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介绍(台湾)
巴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介绍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巴南区的前身就是千年历史名邑巴县。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巴人就在此繁衍生息,立国建都。秦代臵巴郡,北周时改称巴县。巴县历来是重庆郡、州、府的附廓大县,同城而治。1994年12月,撤巴县建立巴南区。
巴南区位于重庆主城南部,长江流经境内60余公里,现辖8个街道、14个镇,幅员面积1825平方公里,总人口90万。是著名的“中国温泉之乡”,森林覆盖率超过40%,境内有南温泉、东温泉、圣灯山、云篆山、樵坪山、南湖等著名旅游休闲景点。
巴南区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资源富集,是重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移民文化的重要汇聚之地,先后涌现了“宁抛头颅不丢寸土”的英雄将军巴蔓子、“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长杨沧白、新中国首任女大使丁雪松等名人。
悠久的发展历史,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使巴南区蓄积与传承着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民族民间文化,现尚存民间口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戏曲等110余种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巴南区木洞山歌、接龙吹打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分别达到9项和55项;现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21人,区级传承人74人;有80人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级、市级民间故事家、民间歌手和民间吹打乐手;木洞镇、接龙镇、花溪街道被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已达7个;接龙吹打、木洞山歌、双河口巴文化传说、姜家龙舞等一批项目的保护发展在全国、全市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巴南把保护特色文化资源作为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精心保护、努力传承、合理利用。主要经验是:一是加强项目普查。从2003年起,对民间文化进行深入调查、收集、整理、编辑、归档及保存。二是加强理论研究。多次邀请国家、市专家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提炼、包装、保护工作开展进行论证、指导及策划。编写《木洞山歌集》、《接龙吹打乐》等理论书籍。三是加强传承。采取命名、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民间文化老艺人进行传习活动。利用民间人才优势进行传承,巩固发展队伍500余支,依托学校抓青少年队伍培养,专门编写了《接龙吹打》、《木洞山歌》、《巴南儿歌》等课堂教材,进入相关中小学校课堂教学。四是着力艺术包装,创作出音乐《凉风绕饶天要晴》、合唱曲目《木洞山歌》、山歌剧《迎村官》、民间吹打乐《闹春》等一批文艺精品。
五、作好宣传展示。我区民间文艺代表队应邀参加全国民间吹歌大赛、中华红歌会、中国高校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专场演出等市级以上大型演展20余次。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精品文艺汇演等,摄制非遗保护项目电视专题片10余部。
重要项目简介: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接龙吹打乐
接龙吹打乐是流传于巴南区接龙镇及其周边地区,以唢呐、鼓、锣、钹、镲为主要演奏乐器的民间器乐音乐,系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
接龙吹打乐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接龙镇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接龙吹打乐被喻为“巴渝吹打的缩影”,发端于古代巴人创造的巴渝舞,成型于元明时期,现形成吹奏乐、打击乐、吹打乐、吹打唱乐4大类别,有丫溪调、下河调、青山调、教仪调、昆词、将军锣鼓、伴舞锣鼓7大品种,现有乐班260个,乐手2000余人,已统计的乐曲有983首。
接龙吹打的保护具有范例式特征:编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书”被文化部确定为示范写作范本;出版了《接龙吹打乐》等系列专著11部600余万字;开办了全国首个中等职业教育班——接龙吹打乐三年制中等职业教学班;率先将其引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并建立了7个学校传承基地;以生态文化村建立为契机,发展123个吹打乐文化大院、200余个吹打乐文化之家……
通过多年来的精心保护,接龙吹打乐已渐成为中华吹打乐艺术的一朵奇葩——获重庆市第一次民间吹打乐比赛特等奖、首届全国吹歌比赛特别优秀奖等10多项重量级奖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接龙吹打乐艺术就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洞山歌 木洞山歌是巴南区木洞镇及周边地区人们所传唱的一种古老民歌。历史典籍中屡有记载,《吕氏春秋〃音初〃季夏纪》称:“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往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南音”。清代刑部尚书王士祯夜泊木洞书:“新月数声笛,巴歌何处船。今宵羁客泪,流落竹枝前”;清巴县县令王尔鉴歌木洞曰“农夫拍手歌农歌,牧童牛背唱竹枝”研究表明,木洞山歌中的罗儿调就是由广为流传的竹枝歌演变而来。
木洞山歌品种繁多,曲调丰富。有由薅秧劳作孕育出的主要品种禾籁(高腔禾籁、矮腔禾籁、花禾籁和连八句等),弥足珍贵的罗儿调。还有如劳动号子、风俗歌、情歌、神歌、盘歌、舞歌、小调等。木洞山歌的歌词典雅,曲调旋律别致优美,业界行家为之赞不绝口,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历史价值。
1990年10月,木洞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山歌之乡”,1999年11月被确定为“巴渝优秀民间艺术”。2006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11月,木洞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近年来,木洞山歌队应邀参加市级及国家级比赛及演出近20次。2009年3月木洞山歌在央视〈小崔说事〉栏目随同市长黄奇帆接受采访时演出。2009年9月获西部12省市原生态山歌民歌金嗓子赛歌会4个大奖项。2010年6月,木洞山歌队赴京参加央视《民歌·中国<魅力重庆>》录播工作,2011年7月,《木洞山歌》参加中华红歌会比赛获中华杯(一等奖)。同时参加第九届中国西部民间花儿歌会原生态比赛获银奖。
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花溪歌舞
花溪街道位于长江之滨、花溪河畔。高楼林立中的花溪人,不断创造、传承、享受着美丽的民间巴歌巴舞。
花溪民间歌舞艺术门类众多,秧歌、腰鼓、龙狮、彩船、花灯、彩扇、梆鼓舞等和时代歌舞在这里互融互补。多年来,花溪街道的群众文化以突出民间歌舞活动为特色,带动各项群众文化的普及与深入,全街道有各类民间艺术队伍96支,老、中、青歌手300多人,各类民歌小调1000余首入卷民间文艺集成,民间歌舞艺人在参加全国、市级大赛中多次获奖。2001年荣获“重庆市民间歌舞之乡”的美誉;2008年11月花溪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花溪人吸收了“四川盘子”的优质元素创造了“花溪碟子舞”,碟子舞从而成为巴渝民间歌舞的一块招牌。秧歌队在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演出,创作的村歌《建新之歌》被评为中国村歌十大金曲。
四、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姜家舞龙习俗 龙洞、龙池、龙山、龙石……巴南区姜家镇,好像就是由“龙”组成的一个特殊所在。于是说龙、唱龙、舞龙、祭龙就成为姜家人的生活习俗。
姜家舞龙习俗历史悠久,是先民巴人龙蛇图腾崇拜的遗存。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融入进当地民众的岁时节令、生产生活、人生礼仪和宗教信仰等民俗活动之中,形式丰富多彩的舞龙习俗文化。
姜家人视龙为神、以物化龙,于是就出现了龙舞品种的多样性、龙无道具制作的简易性等等特征。现有火龙、柑子龙、黄荆龙、虾子龙、萝卜龙、青菜龙、草龙、扁担龙、板凳龙、旱龙(俗称旱龙船)、独龙、女子龙、彩龙、箩筐龙、背篼龙、痘痘龙、肉龙、墨龙、童子龙、孝龙等20来个品种,道具制作时简单到可以任意捡根绳索将身边一些物件,如箩筐、萝卜等连接起来进行舞动。
在1942年--1948年间,姜家的“九龙盛会”名扬巴蜀。解放初期以及上世纪70年代末,姜家的火龙在参加省市的展演活动中大展神威。2009年,姜家舞龙习俗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姜家镇被列为重庆首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五、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跳石昆词
昆词是以唱见长,吹打唱相结合、我国独特而稀有的民间吹打乐品种,其唱腔形似“昆山腔”。现尚有重庆市巴南区的跳石镇、接龙镇留存,而尤以跳石昆词乐班为多、技艺为佳。
跳石昆词距今已有140来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四川总督吴棠从江苏昆山引进。跳石镇道士徐善堂为重庆地区的首个传承人,如今已传承至第八代。
昆词乐班通常由8人组成,其中打击乐6人,唢呐吹奏乐2人。昆词沿袭了昆腔的引子、过曲、尾声等正格规律,广泛应用于婚丧寿礼等民俗祭祀、庆典活动中。
跳石镇现有昆词乐班6个,能演奏《朝阳歌》、《大**》、《园林好》、《锦芙蓉》、《风入松》、《老年高》等昆词乐曲150余支。
六、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文化传说
古代巴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巴文化”。历尽沧桑的巴南区双河口镇,那里还保留着大量的“巴文化”传说故事,人们可以从中体味到“巴文化”的独特韵味。
双河口“巴文化传说”,是巴渝地区长期流传、保留下来的古老巴族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被人们誉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绝”。2009年,双河口巴文化传说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双河口镇被命名为“重庆故事创作基地”,2011年,被命名为重庆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双河口“巴文化传说”包括巴人、巴地、巴物、巴事、巴图腾、巴语、巴艺、巴技、巴巫、巴俗共10大类别、30余个品种、上千百则故事。这些故事讲述了巴民族的产生、发展、灭亡,涉及到巴人的生产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具有特殊的认识价值和娱乐审美价值和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以及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等学术价值。
巴南区现有“巴文化传说”故事讲述群体数百名,其中熊祥君是重庆市著名的“四个故事大王“之一,能讲述千余则故事。
七、巴渝童谣的代表——界石儿歌
以巴南区界石镇为主体的巴南区儿歌创作、传唱,体现了巴南儿童文艺的鲜明特色,在全国都产生了大的影响,现已成为巴南区的重要文化名片,有着“重庆儿歌看巴南”的美誉。2009年11月,界石镇被市作协命名为“重庆市巴渝儿歌创作基地”,2011年,界石镇被命名为重庆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在传统的农耕时代,巴南区就是儿歌的富集地,“黄丝蚂蚂”等等经典儿歌传承经久不衰。近年来,巴南区深入挖掘其内蕴、努力打造品牌,作为巴南重要的地方特色文化在校园、机关、社区传承。目前“界石儿歌学会”有会员70多人,儿歌创作队伍已扩大到7个镇街13所学校1000多名师生,共创作儿歌20000多首,600余首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受到全国各地儿歌专家的高度专注。打造了“六个一”儿歌活动平台即:每月出版一期《巴渝儿歌》报,每年出版一本《界石儿歌精选》,举办一次儿歌夏令营,一届“界石儿歌艺术节”,一次集中采风,一场儿歌大赛。
儿歌《老鼠画猫》被央视选为“七巧板新童谣竞唱”前10首必唱歌曲,《蚂蚁搬家》在第七届全国少年儿童歌曲电视大赛征集中获银奖;《上网》被选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水果歌》入选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儿歌《老鼠画猫》、《上网》登上央视“六一”儿童节晚会。巴南4首儿歌入选“巴渝经典十佳童谣”。
八、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鱼洞乱针绣
“乱针绣”原名为“正则绣”,为现代刺绣工艺家杨守玉把画理与绣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刺绣艺术。家住巴南区鱼洞城区的杨世华从其师,长期在鱼洞地区传承此项此项独到的刺绣技艺。所以人们就将其称为鱼洞乱针绣。
鱼洞乱针绣结合西洋画的色彩和素描画的衬影法运用于刺绣,使刺绣与绘画结合起来,在针法中融合笔调,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风格独特。
鱼洞乱针绣具备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以及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学术价值,为研究巴渝地区的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十、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龙舟
木洞龙舟就是巴南区木洞地区民众划龙船竞技活动的一个总称。木洞龙舟起于何年何月不得而知。但从为纪念屈原而兴起的中划龙舟来看,木洞龙舟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现在的木洞龙舟赛是传统端午赛龙船习俗的延续和继承。和以往一样,如今每年的端午节举办龙舟赛时,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祀,以示龙神保佑水乡平安和丰收。
举办龙舟赛时,以队为单位,人数由三、四十人至七、八十人不等。每支队伍均有踩头一人,甩腰旗一人,打锣和鼓手各一人,拿艄的二人,前面划分水的四人,后面划吊艄的四人,中间则是主力,最隆重时还有打座炮的一人。比赛时一般沿木洞长航囤船--中坝的晒网石--江北的下梁--长航囤船路线划行。以到达终点时抢得的活鸭只数或旗臶,或扇子的多少来定输赢。在划行过程中,一般都喊着铿锵有力的龙舟号子,由穿着长衫、戴着凉帽和墨镜的踩头之人领唱,其余的跟着和唱,同时踩头之人还以翻跟斗,或吹口哨来吸引观众。除踩头外,其余的人员服饰统一。甩腰旗的手上拿两面小旗,随踩头的步调,做出各种甩手的姿势,同时起着指挥的作用。锣鼓声也是紧密配合踩头和甩腰旗之人,统一大家划桨的动作。通常在起划和到达终点时都要鸣放鞭炮助威。
现在木洞龙舟的一个最大亮点是出现了“女子龙舟”。女人们或单独或与男人混编,其号子声显得格外清脆动听。
十一、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南茶艺
《中华茶史》指出:“茶业起源于巴地……距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明代全国汇有名茶类99种,其中重庆有二……巴条茶和南平茶即巴县所产……。”1994年出版的《重庆市志》进一步称:“贡茶均以早为贵,春采即贡。而巴南采贡,秋茶亦能作为贡品,证明当时巴南制茶工艺与品质均有独到之处。”这些典籍所指的巴县“贡茶”其实就产于现今巴南区双河口镇羊鹿山上的“大茶园”,后来发展至二圣、接龙、跳石等地区。近30年来,巴南所产的“凉台雾绿”和 “一品云峰”相继获国际金奖,“巴南银针”在继2 0 0 5年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唯一指定用茶后,又获第六届、第七届“三峡杯”名优茶金奖,第七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一等奖……
巴南茶之所以能够成为贡茶,享誉中华大地、获得国际金奖、完全得益于特殊的收鲜、摊晾、杀青、揉捻、造型、烘干、提香、包装八道采摘、制作工艺。如采茶,直至今日,羊鹿民间也常在清晨,由未婚少女上山采茶,而且采一芽还要模仿僧人采贡茶时一样吹一口“仙气”……早已进入中国名茶之列的《巴南银针》就是将现代制茶工艺融入了“贡茶”的制作方法而制造出来的。
2009年,巴南茶艺成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接龙傩戏
接龙傩戏是丰富多彩的重庆民俗民间戏剧中的精华品类。它产生于古代先民的祭祀活动,依存于人生和公众礼仪、祭祀习俗的传承,其本质就是祭祀礼仪活动程序中的带有神圣、神秘、神幻的戏剧演出。所以,它既与祭祀仪式紧密相联,又以祭祀仪式为载体。
接龙仪式戏剧内容丰富,主要有阳戏、庆坛戏、延生戏、丧戏、师坛戏、杂俗戏、祈丰会戏、贺神会戏、祈神会戏等品类。
因为接龙傩戏有着“无戏不仪”的基本特征,其内部结构中戏剧表演与祭仪运作相互关系的不同状态,而构成其样式的不同形态。概括起来有仪含戏因、戴神演仪、扮神演仪、戏仪交错、戏仪相融、以戏演仪将仪戏化、戏仪并行、隐仪演戏9种形态。
接龙傩戏的音乐分两大部分,一是以唢呐锣鼓为主体乐器的伴奏音乐,二是具有“九板十三腔”的优美唱腔。
接龙傩戏现有19个坛班和93名艺人。
2007年,接龙傩戏进入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1年12月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让我们能够看到传承的希望所在。像贵州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学子们的兴趣点。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贵州省的例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作为多民族的省份,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非遗传承的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对很多非遗项目,往往面临着“人走技失”的困局。而打破这个困局,关键问题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的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有不同时代的“手艺人”代代相传。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来说,只是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对于高校来说,就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上努力。目前,高校可以从开设非遗选修课上作为突破口,再进一步设置非遗必修课,从而在高校中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
文化遗传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文化遗传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推进“非遗”进校园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
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作为学校,完全可以制作符合本校校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制定内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遗传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开展方言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比如,引导传统戏曲进校园,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如此类,都是有效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
立足本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可与文化单位建立对口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文化夏令营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本土“非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创设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环境熏陶。学校可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节目、班会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本土文化面对面,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
本土“非遗”进校园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学校要做有心人,要做用心人,真正搭建平台,让文化传承大优可为。
本次活动联合了县文化馆在教学楼大厅特设了五个方阵,依次是变脸馆,越剧馆,剪纸馆,布袋戏馆,提线木偶戏馆,每个方阵分别由民间艺术大师张永新、邢玲娟与柯秀容、金素清、郑运德、许正桃坐镇。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幼儿及家长驻足观看,大家纷纷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幼儿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其
中。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机关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孩子们在民间艺术家的魅力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之处,萌发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展望未来的一切,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六月,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的童年!
当然,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非遗传承,更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学校,尤其是高校往往是创新高地,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人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共同呵护非遗的传承。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同时,非遗文化也可以走进社区,走进更为基层的地方,让非遗的未来传承更为广阔。(苏彦)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各地纷纷从改革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
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教材是基础。当下许多城市推陈出新,编写适合适龄儿童阅读的教材,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阅读过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读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形式上,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容易被儿童接受,成为许多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的范本。全国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为幼小的心灵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教学基地,真正做到了非遗项目保护从娃娃抓起,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萱琳在傅山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苇编老艺人给孩子们传授技艺。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
学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增加古文比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哪些误区?这些问题的确引人深思。
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悟”,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落伍”或“久远”。对于,孩子们而言,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们的“鉴赏力”,如今的孩子,既然能“三岁读诗”,更能在小小年纪领悟“传统之美”。而孩子天生对文化美的鉴赏力,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形成一个呵护“传统美”的氛围,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一个内心的意愿和感受。
传统文化“近生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这是民族文化之魂,自信才有美丽,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之中,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形式”去展示和发扬,但一定不能“就形而形式”、“重形式而轻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小”下手,让传统文化之美从孩提始起就培养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而生活中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生存能力”,还有对美的“鉴赏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定要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力,这表示民族生命力和精神的成长。一个民族最兴旺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文化发扬最广大的时候。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本真包括“真正”、“真实”、“完整”。
1、真正:如捏面人,小孩子也会捏,但没有套路,是瞎捏着玩,不是“真正”,真正包括传统的技巧、材料和技术要求和规范。
2、真实:能作成产品,可见、可听、可触,如山歌,不能仅有文字记载,没人能唱。
3、完整:有一整套完整全面的体系,会唱1~2首歌不是完整,起码继承了较多的,较全的内容。应该是不是古代遗迹,而是靠人们传承而到来的古代产生的文化。如: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2010新添两项:京剧、中医针灸
2011年新添一项: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福建南音
南京云锦
安徽宣纸
贵州侗族大歌
广东粤剧
《格萨尔》史诗
浙江龙泉青瓷
青海热贡艺术
藏戏
新疆《玛纳斯》
蒙古族呼麦
甘肃花儿
西安鼓乐
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书法
中国篆刻
中国剪纸
中国雕版印刷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端午节
妈祖信俗
羌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麦西热甫(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活字印刷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经有过很多主人,这些人很多都是大人物,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每个人物后边都是一大笔非常重要的遗产,所以说,保定在我心里是沉甸甸的。但是过去多少年变化,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以来,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在这种大的冲击下,在这种大的冲击下,这个城市还剩下多少,这是我是关心的。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想知道还剩下多少。那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应该把它保护好了,用什么办法保护,怎么保护,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从全国各地来看,它有一些共同的问题,我们把共同性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层次上,来进行思考,一些比较大的,比如导向啊,战略啊,在这些问题上,要想一想。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先想到文化问题。一个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我们应该请各方面的专家,对城市进行研究,找到这个城市的核心,究竟那些是城市的文化个性,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动。比如说重要历史街区,历史板块,标志性的建筑物,等等,这个必须是要保住的。这样,这个城市怎么变,它的骨格,它的文化个性都不会变。但是我们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就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为什么?因为那时我们太穷,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太差,急于改变功能性的设施,想搞得好一点,大一点,舒服一点,可是我们是顾此失彼,可我们现在再想挽救,就来不及了,因为历史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也不能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