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网络问政vsa(xiexiebang推荐)
by 小熊
网络问政已经被各地的官员所认同,网络问计于民已经成为政府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如何加快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强“网上信访”工作,强化法律和技术监管是摆在各级政府的面前的问题。华图针对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提供了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网络问政”。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网络问政
(一)问题表现
第一,许多制度性问题过去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不够,如今通过“网络问政”得以发现。比如“开胸验肺”事件的发生表明了我们目前在彰显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存在着一些制度性缺失,经过网络传播和热议后受到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同时还对有关违反职业规范和道德的当事人给予惩处。这既是个案,也警醒人们重视社会生活中类似的相关问题,因此,“网络问政”起到的是显示器的作用。
第二,一些制度作用发挥不够或者职能履行并不充分的领域通过“网络问政”可以提高制度效率和效能。比如众所公认的在反****领域中,表面上体制内外的监督机构完整,队伍庞大,实际上制度效能较低,监督职能没有很好的履行。网络赋予的安全性特征、网民集体的力量和正义感编织了一个天然的场域,令网络反腐成就斐然。因此,“网络问政”起的是助推器的作用,推动人们对制度反腐的信心,推动遏制各种形式的****现象,也推动各级组织不断主动健全和完善制度。
第三,一些见不得阳光的权力滥用现象,一些不正确的理念、习惯与作风问题。在过去,这些问题有关组织部门处理起来会遇到人的障碍、部门利益的障碍,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动辄会无原则地迁就,造成党风、政风不正,党纪、政纪松懈。如今通过“网络问政”,尤其是网民的穷追不舍,这些问题成为必须正视和无法回避的严肃问题。因此,“网络问政”起的是加压器的作用。
(二)成因分析
第一,网络问政已经被各地的官员所认同。如公布省长手机号码,省长信箱,领导借助网络与全球网民在线交流。官员通过网络问政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更近了,方法也更灵活了。
第二,网络问政不拘泥于形式。比如,公推公选“一把手”,这在以前想都没有想过,而现在很容易就做到了。2008年的贵州贵阳市党委书记选拔,就是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向全社会发布,体现出了公推公选的公平、公正、民主,加快了民主建设的步伐。
第三,网络问政进一步表明了政府工作的透明。最明显的例证,就是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不到一小时,网络就发布了这一消息,使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就作出了部署,为及时抢救遇难同胞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网络问计于民已经成为政府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中央组织部从2008年起,委托国家统计局每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事业单位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的形式,实则就是充分发挥网络这一优势,加大对干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的考核力度和监督力度。让人民群众通过这一方法,为官员当参谋。
(三)对策建议
第一,成立组织,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整合各地相关部门职能,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深入研究信息化工作,加强互联网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务政务信息公开,了解网络社情民意,鼓励网民建言献策,解决网上信访问题。
第二,加快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强官方媒体网站建设,使其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加快本地政府网站、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扶持和培育属于本地的网络论坛、网络贴吧,用当地主流网络媒体规范当地网民行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互联网建设包括手机无线互联网建设,从发展趋势看不容忽视。
第三,加强“网上信访”工作。要把处理“网上信访”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安排专职人员收集网上有关信息,提供有关领导参阅,作为领导决策和改进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民意渠道和信息来源。必要时建立责任部门答复机制,及时在网上公布信访问题的处理结果,以正视听、以解民怨。
第四,强化法律和技术监管。网络舆情宜疏不宜堵。但对网民恶意传播一些明显超越宪法和法律,危害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侵害个****利的违法行为,要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规范,双管齐下,坚决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
by 小熊
第二篇: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必看热点:“网络问政”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必看热点:“网络问政”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结束,今年虽然招录人数相对去年减少但报名人数却增了不少,由此看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热仍然很严重,为此河南华图为大家整理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申论备考资料,希望助考生一臂之力。
一、背景知识
1.背景
网络问政,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意义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在信息传递、舆论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家开始利用互联网表达各种诉求,形成民间舆论的强大磁场,网络政治从一开始就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今年以来,领导干部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等渠道问政于民,政务信息公开也更加透明畅通。人们欣喜地发现,网络时代政府对民意高度关注。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一个新的公开、透明、即时、海量的信息环境和强大的网络舆论场已经形成,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进而成为舆论的制造者。舆论的多元性、时效性、广泛性的发展趋势,大规模、全国性的舆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成为公共事件,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便利,民众的决策参与意愿的加强,也迫切需要我们的政府和官员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的作用,积极通过网络这一媒介,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从而促进政府工作的开展。
二、原因分析
1.互联网发展迅速,网民数量众多。当前,我国已成为一个网络大国,从城市到乡村均可以找到大量熟悉网络的网民以及连接互联网的终端,这为网络问政热提供了技术上的基础。
2.民众民主意识增强,参政议政诉求强烈。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民主意识非常强烈,特别对于熟练掌握网络沟通的年轻一代,有着强烈的参议政愿望。
3.国家属于转型期,各种矛盾纷纷涌现。当前,是国家转型期的关键时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很多矛盾和问题影响了人民的切身利益,这是网络问政热的兴起基础。
4.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从中央领导人的亲临人民网,到省部级高官设立网络问政平台,再到各基层党委政府设立公共信箱,充分说明了政府对于网络问政的支持和关注,这成为网络问政热的助推器。
5.网络问政的实用性。能够把民众所关心,所考虑的问题,快捷地传达给有关政府部门,对于政府行政有揭发检举、提出建议、强化监督等方面的有益作用。有效推进了行政透明化,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6.网络问政成本较低。一个账号,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把问题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知晓,而且,还可以使用匿名,免除了后顾之忧,相比传统参政手段,成本极低。
三、对策建议
1.推行信息发布机制,促进政策的透明度,增加民众的政策知晓程度;
2.加大宣传力度,并组织培训,让领导干部统一思想,同时增添网络问政的相关知识;
3.积极调研探索,争取尽早出台长效机制;
4.主流媒体要起到引导和导向的作用,努力把网友吸引到主流的交流平台上来;5.完善网友意见的处理程序,让收集信息,交办,督查等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专题:http://ha.huatu.com/zt/hnguokao/
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166909202
第三篇: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网络群众路线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网络群众路线
背景链接*
网民是老百姓的一部分,老百姓在网上就意味着部分民意在网上。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一项民意调查,以前往往需要打印厚厚的一沓纸,要么让政府工作人员下去分发再收回,要么委托专业调查工作来承担。„„
查看详细>>
|综合分析* [权威论述]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习近平
[原因分析]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各项工作归根到底都是在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党的任何一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都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众人之心为一心,聚分散之力为合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最大人心和磅礴力量。
„„ [当前现状]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和领导干部了解民情民意最直接、最快捷的有效途径,各地通过开设官员微博、开通市长信箱、与网民在线交流、设立民声专栏等方式
„„
查看详细>>
|对策措施* [参考对策] 中公教育总结,践行“网络群众路线”,首要是正视网上民意。无须讳言,部分领导干部对网络民意有抵触情绪。甚至有人把网民的批评,看成是“一小撮” 不法分子的别有用心。如此讳疾忌医,只能激化对立情绪,撕裂舆论、破坏共识。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就是要俯下身子,抛弃鸵鸟心态,正视网络民意、服务网民,进而形成共识,形成良好的官民互动,打造晴朗的网络环境。
„„
查看详细>>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1.倾听网意,让网络群众路线走得好 „„ [开头示例]
1.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在哪,党的干部就要工作在哪、服务在哪。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兴起,群众开始逐渐由线下走到网上,积极拥抱“互联网+”,享受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利。面对世情、民情的改变,广大党员干部也要与时俱进,将群众路线走到网上。
„„ [结尾示例]
1.“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事业成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网上网下齐努力。顺应时代大势,走好群众路线,我们就一定能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实现亿万人民的伟大梦想而凝心聚力。
更多信息关注:云南人事考试网 云南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四篇: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由网络问政到当面问政
“举牌哥”“鲨鱼妹”“光亮哥”“拇指妹”……在这个夏天,一个个广州年轻人用个体独特的方式,勇敢表达对社会的关注,积极参与公共事件的决策,掀起了一个个网络热点。政府与民众的良性沟通机制在网络上风生水起。
新生代从网络“拍砖”走向“面对面”问政
眼下,像“拇指妹”一样具有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新生代青年不断涌现。反对地铁翻修方案的“举牌哥”陈逸华,呼吁市民停止食用鲨鱼的“鲨鱼妹”邓茜元……他们从网络“灌水拍砖”走向现实生活,以标新立异的行为艺术,吸引了公众对公共事务及社会事业关切的目光。
“很多人问我做这些事的动力是什么,其实我很想反问一句为什么不去做呢?”已在一家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找到工作的区佳阳说,大学期间她就对旧城保护、维护妇女权益、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一直比较关注。
“拇指妹”等新生代青年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对社会建设发展及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成为公共政策制定吸纳民意的新渠道。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说,这些新生代发起的公益性倡导活动,形成了广而告之的“附议”,“一个人的意见不一定会被采纳,但当发起人发出倡议、转发人以各自的方式附议,就意味着这些意见要提上议事日程,进入讨论阶段”。
同时,对于广州市建委主动约谈“拇指妹”的做法,要切实解答民众的疑惑,不能只满足于个案式的答疑解惑,更要形成和完善长效机制。
年轻的声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平台的表达与传播。这对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加强公众参与、公民表达、公共意见整合,以及拓展和畅通政府吸纳民意的渠道与方式,带来了新启发与新课题。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五篇:[申论] 网络问政
【学习目标】
1、了解网络问政出现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2、深刻理解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
3、学会运用政策、法规处理网络问政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背景链接】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 并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以此为标志, 中国的网络问政全面展开。各地党委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纷纷“触网”, 了解网络民意, 倾听网络民声, 汇聚网络民智, 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发布方式,微博对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介入和渗透日益广泛,不断引爆社会舆论。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注意到了微博的力量和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尝试注册微博账号,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引导舆论,获取反馈,与公众交流,凸显中国网络问政水平与日俱进。在网络问政日益常态化、制度化的今天,微博的出现无异为“官”“民”间的互动提供了一种有效而新颖的手段。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和渗透,其影响力正日益扩大。在2010年中国网络发展进程中,微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这一年深深烙下了“微博元年”的印记。云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伍皓,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章剑华,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他们的微博吸引了大量听众的关注,受到网民热捧。2011年1月11日,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在召开的浙江组织部长会议上公布了他的个人微博,并号召从事组织工作的官员学会在“玻璃房”工作,公开透明,接受大众监督。2011年9月25日至26日举行的“公安微博:实践与前景”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全国公安机关仅在新浪网、腾讯网开设的政务微博就已达到4000余个,经过认证的民警个人工作微博约有近5000个,在各行各业中独树一帜。全国公安微博拥有数千万的“粉丝”,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标准表述】 【权威观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温家宝 【意义】
第一,网络问政是了解民需、调查民意的“直通车”,有助于政策的策划。问需于民,是社会科学管理的前提,是策划政策的基础。在新时期,网络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表民意、诉民求、吐民怨的“大众麦克风”,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可以通过网络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府的决策部署、社会民生热点焦点问题等进行评价讨论,真实、充分地表达意愿和看法,有效解决了上情下达“中梗阻”、下情上达“打折扣”的问题。通过网络可以更直接、更广泛地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使很多问题更显性化、公开化,可以极大地拓展党和政府了解民情、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促使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更直接、更有效。第二,网络问政是荟萃民智、辅助决策的“信息库”,有助于政策的制定。网民的意见和建议表达了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对于政府部门捕捉舆情信息、不断挖掘民智具有积极作用,极大丰富了政府的信息来源,是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富矿”。网络问政使领导者视野更宽广,头脑更清醒,思路更开阔,决策更科学。
第三,网络问政是提高效率、转变作风的“加速器”,有助于政策的执行。党政机关工作流程、服务流程“晒网”,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促进机关作风转变、行政效能提升、服务质量改进的嵌入机制和倒逼动力,对于拖拉推诿、敷衍怠慢的情况,舆论要求追究相关责任,网络问政推动实现政令畅通。
第四,网络问政是评价政策、改进工作的“风向标”,有助于政策的评估。政府出台的每一项社会管理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政策有缺陷和不足,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通过网络问政可以及时、充分了解到政策不符合实际的环节和内容,进行适时改进和调整。如果发现某项社会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就可以终止政策。第五,网络问政是预防贪污、防治腐败的“好帮手”,有助于政策的监督。网络监督好比人民战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重庆打黑风暴、河北“三鹿奶粉”事件,西安药家鑫案等震动全国的事件,几乎都是先在网络上曝光,引发激烈辩论和强烈反响,形成网舆风潮,推动行政解决,彰显了网络监督的强大力量。网络举报可以使纪检等部门快速获取举报信息,成为反腐利器。2009年6月和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开通当日均因访问量过大造成网络瘫痪,体现网民积极参与的热情。
【制度化的意义】
第一,网络问政制度化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方式。把网络社情民意作为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大大缩短了党委政府同群众之间的距离,也给群众提供了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和空间,增强了政府决策的针对性、准确性。
第二,网络问政制度化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创新社会管理既要创新对现实社会的管理,也要创新对网上虚拟社会的管理。虚拟空间不虚拟,虚拟社会直通现实社会。
第三,网络问政制度化是构建大舆情信息体系的迫切要求。舆情信息贯穿于党委政府工作决策的全过程,作为一种资政、决策的战略性资源正被广泛认识和重视。【原则】
网络问政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网络问政所应遵循的途径:打造一个党委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第二,网络问政所应依靠的对象:各级党委和政府。
第三,网络问政所应达到的目的:实现民意, 让群众更加信任政府。【问题】
网络舆论在社会管理科学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因而在网络问政过程中,要注意甄别和扬弃。
第一,可能出现“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发布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深度分析】
在政府机构和官员纷纷开微博的背后,凸显中国网络问政水平与日俱进。如果说前两年中国的网络问政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那么今年网络问政的广度和形式应该说有了相当明显的推进。“微博问政”将会在各方推动下走向常态化,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网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是微博问政的巨大推动力。在现代社会中,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网友们用各种手段参与到声势浩大的网络问政行动中,充分体现公众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政府更注重倾听民情民意,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的互动关系更加紧密顺畅。由于传统行政体制和行政文化的某些不足,体制内信息流动不畅,而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开放性非常适合充当政府与民众交流的补充渠道,微博会继续成为公众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
网络仅仅是一个“前台”,有效回应微博问政的挑战,需要政府在人、财、物的调配和行政运行机制方面做出相当大改善的努力,要适应网络的透明快速,政府的反应机制要更灵活更透明,这对政府运作系统的改革提出更高新要求。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开始使用微博,增强了微博问政的力度和广度。和红火的网络论坛与博客一样,当微博得到网民的追捧、一呼百应之际,也对政府的决策、沟通、处置乃至公共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考验。
因此,政府要高度关注微博问政的影响力,时刻关注技术发展新动向及舆情发展新走向,充分发挥微博在推动民众参政议政、加强政府与民众交流方面的平台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对“微博问政”的局限性保持清醒认识,建立科学的舆情评判机制。【措施】 第一,加强问政组织领导,建立科学管理体系。首先成立网络问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涉及社会管理舆情的应对工作,将正面的建设性意见吸收并转化为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将负面舆情消除在萌芽状态,尽可能减少已经发生的负面舆情对社会管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为涉及社会管理舆情的处置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其次,健全涉及社会管理舆情处置工作的管理机制。成立领导小组的同时,要加强舆情处置的硬件建设,实行专人负责、及时监控、处置舆情、开展网络宣传、评论。
第二,保持畅通问政渠道,形成良性互动格局。构建网上官员与网民良性互动的格局,是政府积极应对网络民意的首要选择。政府应先使得网络利益有效表达的渠道保持畅通,及时了解和处理网络民意所反映的问题,并完善沟通反馈机制。比如通过一些在线搜集网络民意、在线回复网民提问、在线咨询网络民意等方式进行广泛沟通,建立和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舆情分析制度、网络听证制度,并且开展网络民意调查,及时搜集和回复那些民众强烈关注的问题。还应发挥政府网站优势,重视这一开展政府与民众交流的重要官方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信息资源优势,提升政府网站与网络民意的互动效率。
第三,注重伦理建设,培育网络公民文化。首先,加强网络环境下伦理建设,培育公民的政治责任意识,努力提升公民的网络道德责任感。其次,大力发展网络社会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通过发展网络环境中的社会文化和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来规避网络民意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非理性。另外网络时代的政府应该为公民文化的培育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公民把政治参与作为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使得他们在积极的政治参与过程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公民通过网络积极地参与社会管理,实现自身的利益追求和价值,提高和加强公民对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的认识,促使执政目标与网络民意之间更加契合,对于有效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有巨大作用。
第四,建立完善法规体系,规范网络秩序。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序性和网民参与的非规范性,迫切需要网络立法加以规范。首先要发挥人大的立法作用,在遵循网络立法适时性、整体性、针对性和国际性原则的基础上,创制一部结合网络技术和政治民主的基本法律,并且适当考虑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来弥补人大立法的不足。在网络法规制定的内容上看,既要规范网络秩序,又不能妨碍公民参与的自由,在秩序和自由之间,网络立法体现的是两者之间的协调和平衡。网络法律体系在规范网络参政秩序的同时,也应为公民网络参政行为提供了一个法制化的渠道,确保网络民意不受压制,保护公民在网络中言论自由权,使网络民意能通过正常途径得到重视,保障公民有序的参与,实现网络问政的有序化。
第五,推进信息公开,建立问政问责制度。回应网络民意首要的是切实推进政府网上信息公开。这是政府“阳光行政”的基本要求。因而必须坚持政府网上信息依法公开、真实公开、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建立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扫除网络民意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另一方面,建立网络问政的问责制度。政府应加快建设可量化的指标体系,追究在网络问政中失职官员的责任,健全网络问政的问责制度。只有网络问政制度化,用问责制约束政府行为,才能使网络问政落到实处。政府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当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考核标准,通过奖惩制度来督促各级政府在网络问政中发挥实效。这不仅有助于改变政府机关作风,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而且有助于塑造和维护政府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推动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课后习题】
联系实际热点问题,以科学有效实施网络问政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字数8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