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考试申论例文网络问政终稿
网络问政-----从公众参与走向政府善治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形成党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律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这种社会管理格局的建立有许多途径,互联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平台。近年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不但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党的执政环境。
首先,互联网成为为公众参与最直接的平台。网民以聚集性“围观”、参与性表达,把互联网信息的影响力发挥的最大,促使政府关注、垂询与回应。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网民都在网上广泛表达了意见,并且借助一些具体事件,对政府施政予以影响。例如,引起大众持续讨论的郭美美事件,就引发了人们对慈善捐赠制度公开透明的强烈要求。其次,互联网是政府善治的工具,有利于提高政府执政能力。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通过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开通政务微博,加强信息公开,广开言路,听取意见、了解诉求,促进政府善治。
但也应看到,公众通过网络问政积极参与,到政府善治的实现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网络问政既是政府善治的必然选择,也是对政府善治的巨大挑战。
网络问政推动善治必须寻求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大发展、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大变革的加速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互联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媒体的中心权威。在公共事务讨论中,互联网会形成多元的“意见市场”,党委政府的声音也只是多元意见博弈的一元。比如,在舆论事件中,互联网上呈现出政府、意见领袖、“亲历者”、“见证者”甚至“经验者”等多个“权威”并驾齐驱、多方争夺公众信任的局面。政府在以往管理过程中的主导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无法简单地在全社会层面形成“统一思想”,而是要经历充分的公共讨论,通过主动回应和引导,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寻求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网络问政应以主动回应和积极落实赢得群众信任。充分遵循传播规律、主动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疑问,强化说服力、弱化强制力,是政府重塑权威、掌握主动权的新的选择。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高度重视网上舆情,但要注意重搜集轻回应的倾向。只有政府在舆论事件中回应的速度逐步加快,回应的态度持续改善,回应的方式不断改进,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才能得到企稳和提升,市民的公民意识才能增强,城市发展的社会理性才能增强,政府行政与社会的互动才能改进。这种官民之间的良好互动,正是从公众参与走向政府善治的重要步骤。深圳建立了“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从响应速度、信息发布、政府行为、网络引导、应对成效等方面建立量化指标,鼓励主动回应的政府部门,对回应不及时或乱回应的部门发出红色警告,逐步完善问责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然,政府仅仅止步于回应也是不能让公众满意的。回复及时,态度诚恳,但再无后话,“舆情”了半天,工作一点不见改进,这样的“弹簧门”“玻璃门”现象,不断引起公众的不满。最好的回应,是党委政府的实际行动。网上回应不仅仅是语言技巧问题,不仅仅是姿态问题,而是有错必纠、付诸行动。因此,舆情处置应有一整套政府的支持系统,以政府的实际行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真正处置好舆情。
网络问政要加强依法管理,保障公众参与的有序开展。作为公众参与的平台,互联网并非没有缺陷。网上社会结构成分存在局限,“网民”并不能代表“人民”;网络意见呈现螺旋式发展的特征,容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放大社会情绪;各种利益力量博弈容易掩盖真实意见,“网络水军”、“网络公关”仍难杜绝;舆论监督、网络反腐和恶意诽谤有时难以区分,甚至恶性谣言时有出现。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法规,依法公开管理互联网,比如对于恶性谣言,应该对造谣者绳之以法;对于恶意诽谤、侵犯个人隐私,司法部门要积极介入,帮助受害者解决取证难等问题。立法规范管理互联网,就是为了确保政府和公民都在法律框架范围内活动。一个尊重公序良俗、健康有序的互联网,更能涵养正能量,更能彰显公众参与。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这无疑将对有序引导互联网上的公众参与起到积极的作用。
尊重网络舆情、尊重网络问政的社会良序光凭“作秀”是走不下去的。是要基于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并善于从中找根源、明方向、改不足,建保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践行“执政为民”根本宗旨。唯此才能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新机制。
第二篇:[申论] 网络问政
【学习目标】
1、了解网络问政出现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2、深刻理解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
3、学会运用政策、法规处理网络问政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背景链接】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 并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以此为标志, 中国的网络问政全面展开。各地党委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纷纷“触网”, 了解网络民意, 倾听网络民声, 汇聚网络民智, 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发布方式,微博对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介入和渗透日益广泛,不断引爆社会舆论。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注意到了微博的力量和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尝试注册微博账号,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引导舆论,获取反馈,与公众交流,凸显中国网络问政水平与日俱进。在网络问政日益常态化、制度化的今天,微博的出现无异为“官”“民”间的互动提供了一种有效而新颖的手段。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和渗透,其影响力正日益扩大。在2010年中国网络发展进程中,微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这一年深深烙下了“微博元年”的印记。云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伍皓,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章剑华,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他们的微博吸引了大量听众的关注,受到网民热捧。2011年1月11日,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在召开的浙江组织部长会议上公布了他的个人微博,并号召从事组织工作的官员学会在“玻璃房”工作,公开透明,接受大众监督。2011年9月25日至26日举行的“公安微博:实践与前景”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全国公安机关仅在新浪网、腾讯网开设的政务微博就已达到4000余个,经过认证的民警个人工作微博约有近5000个,在各行各业中独树一帜。全国公安微博拥有数千万的“粉丝”,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标准表述】 【权威观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温家宝 【意义】
第一,网络问政是了解民需、调查民意的“直通车”,有助于政策的策划。问需于民,是社会科学管理的前提,是策划政策的基础。在新时期,网络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表民意、诉民求、吐民怨的“大众麦克风”,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可以通过网络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府的决策部署、社会民生热点焦点问题等进行评价讨论,真实、充分地表达意愿和看法,有效解决了上情下达“中梗阻”、下情上达“打折扣”的问题。通过网络可以更直接、更广泛地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使很多问题更显性化、公开化,可以极大地拓展党和政府了解民情、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促使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更直接、更有效。第二,网络问政是荟萃民智、辅助决策的“信息库”,有助于政策的制定。网民的意见和建议表达了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对于政府部门捕捉舆情信息、不断挖掘民智具有积极作用,极大丰富了政府的信息来源,是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富矿”。网络问政使领导者视野更宽广,头脑更清醒,思路更开阔,决策更科学。
第三,网络问政是提高效率、转变作风的“加速器”,有助于政策的执行。党政机关工作流程、服务流程“晒网”,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促进机关作风转变、行政效能提升、服务质量改进的嵌入机制和倒逼动力,对于拖拉推诿、敷衍怠慢的情况,舆论要求追究相关责任,网络问政推动实现政令畅通。
第四,网络问政是评价政策、改进工作的“风向标”,有助于政策的评估。政府出台的每一项社会管理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政策有缺陷和不足,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通过网络问政可以及时、充分了解到政策不符合实际的环节和内容,进行适时改进和调整。如果发现某项社会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就可以终止政策。第五,网络问政是预防贪污、防治腐败的“好帮手”,有助于政策的监督。网络监督好比人民战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重庆打黑风暴、河北“三鹿奶粉”事件,西安药家鑫案等震动全国的事件,几乎都是先在网络上曝光,引发激烈辩论和强烈反响,形成网舆风潮,推动行政解决,彰显了网络监督的强大力量。网络举报可以使纪检等部门快速获取举报信息,成为反腐利器。2009年6月和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开通当日均因访问量过大造成网络瘫痪,体现网民积极参与的热情。
【制度化的意义】
第一,网络问政制度化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方式。把网络社情民意作为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大大缩短了党委政府同群众之间的距离,也给群众提供了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和空间,增强了政府决策的针对性、准确性。
第二,网络问政制度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创新社会管理既要创新对现实社会的管理,也要创新对网上虚拟社会的管理。虚拟空间不虚拟,虚拟社会直通现实社会。
第三,网络问政制度化是构建大舆情信息体系的迫切要求。舆情信息贯穿于党委政府工作决策的全过程,作为一种资政、决策的战略性资源正被广泛认识和重视。【原则】
网络问政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网络问政所应遵循的途径:打造一个党委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第二,网络问政所应依靠的对象:各级党委和政府。
第三,网络问政所应达到的目的:实现民意, 让群众更加信任政府。【问题】
网络舆论在社会管理科学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因而在网络问政过程中,要注意甄别和扬弃。
第一,可能出现“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发布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深度分析】
在政府机构和官员纷纷开微博的背后,凸显中国网络问政水平与日俱进。如果说前两年中国的网络问政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那么今年网络问政的广度和形式应该说有了相当明显的推进。“微博问政”将会在各方推动下走向常态化,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网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是微博问政的巨大推动力。在现代社会中,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网友们用各种手段参与到声势浩大的网络问政行动中,充分体现公众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政府更注重倾听民情民意,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的互动关系更加紧密顺畅。由于传统行政体制和行政文化的某些不足,体制内信息流动不畅,而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开放性非常适合充当政府与民众交流的补充渠道,微博会继续成为公众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
网络仅仅是一个“前台”,有效回应微博问政的挑战,需要政府在人、财、物的调配和行政运行机制方面做出相当大改善的努力,要适应网络的透明快速,政府的反应机制要更灵活更透明,这对政府运作系统的改革提出更高新要求。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开始使用微博,增强了微博问政的力度和广度。和红火的网络论坛与博客一样,当微博得到网民的追捧、一呼百应之际,也对政府的决策、沟通、处置乃至公共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考验。
因此,政府要高度关注微博问政的影响力,时刻关注技术发展新动向及舆情发展新走向,充分发挥微博在推动民众参政议政、加强政府与民众交流方面的平台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对“微博问政”的局限性保持清醒认识,建立科学的舆情评判机制。【措施】 第一,加强问政组织领导,建立科学管理体系。首先成立网络问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涉及社会管理舆情的应对工作,将正面的建设性意见吸收并转化为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将负面舆情消除在萌芽状态,尽可能减少已经发生的负面舆情对社会管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为涉及社会管理舆情的处置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其次,健全涉及社会管理舆情处置工作的管理机制。成立领导小组的同时,要加强舆情处置的硬件建设,实行专人负责、及时监控、处置舆情、开展网络宣传、评论。
第二,保持畅通问政渠道,形成良性互动格局。构建网上官员与网民良性互动的格局,是政府积极应对网络民意的首要选择。政府应先使得网络利益有效表达的渠道保持畅通,及时了解和处理网络民意所反映的问题,并完善沟通反馈机制。比如通过一些在线搜集网络民意、在线回复网民提问、在线咨询网络民意等方式进行广泛沟通,建立和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舆情分析制度、网络听证制度,并且开展网络民意调查,及时搜集和回复那些民众强烈关注的问题。还应发挥政府网站优势,重视这一开展政府与民众交流的重要官方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信息资源优势,提升政府网站与网络民意的互动效率。
第三,注重伦理建设,培育网络公民文化。首先,加强网络环境下伦理建设,培育公民的政治责任意识,努力提升公民的网络道德责任感。其次,大力发展网络社会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通过发展网络环境中的社会文化和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来规避网络民意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非理性。另外网络时代的政府应该为公民文化的培育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公民把政治参与作为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使得他们在积极的政治参与过程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公民通过网络积极地参与社会管理,实现自身的利益追求和价值,提高和加强公民对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的认识,促使执政目标与网络民意之间更加契合,对于有效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有巨大作用。
第四,建立完善法规体系,规范网络秩序。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序性和网民参与的非规范性,迫切需要网络立法加以规范。首先要发挥人大的立法作用,在遵循网络立法适时性、整体性、针对性和国际性原则的基础上,创制一部结合网络技术和政治民主的基本法律,并且适当考虑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来弥补人大立法的不足。在网络法规制定的内容上看,既要规范网络秩序,又不能妨碍公民参与的自由,在秩序和自由之间,网络立法体现的是两者之间的协调和平衡。网络法律体系在规范网络参政秩序的同时,也应为公民网络参政行为提供了一个法制化的渠道,确保网络民意不受压制,保护公民在网络中言论自由权,使网络民意能通过正常途径得到重视,保障公民有序的参与,实现网络问政的有序化。
第五,推进信息公开,建立问政问责制度。回应网络民意首要的是切实推进政府网上信息公开。这是政府“阳光行政”的基本要求。因而必须坚持政府网上信息依法公开、真实公开、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建立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扫除网络民意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另一方面,建立网络问政的问责制度。政府应加快建设可量化的指标体系,追究在网络问政中失职官员的责任,健全网络问政的问责制度。只有网络问政制度化,用问责制约束政府行为,才能使网络问政落到实处。政府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当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考核标准,通过奖惩制度来督促各级政府在网络问政中发挥实效。这不仅有助于改变政府机关作风,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而且有助于塑造和维护政府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推动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课后习题】
联系实际热点问题,以科学有效实施网络问政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字数800——1000。
第三篇: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由网络问政到当面问政
“举牌哥”“鲨鱼妹”“光亮哥”“拇指妹”……在这个夏天,一个个广州年轻人用个体独特的方式,勇敢表达对社会的关注,积极参与公共事件的决策,掀起了一个个网络热点。政府与民众的良性沟通机制在网络上风生水起。
新生代从网络“拍砖”走向“面对面”问政
眼下,像“拇指妹”一样具有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新生代青年不断涌现。反对地铁翻修方案的“举牌哥”陈逸华,呼吁市民停止食用鲨鱼的“鲨鱼妹”邓茜元……他们从网络“灌水拍砖”走向现实生活,以标新立异的行为艺术,吸引了公众对公共事务及社会事业关切的目光。
“很多人问我做这些事的动力是什么,其实我很想反问一句为什么不去做呢?”已在一家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找到工作的区佳阳说,大学期间她就对旧城保护、维护妇女权益、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一直比较关注。
“拇指妹”等新生代青年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对社会建设发展及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成为公共政策制定吸纳民意的新渠道。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说,这些新生代发起的公益性倡导活动,形成了广而告之的“附议”,“一个人的意见不一定会被采纳,但当发起人发出倡议、转发人以各自的方式附议,就意味着这些意见要提上议事日程,进入讨论阶段”。
同时,对于广州市建委主动约谈“拇指妹”的做法,要切实解答民众的疑惑,不能只满足于个案式的答疑解惑,更要形成和完善长效机制。
年轻的声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平台的表达与传播。这对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加强公众参与、公民表达、公共意见整合,以及拓展和畅通政府吸纳民意的渠道与方式,带来了新启发与新课题。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 申论 例文 道德建设终稿
道德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从主流上看,中国人呈现了良好的道德风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展示了国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昂扬向上的基本道德状态;近些年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大事喜事的成功举办展示了国人热情、周到的服务奉献精神;汶川、玉树地震,7.21特大暴雨灾害等大灾大难体现了灾区人民顽强不屈,中国人民爱心如潮、仁人爱人、共克时艰的美德。
于此同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药家鑫的无情8刀,到小悦悦的悲惨遭遇,从“地沟油”屡禁不止,到“毒奶粉”的卷土重来,以及“房妹”、“房姐”、“房祖宗”的不断“勇现”。。种种乱象都意味着一些领域存在道德示范,诚信缺失的现象;一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以权谋私、造假欺骗、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
道德领域的种种乱象事出有因,应理性看待。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加速期,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发出自己的声音,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相互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其中不乏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导致了思想道德领域的种种问题。
这些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背道而驰,与中华民资的传统美德格格不入,冲击的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就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甚至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绊脚石,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当今中国,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元化社会思想意识并存。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爱国、民主、富强、和谐,把广大人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下。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化中一以贯之,必能有力的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有包容多样又能有效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既能坚守社会基本道德又向更高目标迈进的生动局面。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走群众路线,扎根基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讲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将老百姓左邻右舍,乡里乡亲的好人好事。只有坚持扎根基层,讲述基层,教化基层的方针才能拉近思想道德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在群众中营造道德教化的良好氛围,实现无缝对接。“当代雷锋”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阿婆”陈贤妹,“最美保洁员”郑冬花,都是群众身边的清泉,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不需要喋喋不休的说教,这样的道德教化是潜移默化的,是接地气,最有生命力的。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与法制建设相辅相成。要坚持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当今社会出现的不少思想道德领域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法律制度上的缺失。如果能够有效地“把制度关在笼子里”,形成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和不易腐败的保障机制,那么某些领域的消极腐败现象就不会易发多发。如果能够很好的执行环境损害依法赔偿的法律法规,超量违规排放的企业就不会肆无忌惮。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规范,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辅相成,法制是强制手段,道德则是内心准绳。法律制度完善才能使善行义举得到发扬光大,才能使不义之举得到应有的惩治,为思想道德建设保驾护航。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在群众间形成道德教化的良好氛围是一个
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撮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探索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长效工作机制是建立良好道德教化氛围的必要硬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学雷锋活动,推进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常态化,把发现和展示好人好事的工作做得扎扎实实、风生水起。表面看这是一种坚持,而实质上反映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高度自觉和自信。
理性、客观的正式目前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全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水平;营造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关注新兴网络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很多考生问,如何才能获得申论高分。江苏公务员考试网(js.offcn.com)认为,除了掌握正确的材料分析方法,快速、准确、简明的把材料的核心思想表达清楚,更需要平常做足功夫,将笔杆子千锤百炼的精句信手拈来,在短短的两个半小时最多三个小时之内,“组合”成一份满意的答卷。
先说除作文之外前面的客观题。很多同学认为只要把要点找全面,即使语言不是那么精炼,照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但是根据考生的反馈来看,往往没有那么乐观。特别是在某些归纳概括题的总括句,综合分析的关键句上,我们要精益求精,把最传神的句子表达出来。换句话说,要学习翻译家的准则,做到表达上的“信,达,雅”,先要做到不随意增减材料的原意,然后不拘泥于原来的表达形式,最后追求文章的简明优雅。要达此目的,首先需明白文中的原话适当使用。例如去年国考从材料3“菊儿胡同、豫园城隍庙、枫泾古镇”中谈启示一题,在论述“菊儿胡同”时,有原句“城市文化的肌理”,我们在写答案的时候,假如写不出更好的词(比如可将“肌理”换成“脉络”),那最好将原话拿来使用。除此之外,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在文章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提炼。
说到媒体,大家最为关注的应该是新兴的网络媒体,包括浏览网页和刷微博等方式,大家都可以随时关注很多热点。假如在关注某些热点时看到了很好的语句,不妨复制粘贴或者摘抄下来,以备考试之用。上海的同学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微博。首先要关注的便是上海市政府的官方微博上海发布。新浪在2012年的官方微博(即蓝色V认证的微博)排名中,上海发布排名第一。“飞驰中构建城市蓝图;奔跑中传递城市变迁;信步时欣赏城市美景;闲坐时叙说城市故事。这里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欢迎围观,共话上海”这样的简介,便体现了文字的功底,是我们写申论时的方向。以接地气、亲民的特点,上海发布很快赢得上海市民的赞誉。最近自贸区的讨论非常活跃,而很多同学却不知道自贸区到底可以带来哪些变化,可以去上海发布的专题讨论看“自贸区详解”。此外,每天发生的新闻热点,微博以140字的短小篇幅,将政府对某些热点的看法简明的表达出来,适当借鉴,可以在考试的时候让你表达更加准确。除了上海发布之外,“警民直通车-上海”和“文汇报”等媒体,上海的同学也可适当参阅。
除了上海的微博,全国性的当属“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微博了。而我们除了要看这些微博之外,最好的方式是去百度搜索“人民网评”“新华时评”这些更加接近申论的官方评论。听闻最近上海下半年事业单位考试第一大题即“公平正义”,让考生谈谈为何要重视公平正义以及如何去做才能保障公平正义。假如大家关注过新华时评的一篇“三个公平得民意、顺民心”,答这道题易如反掌。此文章分别从十八大解读“三个公平”、党的宗旨、宪法的规定等方面论述了为何要构建公平正义社会,同时从科学发展、法制建设、完善监督三个方面论述迈向公平正义的途径。其中很多词语非常精炼,如论述违法行为时,提到“任何以权代法、以言压法、徇私枉法的行为必将受到惩戒”,远比很多同学写的“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惩戒”要好。同时在论述坚持科学发展时提到“没有发展,解决一切问题都如空中楼阁、镜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