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监七不准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
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
银监发〔2012〕3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纠正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和收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银监会决定在银行业系统全面开展“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遵守信贷管理各项规定和业务流程,按照国家利率管理相关规定进行贷款定价,并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以贷转存。银行信贷业务要坚持实贷实付和受托支付原则,将贷款资金足额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不得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部分贷款转为存款。
(二)不得存贷挂钩。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和存款业务应严格分离,不得以存款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
(三)不得以贷收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借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之机,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而收取费用。
(四)不得浮利分费。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遵循利费分离原则,严格区分收息和收费业务,不得将利息分解为费用收取,严禁变相提高利率。
(五)不得借贷搭售。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在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
(六)不得一浮到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应充分反映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得笼统将贷款利率上浮至最高限额。
(七)不得转嫁成本。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依法承担贷款业务及其他服务中产生的尽职调查、押品评估等相关成本,不得将经营成本以费用形式转嫁给客户。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遵守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关于金融服务收费的各项政策规定,对现行收费服务价目进行全面梳理检查,及时自查自纠,并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一)合规收费。服务收费应科学合理,服从统一定价和名录管理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制定收费价目名录,同一收费项目必须使用统一收费项目名称、内容描述、客户界定等要素,并由法人机构统一制定价格,任何分支机构不得自行制定和调整收费项目名称等要素。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收费项目,严格对照相关规定据实收费,并公布收费价目名录和相关依据;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收费项目,应在每次制定或调整价格前向社会公示,充分征询消费者意见后纳入收费价目名录并上网公布,严格按照公布的收费价目名录收费。
(二)以质定价。服务收费应合乎质价相符原则,不得对未给客户提供实质性服务、未给客户带来实质性收益、未给客户提升实质性效率的产品和服务收取费用。
(三)公开透明。服务价格应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各项服务必须“明码标价”,充分履行告知义务,使客户明确了解服务内容、方式、功能、效果,以及对应的收费标准,确保客户了解充分信息,自主选择。
(四)减费让利。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对特定对象坚持服务优惠和减费让利原则,明确界定小微企业、“三农”、弱势群体、社会公益等领域相关金融服务的优惠对象范围,公布优惠政策、优惠方式和具体优惠额度,切实体现扶小助弱的商业道德。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组织本系统在一季度集中开展以“规范贷款行为、科学合理收费”为主题的不规范经营问题专项治理活动。
(一)加强源头治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从年度经营计划和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入手,整治不切实际的快增长、高指标问题,校正经营导向,从源头上杜绝各级机构、网点及员工的不规范经营冲动。
(二)加强程序治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和相关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区分贷款融资和各项收费业务的不同营销、定价程序。对贷款融资,要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对受理、审批、签约、放款、贷后管理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防止层层附加条件;对其他服务收费业务,要从产品开发、功能设计、收益测算等环节进行充分论证和询价公示,防止自定价目和层层加价。
(三)加强行为治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从事具体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高管和一线员工进行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切实做到不同业务柜面分离、人员独立,不得误导、挤压和要挟客户,端正经营思想,规范经营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应建立公开、完善的违规收费举报和投诉处理机制,及时掌握分支机构违规收费行为,及时查处纠正。
四、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要在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整改的基础上,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人员以多种方式进行核查监督。
(一)指导机构自查。银监会各监管部门和各级派出机构要督促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按本通知要求,迅速组织自查自纠,及时清理纠正不当贷款业务和收费项目,并于2012年3月底前审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报告,核评其自查整改情况。
(二)实施监管检查。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要将整治不规范贷款和不规范收费问题纳入当前工作安排,组织现场抽查。对检查发现的违规行为依法严格处罚,并将检查和处罚结果在全辖范围内通报。
(三)联合媒体访查。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联合当地主要媒体,对银行网点和相关客户进行明察暗访,并对严重违规案例公开曝光,通过引入舆论监督推动银行业不断规范经营行为,改善金融服务质量。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日
第二篇:银监会七不准
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七不准”
公 示
1、不得以贷转存。银行信贷业务要坚持实贷实付和受托支付原则,将贷款资金足额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不得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部分贷款转为存款。
2、不得存贷挂钩。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和存款业务应严格分离。
3、不得以贷收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借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之机,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而收取费用。
4、不得浮利分费。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遵循利费分离原则,严格区分收息和收费业务,不得将利息分解为费用收取,严禁变相提高利率。
5、不得借贷搭售。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在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
6、不得一浮到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应充分反映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得笼统将贷款利率上浮至最高限额。
7、不得转嫁成本。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依法承担贷款业务及其他服务中产生的尽职调查、押品评估等相关成本,不得将经营成本以费用形式转嫁给客户。
举报投诉电话:96369
第三篇:七不准
哈尔滨市“七不准”条例
不准随地吐痰;
不准随地便溺;
不准乱扔乱倒;
不准乱摆乱放;
不准乱贴乱画;
不准损坏公用设施;
不准乱穿马路、闯红灯
“八要八不要” 大家来对照
一、要保持环境卫生;不要随地乱扔乱倒垃圾、污水、废弃物和随地吐痰、便溺。
二、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要折枝、掐花、乱穿草坪。
三、要爱护公共环境;不要在街路两侧和公共场地拴绳挂物、晾晒衣物、排放噪声。
四、要爱护公用设施;不要损坏公用电话亭、报刊亭、果皮箱、绿地栅栏等设施。
五、要按规定摆摊设点经营;不要随意店外占道经营和维修、清洗车辆。
六、要按规定停放车辆;不要随意在城市道路、广场、绿地内和其他公共场所乱停乱放车辆。
七、要按规定在公共揭示栏中张贴广告;不要在建(构)筑物、电杆、树木、公交站点等公 共场所或者市政设施上乱贴、乱画、乱刻、乱涂。
八、要保持车辆整洁;不要驾驶车容车貌不整的车辆在道路上行驶。
第四篇:银监发(2007)78号
中国银监会关于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的通
知
(银监发〔2007〕78号 2007年10月24日)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北京、上海、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按照《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精神,内蒙古、吉林等6省(区)开展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目前整体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初步成效。为进一步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问题,积极探索建立适应“三农”特点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扩大试点范围
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由内蒙古、吉林、湖北、四川、甘肃、青海6个省(区),扩大至全国31个省(区、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县(市)及县(市)以下地区。
试点省(区、市)要按照“先试点、后推开;先努力解决服务空白问题、后解决竞争不充分问题”的原则,参照《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反映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状况,筛选确定试点初选地区,商地方政府同意并报银监会确认后,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各省(区、市)先选择1-2家机构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
二、扩大试点原则
扩大试点工作必须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必须坚持服务“三农”原则。牢牢把握支农服务方向,重点引导各类资本到金融服务空白和不充分地区设立机构、开办业务。
(二)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充分尊重各类资本投资意愿,投资人按商业可持续要求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担风险。
(三)必须坚持严格监管原则。严格准入标准,规范许可程序,强化资本约束,注重风险防范,确保新机构安全稳健运行。
(四)必须坚持政策激励原则。进一步完善财税、货币、监管等方面政策,注重发挥地方政府支持作用,加大正向激励和引导。
(五)必须坚持积极稳妥原则。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有序推进,防止“一哄而起”。
三、强化审慎监管
(一)明确监管职责。银监会负责研究制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政策,指导和督促各级派出机构开展监管工作。银监局负责制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实施细则,审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筹建、重大监管行动的协调组织和实施,指导银监分局做好监管工作,妥善处置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银监分局作为属地监管机构,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筹建初审、开业和变更事项审批,并承担日常监管工作。各级银行业监管机构要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上下联动、密切协作的监管工作机制,形成
监管合力,切实提高监管工作质量和有效性。
(二)加强日常监管。要建立非现场监管制度,设置主监管员,实施有效现场检查,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指标满足审慎监管要求。要及时查纠偏离服务宗旨、超业务范围经营以及超比例发放大额贷款等违法违规问题,确保依法合规经营,有效防范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各类风险,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健康发展。对审慎监管指标不达标的,要根据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等情况及时采取递进式监管措施,直至实施市场退出。
(三)实施分类监管。银行业监管机构要根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规定和监管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施不同模式监管。对村镇银行要按照《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比照商业银行实施审慎监管。对贷款公司要重点发挥好出资人的监督作用,做好并表监管。农村资金互助社按照即将印发的监管意见,主要实行社员自律管理,做到自愿发起、自律管理、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真正办成互助合作性质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以自律管理为基础、银行业监管机构监管为主体、地方政府风险处置为保障、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分工协作和相互配合的监督管理体系。
(四)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属地银行业监管机构要根据辖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和类型、资产规模、风险状况,科学调整监管机构设置,合理配备监管人员,特别是要进一步充实监管办事处和履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的一线监管力量,加大监管力度,防止因监管资源不足,造成监管出现真空和监管不到位。
(五)严格监管问责。银行业监管机构要按照银监会有关规定,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分工,开展监管工作考核,实施监管成效评价。对未落实监管职责分工的银行业监管机构,要责令其立即落实职责分工;对监管失职、渎职的,要追究监管人员和银行业监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其他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要在银监会统一部署下,由试点地区银行业监管机构组织推动实施。首批6个试点省(区),要继续完善扩大试点实施方案,稳步推进试点工作。扩大试点的25个省(区、市),银监局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若干意见》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关制度办法,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抓紧制订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要求,做到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责任落实。要加强准入政策的学习和培训,重点掌握好《若干意见》以及配套制度办法,为实施试点工作奠定基础。
(二)加强规范操作。各级银行业监管机构要严格准入标准,规范试点操作,防止“带病准入”,在确保组建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要合理安排组建进度,积极有序地推进试点工作,防止“一哄而起”。要防止“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确保组建工作公开透明。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组织,改制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三)加强沟通协调。各级银行业监管机构要主动向试点地区党政部门汇报工作,在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加强与财政、人民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落实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财政、税收和货币等政策,提供征集主发起人、营业用房等方面便利措施,加大对逃废债的打击力度,加强信用乡(镇)、村建设,为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加强同业支持。各级银行业监管机构要督促主发起人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产品开发、风险管理、软件系统、人力资源、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支持,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平稳运行创造条件。现有农村金融机构要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良性竞争,加强业务合作,提供开立账户、融资和业务培训等支持,通过竞争合作,促进互利双赢。
(五)加强舆论宣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各地要提前制定试点宣传方案,积极利用主流媒体宣传解释政策,报道试点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同时加强舆情监督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不实和片面报道,为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扩大试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各银监局要及时将扩大试点情况以及存在问题报告银监会。
二○○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发布部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7年10月24日 实施日期:2007年10月24日(中央法规)
第五篇:银监办法[2010]309号
2010.10.1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下一阶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查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0〕309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根据银监会2010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的工作要求,为全面落实《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查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0〕244号)
“六步走”工作安排,切实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以下简称平台贷款)整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按法人原则落实台账管理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各银行)应分别建立平台贷款台账,明确平台名单、贷款金额、四类风险定性等详细情况。同时,建立定期报送制度,从2010年12月起纳入监管报表体系,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银监局按季填报,统计部门汇总。具体报送内容、方式及要求由银监会统计部另行部署。
二、按分类处置原则分类监管
各银监局对整改为公司类贷款、保全分离为公司类贷款、清理回收、仍按平台贷款处理四类(以下简称为第一、二、三、四类)贷款,进行分类监管:一是监测第一类贷款。各银监局要建立对整改为公司类贷款的逐户监测制度,密切关注整改情况,督促各银行严查公司资本金是否真实、持续到位,还款来源是否充足,抵押担保是否合规,运营是否规范、正常、可持续等情况,确保存量债务能够按照协议约定及时足额偿还。对于该类贷款的新增债务,各银监局还要严格监测贷款集中度是否合规、是否仍存在财政违规担保等问题。二是监督第二、三类贷款。各银监局要监督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制定保全分离和清理回收工作推进时间安排表,通过项目剥离、公司重组、增加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追加合法足值抵质押品、直接收回等措施,严格按照时间安排完成各项工作。同时,各银监局要扎实建立辖内银行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及时监督掌握第二、三类贷款处置情况。三是监控第四类贷款。各银监局要按照国发〔2010〕19号文的要求,协助地方政府做好不再承担融资任务的平台转轨改制工作,督促辖内各银行逐户明确相关地方政府的偿债责任,落实还款措施,确保存量贷款得到妥善处理。同时严格监控新增贷款情况,对于不符合国发〔2010〕19号文要求,项目没有足额资产抵押和现金流的,严禁新增贷款。在必要时,应要求各银行追加风险缓释措施或逐步收回存量贷款。
三、按权责明确原则统一会谈
2010年11月15日前,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由各银监局组织、局领导带队,各地银行业协会协调辖内银行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各平台进行会谈,敲定四类风险定性情况,确定平台贷款的整改处置方案,并形成会谈纪要,交由地方政府、银监局、平台及银行四方备案。
(一)第一类贷款
对于现金流全覆盖、并拟整体划转为一般公司类贷款管理的第一类贷款,在会谈中需从三个方面进行明确:一是明确平台名单。该名单及整改为公司类贷款的金额需由借款人、贷款人及负有连带还款责任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三方法人代表签字,一式四份交由地方政府、银监局、平台及银行备案,并作为银行相关负责人风险问责的依据。二是明确风险自担。在整体转化为一般公司类贷款后,在原有债权债务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商业化原则运作,信贷风险由借贷双方承担。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新增贷款不得由政府部门和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及还款承诺。三是明确问责机制。地方
政府和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共同对第一类贷款进行监测,并按照谁签字谁负责原则,由非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贷款不良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贷款行行长(即三方签字中贷款方的签字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第二、三类贷款
对于拟保全分离为公司类贷款和清理回收的第二、三类贷款,在会谈中需明确项目剥离、公司重组、增加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等保全分离和清理退出的具体工作措施,同时确定整改进度时间安排表和整改方案,报地方政府、银监局、平台及银行四方备案,并督促按期整改。
(三)第四类贷款
对于仍纳入平台贷款管理的第四类贷款,在会谈中需明确落实有关债务人偿债责任,按照贷款协议约定足额偿还债务本息,避免出现单方面改变原有债权债务关系、转嫁偿债责任和逃废债务等问题。同时,通过增加担保主体、追加土地和优质企业股权及有效收益权等合法足值抵质押品等方式,缓释平台贷款信用风险。此外,新增平台贷款必须符合《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0〕412号,以下简称412号文)规定,项目必须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10〕15号)等法律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融资的项目以及国务院核准或审批的重大项目。
四、按属地原则组织现场检查
2010年11月30日前,由各银监局组织,以地级市为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由银监会办公厅、法规部、各监管部门、统计部等相关部门组成抽查组进行抽查。检查和抽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平台贷款情况,包括平台名单和贷款统计是否准确,有无遗漏,风险定性是否准确,是否存在错误归属情况等。二是分类处置情况,特别是第一、二、三类贷款的整改措施是否明确,相关责任人是否落实;第一、二、三类贷款平台名单和第二、三类贷款整改进度时间安排表是否有三方主要负责人签字;是否建立了第一类贷款监测系统等。三是工作合规情况,逐笔检查2010年6月30日后新投放的平台贷款是否符合412号文规定,全覆盖类贷款现金流计算是否符合412号文规定,相关工作是否符合244号文规定等。
五、按局长负责制原则提交现场检查报告
2010年12月15日前,各银监局对现场检查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报告,在经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送银监会。
六、按分期还贷原则改进贷款偿还方式
平台贷款绝大部分为中长期贷款。从此次清查看,普遍存在整借整还、风险延期暴露问题,隐患较大。各银行应按照风险早期暴露、审慎经营、科学负担三大原则,在充分考虑项目建设期、达产缓冲期等情况的前提下,采取合法、审慎措施,结合统一会谈,逐一落实分期还贷要求,做到每半年一次还本付息,利随本清,切实防范平台贷款风险。各银行应高度重视,全面做好合同修改等相关工作,按季统计工作进展和分期还贷情况。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银监分局和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二○一○年十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