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政治课程教改总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总结
我院坚持长期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和建构,在全体任课教师的努力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使课程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把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总结如下。
一、开展教学思想的改革与研究
为提高本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我们围绕如何正确处理系统的理论教育与严格的行为训练的关系展开教学思想的讨论。一是从教学的效用、效果、效率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讨论。二是努力改变纯伦理道德知识授受的被动局面,按照“人的思想道德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这一规律,开展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及其有效实现的研究。
二、教学内容得到优化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五个模块。
模块一 适应成才
内容包括:绪论。主要使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迎接人生新阶段,明确肩负的历史新使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模块二 思想教育
内容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引导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继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模块三 道德教育
内容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主要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道德;了解、掌握道德和法律对爱情、婚姻家庭的基本要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锤炼思想品质,加强道德修养。模块四 法制教育
内容包括:第五、六章部分内容和第七章、第八章以及廉洁修身教育。主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法律基本知识,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重要的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使学生明确廉洁教育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培养,自觉地修身、省过的良好品质,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
模块五 实践教学 16学时 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与管理
为了养成学生的健康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实践中通过亲身的感受,体验如何做人,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我们将本课程16个学时的实践教学时间与其他实践教学时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课程和我院特设的素质拓展的实践教学)进行整合,会同校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部门,设计并实施了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使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教育生活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分为社会实践、校园实践、课堂教学实践三部分,社会实践包括假期的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家政活动、法律服务等活动。校内实践包括课外文化体育活动,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共青团之星形象设计塑造工程,人际交往活动等等。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突破口,加强理论教育,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行为训练”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适合学院学生思想实际的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发言、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景体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道德情感;通过树立榜样、教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磨练道德意志;通过科学的行为评价体系、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道德行为能力。
为了锻炼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判断、选择的能力,我们设计了一些道德两难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案例,融入理论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如“范跑跑事件”、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救二名儿童而献身的壮举等,组织学生阅读网络上的看法和观点,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并做理论上的升华。这样不仅体现了教学的生动性、灵活性和趣味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增强了教学实效性。
2、考试改革激发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热情。
我们在设计本课程的考试内容时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结合,考试形式将组织考核与自我考核结合,激发了学生自我教育、加强自我修养的热情。不少学生将有自己人生格言的感悟集—《凡人格言》视为终生收藏的宝贵资料。
四、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与研究
本课程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理论考试成绩占40%,实践考核按30%、日常表现占30%的比例记入成绩之中,同时与奖学金的评定、入党等适当挂钩。
学生在校期间执行学生行为规范的实际表现作为本课程学习成绩的重要内容,在课程教学结束时除教师评价外,我们发动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设计自我评价时,要求学生算三笔帐,即得失帐、人情帐和感悟帐。如: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表现,列举具体事项,看自己学业有哪些进步?获得了哪些奖励与处分?思想品德在哪些方面有明显的进步而使自己感到高兴或自豪?为集体和他人作了什么贡献?哪几件事上使他人或集体受到了损害?交了几个真心朋友?是否善待了友人和亲人?是否错怪了他人等等。在此基础上,每个班选举3-5名道德观察员,对自我评定的结果进行评审,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也参与评定,共同确定考核结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改革与创新图示如下:
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反映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符合国内外同类课程改革趋势和建设方向,并且已经形成了若干我们自己的特色。
第二篇:高中政治课程教改思路
关于实施政治学科“学案配餐制”课题 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集思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思想观点,而且要求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要达到有机统一。着眼于社会发展、学生成长和应对高考的需要,增强我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校内形成群策群力集体合力氛围,开辟校内学科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高中新课程计划和研究性学习要求,我校政治学科组迫切需要开展“政治学科学案配餐制”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与实施。为此,我们特别提出课题申请,并立项进行研究,望尊敬的学校领导予以批准和支持。
一、课题研究意义
信息时代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使人类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面对“知识爆炸”的形势,如何高效地获取、整理、加工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学习,是每一个教育者关注的问题。也迫切要求我们对教育和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行反思和创造,以开辟新的道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更突出的责任和功能,但由于历史及现实客观条件的影响,我校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长期处于“纸上谈兵”形式,理论与实践的反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偏离了科学的教学策略,学生成绩进步与能力提高都深受影响,而“学科配餐制”的研究性学习与实施,必将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给本学科教学带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二、课题原因分析
1、师资力量薄弱,年龄结构偏轻
我校政治学科老师共11人,40岁以上3人,剩余的年龄都在20岁至30岁之间。整体师资呈现力量薄弱,年轻人偏多,经验不足,课程体系不熟的现状。
2、长期各自为政,坚持年级割据
年级独立备课,同年级不同老师独立备课,如此各自为政的备课形式不仅使年级之间同科老师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的同科老师也自成体系,形成典型的割据局面。从而导致同校同科老师不能智慧共生合作共赢,不能共享资源相互借鉴,不能经验共趋教训共避。本来我校师资力量薄弱,又不能在现有的师资基础上形成合力,以我校单科老师各自的力量去应对其他学校学科老师整体团队,我们岂能获胜!
3、教学因循守旧,工作墨守陈规
囿于传统理念,不少老师对学生自主探究不敢放手;迫于考试压力,学科作业堆积如山。思想政治教学本来应该理论联系实际,结果现在搞得教条死板,老师不敢越雷池一步。
4、疲于应付常规,缺乏创新精神
因为工作缺乏主动创新,平时常规杂务繁重,所以长此以往会产生职业倦怠心理,从而形成工作疲于应对,集体观念淡薄,主人翁意识不强等现象,这是我校提高教学成绩最大弊病。
5、师生都不轻松,考试成绩一般
从过去的教学实践看,老师上课不轻松,因为既要讲授知
识,又要从睡梦和走神中唤醒学生;既要闭门造车,又不能出门合辙。学生学习更不轻松,既要硬着头皮配合老师,又要顶着瞌睡完成大量作业。最无奈的是师生共同忙乎的作业和批改都仿佛无用劳动,因为考试成绩足以证明。
从以上几点校本原因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我校政治学
科教学应该尽快考虑探索实施“学案配餐制”,解放教师思想,整合教师团队,形成教师合力,积累校本资源,让老教师老有创新,新教师新有所成。总之,该课题的实施能加速年轻教师的成长,年长教师的成名,学生成绩的提升。
四、课题整体规划
1、课题内容
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确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体系。涵盖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觉悟目标三个方面。
(考点)
(2)学案体系。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教参,借鉴怀仁一中学案,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学案配餐体系。分两个年级,以框题(或课时)为基本单元。(学案)
(3)课件资源。依据远教资源和校本实际建立高中思想政治课件资源库。包括高一高二年级必修课程全部内容。(课件)
(4)单元训练。依据课标要求和高考考点建立高中政治必修部分两个年级单元训练题库。(习题)
2、参与成员及任务安排
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有我校高中政治学科组高一高二7位老师,县教研室政治教研员高锦梅等共8位成员,另外特邀高三老师武俊爱、王建新、邓红艳老师为课题组把关成员。具体情况安排如下:
高一:张志军、卫艳琴、周李强、李二红、刘彩萍负责高一学案整理、课件制作及单元训练题的命制。
高二:杨红革、张斌鹏等人负责高二学案整理、课件制作、单元练习的命制。
高锦梅老师负责本课题可行性研究的开题申请报告与结题汇报报告的撰写工作,以及教学目标或者高考考点的整合与梳理工作。
每组的第一位老师既是年级学科负责人,又是课题组主要
负责人。课题组组长:高锦梅。
学科把关小组成员:武俊爱、王建新、高锦梅、杨红革、张志军、邓红艳。全部个案的审核与教学资源通案的形成皆由学科把关小组成员负责。
3、课堂操作
实施“学案配餐制”的课堂,以课标考点为依据,以教材预习为前提,以学案内容为依托,以学案处理为目的,以教学课件为手段,以单元测试为反馈,形成全方位立体式教学模式。课堂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凸显老师启发引导,加大课堂容量,缩小成绩差距。具体操作流程:第一个环节,课前要求学生预
习课本内容。第二环节,课堂开始亮化本课时学习目标,老师板书知识体系和框架,让学生学习有目的,有指向。第三环节,学生结合学案与知识体系,自行根据课本内容处理学案设置的问题。第四环节,小组内通过研究合作处理学案中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环节,老师综合学生对学案的处理情况,拿出定性的意见和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联系、引申与拓展。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又是反馈训练的过程,基本能够做到当堂清理知识和相关练习,无需再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浪费时间增加负担。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省时高效,但对老师的课前准备要求加大了难度和力度,而且对老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时政内容也提上了日程。
4、实施预期 准备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1月,课题酝酿,理论学习,设计方案。
(1)开展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为课题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2)参加相关课题研究的培训活动,参加学校教研中心组织的教育科研培训学习、观摩活动,学习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同时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内容,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保证。
2012年2月—2012年8月,实践探究,积累资料,综合应用,分析整合。
(1)在高一高二年级推行学科配餐制教学。
(2)结合思想政治课相关理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社会政治经济热点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创新和实践的氛围。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学会观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真正理解和掌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
(4)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做好学生阶段性的自评、总结工作。
总结阶段:2012年8月—2012年9月,结题报告,形成成果,有效推广。
(1)通过组织课题报告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体会和收获、为学校展示课题成果与途径。
(2)整理、总结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各种资料。
(3)总结课题经验教训,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参与教师写出课题研究成果性论文,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科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升华。
五、课题研究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突出政治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与思想政治基本观点、理论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通过探究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综合运用和创造,并逐步学会发现、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
2、主体性原则。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将学生的需
要、动机和兴趣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为其学业发展创造空间。教师主要起组织、指导和评价的作用。
3、可行性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教,让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和认知体验。
4、开放性原则。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目标开放;信息资料是开放,从研究目标的定位、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应用到结果的表达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5、形式多样性原则。根据思想政治课程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开展学科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组织讨论、辩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高锦梅
2011年10月30日
第三篇:教改总结
2011-2012年第一学期教改总结
商务管理系 徐斌
本学期是本人来到水利学院的第13个学期,担任物业地产A101物业地产A091的《房地产市场营销实务》与商务英语A101《外贸函电》的教学任务,约170学时。这一学期,本人在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巨大进步。现将本人的教学改革总结如下: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根据学生要求,减少课本内容的讲授,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房地产市场营销实务》给学生补充专业术语,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身边大量案例;《外贸函电》补充大量的贸易术语,并且穿插讲解翻译技巧。
二、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课文讲解淘汰教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方式,代之以任务教学和小组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三、改革实践《外贸函电》课程的校内实训模式。设置国内和国外两家公司,分角色模拟交易磋商的全部过程,练习从建立业务关系到业务善后等多种信函。所写信函采用学生自查,互查与教师检查的方式。此次实训持续一周,从宏观上帮助学生掌握了交易磋商的全部过程,提高了写作水平。另外,翻译公司简介与英文合同,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对教学工具进行改革。逐步脱离传统的普通教室,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室和校内实训室;逐步脱离课本,多采用课件。
五、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本学期本人发表论文四篇,其中,在院刊发表论文两篇和考试周刊发表论文两篇。
同时,本人在读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英汉语对比与翻译专业,学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拓展了自己的知识范围,结交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和同学,自己得到了成长和锻炼。在新的一学期,本人将继续探索有益于学生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2012年1月5日
第四篇:2013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指南
中国传媒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方案及学习指南
课程简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课程说明:
1、开课时间:第一学期2—14周,每周一上午(具体时间见各班课表)。其中第7周和第14周为1500报告厅上课,时间为8:30—11:30。
2、开课地点:见各班课表
3、周学时/总学时:2学时/32学时
4、教学方式:本课程采取专题教学“5+2”的方式,即各班学习5个专题,由5位老师主讲(共20学时);同时安排两次1500人报告厅大讲座(8学时),由外请著名专家讲授。课程各讲主讲教师及内容:
1、林媛:公共外交与中国国际战略的考量
2、李静霞: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管理
3、赵波: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
4、杨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路径
5、吕艳君: 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新挑战
6、刘东建:构建和谐社会的国际经验分析
7、姚旭: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研究
8、李淑文:低碳经济的全球博弈与中国的策略应对
外请专家及讲授题目待定。
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占30%;课程论文占70%。
2、课程论文选题要求:请从每讲的课后思考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0字的课程论文。请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3、提交时间:2013/12/23(第16周,周一),8:30—16:004、提交地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一层会议室,即42号楼102(校医院附近)。
5、提交方式:请以班级为单位提交,并附班级同学列表及提交份数(因出国、休学等未提交请注明)。论文完成稿请以“研究生课程作业提交单”做封面(提交单在公共邮箱下载),每位同学只需提交一份。
提示:研究生院要求,电子版提交研究生院作业提交系统,以备核查。
本通知已发送邮箱zzgongxiuke11@163.com 密码:zz11111111。同学们学习中的问题,也请在这里交流,授课老师会到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
祝大家学习愉快!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2013-9-13
第五篇:市场营销知识课程教学教改介绍与总结
《市场营销知识》课程教学教改介绍与总结 魏梦丽
本课程的进行教学改革总的指导原则是 “突出特色、结合实际、鼓励创新、重在落实”的原则,即教学改革突出职业教育以“能力本位”的特色,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最后,要重点体现方案的可操作性,把教改方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让教改思想变成实实在在的教学成果!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与专业教学思想的吻合度不高
每门专业课都是其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专业课教学必须在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下进行,切实做到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
(二)多数学生被动听课,参与度不高
传统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致学生上课的参与度不高,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使采用问答等教学方法,但由于学生缺乏课前准备,知识消化不及时,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三)不能充分体现“技能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定位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色是在讲授必要的基本理论同时,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方面很难充分体现。
(四)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很多时候不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考核评价方法期末考试或考察为主,考核手段单一,导致学生重考试结果,轻能力提高过程,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教改基本思路
(一)符合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改内容要符合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
针对市场营销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在讲解理论知识同时,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际操作,实现对学生分析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代营销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三)改革教学模式
改革原来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取以案例教学和实际操作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新的教学模式。
(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中,主要是采用引导教学,注重对过程的控制,对现场的把握,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侧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重视实际能力的培养,考核评价体系中,重点加大教学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增加能体现综合能力的评价指标,促使学生增加平时的学习投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以课题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应用
《市场营销学》涉及方方面面市场营销的知识,在现有的教科书中,基本上偏重于理论和方法的描述和传授,学生通过学习,知道这个理论,懂得那个方法,却不一定会运用,也不知道在具体环境中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为此,我尝试了把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课题项目,即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组成一个企业(或公司)为一个团队,班上的学生划分为几个实践小组,每个小组八个人左右,自己设计企业(或公司)的名称和标志,按照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应用到企业(或公司)的组建和发展上,本课程各阶段的实践活动都由实践小组自己完成。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团结协作,并肩作战,大家不仅仅学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充分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争吵和分歧上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建立了深厚的同学情谊。
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以学号为依据,学号尾数相同者为一组,共分为10组,每组为4或5人,然后按顺序就坐,每次以两个小组为主要讨论组,以后轮流进行。
2、教学实践内容就围绕课题项目展开,包括:市场营销环境调查与分析;产品开发与策略;产品定价及基本策略;销售渠道与促销策略等,把这些内容和相关理论、方法融入到实践设计中,这样做使教、学、用思路很清晰,环环相接,让学生学了就用,用了就懂,让书本的知识转变成学生自己的经验。
3、在课堂讨论或操作时,为了使讨论具有针对性和竞争性,每次以两个小组的发言为主,老师和其他小组就发言小组的内容进行提问和发表个人观点,然后对两组进行评比。
4、案例可以从两个思路进行讨论,一是对案例中体现的知识和技能进
行分析,展开讨论,进而评价或提出改进建议,该思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二是根据案例所提供的背景,自行设计一套营销策划方案,通过课堂讨论,总结出优缺点,该思路注重知识的运用,强化技能,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
1、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点、教学方法、学生的特点及主要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同时,搜集有关案例的详细资料,思考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等内容。
学生:根据老师预先布置的案例,搜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点,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提出小组主要观点,特别是课堂汇报的小组,还要对汇报的方式、内容进行准备,其他小组还要准备对汇报小组提出问题。
2、《市场营销知识》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多,实践性强,因而在本课程的授课中,除了散落在各主要章节后的阶段性课堂内的实践练习,还有为期一周的集中实践实习。
(1)课堂内模拟操作环节的教改的实践总结,如:
实践环节一:讲完第三章《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让学生有的扮演商品的销售者,有的扮演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商品自我假设,双方模拟商品买卖谈判,大约3—5分钟,然后组成学生和老师参加的评议小组进行点评。这个环节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减少畏惧心理(不少学生在相互交谈和讨价还价过程中显得紧张和害怕,只有多练习才会老练),该环节教师注意多鼓励、多赞扬。这个环节的实践目的,是为了让
学生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和方法。
实践环节二:讲完第十章《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就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对某一产品市场的调查认识,从市场调查的策划到调查方法的应用,从调查问卷的设计到调查资料的分析,从抽样调查到调查误差的控制。这个环节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市场调查的兴趣。
实践环节三:讲完第八章《促销策略》,让学生自己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到超市或商场当营业员,利用学到的人员推销策略知识,直接向顾客进行推销,说服顾客购买商品的方法和艺术。这个环节具有着工作弹性大、信息双沟通,便于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动机,并及时反馈给企业的特点,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锻炼很大,收获也很多。
教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能够结合实践环节进行,实践环节是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老师认真总结和点评,边学边练,边练边总结提高,理论联系实践,多尝试、多体验,把书本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2)课程实践周的教改尝试
《市场营销知识》课程可安排为期一周的现场实习,如何让这一周实习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用,形成对本课程教学的最终完善和补充,老师必须事先作好充分的设计,这次实习,是在学生经过系统的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为了增强对该课程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市场营销活动的 5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社会工作能而进行的。
①充分准备。实习之前,要制定确实可行详细的实习手册,由于时间短,所以具体内容必须精确到每一天,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一周总的目标是什么?每一天都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每个实践小组组长、成员名单、联系电话、实践内容都要设置好,到时才能跟踪联系指导。
②监督到位。各实践小组组长上对老师负责,下对组里各成员的实习项目进行工作安排,每天晚上八点前要求各小组长要把第二天实习地点及动向告诉老师,以便老师的巡回检查指导。现代的学生很聪明,头脑灵活,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必须有制度和措施加以约束。在巡回检查中,接受学生的反馈和提问,能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和处理的记下来,等到实习后期给予统一解答。
③关心肯定。学生实习期间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比如小组成员实习项目分工有冲突,实习过程见解有分歧,实习当中受到一些委屈,要充分发挥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要给予帮助,给予支持,给予鼓励,给予赞扬。
学生们的报告或者严谨深刻、行文规范,或者略显幼稚、稍有纰漏,但他们都尽了最大的努力,用了大量的数据和丰富的事实去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了解顾客,超越自己,对他们的付出和辛苦的劳动、取得的收获,老师要给予由衷肯定。老师的认可和赞许,则是学生最好的快感和动力。
④评分公平
学生学习阶段都很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所以成绩的评定标准要公平合理。考虑到有部分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搭便车”的可能性,因而评分标准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A、每一个学生必须提交实习周的每天实习日记,老师对其进行评分(百分制)。
B、书面实习报告,根据文章结构、语言表达、阐述观点等方面进行评分(百分制)。
C、实习PPT制作,PPT制作的内容、画面、动感、精彩程度等,评分(五分制)。
D、随机提问,老师根据以上三份作业内容随机抽查各小组成员,提问并记分(五分制)。
⑤精彩点评
对实践报告的点评是学生们所期盼的,大家都想知道自己的实习报告能否获得通过,有多少认可度,有多大的价值。老师在点评时,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总结归纳,让大家分享实习成果,对不足的地方,要用充分的数据,准确的观点,有力的说服,一针见血给予指出,让学生折服,做到相互认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案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采取平时的课堂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一)课堂过程性考核的主要指标包括:
●学习态度:重点体现在案例准备情况及课堂表现。
●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和理解:所学知识运用到案例中,理论联系实际。●观点的创新性: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的主动性:主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小组团队合作精神:讨论中能体现分工、协调和主要观点的一致性。●个人综合素质:语言表达、个人形象、职业素养、礼仪等。综合上面因素,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分为“好”、“一般”、“差”三个等级,并在教学日志上进行记录,作为平时成绩,学期末根据教学日志上的各等级的记录次数,结合作业完成情况,评定学生平时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二)期末综合考核
选择某一具体企业为背景,根据提供的背景材料,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设计市场营销方案。具体评价因素包括:目标的确定、对象的选择、预算的合理性、实施步骤的完整性、评估措施等,并根据可操作性、可行性、知识点运用等情况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三)综合评定总成绩
综合成绩包括两部分,其中课堂过程性考核的比例占70%,期末综合考核占30%。
五、总结
上述方案主要是对《市场营销知识》课程教改思路和实施过程的归纳整理,实施的重点是在教学中加强了实践操作环节,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在错误中进步”。
通过几个学期的摸索实践,本人对该教改方案总结为“一二三四”: 一个主题:讨论围绕一个主题,比如:市场定位、广告、促销方法等。两个结合:一是跟所学理论知识相结合,二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三个互动:小组成员内部互动,不同小组之间互动,师生之间互动。四个提高:对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得到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所要求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