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1危机公关与声誉风险管理
危机公关与声誉风险管理
【课程背景】
声誉风险成为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十分关注的领域,声誉风险甚至被视为“最令人畏惧”的风险,从齐鲁银行票据案到国有银行巨款失踪案等,银行一旦遭遇声誉事件应对不当,不仅会直接损害商业银行的信誉,导致银行品牌价值损失,甚至会危及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生存。
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突发事件经过媒体的密集报道,形成了强烈的舆论冲击波,考验着企业对舆情处置和应急处理能力,媒体对企业的深度关注和监督,不可避免要面对公众和舆论的评议,若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就有可能“点一穴而瘫其全身”,也有可能使一些原本不会发生,或原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事情,演化成一种公共事件,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作为直接服务于广大用户的银行企业来说,我们需要了解和提高两方面的素养:一是学会主动风险管理,通过一些新闻选题策划去引导风险而不是被动挨打,二是从容应对媒体及公众危机,在被媒体和公众围剿时从容解脱、逢凶化吉,而本课程就重在解决这两大难题!【课程特色】
1、课程内容融合近60家银行企业、220家运营商企业、30家电力企业的实际案例和操作经验,有很强的指导性、实战性、落地性;
2、授课通过案例分析、视觉呈现、思维导图、世界咖啡等引导技术,课程参与性更强,更容易转化为行动,辅助培训落地;
3、讲师近16年专注危机公关、舆情管理、媒体传播、新闻宣传管理研究及实践,经验非常丰富。【课程收益】
1、了解银行业声誉风险,掌握银行声誉风险事件发展进程检视流程
2、掌握银行声誉风险事件中针对媒体的应对之道
3、了解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
4、掌握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具体措施
5、全面提高新闻发言人媒体沟通技巧和临场应变能力
6、掌握传播和公关技巧,构建媒体关系,与公众建立良性信息互动方法
7、了解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舆情监测及危机应对技巧
8、帮助学员分析不同媒体的属性及传播作用,并对危机沟通的处理策略、流程、类型、具体措施等进行针对性剖析与演练
【实施方式】专题讲授、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群策群力、视频分析、图片分析等
【课程对象】行长、副行长、中层管理干部、支行长、营业网点负责人、风险管理人员、银行媒体管理人员等 【课程时长】1-3天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银行声誉风险解读与管理之道
一、银行业声誉风险解读
1、中国银行业声誉风险
2、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外声誉风险介绍
案例分析:齐鲁银行票据诈骗中声誉风险处理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出问题了?
案例分析:时代周报曝光某城商行贷款涉暗箱操作案例
二、银行声誉风险事件发展进程检视
1、声誉风险事件处理关键时期
2、肯德基应对声誉风险事件流程
3、声誉风险管理控制的三步曲
(1)网络舆情(如何控制论坛负面信息、优化百度搜索结果)(2)记者沟通(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媒体记者,采取不同类型策略)(3)门户网站(如何未雨绸缪建立可靠的网站编辑沟通方式、应急方式)
4、银行内部管理——声誉风险事件的真正源头
5、声誉风险管理的应对机制
6、声誉风险事件的应对原则
7、危机事件显现媒体特点
案例分析:某股份制银行应对网络实名举报的成功案例
三、银行声誉风险事件中针对媒体的应对之道
1、关键手段——媒体的源头管理
2、一个部门,一条专线
3、统一对外口径,让发言人来应对
4、避免电话采访,严防记者杜撰
5、面对恶意敲诈,寻求法律解决
6、声誉风险的来源
案例分析:某国有银行应对记者采访骗贷案。
四、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
1、预防第一原则
2、积极主动原则
3、全局利益原则
4、及时报告原则
5、全员参与原则
案例分析:招商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经验?
五、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具体措施
1、制定一系列的制度
2、建立声誉风险管理专业队伍
3、声誉风险管理系统
4、建立识别、评估、监测、控制、报告、评估的流程
5、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具体措施课程小结
案例分析:某股份制银行已实施的声誉风险管理咨询项目及声誉风险管理系统。
第二部分、银行危机公关策略和与记者、媒体和谐关系构建之道
一、危机传播管理机制的建立
案例分析:播放中央电视台对2015年315晚会曝光的相关新闻,探讨如何在突发事件面前建立危机传播管理机制
1、危机意识
2、危机传播管理流程
事前: 居安思危(信息监控)、防微杜渐(危机预备)、未雨绸缪(危机准备)
事中:临危不乱(危机处理)
事后:转危为安(复原与重建)、前车之鉴(学习)
3、危机处理的F4原则(1)Forecast事先预测(2)Fast快速反应(3)Fact尊重事实(4)Flexible灵活变通 4、2011-2015年其他危机传播管理案例剖析
5、危机传播管理类型
(1)文化冲突危机管理(案例)(2)广告宣传危机管理(案例)(3)某一行业危机管理(案例)(4)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案例)
6、危机传播管理团队的组建
二、如何应对媒体突然采访
1、很多时候记者采访是善意的突然才反复
2、接受采访的公关原则
3、弄清媒体记者来路
4、辨别化解圈套陷阱:常见的5个圈套
5、区别应对各类问题
6、确保回答权威可信
7、如何回答生疏棘手问题
8、回避机密敏感问题
9、应对恶意刁难问题
10、应对采访逻辑方法与修辞技巧
三、如何有效识别暗访记者
1、比普通人问得仔细些
2、明明本地人却讲普通话或明明外地人讲蹩脚本地话
3、在营业点不同位置消费和提问
4、一定会带相机或手机、录音笔随时取证用
5、有时会带相机或手机在企业不同点拍照(明拍)
6、不停的调整包的底部(里边可能有隐性采访设备)
四、如何正确引导记者,防止断章取义
1、不要让媒体兴奋起来
2、为企业营造有利的拟态环境
3、议题设置中的“引导术”
4、利用有效的事实来抓住记者的注意力
5、以事实为基础来答复记者
6、永远不要对任何记者说“无可奉告”
7、一定要在记者面前表示出对自己产品的热爱
8、如何应对不公正的报道
9、如何扭转错误报道导致的被动局面
10、学会在采访中防患于未然
五、如何进行媒体关系的有效处理
1、认识媒体与媒体关系管理(1)媒体的运营模式及运作机制(2)媒体记者的心理解读(3)网站与媒体人士沟通的技巧(4)如何创办和管理好网站的自控媒体
2、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
(1)危机的预防——建立政府部门危机管理程序(2)危机的处理——应对公众与媒体的负面反应(3)化腐朽为神奇——危中伏机(4)突发事件应对的10个黄金法则
3、企业与媒介关系处理战略
(1)认识记者、认识媒体、认识新闻(2)媒体管理机制与新闻发布制度(3)媒体的经常出现的问题(4)企业与媒介组织关系的处理(5)企业与媒体战略关系的建立
六、如何与媒体构建和谐共赢关系
1、媒体是什么?(1)朋友、敌人、野兽(2)防火、防盗、防记者(3)媒体是一把“双刃剑”(4)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
2、与媒体营造透明的玻璃屋
(1)经常性地与媒介进行沟通,征询他们对于新闻宣传策划的意见,并适当注意选择合适的场合,在交谈中营造合适的气氛
(2)要在适当时候统计出企业的广告投放量,并以此为依据,与媒介单位进行深层次沟通
(3)采用一些为编辑记者们所喜欢的方式与他们打交道,力求他们自愿并乐意地为企业多做宣传
3、面对媒体,应该做到
(1)准备好事先经过批准的相关资料,如声明、Q&A(2)进行必要的器材准备,以备必要时记录谈话内容
(3)接受记者采访时,要首先记录媒体名称、记者姓名、负责版面、联系方式
(4)要保持前后观点的一致性
(5)如果不能发布更多信息,请解释原因(6)尽可能提供充足证据以支持相应观点
4、面对媒体,绝对不应该
(1)说“不予评价”、“无可奉告”,这只会导致更多的猜测(2)与媒体发生争执(3)夸大或背离事实真相(4)发表“非正式”言论
七、如何高效处理网络舆情
1、加强日常监测,并上升到制度层面
2、锁定网络舆论监测的主要渠道
3、细分内容,对舆情内容进行分类
4、网络舆情的监测周期
5、舆情阅评工作
6、敏感问题重点督办
7、组建网络发言人、网络舆情评论员队伍
8、寻找意见领袖或者是专业的第三方
9、建立官方微博,加大与网民的沟通
第二篇:危机公关和风险管理
危机公关和风险管理
从古巴导弹危机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从东南亚金融风暴到全球金融危机,从“九一一”恐怖袭击到“非典”、H1N1甲型流感蔓延,从印度洋海啸、佛罗里达飓风到汶川大地震,从埃克森公司石油泄漏事故到强生公司泰诺胶囊中毒时间、“三鹿奶粉”时间„„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各种问题和矛盾也随之而来,越来越多潜在的或是正在发生的公共危机日益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这么一个“风险社会”的时代,没有一个组织可以免疫于危机,如何应对公共危机,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已日益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尤其在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了当今时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用起来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是受大众欢迎的根本因素。但同时也有很多的不健康信息在网上出现,这些信息的散布途径极其混杂,给网络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危机公关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通过网络一条针对企业不利的信息或者诽谤等负面信息有可能让一个企业陷入巨大的危机。特别是一些信息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被急速传播和高度放大,成为影响企业社会形象、引发公众情绪对立、激化社会矛盾甚至酿成重大社会事件的导火索。因此,及时了解信息,加强网络危机公关舆情监控,做好舆论引导和矛盾化解工作,对于维护企业品牌形象、营造和谐的外部舆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危机公关是维护网络健康的重要途径。
对于企业而言,在危机来临时,除了要妥善处理好危机事件,同时也要有危机中寻找潜在的成功因素,这便是危机公关的精髓所在。只要企业抓住机遇,面对危机时,采取积极、适宜的策略,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变通协调,努力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新环境,便可以使企业从危机中重新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危机公关的本质其实是通过网络手段塑造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与企业之间的信任,人与品牌之间的信任。对于企业来说突如其来的“天灾”,加上“人祸”,给企业带来的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危机公关的未来走向必将是信任经济。
危机公关将从客观上体现危机公关的核心价值和作用,促进危机公关市场的良性竞争,从而带动一批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
第三篇:浅谈公关危机管理——
题目:
姓名:王庆波学号:系部:商务系
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班级:20082215030208会展三班
浅谈公关危机管理——
摘要:
现代的社会中各种危机,企业在组织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决策失误、产品设计与质量问题、公共关系活动违反法规规定、经营人员的态度与水平问题以及新闻媒介和竞争对手的误导等等一系列原因,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危机事件,危及企业的组织形象,利益关系甚至生存。
各种危机时刻存在,现代企业内部人员必须了解公共关系危机产生的原因,树立公共关系危机的意识,做好公共关系的预防工作,并能根据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程序、策略妥善的处理各种危机事件,是企业转危为安。
目录:
1、公共关系的概况
1.1、公共关系危机的含义
1.2、消费者关系的含义
1.3公共关系在协调费者中的作用
2、消费者关系的协调
2.1、公关危机中与消费者协调的方法
2.2、公关危机中与消费者协调的意义
3、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策略———以丰田召回与顾客间的关系为例
3.1、丰田集团召回概述
3.2、丰田与消费者沟通以及赔偿
4、结束语
5、参考文献
四、结束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企业的成长、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企业要尽一切努力避免自身陷入危机,一旦遭遇危机,就要接受它,重视危机的存在,客观认识到危机的危害性,做好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对企业危机事件公关能力的重大考验,有效的危机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使对企业的降到最低限度,危机管理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发掘危机中蕴涵的“商机”,帮助企业在危机事件中发现机遇,化危机事件为企业转机
一、公共关系的概况
(一)公共关系危机的含义
所谓公共关系危机,简称公关危机,是指企业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因某种非常性因素引起的表现出某种危险的非常态状态,它是企业公共关系严重恶化的反映,在众多的危机中只是一种特殊的形式。
(二)消费者关系的含义
是指企业与其产品和服务的现实的、潜在的消费者之间所结成的社会联系。
(三)公共关系在协调费者中的意义
概述: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企业并以安全性能著称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近期因以油门踏板故障,脚垫阻滞加速踏板等问题进行了全球性的召回,召回总量逾800万辆,已超过丰田2009年781万辆的全球总销量,这对于丰田公司形象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害。丰田为修复公司形象,挽回消费者的信心,正在与顾客展开了周密的的危机公关活动。
关键字:丰田;召回;危机公关
目录:
1、公共关系的概况
针对消费者
与消费者沟通以及赔偿
(1)本着尊重法律,尊重客户的原则,如果消费者投诉投诉我们的汽车有质量问题,我们应该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诉求积极、认真地予以回应。以尽最快时间受理投诉,不要以各种借口拖延,拖延的越久我们越没有主动权。
(2)诚恳的向消费者说明真相。以诚相待,开诚布公地说明事情的原委,诚恳地接受批评,以淡化矛盾、转化危机。推脱和含糊其辞智慧给消费者不坦诚的感觉,增加危机的处理难度。
(3)诚恳的向消费者道歉。危机出现后,消费者已经不再关注事实,而是关注我们对事件的态度。消费者可以原谅我们的错,但不可原谅我们不承认错误。所以发生危机后,我们首先第一时间内拿出态度。要善于倾听消费者的心声。危机发生后,往往会对消费者心里产生很大的冲击,往往非常愤怒,往往会对我们发牢骚。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打断他,不要反驳与辩解,认真倾听。明白对方的意图。
加快召回的进度。用最少地时间去召回所有有质量问题的汽车,并做出相应的赔偿承诺和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1、对于购买丰田汽车的买主,如发现汽车有质量问题,被召回而造成的交通费,误工费损失,但没有造成人身好伤害的情况。丰田公司在召回中免费为顾客提供为期一年的维修,并保证维修质量和承担相应地交通费和误工费,并在汽车修理期间,提供同型号车进行使用。
2、如果发现汽车有质量问题,而且给人身造成轻微的上海的,甚至导致死忙的。丰田公司在召回活动中不仅承担所有的医疗费用还会给家属精神上的高额补偿。
3、与经销商沟通,对于问题车辆可直接在购买处给予退换相关手续,对经销商承诺对于
退回的车辆给予退还维修等,并对销售商给予一定的赔偿。对于缺陷汽车产品根据其程度不同给予维修、更换、收回等不同的方式消除产品可能引起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缺陷过程。4对尚未召回有质量问题的汽车,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提供上门召回服务,在召回维修阶段影响车主是用的,由经销店提供代步车供消费者使用。
5未交付的那些汽车,丰田公司将充分尊重客户的选择,如果客户节约,公司将全额退还定金。
6作为质量改善的一个具体的措施,丰田应该加强技术实地调查的体制,比如说通过派遣技术人员到当地进行技术分析,也就是客户品质。技术工程部门,而且还要强化经店、售后服务部门的技术分室。此外,在召回的的决策流程当中,丰田更多的反映各地区的消费者的声音,让更了解当地市场的相关人士参与决策,更好、更快、更准确的做出决策。
人才培养。关于质量管理,丰田汽车的本部有一个顾客第一培训中心,今后今后在全世界各个地区,包括中国,也要成立同样的培训职能,这样才能培养真正从客户角度分析质量保障活动的人才。
二 开展促销活动
第四篇:危机公关管理
危机公关管理
一、定义
危机:危机(crisis)韦氏大字典诠释为:「一件事的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又可阐释为「生死存亡的关头」和「关键的刹那」,可能好转,可能恶化。由此可知,「危机」是在一段不稳定的时间,与不安定的状况下,急迫需要做出决定性而有效的措施,所以危机处理往往存在於一念之间。达尔文说:「适者生存 不适者灭亡」,用危机处理的角度思考〝适者〞是指能够面对危机,解决危机,最後能够继续生存下来的主体,「不适者」正是那些无法适应危机挑战而被淘汰的主体。
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具体是指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正确判断形势,充分估计困难,多管齐下,有效化解,把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更要看到,在这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求我们辩证对待“危”与“机”,学会在危中求机,努力转危为机,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当危机来临之时,如何冷静分析形势,权衡各方利益格局,从而在复杂的利益与情感的博弈中做出最正确的决断,这正是在一种危机四伏的时代中,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必须培养的关键管理力。
古往今来,只有常胜将军,没有永胜将军。商场如战场,只有长胜企业家,没有永胜企业家。企业危机乃至“商海沉浮”,都是经常发生的事,关键在于正确应对。因此,危机公关是一门学问,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随着品牌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媒体监督和经济法规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品牌危机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当中,而危机发生的频率、产生的影响力和波及的范围都足以说明中国品牌已进入了危机高发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预防以及能否在危机发生后成功地进行危机公关,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第五篇:声誉风险管理细则
声誉风险管理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完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维护公司良好的声誉与稳定的客户关系,推进公司持续发展战略,现参照《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声誉风险是指由公司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公司负面评价的风险。
声誉事件是指引发公司声誉风险的相关行为或事件。
重大声誉事件是指造成公司重大损失、市场大幅波动、引发系统性风险或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声誉事件。
第三条 声誉风险管理应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遵守公司风险管理原则,执行公司风险管理策略,是公司各类风险管理的最高级别。
第二章 管理机构设置
第四条 董事会是声誉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承担公司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董事会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批及检查风险控制委员会、合规风控部有关声誉风险管理的职责、权限和报告路径,确保其采取必要措施,持续、有效监测、控制和报告声誉风险,及时应对声誉事件。
(二)授权风险控制委员会为声誉风险管理常设议事机构、合规风控部为公司声誉风险日常管理机构,配备与公司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声誉风险管理资源。
(三)明确公司各部门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的职责,确保其执行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
(四)培育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文化,树立员工声誉风险意识。
第五条 风险控制委员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履行部分职能,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议由合规风控部提交的声誉风险管理方案及其他董事会授权管理;
(二)对重大声誉事件进行预警和紧急部署;
(三)指导合规风控部有效开展声誉风险管理日常工作;
(四)董事会安排的有关声誉风险管理的其他工作,定期向董事会报告声誉风险管理情况。第六条 合规风控部职责为公司声誉风险日常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包括:
(一)关注并持续跟踪法律、规则和业务的最新变化,与监管部门保持日常的工作联系,准确把握相关变化对公司声誉的影响,适时提供声誉管理建议;
(二)贯彻执行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制度,负责识别、评估、监测、咨询、报告和控制声誉风险的日常工作;
(三)组织声誉风险的排查工作,指导各部门风险控制岗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定期做好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情况的报告;
(四)协助人力资源部对员工进行声誉风险管理培训;
(五)必要时,提请公司聘请外部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对声誉风险控制提供建议等。第七条 研发创新部协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一)随时关注有关贷款行业和我公司的舆论新闻,做好声誉风险监测和提示;
(二)收集整理有关贷款行业、我公司的全部舆情,重点关注行业或我公司相关的负面舆情;
(三)按季开展舆情研判,按照监管标准对全部舆情划分等级,出具季度舆情研判报告,对有关事件的成因和影响进行分析,提供有关应对措施;
(四)依照公司安排协调媒体处理有关声誉风险事件。
第三章 管理措施
第八条 公司根据自身实际风险承受能力,建立适合的声誉风险监测体系,对声誉事件分类分级管理,明确管理权限、职责和报告路径。
第九条 公司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的监测和管理。
第十条 理财中心作为公司窗口部门,应高度重视公司声誉的维护,改善客户服务,确保客户得到良好的服务体验。
第十一条 公司建立客户投诉机制,在审计部设立专门的客户服务投诉电话,号码为83634994,指定专人接听、记录相关投诉内容,并将投诉信息反馈相关部门协调处理,审计部全程监督客户投诉的处理过程,人力资源部对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实施评估。
第十二条 理财中心相关人员应及时记录并妥善处理与客户之间的纠纷,始终保持态度谦和,在推介理财产品时不得有虚假陈述、误导性宣传和重大遗漏;应及时向客户提示风险,引导客户详细阅读《认购风险申明书》,不得违规宣传。
第十三条 研发创新部定期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公司内部声誉风险管理培训,必要时,聘请的第三方组织进行专业培训,最大程度避免由于言语不当、误会等而引发的声誉风险。
第十四条 研发创新部应加强信息发布和新闻工作归口管理,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信息,主动接受舆论监督,为正常的新闻采访活动提供便利和必要保障。
第十五条 公司各部门应实时关注舆情信息,及时向合规风控部报告有关公司的负面舆论,经公司研究、授权后由研发创新部负责在网站、报纸等相关媒体及时澄清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
第十六条 各部门风险管理人员应定期了解部门所辖业务变化情况,检查业务资料,建立声誉风险工作记录,如发现客户投诉和其他可能引起公司声誉风险的事项,应及时提请经办业务人员注意,查找原因,制定具体措施,防范风险发生,并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形成详细的声誉风险情况报告,书面提交合规风控部,并做好实施风险预案的准备工作。
第四章 报告路线
第十七条 各部门风险管理人员应定期向合规风控部提交包含声誉风险管理情况在内的风险管理报告,详细报告声誉风险等制度执行、潜在风险点、风险管理意见和建议等内容。
第十八条 合规风控部定期检查和指导各部门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及时总结公司包括声誉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公司风险控制委员会、高级管理层。依照重点管理的原则,对重要的业务部门和人员进行重点监督。
各部门对合规风控部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要给予支持和积极的配合,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懈怠。第十九条 风险控制委员会定期召开风险控制工作会议,听取合规风控部对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包括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汇报与建议。
第二十条 公司按照监管要求建立舆情的外部报告机制,包括每日舆情监测报告、舆情和声誉事件的研判。研发创新部指定专人负责每日舆情监测,实行每周舆情“零报告”,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路径上报北京银监局监管处室。如遇负面舆情,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北京银监局,并通过电子邮件报告舆情发现及应对情况。事态严重的,按重大突发事件处理、报告。
第二十一条 合规风控部根据研发创新部提交的报告制作季度末舆情研判报告,按规定路径报送北京银监局。
第五章 应急管理
第二十二条 应急管理原则
(一)结合贷款业的特点,坚持依法、快速、高效、稳妥的原则。
(二)保守国家秘密,对于涉及机密以上(含机密)的事项应严格遵守保密法规,不得泄漏。
(三)按照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各司其职,服从指挥。
(四)坚持维护稳定的原则,统一认识,顾全大局,科学决策,依法处置。
第二十三条 公司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为非常设机构,组成成员相对固定并随工作岗位变化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日常办公地点设在办公室。声誉风险突发事件按照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声誉事件等级界定
(一)界定原则
当声誉事件等级指标有所交叉,难以判定级别时,应按相对较高一级突发事件处理。当声誉事件随时间推移升级后,按升级后级别的程序处理。
(二)等级划分
1、特别重大声誉事件(Ⅰ级)
造成公司重大经济损失,有可能影响全国范围贷款乃至银行同业稳定,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声誉事件。
2、重大声誉事件(Ⅱ级)造成公司较大经济损失或具有可预见的较大经济损失,有可能影响全省范围贷款乃至银行同业稳定的声誉事件。
3、较大声誉事件(Ⅲ级)具有可预见的潜在经济损失,有可能影响全市贷款乃至银行同业稳定的声誉事件。第二十五条 声誉事发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自救,同时上报北京市银监局。
第二十六条 声誉风险应急报告应按照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原则报告。最先获悉声誉事件发生信息的部门,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按照规定向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报告内容要符合规范。
第二十七条 应急报告内容应包括
(一)声誉事件所涉及的机构、自然人、发生的时间、地点。
(二)声誉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等级、可能涉及的金额及人数、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以及事件发生后的社会稳定情况。
(三)声誉事件的发展趋势、可能造成的损失、已经及拟进一步采取的应对措施。
(四)其他与本声誉事件有关的内容。
第二十八条 应急报告的时限要求:发生Ⅰ级、Ⅱ级声誉事件,在2小时内向北京市银监局报告;发生Ⅲ级突发事件,在4小时内向北京市银监局报告。
第二十九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自救处理。同时,在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向北京市银监局报告。具体处置措施如下:
(一)快速准确寻找负面声誉的发布者,委派专人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对声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责任查证属实,以书面形式上报北京银监局,若遇时间紧急,可先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口头说明,并在第一时间提供书面材料。
(二)经查证属实,存在重大误解的,由相关人员及时对负面声誉的发布者或相关人员做出解释说明;经查实公司确为第一责任人的,应承担责任,给负面声誉发布者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三)经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授权,由研发创新部在主流报纸、网站、电视等媒体及时澄清有关事实,对负面舆情做出解释说明,必要时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现场说明。
(四)密切关注负面声誉的发展态势,采用报纸专栏、在线访谈、媒体消息、博文贴文等多种方式对负面声誉及时做出回应,第一时间出手,抢占话语权。
(五)对于特别重大声誉事件和重大声誉事件,应提前搜集证据、聘请律师,做好应诉前准备工作,并与负面声誉发布者或相关人员进行妥善协商,争取最大限度的谅解。
(六)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并通过直接方式对声誉事件的前因后果做出说明,关注媒体的最终报道。
(七)与同业或第三方取得联系,必要时向其寻求资金或其他方面的支持。第三十条 应急保障
(一)通讯保障。公司与北京市银监局、北京市政府、市人民银行保持通畅的通讯联系。领导小组掌握所有成员、公司各部门的联系电话,并确保信息畅通。所有通讯及信息共享应符合有关保密规定。
(二)文电运转。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确保与各相关部门文电运转的高效、迅速、准确、畅通,不得延误。
(三)技术保障。确保公司计算机设备及网络系统有足够的软硬件技术保证,对业务、财务数据信息实行定期备份和异地备份,保证有两名备用系统管理员,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因为人员缺岗而影响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安全保障。公司办公大楼配备经警,昼夜巡查;资金柜台设置防弹玻璃;关键部位配备必要的录相及安全报警设备,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六章 激励与约束
第三十一条 公司各部门和员工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进行表彰和奖励:
(一)严格执行外部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及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防范声誉风险成绩显著的;
(二)在识别、评估、监测声誉风险中成绩显著的;
(三)举报公司声誉风险,经查证属实,对避免公司声誉和资产损失成绩显著的;
(四)在声誉风险管理的其他方面成绩显著的。
第三十二条 公司各部门和员工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进行处罚:
(一)隐瞒声誉事件和风险,不按规定报告,被合规、内部审计或其他部门发现或查实的;
(二)违反《声誉风险管理细则》和公司其他相关规定,造成重大声誉风险的;
(三)被外部监管部门发现负面舆情或声誉事件而公司相关人员仍未发现的,或被外部监管部门批评、处罚或制裁的;
(四)因言语不当被新闻媒体披露造成严重不良声誉影响的;
(五)因违反相关管理规定被客户投诉,造成严重不良声誉影响,经查证属实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细则由合规风控部负责解释与修订。第三十四条 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