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01:3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事业单位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事业单位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

第一篇:事业单位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

事业单位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

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前,应根据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决算编审工作要求,对各项收支账目、往来款项、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年终清理结算,在此基础上办理年度结账,编报决算。

事业单位进行年终结算的项目主要包括哪些

事业单位在年度终结之前,应根据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各项收支账目、往来账项、货币资金和其他各种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清理和结算。

所谓清理是指清楚了解账目的记录是否真实、是否完整,通过清查确定各项财产

物资的实际结存数量,并与账面的记录相互核对、消除差异、以求账存与实存保持一致。这种对账面和实存进行清查核对的方法称为清理。

所谓结算是指因经济往来而引起货币资金的收付行为。年终结算则是指在年终结账之前,清理各种往来账项,并结清各种债权债务关系,而产生的货币收付行为。通过上述的清理和结算工作,使账面记录和实际情况保持一致,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全部财产,为年终编制决算报告做好准备工作。

年终清理和结算的主要事项包括:

1.清理并核对年度预算资金的收支和各项缴拨款项的真实性。

事业单位在年度终结之前,对财政部门、上级单位和所属单位之间的全部预算数(包括追加、追减和上、下划拨数)以及应上缴、拨补的款项等,都应该按规定逐笔进行清理和结算,保证上、下级之间的年度预算数,领拨经费数和上缴、下拨数保持一致。真实、准确地反映预算资金实际情况,为编制年度决算报告作准备。

为了准确反映各项收支数额,凡属本年度的应拨、应缴款项,应在12月31日之前汇达对方。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事业单位,对所属二级单位的拨款,应截止到12月25日,逾期者一般不再下拨。

2.确定年度收支范围。

在年终结账之前,凡属本年度的各项收入均应及时入账,以便正确计算年终结余。本年度的各项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应按有关规定,在年终之前全部缴入财政专户。

凡属本年度的各项支出,应按规定的用途和使用范围,如实列账,确定各项支出的实际数额,以便正确计算年终结余。事业单位的年终决算,一律以截止到12月31日的实际收支为准。

3.清理并结算往来账项。

为了真实、准确、合理地反映事业单位财产的实有数,在年终结账之前,应清理各种往来账项,并结清各种往来账项。应收的款项要如数收回并入账,应付的款项要如数偿付并入账,按规定应该转作各项收入的账项或应该转作各项支出的账项,及时转入有关账户,其目的就是将这些收支编入本年决算之中。总之,对各种债权、债务关系,要及时清理并进行款项的结算。

如果有清理不完的往来账项,应分析具体原因,在决算报告中予以说明。4.核对银行存款和现金。

现金是一项重要流动资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核对,做到日清月结。每天业务结束之时,都应当盘点当日的库存现金数额,并与账面结余数相核对。如有不一致,应及时作出会计处理,编制“现金盘点报告表”,由出纳人员和盘点人员签字盖章,作为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并进一步查找不一致的原因,作出进一步的纠正处理。

对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通过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的。每月末开户银行均应向教育单位开列“对账单”,而事业单位则应将“对账单”的记录与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录进行逐笔核对,检查双方的存款余额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应首先检查是否有“未达账项”,对存在的未达账项,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经过调节后,如若双方的存款余额一致,则说明双方会计记录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则说明双方的会计记录有错误,应当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对未达账项,也应查明原因,及时作出有关会计处理,及时入账。

5.进行财产清查。

事业单位在年终结账之前,应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清查。在进行清查时,应当有专人负责,保管人员实际参与。对清查的结果,可编制“账存实存对比表”,以求出各种财产物资的实有数,并与账面记录数相核对。如发现有盘盈、盘亏的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作出会计处理,并及时调整账面记录,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使年终决算报告能反映该单位财产物资的真实情况。

事业单位在年终清理结算的基础上进行年终结账。

年终结账包括年终转账、结清旧账和记入新账。

年终转账。账目核对无误后,首先计算出各账户借方或贷方的12月份合计数和全年累计数,结出12月末的余额。然后,编制结账前的“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后,再将应对冲结转的各个收支账户的余额按年终冲转办法,填制12月31日的记账凭单办理结账冲转。

结清旧账。将转账后无余额的账户结出全年总累计数,然后在下面划双红线,表示本账户全部结清。对年终有余额的账户,在“全年累计数”下行的“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再在下面划双红线,表示年终余额转入新账,旧账结束。

记入新账。根据本年度各账户余额,编制年终决算的“资产负债表”和有关明细表。将表列各账户的年终余额数(不编制记账凭单),直接记入新年度相应的各有关账户,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以区别新年度发生数。

事业单位的决算经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审批后,需调整决算数字时,应作相应调整。

附:事业单位年终结转顺序

一、收入支出转入结余(分别转入事业结余、经营结余):

1、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借记“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及“其他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

2、将“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借记“事业结余”,贷记“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科目。

3、将“经营收入”科目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收入”科 目,贷记“经营结余”;

4、将“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等科目余额转入“经营结余”,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 “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科目。

二、结余分配:

1、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单位计算出应缴纳的所得税,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科目。

2、单位计算出应提取的专用基金,借记“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贷记“专用基金”科目。

3、将当年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结余分配”科目。“经营结余”如为借方余额即经营亏损,则不结转。

三、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

将当年未分配结余,全数转入“事业基金——般基金”科目,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事业基金——般基金”科目。

四、项目已完工的拨入专款结转:

1、年终结账时,对已完工的项目,将“拨入专款”科目与“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科目对冲,借记“拨入专款”科目,贷记“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科目。

2、对于项目已经完成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财政部门或者上级单位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科目核算,借记“拨入专款”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赞同0| 评论

事业单位结余的会计核算

按照结余来源分别设置“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科目。期末计算结余时,分别将相应的收入和支出的有关科目余额转入该本科目。本科目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结余。年度终了,将结余分别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两科目无余额。7

事业单位在进行结余核算以前,必需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清理、核对年度预算收支和各项缴拨款项。对财政部门、上级单位和所属各单位之间的全年预算数以及应上缴、拨补的款项等,都应按规定逐笔进行清理结算,保证上下级之间的年度预算数、领拨经费数和上缴、下拨数一致。二是清理往来款项。按照规定应当转作各项收入或各项支出的往来款项不能挂在往来款上,凡属本年的各项收支都应及时入账,列入当年收支。三是分别计算各项结余,不能相互混淆。2

1.“事业结余”的核算 4

“事业结余”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经营收支以外各项经常收支相抵后的余额。贷方登记收入转入数,借方登记支出转入数和结转结余分配数;如出现支大于收情况,则用红字结转到“结余分配”科目。本科目平时一般不核算,只在期末(一般在年末)转账时,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贷方,会计分录如下: 2

借:财政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缴款

事业收入

其他收入

贷:事业结余 3

将“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借方,会计分录如下:

借:事业结余

贷:拨出经费

事业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

对附属单位补助

结转自筹基建 8

本科目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结余,借方余额为当期需要弥补的差额。年度终了,单位应将当年实现的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3

2.“经营结余”的核算

“经营结余”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经营收入与其相对应支出相抵后的余额。3

贷方登记收入转入数,借方登记支出转入数和结转结余分配数。本科目平时一般不核算,只在期末(一般在年末)转账时,将“经营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贷方,会计分录如下: 5

借:经营收入

贷:经营结余

将“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经营业务)等科目余额转入本科目借方,会计分录如下:

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支出

销售税金(经营业务)

本科目贷方余额为实现的经营结余,借方余额为经营亏损。年度终了,单位应将实现的经营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需要注意的是:如出现经营亏损,“经营结余”科目借方余额不能结转到“结余分配”科目,只能挂在“经营结余”科目,需用以后年度的经营收益来弥补。7

3.专项结余的核算 8

专项结余是专项资金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事业单位的专项结余分已完工项目专项结余和未完工项目专项结余。事业单位的未完工项目专项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无需进行会计处理;事业单位的已完工项目专项结余,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或项目财务主管部门审批后,分三种情况处理:一是给项目组的物质奖励要增列专款支出;二是留给单位的直接转入事业基金;三是收缴财政部门或项目主管单位的则冲抵拨入专款。

事业单位的已完工项目专项结余不在年末集中进行转账,而是在专项项目完工并结清收支后,根据财务管理的要求以书面材料向同级财政部门或项目财务主管部门报批后进行转账,会计分录如下:

属本单位直接实施的专项项目完工,经批准核销支出,会计分录为:

借:拨入专款 贷:专款支出 1 由所属单位实施的专项项目完工,经批准核销支出,会计分录: 借:拨入专款

贷:拨出专款 4

项目结余,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对项目组有突出贡献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其奖励支出要增加专款支出额度,会计分录:

借:专款支出

贷:现金(银行存款)9

项目结余,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留给单位,会计分录:

借:拨入专款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项目结余,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上缴原拨款单位,会计分录:

借:拨入专款

贷:银行存款

事业单位结余分配的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结余转入“结余分配”科目后,须进行结余的分配。被限定用途的结余,应按限定用途转入相应的基金账户。未被限定用途的结余转入事业基金。

事业单位实现的结余应按规定对其进行分配。结余的分配涉及到国家、单位、个人等各方面的利益,必须按照国家的法规、制度规定办理。5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事业单位专项结余不参与结余分配。事业单位的结余扣除专项结余后,要按下列程序分配:

一是按规定交纳所得税。2

二是上缴上级款。5

三是按核定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1

四是转作事业基金。7

“结余分配”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当年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贷方登记结余转入数,借方登记结余分配数,本科目贷方余额为未分配结余,借方余额为未弥补差额。经年终转账后,“结余分配”科目无余额。8

“结余分配”科目一般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应交所得税、应缴上级款、提取职工福利基金、提取事业基金、未分配结余——事业结余、未分配结余——经营结余。9

结余转入时:

借:事业结余 经营结余

贷:结余分配—未分配结余—事业结余 结余分配—未分配结余—经营结余

(1)交纳所得税:根据税法规定,属应纳税所得,按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应交所得税。计提时,借: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7

分配时,会计分录如下:

解交时,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7

(2)上缴上级款:实行结余上缴办法的单位,所得税后结余按核定的比例或数额计算上缴上级款项。9

借:结余分配—应缴上级款

贷:其他应付款—应缴上级款

(3)提取职工福利基金:按财政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9

借:结余分配—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9

(4)转作事业基金:

在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过程中,事业基金起的是“蓄水池”的作用,用来调节年度之间的收支平衡,因此,按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后的余额全部转作事业基金。如果收入大于支出,则继续转增事业基金,如果支出大于收入,则用以前年度的事业基金弥补其差额。在确定年初预算时,如支出安排出现缺门,也可以直接安排一部分事业基金用于弥补差额。

经上述三项分配后结余全额转作事业基金的一般基金。3

借:结余分配—提取事业基金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6

如单位当年“事业结余”出现红字即负结余,则“结余分配”科目出现借方余额,经批准后可用事业基金弥补。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结余分配—未分配结余—事业结余

第二篇: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结账基础的现实选择

题目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结账基础的现实选择

班级:

姓名:

学号: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结账基础的现实选择

摘要: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它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从事业单位本身来讲,它不具备政府机关的权威性,也同样不具备企业单位的盈利性,是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业单位之间的一种组织。长期以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确认基础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然而,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事业单位不断参与市场经营的今天,事业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原有的财务会计确认基础能否适应现实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关键字: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进一步探讨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确认基础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针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收付实现制就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一:收付实现制的缺陷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收付制或现金制。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在这种会计基础下,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现金的收入,不论其应否归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在本期实际以现金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取得补尝,均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预算会计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经济对政府资金管理的需要等,现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缺点日益明显。其自身的局限性已不能适应目前我国实行部门预算、综合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等的深化改革

首先,在资产的计价方面,收付实现制无法恰当的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其次,在负债的揭示方面,收付实现制下的负债记录未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的债务情况。再次,在成本信息方面,收付实现制不能报告政府会计主体全面的成本信息,无法反映政府工作的运行效率和效益。这种失真的成本信息不利于对政府评价,也不利于政府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行。此外,收付实现制也为一些舞弊行为提供了操作的空间,例如,为了体现良好的财政状况,可以人为地将收款的时间提前或将付款的时间推迟

二、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具体方法和应用

1、收入及支出的权责发生制

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首要任务是在收入和支出方面进行应用。事业单位的收入,除以往包含的内容以外,还应该加入本属于该期间但没及时获得的收入,将实际获得的收入和应获得的收入均归入事业单位的资金。若当期收入没有及时收到款项,应该根据权责发生制得标准,归入当期收入中,并且列出相应的报表。对于事业单位的支出,同样应该如此。

2、固定及流动资产的权责发生制

因为收付实现制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的局限性,其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及流动资产状况,所以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来说,采用权责发生制,分期列出支出、计入成本,将设备购买时的支出分期制定,而不是将其列为一次性的支出。这样能够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防止对固定资产的评估产生波动。对流动资产来说,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大大降低投资的风险。事业单位在使用流动资金进行投资时,要按照权责发生制中投资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方法,将投资成本和收益合理分配给每一期,而不是作为一次性的投资和收入。

2、改进会计报表的制作流程

首先,可以在报表中加入“现金流动表”。然后,将收入和支出表的内容进行修改。收入和支出表的内容,需要反映在定期内,事业单位的收入状况、支出费用和单位的其他经济活动。并且要具体列出理论收入和实际收入的说明,和理论支出和实际支出的说明,以便准确反映出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状况。最后,做好投资报表的内容。

三、总结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摈弃以往的会计制度(收付实现制),而采用权责发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权责发生制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信息的质量,合理的安排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业单位的投资风险,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事业单位改变其原有的会计制度是一场重要的举措,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于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以期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参考文献:

1.洪向东,论事业单位会计记帐基础的确定及应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

(6)

2.王继英,陈立民。事业单位会计记帐基础的确定及应用,今日科苑,2007(14)

3.郭圆圆,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思考,商业会计。2005,(24)

第三篇: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总结

海原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汇报

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宁党办„2011‟45号)、《关于全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实施意见》(宁事改组„2011‟1号)的要求和全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整体安排,县委、政府和县编委及时研究部署,县编办深入各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协商沟通,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经县委、政府审议,上报了《海原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方案》,区编办批复《方案》后,我县迅速行动,按照“精简、优化、效能”,“总量控制、只减不增”和“衔接配套、协调推进”三项原则,调整理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激发了事业单位活力,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现将我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清理规范工作于9月底全面完成,23个事业单位已全部撤销,收回印章并交由县政府办集中销毁,主管部门进行了摘牌工作,海原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收回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并在网上进行了注销登记,向社会进行了公告。整合的事业单位按照要求进行了整合,增挂牌子、更名、新设置的事业单位到海原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办理了登记手续,加挂牌子,更换牌子、印章等相关工作全部就绪,涉及的人员编制和国有资产全部划转到位。

二、主要成效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我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构进一步精简。通过“撤、并、转”,全县事业单位由518个减少到494个,减少24个,调整了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了全县事业单位的布局结构,管理体制进一步顺畅。

(二)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与政府机构改革的大部门管理体制相适应,按照管理、执法和服务相分开的原则,大力推进系统内事业单位的整合。在农牧部门,整合了海原县种子管理站、海原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组建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部门内部实现了综合执法;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整合了海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机构,成立了统一的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重新对老城管委会和县住建局的职能进行了划分,进一步理顺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市政、园林、环卫管理体制。撤并职能弱化,规模过小的事业单位24个,收回编制13名,先后给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救助管理中心增加事业编制4名、海原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增加事业编制1名、海原县人民医院增加编制14名、海原县中医院增加编制8名。将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倾斜,优先保证了关系民生和关键领域的机构编制需求。

(三)机构编制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摸清了机构编制底数。通过清理规范,实现了“八清”。即“审批文件清、机构状况清、领导职数清、在编人员清、超编人数清、岗位身份清、数据信息清”,夯实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工作基础。二是编制实名制管理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县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均已上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对事业单位的九定方案重新进行了审核,明确了职责、严格了编制管理、明确了领导职数。

三、主要做法及下一步的工作

2011年8月全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启动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全面落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组织机构,搭建工作平台。全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会议后,县编办立即组织全体人员传达学习《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实施方案》,并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了会议精神。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编委会,县委常委会研究审定《海原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审核方案》并以县委办政府办文件印发。为确保清理规范工作顺利开展,县上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领导小组,专门组织协调清理规范工作。同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机构编制、纪检监察、组织、人社、财政、审计、档案等部门强化协作,共同配合做好清理规范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也相继成立了清理工作机构,配齐力量,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全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扎实有效。

(二)明确工作重心,强化工作责任。在清理环节,对“撤、并、转”的适用情况做出了明确规定,将无正式在编工作人员等七种情况的事业单位纳入撤销范围,将分工过细、规模过小、服务对象单

一、工作量不大、社会效益不佳等六种情况的事业单位纳入合并范围,将现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他营利性活动的事业单位纳入转企改制范围。在规范环节,将机构名称、职责任务、机构规格、经费来源、人员编制和结构比例、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等七个项目作为规范重点,并对各项内容均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县还制定了《全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审核日程安排表》,明确了每个阶段清理规范工作责任分工,规定了完成时限,狠抓了工作落实,建立了工作进展情况定期调度和督查制度,督查结果实行一周一通报,确保了清理规范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周密组织实施,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中央、区、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收集整理《事业单位改革及清理规范的政策文件汇编》,印发全县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充分准备。县上分期分批组织了清理规范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班,熟悉掌握了中央、区、市事业单位改革、清理规范工作的政策。机构编制部门搜集整理了有关文件,对照实名制管理人员数据库,为集中审核提供了基础信息和政策依据;研究确定了审核标准和要求,对审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有关问题,提出了需要把握原则和处理意见;制定了上报核查信息和清理规范方案的时间表。三是严格审核。根据机构编制有关规定和增减人员的政策文件,严格核对各部门单位上报的核查表,确保信息全面、准确。四是狠抓落实。制定下发了《关于进行事业单位法人注册登记和注销登记的通知》(海编办发„2012‟16号),根据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海原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实施方案》精神,办理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手续2个,收回《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及以其名义从事的一切活动随即终止。办理新成立和更名的事业单位登记手续2个,确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增挂牌子事业单位1个,更名事业单位2个,整合事业单位2个,撤销事业单位23个。五是确保稳妥。统筹安排、科学谋划,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尽量减少矛盾和避免引发不稳定因素。六是严肃纪律。对违规设立的机构坚决予以纠正,对违规进入的人员坚决予以清退,并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严肃了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纪律。

我县清理规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下一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一些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人才偏少,公益服务效率和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下一步我们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抓法制化管理。要大力宣传有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法规,认真做好“撤、并、减、立”的事业单位跟踪检查工作,确保清理规范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狠抓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动态管理。三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策的学习,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准确把握认定标准,认真做好调整后事业单位的模拟分类工作,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篇: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总结

2010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126号令颁布了新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将于2010年6月1日起实行。1998年3月12日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内贸易部、机械工业部、农业部等六部委颁布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同时废止。

1998年9月1日起实行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对维护农民利益、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机产品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原“三包”规定一些内容已不适用。为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原“三包”规定进行了修订。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在原规定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农机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农民的需求和农机产品的技术进步情况,对有关问题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更好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包括总则、生产者的义务、销售者的义务、修理者的义务、农机产品三包责任、责任免除、争议处理和附则共分八章四十六条。

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机产品的生产、销售、修理活动的,应当遵守本规定。农机产品实行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向农机用户承担农机产品三包责任的基本要求。国家鼓励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做出更有利于维护农机用户合法权益的、严于本规定的三包责任承诺。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还特别比强调,销售者与农机用户另有约定的,销售者的三包责任依照约定执行,但约定不得免除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本规定应当履行的义务。

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规定,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业机械工业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划。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按照本规定的要求,根据生产者的三包凭证样本、产品使用说明书以及农机用户投诉等,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对生产者、销售者和修理者的三包承诺、农机用户集中反映的农机产品质量问题和服务质量问题向社会进行公布,督促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对质量问题、农业机械产品用户、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等用语进行了清晰的释义。

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规定,生产者应当建立农机产品出厂记录制度,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制度,未经检验合格的农机产品,不得销售。依法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或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农机产品,应当获得生产许可证证书或认证证书并施加生产许可证标志或认证标志。同时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强调,生产者应当在销售区域范围内建立农机产品的维修网点,与修理者签订代理修理合同,依法约定农机产品三包责任等有关事项。生产者应当保证农机产品停产后五年内继续提供零部件。

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规定,销售者销售农机产品时,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制度,并按照农机产品使用说明书告知产品适用范围、配置等方面内容,对购买者进行必要的操作、维护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对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农机产品,销售者的义务应当验明生产许可证证书和生产许可证标志、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对于进口农机产品,还应当提供海关出具的货物进口证明和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为确保用户购买产品在三包有效期内及时保质维修,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规定,修理者应当与生产者或销售者订立代理修理合同,按照合同的约定,保证修理费用和维修零部件用于三包有效期内的修理。修理者应当承担三包期内的属于本规定范围内免费修理业务,按照合同接受生产者、销售者的监督检查。修理者应当严格执行零部件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不得使用质量不合格的零部件,认真做好维修记录,记录修理前的故障和修理后的产品质量状况。

对农机产品三包内容及期限,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规定,农机产品的三包有效期自销售者开具购机发票之日起计算,三包有效期包括整机三包有效期,主要部件质量保证期,易损件和其它零部件的质量保证期。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明确要求,内燃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的整机三包有效期及其主要部件的质量保证期不少于规定的时间。内燃机单机作为商品出售给农机用户的,计为整机,其包含的主要零部件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的主要部件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三包有效期内,农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农机用户凭三包凭证在指定的或者约定的修理者处进行免费修理,维修产生的工时费、材料费及合理的运输费等由三包责任人承担;符合本规定换货、退货条件,农机用户要求换货、退货的,凭三包凭证、修理记录、购机发票更换、退货;因质量问题给农机用户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依法负责赔偿相应的损失。对赠送的农机产品,新《农业机械三包规定》明确规定,不得免除生产者、销售者和修理者依法应当承担的三包责任。

第五篇: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情况汇报

中共达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情况的汇报

为贯彻落实中央编办《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中编办发〔2011〕24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川委厅〔2011〕30号)和中共达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达市编办发〔2011〕19号)精神,县委编办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及时组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精心研制方案,分步骤突重点,积极稳妥地展开了全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

一、精心组织,扎实做好基础工作

(一)明确清理范围

此次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范围:一是县委、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11个;二是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下属事业单位243个;三是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群众团体机关所属事业单位4个;四是乡镇事业单位427个;五是教育卫生系统176个。全县事业单位共计861个。县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777名,现有人员4362人;乡镇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985名,现有人员2883人;教育系统核定编制8720名,现有人员8096人;乡镇卫生院核定编制2033名,现有人员1206人。

(二)突出清理重点

主要集中清理机构、编制、职责,全面摸清了全县各类

事业单位的名称和隶属关系,准确掌握各类事业单位编制类别、核定编制和实配人数,核实领导职数、经费渠道形式,对各类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进行全面清理,按照职责的批准权限,分门别类地提供职责依据和主要内容,职责有变化的单位均提供了书面报告在我办备存,以便为后一步的分类工作提供依据。

(三)严格审核材料

依据各主管部门上报的审核表和汇总表,具体审核原则是:严格按照市委编办19号文件规定,对机构未履职,实有人员为零的纳入了撤销范围;对单位人员回落,空编在2年以上且机构职能萎缩或弱化的事业单位,先审核机构下一步发展方向属哪一类,再酌情核减部分编制。我办以部门反映存在的问题、部门建议意见为审核的主要内容,截止目前,对全县各类事业单位861个,全部初审结束。

二、严把关口,认真做好规范工作

(一)撤销达县戒毒所等3个机构 1.达县戒毒所

撤销理由:达县戒毒所成立于2002年3月(达编〔2002〕13号),为达县公安局管理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6名,现实有人员0人。达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设立达州市公安局监管中心的批复〙(达市编发〔2009〕112号)明确规定,达县戒毒所不再承担强制戒毒监管职责。根据机构清理规范要求,对承担的特定工作任务已完成、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达县戒毒所予以撤

销。

2.达县就业训练中心

撤销理由:达县就业训练中心为达县就业管理局管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8名,实有人员0人,未开展业务,其主要职能主要由达县就业局在履行,所以将达县就业培训中心予以撤销。

3.达县粮食职工学校

撤销理由:达县粮食职工学校为达县粮食局管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达编〔2005〕46号文件核定事业编制5名,实有人员0人(退休人员8人,均已参加了社保),未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所以将达县粮食职工学校予以撤销。

(二)核销核减事业编制203名 1.核销3个事业单位共39名事业编制

达县戒毒所事编26名、达县就业培训中心事编8名、达县粮食职工学校事编5名。

2.核减5个事业单位共164名事业编制

达县交通运输局养路一段、养路二段,中共达县县委招待所和乡镇供水总站均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达县法研所成立于1997年(达编〔1997〕9号),为达县人民法院管理的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近年因上述5单位人员回落,导致在岗职工过少,空编数较大。拟核减事业编制分别为:

养路一段核定事编209名,实有人员172人,空编37名,拟核减该段事编35名;

养路二段核定事编数150名,实有人员98人,空编

52名,拟核减该段事编50名;

中共达县县委招待所核定事编97名,实有人员79人,空编18名,拟核减该所事编17名;

达县乡镇供水总站核定事编数65名,实有人员1人,空编64名,拟核减该站事编54名;

达县法研所核定事编制数25名,实有人员17人,空编8名,拟核减该所事编8名;

上述五单位共核减的164个事编作为县级事业单位的机动编制。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我县事业单位摸底清理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有的主管部门不够重视、编制核减面临障碍、重新核定编制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下一步,我办将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坚定信心,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统筹协调,边清理边规范,边规范边实施,边实施边总结,重点从三方面开展清理规范工作:一是加强学习。在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员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28号)的文件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掌握、理解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二是沟通协调。对提交的861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表进行认真分析、归类,将各单位意见梳理成文,同各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处理清理规范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三是加强调研。对在清理规范过程中涉及的重点部门、难点部门开展调研,为下一步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2011年12月8日

下载事业单位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事业单位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结账+出纳

    结账 就是在会计期末(月末、季末、年末)将本期内所有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以后,计算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根据结账时期的不同,可分为月结、季结和年结三种。 一、结账......

    财务人员如何结账

    (一)结账的概念结账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季、年度)将本期内所有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以后,计算出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结账工作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二)结账的......

    县级事业单位清理工作的情况报告

    报告 X机编呈„2011‟X号 签发人:XXXX 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 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情况 报 告 市编委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关于开展清理整治机关事业单位

    庙渠学区关于开展事业单位 “吃空饷”专项清理整治活动问题自查自纠情况的报告 根据县委组织部等5部门下发的《关于在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吃空饷”专项整治清理活动......

    事业单位规范性文件清理总结

    事业单位规范性文件清理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要求,调整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合理配......

    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情况汇报(精选五篇)

    中共达县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情况的汇报 为贯彻落实中央编办《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中编办发〔2011〕24号)、省委办公厅、省......

    乡镇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总结

    县编办: 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的通知》(委办函【2011】87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县府会议精神,我镇成立了事业单位清理规范领导小组。指定专人对我镇......

    事业单位清理规范事项(大全5篇)

    关于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各镇(街道)、市直相关部门: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枝办文[2011]17号)精神,为做好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