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如何看待新课程改革

时间:2019-05-12 11:2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学生如何看待新课程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学生如何看待新课程改革》。

第一篇:高一学生如何看待新课程改革

高一学生如何看待新课程改革

2007年夏季,我省实施了建国以来第八次教育课程改革,那么,这次课程改革实施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参与者、体验者、受益者,我们的同龄人——高一学生对新课程的看法究竟是怎样的呢?他们是否能真正接纳新课程改革呢?又是否能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变化呢?

(1)对新课程改革所持的态度

新课程改革对于刚刚踏进高中大门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爆炸性、震撼性的事件。那么学生第一反应是什么呢?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预想是什么?他们最真实甚至最情绪化想法是什么?

31.1%学生第一感觉是课程改革好,认为书呆子生活有望改变了。42.8%学生认为新课程改革不好,实质上换汤不换药。20%学生认为反正都改了,管它呢。6.1%学生感觉新课程改革这举动太过无聊了,干嘛要改来改去。

而作为一个新课程改革试验区的学生,你感觉是幸运还是不幸?

15.2%学生认为自己十分幸运,高呼课改万岁;而43.7%学生很郁闷,觉得自己挺倒霉的,干嘛要课改呢,觉得改来改去没什么安全感。36%学生对此没有什么感觉。

那么,学生认为新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36.2%学生认为人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高考意识是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最大挑战;39%的学生认为问题在于理念能否全面落实实际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否乐意配合新课程改革;13.3%学生认为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地域性差别所引起的教育水平不一致才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阻碍。11.4%的学生认为学的东西是否更有用的才是最迫切的。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新课程改革所持的态度还是比较保守的,大部分学生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变革力度和实施情况不大乐观。他们害怕最终在实践过程中,课程改革流于形式,结果说和做两张皮,实质可能没有太大的改动,而且,学生对新课程改革所能带来的成效表示怀疑,因为新课程改革实行将近一年了,并没有见得对培养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有多大的收效,反而感觉基础知识打得不牢固,感觉就是两头空。

在对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学分管理制度和考试评价制度等等的认识上,有的学生非常关注,也有学生置之不理,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41.9%)压根儿就不知道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于学分管理制度情况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当然,这方面知识必须靠自己通过多途径获取信息。作为一个试验区学生不主动去了解的话,就比较不利于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了,而且对自己意义重大的社会热点和事件,更应去了解,去思考、去探讨。

(2)对课程结构和教材变化的看法

对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分科课程成为旧的课程结构最重要特色。传统的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内相对封闭,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教材呈现方式比较呆板,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而且各门学科对于本领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的追求,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森严的壁垒,而且使教科书获得至高无上的尊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的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的“紧箍咒”。换言之,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

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后,在对国际课程改革大势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后,新课程力求关注人全面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作了极大的改革和调整。

新课程结构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选择性是此次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包括选修模块的开设和教材版本多样化。新课程开放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在统一课程方案背景下,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除此之外,新课程还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不良倾向。另外,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独特价值,强调学科间联系与综合。在新课程内容上,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基础知识和技能,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课程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教材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后,一本教材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于是不同版本多样化教材应运而生,有华东师大版、广东版、山东版、江苏版和人教版等。如此多的教材版本,学生是怎样看待的?近27.2%学生认为不同的版本的教材有利于综合比较,择优选择学习,与本地区教育资源相匹配。有近48.5%学生认为教材版本多,太混乱,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是比较适应那种稳定课程结构,对于一时之间出现这么多版本,不是很适应,也很担心由此导致各地区学生所受的教育水平不一致。18.8%学生说不太准。而有5.4%学生没留意此现象。

在教材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下,新教材在结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出现了更多、更高、更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学素材。那么,“改头换面”之后的教材,是否能够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呢?是否让他们对课本产生兴趣呢?是否能激发他们求知欲呢?

从调查结果来看,65.1%的学生认为“改头换面”的新教材感觉还行,持比较认同的态度;5.8% 的学生非常喜欢;15.1%的学生非常讨厌新教材,14%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谈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这是学生对新教材总体的看法。至于新教材的具体的特点,26.6%学生认为新教材富有创新性,能够“弃其糟粕,取之精华”,删掉一些繁杂知识,较有吸引力,24.6%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比较活泼有趣,图片多,彩色代替那黯淡颜色,更受学生喜爱。有13.3%学生认为教材切合我们心理特征,接近学生生活。有35.4%学生认为与生活经验较接近,富有时代感。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新教材还是比较喜欢的,足见教材闪光之处了:能获得学生的喜爱,体现课程结构特征。

虽然学生对新课程的教材的时代感、内容的呈现方式等方面比较满意,但是,对教材所选择的基础内容的却存在着比较大的意见,从我们所得到的数据显示,37.3%的学生认为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太简单,薄弱,同时,新课程改革大大压缩必修课时,但是内容含量并没有相应减少,这就造成内容太多而课时不够的局面,如语文科,机会每节课都要上一篇新课文,上课纯粹是在赶进度,这势必影响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及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这些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新课程改革有关部门人员注意和重视。

(3)高一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情况 新课程终究还是在我们身上落实了,那么,我们的同龄人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适应情况是怎样的呢?

①对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的适应情况

针对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这一教育理念,27%学生认为这些都是空话,到头来还是得考试,我们只能“一心只读圣贤书”。58.4%学生很赞成支持这种理念,但认为一张卷子没法衡量人的全部才能。就如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身心健康发展、审美能力、口头表达和交往能力等等都是无法落实在卷面上,更不是仅仅回答几道题就能判定的。在分数面前,无论你民族、身高、外形、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特长、人生观是什么,人人平等。它就像一把“铁面无私”的尺子,在用统一标准衡量人,但是这个这把尺子的尺度又是十分有限,考察范围更是狭小。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与潜力都不同,学习成绩高低往往束缚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也绑住了多元化人才的发展。

但是,新的评价体系真的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其它能力和才华受到肯定和积极评价吗?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认为传统的评价观念依旧在学生、老师、家长心中扎根,没有感受到新的评价体系落实成效,评价制度没有具体客观的尺度,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这里摘录一位学生的看法:讨厌新课程,老师一会说给这个加分,一会说给那个加分,搞得我们要为加分学习似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科学客观、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

②对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方式的适应情况

新课程要求教学方法是多样和活泼的,课堂教学是开放、民主的。那么,教师是否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呢?学生是否感受到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否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6.1%学生认为课堂气氛活跃,老师采用较多元化的教学方式。16%学生认为教师还是遵循“满堂灌”的教学模式。75.7%学生认为偶尔课堂气氛会调动起来,老师有时候讲的内容也挺感兴趣,教学方式也比较新颖。2.2%学生没有留意此现象,我行我素,上啥听啥,处于被动状态。

那么,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应情况又怎么样呢? 27.7%学生一下子融进了,能很好配合适应教师教学。22%学生不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认为还是旧的好。46.8%学生表示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采取无所谓态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对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适应并不尽如人意,但毕竟也没有走向极端,学生还是感受到课堂气氛和教学方式变动。这也令我们欣慰,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学生们钟情于课堂,教师不断总结切合新课程标准的授课经验,切实考虑学生学习的需求,让课堂成为学生们展示才能的大舞台。

③对新课程改革后的学习方式的适应情况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学与思要结合起来,多动脑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这也说明,在学习过程中要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尽量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达到掌握知识和技能,体验过程和方法,培养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在唯分数论的中国,“十年寒窗苦读”的书生形象也还是现代社会学生学习的真实写照。“一张考卷定终身”还是许多中国学生的命运。因此,在考分面前,许多中国学生都只能趴在桌子旁奋笔疾书、挑灯苦读。高考制度造成这种极为固定、功利化的教学模式,学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就练什么,学生学习方式手段单一,学习比较被动。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被动接受知识和主动探索知识时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69.2%学生认为当自己主动去学习、去探究时,当发现或掌握一些规律,或者摸索到课本没有没讲到的知识的时候,会感到很有成就感;6.4%学生没有体验过,都只是被动接受知识;22.4%学生对此没多大感觉,1.9%学生根本不加予理睬。

可见,只有带有创新、发现性质的学习,让学生在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和发现,这样,学生才能进行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求知欲。相反,若将硬邦邦知识硬塞给学生,24.7%学生往往采用老方法,浅层理解或硬背下来;19.3%感觉吃力,老是理解不清;49.4%学生感觉厌烦乏味,却被迫接受。这足以见得,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毫无亲身体验和自主情况下学习知识和技能,往往效果是极差的。

所以,我们必须设法改善这种死板而且被动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便是针对这一点明确的指出,改变旧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具体要求下,新课程要求所有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研究性学习的充分开展提供独立的学习机会。

那么,要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落到实处,就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那么,哪些学习方式能获得学生的青睐呢?

34.6%喜欢这些比较轻松有趣的学习,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答辩等,这些活动活泼有趣,较能获得他们的喜爱;;39.0%学生喜欢将学习内容联系实际,联系实际生活,关注此前沿报道,让知识不断更新发展;15.1%学生较喜欢探究式学习方式;5.9%学生喜欢小组合作方式;4.9%学生喜欢采取传统的学习方式,补充教辅资料积极应考。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来,学生喜欢的几种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那么,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学生究竟有没有激发起学习的热情?还是他们觉得自己仍旧是被动地学习呢?

认为自己学得十分快乐,对学习抱非常积极乐观的态度占10.2%;学习有一定积极性,总体上学习有热情的有50.9%,还是不喜欢学习,认为自己被动地学习的占18.0%;新课程改革后学习热情没有增加,反倒削减的学生有19.8%。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学生是否适应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呢?是否经常运用这些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27.8%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22.0%的学生感觉到很不适应,还是习惯以前的学习方式,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学习方式进行学习;46.8%的学生认为感觉还行,偶尔会运用,当有时间或者老师有要求的时候。

还有,对于新课程重点提倡的探究学习,学生对待这种学习方式是怎样态度?到底积极参与还是应付了事?

17.4%学生表示较积极参与探究,并且主动地去创造条件;13.8%学生因为疲于应付科目与考试,学业负担重,只是记住个有用结论;20.4%学生将探究活动纯粹当作作业来完成;48.5%学生有时间就去探究一下没时间就不管了。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来,新课程改革实施后,一半学生认为总体还有学习热情,一成学生感觉到学习很快乐,对于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将近一半的学生还可以适应,近3成学生感觉非常适应,这说明学生对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还是比较喜欢,比较适应的,但是也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22.0%)不适应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不喜欢学习,学习的热情反而削减,只是被动的学习。这跟新课程的内容比较简单、薄弱,知识体系不是很完整,而教辅资料的习题难度有比较大,要完成教辅资料的习题,任课教师就要补充很多知识点有极大的关系,56.9%的学生都反映有这种感觉。

至于探究学习,尽管新课程强调重视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但是还未引起某些学生足够重视。理想化的探究学习是以学习为主体,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提问中的难点,随机地将教学归类、深化,或从中发现新的值得师生共同探究新问题。而实际上,落实这一环节往往由于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限制,收不到显著成效。设置这类探究活动,往往对学生和教师素质要求很高,而且要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去观察、探究,由于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又少,很多时候上课都是在赶进度,课堂上根本没有时间来开展探究活动;再加上设备条件和教学资源又不足,这些无疑都是探究性活动开展的绊脚石。老师一旦布置关于探究活动作业,学生暗暗叫苦,应试思维模式没有转变,探究活动、探究学习难落到实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新课程改革后的学习方式总体上还是适应的,但还是存在着上述的问题,这些应该引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部门人员的重视并加以改进。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学生问卷调查表

新课程改革学生问卷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新课改现状,请你认真如实地作答以下问题。感谢你的配合!

一、选择题(在你认为的题项后括号内打“√”)

1、你所在的年段是:

五六年级()三四年级()一二年级()

2、目前使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你觉得:

很好()较好()一般()不好()

3、学校推行新课改后,你更喜欢学习了()还是不喜欢学习了()。如果喜欢那么原因是:教师现在只是点拔、指导,不再从头讲到尾()

教师让我们自主学习、互相讨论的机会多了()

教师把课堂交给我们,我们成了课堂的主人()

不知道()

4、新课改后,你觉得课堂上:

主要还是听老师讲()与同学交流讨论机会增多()一般都是同学之间讨论()仍旧和过去一样()

5、新课改后,你觉得老师:

经常鼓励我们提问题()态度比以前和蔼可亲了()对我们更关心了()感觉变化不大()

6、推行新课改后,你对上课:

更喜欢()比较喜欢()差不多()不喜欢()

7、新课改后,你觉得课堂气氛:

十分活跃()活跃()乱而吵闹,学不进东西()死气沉沉()

8、新课改后,你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

更多了()差不多()

更少了()要求理解性的多了,死记硬背的少了()

9、推行新课改以来,你觉得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

发生根本变化()发生很大变化()有一点变化()还是老样子()

10、新课改后,你觉得自己学习成绩:

有进步()有一点进步()差不多()有退步()

二、简答题

你觉得一堂好课该是怎样的?

第三篇:高一地理组新课程改革总结

高一地理组新课程改革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地理组各位老师积极响应,深入研究、应用新课标教材,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课程教学模式,采取种种措施和方法,不畏失败,在探索中教学,在教学中探索。一学期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也有带着汗水的经验和教训。现将本学期新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一点经验

1、强化教研,切实发挥集体备课的对新课改强大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课,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尤其是面对新老教材的对比,新课程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巨大反差,很多老师一时难以适应。这个时候,发挥集体的力量才是正道。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每周一的教研活动,我们六位地理组成员都将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思路说出来,然后一起着重探讨两个方面,一是这节课到底是采用哪一种具体的模式来上,小到一个例题,大到一节课的整体设计,都认真研讨,个别时候甚至因为意见相左而争得面红耳赤;二是在设计好教学模式和思路以后,针对其中关于学生活动和分组讨论的问题集思广益,认真思考提出每一种可能,尽量减少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发生,让每一个意外成为意料之中,这也是我

们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很多老师在新课改中“一节课总是讲不完,总是有突发状况,总是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2、全员参与制作,做到备课全组统一

在全组老师共同制定出一节课具体的教学模式和环节之后,将备课汇集到一起进行修改、完善。本学期基本上每课都要课前研讨,而每节课基本都是精心设计,尽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备课的统一有三个有利之处:一是可以切实的实行统一授课,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优势。举个例子,即使是一个非常优秀又勤恳的教师,他也只能教一定数量的班级,那么剩余的班呢?如果大家集思广益,设计出一节比他自己更优秀的课和课件,统一授课,不就相当于全校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比最优秀的教师更优秀的教师的课吗?二是有利于高二分班后的迁移和知识的延续。很多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区别,有的针对这一部分内容拓展较多,有的针对另外一部分内容拓展较多,一旦到了高二重新分班,很多东西都要重新讲一遍,到了高三又再讲,长此下去,必将导致一些老师不再想拓展,现在统一课件统一教学思路和内容,绝对是有益之举。三则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衡水中学就是这样做的,我想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可借鉴之处。

3、注重学案的导学作用,认真编写学案

优化设计学案的各个环节,每一个学案内容都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自主探究预习、易错点讲解、图表解读、典型例题、课时精炼几个环节,每节课之前由学生填写课前预习部分,让学生按照预习提纲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了解重难点,发现疑难问题,然后由小组汇集后反馈给老师,这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大的督促和促进。

4、注重监督和评价机制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让人感到尴尬的是学生不能自主怎么办?大人尚有惰性,何况乎十几岁的小孩子?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周围的同学起到一种监督和督促作用。一个是通过组内检查上报,另一个是上课时教师检查和提问

5、注重发挥案例的引导作用和问题引导方面

在案例教学中或者是课本上的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设计逻辑推理性强,过程推演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讨论、辩论的形式做到资源共享,从而锻炼思维能力。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他们的各种学习活动虽然是在集体中进行的,但作为个体有其独立的人格空间、心理空间和活动空间。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

6、听课活动和评课活动对各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新课改的进行形成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每周由一位老师进行一节新课改的公开课。每节课设立一个主评人,听课后由主评人和组内成员提出问题,交给讲课人,每周五下午两节课专门进行评课。由主评人带头,各位老师开诚布公,对这节课的使用的教学理念、优缺点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一来,经过自己精心的准备和全组老师的提问、分析,丰富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授课水平,听课活动和评课活动对各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新课改的进行形成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6、实行新老教师互帮互助

地理组共6人,其中有两个年轻人,三个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们各有优缺点,在学案编写中,在各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相互学习,开展经常性的相互听课学习,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两个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多听课,多学习。

7、参加省里的新课标培训的促进作用

通过暑假和上学期省里的新课标的培训,各位老师加深了对新课程的认识,扭转了一些老师的观念,对组内新课改工作器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和学习中,各位老师仍然要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论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改革理

念,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充分做好每节课的备课准备工作。通过集体备课,加强对新课程教材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及学法指导、重点和难点的处理等方面的研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设备和资源,做到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实现教学经验、方法和资源的共享。

8、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

加强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任课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学法的科学指导,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教与学要体现出一种师生的互动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随时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法和做好学法指导,让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的学习。

9、注重做好学习性研究探究和实践

我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性研究实践,进行了商丘市首次经纬度测量和楼房间距等的测量和计算,解决了商丘买房时的光照问题。学生所表现出的极大的热情让人感到惊讶。仔细分析也不难发现,进行一些具有实用性的贴近生活的学习性研究实践,改变了学生“读书理论空洞化无用化”的思想,学生感觉到自己学有所用,学有所成,这是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内心有一种成就感,这对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的促进是极大的。这也是对我一次很大的触动,新课改是什么?到底改什么?怎么改?这不就是答案吗?虽然现在有应试高考的大山压着,我们还无法完全实施,但我相信,这将是中国教育的方向,这也必然是中国教育的方向。

在这么多优秀的教师奋力工作下,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和学校的第三次创业做出新的贡献。

二、取得的一点成果

三.几点困惑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有些教师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还不能完全摆脱旧的模式;对新课程与考试评价特别是与高考的关系还不能很好理清,另外,与新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缺乏,原有的资源还没有完全进行重新整合配置。

2.过程评价的形式、内容和实效三者还不能做到很好的统一,导致过程评价实施缓慢。加重过程评价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部分,我校在过程评价方面做了积极地探索,制订过程评价方案并积极落实,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其原因有三,一是教师习惯了原来的单一评价而还不习惯多元综合评价;二是感觉评价的过程太复杂,填写内容多,操作起来困难大,实际是还没有找到常态的多元评价方法;三是把评价表集中到一个部门统一汇总工

作量很大,而又缺乏实效性。

3、对于如何处理新教材内容多而课时紧的矛盾,如何有效的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及如何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实现等所有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都是我们今后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逐步探索的。目前的高中教学情况是,经历了初中新课改的学生知识面太狭窄、基本功较差、依赖性很强。同时,学生在初中只需要应付三门功课(语文、数学、英语),而到了高中,学科数量的增加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完成当天的作业已经是很累了,哪里还会有多余的时间去进行知识的沉淀和积累。

第二,教材的改变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由课本给出的结论去推导结论形成的过程,这个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畴。由于学生的不理解,教师必须补充大量的基础知识,结果则变成了新课改,老教法。

以上是我对于进行了一个学期的高中地理新课改的一些想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四.今后的工作构想

2.学科组要进一步促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策略的四大转变;建立学生个性化的选课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制度。

3.开发校本课程,开设丰富多彩选修课,加大选课指导力度。力争在三年内开发出具有标志性的校本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进而构建出含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等四类具有我校特色的四十七中学课程体系。

总之,新课程改革已走到我们面前,作为实验者,我们只有加强

研究,努力实践,积极应对,这样才能抢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制高点,也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第四篇:高一新课程改革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高一新课程改革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X中 白桦

为了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理念,X市从2010年开始在全市开展了新课程课堂改革,各个学校也都紧紧抓住这个契机,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我所在的高2015届是从2012年秋期正式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的。一年以来,我在实践中感受新课改带了的变化,现在我对我们学校在这一年中对新课程改革操作过程中的感受做简单交流:

一、导学案编写

进入新课程高一年级,学校组织各个备课组编写导学案。具体操作方法大致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分任务编写新教材的导学案。理论设计是编写课堂导学内容和练习,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老师并不能和那些成天思考资料编写的专业人士相比,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的减轻教师的负担,最后我们的导学案编写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基础知识填空,二是课外作业。--其实和X市聚焦课堂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基础知识填空。

这样编排的优点是教师工作量尽量简化,但缺点是缺乏课堂导学的功能。今后,我们将思考相应的该井。

二、班级学习小组的建设

在学校相关领导到部分知名学校考察后,新高一年级开始在全年级全面推行学习小组建设。大致的方法是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爱好等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分组时尽量保证每个小组在成绩上的均衡,以方便开展学习小组竞争。

学习小组的建设使得班级在学生考核上面多了一个方便之处,就是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会影响到小组的评价(包括成绩、纪律、卫生等),这样理论上可以利用小组的压力规范组员的行为。同时,小组成员的组合时,尽量考虑了学科互补,方便了组员之间优势互补。

不过,在实际的小组运行中我们发现小组的组建本来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一是一个小组的学生性格各异,弄不好其中的几个学生就会闹矛盾,影响小组的发展;二是个别学生完全是“老油条”他并不在乎自己的行为对小组的影响,反而有些学生直接跑到班主任那里申请自己一个人一组(这样就不会影响其他人了)。三是学校整体上对小组奖励和惩罚制度的不完善,限制了班级小组的发展。

对于学习小组建设,整体来说比起以前的传统课堂,效果是有的,不过对于目前所表现出的一些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解决办法。

三、课堂模式的改革探索

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们学校下学期才开始探索的问题。教师的主要阵地还是在课堂中,有了导学案,有了班级的小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

虽然目前学校还没有规划处课堂模式的改革方案。不过我想课堂模式的改革应该包括:一是课堂流程的改革;二是课堂中主辅关系的处理;三是课堂有效活动的设计。

以上是我对我们学校高一年级新课程改革教学一年以来的的经历交流,谈不上经验,只是一种经历。不到位之处,请给位指正。

第五篇:高一地理组新课程改革总结

高一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新课标教材实施以来,我们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采取种种措施和方法,不畏失败,在探索中教学,在教学中探索。提高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打破满堂灌,实行有效教和有效学。现就高一地理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如下

1、认真组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落实到实处

每周的教研活动,我们地理组成员都将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思路说出来,然后一起着重探讨两个方面,一是这节课到底是采用哪一种具体的模式来上,小到一个例题,大到一节课的整体设计,都认真研讨,尤其是重点难点的突破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最合理总是要探讨很长时间。二是针对关于学生活动和分组讨论的问题集思广益,尽量减少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发生,让每一个意外成为意料之中。

2、认真研讨备课,全组统一。

在全组老师共同制定出一节课具体的教学模式和环节之后,将备课汇集到一起进行修改、完善。本学期基本上每课都要课前研讨,而每节课基本都是精心设计。这样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优势。有利于高二分班后的迁移和知识的延续。很多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区别,有的针对这一部分内容拓展较多,有的针对另外一部分内容拓展较多,一旦到了高二重新分班,很多东西都要重新讲一遍,到了高三又再讲,长此下去,必将导致一些老师不再想拓展,现在统一课件统一教学思路和内容,绝对是有益之举。

3、注重学案的导学作用,认真编写学案

学案教学,突现学生学习主体;先学后教,很抓教学效果落实。因为课堂教学实施主要以“学案”导学,体现课上课下“循环”。优化设计学案的各个环节,每一个学案内容都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自主探究预习、易错点讲解、图表解读、典型例题、课时精炼几个环节,每节课之前由学生填写课前预习部分,让学生按照预习提纲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了解重难点,发现疑难问题,然后由小组汇集后反馈给老师,这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大的督促和促进。

4、注重发挥案例的引导作用和问题引导方面

在案例教学中或者是课本上的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设计逻辑推理性强,过程推演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讨论、辩论的形式做到资源共享,从而锻炼思维能力。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他们的各种学习活动虽然是在集体中进行的,但作为个体有其独立的人格空间、心理空间和活动空间。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

5、研讨课程结构

分析课程结构的模式,例如 教案、学案一体化、作业考试化。循环大课堂等。课堂结构分析,各段任务如 预习学案--→抽批学案--→学生展示、讲述、质疑、对抗(讨论)、教师精讲、点拔、教师总结等。如教师收全部学生学案批改检查(完成、规范情况)周末检测、周一课程预习---→单元测试→经典题、易错题回放→阶段测试、期中、期末模块考试→学分认定 等

6、实施课堂改革教学的保证

(1)精心备课:个人备课--→编制学案--→集体讨论--→学案定稿--→个人备课--→使用

(2)明确教学流程,组织好课堂教学

①发学案布置预习任务②抽批学案③安排小组展示④引导学生质疑对抗⑤精讲点评⑥要求学生纠错⑦及时检查所有学案批改⑧个别辅导⑨周未检测及批改

(3)同时要求学生明确学习活动流程

①预习--→②展示--→③质疑--→④听课--→⑤整理纠错--→⑥上交作业--→⑦学案保存--→⑧及时复习

(4)班主任安排学习小组,指定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代表,建立一对一帮扶对象并及时进行阶段小结。

任课教师召集学习代表和课代表会议安排常规学习活动。

(5)教学组织要求严谨、活泼,掌控好整个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避免表面活跃,而学生学不到东西,个别学生混水摸鱼。

(6)进行课堂改革教学研究

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包括集体备课、35分钟模式、学习小组编排、学生

学习方法与个别辅导等。

7、积极开展听课活动和评课活动。

每周由一位老师进行一节新课改的公开课。每节课设立一个主评人,由主评人带头,各位老师开诚布公,对这节课的使用的教学理念、优缺点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一来,经过自己精心的准备和全组老师的提问、分析,丰富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授课水平,听课活动和评课活动对各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新课改的进行形成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8、以老带新,开展“结对子拜师学艺”活动

地理组共6人,各有优缺点,在学案编写中,在各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相互学习,开展经常性的相互听课学习,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两个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多听课,多学习。

9、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融洽师生关系。

加强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任课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学法的科学指导,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教与学要体现出一种师生的互动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随时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法和做好学法指导,让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下载高一学生如何看待新课程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学生如何看待新课程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改革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2012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新课改)一、填空题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构主义课程以美国的_______为代表。3.根据课程管理......

    新课程改革

    我县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实验中学课改是教育本质的一次变革,实施新课程是一种必然。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新时期课堂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是针对课堂教学的......

    如何看待广东中考改革

    如何看待广东中考改革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引发社会各届的广泛热议。......

    谈新课程的学生评价改革

    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指导思想的变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一目......

    新课程改革总结

    龙形市中心学校新课改工作阶段性小结 (2013年9月——11月) 2013年下期开学以来,我校在上学期两个班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学校新课改工作推进力度,扩大了试点面,确定五、六、......

    新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XX小学新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2009年秋学期) 一、 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及市区、学区课程改革实施......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模版)

    西台学校丰台小学部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新世纪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创新精神的......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范文大全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林泉小学陈芳经过一天的观摩与学习,是我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不管是在上午两位老师的示范课,还是下午于老师的讲座,我都学到了很多东西。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