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乡村教师一线生机
给乡村教师一线生机
“为弱势群体创造教育和成长机会”一直是深圳TCL公益基金会的重要方向,现在,这家机构正团结更多公益组织、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公益合力,推动中国教育进步
“北京好大呀!”43岁的李元斌是陕西偏远乡村的小学教师,首次进京,他对记者感慨,这里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
这是2014年5月22日的一幕,这一天,李元斌受邀参加了首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以下简称“烛光奖”)颁奖典礼。“烛光奖”历时五个月评选出的全国300位优秀乡村教师得到了表彰,深圳TCL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TCL基金会)向他们颁发了总额360万元的奖金,每位教师1.2万元。他们中间的10位优秀乡村教师荣膺“烛光榜样”称号,李元斌是其中之一。在活动主办方看来,这次活动更多是对那些坚守在偏远山村辛勤园丁的一次致敬。
“烛光奖”由TCL基金会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青基会)共同设立,是针对“乡村教师”群体的公益项目。“全国有6600多万的乡村儿童,有800万的乡村教师一直战斗在一线,收入低、生存环境差,看不到前途和希望。我们希望通过‘烛光奖’的评选让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教师这个群体,也让老师们知道,他们的付出是得到了社会认可的。”TCL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魏雪告诉慈传媒《中国慈善家》。
点亮“烛光”
2012年6月,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深圳发起成立了TCL基金会,由TCL集团一次性捐赠1000万元作为原始基金,致力于基础教育帮扶、重大灾害救助、特殊群体关怀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并开展了诸多公益行动。
TCL基金会成立之初,就参与发起保护深圳湾红树林项目,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在云南彝良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后,TCL公益基金会随即启动救助行动,第一时间运送大量急缺物资支援灾区;还远赴新疆,为喀什、阿勒泰等地区学生捐赠校服。此外,机构成立以来,“为弱势群体创造教育和成长机会”一直是TCL基金会的重要方向。
青基会早在1994年就设立了“希望工程园丁奖”,并一直关注中国乡村教育问题。在青基会秘书长涂猛看来,时至今日,基础教育在乡村仍存在严重短板,中国乡村教师的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提升,面临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缺乏基本的待遇和保障,“重物轻人、重生轻师”的现状使乡村教师长期缺乏社会关注,人才队伍严重流失。此次获“烛光奖”的乡村教师李元斌曾当了16年的“代课老师”,2006年才获“转正”,在此期间,李元斌平均每月领取103元的工资,因在偏远乡村,至今,他还没能用上手机。对于更多乡村教师来说,“转正”之路还远不见尽头。
为表彰和鼓励优秀乡村教师,推动乡村教育改革,2013年1月,TCL基金会与青基会正式签约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优秀乡村教师,项目首轮将持续五年,计划投入2500万元。
“这个奖的设计和政府以及其他公益机构的设计有区别,这次更多关注村一级,发现一些更边远地区的新的优秀教师,比较少关注获得过国家、省里奖励的。”担任此届“烛光奖”评委的涂猛说。
除了物质上的支持,TCL基金会还通过文章、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展现乡村教师的动人故事,加以宣传,希望引起全社会对乡村教育困境的广泛关注。此外,TCL基金会着重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技能,并提供心理健康辅导。TCL集团奥鹏教育将为获奖教师们提供为期三个月、共120学时的远程教育培训,培训教程视个体差异“量身定制”,为能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TCL集团奥鹏教育与全国100多所高校达成了合作。“基本在县级城市都有设有教学点,有宽带和电脑接收在线教学任务,老师们可以就近接受免费培训。”TCL基金会秘书长梁启春介绍。
“对老师而言,得到经济上的资助是固然重要,但是能从精神层面让他看到未来,活得有希望是更重要的,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他们以及他们的下一代点燃希望。”魏雪告诉慈传媒《中国慈善家》。
探索升级
环境差、待遇低、生活苦、没地位,“先生已老去,无人来任教”是中国乡村教育的根本问题。除了资助、鼓励乡村教师,TCL基金会也在探索其他途径来缓解问题。
作为“烛光奖”的延续,今年4月17日,TCL基金会首届“TCL公益先锋营”活动在西安正式开营。由19名即将入职TCL集团的优秀大学毕业生、3名领队组成“教育帮扶服务团”,在接受真爱梦想基金会的专业培训后,分别前往陕西、湖北、四川的三个乡村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行动,通过7门不同的课程,从社会技能、生活伦理、心理、理财、艺术鉴赏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多元实用才能。
TCL基金会认为,与其他机构、公益组织合作,形成公益合力,才能有效扩大公益项目影响力,提升公益效果,从而推动公益事业进步。
此次“TCL希望工程烛光奖”的创想来自于青基会华萌基金。早在2007年,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和夫人魏雪就出资与青基会合作共同设立了“华萌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发展中国教育事业,并于2008年设立“乡村教师烛光奖”,一做就是5年。然而,当时主要针对广东地区,这一次,TCL基金会与青基会合作,利用青基会的组织优势,将此项目范围扩大到全国。
相较于青基会1994年启动运作的“园丁奖”,“烛光奖”在“组织推荐”候选人的基础模式上又增加了“社会推荐”,这一新增的推荐模式使很多关注乡村教师群体的社会组织以及草根NGO也得以加入推荐工作,提供个案和资助对象。此届“烛光奖”的评选,有十几家NGO参与推荐,未来,TCL还将扩大这一数字。“现在有些NGO深入到村一级,大家共同推荐覆盖会更好。”涂猛说。
在牵手公益组织的同时,TCL基金会也着力宣传以扩大公益项目的公众影响力。2013年初,“烛光奖”项目启动,TCL基金会与芒果V基金、湖南卫视官方网站金鹰网共同发起乡村教师公益微视频征集活动,获选的300名优秀乡村教师事迹被放到网上,请网民参与投票,终选出十位“烛光榜样”。TCL基金会还联合多家媒体进行实地走访,对乡村教师的事迹进行深度报道。
“突破中国乡村教育困境,仅凭借我们一个基金一个项目是远远做不到的,正如‘烛光奖’的名字,TCL就是要点亮一个希望,从而带动一批公益组织、企业参与进来,也希望政府可以构建更全面的机制。”魏雪说。
第二篇:多给乡村学校与教师
多给乡村学校与乡村教师“贴金”
——试谈制约我省县域内城乡小学教师均衡配置的因素
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与民族习惯各不相同,近期内,甚至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城镇化,这就将永远存在城镇教育与乡村教育两个问题。
一、乡村小学当前的大多面貌
(一)、校舍。近些年来,上级党和政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与农村村民积极办学相结合,许多农村学校校舍都由木房改建成砖房,但仍存在在危旧校舍里上课的村级学校,教师没有专用宿舍,大多借住在办公室。学校没有校门,没有围墙。
(二)、教师。当前在村级小学执教的教师,绝大部分是“民转公”过来的教师,他们虽然在教坛上工作了几十年,但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教育教学知识相对缺乏。加上年纪偏高,已很难适应当前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学生。农村本来就居住分散,人口少,加上现在有的村民举家外出打工,学校生源明显减少,结果就形成了一校一老师,办学几乎如同过去的私塾。为了保住学校不被撤并,老师就把一些尚未足七周岁的儿童也收进了课堂。学校由于只有一个老师,工作非常随便,大都是早上老师与学生一起集中,下午大家一起分散。学校缺少一种育人的氛围。
二、产生城乡教师配置不均衡的因素。
(一)、人们的习惯追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都羡慕城镇居民相对殷实的物质与文化生活享受,农村人都以能在城镇工作或生活而感到光荣、神气。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都想留在城镇,在乡村工作的机关干部或教师也都千方百计往城镇调动。自从县城有商品房出售之后,许多农村教师舍弃家中的责任田、责任山于不管,甚至不惜借贷也到县城买它一套房子,他们不怕贷款要付利息,不怕往返县城需要车船费,可就是这样,还为能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到城头住上几天而感到光荣。他们在退休之前是绝对没有调动进城的机会。可见,能进城,能在城头工作或生活是农村人梦寐所求的。
(二)人为的主观安排。现在的农村小学,特别是村级小学,一个老师顶一个班、两个班的课是常见现象,而城关学校的教师却在超编。似乎有着个不争的事实,城关教 1 师只进不出,调入城关的教师虽然不是平庸之辈,但都有着一定的这样或那样的背景才能调入。他们一旦从农村走出,不但是人走,有的连编制也带走,城乡教师配置自然不均衡了。
(三)、城乡教师相互对调调动的不协调。上面曾说,城关教师似乎只进不出,虽然有城镇教师到边远学校“支教”的工程。但是,从城关学校出去“支教”的也大都是到乡镇中心学校,就是到村小也要交通方便的地方,他们出去只是一年,长不过两年,然后又回到城关学校。农村教师真是扎根农村,他们来来往往从一个村小搬到另一个村小,有的甚至人越老,却搬到离家越远的村校。风里来,雨里去,十分辛苦。
三、如何解决城乡小学教师均衡配置的问题
1、合理并校,扩大乡村学校办学规模。通过调查论证协调,把相邻较近的村小合并,通过这样来扩大办学规模,而且教师集中,有利于日常教学的相互探讨,更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有利校园文化建设,增强育人氛围。
2、提高乡村教师的政治待遇。乡村教师如同一头孺子牛,默默无闻地为党的教育事业辛勤工作,他们耐得寂寞,他们忍得吃苦,他们是伟大的。但目前,在城镇的大型学校管理中,对少数工作成绩落后,思想有疙瘩的老师,往往就把他们往下一级学校调动了事。曾经有人讲过,如果中心学校的教师谁的教学质量差,谁的工作不积极的,我们就把他调往边远学校。孰不知,您话中的言外之意,在边远村校工作的就是教学质量差或曾经是教学质量差,工作不积极的人?所以我说,我们要提高乡村教师的政治待遇,如同给有三十年教龄的教师发荣誉证一样,给在乡村特别是边远村校连续工作五年或十年、二十年„„的教师发荣誉证,有表彰会时,请他们坐前排。还要创造条件,组织他们走出山门外出参观学习,开开眼界,让他们感受温暖。我们乡村教师同行,自然也感到光荣。
3、同等看待城镇与乡村小学教师。前面虽然说,乡村教师大都是“民转公”而来,但经过他们的努力,许多人都获得了中级职称资格。现今,普遍实施教师职称评聘分离制度。但是,城镇与乡村所得的中级职称比例就高低不同,有的悬殊一倍以上。由于指标少,乡村学校里自然就有更多的落聘教师。想一想,农村条件差,工作艰苦,但职称 2 的比例不知为何要比城镇少。改革开放几十年,城乡差别还是这样大?农村落后,更需照顾啊!
4、设立农村边远学校教师特殊岗位津贴。现在的边远乡村学校教师绝大部分是本村人或邻近村的人。可以说,教师与学生是近亲“繁殖”。外村教师来,工作不安心,本村教师在,群众又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意。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能否通过评估,给特别边远的村校教师设立岗位津贴。上世纪70年代,农村教师工资中就曾有过“小伙食”补助,因为村级小学校或当时的办学点没有食堂工友,教师要自己煮饭,所以工资中多出一两元的“小伙食”补助。如果我们现在设立了边远学校教师岗位津贴,调城关或中心校教师去边远村校工作,起码不让他们亏得多。我们管理起来也理直气壮。
5、改变一岗定终身,实行教师有期轮换。在同一乡镇或同一片区内,实行教师教学岗位轮换,这样让中心校教师也能到村校锻炼接受考验,村校教师也有机会到中心校学习。还可以避免过去中心校调某人到村校工作时有故意贬低或排挤打击某人之嫌。教师按程序有序流动,没有思想包袱,好让他们在村校大干一场,做出一番事业!
6、实行城关学校教师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城关学校城镇学校是每个教师向往的学校,虽然不可能一下子解散城关或城镇学校全体教师,重来竞聘上岗,但教育主管部门应有一个可行方案,在城关学校或城镇学校教师有自然减员空缺时,应面向全县公开选聘在职教师。通过这一渠道,让农村先进教师能人教师有晋升机会,也让农村教师因为有同事能脱颖而出而自豪。让为数众多的农村青年教师有更大的工作积极性,有利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总之,县域内城乡教师不能均衡配置的问题是历史形成,不会一朝一夕就能解决。想到从同一所学校毕业,能力水平差不多,但分在城镇工作的同学在聘称上,生活享受上比我们农村的教师优越得多,我所想的“多给乡村学校与教师‘贴金’”的念头早就萦绕心头,希望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政治与经济待遇,势必对均衡配置城乡教师带来一定帮助。
第三篇:乡村教师
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今年两会上,一支330万人的庞大队伍,牵动着代表委员的心。
“他们在历史上支撑了共和国农村义务教育大厦,也是今天我国乡村教育、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栋梁。他们既需要关注,也值得全社会优先、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督学庞丽娟代表直言,在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个名叫“乡村教师”的群体,理应成为精准扶贫攻坚的重点。
“这是一条暖心的好政策”
在谈及乡村教师发展境遇时,一个政策被屡屡提及——2015年6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以下简称《计划》)。
尽管这并不是乡村教师的身影在文件中第一次亮相,但如此高规格、大手笔却实属罕见——5年为期,从提高生活待遇到城乡教师流动,从职称评聘倾斜到建立荣誉制度,扶持力度层层加码,一连8个方面的实举,每一条都切中当下乡村教师发展的病灶。
“这是一条暖心的好政策!”曾经当过乡村教师的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委员为《计划》点赞,“中华民族拥有深厚的尊师重教传统。这份计划,立足国情,打出了提升乡村教师职业成就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的‘组合拳’,有效改善制约乡村教师发展的软环境。”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委员则把《计划》和随后出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起来看:“两者都明确提出教师职称评定要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成为促进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优秀教师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流动带来了可能。”
要有“推改革”的韧劲
尽管成效显著,但不少代表委员坦言,要想真正让乡村文明的“燃灯者”眉头舒展,不仅要有“拿方案”的锐气,更要有“推改革”的韧劲。
“说起乡村教师,是真动感情!”3月13日晚上,结束了一天紧张会程的庞丽娟代表在微信朋友圈发出这样一条信息。连续5年,她调研去得最多的地方是乡村,最关心的是乡村教师。“近些年,在中央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政策作用成效显著。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经济生态环境、历史传统等原因,作用对乡镇及以上地区,初中及以上阶段贡献更显著;而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集中连片的贫困农村地区的村小、教学点,效果尚不明显。”
“乡村教师队伍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数量不足,尤其在一些中西部偏远、贫困农村地区的村小和教学点,表现得更明显;二是队伍不稳定,特别是新入职教师,在头半年或一年内,流动性最大;三是老龄化严重,一些村小和教学点教师的平均年龄已达50岁;四是知识老化、教育观念更新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足;五是乡村教师普遍负担重、压力大。”对于造成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等问题的深层原因,庞丽娟代表总结说,“一是乡村偏远,条件艰苦;二是教师待遇长期相对较低,经济压力较大;三是社会地位较低,未受到应有尊重。”
“去年我到青海果洛、玉树送教下乡和调研,深切感受到乡村教师所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西宁市第十四中学特级教师庞晓丽委员感同身受,“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很难留住人才,果洛玛沁县第一小学去年开学不到两个月,就有三个女教师相继因为劳累和恶劣条件而流产。再加上琐碎事务多、工作报酬低,好老师有机会转行的转行,调走的调走,还有的不辞而别。长此以往,乡村教育质量怎么上得去?”
好政策要真正落细落实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出台和启动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但在庞晓丽委员看来,这个步子可以更大一点:“各地尽快制定与《计划》相匹配的实施细则,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让好政策真正能落细落实。”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王东林委员建议,《计划》中的措施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如对乡村教师实行地区级差工资补贴,总体收入应该高于城市,而且越是偏远、艰苦的地区,补贴工资越高。县以上城市教育干部的提拔和中高级职称的晋升,最好附加乡村支教最低年限的条件。”
“目前各地政策中,对于远离县城、到艰苦偏远的农村地区工作的中小学教师,通常只有50~380元的交通补贴,有时还不够乡村教师每周回家一次。我们对乡村、县镇中小学教师、校长以及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等多次调研后,总结到:如能每月增加约1000元工资,就会吸引教师到村小、教学点从教;如能增加一倍基本工资,则会稳住教师在乡村长期从教。”庞丽娟代表呼吁,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资,并尽快建立国家艰苦偏远地区乡村教师岗位待遇倍增计划。“此外,还要依法依规有效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保和住房问题,特别要落实好教师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
朱永新委员建议,要严格实行评聘合一,促进教师队伍稳定,避免少数教师在农村和偏远地区评上职称后就返回城市和重点校。
第四篇:乡村教师
时间:4月1日
第8次 地点:多媒体
内容:
除了鲜花掌声,我们怎样感谢乡村教师
让乡村教师事业有干头生活有奔头
我国乡村教师数量庞大,目前全国有中小学教师1200多万人,在县镇以下的乡、村学校甚至教学点任教者约占半数。乡村教师沦落为新时期的一大弱势群体。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不容忽视,广大乡村教师遭遇的尴尬处境,最终将影响到城乡教育均衡的推进和乡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解决当下乡村教师面临的不利境遇,需要社会各界给予足够的关怀与重视,尤其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肩负有不可推卸的基本责任。
笔者认为,首先要对乡村教师群体进行“政治关注”,重点是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地位。在很多人心目中,提到乡村教师,一直就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固定形象,甚至认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乡村教师作为普通公民和劳动者,也有最起码的生存需要和生活追求,岂能把他们都当做无欲无求的圣人?
以职称评定为例,“僧多粥少”的问题常常使一线乡村教师不能正常晋升职称,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对此,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奖评优、荣誉表彰、教师聘用等方面,给予乡村教师群体大力优惠倾斜。此外,还可以利用城乡教师交流平台,把教师支教、轮教、走教经历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些激励性措施,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地位。
多方面保障乡村教师生活水平,增强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是一项艰巨任务。乡村教师收入微薄、度日艰辛,待遇普遍较低是突出问题。经济收入决定社会地位,因此要对乡村教师进行经济奖补,着力解决其待遇问题。国家从2013年开始,对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并按照“以岗定补,在岗享受,离岗取消”的原则,重点向条件艰苦的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向村小学和教学点倾斜。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可以加大补助力度,提高补助标准。此外,对长期任教的乡村教师,应建立奖励机制。建议仿照各地施行多年的奖教金制度,国家和地方设立“乡村教育贡献奖”,对乡村教师按照连续从教时间,实行一次性奖励,通过更加完善的奖励补助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教学点)长期任教。
要拓展乡村教师的发展空间,大力提升乡村教师的业务素质,主要途径无疑是加强培训。但由于目前各地教育培训经费还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乡村教师的培训机会还相对不足。此外,一些乡村中小学校“工学矛盾”比较突出,乡村教师几乎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的村小和教学点至今还存在一师一校、一师一班的“包班制”现象,这些教师常身兼数职,平时很难抽出时间参加进修,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针对这些具体情况,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培训机构应强调“重心下移,阵地前移”,通过送教上门、支教走教等方式,强化交流互动,扩大进修培训覆盖面。
报道乡村教师别总是“悲情叙事”
“5·12地震断腿美女教师冒险赴灾区当志愿者”,“宜宾残疾教师拖80斤肿瘤代课6年”,“乡村教师卖房办学双眼染疾依然在坚持”……
当前,“最美乡村教师”已经成为媒介话语中一道重要的符号景观。在媒介试图构筑并诠释的乡村教师形象中,最基本的呈现方式就是“悲情叙述”。我们不禁要问:除了悲惨与悲情,“最美”是否还有其他选择标准?是否还有别的演绎方式?
当前很多媒体关心乡村教师感人至深的伦理故事和可歌可泣的职业美德。当宏大话语悄无声息地植入个体的微观命运中,普遍蔓延的伦理感动转移并缝合了农村教育存在的各种现实创伤和深层矛盾。更不可否认的是,媒体对乡村教师命运的关注和对其艰苦生活的聚焦,客观上促进了全社会对乡村教师群体的关心和了解,也促进了党和政府不断地出台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工作的政策措施。
但是,在大众媒介那里,关于乡村教师的报道大面积地陷入了模式化的叙述套路。尤其是在人物典型的选择和叙述上,“最美”呈现出另一副演绎模样,多少存在一定的误导倾向和价值盲区。残疾、艰辛、重病、事故、离乡、弃家、牺牲等关键词进入人物命运的深层结构,铺设了一个个悲情化的叙事语境。在当下的媒介语境中,谁能被冠以“最美”乡村教师,标准似乎并非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文情怀,而是悲情故事与沉痛记忆,教师作为普通人的真实与真诚被有意无意地推到远处。
当所有媒体都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选择典型,再加上大众媒体对受众眼球与生俱来的高度迷恋,势必会在戏剧性与故事性上极尽渲染之能事。我们很难保证这不会演绎为一场充斥着猎奇欲望的集体消费。看看今天的媒介报道,那一个个极不严肃的“标题党”不就是媒介狂欢的过度演绎吗?
当媒体带着复杂而纠结的目光在“悲情叙事”框架中寻找美、识别美、打捞美时,其实已经抛弃了在教育问题上的基本诚意和严肃姿态,已经拒绝了一个可能呈现的多元“最美”图景,甚至割裂了“最美乡村教师”可能承载并演绎的认同空间和价值内涵。
所谓“最美乡村教师”,既不应是一场被宏大话语裹挟的“造神”运动,也不应是致力于制造泪点的伦理符码,而应是试图寻找人物命运与教育理想之间进行对接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最美”应该指向纯洁而神圣的感动,这不单单是故事命运层面的普通伦理感动,而且是带着价值诉求的高贵感动。在当代教育理想所铺设的价值体系中,“最美”具体表现为乡村教师在重铸教育信仰面前的执着挣扎和有所担当。一个残疾教师坚守岗位是在诠释“最美”,而一个健康教师探寻教育公平、改革教学手段、培养合格公民、提倡个性教育不也是在诠释“最美”吗?
同时,媒体报道的着力点不宜简单地纠缠于那些极端的故事性和戏剧性,而应该以此为修辞资源和话语跳板,直指故事深层所暴露的诸多教育问题。在那些“最美乡村教师”的命运深处,是贫穷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撤点并校问题、教育资源匮乏问题、教师权利保障问题、校车安全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等。或许只有当制度性的教育问题得到有效改善,那些“最美”乡村教师的故事就不那么曲折而残酷了。
我们希望,多年以后,当我们再关注乡村教师时,不单单是关心他们身体还好吗?家庭幸福吗?而更多的是:他们穷尽一生在努力的教育事业,是否有了新的起色和改观?
第五篇:马云重回课堂给乡村教师讲课
马云重回课堂给乡村教师讲课: 每位老师都有机会点燃别人心中的灯
“好久没有上课了,我觉得需要好好备备课。”拿着教案夹,马云走上讲台,进入了他和乡村教师的课堂时间。黑板正中,“重回课堂”四个大字,一下子把人拉回了过去,朗朗的童声从心底萦荡到耳畔。
1月18日上午,三亚香格里拉度假酒店的会议室,成了一个特殊的课堂。
台下的“学生”,是100位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的入选者,是中国数百万优秀乡村教师的代表;台上的“老师”,是放下教鞭20年的马云,这一次,他重新执起的教鞭,叫敬意,叫寄托和期待。
“我上学的时候不是好学生也不是坏学生。“面对台下的老师们,马云也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这辈子我曾„恨‟过一个老师,是我上大学时,我曾经为一门课自豪,就是英语口语,但是这位老师给了我59分,让我补考。”
马云委屈、不解,直到这位老师跟他说,“给你打的不是分,是打的你的狂傲。”这让一直自恃口语最好而“目空一切”的马云突然领悟了做人的道理。“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但人生的智慧需要唤醒。一个优秀的老师能够唤醒学生的智慧。”马云说,“老师最重要的职责是发现人,每位老师都有机会点燃别人心中的灯。”
“教育教育,不仅是教,更在于育。”马云的感悟,赢得台下老师们的赞同和掌声。
一位获奖老师表达了对马云的谢意,马云说,“不要感谢我,我们都要感谢社会,感谢所有人的努力能让我们有机会做公益。“他说,自己最初并不想用自己的名字做基金会的名字,但同事用他自己的话说服了他:做慈善要低调,做公益要高调。
“一生都是学生,一辈子愿意做老师。”马云在很多场合曾多次流露心声,他说,自己对教师的职业,是“放而不弃”,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教师情结”。
以下是马云和乡村教师分享的演讲全文:
马云:同学们好,好久没有上课,我在下面想备一下课,我其实当老师也很少备课,因为备课很重要,但是关键看什么样的学生,根据学生不一样,你要做不同的备课。
很多老师可能教了一辈子数学或者语文,但他可能的案例,他的课也是一辈子没有改过,这其实是挺大的遗憾。每个老师都不一样,刚才在下面听的时候,我在想,我们人生除了父母以外,可能最重要的都有一个老师。聊育人:优秀的老师可以唤醒孩子的智慧
我以前当老师的时候,这几年经历下来,我在问,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人类讨论很久,辩论很久,人到底生下来是好的还是坏的,我想人生下来可能一半是好的,一半是坏的,但是由于教育,由于老师,由于整个文化环境,我们把人身上好的东西这一面不断地被唤醒,不断地被扩大,而坏的东西给遏制,没有一个人是十恶不赦的,没有一个人是好的,然后没有一点坏处。人就是好和坏合在一起,人就是把好得不断激发出来,把善意、智慧唤醒,这是老师可以做到的,这是教育工作者可以做到的。
知识不可以被传授的,但是智慧是可以被唤醒的,一个优秀的老师可以唤醒一个年轻人、一个孩子的智慧,而另外一个优秀的老师是把知识传授上去,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昨天我听见安老师第一次当老师,21岁,在一个农村乡村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大家都很感动,我也很感动,因为他是觉得这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刚才有一个老师讲到了,现在老师不受人尊重,很多地方看不起老师,对教师有误解。
其实这个天下没有一个职业不会被人指责,无非你希望这个职业好或者不好,你自己对自己要有尊重,只有你真正爱这个工作的时候,其实你是不太在乎别人怎么看的。当老板有钱了,也被人骂,当领导了,当政府官员了,也被人骂,当科学家也被人骂,关键你要听的是骂的人,还是关心那些欣赏你的人。
要做任何行业、任何一个职业,都会有人批,我以前当老师的时候,我特看不起商人,我觉得商人不就是挣点钱吗,唯利是图。但是我做了十几年,1995年到现在,也快二十年了,二十年创业的经验告诉我,当商人真不容易,我现在自己作为一个商人特别骄傲,当然我当老师的时候,我也特别以自己为骄傲。
忆往事:被老师抓了不及格,十年后感激他 刚才有人说赵薇,你是明星,我这辈子当不了明星了,但是当老师是有机会发现跟培养很多明星的。只有当老师才有机会说你可以培养出无数个明星出来。我在读书的时候,不算是一个好学生,但肯定也不是一个坏学生。
我的小学比别人多念了一年,我们整个小学那一年考重点中学,全学校的学生一个都没考上,第二次准备一年,再去考,又一个都没考上。最后我们学校实在太差了,叫杭州市中北二小,实在太差以后,没有一个中学要我们的学生,我们只能把我们的小学变为中学,杭州教育史上有一个小学,中北二小改为天水中学,天水中学我们读了一年以后,还是很糟糕,最后这个中学就停留了不到一年时间拆了,杭州市教育局规定把我们的学生分三波,必须去哪个中学,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学生,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学校毕业的,但是我相信我当时的老师和我的学校根本没想到有一天有一个学生叫马云,能够做成这个样子。
我在中学的时候,我们中学也没有一个人考进大学的,我转进另外一个学校,现在我知道我那个中学考进大学的也没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大家去反思一下,到底学校重要吗,学校的成绩很重要吗,应该怎么去衡量,有的时候,人家说我们当老板,当老板是什么?老就是老师,板就是规矩,老师加规矩。老师是什么?老师和大师有什么区别,老师就是传业解惑,老师还有一个职责,一个优秀的老师是发现孩子身上优秀的品质,他自己都不知道,别人也没发现的东西,他给发现了,这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我昨天听很多老师说我除了音乐不教,其他都教,反正你们什么样的课全教了,其实记住,教知识、教语文、教数学很重要,但是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一定要学到更多的知识是你不具备的。老师很重要的工作是什么?是给孩子找到自信,让孩子学会做人,有的时候你看看我们很多人回到学校去,我们回到家乡,挂念老师,不是老师教了你数学,不是老师教了你语文,而是老师有一件事情两件事情感动了你,这个老师有一件两件事情唤醒了你,在人生一辈子中,这些东西让你非常感动。
我小学里面,我记得很清楚,我的一个老师是孙老师,我的语文老师,我的班主任,她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小学经常闯祸,回家家里骂我,同学骂我,只有我的老师说你这件事情是对的,这个事情错的,对的这个事情以后碰到了,还是要坚持。她告诉我,我干的不都是坏的事情,还有好的事情。
我的英文老师更有意思,我的英文老师早上到下城区教育局学习英文,下午到学校给我们上课。但是他说马云,我发现你发音比我好,给我无数自信,然后我对英文特别感兴趣。当然也有一些老师,其实我以前的数学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我的化学,刚开始觉得化学太了不起了,但是我的化学老师怎么看我都不顺眼,说你不行的,到今天我对什么叫元素表都搞不清楚。老师说你好,点燃你心中的信心,老师给了你自信,老师给了你尊严,这样的老师永远会被记住。当然我大学的时候,有一个老师,我特恨他,直到我十年以前才感谢这个人。
我是从小自学的英文,我是在杭州西湖边上找老外练英文,练九年,我自认为我的英文发音相当不错,我们杭州师范大学那年班里面也就二十几个学生,这二十几个学生,很多都是农村过来的,这个英文发音是要多差有多差,我特别有自信,甚至我认为我的英文发音比老师要好,但是问题就出来了,我那一年的英文语音考试是59分,我认为我最得意的一门课,语音考试居然59分,我特生气,我觉得凭什么,我比你还好,我比所有同学好。其他同学都听不清楚他在讲什么,但是他怎么就给我不及格呢,老师说你就是不及格,你必须补考。
当然我后来去补考,补考以后62分,我后来闹到系主任这儿,凭什么,我们系主任很好奇,你念念看,我听听看。我说我是跟老外学的,怎么不及格。系主任也觉得有问题,找那个老师,那个老师说就是不及格。十多年过去了,我知道老师的用心,那个时候我的自傲,觉得自己牛逼大了,没有人点醒我,但是这个大学里面唯一的不及格一直记到现在,如果老师当时没有这么做,我以后还是这样的狂傲,他教我做人,什么事情必须遏止住。我作为老师,我必须得给你讲。
当然我想他可能可以有更好的办法,这两件事情影响了我很多东西,做老师也让我一生受益,今天我可能跟中国其他老板,当企业家的不一样,一个很重要的是因为我是老师出身,老师有一个很重要的品德,这个品德是其它职业无法有的,老师最希望学生超过自己,老师最希望学生越来越好,我当这个公司的经理的时候,我比什么都希望进入我们公司的员工比我做的好,他们做得比我更成功,这是当老师最大的素质。
我不管对我的员工怎么凶、怎么发脾气,但是他们知道我希望为他们好。老师最大的成就,这个学生当了县长,这个学生当了科学家,那个学生在银行里面,没有什么比老师这个更有成就感的,没有老师希望说起来他自己的这个学生双规了,那个学生破产了。
老师是传业解惑,大师是谁?是一定要找到最优秀的学生,并且训练他,最优秀的学生什么概念?老师发现这个学生不用教就会很好,一定比你好,这个学生水平比我高,有人要跟我挑战,先跟我学生搞搞看,搞不过我学生的,别来找我。其实大师也搞不过这个学生的,大师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缘分的,但是做老师,每个人都有机会。
说教育:中国的教相当好,中国的育相当不够
今天大家对于教育的问题的看法,中国教育的问题很糟糕,要一分为二来看的,中国的教相当好,中国的育相当不够,教育是两个概念,教书,到全世界各个大学去看,中国学生,在中国的学校里面,初中高中都是属于比较差的学生,到欧美都是最好的学生,这跟我们老师教育水平,学生的勤奋,老师教育方法有关系的。但是中国的育实在太差,尤其昨天晚上我们很多老师,您教什么,基本上是数学、语文,但是我很少听见说,有两个人讲,除了音乐不教,我都教,或者体育、音乐、美术,这些东西基本上我们的中小学就没有重视过。
其实老师让学生一辈子最容易记住你的,是从音乐、美术、体育里面告诉他做人的道理,现在的孩子读书很好,但是做人的道理各方面差了很多,知识是可以传授的,是要勤奋努力学习的。但是文化是玩出来的,现在孩子玩的时间实在太少,我们老师玩的时间也很少,如果我今天重新设置中国的教育体系,幼儿园的孩子们,他刚刚开始必须学会唱歌、必须懂得音乐,必须欣赏音乐,这个音乐是跟天堂通的,将来要寻找开启人的智慧是音乐起来的,音乐最早从教堂庙堂里面出来,音乐对人实在太重要。
我以前在加拿大碰上一对夫妻,有个孩子,妈妈留在加拿大,老爸又回到了国内,妈妈留在加拿大的目的是为了让女儿学生花样滑冰,花样滑冰中国的技巧已经很好了,干嘛不在北京学花样滑冰,他说你不知道啊,这个音乐啊,我说花样滑冰跟音乐有什么关系,他说很多中国的花样滑冰音乐只是背景音乐,西方的花样滑冰是沉入到音乐里面的,这是有差异的。
昨天朗朗弹得那么好,我就没听懂,我只知道很难弹,好在哪儿,似乎感觉到里面有激情,可悲的是我们这方面,如果没有这种感受,将来对于情感的把握,找到自己可以通上智慧的途径是少了一条道。还有美术是多么的重要,美术重要在哪儿?就是你要有想像力,没有想像力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们这一百名老师,回到你的家乡的时候,要告诉他们,坐飞机的第一次经历,告诉他们什么是海!什么是别人的交流和思想,老师没有想像力,孩子怎么可能有想像力,父母说长大以后就在村里,最好嫁给隔壁的张三王五,最好干一个什么东西,他没有把孩子的想像力打开。现在孩子们都可悲,跟我们二三十年前的理想,跟现在没区别,想当什么?当兵、当科学家,好像除了这些东西没有其它可想像的。
画画是开拓想像力很重要的方式,有老师说我不会画画,没有关系,让孩子去想,让孩子去画,西方老师教人家画画,他的画不一定会画画的人才能教画画的,而是画画本身就是开拓想像力。
体育方面,我两年前在北京吃饭,饭店的窗口看过去,一个学校的操场,操场上面上体育课,这是两年前,我生气在哪儿呢,一批男生站这儿,一批女生在这儿,我吃饭吃了二十分钟,一直看到老师在那儿训话,他说女生绕这儿跑三圈,男生俯卧撑做两下,体育课结束了。跟我那时候的体育课有什么区别,对运动的不热爱,现在这个孩子上体育课,本来是他最好的团队建设,没有比团队建设更重要。人家说你为什么对足球那么感兴趣,我对足球本身没有兴趣,但是足球对于中国未来带来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乡村的孩子们,也对足球篮球群体运动极其重要,我们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不会懂得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团队合作你讲了半天,我们公司招来那么多年轻人进来,中国年轻人的团队合作最糟糕,他们没学过,不是他们不会团队合作,团队怎么出来,打篮球的时候,这哥们从来不传球给别人,就自己扔,没有人跟你玩的时候,他就懂得,不配合没有人跟他玩。
我们中国的运动,基本上单个运动都非常好,乒乓球、羽毛球,一对一我们特牛,最好是前面加一个网的,那我们做得更好,我们缺乏冲突,运动很多是竞争性的冲突,大家对撞,在冲突中把握。我们很多教孩子,只要打架,两人一顿骂,打架总是错的。运动是要有冲撞,冲撞中处理问题。我们冷静观察他吵吵架,这也是很有意思的,然后冷静分析。
如果不会运动,这个民族不可能健康,如果没有运动,身体不可能健康,心理不可能健康。我们要让孩子学会跳舞,其实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上来,我说起来可能比较反动,数学很重要,语文也很重要,确实没有这些基础那就啥都没有,但是有一点更为重要,音乐、体育、美术这些东西,让一个孩子真正成为一个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
谈师德:成就孩子是老师的美德
我特别鼓励孩子要会玩,最聪明的孩子,既会玩,也会读书,其次是会玩,未必会读书,会读书不会玩很麻烦。我招几万名年轻人,招聘下来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些孩子有出息的年轻人,年轻的时候都特别会玩,都特调皮,调皮的孩子容易成功,但是调皮的孩子不讨老师喜欢,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调皮,一顿骂,活活把他的天性扼杀住。
有的孩子天性会读书,把我活活气死,我怎么努力都努力不过他,你们会发现这样天才学生。同样一堂课,这种好像上辈子读过书似的,朗朗上辈子可能读过钢琴课,你怎么能打得过他呢,我们老是要发现他独特的东西,会玩也是一个好学生、好料子。聂卫平围棋就是玩起来的,在玩中发现他的天赋,鼓励他,支持他,创新他,所以会玩的孩子也会成功,会读书的孩子也会成功。
我们概率发现,我跟很多人分析过,我招聘的时候,不太喜欢一个班里面从小到大是前三名的学生,前三名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失败概率实在太大,他觉得我就是最好的,我出来也得最好的,一点挫折他就掉下去了,社会上不吃这一套。而往往最好的学生是什么呢?十名左右,读书不是很用功,他搞来搞去就是十名左右。
我在班里面不是前三四名,也不会跌到十名以外,我考91分,努力考94分、95分也有可能,但是我花得时间太多了,但是我花时间跟别人玩,学到更多。
所以教和育是两个概念,当然我们现在对于老师、对于学校的期望值太大,教的主体是老师、学校,但是育的主体是家庭,家长得参与进来,老爸看到孩子不对的地方,有没有拍桌子,子不教父之过,父母也很重要,你对孩子要带着欣赏,很多家长你问问自己,你把孩子送到学校,你希望老师的第一要求,对孩子热爱,对孩子尊重,发现孩子好的地方。
这些孩子们长大,一定忘掉他在你这儿学了什么东西,甚至有的时候学了,把他搞糊涂了,我在初中读书有一段时间学傻了,就是Sin、Coc什么公式的,我就背得晕头转向,我那天跟教育部领导讲,我反正觉得没什么意思,他说你自己没学好,还说没意思。我说我活了五十岁了,都从来没有用过这些东西。有时候孩子不想学是有道理的,但是做人的道理是要死掐的。
我觉得在死掐之前,把观点讲出来听听,你如果连这点信心没有,孩子们把自己难受的事情没有讲出来,他闷在那儿,有一天那些闷的东西会回来的,我们要把孩子当大人看,相信一点,今天的年轻人跟老年人的差异是什么,今天的年轻人比老年人懂得东西多得多,他只是不想跟你烦,他只是装作不想伤害你。
由于知识的爆炸,我们年轻人一定比年级大的人东西懂得多,但是年级大的人,经验阅历比较多。上帝这个程序设计很有意思,知识是可以传递的,两千年来,人类知识翻了那么多,无数知识爆炸,由于过去两百年知识急剧爆炸,但是人类智慧并没有提升多少,孔子比我们还是聪明,老子还是比我们聪明,释迦牟尼讲的东西,怎么两千多年前就那么聪明呢,我们现在还是比不过。因为人一百年会死的,你有体力的时候,不会让你有智慧的,等你有智慧的时候,体力又不行了。
你爷爷跟你讲这个事情不能干,那个事情干了不行的,年轻人说你老头子不行,不等于我不行,四五十年过去之后发现爷爷讲的真有道理,他跟孙子讲,你这样不行的,他说去去去,就这么循环。
当然我们今天,你们最有机会的,小学老师最有机会的是用独特的方法去开启孩子们心里面智慧的点,不是说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而是给他体验。李连杰刚才讲到公益的事情,如何让孩子们做公益,小学的孩子、初中的孩子对集体主义的思想,希望为集体、为别人做事情的时候,被认可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二十岁成年人以后。你看我们家的孩子,家里是从来不打扫的,在学校里面又是拖拖把、又是擦墙壁,积极性很高,他唯一就是希望老师给一点肯定,希望同学给一点掌声。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老油条了,教不好了,而小学你把这些东西放进去是最珍贵的。
我觉得一个老的老师,就是学会欣赏,你不热爱当老师,你不欣赏你的学生,你每天越看越烦,我告诉你,你不欣赏也没办法,反正他们每天在那儿。
我刚开始做企业做不好的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我骨子里面也看不起商人,总觉得挣钱这个事情唯利是图,前面五年没成功过,到后来觉得商人不是挣钱,钱只是资源,而是通过其它办法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促进更多的就业,让别人更有快乐,你做得越来越好。其实我这十年,你去问问阿里巴巴的员工,我什么时候跟他们讨论商业模式怎么挣钱,没超过十五分钟,反而挣钱越多了,挖空心思想挣钱或者不想挣钱,都是错的,你只是觉得在做自己的乐趣的事情,看到自己的客户烦,就等于看到你的学生烦一样,你躲不开,谁让你选了这个职业,你必须去做。你要欣赏你的学生、欣赏你的产品、热爱你所做的事情,别在乎别人怎么看。
最后老师受人尊重,不是说这个职业多么重要,而是老师给社会创造的价值,给这些年轻人,给这些孩子在人生起步的时候,说的一两句话改变了他们而已。
老师要做好点燃别人、发现别人,我在公司里面,人家说这个员工特令人讨厌,我想他进来也都进来了,要开除他也要有理由,他这方面特别好,只是没有关注而已,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好员工有的时候也是表扬出来的,当然该不及格的时候还是要给他不及格。
其它的也没什么,教和育,大家注意,小学的时候,教很重要,育更重要,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是要有规律的,小学的孩子,必须要有舞蹈、音乐、运动,小学的时候,我们要教的是价值观,一定要教他怎么学会做人,我们小时候小学翻开第一页,听毛主席话,第二跟共产党走,第三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我们以前老的是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最早的课本讲做人的道理,西方的课本也是一样,通过做人的道理来学知识,我们的小学老师,不要去排斥西方,也不要把东方看得多糟糕,一千个东方的故事,一千个西方的故事,让他们孩子第一天就不排斥东也不排斥西,在东方的智慧和西方的知识里面吸取营养。小学的时候,求知欲很强,让他必须学会玩。初中该记的时候就记,记忆力最强的时候。高中的时候,高中很容易迷茫,考什么大学,考什么专业,到底要干吗,高中要培养兴趣,现在我们发现高中的孩子,那我以后干嘛呢,这是悲剧,高中的时候,你想干吗?当解放军,科学家,把这些都锁定了,李连杰说我小时候想浇花,浇花挺好,欣赏的眼光,说你浇花好啊,你浇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你知道日本的花怎么浇的,法国的花怎么浇的,人家说你得这个理想太没出息了,怎么这么没有理想,让他说出来,高中的时候,一定要让年轻人找到未来感兴趣的东西,他找不到,也鼓励他,没关系,有一天你会找到。我经常跟年轻人讲,他说我现在很迷茫,我说我比你迷茫的事情多得去了,我五十岁了,现在还在迷茫呢,把这些东西跟他讲一讲,他觉得我跟他是同类。谁没有迷茫过,谁没有犯过错误,谁对未来永远是充满自信的,别瞎扯。
然后到了大学,学的是知识结构,研究生要研究的是方向,博士学习哲学的思考,宗教和信仰的力量,这些都是贯穿的。整个的教育体系,我自己觉得,我们要从这儿重新梳理一下,中国的教不差,中国的育当年非常好,我们说文化的核心原因是在育上面薄弱了,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聊的就是这些东西,今天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