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说课稿

时间:2019-05-12 11:5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说课稿》。

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说课稿

《“加 法” 第一课时》说课稿

宜阳一小 朱文霞

今天我对我上的《“加 法” 第一课时》进行说课,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加法并探究加法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头列式,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演示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认识“+”号,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

3.通过学生操作、演示、表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4.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来突出重点。

难点:会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择优来突破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凑数游戏,导入新课

与上课准备 做得最好玩对口令游戏,复习数的组成,激发兴趣,做好知识准备;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这里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从以礼物送给今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说起引出花朵,然后大家一起来研究花朵带来的问题,然后让同学们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步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小伙伴一起摆圆片,通过动手操作,让同学们初步感受加法的意义,并领悟计算方法。这个环节中学生动手、动脑实践,多种感官并用,学习的过程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思维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

提高。2.认识加法

进一步强调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认识加号,书空写加号,完成算式,读加法算式。从生活中发现加法。

3.理解加法含义。

第一层次,结合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例让学生会说出加法算式。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二层次,深化练习,利用课本第24页的主题图和做一做进行深化联系,让学生真正掌握加法及其意义。

(三)联系生活,丰富对加法的认识

课件播放,让学生说题意、列式、口头回答。拓展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既可以巩固加法含义,更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穿插“课中操”,放松心情,整顿纪律。

(五)全课小结,鼓励学生说。

(六)布置课堂练习,在练习中我发现了问题:学生会列算式,但是不理解大括号的意思,如果在前面环节中说说大括号表示的含义,学生在做题时就容易些。

本人在各方面存在不足,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指出我这堂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

第二篇:新人教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退位减法教案精华

小学数学辅导网http:///

课堂作业设计:

11-9-2=19-9-5=18-9-7=17-9-6=

14-9-3=15-9-4=

一、基本技能训练:

1、看卡片写得数,做完集体订正

8+3=8+7=8+4=8+6=8+5=8+8=8+9=8+10=

13-9=16-9=12-9=11-9=15-9=18-9=17-9=14-9=

2、说说“14-9”的计算过程

3、出示:

8+()=128+()=1412-8=()14-8=()

8+()=158+()=1715-8=()17-8=()

3.交流汇报算法

12-8=16-8=13-8=17-8=

14-8=11-8=16-8=17-9=

7+47+67+57+77+97+8

7+()=11 7+()=137+()=12

7+()=157+()=167+()=1

4教师板书:12-7=

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十几减9和十几减8时是怎样计算的?那么12减7应该怎样算?要怎样想?”(要先想7加几得12,因为7加5得12,所以12减7等于5。)

出示题目:11-7=

提问:“要算11减7得多少,应该想什么?得几?”(要想7加几得11,因为7加4得11,所以 11减 7等于 4。)

出示题目:15-7=

提问:“这道题怎样想?”(学生答:因为7加8得15或者8加7得15都可以)“11-6”怎么想?得多少?学生说出得数后再指名一学生说说想的过程。教师出示“13-6=□。”

提问:计算13-6怎样想?。

(1)做第1题。

提问:请同学们先看左边这幅图,有多少个小号?圈上6个是什么意思?怎样列

式?右边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然后让学生把算式和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可以了解一下(通过举手)全班全对的有多少,有错误的有几个,以便差生及时得到辅导。

(2)做第2题。让学生做在书上,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辅导。集体订正时,引导学生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

(3)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也要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题,看有什么联系。

课间活动。

2.做练习四的第1题。

教师板书出第1题。随便指一个数,学生说得数,反复练习后,让学生把算式列在写字格内。

3.做练习四的第2题。

教师将第2题中的表格贴在黑板上,手拿6的数字卡片,随便放在一个数字的下方让学生说减法的得数。

说完一遍后,可以再指名让两个学生说,教师指后,看谁说得快,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

4.做练习四的第3题、第4题。

这两题可让学生做在书上,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给予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四的第5题。

指定两名学生读题。

提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算出得数。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要求学生读出算式和得数,并口述答案。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十几减6)板书:十几减6。然后指着具体的题目(如11-6和13-6)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最后总结;做十几减6的题,要想什么?(要想6加几得被减数。)

用 数 学

教学内容:P19——18页用数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

小明起床吃早餐图,告诉小明要把吃剩的蛋糕带到公园去春游:桌上有12个蛋糕,当妈妈进来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小明的妈妈会对小明说些什么?

2、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

妈妈可能会说“小明你吃了多少个蛋糕或你还剩几个蛋糕带去春游?”

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观察提问:

1、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事情时,就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指名说一说

2、出示主题图

提问: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请小组小朋友把算式写下来。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摆一摆:

学生用小圆片同桌一个摆一个提问题。

让学生上台展示刚才学习的情况。看看哪桌小朋友配合得最好!

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

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

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五.知识应用:

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六.总结:

1、请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实际问题。

用数学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p20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能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13-4=15-6=17-9=14-7=11-5=

11-9=14-6=16-7=12-3=18-9=

2、看图填算式:?个

(学生动手摆算式)有15个

12-4=8

12-8=415-7=8

二、导入:

出示P20森林动物图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哪里?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并能提出问题。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15只小鹿,跑了9只,还剩几只小鹿?

2、谁能完整的把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15、9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练习:

学生自编应用题,其他同学列式在课堂练习本上。

如: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16个人,第一组有9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

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P2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十几减8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7减6减5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和总结整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及基本技能训练:

1、听算练习

2、限时口算

3、看图列式说算法。

二、整理发现规律:

1、18-9=15-8=15-7=15-6=

学生计算,请生上台计算。

然后 说说最后两道题是怎么算的2、己用小棒边摆边算。

3、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4、练习

(1)完成课本P22页第4——6

(2)同桌之间互相考考比比看谁算得快。

三、引导观察:

1、出示:

20以内退位减法表

问:你们能从这个表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2、四人小组里互相说说自己找的规律。

3、用你们自己的算术卡片自己排出一个有规律的表。

4、展示学生排出是算术表。

四、课堂练习:

第三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图形

一年级数学 刘艳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辨认、拼组。教学目标

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2、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流程

一、活动一:借玩具小熊猫引入新知。

出示套在手上可以进行表演的玩具小熊猫,“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好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请你们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拿在手里,谁来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自由回答。

让学生触摸物体表面,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

1、摸起来挺硬。生

2、滑滑的。生

3、有的面平平的,有的面弯弯的„„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我将学生们喜欢的玩具动物小熊猫带进了课堂,将我的语言转换成小熊猫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有趣。再让学生触摸物体的表面,感知其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让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动态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生答:从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长方形。

我的启发谈话:“我们能从这些物体上找到长方形,那么能从它们上面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①从正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②从圆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③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体、面”之间的关系。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在黑板上的四座房子里。【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得还不透彻,因此我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揭示了体和面的关系。教师同时设计了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体会体和面的关系。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我拓展性的设问,也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出的是什么。

师说:“小朋友们,这些图形挤在一张纸上一点也不舒服,于是它们找到了四座房子,它们跳呀跳,跳到了我们的黑板上,想请小朋友帮它们分房子。小朋友愿意吗?”(小黑板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点名请学生给图形按“门牌”分房子。

让学生评价结果。

【如何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呢?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用物体描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着,分房子的游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增进了一步。】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师(出示课本第35页的图)说:“图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它们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体现。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寻找身边图形的活动,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五、活动五:图形拼组。

小熊猫:“小朋友玩得真不错,你们还能设计出新的玩法吗?”生1:用图形拼各种物体。生2:用图形画各种物体„„

我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图形拼组,由学生自由选择。

有的学生拼出了一辆坦克;有的画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鸡,烟囱还冒着烟;有的拼出了挺奇怪的汽车,好长好长的车厢,他说,我要在这儿安我的家,我住这,小猫住这,等等,我们想到哪儿,马上就可以出发„„

拼好后,学生们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有的学生看见了别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可见学生的互相学习是多么的有效。在学生广泛参观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说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物体。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在学生的作品中,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创造。而这无不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教师让学生离开座位参观,给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六、活动延伸。

小熊猫: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新朋友?一起说说。想想和这些新朋友还有什么新玩法,想到的小朋友别忘了告诉我。小朋友再见!生:小熊猫再见。

【简单的课后练习,为学生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评析

这是一节充满童趣的数学课。教师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提供给学生愉快的学习环境,体现了课标提出的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小组活动,体现了课标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本节课教师还注重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比如:指导学生在课前收集各种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图形,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此外,教师也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放性地寻找图形活动和拼组图形的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第四篇:一年级加法说课稿

关于“加法”的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加法”教学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是学生们大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面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 通过操作演示,是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这个符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② 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能从不同计算方法中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演示法、小组研讨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

三、说学法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节课我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卡片以及圆形卡片摆在桌面上后,分成两堆。引导学生复习1~5以内数的组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为下面的加法算式中得数的得出起到铺垫作用,从而完成新课的导入。

(二)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分三个步骤进行。

<1>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首先通过电脑反复演示气球放在一起的过程,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体验,或者由老师一边做手势一边引导说,把气球放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然后通过点子图加深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把3个点子和1个点子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个点子,用加法计算。点子图既突出了合并,又能使学生感受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且,还能体现出由直观情境向半抽象水平的过渡。

<2>学习加法算式。首先引导学生说出:由气球的数量抽象出要用数字3和1表示。然后教师说明: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几个气球,就是要把数字3和1合起来,用符号“+”表示。教师再次强调说明:把3和1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最后教读加法算式。

<3>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就是把两只手的圆片合并在一起。这一步通过自己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巩固发展,在练习中提高

1>发散联想,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①课本第24页“做一做”。②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游戏(红花配绿叶)。多种形式的习题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课本第25页松鼠玩耍图,通过动画演示引出算式3+2=□。4>课本第25页做一做。

① 通过读懂图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② 巩固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图点数,在一个数的基础上接着数,也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

③ 通过对比4+1=5、1+4=5和1+3=4、3+1=4这两对算式,使学生通过直观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四)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知识内容、学习方法,能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掌握学法。

(五)布置作业

适量的作业可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六)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既体现了新知的形成过程,又突出了教学重点,简洁明了。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取情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 了解信任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2. 指导小组学习,培养交流意识。

3. 发挥课件的动态立体优势,给学生学习的空间。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图示列出十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与动手操作摆一摆、数一数,发展抽象思维,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交流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难点:加法算式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教具:PPT,梨子和苹果的卡纸若干个。

学具:计数棒。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

上伊始,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图片——《猴子捞月》,并询问图片当中的猴子在干什么?有几只猴子在井旁站着?有几只猴子在井上空悬挂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作答后继续追问:那图片中一共有几只猴子呢?从而倒入题并板书。

探究新知

通过导入中的故事引出“3+2=?”,引发学生思考。设置小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可以利用手中的计数棒,在五分钟的时间内讨论如何计算3+2=?

讨论过后,学生可能会给出以下3种方法:

1掰手指数数,数到;

2在2的基础上再往后数四个,数到;

3先拿出3根计数棒,再拿出2根,数一数,得到。

全班分享后,对学生讨论情况及时总结并对他们提出表扬,并板书3+2=。

深化新知

接着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卡纸,创设新的情境:老师上午买了4个苹果,下午又买了1个苹果,总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通过随机提问,找同学上台来现在讲台上贴一贴,在写出算式并给出结果,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4+1=。

完成后,进行追问,若上午买了1个,下午买了4个呢?引导学生列出式子1+4=,并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改变两个数的顺序,它们的和不变。

应用新知

利用老师提供的梨子和苹果的卡纸,同桌两人完成游戏:根据本节学习的十以内数的加法一个出问题,一个回答问题,让同学们踊跃报名在讲台前展示。

小结作业

通过本节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并留给学生一道作业题:回家后,自己当一名小老师,给爸爸或妈妈出一道加法的题目考考爸爸妈妈。

五、板书设计

加法

3+2=

4+1=1+4=

改变两个数的顺序,它们的和不变

下载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教案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加法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口算得数是2、3的加法。 3.认识“+”和“=”这......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

    《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字的加法。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及看图表达,使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

    《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演示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5加法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5加法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看图计算(共11题;共......

    新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小编整理]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本班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说课稿 教者:申秀芝 一、教材简析及学情分析 1.教材简析:教材通过一幅旅游窗口购票图,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

    新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1)班一共有32名学生,其中男生18名,女生14名,学生总体比较活泼多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听课,,30 %的孩子成绩极不稳定,学习习......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加 法 教 案 毛井中心小学 车永谦 2012-9-12 加法教案 教学内容: “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