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师理念转变的实践和探讨

时间:2019-05-12 11:1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师理念转变的实践和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师理念转变的实践和探讨》。

第一篇: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师理念转变的实践和探讨

平凉七中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论文

杜维平

2011-11-11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师理念转变的实践和探讨

平凉七中 杜维平2011-11-11 新课程的核心思想“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一点是实施新课程的老师们都能认识到的,但是怎样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作为一名平凉七中的高中政治老师,依据本校学情,在这一过程该做什么、怎么做,老师的位置在哪里?我这里先谈谈我实践过的两节课堂教学的实际案例:

课例一: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过程:

平凉七中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论文

杜维平

2011-11-11(课前准备)学生分成四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关于的《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的小课题:

⒈知道现实生活中有那些职业? 你的职业理想是什么? 你认为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⒉你觉得作为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其中那些素质最重要? ⒊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 ⒋你认为自己应该怎样实现自主创业? 课堂教学过程(学生主持):

平凉七中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论文

杜维平

2011-11-11 专业素质、实践能力等各方面带来的更高要求,不断调整适应,在新课堂中准确定位,以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重视学科理论和知识逻辑,教师总是追求将知识点讲得准确清楚、将知识线索理得顺畅完整,将重点难点分析的深入透彻。因此,教师成了知识的灌输者,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仔细做好笔记,学生成了被动的接收者。新课程贯彻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新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开放式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新课程、新理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转变传统教学中的角色:

1、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向学生学习引导者、促进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统观念给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一方面,知识的数量非常之多,发展的数量又非常之快,学生单从学校、从教师这里获取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知识获得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知识来源已经不再是只是老师和书本了。新世纪是人的世纪,新课程要求培养的是会做人,会认知,会实践、会与人合作、会自我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有竞争力的人才。新理念下的政治课堂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一个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堂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一人言”、“满堂灌”,而是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的开放的实践的课堂,教师任务不再是简单的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在这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积极主动的去探求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探求知识过程的快乐,并在探求中生成新知识和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要从一个单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灌输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这是时代赋予教师角色的新特征。

2、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宰者、控制者转向教学环节的组织者、协调者

传统的政治课堂上,教师为了传授知识,往往是先解释让学生理解,再训练让学生巩固,最后要求学生记住结论。知识的“霸权”注定了教师要主宰课堂,掌握和控制教学全过程,以防 “偏离轨道”。新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同步进行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使学生在这里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教师自己要由课堂上的“主播、主演”转向“编剧、导演”,要从让学生 “听进去”转向让学生“动起来”,动手、动脑、动情,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施教之功,贵在导航,新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共同参与课堂,学生各有特性特长,能力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几十学生互动的课堂是动态变化课堂,离开精心设计、适时调控,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将成为乱乱糟糟“哄堂”,这时,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但还要把握方向、控制节奏、全面协调,做课堂活动的协调者。

3、教师要从教坛上的“师尊、长者”转向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教师有着居高临下“师道尊严”。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加之激烈的升学竞争,更导致师生矛盾加剧,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情感对立。新课程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平凉七中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论文

杜维平

2011-11-11 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权威者”转向合作者,教学由“霸权”转向尊重、理解、鼓励和宽容。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只有自主参与才能真正建构;知识是多样的、流动交融的,只有在平等、宽松的课堂上,师生互教互学,启迪思考、共同探究,才能丰富已有知识,发展产生新的知识;只有合作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培养实践能力和交往能力;只有彼此交流、分享感受,情感、价值观才能得到升华。

4、教师要从教材的复述者、教书匠转向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搞好教学,把握教材、用好教材、教好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只是既定课程内容传递者、是教材教案的复述者。新课程要求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思想政治课教材和教学参考所承载的知识只是课堂教学中具有导引价值的资源,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要去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政治教师除了自己要开发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包括图片资料、历史文献、网络资源和其他学科资源等等。还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师生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分析和建构并创生新知识。

过去教学和教研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教材、教参和试卷的“标准答案”去教。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更好些等等,大多数教师没有深入地思考。教师成了游离于教学研究之外的旁观者。新课程呈现于课堂的是动态的知识、情境和资源,落实课程要求有赖于教师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如课堂气氛如何调控,教学活动中学生吵闹怎么办,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教师面前,需要教师去思考和解决。面对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课堂实践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作为有自己的知识、有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师,有必要也有能力摆脱“教书匠”的角色,把自己变成一个课堂教学的反思者、研究者。反思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发现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寻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新的教学实践指明方向。再者说,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如果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都未曾作过研究探讨,又怎样指导甚至怎样面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新课程将教师引向教学研究之路也就是自我发展之路,教师要变成真正的研究者。

第二篇: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

剑川一中高一生物备课组

二0一0年五月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理念的转变

剑川一中高一生物备课组:段玉山、李庆芳、张印根、施四珍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中生物新课程体现理念新、教材新、教学模式新、教学评价新。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作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 教学理念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是当代中国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与过去相比,生物新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要求在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对公民的科学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理念,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改下生物教师需转变的教学理念。生物科学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包括人们所掌握的生物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物科学能力、科学观以及科学品质等方面。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1.1、注重生物科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新课标中强调“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重视科学本质,重视理解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在生物科学史中,不仅记载着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而且蕴涵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着科学家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其中很多事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科学精神教育的良好素材。如:达尔文冒着生命危险做环球考察,虽历尽艰辛,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巨著《物种起源》;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花费了整整27年的时光,这些科学家的顽强意志和感人事迹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而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则是科学界合作的典范,这有助于启发学生发扬合作精神;在生物学教材中,介绍了许多我国在农业、医药、生物学上的伟大成就,如杂

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例等,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1.2、注重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收集,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意识 在生物学教学中,平时注意搜集一些生物科学前沿知识,适时地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教材基础知识与生命科学发展动态相互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科学、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志向。例如,针对把非典病毒、禽流感、口蹄疫以及劣质奶粉等案例与教学结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唤起学生的时代感,使其树立生命科学意识。

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也是各学科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在教学中客观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生物学不仅物理学和化学紧密联系,如同位素标记法和纸层析法等。另外生物学中包含着许多哲学原理,运动与静止,内因与外因,对立与统一的观点在生物学中也随处可见。例如: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看,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完成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实现自我更新。

1.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新奇有趣的科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验操作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培养学生的物学技能,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中,采用开放实验室、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实验操作,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从操作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并严格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科学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数据,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有效引导的作用,可以设置疑问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

1.4、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学是一门有关大自然的科学,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发生的很多事情或现象都跟生物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只能接受到抽象的生物学理论,如果把这些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引入大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广泛的传播生物知识,并且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位于窗台上的花,长时间不动为什么植株向光偏转;为什么秋天枫叶才红;等等。这些问题解决即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相关知识点,又可以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更加热爱生物学。总之,提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是势在必行的,在此过程中既要有针对的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的去思考和解决,又要有教师适时的指导,这样才能有效进行。

2.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的内涵为:无论学生的性别、年龄、悟性高低等差别如何,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生物科学的机会,并在《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指引方向上有所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使所有的高中学生通过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必修部分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是具备最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的保证。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在处理教材、整合资源、活动设计等方面教师要尽可能为那些有兴趣、有精力、希望深入学习生物学的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资源,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特长、展示才华。

面向全体学生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的一个理念,这是现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教师一定要在生物教学中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学”的观点,并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针对新课程理念中的“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我们高一生物教学组总结了以下几点。

2.1尊重每个学生

尊重每一位学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首要的工作是要先了解认识每一位学生,把握高中生的心理动态、情感所需,在了解中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师生情感。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善意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发展,促进他们的发展。

2.2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

这是所有学生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新课程涉及讨论内容比较多,因此在小组分工中要让每个学生都要有机会承担各种角色,采用这种组织形式进行探究活动,让每位学生在多方面有所进步,让他们的潜能、生物科学素养得到了发展,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新教材的必修本中总共有10个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也属于探究活动的一种类型,有些探究性实验需要在课外或在实验室完成,也可以利用这种组织形式进行。

2.3对每个学生的教学资源分配要公平

这是学生学习机会均等的可靠保证。在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这些资源。新课程在这一方面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探究式学习、课堂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网

络学习、课外阅读等都需要各种资源。在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这些资源。

2.4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

这是教育学中一条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只有真正落实了,才能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首先要承认学生各自的智力水平、性格、喜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最有效的办法是分层教学,如采用分层备课、分层要求、分层练习、分层指导、分层达标、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矫正等方式。在教学中对于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要求他们每节课要有所得,并且以作业的形式每星期交一次。教师在检查他们学习情况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并及时把不足之处回馈给学生,使他们在不断学习中有所进步。

2.5对待每个学生的评价必须要公正

这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因素,也是制约学生学习的因素。教师对学生评价公正,就能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使学生积累经验,逐步发展。评价方式要改变一张试卷定分数的弊端,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小组活动等多样化的方式。

要做到对每个学生公正评价,应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2.5.1评价必须是多元化的

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体,我们的评价也要能反映学生通过学习后在各个方面上所发生的变化和进步。

2.5.2注重构建对学生个体评价模式

除了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外,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做为新课程理念实施者的一线生物教师,应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把握新教材特点,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在生物教学中全程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

3.倡导探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等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过分依赖教材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及机械性训练的现象。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包括生物史探究、实验探究和调查探究三个方面。

3.1生物史探究

生物科学发展史相关知识的探究,主要是对经典事例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探究。高中生物教材中诸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生长素、酶的发现等典型的科学发展史。通过剖析典型事例让学生在学习科学发展史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案例

1、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知识,“探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我们可以分析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讨论孟德尔对实验材料的选材,实验数据的处理。让学生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妙。案例

2、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的知识,“探究生长素的发现”。我们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领悟科学家是如何发现为什么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然后寻找证据,合理推理,不断将问题深化认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2实验探究

生物实验过程与结果的探究,主要是教材中的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以往生物实验课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然而在他们的心中可能有很多的疑问。探究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的生物科学素养。案例

3、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代谢的知识,“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通过比较来学习知识。案例

4、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酶的应用的知识,“探究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生活中的酶,如加酶洗衣粉等,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3.3调查探究

调查探究,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东西用生物学知识来探究。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调查,测量数据筛选、整理、分析能力。案例

5、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六章生态环境系统的知识,“调查学校生物的种类”。让学生通过观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对校园内生物种类初步分类,记录。案例

6、人教版高中课本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人类遗传病的知识,“调查社区中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让学生走进生活社区,抽样调查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记录、整理,分析。

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在实践中还需进行不断尝试和总结。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就逐渐养成并不断提高。科学探究活动是生物学科学习的中心环节, 它有利于学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不管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高中生物新教材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希望学生能解决一般的生物现象,生物难题。

4.1新教材注重生活中学习生物学 其实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早就听说过或看到过一些简单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但是等到我们学这些课本上的内容时,他们就不愿意去回忆这些知识。我们认为如果学生能把现实生活中见到的这些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在学习时做简单的提炼和加工,那么学习新的内容时他们就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当然接受这些新知识,也就更快,更轻松。

新教材中“科学访谈,科学前沿,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有关的职业”栏目又介绍现代生物科学最新科研成果,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以及科学家的贡献,为学生指明了生物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鼓励学生献身生物科学的研究工作。

4.2新教材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生物学

新教材课本,给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常识或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教材。案例

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教学。我们可以用学生吃的早点来联系教学内容,让学生告诉我们他吃的早点是什么,里面有什么成分。案例

2、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以“人的生活需要摄入食物,但植物不能像人一样摄食,那植物是怎么维持生命的呢?”导课,就可以很顺利的进入正课。案例

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的教学,以“法律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引入课本内容。案例

4、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以“艾滋病的危害”内容进入新课。案例

5、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以“一瓶矿泉水是不是生态系统,一个池塘是生态系统吗?”的问题进入新课。

像这样的案例,新教材中还有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里积累了很多,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学过,在生活中他们可能听过,见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能把握好他们的这些基础,能改变教学理念,我们相信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更加形象,有趣,生动。

总之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上课的组织者,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上课的主体。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才可以把新课改的理念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俊波,庄志标.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刘本举.例析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类型[J].中学生物学,2006,22(9)4.周红.用生物科学发现史进行探究性学习[J].生物学教学2005,30(7)5.丁远毅,崔鸿主编:《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狄贤超:《新课标新挑战》,《中学生物学》,2004年第2期

7.张嘉玮《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浅谈新课改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的编写及里面的知识结果都相对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的编排方式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其体现的价值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阐述的知识更能适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体现了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在这种新情况下,我们教师的角色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变化呢?

我认为变化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连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该有所变化,不能老按应试教育的思路去教学生,填鸭式的教学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能再让学生一味地去做题。在新课标理念下,不仅是教师的教,就连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应发生变化。

众所周知,老的教学形式是死板教条的,教师和学生在都很辛苦的情况下,收到的效果是很小的,这样对学生甚至对老师的成长都很不利,学生的学习没有了灵活性,没有了创新能力,没有了独立能力,甚至连自己的自主性都没有了。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现行的教材总是和一定的现实情境联系在一块的,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最终还要回归于现实生活,所以要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思考问题,去探索发现,使问题得到解决。反思就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整理和反思,进而总结和归纳,得到数学知识。提高就是通过反思把获得的数学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把它进行推广,使数学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并能够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新的教学环节对新教材的教学是非常适用的,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反思,这个环节使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

课堂由单纯的传授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建立知识体系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总结归纳为主,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活动、归纳去获得数学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固,印象更深刻,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著名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让学生发现真理。”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老师的思路上去,跟着老师的思路去不断地探索,去探究未知的领域,没弄清楚的情况下,可以开辟先河,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采取多种方式,但是最后达到的结果就是,让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更有精力去学习,让其精神面貌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起到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的作用,帮助学生去未知领域里遨游,把未知变为已知,再去另一个未知领域,这样就像爬阶梯一样,学生的成长也在一级一级的提高,教师不是演员,而是导演,学生才是前线上的演员,最终受益的是学生。

(作者单位 河南省清丰县城关镇中学)

第四篇: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笔者认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其鲜明的教育理想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呼唤着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为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

者都应义不容辞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这次新课程的改革实验中去。适应语文新课改,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语文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1、同行合作观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语文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地理、历史、政治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2、师生平等观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要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教师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因此语文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1)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2)人本意识。既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就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努力做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3、全面评价观 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的课程体系呼唤新的评价标准,为保证新课程实验的深入进行,评价改革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快。(1)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实现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转变。要适当限制终端性评价,重视即时即地的过程性评价,因为有些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难进行量化的终结评价。另外对考试形式的终结性评价也要加以改革。(2)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也要改变,要用新的课程标准来全面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质量。应该把课堂教学的评价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同时通过对评价的改革、考试内容、形式的改革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能力、情感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4、终身学习观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1)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积极钻研新教材。(2)学习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往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比如,在研究性学习中,不仅要帮助课题组的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力图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课题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3)学习新技能,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

第五篇:浅谈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如何把新课改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是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是课程改革初期的必然产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善于汲取国内传统教学中的精华,敢于借鉴一些教育强国的先进经验。最终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一、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正确定位教师角色,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优秀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如在教学四年级《Lesson4 I Like Music》时,我采用以学生为主学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课文中出现的新单词和由新单词组成的新句子的学习,多数学生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然后说出自己对课文中故事情节的概括和理解,并归纳总结出:重点单词和句型,又如,在教学三年级《Lesson1 Good Morning》时,我采用谈话导入法进行展开教学,通过学生学生在生活中的对话实际进行抓住教学重点,并总结出: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学,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进行,在教学中我尽量做到,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2、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智力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之间智力差异,而且,学生存在差异性的发展。新课程体现基础性、普及性,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英语,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英语,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英语已经广泛的成为人们交流的第二语言,因此可看出它的重要性,教师应因材施教,分层设计目标,分层实施教育,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让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兴趣,感受成功。传统的英语,过多强调的是知识、技能目标,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英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因此,我在备课的时候,十分注意研究三维目标并积极加以落实。每堂课开始,学生给老师行注目礼时,我便要求每个学生在老师面前展示充分的自信,我还十分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和成功给以积极的评价,在我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上,便对学生说:举手就是一百分,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哪位学生答错了,我会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对较难一点的问题,我经常采用让他们上讲台讲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勇敢精神。

二、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

1、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坚持每天都做到把每天在校学习的知识和内容回家加以练习,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交流各自回家与家长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并在学生交流以后,告诉学生这些句子和单词的发音是不太准确的,可以再听听录音中的对话内容。

教师教学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线来学习新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英语的价值。另外,在学生间交流的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线,尊重了学生的知识经验。第一次交流,侧重于英语教学中的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英语课的学习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第二次交流,侧重于具体单词与与句子的关系和运用,为接下来学习新知奠定基础。这样充分利用好现实生活与教材相结合,使学生不再感到知识的陌生,会饶有兴趣地完成这节课。

2、留心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体味英语的乐趣。

一个英语老师做过一个调查,希望他们写一写他们心目中的英语和英语问题。孩子们幽默的给了他这样的回答:“英语是一些我人生中的一大部分!”,英语问题是一些不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而且对新世纪的主人来说学习英语很重要,因此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更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听了学生的这番话后对英语教学更加有了信心。当我们学了一段时间英语后,会让每个学习小组写一份学习心得,学生兴趣很浓。然后专门用一课时在多媒体教室展示成果,学生热情很高,学生再也不认为英语是高深莫测的东西了。

三、围绕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将英语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英语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

传统的英语中,基本单词、基本句型常常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新教材给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路,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单词的新方法,使学生理解单词和句型的运用,加深对单词和新句型的理解,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灵活性。

2.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英语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创新,成为学习的主题,并用学习方法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英语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四、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这场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并非是用一种方式替代另一种方式,而是强调由单一转向多元,让学生更多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乐趣中学、体验中学、活动中学、探索中学、合作中学„„从而获得学习的快乐、成功的甜蜜、情感的品味。我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心理、性别等因素,把学生编成每4人为一小组。每组保证都有好、中、差三类学生,其调配比例为1:2:1,即1为优,2为中,1为差,使合作学习小组达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的调配,既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差生的“达标”学习,同时对优等生又是一个能力的锻炼,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组间水平的大体平衡也有利于各组展开公平竞争。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讲授方式,讲授过程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有着较强的研究性、探究性、能为学生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在学习“时态”时,对句子中动词的转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我由易到难设计了几个简单的句子让学习小组通过讨论向我推荐本小组表述得最好的到黑板上板演,各小组积极响应,每个同学都全身心的投入,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几何表述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学习比较好地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会学、好学、乐学等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善爱同学、爱护班级、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具有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能力。

总之未来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而我们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更应具有创新意识,要勇于发现,大胆创新,教学中要努力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角度,是“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英语是一种文化,在教学中要充分展示英语的文化价值,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向学生揭示英语,让学生明白英语,要学生感悟英语。教师本身也要不断努力,超越自己,真正去体验教师这份崇高的职业!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单位:松峰山中和小学

姓名:陈 莎 莎 时间:2011.10.21.

下载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师理念转变的实践和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师理念转变的实践和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师的转变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师的转变 一、向化学教育转化 高中化学新教材学科难度明显下降,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有大幅度的增加,课时大幅下降。新大纲所赋予化学教学的任务明确指出......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魏喜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项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以教学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反思(推荐)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的反思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如何促成学生自主学习教育改革风生水起,高中政治新课改已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经过多次新课改培训和教育教学实践的展开,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卓......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心得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心得 李晓峰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内容、方法也被愈来愈多的师生所接受。这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对于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青......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伊宁县二中刘成国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地传递者,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呈多元化。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的角色应当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