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文信息中心简介
图文信息中心建设情况简介
一、图书馆
我院新图书馆于2014年竣工完成,2014年10月搬迁完成,11月1日开馆。新馆建筑面积22567万平方米。阅览座位共计1180个,电子阅览室阅览座位100个。馆藏纸质图书31.906万册,电子图书1920GB,馆藏合订期刊17951册,设有报刊阅览室、自然科学阅览室、社会科学阅览室、文学艺术阅览室、密集书库、电子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典藏库、过刊过报阅览室、专家工作室等多门类藏书体系。读者通过校园网可直接享受维普、读秀、Ebsco等资源的阅览和下载服务。
二、网络中心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1000兆,出口总带宽200兆,先进的网络机房。中心机房按照标准机房标准来建设,内部配置了施耐德12.5KV精密空调一台,科华UPS一台。中心机房拥有高性能服务器20台、存储3台、核心交换机1台以及其他重要网络设备;搭建起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硬件平台,简化了对服务器群的管理,提高了现有硬件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
软件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三大系统:高校统一信息门户平台、高校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高校公共数据交换平台
应用软件:高校教务管理系统、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高校站群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汇文图书管理系统、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系统、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网络教学(精品课程网站)、课程资源管理系统(课程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校园一卡通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等。
全院共有计算机2050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1700台(公共机房1000台,专业机房700台)。网络多媒体教室128间,其中公共多媒体教室8间,农林系20间,动物系20间,生物系22间,财信系22间,机电系26间。
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中心面积近700平方米,拥有250平米演播室、120平米多功能录播室、高清智能精品录播教室、教师公共研讨室,课件制作室,影视编辑制作室。2008年成立了校园电视台,2009年成立了课件制作中心。本中心主要承担我院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精品课程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影视资源的摄编播等工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中心长期致力于发展的工作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心已完成音视频教学专题片制作近300余部,完成精品课程课堂实录近400学时,采集、存储、编目视频数据近3000多个节目,容量达到近10TB,内容包括各类教学专题片、精品课程、优秀教师课堂实录、教师岗位培训、名家讲座,新闻宣传、专题等等。
中心配合学校开展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进行教师教育技术有效应用及教学能力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的相关信息、提供各种备课与培训资源、展示教师精彩讲课过程等等,有计划地对全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理论与相关技术的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10多期,培训教师1000多人次,提高了我院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和教学效率及水平的提高。
第二篇:北京版权资源信息中心简介-206
北京版权资源信息中心简介
北京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中心城市,是全国版权资源汇集和版权贸易的大都市。北京市新闻出版(版权)局牢牢把握当今版权产业发展趋势,一手抓管理,一手促发展,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建立了以公益性为主的,服务北京、面向全国、连接世界的综合性版权资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北京版权资源信息中心。
北京版权资源信息中心从版权行政管理、版权资源聚集和版权产业服务三个方面进行总体规划和建设,拟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1、成为国内版权业务(版权作品登记、版权交易合同备案、版权声明等业务)受理量数最多的版权行政管理平台。
2、成为国内版权资源(作品资源、权利人资源、权属关系资源)管理数量最多的版权资源管理平台。
3、成为国内领先的版权产业综合服务(版权展示、版权推介、版权交易、版权监测、版权认证、版权保护等)平台。
北京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平建设过程大体分为调研、施工和运营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
2005年10月,根据北京市版权局领导的要求,启动在北京地区建立数字作品登记中心、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和版权交易中心的前期调研工作。
2006年10月,向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进行专题汇报。2007年10月,完成北京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平台建设项目需求报告书,并通过专家论证。
第二阶段:施工
2008年8月,完成北京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平台建设项目招标,正式启动项目研发工作。
2009年9月,北京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平台项目通过专家组初验,进入系统试运行。
2010年5月,北京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平台正式开通,6月该项目通过了由国家版权局和五大国家级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权威人士组成的专家组终验。
第三阶段:运营
2010年7月至今,北京版权资源信息中心进入全面运营阶段。自2008年8月开工建设的同时,北京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就同步着手版权资源的聚集和整理工作。截止2011年10月,版权资源和信息的入库量已经达到2000万件(文字作品:件、摄影作品:500万件、音乐作品:100万件、视频作品:20000件,美术作品:5000件),其中500万件作品已经完成整理工作,超过300万件作品完成了登记、备案和声明等业务。
第三篇:海南省商务厅商务信息中心简介
海南省商务厅商务信息中心简介 海南省商务厅商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是隶属于海南省商务厅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根据主管部门的委托,规划全省商务行业电子信息化工作方案;负责全省商务信息网络建设、数据分析和商务自动化技术应用推广及咨询服务工作;承办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信息中心目前设有信息部、技术部、咨询服务部、办公室等部门,经过多年的发展,信息中心已经拥有自己专业的技术团队、高效的业务处理能力和优质的服务水平。已建设完成海南省城乡市场运行监测调控网、海南家政信息服务平台等项目,并负责项目的具体运行维护工作。
目前信息中心承担海南农产品流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行维护工作,并负责信息服务平台信息点的建设及管理。信息点建设是信息服务平台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信息服务平台得于正常运行的保障。为了保证信息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鼓励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对信息点将投入信息采集设备、办公经费(宽带、办公耗材)、信息员补助等项目的资金支持,并为企业提供不定期的培训,同时在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做推广宣传。此外企业可免费享受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的相关经济分析报告、市场行情分析报告、农产品出岛量预测预警等行业信息。联系电话:0898-963123,0898-65393650
传真:0898-65393650
第四篇: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
一、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全所中心工作,以加大运管宣传力度,丰富信息来源,强化运管形象为目标,利用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展示工作亮点,挖掘先进典型,及时、准确地把交通运管事业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好事迹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出去。
二、加强行业宣传,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公示审批制度。2012年开年以来在我所网站发布工作动态信息、许可公示、违章处理公示共计22条,并定期在所电子显示屏上对违章处理进行公示以及发布重要公告,各种载体更新的及时性、公示性成为宣传我所运管建设成就,树立运管形象的前沿阵地。
三、做好本所图片、图像信息采集归档整理工作。今年以来,配合省、市、县上级部门检查、稽查队上路打击黑车、巡查组源头巡查、以及安全、维修、客货、驾管等相关科室下乡检查,收集我所行业的宣传、工作、稽查执法形象等图片、图像信息,用于展示运管行业面向社会的精神面貌。
四、积极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3月份,组织全所培训了96566运政热线平台软件使用方法,使全所职工都能熟练操作平台软件。
五、紧抓日常管理和维护,有专人负责本单位的电话、网络、计算机等设施设备和内外网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我所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转。
第五篇:信息中心工作总结
本期里,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学校各部门和年级组的配合与支持下,信息中心按计划完成了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学期信息中心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
1、硬件环境建设
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关键。我校网络多媒体设备使用已将近10个年头,很多设备出现故障因为停产而无法更换,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工作。上学期末,校领导召集教学口、后勤口、信息中心的负责人召开了专题会议,一是研究决定了更换全校教学班多媒体设备以及为一线教师和各部门管理人员配置一体机电脑的事项,二是研究通过了与电信公司洽谈的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两项举措,加强了我校的硬件环境建设,为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证。
2、软件环境建设
在投资硬件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行。本学期,信息中心在做好常态工作的同时,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强了学校的软件建设。
一是鼓励教师自制教学课件,用于教学。在运用现成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教师普遍感到不能随心所欲和运用自如。由专家开发的教学课件与相对独立的课堂是有距离的,不能完全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倡教师自己独立制作教学课件,并经常深入到办公室指导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课件制作中,教师中蕴藏的潜能和创造力被
激发出来,制作出了很多高水平的教学课件,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如今,我校教师制作课件水平在全市已是遥遥领先了。
二是设计开发我校的校本资源库,并链接到学校的网站上。以前教师使用课件全部是通过课件上传软件,把所用的课件传到机房服务器,然后通过各个教室的终端访问使用,但是,上传服务器的容量是有限的,常常会造成教师上传课件失败,给教师运用教学资源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信息中心从上学期就开始研究、构思,并创建了校本资源库的结构框架和组成板块,集体培训了上传方法,同时,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将自己的优秀课件上传到了资源库中,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本学期,信息中心又将资源库的结构和板块进行了调整与改进,增加了鹏博士多媒体CAI素材库,而且,为了教师方便快捷地登录到资源库,由信息中心的裴龙老师设计制作了新的网页与链接方法,让制作学校网站的技术员添加在了学校网站的教学天地子栏目中。三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利用网络第三方资源。本学期,学校与电信公司合作的“班班通” 项目中,为教师使用第三方教学资源提供了方便,目前,全校102个账号已全部开通,并正式使用。11月初,信息中心又与“北京神州中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系协商,免费为学校申请了200个用户账号,统计了所有任课教师的常用电话号码,并将这些电话号码一一进行了用户注册,还链接了临河教育信息网的“课件资源库”,为教师开通了更多的网络资源平台。
二、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参与各部门的工作,做好活动的音响、摄像、照相、宣传上报等工作
本学期,按学校规定承担了二年级6个班的书法课,每周6节,听课30多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编口诀,精心指导学生练字,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如果别的工作和上课有冲突时,就调课,尽量不耽误正常的课时,所教班级的学生书写有了很大的提高。经常到分管年级组或班级了解检查教师的教学和办公情况以及家庭作业的布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为了加快班级多媒体改造工程的进度,信息中心提前就做了准备工作,牺牲了暑假和星期
六、日的休息时间,将50多个班的电脑主机、显示器、中控,终端、控制面板、实物展台一一拆除、并归类摆放。配合电信公司整理了网络中心和交换机房的网络线路,寻查了全校教学班、所有活动室、领导和教师办公点共计近400条网线端口,并全部粘贴了标识。设计指导布设了南二楼10个功能室的网络线路、安装了4个全球眼监控头。本学期,学校各部门开展的活动比较多,每次活动都能看到信息中心人员的身影,从音响器材的准备、调试、操作,到所用的音乐和图像资料的编辑制作,摄影摄像资料的采集,图片资料的查找选择等等,信息中心都能认真对待,密切配合,注重工作的细节和效果。本学期,信息中心为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摄录视频资料420多分钟,拍摄图片资料3600多幅。查找编辑制作了我校参加自治区“校园文化网络巡展”的图片与视频资料,并上传自治区;查找收集了申报“自治区文明单位”的PPT图片以及印制学校宣传画
册的图片。拍摄制作了一年级500多位新生的学籍照片资料,近期又拍摄制作了参加统考的四、五两个年级1000多名学生的学籍照片。
三、做好信息技术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学校现在拥有两个学生机房120台计算机,教师教学用机、管理用机130多台,3个网络机房,51个教学班加上幼儿园和各个活动室共有70多个多媒体教室,一条40兆网络和一条200兆网络,还有其它电教设备,如音响设备、校园监控设备、校门口LED宣传大屏、指纹考勤系统、打铃系统、电话通讯系统等,所有的设备必须每时每刻都运转正常。信息中心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当设备出现故障,信息中心人员都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本着热情、积极的态度,尽快排除故障,恢复教师的正常教学。遇到处理不了的,就及时向领导汇报,请示处理办法。确保学校网络的畅通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再好的技术设备,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合理地使用,也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让教师在教学中熟练地使用新的教学设备和软件,本学期一开学就对教师进行了教育技术校本培训,同时全程摄录了培训内容,并且分组进行了新设备的操作过关测试。11月又集中培训了教师如何从学校网站上登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运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和教研的方法,同时培训了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注册与“晒课”方法。目前,已有 50位教师进行了注册,23位教师参与了“晒课”活动。
五、加强网站信息建设,检查栏目更新状况,丰富网站信息内容。学校网站是我校宣传办学思想,反映学校精神风貌、学校整体工作状态和展现办学特色与亮点的一个窗口。因此,信息中心能及时将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精彩图片发布在网站上,还经常浏览学校网站,查看各个栏目内容的更新情况,各口的计划、总结以及常态工作安排小结是否及时上传,学校各类会议、教研活动、公开课和学生大型活动等新闻是否及时发布,所发布的消息中有没有语法和文字标点符号错误、排版和格式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和相关各口的分管领导沟通并进行修改,确保我校网站的各类信息能规范、准确、严密、美观地呈现给家长和社会各界,同时,也让外界通过我们的网站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学校。本学期,校园网站还新增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内蒙古自治区教研网”和“上海莘城学校”“临河二中”两个联盟校以及各兄弟学校网站的链接,既方便了教师的浏览,又丰富了网站的栏目和内容。紧张而繁忙的一个学期,将接近尾声,但信息中心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工作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今后要加强信息中心工作的检查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也欢迎领导和老师给我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我校的信息技术开展得更好,让信息技术成为每位教师不可缺失的教学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