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出五新工作目标 打造生态商贸乡镇
突出五新工作目标 打造生态商贸乡镇
中共怀忠镇委员会 怀忠镇人民政府
2012年,我镇将按照省市县党代会精神要求,紧紧围绕“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发展主题,牢牢把握我县提出的“123”、“345”发展目标,积极投身打造湘赣边界重要商贸城市和建设美丽乡村主战场,主动融入园区建设,突出“三新”工作目标,努力打造生态商贸乡镇。
一是城镇建设要提升新档次。主动对接和融入县委、县政府打造湘赣边界重要商贸城市决策当中,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特色城镇节点。一方面做大城镇。严格按总规分区块做好控规,以已建成的4200平方米交易墟棚、200多套商业门店的新农贸市场为核心,相继开工建设休闲广场、停车场、中心幼儿园及市政综合楼。把“忠、勇、信、义”的地方文化融入到行政服务区、文化教育区、商贸经营区、休闲娱乐区和新型城镇社区等功能区建设中,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凝聚人气,聚集商气,把怀忠打造成永新安福边界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边贸重镇和永新工业开发区的配套服务基地。另一方面做靓城镇。在原来大树进镇189棵、安装路灯126盏的基础上,做出生态园林城镇建设规划,加大大树进镇力度,力争镇区范围内绿化面积达60%以上;增加路灯数量,使镇区内每条街道都明亮整洁;实施洁净工程,严格按照市政市容管理办法,做到垃圾日清日结和无害化处理,摊位摆放有序,车子规范停放,使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把我镇努力建设成为一个设施相对完善、功能布局合理、绿色生态良好、群众商居舒适的新型城镇。
二是项目建设要力求新突破。从我镇工业项目不多、农业项目不强、重点项目规模不大的实际来看,必须从项目建设入手,争取有新突破。一是要充分抓住工业园部分座落我镇优势,积极招引和扶优做强工业项目。扶持状大欣丰电子、云峰电子等工业项目,促其尽快达产达标;按照做大做强铜制品、皮制品产业的要求,实行专业招商;鼓励怀忠籍创业人士到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实行筑巢引凤;吸收民间资金投入改善镇区基础设施,打造招商平台。二是扶持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壮大肉牛、生猪养殖传统产业;利用我镇山塘水库较多的优势,培育一批立体种养大户;鼓励农民大面积连片种植油茶、井冈蜜柚,力争在今后3—5年内再扶持状大1-2个农业主导产业。三是积极呈报一批项目,争取国家投资扶持。围绕推进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公路改造、中心幼儿园等重点项目,争取进入国家投资笼子,破解镇财政投入不足的难题。
三是新农村建设要立足新标准。我镇将按照“一圈一带一片”要求,高标准推进新农村建设。茶源村要利用邻近县工业园区的优势,策应其发展要求,融入服务园区要素,建成三产服务型新农村;怀忠村要利用加快城镇建设契机,使村庄建设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对接,实施整村推进,建成生态商贸型新农村;安茅线沿线的官山、虹桥要把庐陵文化融入新农村规划之中,建成彰显庐陵文化特色新农村。
四是社会建设要创出新水平。一是计划生育要抓重点难点。要查处一批“两非”案件,有效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落实专人进行孕期跟踪服务,对重点育龄对象定期巡访等,从根源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二是信访维稳工作不出纰漏。坚决落实省市县“四杜绝”要求,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掌握思想动态,做到有事不出镇,信息及时上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铁路护路工作。三是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加大新农合、新农保、粮食直补、低保救助等惠民政策宣传力度,使之家喻户晓,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五是队伍建设要体现新要求。为切实担负起“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带一方风气”的责任,努力在全镇形成敢于担当、善于操作、勤于务实的良好风气。我 镇要求全体干部:一是思想上要与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找准位置,端正态度,上下同心,齐抓落实,共谋发展。二是工作上敢担当。要立足于本职工作,敢于“较真”,勇于“碰硬”,善于攻坚破难;要继续开展以“比工作、比作风、创特色”为主要内容的“两比一创”活动,进一步激发干部创先争优热情,增强做好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作风上要扎实。在全镇干部中树立“不怕群众来找我,就怕群众不找我”的服务理念,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沉入工作的务实作风,营造扎实干事的良好氛围。四是纪律上要严明。严格执行机关管理制度,坚决按制度办事,照规章管人,做到令行禁止;抓好镇班子成员值班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考评,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等,使全镇上下风清气正、齐心协力,在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
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评述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胡敏 《 中国青年报 》(2014年12月08日
02 版)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谋求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实现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大力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极端重要性,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就成为了一对矛盾。今天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昂贵的生态环境代价,教训极为深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目前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与此同时,许多地方、不少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若再不改变,资源环境将难以支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同志就此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中国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同志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为此,他要求,“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此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建设生态文明是生产关系变革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种关系需要建立社会规则和秩序。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基于保护资源环境生产力基础上的人与社会关系的建立与协调。建设和谐的生态文明就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现实地看,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解决这种生产关系的滞后,就要依靠根本性变革,也就是说,必须依靠体制改革、制度规范和法治保障。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是依靠改革。习近平同志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系统阐述,提出“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要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就是充分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给自然生态以必要的人文关怀和时间空间,使自然生产力逐步得以恢复;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统筹考虑生产、生活和资源环境需求,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措施,促进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要强化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逐步恢复我国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江河安澜的自然风貌。
其次就是依靠制度和法治,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提高生态环境执法的刚性和权威。习近平同志说,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实现和谐生态关乎公平与民生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他要求全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习近平同志也向世界表明,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这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发出的好声音,也是对子孙后代传递的正能量。
第三篇:突出生态特色打造绿色经1
突出生态特色打造绿色经济
石井乡生态旅游业撑起特色经济“脊梁”
为了贯彻全县走好生态路的发展路径,达到建设生态石井的目标,石井乡党委、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符合石井乡实际的立乡之业,必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生态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发展,走生态路、创生态业、建生态乡。
一、立足实际,高端定位,开创生态旅游新局面
石井乡地势平缓,区域适中,是冬暖夏凉的避暑胜地;与内蒙古交界,留存少有的蒙古民族集聚点,民俗凸显,少数民族风情铸就了另一种独特的风景线;龙山文化的发现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一是高站位审视,全力挖掘,明确发展方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地区的的不断发展,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地理区位的先天优势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决定了石井乡走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道路,通过不断挖掘、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打造京北生态长廊,切实走好“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带动经济”的产业发展之路,进一步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借助各种优势,立足实际,抓好科学规划。把做好规划做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去年由具有全国甲级资质的河北省社科院旅游规划中
1心对四台蒙古营进行旅游业发展评估、规划和定位,高站位、高标准打造塞外坝上风情旅游精品。今年,经过省市各位专家评审论证,一致通过了《尚义县四台蒙古营乡村旅游规划》,累计投入130多万元资金,将蒙古营草原度假村、龙山文化遗址、古驿站和金叶榆基地4大景点包围整合,在淖儿区新打机井2眼,完成水电配套;铺设微喷1000米,种植了50亩紫花苜蓿,嫁接3万株金叶榆,移植500亩芨芨草,安装围栏3000米,在马连洼村进行幼林抚育600亩。三是深入挖掘,精心整理,擦亮文化名片。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是吸引游客的魅力所在。该乡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通过重新整合、打造挖掘、精心包装,不断提升该乡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展示文化旅游名片。对古砖窑遗址、古原住民遗址、神泉的由来、敖包的历史、龙山文化等渗透着历史文化内涵和情感震憾力的历史景点进行全力挖掘;对优美的自然环境将不断扩大保护力度;对独特的民族风情将给予不断的文化渗透,并附以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积极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以旅游传承和弘扬特色文化来突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名片,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二、解放思想,创新实践,打造生态旅游新景区
立足尚义县“走好生态路、念好三农经,打好区位牌,唱好大风歌” 的发展思路,引导全乡领导干部群众树立“生态文化”的战略理念,注重以生态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将生态文化渗透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层次。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崛起”战略,创新发展理念。按照张家口市委关于“推进科学发展,致力跨越赶超,实现绿色崛起,打造强市名城”的战略部署和县党委提出的建设“生态尚义,活力尚义,和谐尚义”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强对以生态文化为引领的工作研究和部署,突出生态文化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融合,立足农民群众接受程度,通过开展文化宣传、保护环境我参与、文化遗产我宣传等活动引领全镇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巩固该乡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二是借鉴邻县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张北县、崇礼县、沽源县是坝上地区旅游业发展较早的县区,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报告等途径虚心学习先进管理经验,逐渐形成了“政府财政引导性的投入,招商引资主导性投入,金融机构支持性投入,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的多元化投资模式。今年,将不断扩大接待承载力,新增农家院2家,成立乡村旅游协会1个。三是依据区域特点,不断开发生态旅游新内容。立足于观光旅游形成的品牌效应和吸引力,加快促进多元休闲旅游的发展,不断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紧紧围绕地处蒙汉交融区的区位特点发展“民族民俗风情游”;围绕地道农家风情发展“农家田园特色游”;围绕的悠久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文化历史重温游”,围绕旅游线路打
造“草海花田”游。今年,在马连洼将100多亩葵花地,打造成“迷宫”,形成多处景色迥异、极富情趣的特色景观区;在四台500亩种植基地,建成了集农业观光、休闲娱乐、摄影度假等诸多功能的原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可以在农园或休闲农业区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亲自制作食品、礼品、艺术品,并添加自助烧烤、自制食品,以较低的价格和富有特色的旅游内容、接待设施满足游人需要。
三、强化宣传,多元推介,拓宽旅游大市场
要进一步打造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用好这张名片,必须通过宣传来推介,借助环京津优势,加强同新闻媒体的联系,多角度地对外宣传,作为一个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推动全乡各项事业发展。一是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按照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及奖励政策》,以四台蒙古营为中心,按整体规划要求,走出去进行招商引资,发展大旅游。并带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从事“农家乐”、民俗游、蒙古民族风情游、自然风光游、观光采摘游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增加收入。继续打好旅游业对外宣传的文化品牌。二是扩大媒体宣传范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和名人博客(如韩方明的博客)、文化旅游展等宣传媒介,加大对石井整体形象和旅游特色资源的宣传力度,打响特色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民营企业和外地客商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引入多种经济成份参
与休闲度假旅游业的开发,推动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引进北京客商,注册了“泉润锦禾现代农业合作社”,在大特拉村建立饲草种植、肉羊育肥基地,并以此为基础发展观光、休闲、家庭度假。四是举办特色文化活动。依托蓝天白云、绿草如茵、树木森然的自然景观,切实开展大型篝火、焰火晚会和蒙族歌舞、地方戏、马术、摔跤等表演推出草原特色品牌。特别是在近年来连续举办的具有乡土特色的八届“赛羊会”更提升了我乡的知名度。
第四篇:围绕打造商贸物流名区目标
围绕打造商贸物流名区目标,谋划实施商贸物流项目7个,计划投资35.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亿元。阜阳临沂商城二期目前开工建设14个标段、70万平方米,封顶9个;阜阳四季青国际服装城一期土地征迁完成,进入土地招拍挂程序。围绕突破工业发展目标,谋划实施工业项目28个,计划投资14.2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9250万元。阜阳工业园区更名及扩区获省政府批准,起步区1.64平方公里土地和规划外业勘测定界工作完成;临沂商城地产品加工园总规划占地300亩,其中40亩已完成出让,正在完善设计;循环园区标准厂房100亩用地正在实施拆迁;晟泰化纤、华顺水泥涵管生产主体完工。
第五篇:突出功能,强调特色,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突出功能,强调特色,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中图分类号: TU98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的主体,对于调节气候、防风降尘、减少噪音、保护物种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园林绿化是城市的形象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很需要一个富有自然气息的生态园林环境,现有公园绿地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要求改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营造舒适的园林环境至关重要。
一、充实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的六大功能
1、首要是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
把唐山建设成现代化园林城市,需要提高绿地率。绿地要均匀分布各区域,不仅在城市中心发展绿地,更重要的是加快发展郊区,特别是近郊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大片林地,然后用道路绿化将这些绿地联系起来,建设唐山绿色城市防护林带。还要坚持以植物材料为主,以乡土树种为主,辅以适当应用经过考验的外来树种,提高和加强植物多样性。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的林相结构为主,以最大的发挥其生态效益。
2、城市美容的功能
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内,仿照自然中的植物群落从新组合、设计、栽植,形成独具唐山特色的自然环境,也美化了唐山的市容市貌。不但增加唐山的形象和知名度,也有利于招商引资。
3、独特的充实精神生活功能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从早到晚都愿意到公园绿地游憩活动,赏花观景。要完善这项功能,不仅要新建绿地,更重要的是在小区绿地、单位庭院,都要适当地增加一些文化设施,满足各年龄段居民的需求。
4、缩减城乡差别功能
现在许多农村建设农业生态园,既是一个旅游点,又是一个绿色产业。人们可以去采摘、度假。唐山远郊有许多风景名胜,如果发展郊区生态园林,开发生态旅游,会取得生态、经济双重效益,会带动农业发展,引导农民致富,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5、防灾避灾的功能
在城市绿地中,建筑物少而低矮,绿化面积大,是人们避震的理想场所。大小不同的绿地在防灾、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作用。唐山城市人口密集,又是地震多发区,建立起完备的城市防灾绿地系统非常必要。
6、城市可持续利用的功能
唐山是重工业城市,废弃矿山很多,可以生态修复,可持续利用价值很大。通过调整和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充分利用原有的人文和自然条件,进行景观再造和生态综合整治,使废弃的矿山成为人文景观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使自然风景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更凸显唐山城市形象。
二、从六个方面抓好园林绿化建设
1、搞好园林规划设计
要放开眼界,要有统一风格,突出唐山特色,避免雷同,要将园林中的多种元素如黑白与色彩,平面与立体等进行组合。体现唐山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尤其要开展好园林绿地规划。规划中绿地分布,要科学、合理、分布均匀,突出生物多样性和防灾避灾功能;有可操作性和经济性,按所处的地理位置规模确定绿地的性质、档次和功能,要体现城郊一体化。倡导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
2、加强园林科研工作
在园林植物引种、驯化、栽培,管理上做文章,总结一套适合我们唐山地区的植物品种和管理要点,打造精品花卉品牌。开展节约型园林措施研究、园林“低碳”研究、新病虫害的研究和彩叶植物的研究等,同时做好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3、强化园林绿化宣传教育
提高法制观念,制定相应的政策,依法加强园林管理。进行园林方面的科普宣传教育,普及有关树木花草的爱护和养护知识,形成热爱园林的社会风气和自觉行动。
4、培养园林绿化人才
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各方面人才。在加强学校教育同时,注重实践自学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培养既懂业务知识,又具有优秀品德的优秀园林专业人才。
5、抓好园林事业的改革
按照大园林的需要改革现有体制和机构。从政策上鼓励社会、个人兴办园林事业,可以从事设计、施工,也可以经营花草树木和园林管理。鼓励事业单位改制参与园林事业施工和管理工作。
6、加强园林管理配套设施建设
园林管理配套设施是园林绿地建设的一部分,包括管理办公室、车库、宿舍、生产温室、实验室等,是园林绿地管理的物质保障。但是我市无论是新建绿地,还是改造的公园绿地均未规划建设园林管理配套设施。园林管理配套设施规划与建设应尊重绿地设计建设规范,按要求科学合理配备。重点绿地应建设园林管理配套设施,一般绿地中园林管理配套设施等建筑所占的比例,公园绿地为2――5%,植物园20%,动物园40%,体育公园50――6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