道路的绿化工作,并通过大规模拆迁违章、临时建筑,完成了紫光大道的整治绿化。道路绿化已形成点成景、线成荫、带成廊、片成林、相互交织的有机整体。三是单位居住区绿化稳步发展。根据不同庭院和小区情况,依形就势,充分利用楼间、屋顶等空间,让能绿的地方都绿起来。新建和居住区严格按照规定留足、建好绿地,做到建一楼绿一片,建一区绿一方。现有单位、居住区积极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创建活动,挖掘潜力,扩展绿化空间,提升品位档次,不断加快绿地的补充改造和完善,实施拆墙透绿、拆违(危)建绿、见缝插绿、破硬造绿、立体绿化等方式整治提高,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两年来,先后有城关中心校、地税局、涡阳四中、检查院、倚翠园、怡和园等二十多个单位、居住小区进行了高标准庭院绿化。四是大环境绿化成绩斐然。已经建成新的县行政服务中心占地近10公顷,绿地面积占90%;正在实施的老子文化生态园一期投资约3亿元,将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的风景区;正在扩建中的葛沟公园核心区占地面积5.5公顷,工程投资约1000万元;依托全民义务植树和县财政每年1000万元的投入,相继实施了城乡林网、城乡公路等大环境绿化,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生态环境。

二、发展模式、效益

农田防护林体系是平原林业建设的主体,在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其过程可分为三个不同模式阶段。一是随意栽植时期:1970年代以前,农民或生产队在耕地边缘和“四旁”自发的栽植树木形成防护林林。农田林网建设伴随着农民获取木材、果实的需求程度而自由发展,即随意栽植不规范的农田林网。二是规范模式阶段: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聘请规划设计人员,开展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按照规范化模式建设农田林网,为以后涡阳平原林业再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综合体系时代:以上世纪80年代后形成的农田林网为骨架,把“四旁”植树、片林(用材、经济林等)融为一体,建成主要模式有林(杨、果、桐)粮间作、林药间作、林苔(干)间作、果菜间作、多林种景观型模式、乔灌结合型、林菌混合型、林菜结合型、林禽种养结合型、林畜种养结合型。点、片、带、网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平原林业建设不仅能够生产木材、果实及林副产品,而且还具有强大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据测算全县整体林业效益为47.3亿元。其中:林业生态效益27.3亿元、林业经济效益20.0亿元。一是林业生态效益:根据全国1993年的生态经济价值核算结果,推算涡阳县森林生态经济价值。每年仅林木涵养水源、林木对固定CO2、林木供给O2的经济价值就高达27.3亿元。(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二是林业经济价值:据测算,涡阳县平原林业的直接经济效益达20亿元,其中:因林木保护作用而产生的农作物增产效益就达2.7亿元、木材的经济价值17.3亿元。三是林业社会效益:涡阳县平原林业日趋发展,提高了全民绿化意识、改善了全民的生活质量、支持了畜牧业的发展、减少了对外地木材的依赖、促进木材贸易和加工业发展。

三、造林绿化举措

在全面推进国土绿化和发展高效平原林业过程中,我县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领导是关键

涡阳县自上世纪70年代号召全县广大干群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不断强化党政领导。大到林业的长远规划,阶段性的林业设计,林业建设的五年计划、每年度的林业生产意见的制定;到每项具体林业规划设计的实施,都离不开县、乡、村三级强有力的党政领导;小到每年的造林整地挖穴,树苗的采购,苗木的栽植,树木的管护都一直渗透着领导的关怀和直接参与。特别是新的林业建设工作开始时,由于以前没有做过,群众的不理解,工作难度很大,需要领导去做过细的工作。每逢大的林业项目实施,资金和劳力往往是最大的问题,需要领导去费心考虑,想方设法解决困难。总结涡阳县平原林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强化领导的过程。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受利益的驱动,广大农民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已今非昔比,有很多的事务已经不要领导考虑了,只要领导把握国土绿化的大方向和为林农提供政策指导、技术服务、市场信息即可。

2、强化宣传是引导

坚持以宣传引动林业发展。主要做到三个“利用”①利用现代媒体,加大宣传。在广播、电视两台常期开辟林业专题节目,及时在适宜的季节把群众急需的林业实用技术制作成短片,在广播、电视两台持续播放;建立林业信息网络平台;开通“9612121” 声讯咨询台,农民每月仅花一元钱任意拨打咨询电话,了解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生产技术和新的信息;②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加大宣传。为把林业技术和法律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2006年10月,县林业局林缘情艺术团应运而生。一批离退休老同志怀着对林业的热爱和执着,把林业技术和法律知识编成百姓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艺术团走街串巷,进社区、入机关、下地头,传播林业技术、法律常识;③利用国民教育阵地加大宣传。近两年来,在宣传部协调下,林业局、广电局、教育局、文化局、团县委、县妇联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了“小手牵大手”爱绿护绿活动和“我与小树同成长,倡导生态文明新风尚”活动。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青少年学生通过认养树木,由过去损坏树木变成自觉爱绿护绿。同时也牵动家长和亲友参加到植树护绿行动中,达到“一校牵万家,人人齐护绿”的效果。

3、资金投入是源泉

资金是工程建设的保证,几十年来,涡阳县始终坚持“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坚持群众拿大头,地方财政和业务项目出小头。为了搞好全县的林业建设,县政府每年都拿出近百万元资金用于林业建设的以奖代补,近几年还为乡镇配备了挖穴机、高枝锯和机动高压喷雾机,解决了整地挖穴、树木整形修剪和林木病虫防治的难题。每逢有新品种需要引进,县内主干道路的绿化,重大的林木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的清查和重大林政活动均由县政府出资。在业务部门挣得的项目中,2000年以来实施的长防林林建设项目和退耕还林项目为农民挣得造林资金近700万元;为森鑫木业争得林业贴息贷款600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

在大规模造林方面,我县坚持“一主六辅”机制来集聚资金,发展林业生产。一主即“一事一议”为主,规范操作,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六辅即:①政府奖补。县政府对林业生产考评后实施以奖带补,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②项目支持。整合涉农项目,作为奖励,侧重安排到林业生产先进乡镇;③以土换树。把挖沟打塘多余土方变卖用于造林;④拍卖树穴。将新挖树穴,本着树穴随地走为主的原则,公开拍卖,集聚造林资金;⑤以树换树。把新栽的树卖掉树权,弥补造林费用;⑥砍伐预留。树木更新时,预收砍伐育林资金,用于新建林网。通过“一主六辅”投入机制的建立,较好地解决了林业生产发展资金不足的大问题。2006年以来,我县采取大户承包、租赁、拍卖、公司+农户+基地等形式,拓宽社会融资渠道,大力推进全社会办林业。据统计,目前我县非公制林业规模近0.67万亩,投入资金5000万元,其中面积在6.7公顷以上的造林大户就有200多个。

由于杨树原木的价格持续攀升,农民从栽树中尝到了甜头,投资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已经由“要我栽”,转变为“我要栽”,植树造林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思想问题解决了,农民出钱买树苗和栽树成为一件很容易做的事情,有了资金作保障,发展植树造林、实施国土绿化也就有了源泉。

4、科学规划是依据

涡阳平原林业自起步之日,一直十分注重林业的规划设计工作。早在上世纪70年代涡阳林业刚刚起步,县政府就专门请来了安徽省林业规划设计院的专业人员,历史三个月,对全县2107平方公里的涡阳大地进行了“方块田式”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把全县的林带分成四级,基本网格面积13.3公顷左右。在此基础上,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平整土地工作,开展了大规模农田林网建设,为以后的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夯实了基础。从1975年起,每到五年计划开局之前,都组织技术人员编写新的五年规划,回顾上五年的建设情况,制定下五年的行动纲领和林业建设重点工程。在每年的秋季,林业局都组织编写全县下年度的林业生产意见,意见在通过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务扩大会议后,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下发到基层,供各乡镇执行。也正是有了科学翔实的林业规划设计和认真的实施,才使得涡阳国土绿化工作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

5、推广科技是促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林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技在林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近年来,涡阳县在优化林业第一产业方面,一是:重点推广了南方型黑杨品种,诸如I—69、I—72以及涡阳人自己培育的“中涡一号”杨等,为发展高效林业夯实了基础;引进了美国竹柳、速生楸树、杂交杏李、柱状苹果、北海道黄杨等优质乡土树种和高产速生树种,促进了混交林建设和平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引进推广了杨树“四大一深”栽植技术和若干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大大提高了植树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三是:大力引进和推广实施的以宽窄行造林、树木施肥、枝干纵伤、病虫防治为主要措施的林木抚育管理技术,不断加快林木的生长速度和造林成果的巩固。四是:引进和推广了树木微孔注射技术和杨树“长得快”等七种新型树木促长剂,极大的丰富了促进树木生长和防治病虫的手段。五是引进推广多种高枝锯和高枝油锯等树木修剪工具,大力开展了黑杨的整形修剪工作,为培育大规格无节良才夯实了基础。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加快成果转化,持续加大林业先进实用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全面提高了林业整体质量和综合利益,有力保障了国土绿化的强劲发展态势。

6、植树造林是基础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以来,涡阳县始终以坚持高标准平原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为己任,并为之矢志不移的开展了以“农田林网为基础,四旁绿化为重点,村庄绿化为突破,片林建设为提高”的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多年来,始终坚持“谁造林、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并以利益机制作杠杆,把林农、林业实体和林业技术人员等投入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积极引导、鼓励资金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营造林事业和民营林业。截至到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林网12.3万公顷,护卫着全县93%的农田;完成全县境内涡河、包河等集水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23条大型河坝,以及全县67条主要支流堤坝的造林任务,完成造林面积0.8万公顷;完成全县近3187个自然村庄的村片林建设任务,造林绿化面积达2.8万公顷;全县发展规模造林大户450个,造林近0.3万公顷;完成了全县集镇的绿化工作。

7、义务植树是增量

为了保证义务植树年年落实到实处,我县制定了涡阳县义务植树管理制度,在广泛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根据植树造林具体任务,在每年的植树节前,县六大班子负责同志一齐出动,一方面亲自参加义务植树,另一方面及时为造林绿化解决种苗筹集、劳动力安排、资金落实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注重抓典型、树样板,在点上指导全面工作,县六大班子领导都有自己的绿化点。由于领导带头,责任明确,发动广泛,措施得力,全县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都占适龄公民91.5%以上,都能较好的完成义务植树任务。每年城区公共绿化地带由城建局具体负责规划设计,指挥施工,县直机关人员出资金;农田林网由所在乡镇制定规划,落实适龄公民人均3-5棵的植树任务,落实地段,限期完成;无造林任务或无宜林地的地方,适当让公民完成相当于3-5棵劳动量的采种、育苗、抚育等任务量。近几年的年度适龄公民105万人,参加义务植树参加人数101.5万人,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91.5%,义务植树建卡率95.6%。近年来,对县境内古树名木进行了普查登记,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并实施了古树名木复壮和挂牌保护。适龄公民为保证义务植树所在树木的效益,全县狠抓了科学造林,栽植大苗壮苗,采取挖大穴、浇大水、施大肥的举措,使树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义务植树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基地化。

8、病虫防治是护航

林木病虫害是林木的的大敌,被称为无烟的火灾。涡阳林业史上第一代大官杨人工林就是因为光肩星天牛的猖獗危害,使多年的林业建设成果几乎毁于一旦,教训十分深刻。上世纪70年代末,涡阳县林业局就成立了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由其负责全县的林木病虫预测预报、防治技术指导和林产品检疫工作。多年来,森防站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国家级的标准站,并成为首批国家级的林木病虫测报点,配备了大量的森防基础设备。完成了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室的建设,购买了工具车、森防车载系统、森防布撒器、树木微孔控释缓释浅层注射器,利用县电视台的专题栏目发布病虫信息、介绍防治技术,设立了林木病虫咨询台供林农寻医问药,对林农提出的问题随时给予答复。对突发性和应急工程项目的有害生物防治都有林业局森防专业队承担。全县做到了无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无明显的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做到有病虫发生但不成灾,确保林木病虫防治做到万无一失。已连续8年连续实现森防目标达标管理。

9、项目工程是带动

1983年至今,涡阳县先后实施了“平原绿化达标”、“二期平原绿化”、“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林业二次创业”、“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配套项目”、“泡桐袋蛾综合防治”、“杨树天牛综合防治”“林木系统测报”等系列工程。所实施的营林项目工程,不仅为我县注入了造林资金,还引入了新的造林树种、新的造林技术和新的林木抚育技术。使全县造林面积得到大幅增加,林木生长速度大大加快,林木蓄积量大幅提高;所实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测报工程,为我县带来了防治经费,引进了新的防治药剂和新的防治技术,为林业建设成果的巩固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总之,林业项目工程的开展与实施为我县国土绿化注入新的活力,树立了样板,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有力的推动了涡阳国土绿化再上新台阶。

10、盘活林权是动力

涡阳自实施土地承包制以来,一直在寻找盘活林木所有权的问题,想方设法来提高广大业主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长期坚持“树随地走,谁栽谁有”原则。为更有利与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积极性,于1997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盘活林地林木所有权的若干意见》。一是在坚持林地权归属于集体的前提下,采取以“租赁、承包、拍卖、合作”等不同方式进行林地的合法经营;二是林木所有权可以“出让、流转、抵押贷款、合法继承”。进入2007年以来,全县开展了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所有的林木分包到户,并以林权证的形式予以法律保障。大力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周密组织,认真落实,广泛调动县、镇、村、组四级工作积极性,有条不紊地按期完成林改主体改革。共完成集体林权勘界面积0.6万公顷,核发林权证6927本,发证面积为91%;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流转与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业主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1、依法治林是保障

在发展林业中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一手抓造林,一手抓管护,取得良好效果。主要做法:一是执行政策到位,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树随地走,谁栽谁有,合栽共有,可以继承,允许转让;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间,及时出台了林地、林木作价转让和宜林荒坝、荒滩、荒坡拍卖办法。二是订立护树公约,兑现奖惩,凡毁坏幼树一棵,栽活三棵,赔偿伍拾元;盗伐成材树一棵,栽活三棵,赔偿五倍,触犯法律的依法惩处。三是壮大护林队伍,全县有护树员3320人,定责、定权、定报酬。四是城镇绿化实行“门前三包”,路长、段长、院长负责制。五是严格履行林木采伐审批手续,严格执行限额采伐规定。我县结合林木管护新情况,先后出台了《涡阳县林木管护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林木管护的布告》,林木管护工作逐步迈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六是每年四月在全县开展“爱林护树月”活动,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对新栽幼树进行抚育管理。形成群管与专管结合、法制与教育结合的林木保护格局。七是涡阳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于2008年组织技术力量对全县范围的古树名木进行了细致的普查,并且实施挂牌保护;对生长势弱的古树名木进行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注干施肥、补充微量元素等项促壮措施。八是林业局全体执法人员全体参与林政执法工作,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交警及乡镇派出所民警协助林业警察办理乱砍滥伐、盗伐林木和无证运输木材及其制品的案件。2006年以来,先后开展了“飞鹰行动”、“绿盾行动”、“绿箭行动”、“抓逃犯破大案”专项行动和“打盗抢抓逃犯”等专项行动,针对发案率较高的地段,林业局积极协调公安局、交警、乡镇派出所和村治安联防队员,联合行动,协力配合,形成强大的、不留死角的林木管护和执法网络,形成合力严厉打击破坏林业的违法犯罪分子。

12、发展产业是增效

林业产业化建设是将林木的栽植、抚育、管理、采伐以及林木、林副产品的加工,通过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的作用形式,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以带动规模小的农户走入林业产业大市场。经过多年持之以衡发展生态林业,涡阳县林木蓄积量260万立方米。在林木资源较为充足的情况下,发展木材加工业对实现林业产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涡阳县原有的木材加工企业多以家庭作坊式的初级加工为主,产品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好、资源消耗的多、综合利用的少。为此,应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化。涡阳县重点发展和扶持了一批林业骨干企业,像涡阳森鑫木业公司,由林业业务主管部门扶持贴息贷款600万元,在厂区扩建后马上着手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在原加工生产胶合板材的基础上,新增添了出口产品“地毯钉条”生产线。目前,该企业的加工规模、产品质量大大提升,绝大部分产品已走出国门。其它加工企业,像楚店振环切片厂、在原有的一条木片旋切生产线进行生产的同时,前期引进了劈柴机,以备加工树木根系,近期该厂将从东北林业大学引进“智能型伐根清理机器人”,挖掘全县被废弃的树木根系,生产旋切木片。既保障了原材料的供应,又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废弃的林木资源。涡阳县每年采伐树木15万立方米,其中:年限额采伐量10万立方米,农民采伐房前屋后的树木约5万立方米。每年采伐的树木大约在45万株左右,留在地下的树木根系折合木材1.5—3.0万立方米,仅按薪炭材价格计算折合420—840万元。由于目前树木伐根清理的很少,一般留在采伐迹地任其腐朽。庞大树木根系,长期处自然消亡的状态,实在是一种很大的资源浪费,无论对再造林还是对幼林抚育均不利于操作。把林木根系采集出土,然后再加工成木片后的产值会有较大提高,新兴茂胜板业等都不同程度地投入资金进行设备更新,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最近全县又有6台套的木片旋切设备投入到枝桠材、树根和废弃木材的利用当中。近期全县还有一大批有矢志士在等待着森威板业试产后,将积极的投入到木材的初级加工之中,为森威板业生产提供原材料。

13、筑巢引凤是提高

涡阳县依托丰富的林木资源,果断制定优惠政策,实施以林招商、以林促商。2006年9月成功引进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浙江珠光集团在涡阳兴办了安徽森威公司。该公司同时设立两个分公司,一个是负责基造林基地建设的森威木业公司,一个是负责生产加工的森威板业公司,总投资近4亿元。森威板业公司主要进行木材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设计规模为年产15万m3的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地板和10万m3的高度密板、出口包装箱板等。一期工程进行胶合板、细木工板的厂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设备的购进、调试等;二期工程进行刨花板、地板的厂房、生活设施建设及相关设备的安装等,一、二期工程占地194亩;三期工程进行高密度板、出口箱板的生产线建设。一期工程项目已有八幢厂房建成封顶,预计2007年12月份试生产,明年正式投产,再通过二、三期工程建设,一个年产各类板材25万m3的现代化木材加工企业将建成。建成投产后,由于产出25万m3成品板,约需原木及“三剩物”33万m3,按市场收购价计算每方净增200元,仅销售原木一项群众可增加收入达6000万元,将带动小型初加工企业如旋切板厂、切片厂500余家,安排就业岗位和转移剩余劳动力近万人,年销售额5.2亿元,年创利税6000万元以上。该企业的成功引入,实现了涡阳人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林业产业大发展的夙愿,将全面带动涡阳以杨树加工为主的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涡阳整体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涡阳县全面推进“以林业促产业、以产业促发展、以发展促经济”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必将大大促进农民增收和涡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沟路纵横田成方,林带交织密如网,绿树碧水绕村庄,到处都是小林场。”这首描写涡阳绿化的诗歌,生动地表现了涡阳大地披上绿装的新貌,是对涡阳绿化工作的概括和礼赞。

这是一座人文的平原绿洲,处处以深原的文化底蕴、深邃的文化特质、事实的育林经验、严谨的治林风格、一流的绿化质量而自勉。

这是一座美丽的平原绿洲,花香四谥,芳草萋萋,不用晨钟,鸟儿自会将你唤醒;不用暮鼓,花香自会带你入眠。

这里是一座神奇的平原绿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用文化土壤培育绿色根苗,用文明营养滋润绿色梦想,使耕耘在这块绿洲上的千百个绿化工作者们真正体味到:平原绿洲的田野不是沉静寂寥的,育林者和一株株林木都生活在沸腾欢快的和谐社会之中,都能插上腾飞的翅膀自由翱翔„„

老子文化,催生了她的灵动与毓秀;林业文化,孕育了她的严谨与执著;生态文化,造就了她的浪漫与儒雅。

新形势下,涡阳决策者把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文化林业、创新林业、和谐林业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来抓,用科学发展观确立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新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新实践。决心用2-3年时间,使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4.5万公顷,立木蓄积量达300万立方米以上,林业产值10亿元左右,农民年人均收入中林业收入达500元以上,建立体现经济与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效机制,推进林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涡阳生态文明、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宏伟目标!

第二篇:黑龙江平原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及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以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以推动人、社会、自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王如松院士认为,生态文明内涵是天人关系的文明,表现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体制合理、公众参与等方面的一种和谐状态,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和谐共生的结果。

通过文献整理,综合多位专家学者的认识,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将生态文明作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新的文明形态;一类是将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部分,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生态文明资源和较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黑龙江省的强省之基与兴省之本。从生态文明的整体上看,黑龙江省的生态文明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主要还停留在初级阶段。随着黑龙江省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的加深,所造成的污染也随之加剧,同时各类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这种严峻的局面,对黑龙江省特别是其两大平原区构成了很大的挑战与威胁。因此,本文分析我国大力发展生态文明背景下,两大平原区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特别是基于两大平原区的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对其今后的生态文明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措施。

二、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区基本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是纬度最高的和地处最北的省份,其经纬度位置:南纬43°25′—北纬53°33′。黑龙江省国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其中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为我国最大的平原即东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大平原区为我国最大的黑土分布区。三江平原与松嫩平原水资源丰富,境内流经多条河流,如嫩江、乌苏里江、松花江、黑龙江等众多河流。部分地区具有矿产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人均耕地面积广大等特点。按照市县行政区划角度划分,两大平原共包括哈尔滨市辖区、双鸭山市辖区、齐齐哈尔市辖区、佳木斯市辖区、大庆市辖区、绥化市辖区、牡丹江市辖区、七台河市辖区、黑河市市辖区、鸡西市市辖区等10个市辖区及其在内的52个县(区)。

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主要由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松嫩平原上分布有哈尔滨、五常、宾县、嫩江、讷河、安达、肇东、巴彦、木兰、依安、五大连池、北安、海伦、齐齐哈尔、龙江、绥化、望奎、青冈、明水、富裕、林甸、大庆等市县。在黑龙江省境内的仅是松嫩平原的北半部,吉林省还有部分地区,南北长约540公里,东西长约430公里,面积为10.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1.61%。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东部地区,主要由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冲积而成。三江平原行政区域包括富锦市、抚远市、同江市、桦川县、桦南县、汤原县、绥芬河市、穆棱市、虎林市、密山市、鸡东县、集贤县、宝清县、友谊县、饶河县、萝北县、勃利县、绥滨县等。三江平原人口总数为862.5万人,土地总面积约10.89万平方公里。

三、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复合系统,因此要把经济发展、生态意识、生态环境与民生问题等各项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才能反映出某一地区的生态文明状况。本文综合考虑两大平原区所包括10大市辖区的区域特征,分析阐述各地区的生态文明状况。

1、近些年来,哈尔滨市的经济总体趋势稳步增长。

在2013年哈尔滨市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501.7亿元、1638.9亿元、2404.4亿元。这与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方式相吻合,与其他小城市以农业生产为主不同,哈尔滨工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哈尔滨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发展由高走低,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在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之后,哈尔滨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生态园林城为目标,着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民生建设,积极推进城市综合治理,并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哈尔滨市辖区及其市县建设水平较高。

2、大庆市和双鸭山市、鸡西市、鹤岗市、七台河市及其下辖市县分别处于松嫩平原的南部以及三江平原的东南部。

大庆市及其管辖的市县与松嫩平原上的其他县区不同,它主要以发展石油工业为主,这种发展方式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快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之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自身生态环境状况一般,造成了如今生态文明建设质量较差的状况。双鸭山、鸡西、鹤岗、七台河等地区与三江平原上的其他地区不同,这些地区虽以平原为主,但是相比较农业来说,重工业较为发达。鸡西市、鹤岗市、七台河市、双鸭山市的采矿业较发达,年产煤量均可达1000万吨,这种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上述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注重民生改善与人们生态意识薄弱,过度发展重工业,却忽视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一直苦于经济无法转型,导致生态文明状况较差。无论是处于松嫩平原的大庆市,还是处于三江平原的双鸭山市、鹤岗市、鸡西市、七台河等地区,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却忽视生态文明建设。

3、黑河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处于松嫩平原的北部,佳木斯市则处于三江平原的腹地。上述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其中黑河市处于两大平原区的最北部,小兴安岭北麓,小兴安岭山脉纵贯南北,黑河市是黑龙江省三大林区之一,有林地面积达281.3万公顷。水资源丰富,镜内拥有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大小河流621条,市人均占有量是全国的3.5倍。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447.8亿元,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48.3%、15.2%和36.5%。齐齐哈尔市是两大平原区西北部区域的中心城市,有“天然牧场”之意,别称为“鹤城”,是两大平原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境内有全国知名的扎龙自然保护区。绥化市位于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素有“塞北江南”的美称,2010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45.7万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总体来说,上述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高。综上所述:从空间分布上来看,三江平原各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优于松嫩平原的生态文明建设。两大平原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基本较好,但有些区域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环境保护,加之人们生态意识薄弱,不注重民生的改善而形成了这种局面。

四、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区生态文明发展建议与对策。

本文研究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区包括10个市辖区及其52个县(区),其中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且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大多地区还是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部分地区重视重工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得不到处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严重的生态文明问题。为了提高两大平原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黑龙江省环保局2014年的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大部分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足,并且参与度不高。所以,应加强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意识,定期举行环保知识培训等公益讲座等,从整体上提升全体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转变公众消费方式,提倡绿色消费。改变传统消费模式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选择能源的有效利用、物资的回收利用及绿色产品,发展有助于公众健康、无污染、无公害或可再生的绿色产品。

2、促进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七台河等地区主要发展以采矿工业、金属工业、炼油工业、机械工业为主的重工业,这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众多企业要做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降耗减污,实施污染防治措施。控制煤、石油开采量,建议相关企业,对于当地资源开采应有合理的规划,控制煤、石油的年开采量。

3、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多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杜绝污染物随意排放现象发生;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等高污染、高消耗资源的使用;提高两大平原区的植被覆盖率,实施国家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措施;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基础。

五、结论。

本文指出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解决的措施。黑龙江两大平原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足够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定科学的建设目标和明确的发展重点,切实采取有效的对策,确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台.生态文明建设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1-6.[2]廖福森.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6-35.[3]金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3):61-63.[4]王孔雀.生态文明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8):4-6.[5]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第三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2):198-203.

第三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大家手笔)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这一论断,振聋发聩,令人警醒。严守规矩和纪律、重构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严肃担当的重大政治责任。

政治生态是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党的十八大深刻分析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优化政治生态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标准。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经过90多年血与火的考验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与锤炼,党内政治生态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否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地方和领域的政治生态出现新问题。比如,拉帮结派的山头主义、人身依附的宗派主义、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游戏人生的享乐主义等等,在一些地方盛行。这表明,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确实面临着“重构政治生态”这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制度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决定性因素,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好人更好地做好事、使公共权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出谋求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规矩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规范,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纪律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必须从制度、纪律、规矩三个方面共同用力,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良性政治生态。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所谓“破”,就要继续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坚决的反腐败清除破坏纪律和规矩的行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恃权腐败,不仅严重侵犯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而且严重损害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内腐败分子的坚决查处,尤其对高层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严肃查处,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先进政党。面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动摇,继续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查处腐败,清除一切有损党内政治生态的消极腐败因素。

所谓“立”,就要继续坚定不移从制度上纠正“四风”,以完善的制度强化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权威,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定不移的反腐败斗争必须与坚持不懈的制度改革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我们党将制度改革和完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凸显制度治党,彰显制度权威,取得了显著的优化政治生态的成效。当前,必须结合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的制度改革与完善,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尤其是权力运行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只要我们坚持制度改革不动摇、强化制度建设不放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懈怠,就一定能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创造和保持良好的从政、执政环境。

(作者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第四篇:生态社区营造调研综述

乡村文化复兴 营造生态美好家园

--四川农大易同培教授柏林湾生态社区营造调研综述

2013年10月21--29日,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邀请四川农大易同培教授一行2人,再次到花溪走马村柏林湾社区开展专家服务工作。易同培教授深有感触的说,此次社区服务工作,社区行动的变化,所见所闻,令人兴奋与激越。二次社区之行对比鲜明,从农户自组织及生活、文化价值追求,看到了中国乡村未来的前景!

针对生态社区营造项目活动中的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社区发展规划、湿地植物园、硐寨天然植物园、社区特色园区建设,开展调研、现场指导,工作成果展示与农户互动等活动。通过7天的社区考察,野外实地调研,研讨交流等活动,从社区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农户生计、文化艺术等多视角,对“生态社区营造项目”从理论到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诊断,充分肯定项目建设机制、成效与影响,同时为项目深度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在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社区农户的配合下,共同完成了社区5年发展思路、项目规划与方法论述的《生态社区行动纲要》。为社区未来描绘一幅绚烂幸福生活图景,社区农户深受鼓舞与鞭策。

《乡村生态社区营造行动纲要》--社会、专家、社区视角

一、目标与思路(营造“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生活幸福”乡村)

1、自然环境优美,物种多样,生态优势资源成为社区营造的亮点(特点鲜明);

2、重视生态社区发展长远规划,将在地生态资源融入社区营造活动,并持之以恒坚守环境至上的营造原则。如营造社区公共空间、学校、道路、人居环境、湿地路渠、理水、农圃等美化、可食景观培育。

3、社区人文历史厚重,值得深度挖掘,使之成为生态社区营造在地文化引擎。在社区现有成果基础上,将传统社区优秀文化元素、智慧、技艺植入现实社区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各个层级,艺术提升社区精神品味与幸福感,复兴乡村文化(社区历史、艺术审美、人文尊严价值追求),并形成乡村生态人文自觉。

4、跨文化视角与行动,在全面复兴乡村文明的同时,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与社区内动力释放尤为关键,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生计是社区腾飞两翼,形成社区独特的人文优势,拓宽乡村生态市场的社会基础。

5、公序良俗,天人合一是生态社区营造的要旨。营造川东北区域独具民俗原生态的乡村本土发展模式。

二、生态社区5年项目行动计划(预算310万元,急盼社会组织及有缘人关注与合作)

1、营造保育在地天然植物园2处。即“湿地植物园、硐寨植物园”二处(预算50万元)。

2、生态文化竹园(面积10亩,栽植观赏竹200种,校社共建。预算20万元)

3、城乡互动生态农场1处(面积150亩,DIY体验式、休闲生态农场。预算50万元)

4、乡村生态美化项目(道路、路渠、家居、农圃、湿地美化与亮化。预算15万元)

5、在地生态资源试验研究、驯化、繁育(战略、战术行动研究。预算10万元)

6、殡葬文化建设项目(2处,文化寻根及殡葬文明建设。预算30万元)

7、社区历史文化遗迹抢救性保护,对外展示(拍摄、声像、出版。预算25万元)

8、社区综合性图书馆(集收藏、学习、科研、展示、教化于一体。预算60万元)

9、社区生态产品(食材)营销站(点)及人员能力建设(预算20万元)

10、生态社区民俗及接待环境、能力建设(预算30万元)

三、生态社区营造方法论

1、充分肯定当下社区营造的组织形式,进一步深化。创造条件让社区每个参与者释放内在潜力,形成社区的内动力与凝聚力。献计、出谋、出资源,扩展资源动员能力和整合能力。开放性社会参与社区营造活动。

2、社区规划及活动,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的学习和认知基础上,举一反三。学会学习、独立思考,甚至对历史经验的反思,并对行动结果不断完善与修正,社区被认同的结果。可量化,可操作,可验证。在不违背社区人文、自然、社会良性互动原则下,长远惠及子孙与自然的大战略。需要集思广益,逐渐形成在地生态社区规划与行动的文化自觉。

3、重视资源动员、整合,外部环境开拓、推介与社区自我成长相协调,逐渐形成以社区受益对象为主,外部帮助支持为辅的资源储备。构建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监督到位的资源使用机制,形成资源参与良性互动的社区营造环境、强大的资源社会动员能力。

4、社区营造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坚持数年。以当下存在的诸多危机、紧迫、生态灾害事件为参照,冷静应对生态、食品、市场、文化价值危机的挑战,增强自我改善意识和行动的有效性。

5、坚信自己的认识与努力一定成功,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坚信城乡优势互补,乡村人文、自然优势独特,独具魔力,是社会发展的人文根基与源头所在;坚信乡村多元治理的文化自信,信仰可以改变未来;坚信持之以恒就会形成乡村文化全面复兴。

第五篇:营造和谐的生态德育

营造和谐的生态德育

德育工作是一种心灵的唤醒,我们的使命就是用温柔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学生纯洁的心灵。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的引导、感召、激励以及对思想行为偏差的及时纠正。这种引导、感召、激励、纠正,是‚情‛与‚理‛、‚言‛与‚行‛的浸润与感染。

一、构建生态德育工程,完善自理教育。

日本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它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要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我主要通过班级管理、活动竞赛、评优评先等途径为学生提供自律教育的机会与平台。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意识促小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培养与发扬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我有意识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大到班长、学习委、班风监督委员,小到管理员、组长……他们分别鼓励和监督同学在班级中在学习、行为等各方面的表现,同时,他们也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每个星期五的班会活动,他们登上讲台,将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奖给同学们。

‚文枭灏同学,你本周课堂上有四次精彩发言,奖你一颗‘智慧星’‛;

‚林海怡同学,你本周自觉完成了老师没有布臵的学习任务,还每天写观察日记,奖你一颗‘好学星’‛;

‚黄泽林同学,你本周两次帮助生病的同学做值日,奖励你一

颗‘关爱’星‛;

‚谢玮铭同学,你本周出操和体育课上表现最出色,奖励你一颗‘健康星’‛;

‚本周内,班里所有同学都遵守纪律,讲卫生,有礼貌,每人奖一颗‘纪律星’‛。宣布完毕,每个孩子都捧着自己获得的星星贴进教室后壁‚我最闪亮我最棒‛的评比栏中。你的‚关爱星‛璀璨,我的‚好学星‛闪光,他的‚健康星‛耀眼……看着评比栏,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骄傲,反省自己的不足,确立下一阶段奋斗的目标,整个班级也便呈现一种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在活动中育德,培养学生的名校气质。

每周一的班主任谈话时间,我给它命名为‚快乐引导‛。此活动每周四的班会时间也会拓展进行。我还把综合实践课程引入课堂,开展了多次主题鲜明、意义深刻的班队主题活动,例如‚庄严的升旗时刻‛,教育孩子们热爱祖国,尊重国歌和国旗;‚撑开自救的保护伞‚‛叮嘱孩子们要珍惜生命、注重防范的意识,掌握自护技巧;‚中华美德代代传‛活动中,他们上网搜集了许多名人励志、勤劳节俭、诚实守信的故事,并制作成手册在班级传阅;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活动中,我号召孩子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有爱心的人,明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每当我发现有些同学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感受时,我给他们讲述《卡罗纳》的故事,告诉他们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因为‚给予是快乐的‛!当我发现有的学生开始嫉妒学习好的同学,甚至悄悄在别人的面前说三道四,于是我给他们讲许多名人的故事,告诉他们要想受到大家的欢迎,首先要心胸宽广,明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

我们还会在班队活动中一起讨论怎样的人是‚君子‛?怎样的人是与‚君子‛相反的‚小人‛?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思想阐释着‚君子‛的内涵:心胸宽广的人,言行一致的人是君子,有学问有爱心的人是君子,诚实守信的人是君子……孩子们正热烈地讨论着,突然,有一只小手举起来,是我们班多才多艺的班长陈宝欣。她红着脸站起来,惭愧地说:‚对不起,老师!我嫉妒唐宽敏,还在同学面前说老师偏心她。我现在要求把我的‘道德星’摘两颗下来补给她。我要做一个心胸宽广的君子。‛我备感欣慰地说:‚孩子,你敢于面对自己的过错,你已经是个小君子了!‛接着,好多只小手举起来,勇敢地说出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不良思想和行为。

就在这种和谐的教育情境中,我满怀激情地向孩子们发出了做‚翩翩小君子‛的倡议。‚你是君子吗?‛这句简单的问话,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相互提醒纠错的口头禅。通过这些系列活动的开展和日常的熏陶与教诲,孩子们的精神品位在不断提升,正在快乐成长。班级成为展示学生才能和培养学生名校气质的重要平台。

三、因势利导,在阅读中整合德育资源。

记得在启动‚快乐阅读‛系列活动之前,我开展了一次《国学书香扑面来》的口语交际活动,从国学大师梁启超的著名观点----‚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讲到人民领袖毛泽东一生爱藏书、爱读书的故事;从自己小时候渴望读书却无书可读的苦恼讲到工作后的二十多本

读书笔记。从学生的眼神中,我看到他们的确受到了感染与熏陶。同学们自发地建起了一个读书的小乐园,那里有每个学生捐赠的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比如《小故事大道理》、《世界上下五千年》、《冰心散文集》、《心灵鸡汤》、《名人成长的故事》……每月书目一更新。每天的课间活动,同学们减少了追逐,多了一份安静。他们快乐地阅读着,交流着,背诵着,从中品位人生哲理,极大地丰富了精神世界。

我们的梦想简简单单,只为崛起的新一代。面对新的形势、新的目标,班级德育工作要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让我们用祝福的语言,宽容的心胸,明镜般的眼睛,在平凡的德育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下载建设生态涡阳 营造平原绿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生态涡阳 营造平原绿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行绿洲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高行绿洲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

    充分体验,营造语文生态课堂

    充分体验,营造语文生态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怎么样?它应该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最佳生态园地。在这个生态园地里,教师以自己的思想、情感、语言、技巧给学生有效的指......

    发展林业生产营造生态家园

    发展林业生产营造生态家园——柘城县大仵乡林业生态建设事迹材料柘城县大仵乡位于县城东部,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9万亩,辖23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5.4万人。近年来,在县......

    刘云山: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刘云山: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2015年05月18日 12:06:49 来源: 学习时报 原标题: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

    解说词-向生态绿洲型工业新城迈进

    解说词:向生态绿洲型工业新城迈进 (男)九曲黄河,滔滔奔涌,阅尽人间春色,汇聚百川壮美。 (女)乌海,这颗伟大母亲河金腰带上的璀璨明珠,这个联接华北与西北地区的重要枢纽,正沿着科学发......

    解说词:向生态绿洲型工业新城迈进

    (男)九曲黄河,滔滔奔涌,阅尽人间春色,汇聚百川壮美。(女)乌海,这颗伟大母亲河金腰带上的璀璨明珠,这个联接华北与西北地区的重要枢纽,正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向生态绿洲型工业新城阔步迈......

    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优秀范文5篇)

    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老河口市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纪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情况不同。平原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了,不等于农村文明就提高......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1102班学号:11101140228 姓名: 余叙 系列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为此,党的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