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元市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小编推荐)
广元市人民政府文件
广府发„2009‟11号
广元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广元市灾后重建项目及资金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广元经济开发区、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管委会:
《广元市灾后重建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经市重建委第3次成员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日
和社会捐赠资金的重建项目,按政府投资重建项目管理,实行审批制。工商企业利用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贴息资金实施的重建项目,按企业投资重建项目管理,实行核准制或备案制。
第四条
灾后重建项目必须是纳入灾后重建实施规划的项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做好实施规划、重建项目和资金安排的衔接,严禁灾后重建资金安排实施规划外的项目。
第五条
发改部门负责灾后重建项目审批、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灾后重建项目政府采购活动和资金财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审计部门负责政府投资资金的执行情况、竣工决算的审计监督。监察部门负责对灾后重建项目实行行政监察。督办室、经委、规划建设、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交通、国资、统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对灾后重建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六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广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管委会是项目责任主体,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项目建设、竣工验收、后评估等环节的组织落实和推进工作。
第二章 项目审批
第七条
政府投资重建项目应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主要
书,其它审批程序由受援县投资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属于港澳援建项目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标准,政府投资重建项目应合理确定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实事求是核定项目投资,严禁不切实际、贪大求洋和搞“半拉子”工程。
第十一条
政府投资重建项目应编制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并履行审批手续。审批部门在审批项目时,应组织专家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审。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凡可研报告达到初步设计深度要求的,由投资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对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联合审批。
第十二条 对于量大面广、单个投资规模较小的农业生产设施、乡镇卫生院、计生站、文化站、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劳动保障所、社会福利机构、村级公共服务场所、灾害治理和生态修复等项目,可集中打捆、分类编制可研报告,由投资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
重建项目的选址意见、规划许可、环境评价、土地审批等相关手续,应按有关规定从速办理。对原址原规模重建的项目,从简办理国土、环保手续。
第三章 项目招标投标
合,要定期、不定期地对招投标执行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要从重从快查处,确保灾后重建工程建设的质量。
第四章 项目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
参照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安排和分省包干方案的请示》(财建„2008‟701号)的规定,财政会同发改部门应分类研究制定同级灾后重建资金匹配原则和平衡方案。
第二十条
政府投资重建项目原则上必须进行预算评审。各级财政评审机构对项目工程预算进行评审,财政部门根据评审报告下达项目工程预算。如项目不具备预算评审条件或使用财政性资金较少的经同级财政部门审定并报同级政府同意后可实行政府采购。预算审定额作为招标(采购)最高控制价(标底)和财政拨款的依据。若项目已在实施过程中,对实施内容进行调整的,则评审其调整的部分。
第二十一条 严格按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预算不得超过已批准的投资概算。确需超过的,按规定程序报批准后方能实施。
第二十二条 项目主要施工合同和货物、工程及服务采购合同在签订前应报同级财政部门征求意见,正式合同在签订七个工作日内报财政部门备案。
投资的返还部分要及时上缴财政部门,由发改、财政部门提出意见,并经同级政府批准后用于其他灾后重建项目;
(七)建设单位要认真落实基本建设会计制度,规范灾后重建项目会计核算。对灾后重建资金原则上实行专户、专帐、专人管理。
第二十四条
政府投资重建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政部门应暂停拨款:
(一)未按规定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或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各项规定的;
(二)未按批复的建设规模和标准进行建设的;
(三)未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相关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
(四)项目单位弄虚作假、套取灾后重建资金的;
(五)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项目建设结束后,项目建设单位要及时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进行批复,财政部门对灾后重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实行“先审核、后审批”的办法,即先由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等机构审核,后按规定程序进行批复。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二十六条
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对政府投资重建项
强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监管工作的通知》(广震监发„2008‟16号)要求,实行周报和月报制度。
第三十一条 政府投资重建项目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投资概算来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要根据资金来源优先启动主要功能建设,严禁负债重建。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擅自变更设计或调整概算投资,应严格执行涉及变更管理的有关规定,突破原工程可行性研究范围的重大设计变更,必须报原项目审批部门审批。
第三十二条 灾后重建项目要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安全有关规定,确保重建工程质量合格。
第六章 项目稽察
第三十三条
根据省稽察办《关于加强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和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监管工作的通知》(川项目稽察„2008‟5号)要求,重点对工程招标投标、资金使用管理、工程质量、工程建设进度、项目概算控制、项目竣工验收等进行检查稽察。
第三十四条
灾后重建项目稽察可采取定期稽察或不定期稽察、全面稽察或专项稽察等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发改部门可以会同监察、财政、审计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联合进行稽察,也可以聘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稽察,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机构
和竣工决算,组织竣工验收,根据财政部门批复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或登记。未经竣工验收不得投入使用。
第四十一条
按照项目分类实施的规定,分别由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投资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市对县(区)部分项目进行抽查。
第四十二条
项目竣工验收应当具备验收条件,主要对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建设质量情况、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竣工决算情况、档案资料情况和项目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十三条
项目建设达到验收标准,应作出验收合格结论;对存在问题或未通过验收的,验收组须提出书面整改意见,限期整改。整改结束后,再申请组织验收。
第四十四条
投资主管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应对项目建设进行后期评估,必要时也可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后评估。
第八章 项目审计
第四十五条 灾后重建项目必须依法由审计机关组织审计,任何单位和个人审计不能代替审计机关的审计。
第四十六条 审计机关根据情况,对以下内容实施审计监督:
第四十八条 建设单位必须保证所提供的竣工结算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承诺在审计过程中原则上不再补交其他审计资料(特殊情况除外)。
第四十九条
所有灾后重建项目的标书及合同中要明确约定必须经审计机关确认后方可办理工程结算。在审计机关出具审计报告前,财政部门及有关建设单位可按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但最高不得超过合同价的85%。审计结束后,审计机关及时将审计报告送达财政部门和建设单位;财政及相关部门依据审计报告或审计决定办理结算,拨付工程款项。
第五十条 审计机关对灾后重建项目审计后依法作出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具有法律约束力,有关单位应当遵照执行。
第五十一条 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违法、违纪行为以及涉嫌犯罪的重要线索,应当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机关查处。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如国家、省出台新的政策规定,以国家、省的政策规定为准。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仅适用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特殊工作时期。
主题词:经济管理
项目
资金
办法
通知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广元军分区。
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2月10日 印发
第二篇:绵阳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绵阳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
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 一 条 为加强我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工作,确保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的精心组织,依法实施,达到规定要求和标准,发挥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最大的投资效益,依照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结合我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 二 条 本办法所称的卫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以下简称卫生重建项目(含: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等),是指纳入《绵阳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方案》,经省、市、县市区发改部门会同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有序重建原则确定,依照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正式批准立项的卫生重建项目,包括:
1、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各级政府专项资金、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投资建设的医疗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2、对口支援省、市、县市区援建的医疗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3、(境内、外)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建的医疗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第 三 条 卫生重建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按照卫生部印发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等14个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装备指导标准》执行。
第 二 章 卫生重建项目的管理原则
第 四 条 坚持符合规划,科学重建的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与当地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相结合。以恢复重建各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核心,以提高农村卫生、公共卫生为重点和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与服务能力的全覆盖。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卫生健康服务保障。
第 五 条 坚持统筹协调,有序重建的原则。要坚持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做到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满足基本需求。对各种渠道投入的卫生灾后恢复重建资金,要统筹安排使用,确保卫生重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完成。
第 六 条 坚持严格规章,安全重建的原则。实行卫生重建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公示制。问责制和评估制。严格执行国家的建设标准、建设规范、建设程序和招投标制度。做到选址安全、资金安全、工程安全,使用安全。确保工程质量,坚决杜绝腐败工程和腐败行为发生。
第 七 条 坚持加快进度,发展重建的原则。采取通报制、督办制、联席会议制等有效措施,确保“三年重建、两年完成” 2 卫生灾后重建目标任务完成。坚持恢复重建与发展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卫生重建项目的科学重建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卫生重建项目的管理组织
第 八 条 建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卫生局要向党委、政府建议成立由发改、财政、建设、国土、规划、审计、监察、卫生等部门组成的卫生系统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各项目建设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卫生重建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协调。并抽调专人,设立办公室,负责卫生重建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要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统一协调,密切配合,确保卫生重建项目顺利实施。
第 九 条 明确责任主体,实行目标管理。按照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相关规定,卫生重建项目的责任主体为:市州人民政府(负责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主体为:各项目建设单位。要把卫生重建项目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目标管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对卫生重建项目建设工作的督导,确保卫生重建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
第 十 条 建立协调机制,争取更大投入。
1、加强同各级项目投资主管部门、项目资金主管部门的联系和协调,积极争取国家、省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要按照卫生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方案,做好专项资金的分配、划拨、使用工作,保证卫生重建项目的资金需求;
2、加强同各对口援建方的联系与沟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利用援建方软件和硬件优势,实现在管理理念、运行机制、优秀人材培养、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等方面全方位的援建,加快卫生重建项目建设步伐,尽快恢复重建各受援县市区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
3、加强同各捐建方的联系与对接,努力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做好项目的包装、推介和对接,争取捐建方最大的投入。要将尊重捐建方的意愿与卫生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相结合,使捐建的卫生重建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
第十一条 搞好日常管理,加快重建进度。市、县市区卫生灾后重建办负责卫生重建项目建设进度的监督和管理,要完善报告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全面、准确的报告。各项目建设单位,要实事求是,按时报送有关报表,如实反映卫生重建项目落实情况、建前准备情况、开工情况、在建情况、竣工情况、投入使用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二条 严肃重建纪律,加大监管力度。各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招投标法、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严把卫生重建项目的审批关、卫生学评价关、投资概算关、资金拨付关、工程质量关和竣工决算关。对违纪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第四章 卫生重建项目的工程管理
第十三条 做好卫生重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立项工作。
1、各项目建设单位在市、县市区发改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委托有法定资质的代理机构编制《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项目投资额和立项审批权限,报省、市、县市区发改委(局),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和审批;
2、各项目建设单位依照通过论证和批复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立项申请,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转报发改部门审批;
3、各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发改部门立项批复批准的项目建设性质、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积极做好环境评估,落实建设用地,编制规划设计方案(或初步设计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指导和协调。
第十四条 做好卫生重建项目设计方案评审工作。
1、市、县市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设计方案,由市卫生局组织评审;村卫生室(站)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设计方案,由各县市区卫生局组织评审。
2、卫生重建项目设计与建设,要统一风格、统一标识,具体为:在全市范围内要分别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的标识进行统一;各县市区要对县市区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识进行统一。
3、卫生重建项目的评审程序参照《绵阳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设计方案评审办法(试行》执行。
第十五条 做好卫生重建项目招投标工作。各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发改部门核准的招投标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地确定设计单位、招标代理机构、工程监理公司和施工队伍。
第十六条 做好卫生重建项目施工管理工作。
1、开工准备:各项目建设单位要抓紧做好土地划拨、施工图设计、施工合同签定、工程报建、“三通一平”等开工准备工作,全力推进,早日开工建设。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
2、工程进度:各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国家、省、市的进度安排,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制定工程进度时间表,倒排工期,督促施工单位加紧施工,确保卫生重建项目按期完工交付使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督导工作。
3、工程质量: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各项目建设单位要落实专人,配合和协助质监部门、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精心抓好工程质量,建放心工程、优良工程。
4、工程安全:实行工程安全责任制,各项目建设单位要落实专人,配合和协助施工单位把好工程安全关,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建安全工程。
第十七条 做好卫生重建项目竣工验收与后评估工作。卫生重建项目完成后,各项目建设单位要及时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和消防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并邀请发改、财政、监察、审计、建设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到场监督。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在15日内向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竣工验收报告,并按有关规定上报。
卫生重建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并经一年正式运行后,应进行项目后评估。后评估工作由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后评估工作结束后20日内向市卫生灾后重建办提交卫生重建项目后评估工作报告,并按有关规定上报。
第十八条 做好卫生重建项目竣工决算与审计工作。卫生重建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建设单位应会同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时办理工程竣工决算并送有关部门进行审计(评审)。工程竣工决算审计(评审)批复后20日内,项目建设单位应将工程竣工决算审计(评审)报告送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章 卫生重建项目的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 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资金。对各级、各方面多渠道投入的卫生重建项目资金,要依据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方案,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确保卫生重建项目的资金需求。
第二十条 专款专用,实行封闭运行。要设立卫生重建项目资金专户,封闭运行,专账核算,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卫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安全。第二十一条 严格监管,发挥最大效益。各级财政、审计、监察、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卫生重建项目资金的监管,严格各种拨付审核手续,把好项目建设投资概算关、工程竣工决算与审计关,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对项目实施主体为对口支援省、市、县市区(援建)和(境内、外)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建)的卫生重建项目管理,执行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管理政策和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卫生灾后重建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广元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广元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广元市卫生局
(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市医疗卫生人员死亡11人,受损医疗机构1239个,受损房屋面积894784m²,经济损失92670万元;受损医疗设备11041台(件),价值12164万元;药品器械损失2567万元;其他基础设施及财产损失4038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共111439万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卫生厅的指导下,在兄弟省区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央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全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一、重建规划
全市卫生灾后重建规划以极重灾区青川县、剑阁县为重点,市直属、四县三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期规划调整后项目850个,其中:乡及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303个(拉动内需2个),村卫生室547个(拉动内需35个)。规划总投资22.63亿元,建筑总面积884670平方米。
二、项目进展
截止目前,全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工850
-1-
个,开工率100%,竣工849个,竣工率99.9%。其中:乡及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竣工303个,竣工率100%;村卫生室已竣工547个,竣工率100%;拉动内需项目竣工37个,竣工率100%。全市已落实各类卫生灾后恢复重建资金208600万元,占总规划的92.1%,其中乡及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203500万元,占规划的92%;村卫生室4763.2万元,占规划的100%;拉动内需374万元,占规划的100%。
其中市直属医疗卫生单位12个项目,规划建设面积220834平方米,总投资64976万元,现已竣工6个(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职工医学院、市中心血站、水电五局医院);正在建设中的6个(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二期、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执法支队、市紧急救援中心)
市中心医院新建业务用房47323平方米,购置设备21台件,总投资2050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8154万元,捐赠资金7000万元,到位率74%,土建部分中标11397万元,目前主体已完工,进入装修阶段和设备采购。
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业务用房63636平方米,购置设备5台件,总投资1108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900万元,中海油资金8758万元,到位率88%,维修部分中标275万元,中海油项目全额,目前中海油项目已竣工,维修加固部分已竣工决算。
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建业务用房16125平方米,总投资5500
-2-
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1500万元,土建部分中标2530万元,目前进入竣工决算。
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建业务用房23856平方米,购设备26台件,总投资3945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1800万元,土建部分中标1558万元,目前进入竣工决算。
市中医院拉动内需新建外科大楼10000平方米,购置设备40台件,总投资3148万元,资金来源:拉动内需资金1250万元,地方债券1485万元,土建部分中标1448万元,目前项目已进入竣工决算;第二期新建住院制剂综合楼15000平方米,总投资450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3000万元,到位率67%,土建部分中标3428万元,目前主体已完工,进入装修阶段。
市妇幼保健院购置设备60台件,维修设备10台件,新建业务用房14475.3平方米,总投资5633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1633万元,捐赠资金4000万元,到位率100%,土建部分中标3428万元,目前主体已完工,进入装修后期、手术室装修、设备采购及环境绿化、污水处理等。
市疾控中心购置设备91台件,维修设备60台件,新建业务用房8709.84平方米,总投资4725万元;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购置设备55台件,维修设备10台件,新建业务用房3000平方米,总投资1409万元;市紧急救援中心购置设备41台件,新建业务用房1252平方米,总投资689万元。上述四个单位统一建设,-3-
资金来源:中央资金7013万元,红十字会捐赠资金4000万元。土建部分中标2477万元,目前主体已完工,进入装修后期、实验室装修、设备采购、信息平台建设等。
市中心血站购置设备15台件,改建业务用房3296平方米,总投资498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290万元,到位率59%,土建部分中标124万元,目前已竣工决算。
广元职工医学院新建业务用房10858平方米,总投资3169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3169万元,到位率100%,土建部分中标2338万元,目前已进入竣工决算。
水电五局中心医院购置设备15台件,改建业务用房3303平方米,总投资18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80万元,到位率40%,目前已完成维修加固和设备采购。
三、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建中坚持以农村为重点,注重当前与长远,标准与实际,重点与一般。农村卫生与城市卫生、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国家医改与区域卫生规划,标准建设与能力提升,地方人文特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统筹建设。在总的项目中,农村占96%,市级占4%,估算投资中,农村占71%,市级占29%;建设规模,农村占75%,市本级占25%;规划床位数中,农村占70%,市级占30%。市公共卫生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等项
-4-
目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适用,得到上级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
(二)、抢抓机遇,争取资金。规划调整后,重建需资金226300万元,而中央只安排了75400万元,占规划的33.4%,缺口达150000万元。卫生系统发挥抗震救灾精神争取资金,以真心、真情、实绩感动援建者,争取到援捐建资金115400万元,加上单位自筹部分,使到位资金达到92%以上。
(三)、突出重点,力求突破。一是突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为重点,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上求突破;二是突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重点,在能力建设上求突破;三是突出医疗、卫生流程合理、科学、便民为重点,在标准化建设上求突破;四是突出夯实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在提升上求突破;五是突出建筑结构设防为重点,在建筑风格上求突破;六是突出统筹规划布局为重点,在可持续发展上求突破。
(四)、落实措施,强化监督。一是将重建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二是实行领导包片,办事人员包项目跟踪督导,三是定期通报项目进展,以通报促进展,四是现场办公解决难点问题,五是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六是严格程序,加强监督,严把八个关:即项目选址关;工程设计关;工程招标关;施工质量关;用材用料关;资金使用关;竣工验收关;廉政纪律关。
四、存在的问题
-5-
(一)、存在资金缺口:全市规划资金226300万元,已落实资金208600万元,有约17700万元的缺口。
(二)、个别项目存在低价中标、清单漏项、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加、价格调整及材料的变化,给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一些难度,要求项目单位按照合法程序进行申报和变更。
五、下一步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督导,在保证灾后重建项目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全面完成重建任务。
二是加强已竣工项目的财务决算、结算及审计工作。三是根据国家、省的安排,做好项目单位的设备采购,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的培训。保证房屋、设备的充分利用,达到房屋、技术、人才、设备、管理五配套。
四是加强项目单位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业务及管理水平,使项目建成后能充分发挥作用,服务于人民。
-6-
第四篇:灾后重建项目管理
灾后重建项目管理
截止月日,我镇已下达计划、列入项目总册或审核确认的结和片区机关、事业单位、垂管单位及相关公建项目灾后重建业务用房已完成建设规模、建设用地和空间落位的确定,实现规划落位,为下一步开工建设铺平了道路。
据县人事、编办、发改、建设及国土等部门审核确定,目前列入灾后重建计划或项目总册需在结和镇规划落实的片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垂管单位及相关公建项目共有12项。目前对已下达计划、列入项目总册或审核确认的单位项目已全部落位完毕,落位12个、落位率达100%。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建项目落位工作,从机构、政策等层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了高效、有序推进落地进程,党委、政府研究成立了镇灾后重建项目协调对接暨结和各片区机关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灾后重建以及相关公建项目的规划落实工作。组织机构成立后,镇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协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在调研、征求意见、专家审核的基础上,提请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审定、要求市、县机关事业单位业务用房在结和我镇的项目落位,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
在落位实施过程中,在以民政局牵头领衔的县规划技术组指导支持下,以有关规划专家为支撑,镇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协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会同我镇国土所、村管所等部门、单位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和最终使用单位严格执行落位程序、严把落位质量关。一是由发改、编办及人事部门根据项目册、投资计划提出项目、单位清单,据此,业主提出项目申请。二是由编办、人事部门审核人员编制情况。三是相关单位提供国家、行业标准、上级主管部门出具的函件或参照汶川灾区的相关规定、规范和依据。四是发改部门根据规划、投资计划、项目册审核建设及投资规模。五是国土所审核用地方案包括震前用地、规划用地规模等情况。六是镇村管所依据以上工作成果确定规划后的空间落位。七是分别报县政府常务会议初审。八是镇政府及时进行公示。九是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申报,办理相关手续,正式落位。
为了做好落位工作,在国土所的大力支持下,镇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协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并全力抓好,保持了各相关部门(单位)间的良性互动。前后数十次主持(组织)村管所、国土、等部门共同通过图上对接、现场踏勘、专题会、座谈会、会商会及征求意见等方式,对建设规模、建设用地、空间落位逐一认真对接。同时由该小组、分别与其他小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最终使用单位先后进行多次专项对接,认真开展查漏补缺,反复跟踪锁定各单位意愿,努力做到万无一失。为了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接受社会监督,分三步分别公示了鲁班镇灾后恢复重建建设及用地规模审核方案》、各部门(单位)震前用地及办公用房建筑规模等基本情况、规划落位的具体方案。
第五篇:灾后重建资金管理工作汇报
灾后重建资金管理工作汇报
青川县地处川、甘、陕三省结合部,震惊全国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全县带来了毁灭性灾难。灾区百废待举,群众充满期待,灾后重建资金管理任务十分繁重,资金保障的时效性要求极高。面临新的形势,青川财政干部职工发扬自强自立、顽强拼搏精神,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主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灾后重建资金使用管理快捷、安全、有效,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的刀刃上,着力解决群众最急、最需、最盼的事情,推动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立足主动及早谋划面临繁重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财政部门积极主动,制度靠前建设,人员及时培训,监督全面跟进。一是及时建立恢复重建工作机构。成立了县财政局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机构职责,为管好、用好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及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5.12”后,县财政局及时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抗震救灾资金管理的通知》、《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暂行办法》、《青川县浙江援建补助类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灾后重建资金管理,出台了《青川县灾后重建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青川县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等文件,从制度上规范了重建资金的归集、使用和监督。三是及时研究政策,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针对资金到位情况,提出了统筹安排重建资金的基本原则、保障重点。中央灾后重建资金控制数下达后,积极与发改部门配合,明确项目资金使用范围,做好预算资金与项目对接工作,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及时进行梳理、分类,做好资金、项目平衡工作。四是及时落实内部监管责任。完善了局内部目标责任制,把灾后重建任务纳入目标考核,实行局领导、股室联系乡镇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督促检查救灾资金管理和账务管理,实行一定三年不变。五是及时抓好人员培训。10月,县财政局组织全县财政系统职工开展了救灾资金管理暨财会业务培训会。,又先后聘请专家对各乡镇、各项目单位财会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了项目资金管理业务培训,为进一步规范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奠定了基础。认清困难重点切入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特点是数额大、项目多,管理上主要有“三难”:一是统筹组织、平衡安排难。表现在资金渠道多,数额巨大,是以前县级财政支出的十数倍,另一方面资金在总体需求上仍存在较大缺口。目前,调整后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238亿元。已落实重建资金154亿元,其余84亿元,只能通过银行贷款、自筹解决。二是组织实施、项目管理难。目前,调整后全县灾后重建项目总个数有920个。由于项目多,资金渠道多,形成管理部门多,不同项目类别资金安排标准难以相互衔接、相对统一,同类性质的项目因管理部门、实施主体的不同而难以有效地整合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后,要在两三年内统筹组织好资金,并安全有效用出去,困难大、责任重。三是全面跟进、有效监督难。庞大的资金、项目,单独靠一个部门、以日常监督形式不能实现有效监督。由于专项监督工作量剧增,必须建立健全部门间联系协调机制,才能确保灾后重建有序开展。多措并举强化管理针对这些特点,县财政局按照上级有关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要求,努力实现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围绕规划保障资金。一是坚持以重建规划为依据,科学制定筹资方案,多渠道筹措资金,做到筹资规模与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使筹资计划与重建时间进度相匹配,使专项资金安排与专项规划实施相统一。二是结合全县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全力做好国家、省、市对灾后重建各项投入的政策研究,全力以赴做好项目申报和衔接落实工作,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财政对全县灾后重建支持。三是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严格控制非应急性专项支出,挤出财力支持恢复重建。四是全力做好投融资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效应,广泛吸收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恢复重建。五是整合各类资金,搞好资金统筹平衡。大力整合财政贴息、税收减免、国债投资、转移支付等多种财政政策,创新财政投资管理和资金运作方式,全力支持恢复重建。“三专”“三严”强化管理。一是坚持“三专”管理原则。项目资金的使用注重绩效、快捷方便,坚持“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重建项目资金统一在“灾后重建资金专户”中进行核算、实行直接支付。细化了重建资金到项目具体实施单位,明确资金拨付方式和办法,规范资金申报流程,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二是资金监管实行“三严”。严格资金使用方向,确保灾后重建资金根据项目规划落实到位,不得随意更改资金用途,不得任意改变或扩大资金使用范围;严把拨付审核关,申报资金时应前期规划落实、手续齐备、程序规范,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严明资金拨付时效,做到资金跟着进度走,既保证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又避免资金闲置浪费。对于不按规定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或 []
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各项规定,不按批复的建设规模和标准进行建设,不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相关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财政坚决不予拨款。坚持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在加快重建过程中,把灾后重建工程纳入财政投资评审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监控关口前移,扎实开展项目(概)预算的评审工作。确定预算控制价,作为招投标的最高限价,使项目预算更为节约合理。二是
加强现场监督,对工程量实行现场查看,实地测量记录,有效地控制人为提高工程造价的行为。截至目前,送审总投资20.48亿元,评审金额为18.29亿元,审减金额为2.19亿元。严格实行政府采购。一是加强年初保留预算管理。在编制预算时,应该列入预算的项目和资金全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二是严格追加预算审核,在对单位和项目办理政府采购预算追加时,积极与分管业务股室核实,将应当用于政府采购的资金追加到项目和单位。目前,我县政府采购金额达到5537.6万元,节约资金1038万元,节约率15.8%。开展资金监督检查。为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规范使用,我们陆续组织了全县“小金库”治理清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乡镇抗震救灾资金、涉农“惠民”政策资金、教育系统固定资产、灾后恢复重建资金项目进行清理检查,开展了乡镇财务清理。及时纠正了存在的问题,杜绝了违规现象发生。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和信息公告披露制度。一是政府投资重建项目实行公示制。对项目批准单位、建设规模、总投资及资金、施工进度计划等情况,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予以公示。二是财政部门将有关项目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定期予以公示,强化社会监督,确保项目资金分配使用公开、公平、公正。创新机制突出成效灾后恢复重建对财政工作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在资金管理中我们打破常态思维、打破常规办事、打破按部就班,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办法,以满足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创新评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项目联审、专家评审、领导会审、集中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县上成立了县项目评审专家组、项目领导集体会审组、项目联审办公室、项目财政评审中心等专门工作小组。实现了灾后重建项目的科学规划、民主决策和规范操作。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根据不同的项目,明确不同的补助方式和补助方向、重点。明确了中央基金对居民个人、项目投资、企业贷款贴息支持原则,政府投资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全额使用中央基金。对城镇建设、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公益设施、公共服务、防灾减灾、精神家园以财政直接补助为主。对产业恢复重建资金,主要采取贷款贴息、担保金、以奖代补、项目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吸引和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入。建立农房担保机制和良性的银企合作机制。制定了《青川县地震灾区困难农户灾后住房重建贷款担保基金管理办法》,筹措资金1亿元成立了永生担保公司,承担农房重建贷款担保业务。累计投放农房重建贷款2.7万户6.7亿元,其中担保贷款2.3万户6亿元;城镇住房重建贷款138户1438万元。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23亿元。统筹整合各类资金。一是灾后重建项目资金按照“统筹安排、分类控制、突出重点”的原则安排。财政部门会同发改部门分类研究制定灾后重建资金匹配原则和平衡方案。加强各项政策、资金渠道的衔接,找准恢复重建政策与现有政策的结合点,发挥政策的协同效应。统筹整合各类资金,杜绝重复安排项目资金,做到重建资源均衡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强化资金整合,统筹安排中央基金、浙江援建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用好信贷资金,用活企业资金,激活民间资金。三是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充分整合县、乡两级政权设施建设和农业、工业、旅游、交通、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创新资金监管机制。一是落实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监管体系,纪检、监察、审计、财政、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协作,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多层次监督体系。二是通过建立内部联系乡镇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做到重建资金流到哪里,财政的监督管理就延伸到哪里。三是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报表体系,各类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半月报、月报、季报和年报制度,要求各项目主管部门、各乡镇要及时收集统计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向县财政局等部门报送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表,加强了对项目资金的日常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