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1:5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

第一篇: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

河南省2008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已经圆满谢幕了,我作为本次培训濮阳市油田化学班的辅导员参加了本次培训,本班自七月十号起早组织学习下午看案例做作业。坚持良好,每日坚持点名签到。作为辅导员培训期间每日比学员早到,晚走。解答培训教师的问题,到现在,已批改作业300余人次,每位培训教师每次作业都做到认真批改并给出评价。以下是我对新课程的一点见解:

一、为什么要课改:

1、社会发展呼唤创新人才

诺贝尔奖设立至今已100年,评选98次,有700余人获奖,占世界人口1/5的泱泱大国--中国没有一个人获奖。在国外的美籍华人却有七人获此殊荣。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更高的创新才能?

2、基础教育课程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不能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要求;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于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要求所有学生必须用同样时间、同样进度学习同样内容,达到同样的要求。

二、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初步认识:

1、现行高中化学课程结构

必修(化学Ⅰ): 140课时 偏文

必修加选修(化学Ⅱ):259课时 偏理

2、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

每个模块36学时,2个学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个学分,学生在学完化学

1、化学2模块之后,文科生还应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一个模块,以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而理科生至少还要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两个模块,才能达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高考要求。

3、正确树立高中化学课程理念

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 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学习需要和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工具,参与学习过程给予帮助、指导。师生要共同创造美好的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教学生活。

三、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几点体会:

1、认识课程模块的教学功能

化学1、2 →科学素养:概括初中化学的知识规律,引出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学习科学方法强化科学观念,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探究过程,为学习后续模块奠定基础。

选修→化学素养:理解化学与技术的关系,运用化学概念和原理,拓展化学实用性知识,强化学生的技术意识。

2、学生学习方式将多样化

问题讨论: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解疑

信息加工:从多种媒体和场所获取知识并整合 方案设计: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共同配合,互相交流

实验探究:体验探究过程,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调查咨询:理解化学与生活、环境和科技的关系

反思评价:反思、调整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

3、新课程倡导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的特征。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下的学习。学习者依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学习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取得有成效的学习结果,得到成功感和满足感。

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动接受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带有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

⑵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学习,通过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元认知能力,寻找适合与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⑶教学设计要关注并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注重教学情景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以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学习指导要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学生要学、能学、会学、主动地学。

4、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必须不断充实自我 ⑴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地位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不再是教书的匠人,而应肩负起了解人,培养人的工作。教师不是学生的主宰,学生也不再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效果的表征。新课程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

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新课程的学习,我觉得作为教师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结合新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知识。对STS的认识水平扩大知识面,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水平。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四、新课程的几点困惑:

课程改革会不会半途而废?考试评价能否作相应改革?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学生层次差别很大,如何实施?

实验多,资源不足,活动多,课时不够,教材与评价不一致等。

第二篇: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

河南省2009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已经圆满谢幕了,我作为本次培训濮阳市油田化学班的辅导员参加了本次培训,本班自七月十号起早组织学习下午看案例做作业。坚持良好,每日坚持点名签到。作为辅导员培训期间每日比学员早到,晚走。解答培训教师的问题,到现在,已批改作业300余人次,每位培训教师每次作业都做到认真批改并给出评价。以下是我对新课程的一点见解:

一、为什么要课改:

1、社会发展呼唤创新人才

诺贝尔奖设立至今已1xx年,评选98次,有700余人获奖,占世界人口1/5的泱泱大国--中国没有一个人获奖。在国外的美籍华人却有七人获此殊荣。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更高的创新才能?

2、基础教育课程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不能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要求;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于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要求所有学生必须用同样时间、同样进度学习同样内容,达到同样的要求。

二、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初步认识:

1、现行高中化学课程结构

必修(化学ⅰ): 140课时 偏文

必修加选修(化学ⅱ):259课时 偏理

2、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3、正确树立高中化学课程理念

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 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学习需要和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工具,参与学习过程给予帮助、指导。师生要共同创造美好的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教学生活。

三、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几点体会:

1、认识课程模块的教学功能

选修→化学素养:理解化学与技术的关系,运用化学概念和原理,拓展化学实用性知识,强化学生的技术意识。

2、学生学习方式将多样化

问题讨论: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解疑

信息加工:从多种媒体和场所获取知识并整合

方案设计: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共同配合,互相交流

实验探究:体验探究过程,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调查咨询:理解化学与生活、环境和科技的关系

反思评价:反思、调整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

3、新课程倡导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的特征。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下的学习。学习者依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学习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取得有成效的学习结果,得到成功感和满足感。

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动接受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带有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

⑵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学习,通过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元认知能力,寻找适合与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⑶教学设计要关注并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注重教学情景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以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学习指导要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学生要学、能学、会学、主动地学。

4、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必须不断充实自我

⑴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地位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不再是教书的匠人,而应肩负起了解人,培养人的工作。教师不是学生的主宰,学生也不再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效果的表征。新课程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

共2页,当前第1页12

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新课程的学习,我觉得作为教师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结合新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知识。对sts的认识水平扩大知识面,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水平。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四、新课程的几点困惑:

课程改革会不会半途而废?考试评价能否作相应改革?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学生层次差别很大,如何实施?

实验多,资源不足,活动多,课时不够,教材与评价不一致等。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第三篇: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

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辅导

员工作总结

河南省2009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已经圆满谢幕了,我作为本次培训濮阳市油田化学班的辅导员参加了本次培训,本班自七月十号起早组织学习下午看案例做作业。坚持良好,每日坚持点名签到。作为辅导员培训期间每日比学员早到,晚走。解答培训教师的问题,到现在,已批改作业300余人次,每位培训教师每次作业都做到认真批改并给出评价。以下是我对新课程的一点见解:

一、为什么要课改:

1、社会发展呼唤创新人才

诺贝尔奖设立至今已1xx年,评

选98次,有700余人获奖,占世界人口1/5的泱泱大国--中国没有一个人获奖。在国外的美籍华人却有七人获此殊荣。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更高的创新才能?

2、基础教育课程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不能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要求;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于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要求所有学生必须用同样时间、同样进度学习同样内容,达到同样的要求。

二、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初步认识:

1、现行高中化学课程结构

必修(化学ⅰ):

140课时

偏文

必修加选修(化学ⅱ):259课时

偏理

2、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

3、正确树立高中化学课程理念

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 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学习需要和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工具,参与学习过程给予帮助、指导。师生要共同创造美好的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教学生活。

三、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几点体会:

1、认识课程模块的教学功能

选修→化学素养:理解化学与技术的关系,运用化学概念和原理,拓展化学实用性知识,强化学生的技术意识。

2、学生学习方式将多样化

问题讨论: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解疑

信息加工:从多种媒体和场所获取知识并整合方案设计: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共同配合,互相交流

实验探究:体验探究过程,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调查咨询:理解化学与生活、环境和科技的关系

反思评价:反思、调整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

3、新课程倡导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的特征。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下的学习。学习者依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学习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取得有成效的学习结果,得到成功感和满足感。

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动接受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带有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

⑵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学习,通过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元认知能力,寻找适合与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⑶教学设计要关注并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注重教学情景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以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学习指导要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学生要学、能学、会学、主动地学。

4、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必须不断充实自我⑴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地位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不再是教书的匠人,而应肩负起了解人,培养人的工作。教师不是学生的主宰,学生也不再

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效果的表征。新课程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

共2页,当前第1页12

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新课程的学习,我觉得作为教师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结合新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知识。对sts的认识水平扩大知识面,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水平。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四、新课程的几点困惑:

课程改革会不会半途而废?考试评价能否作相应改革?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思

维?学生层次差别很大,如何实施?

实验多,资源不足,活动多,课时不够,教材与评价不一致等。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第四篇: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

《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英语》

课程简介

高中英语新课程远程培训以新进入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为培养对象,介绍新课程的理念及其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实施,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引导教师理解新课程,掌握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方法,通过培训教师的集体备课,培养实施英语新课程的能力。

本课程包括10 个专题的内容,每个专题的材料分为“课标要求”和“教学建议”两部分。

“课标要求”部分来自国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教学建议”部分材料来自项目组专家的讲解,部分材料来自《新编英语教学论》(鲁子问、王笃勤编著)、《英语教学设计》(鲁子问、康淑敏、王笃勤、任庆梅编著)二书,二书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2008 年出版,前一书获得教育部教师教育资源优秀奖。

第五篇: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

《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语文》

课程简介

本课程围绕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设计了 10个专题。

专题一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讨论的问题包括:高中语文新课程有哪些重要变化,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了哪些新理念,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提法和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现在的高中语文课程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这些目标的设计有些什么特点等。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

2、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带来教学和评价方式的变化;

3、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的调整。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

1、“学科中心”问题。

2、“知识本位”问题。

3、“技能训练至上”问题。高中语文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涵盖三个维度目标的概念。始终重视语文课程的特点、性质,语文课程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它的“育人”方面的功能,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高中语文课程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共同点。它们在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标又是不同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就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专题二是“学习语文必须在读书上下功夫”。讨论的问题包括:怎么看待中学生因为读书少而语文基础薄弱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应该从哪些方面下功夫;今天应该让学生读什么书,经典还是时文,或是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怎样能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为什么要强调诵读;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读书”;如何将“读书”纳入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等。要学好语文,第一条就是要下工夫读书。要引导学生去读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注意学生读书的品位,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应引导学生更多地读经典。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诵读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抽象化的语言模式,二是会形成语言反应机制,三是能培养语感。课堂上需要读书,读主要是为了涵咏,为了获得语感,为了获得情操的陶冶。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演绎自己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让阅读、理解、鉴赏的过程更生动,更有效果。阅读评价不只有考试一种形式。

专题三是“学习语文应该养成积累和梳理的习惯”。讨论的问题包括:学生语文“营养”不良与积累有怎样的关系;语文学习需要积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积累的有效性;什么是梳

理,应该怎样进行梳理;梳理与积累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等。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关键的问题在于积累少。要 能够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包含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生活经验和素材的积累,等等。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梳理要注重归纳的方法,引导对具体语言材料、素材、规则、方法等的观察归类,不宜搞成学科知识条文的识记。积累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一步,梳理是使所积累的东西条理化的工作,没有积累就谈不上梳理。梳理是为了使所积累的东西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积累。梳理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学习梳理实际上又是在方法上不断地积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梳理本身也是个积累的过程,是在更高层次上的积累。

专题四是“努力突破写作学习和教学的难关”。讨论的问题包括:当前学生作文的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那些传授写作诀窍的指导书;现在中学写作教学中有哪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怎样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对写作的兴趣;从一些老师的成功经验来看,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比较有效等。学生写作存在中不知如何立意、缺乏可供写作的材料、思路不清、结构混乱、语言文字上还有较多欠缺等问题。既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积累材料;又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网络等搜集积累第二手材料。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写作时让学生有意识地调动和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材料,逐渐将积累的材料化为己有。写作教学不能纯粹当作技巧问题来解决,关键还是在于学生的语文积累和思想认识。应该加强写作过程指导,如在开始阶段进行诊断性评价,中间有形成性评价,最后有终结性评价。

专题五是“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讨论的问题包括:为什么要让学生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范围会不会使语文课程变得“不务正业”;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投入广泛的语文应用实践;如何使学生在应用实践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如何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等。要实现“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目标,必须拓宽语文运用的空间;沟通语文与不同领域的联系,增进语言与思维的活动机制;在语文应用的实践中在动态的过程中实现整合,提高实际的应对能力。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并不都是要放到外面去开展活动,要明确定位,基本目标必须落实在语文上。要选择恰当的课题,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意课题的价值,教育价值,同时考虑选题的可操作性。再次,要把握关键因素,密切关注实际效果。在实现语文基本目标的同时,可能会伴随产生其他方面的成果和附带的效益。因此要注意整合多重目标,争取效益最大化。

专题六是“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讨论的问题包括: 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视培养鉴赏能力;怎样才能提高语文的鉴赏力;熟记鉴赏知识,熟练掌握几种“鉴赏套路”;文学作品的鉴赏须从何处入手;开展语文的探究学习,探究什么,怎么探究;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目标应该指向哪里等。语文课程要利用语言文学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力,通过阅读鉴赏活动,在学习品味评价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

生了解一般的知识和鉴赏的规律,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体悟、品味咀嚼,思考申发。用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作者沟通,调动自己的经验去体悟形象与作品的意义。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去,成为作品最后的完成者。“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它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则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生的探索意识,更有利于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知识”发展到“学会学习”。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研究性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是通过这种转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研究性学习也是弥补现有教育缺失的需要。探究的目标指向是:第一,提高学生探究的意识,养成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和旺盛的激情,敢于质疑,敢于求新。提高发现问题的敏感性。第二,学会探究,就要学会多角度地阅读,学会搜集资料、整理信息,根据掌握的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养成的思考习惯和分析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第三,学会探究,也就是要学会在探究中学会独立思考,并且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进而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专题七是“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讨论的问题包括: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什么;课堂教学实要不要有预先的设计;课堂教学如果需要预先设计,那么应该怎样进行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如何定位;应该怎样处理好实际的教学过程和预先设计的关系;怎样能让课堂教学最有效地发挥作用等。不管在何种教学理念、何种教学环境,不管是何种课型,课堂教学的设计,甚至是周密的设计,始终是必要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又不能完全拘泥于预先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适时加以调节。教学设计,一方面取决于课程内容和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更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生成。而且,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既有学生的生成,还应当有教师自身的生成。这两方面的积极性都激发起来了,语文课就有了灵性,真正精彩的语文课也就呈现出来了。此外,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目标不应该受制于考试,一切教学行为都服从于应试是不合适的。

专题八是“选修课的开设和教学”。这是高中课改所遇到的一个带有很强的操作性的问题。本专题邀请已先行进入选修课开设的学校的老师,一起讨论高中语文课程中开设多少门选修课、开设哪一些选修课比较合适;在这些选修课中老师该怎样分工安排;确定了选修课“菜单”和任教老师之后,学校怎么组织学生选课;在排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该怎么解决;以及条件比较薄弱的学校怎么开设选修课,高中语文老师如何应对选修课的建设和教学,应该如何把握高中语文选修课和大学中文系的选修课的差别,如何把握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上的差别等问题。面对灵活多样的选修课设计和种类繁多的教材,要有一个统筹的考虑。既要依据学分的规定有限度地开设选修课,又应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提升为目的来

设置一些最基础的核心课程,还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丰富选修课的品种。在教师的安排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分工方式。在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学校、教师要尽可能地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制度、选课指导制度和选修课评价制度。条件比较薄弱的学校可以先重点开好几门核心课程,在此前提下再设法建设一两门有特色的选修课。还可以考虑当地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开设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教师发展的契机,要实现教师与课程的同步发展。中学的选修课承担着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不能无限度地高估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把学生当成已经完成语文学习基础任务的大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来决定内容的取舍,选用教学方法。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选修课可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但也不可忽视基础性要求。

专题九是“高中语文的评价和测试”。讨论的问题包括:教学评价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评价与测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评价的基本手段有哪些,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应着眼于哪些方面,语文课程模块的评价与学分认定须注意把握哪些基本要求,近几年各地语文学业水平的评价与测试有些什么经验和值得讨论的问题等。语文教学评价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语文的检测,不能只看到分数和高考。分数可能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甄别性评价,高考升学是评价的选拔性功能。教学评价的含义要比这更丰富得多。作为一种诊断手段,它既是对学生的,也是对老师自己的。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测试只是其中一种手段。不能光把眼光放在终结性评价上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形成性评价,或者叫过程性评价。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语文课程模块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高考试题的基本形式来规范我们模块检测的试题。要关注在对教科书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这块模块应该达成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它和高考试题的材料类型可能是不一样的。不能把教育产生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于高考,更不能把教育的出路全部寄希望于高考改革。必须自己首先变起来去承担语文教学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专题十是“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讨论的问题包括:当前语文课程建设重点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新课程拟订的目标是不是太高;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老师需要多关注哪些问题;语文课程建设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语文新课程的建设中,教师面对的主要问题将是什么;教师该如何应对语文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怎样提升自己,加强专业化发展等。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的目标体现了“取法乎上”的指向,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是我们所处的特殊的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不实行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国家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目标。对语文新课程不适应,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个关键问题。提高教师的素养是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工作。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学策略将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转变。教师是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 和引导者,教师应当是课程的 开发者和创造性的实施者,教师还应当是 课程改进过程中自觉的行动研究者。教师应该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取,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包括 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要 注重学科素养的提高,鼓励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推进实践知识理论化、理论知识实践化;不断探索和实验,质疑看似 “没有问题 ”的问题;不断使日常工作问题化。

下载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培训总结

    2012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培训总结甘肃省2012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培训即将结束,总结自己在培训中得到的收获,真实受益匪浅。我作为一名参加此次远程培训的英......

    甘肃省2012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总结(范文模版)

    甘肃省2012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总结 我很荣幸参加了甘肃省2012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通过这一次远程培训,听了有关的专家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

    甘肃省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总结

    甘肃省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总结 2011年8月2号—9号,我很荣幸参加了甘肃省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通过一周的远程培训,听了有关的专家对《高中地理课......

    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培训总结

    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培训总结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中学 寇 慧 我参加了2011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培训。尽管这次培训的时间短暂,但八天来紧张......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改语文教材远程培训总结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改语文教材远程培训总结单位:甘肃省山丹县第一中学学科:语文姓名:梁超民 今年暑假期间,我参加了甘肃省新课改新教材培训。我想新课程教学实践首先要从新课程......

    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新课程培训前我一直感到很茫然。教高中数学已经10多年的我对旧教材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现在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对我来讲是一次挑战。经......

    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数学

    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数学》专题四中,有句话说的好:“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对这句话我感触很深。回顾自己这一年来的......

    班主任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本站推荐)

    班主任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 为期一个多月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工作已经落下了帷幕。在这非常繁忙的一个多月中,我感到非常地充实。当我把最后一批作业批改完毕之时,我长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