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供水管网多措并举漏损控制措施探析
城镇供水管网多措并举漏损控制措施探析
摘 要 供水管网漏损不仅会引起水质下降,还会引起供水量以及供水压力减少,是供水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难题。文中从城镇供水管网出现的漏损问题入手,通过管网改造、计量水表、管网压力以及建立用户计量传输和管网流量、压力监控系统等多种措施,所得降低漏损的经验和做法可供相关公司及部门参考。
关键词 漏损;供水管网;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272-02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和经济、人口的不断增长,城镇供水面积和供水量不断增大。但是,供水管网年久老化、布局不合理、用户贸易水表选型不严谨、远程监督监测跟不上、供水企业管理理念陈旧、技术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凸显[1-4]。实康供水公司从2008年开始,从“请进来指导,走出去学习”的思路出发,建立公司内部降差队伍和组织,通过不断的优化和调整计划实施的各个环节,实康水业公司结合城镇供水管网的现状,从管网建设改造、计量水表、管网压力以及建立智慧水务平台多项举措入手,确保漏损率几年来一直控制在6%左右,所得经验和做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漏损管控的具体措施
1.1 供水管网建设优化措施
结合公司“请进来指导,走出去学习”的思路,在实践经验丰富而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聘请名牌大学团队对城区管网做了长期、短期分阶段规划设计。对新建10万t供水厂到城区管网进行优化和延伸,新铺设管网120km,对旧城区45km老化主管道进行了改造更新,供水面积由2004年的50km2,扩大到目前的300km2。
1)城区旧管网维护改造管理。在铺设主管网的同时,为了减少分支管道和老用户水表的跑、冒、滴、漏,与用户协商共同出资改造分支管网。用户计量贸易水表全部移到户外,建集中表井,表前统一安装锁闭阀,便于管理,方便查抄水表,避免出现盗水行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很大,我公司采取了“广泛宣传、深入沟通、定时供水、逐步推进”的原则,成片的进行了改造。具体做法是:
(1)对漏损严重的区域进行广泛的宣传,让用水户了解漏损造成的浪费和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深入用户耐心的和用水户进行沟通。
(2)下达限时供水通知,并逐步实施定时供水。
(3)形成由用水户推选代表与公司协商共同出资改造支管网和分户管道,改造费用主要由用户承担,解决了改造资金短缺的瓶颈。
2)新建管网质量管理。成立由副总经理任组长的工程联合验收小组,进行新建管网工程的联合验收,确保从源头上入手,降低管道漏耗。主要做法是:
(1)对进场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明、外观质量等进行查验,杜绝劣质材料进场。
(2)施工过程中,明确施工人员责任,严格操作规程,规范构筑物的布局、尺寸等,对安装质量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
1.2 计量水表管理措施
1)计量水表选型、检校及更换。合理选择用户计量水表口径,在满足用户用水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小口径水表。
户表改造工程,根据用户用量少,滴水严重的特点,一律采用DN15高精度、高灵敏度的防滴漏水表,安装前全部进行上台校验,不达标水表不能使用;其他用户水表,根据用户申报用水量和公司实地核查预测水量,本着“宜小不宜大”的原则确定水表口径;在运行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对大流量特殊用户选用电磁流量计,确保计量准确。做好用户工作,开展计量水表的周期校验或更换。
2)计量水表的日常管理。(1)规范水表表井,保障计量安全。规范用户计量水表表井,计量水表安装严格执行安装规范,表前管道直段大于10倍水表口径,表后管道直段大于5倍水表口径,水表井井盖采用防盗井盖,用户不能随便开启水表井,水表井后单独设置供用户使用的阀门井,保证计量水表安全。
(2)严格执行安装规范,规范验收制度。对新申请安装的用户,从确定水表口径开始,就实行严格控制。安装完成后,由生产科、校表室、营业室、管线科、稽查科等相关科室进行综合验收。对不符合安装规范的水表,不予验收;安装队进行整改达标后,才能验收供水。
(3)严格处理流程,加强内部监督。对于有问题的用户计量水表,不论是用户反映的,还是营业室等其他科室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处理。处理的水表均进行登记,水表的拆装统一由管线科负责,拆卸的问题水表交由校表室检校,并做出校正或更换的意见。更换的水表由管线科填写水表更换单,并由校表室、营业室、稽查科校对后签字确认,并建立新的水表档案。
对用户计量水表形成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反馈跟踪”的严格处理流程,既加强了科室之间的相互协作,又起到了科室间的相互监督,避免了内部管理因素造成的水量水费损失。
(4)增加水表查抄频率,及时发现问题。公司对所有用水户进行每月计量收费,营业室除每月对计量收费时进行水表查抄外,每周两次对DN40mm以上的用户水表进行复查,每半月对单位用户计量水表查抄,进行水量校核。城区水表的查抄实行分片区定人定责,并对片区抄表人员进行定期轮换,由稽查科不定期不定量的进行抽查,确保抄表准确率。用水量较大的用户安装远程抄表器,所有数据上传到供水信息平台,便于随时查看分析。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避免了因水表异常和偷、盗水出现的漏损。
1.3 用户计量传输和管网流量、压力监控系统管理
1)建立实时管网监控系统。近年来,公司从国外引进压力流量记录仪,逐步建立供水管线流量、压力在线数据采集系统,定期对数据录取、分析,监控系统逐步成型。全城管网安装压力远程监控点20个,230km主管网全覆盖,流量、压力等数据实现了实时传输,各区域的压力一目了然。通过上传的各种数据,对整个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实现掌控。
2)完善大水量用户监控系统。近年来,公司为了更好地对大水量用户的水量和水表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开始对大水量用户安装远程抄表器。由原来的定期现场采集区域流量压力数据,更新为GPRS、短信方式上传到监控平台上,随时可调阅全城供水系统数据,做到每点每天分析一次,区域流量每周一次核对;结合营业室半月抄表,每半月对出厂水量和售出水量进行供销差率计算。
运行过程中,数据回传准确,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故障时间精确,运行稳定的特点。尤其是在线计费水表的累计值、瞬时流量、运行状态可随时掌握。当计量水表出现故障时,有数可查,有据可依,避免了水费计量纠纷。通过监控系统能及时发现管网运行异常,减少管网水量漏损。
3)发展智慧水务信息平台。随着监控点的增加,查找、浏览、分析数据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原来的系统不能提供智能查找与分析。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公司对远程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集GPRS、短消息、光纤网络一体的现场终端通信的信息平台,做到定时主动上报、事件告警主动上报、定时问询、即时召测的“互联网+”技术。该平台包括系统信息管理、测点信息管理、实时在线监测、历史记录管理、报表曲线分析、漏水自动分析计算、日志管理等功能,能够添加、删除、修改每个监控点信息,可人工补录监测点的数据。同时可根据用户本身的抄表习惯,自主划分监测区域;同时也可以根据“分区控制”原则,设置区域远传点,并能根据阀门的关阀时间自动计算出该区域下的漏点。
1.4 合理控制管网压力
由于县城南高北低,南端水库的原水可以利用自然高差通过全封闭管道自流至净水处理厂,水厂高程比城区大部分区域高50m~80m。借助地势,城区供水系统实现了原水输送、净水处理及配送、用户用水全程无动力供水。
为合理控制水压,将供水管网分为3个压力区域:通过分析,对压力过高占供水面积70%的管网,采取减压供水,主要是在DN1000输水主管道上开设旁通,安装了DN800压力控制阀;若压力仍然过高,该区域DN800压力控制阀官道上再安装10个小口径的压力控制阀实现二次降压;对于地势较高的区域,采用无负压加压供水或自流直接供水。通过对3个区域的不同压力设置,确保了各区域水压的合理性,避免因水压过高爆管出现的漏失现象。结论
总之,在城镇供水中,由于供水区域的环境、供水管材的选取、管道压力等的不同以及不同用户的需水量和用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给漏损的检测和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结合已有的工作实践经验以及前沿的科技成果,在城镇管网漏损控制中多措并举,制定合理的漏损控制方法,不断提高漏损管理的效率保证管网的科学合理运行,从而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君.我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210-211.[2]陈光明.浅议降低与控制管网漏损率的主要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3):209-110.[3]张冠群.探析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漏损及控制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4]李红梅.管网漏损的确定及漏损控制对策[J].科技传播,2013(21):77-79.
第二篇:浅析给水管网漏损的控制措施
浅析给水管网漏损的控制措施
李晓枫 郭继红 姬作收
0 前 言
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中卫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卫市供排水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供水管网随着城区的扩展而不断延伸,已敷设管道74km,服务面积24km,服务人口16万人。通过近几年供水产销量的统计,市区供水漏失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管网漏损是造成无效供水量及产销率增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给水管网管理和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供排水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结合2006年年初我公司实施的中卫市城区中水回用及景观湖补水绿化供水管网工程,对于敷设总长度77km的给水管道从设计、施工、管理上针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预控,总结了一些经验。管网漏损的成因
1.1管网漏损的存在形式
管网漏损大约分为明漏、暗漏2种形式。
①明漏的水量损耗与报漏的及时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存在3种情况:一是爆管,有意外造成的给水管道突然破损,使供水量大量流失浪费;二是管网中各种阀门盘根滴漏水,因漏水量不大,不易被人们重视和发现;三是因城市道路、建筑等设施在改建或拆迁时,给水管道被截或破损,造成无人问津的长流水。
②暗漏是最难控制和最不易发现的问题,在目前城市无效供水量中实际漏水量所占比例较大(一般为供水量的7%左右),由于缺乏检漏技术和设备,稽查部巡检人员都无法检测到暗漏点,只能等到成为明漏时才能对其加以控制。
③城市环卫用水、消防用水及办公楼、工业企业因管理不严而发生盗水行为。
1.2 管网漏损的后果及影响
一是影响供水企业经济效益。中卫市供排水总公司2005年全年供水量为313×104m3,漏失率测算值为7%,按此计算可知供水漏失量较大。二是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三是部分用户未实行分表出户、一户一表供水系统,存在分摊单元总表水量情况,居民有抵触情绪,对企业的信誉有一定的影响性。
1.3漏水原因分析
通过几年来对中卫市城区供水管道漏水情况的调查,其漏水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管材质量差。虽然近两年在DN300以上管道工程中采用了球墨铸铁管,但城区供水管网中90%以上管道仍采用灰口铸铁管,这是材料工艺本身的缺陷,如铸铁管脆性大,强度低;塑料管管壁薄厚不均,抗老化性能差,容易造成爆管和产生暗漏。
②接口形式。在接口过程中,油麻填塞得不均匀,石棉水泥口敲打不密实,在天气温差较大的时候,接口来回胀缩,形成了接口渗漏现象。刚性接口漏水率较高,由于接口为刚性接口,当管底土层出现不均匀沉降时,使管道产生纵向断裂或承口处断裂。
③管道设计和施工的原因。由于设计或施工的原因,导致管道发生位移而爆裂。这种位移包括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特别是需改造的道路,因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95%),使得水管发生下沉和位移。
④支墩后背土质疏松。在大管径的弯头、三通等处推力较大,若支墩后背土质疏松,造成弯头或三通处的接口拉开,引起漏水。
⑤阀门井沉降压坏管道。由于施工人员不按图纸施工,使井壁直接压在管道上,井壁沉降压坏管道。管道和阀门锈蚀、磨损、长期不维修、管理不当引起漏水。
⑥不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施工,与其他管道交叉,净距太近,沉降时容易损坏给水管道。
⑦检漏技术欠缺。目前为止,总公司稽查部门巡查人员没有暗漏检测的设备和技术,致使检漏工作严重滞后。
⑧气温变化。通过对总公司近几年修漏次数统计后发现,入冬和初春时节是地下管道破损率最高的季节,这个时期温差变化大,管道周围土质热胀冷缩明显,极易造成管道的破裂和破损。
⑨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有些建筑工程施工时由于基槽开挖较深,离给水管道较近,使管道两侧受土的压力不均,造成给水管道损坏而发生泄漏的频率逐年增加,而有些拆迁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对被损坏的给水管道采取一走了之的做法,致使漏水长流不断。减少管网漏损的措施
2.1新建给水管道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2.1.1管材的选用
在设计给水管道施工图时,应推广使用离心工艺制造的球墨铸铁管及玻璃钢夹砂管;管径小于100mm的管道使用UPVC管或新型复合PE塑料管;大口径管道可采用柔性接口的预应力钢筋混凝
第三篇: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及控制措施
摘要:供水管网漏损是供水行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漏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还使供水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就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及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详细分析了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现状,并借鉴了国外采取改进漏损的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类似方面的控制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供水管网;漏损现状;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供水系统成为了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之一,在保证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等方面不可或缺,供水管网的漏损也随着供水系统的建立成为供水企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为了控制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就要认真分析供水管网漏损的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治理。
管网漏损率
管网漏损率是自来水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政府对供水企业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管网漏损主要是指因管网材质老化或破损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实际供水量减少的现象。
1.1 管网漏损率的定义和漏损原因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是指城市管网漏水量与供水总量之比。有如下计算公式:
漏损率=(年供水量-年有效供水量)/年供水量×100%
城市供水总量是指各水厂供出的经计量确定的全部水量;有效供水量是指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包括收费的(即售水量)和不收费的(即免费供水量)。从计算公式来看,漏损率与产销差密切相关。产销差一方面是由于计量存在偏差,另一方面是部分水量因种种原因未能纳入计量体系。具体影响因素可总结如下:
1.1.1 计量偏差造成
主要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ⅰ)系统误差,包括:①水量统计相关仪器设备自身误差;②由于供水售水周期不匹配造成的水量统计上存有偏差;③水量统计过程中由于采用近似公式造成系统内部误差。
(ⅱ)随机误差。因操作人员在读、记水量过程中的失误引发的偏差。
1.1.2 未纳入计量体系
指当前存在的原本应予以统计但未统计的情况:
(ⅰ)消防等城市公用事业领域的无偿用水行为;(ⅱ)私接管道等偷水行为;(ⅲ)公共用水设施水量未能合理分摊到户;(ⅳ)管网日常维护过程中产生的未统计用水量。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现状
供水管网物理性的漏损,主要由规划设计、管道管理、管道材质和施工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的。调查显示,我国于20世纪60~70年代建造的城市供水管网,水压偏低仅为0.2mpa,直至80年代之后,水压才逐步提高至0.4~0.6mpa,管道修建时间长,质量标准低,老化日益严重,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漏水危机。伴随城市化建设脚步越来越快,房屋、道路及地铁的施工建设亦对管网形成潜在的威胁。其次,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未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误伤地下管网,造成管道破裂等事故。管网材质的选择也具有重大的意义,采用易腐蚀的材质容易引发后期漏损。铸铁管由于强度低,易腐蚀,加上接口易渗漏,最容易引发漏损现象;钢管韧性较好,但由于接口部分导电性好,容易造成电化学腐蚀。此外,因涂层问题引发的小孔腐蚀也是常见管道腐蚀之一。施工方面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方面由于地基下沉等地质结构变化破坏管道结构,引发漏损,大口径管道容易在管道承口处发生豁裂,小口径管道发生横向断裂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若覆土不按规定进行分层夯实(一般覆土后密实度应大于90%),将使管道受力明显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管道破裂的可能性。
根据原建设部2002年发布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和评定标准》规定,我国自来水业的管网漏损率不能超过12%,并且强制性要求必须严格执行,但实际考察发现,大部分省市并未达到上述标准。2010年管网漏损率下降至12.4%。以2009年《城市供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例,全国有26个省市的自来水管网漏损率在12%以上,其中有13个省市超过了20%;仅有5个省市的管网漏损率达到了国家的要求,处于12%以下。3 国外对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控制
发达国家对管网漏损十分重视,总结不同发达国家对于管网漏损率控制的成功经验,不外乎从改进漏损检测技术与设备、完善漏损控制理论和方法、研究漏损控制模型三方面对管网漏损进行系统控制。
改进漏损检测技术与设备方面,上世纪80年代初,外国很多国家相继研制成功了检漏仪,管线定位仪、探地雷达等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不断更新,相继推出数字式的检漏仪、多探头相关仪、区域漏水监测仪等,大大提高了检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研究漏损控制模型方面,发达国家聚焦于管网漏损预测模型、管网漏损诊断模型、管网压力控制模型以及管网漏损经济分析模型。管网漏损预测方面,国外学者应用统计回归与概率分析方法建立预测模型,揭示漏损历史数据中隐含的规律,预测漏损未来的变化趋势,对政府制定漏损率控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管网漏损诊断方面,国外学者采用稳态流、瞬变流理论和遗传算法,研究了管网漏失的物理特性并提供了漏点诊断方法;管网漏损经济分析方面,国外学者往往从成本收益角度,进行管网更新决策、经济漏损周期以及维修资金分配模型的研究。
我国供水损失率为欧洲发达国家的3倍多,为各国平均值的2.47倍。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建设部联合发布《建设节水型社会“十一五”规划》,规定全国设市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不超过15%,虽然在2010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整体基本达到了这一要求,但距《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和评定标准》规定的12%还有差距,加快自来水管网的改造步伐、完成对严重老化和漏损管网的改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供水企业漏损控制工作的建议
4.1 发挥技术性措施的作用
(1)严把设计与施工关口
提倡管网设计与施工的紧密对接。从理论设计、实地考察、材料选取三方面提高设计环节的质量。尤其应避免设计人员“纸上谈兵”,单凭经验进行管网设计。施工环节主要着力于严守材料关与工序关,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作业,提高监理与验收质量,防止接头不佳等工程问题的出现。
(2)建立现代化管道漏损监测体系
完善水力学模型以及流量压力均衡调控,并以此为基石构建集成化防漏查漏体系。建立数字化无线自动传输的计量监测网,对整个管道范围进行动态监控,以提高漏损发生时的响应速度,同时减少对非漏损事件的误判。提高漏损探测精度,重点关注输水主干、分支供水管道,严防暗漏的发生。采用dma区域计量和pma压力管理,严控物理漏失的发生。依托系统化监测,形成一系列主动漏损控制解决方案,最大程度降低管道漏损监控中“广撒网”现象带来的高额成本。提高漏损检测及抢修队伍的技能水平以及专业化程度。
4.2 加强管理性措施的应用
(1)突出重点用水单元的管控
在日常防漏控制中,需将被动抢修和主动防控较好结合起来。尤其针对一些耗水重点单位,如钢铁、石化等工业企业以及宾馆等服务业单元,建立主动防控机制。在对水表是否有异常波动检测基础上,通过简易水平衡检测等方式,检测两趟管现象。同时,不断革新监管机制,尤其注重不同管理、用水单元间的彼此协调与配合,立足从长远上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漏损、查漏损”监管体系。
(2)完善各类用水统计
解决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有时因面临技术等问题成本较高,着力于规范用水统计体系,防止用水统计上的“漏网之鱼”,能有效降低管网漏损率。为此,首先应在出厂水计量器方面推广并普及管段式电磁流量计,以提高出厂水量的统计精度。针对消防等城市公用事业领域的无偿用水行为,应尝试建立合理的计量机制。如通过在消防栓上安装计量水表、指定洒水车取水点等手段。不断完善供水稽查制度,违规用水和水费拖欠等行为对供水企业正常运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执法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严防各类违规用水行为。
管网漏损不仅对供水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负面影响,更是一种水资源的浪费。随着水资源稀缺性日益加深,管网防漏工作势必将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坚持技术与管理层面的双管齐下,提高管网防漏水平。在技术层面,以建立现代化管道漏损检测体系为基石,一手抓管网运行状况的宏观调控,另一手抓管网勘漏微观普查。有效衔接管网设计与施工,加强施工用料与工序的监管。在管理层面,结合被动抢修和主动防控,有重点的对耗水大户进行强化监管。着力于进一步完善用水计量体系,尤其针对消防等市政公用行业的用水建立合理的计量机制。加强各执法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完善供水稽查制度,严防非法偷水行为。只有在技术层面措施得到、目标明确,在管理层面健全制度、奖罚分明,才能有效降低供水管网的漏损水平,在保障供水企业利益同时,起到保护水资源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供水行业中普遍存在着管网漏损率偏高的现象,不仅影响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而且反映出供水企业中某些基础管理工作措施不力、制度不严的问题。因此,为了保障供水企业利益同时,起到保护水资源的作用,就要针对目前的供水管网漏损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控制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供水管网的漏损水平,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四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木探讨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木探讨
广州市番禺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卢景晖植子超
摘要:本文针对影响供水管网漏损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提出了进行管网漏水检漏以及控制管网漏损的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管网漏损GIS 漏水监测系统单独计量区域计量误差未计量用水损矢
城市地下管网系统中供水管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给水管道维护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供水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故国内外供水企业无不把加强供水管网的漏损控制,降低管网漏损率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公司自1998年成立专门的探漏队伍以来,供水管网的漏损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上半年的管网漏损率为5.34%o从工作过程中总结经验我们认为,影响供水管网漏损的几个主要因素是:1.管网漏水损失;2.计量误差损失;3.未计量用水损失。
本文将结合我公司在漏损控制方面的经验与设想,对上述的几个影响管网漏损的因素进行技术及采取措施上的探讨。
一、管网漏水控制
管网漏水是影响管网漏损的最主要因素,而造成管网漏水的主要原因有管道材质及配件的选材不当、施工安装质量水平低下、管网养护工作不到位以及季节天气影响等等。从设计、施工以至日常养护等各个环节从严把关是减小管网漏水的必要手段。但在现有管网中如何发现漏水点,使漏水管网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就必须依靠专业的探漏作业来完成。
1、管网探漏技术现状
我公司测漏队伍建立初期,漏水检测工作是以音听普查法为主,设备包括听音杆、检漏仪、管线仪、相关仪及附属设备等等。采用人工在夜间对管网进行大区域的听音普查,依靠技术人员的听觉和经验,探测漏水点传播到地面的异常声波,推断漏水的发生及其范围,再以钻孔听音辅助漏水相关仪探测,从而确定漏水点的准确位置。这种主要依靠探测人员经验的探漏方式,虽然可查找到漏水点,但人的听觉灵敏度和分辨度相对较低,在许多情况下不能发现和判断漏水的发生,探测人员的听觉和经验也各不相同,探测质量和结果很难得到保证。
2002年4月公司在广东省范围内首家引进了帕玛劳漏水监测系统,使我们在检测漏水技术方面又掌握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该系统能在设定的时间段内把监听到的微弱声音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进而判断其监测范围的管段是否存在漏水情况。这种技术手段减轻了探漏人员的夜班工作强度,而且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监听到人耳听不到的微弱声音,从而使探漏工作的质量和结果得到有效保证。但是在日常的探漏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①仍然采用大区域的盲探方式,未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②对存在混凝土预应力管材、PVC、PE等新型非金属管材的管网进行探查效果不理想o
③对埋设较深、阀门或外露设施相隔距离较远的管线存在探查盲区。
2、探漏新技术设想。
按现今的探漏方式及探漏队伍的规模,一般的中小城市管网普查周期需几个月,大中城市周期则更长,如按照检漏计划的规定每月甚至每天不分重点地进行管网的探查工作,常常不能及时地发现漏水点,而且,现今的探漏方式对存在混凝土预应力管材、PVC、PE等新型非金属管材的管网进行探查效果不理想;对埋设较深、阀门或外露设施相隔距离较远的管线也存在探查盲区。故此,我公司在今年初经过深入的研究讨论,决定投入一定的资金对探漏工作进行流程及技术上的改进,现将设想方案与各位进行探讨o
(1)主要流程及核心技术分析:
①建立精确的管网GIS系统
建立高精度的管网GIS系统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管网的具体分布情况,系统中的管线定位、埋深数据采用座标和高程标示,这便于对各种线的空间定位,而且,利用其丰富的数据内容及分析功能,能提供管线及各种设施的属性查询、爆管、漏水事故的抢修、维修关闸方案等等重要信息。
②实行划分单独计量区域管网进行漏损监控
根据GIS系统提供的管网资料,把整个供水管网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单独计量区域,并在其区域供水干管上安装计量装置,每月与营业所的抄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各区域的漏损情况。③对漏损严重区域进行重点探查.
根据各区域的漏损情况进行分析,对漏损严重的区域进行重点探查。
④准确定位。
⑤漏水管线修复。
⑥修复后复测。
(2)方案目的:
利用GIS系统的准确数据,对混凝土预应力管材、PVC、PE等新型非金属管材的管网可快速进行定位。在管网探漏作业中工作量最大的是漏水疑点的发现,在现有的查漏方式中,这主要依靠大范围、无目的的盲探来实现,而本方案中单独计量区域的划分能对漏损严重的区域进行快速的有目标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漏水时间,从而达到减小漏损的目的。
(3)可行性分析:
目前,全国许多供水企业都逐步认识到地下管线信息对漏水检测工作及管网管理的重要性,建设了初具规模的供水管网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但普遍未能将该系统有效地运用到漏水检则工作中去。
利用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与营业抄收数据进行分区域分析,配合漏水噪声监测系统,对供水管网有目的地进行监测,可将存在漏点的区域范围细化,做到有的放矢,将会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4)技术难点
@GIS系统数据的建立及维护
具有精确、现势的管网数据是GIS系统能被成功利用的关键。我公司于2002年已建成GIS系统,但其只有DNl00以上的管网数据,而且数据的更新不及时,以致其使用价值大打折扣。有鉴于此,公司于年中成立GIS办公室,专职负责该系统的数据更新及维护工作,并投入大量资金对公司供水范围内的管网进行重新探查,管网数据探测至用户水表,力求令管网数据精确、可用o ②单独计量区域的划分
单独计量区域是指由单水源或多水源供水,所有流进该区域的水量均有水表计量,且没有水量流出的用水区域。要对其对行精确地划分,必须要对错综复杂的管网有清晰的了解,而且对于计量水表的设置也是一个很大的投入。故此,我公司采用由浅人深的工作计划,即开始时把管网划分成较大的区域单独计量,再逐步深化细化区域单独计量。
二、计量误差损失控制
水表作为城市供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用户开展公平、公正的商业关系的准绳。水表计量的准确与否,不仅影响供水管网漏损与供水企业的经济,而且还影响到供水企业的管理运行。目前国内通常以产销差率来衡量供水企业的漏损状况,售水总量是所有在线抄表数总和,其数据是否准确,将直接决定产销差率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由于用户用水量的不稳定性,小流量现象的必然存在和水表设计上的性能不足,造成的计量误差不容小视。
选择合理口径和推广高精度水表,是有效解决或缓解问题的主要方法o1、科学合理选择水表口径
无论何种计量等级的水表,都具有口径越大,灵敏度越低的共同规律。因此在能满足最大瞬时流量的前提下,表的口径能小则小。但对因经常过载,导致水表频繁损坏的用户,可调换宽量程和抗冲击强的水表,如WPD等型号水表。
2、选用高计量等级水表
选用高计量等级水表,是真正提高大表计量准确度的最有效措施。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已经要求使用计量等级B级以上的水表,许多供水企业也已逐步淘汰A级水表。对于新装大表用户,应该从现在起全面使用B级表。WPD在我公司的测试中表现出最佳的计量精度、灵敏度及最宽广的计量范围。但出于成本考虑,对于用水状况比较稳定,水量变化不大的用户,售价较低的普通旋翼式或螺翼式B级表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o3、严格规范水表周期检制度和安装程序
严格按国家水表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和标准对水表进行强制检定,特别是大口径水表。在抄表工作中发现水表读数异常的要及时进行检定,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并且在初装或拆装水表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技术规范,以保证水表准确计量。
三、未计量用水的管理控制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影响漏损的重要因素还包括对未计量用水的管理控制。未计量用水主要包括消防救火耗水、增改管道、管网维护耗水、阀门漏水、野蛮施工对管网造成损坏以及各种形式的偷盗水行为。我公司对未计量用水的管理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管网的巡查
①定期对阀门进行启动、加油,更换填料及配件的维护工作,保证阀门开关正常、截水有效以及无漏水现象。
②加强对基建施工区域管网的临时性巡查工作,及时向施工单位明示水管位置、制止野蛮施工等行为,尽量避免挖断管道、阀门井被埋等现象的发生。
③沿输配水管道查看管道、阀门、消火栓、排水阀、通气阀、测流井、检查井等有无损坏、漏水等情况,特别是基本建设施工的区域o
④明装管道、阀门、架空管支座、吊环的腐蚀程度,定期刷漆搞好养护工作o
⑤登记统计增改、抢修管道耗水及管网维护耗水隋况o2、稽查违法用水行为,检查是否存在私接管网、私开消防栓、故意损坏或者擅自更换、拆除水表取水等违法用水行为。
水是商品,偷盗水就是违法行为,因此,对这种行为必须进行查处,对查出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有关条例和法规处罚,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对于情节严重的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总结:漏损控制除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重视和管理。这是当前供水企业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企业各部门相互协调,综合治理,并需不断创新,从流程上和机制上探求一种更科学的管理办法,才能真正使漏损得到有效控制。由于漏损的形成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并且永远存在,因此对待这项工作必须作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第五篇:多措并举 攻坚克难
多措并举 攻坚克难 **局胜利完成拆迁包保任务
今年,县委、县政府下达我局19户拆迁包保任务,经过我局包保人员的艰苦努力,到4月10日夜8点全面完成了拆迁包保任务,在征地拆迁第五组中,继人社局之后居第二名。
4月16日,**局召开拆迁包保工作总结会,局长**对今年的拆迁包保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局长说,拆迁工作虽为阶段性工作,但是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是关系到群众利益和柳河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近两个月的拆迁包保工作,**局党委和包保干部发扬了不怕困难,敢于吃苦、敢打硬仗的精神,使包保工作在每个阶段都处于第五组的前列。面对繁重的任务,我们举全局之力,务实工作,团结拼搏,不辞劳苦,投入了大量的工作热情和智慧。提前20天完成任务,拔掉了19个“钉子户”,赢得领导认可。
**局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八个到位”在征收简报上进行了交流。我局拆迁包保工作做到了如下四点: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是最根本、最有力的保证。**局党委切实把土地征收拆迁包保工作做为前一个阶段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来对待,认识高度一致,态度
十分坚决,措施果断有力,迅速调配人员组织有力的工作班子,四位领导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领导们率先垂范,亲力亲为,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都有力地触动了拆迁户的思想,把他们的心思引导到积极真诚地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快速排兵布阵,采取了分组包片,盯人包保,先易后难,打开缺口,首战必胜,巩固成果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二是党员干部服从大局,冲在第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这次拆迁工作中,各基层单位包保力量到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服从大局。各单位分工到人、包保到户,分组分段落实任务,夜以继日,连续作战,想方设法,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出色地完成了包保任务。
三是掌握政策,以人为本,是推进拆迁包保工作的有效途径。参加拆迁包保的同志都熟悉掌握拆迁政策,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维护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拆迁户的支持。在我局包保的拆迁户中困难户较多,我们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关注民生、和谐拆迁为宗旨,尽力为拆迁户争取合法利益最大化,尽可能为困难群众着想,给予适当照顾,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局面。
四是讲究方法,不畏艰难,确保拆迁包保工作的有效推进。在工作方法上,我们高强度政策攻心,大力度思想疏导,全方位多点突破。因人施策,因户施策。利用了一切有利于
拆迁的各种关系。拆迁户有工作单位的争取单位领导的支持,拆迁户无职业的争取他们信得过的亲朋好友的支持。并且与时间赛跑,紧紧抓住每一天、每一小时,与拆迁户对接,即便是最难的拆迁户,我们也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做出百倍的努力,拆迁户终于被感动,一个一个来到拆迁办签订协议。
在今年拆迁包保中,我们不畏艰难,同心协力,出色地完成任务,我们拆迁包保的工作,达到了县委、县政府满意、拆迁部门满意、拆迁户满意“三个满意”的良好效果。充分体现了**局领导班子的执行力、系统干部职工的战斗力和深厚的凝聚力。这次拆迁包保虽然告一段落,但这次拆迁包保的精神是最宝贵的,是长期鼓舞和激励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把这次拆迁包保精神转化为干好当前工作的强大力量,为**系统的发展、为柳河县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