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50年

时间:2019-05-12 11:5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技术50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技术50年》。

第一篇:教育技术50年

教育技术50年 教育技术博士 郑永柏

(本文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博士,也是中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博士。现任北京科利华公司副总裁。)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教育技术蓬勃发展 一、五十年历程

● 中国教育技术的初步发展阶段

1949年11月在文化部科技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负责领导全国教育技术工作。1949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俄语讲座,后又改为俄语广播学校。每年参加学习的学员达5000人,到1960年,累计招生19万多人。

1958年前后,中国掀起了教育改革运动,推动了高等学校和中小学电化教育活动的开展。

1960年起,上海、北京、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地相继开办电视大学。“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化教育工作处于停顿状态,甚至在倒退。● 中国教育技术的重新起步和迅速发展阶段 1.国家重视为教育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978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1983年,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中国福利会儿童计算机活动中心时指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文件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学,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抓好教育卫星电视接收和播放网点的建设,到本世纪末,基本建成全国电教网络,覆盖大多数乡镇和边远地区。” 2.学校电化教育的发展

从1979年开始,教育部成立了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负责全国的电教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到1985年底,全国已有2253个县(区)建立了电教机构,占全国区县的95%左右,全国80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许多中小学都先后建立了电教中心与电教室。

3.远距离教育的发展

1978年,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创办。到90年代初,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远距离学校。1986年,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创建。截至1997年底,我国已经建立教育电视台、收转台940多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万多座,放像点6.6万多个。

4.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和教育软件发展迅猛 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1981年,我国有了自己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和辅助教学管理系统。

为了抵制大量进口国外教育微机,国家于1986年组织一些高等院校和工厂研制生产“中华学习机”。1987年,作为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了一批中华学习机教育软件。

进入90年代后,PC系列计算机相继进入学校和家庭,多媒体PC机开始应用于教育。中国的教育软件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

到1995年,中国的教育软件市场已基本形成。产品已不仅仅限于教育管理软件,也开始向家庭教育、学校课堂教学、社会教育等领域进军。

1996年9月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颁布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软件规划》(1996~2000年),明确地提出了我国“九五”期间计算机教育软件研制开发的目标和实施目标的主要措施。1996年国家计委又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首期投资1500万元,该项目已于1999年7月结题。

二、研究内容与组织机构 研究内容

90年代是信息技术得到巨大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经感受到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冲击。大量的基于计算机的技术确实已经叩响了我们的门扉,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呈锐不可挡之势进入了社会、学校、家庭,教育技术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媒体技术方面大量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已进入教育教学。如卫星广播技术应用于远距离教育,多媒体、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个别化交互学习,交互网络技术应用于协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仿真教学等。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必须更新教育技术观念,树立“全面的教育技术观”,改变那种认为教育技术就是媒体,甚至只有视听媒体的狭隘观念,以适应教育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为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形势,从1989~1994年历时5年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最后认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研究指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策略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实施、评价和修正的过程。这里特别强调在充分了解学习者特征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设计(信息设计)和教学策略设计。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开发是指对教学设计结果的“物化”或“产品化”和新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目前主要强调印刷出版技术、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利用指各种学习资源的利用(特别是媒体和新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结果的实施和与应用有关的制度、政策、法规。

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教育技术中更强调标准参照评价??即以行为目标为基础,重视为学习者本人提供有关学习进步的情况,而不是以与其他学习者的比较为主要目的,认为评价(甚至教学)应以事先确定的目标为依据。

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管理是指对所有学习资源和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具体包括教学系统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开发项目的管理等。组织机构

中国作为一个技术基础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短期内能够在教育技术方面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完善的教育技术组织机构。中国教育技术的组织机构可以从行政、业务管理和学术社团两方面来说明。

首先,从中国教育技术的行政管理和业务开展方面来看,中国的教育技术系统是由广播电视教育系统、卫星电视教育系统、学校教育技术系统和商品化的教育资源开发系统四大主要领域组成,主体由中国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教育电视台、各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和为教育技术发展服务的企业组成。

其次,从中国教育技术的学术社团组织机构来看,中国教育技术的主要学术社团组织就是中国电化教育协会(CAET),它是促进全国电教单位、专家协作,推动电教科研进步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目前,中国电化教育协会设有秘书处和学术委员会,包括教育技术学研究、外语、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广播电视教育、中小学、教育电视台(站)、金融、教材等多个专业委员会。目前协会有新老团体会员101个,基本上覆盖了广播电视教育、学校教育技术机构和教育卫星电视传输系统三大主要领域。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中国教育技术社团组织框架体系,是中国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对转变电教队伍的传统思想观念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国电化教育协会迅速发展的一个标志,对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技术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行了研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人才培养和学术成就

由于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据统计,1978年全国有教育技术从业人员1400多人,到1979年底就猛增至19400多人,增加了近13倍之多。

从1978年开始,几所高等院校着手开设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从1983年起,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三个单位创办了四年制本科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

到1999年,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已有近30所高等院校设置了教育技术专业,近10所高等院校具有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具有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从而形成了一个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专门人才队伍。据1995年的调查,我国已有教育技术机构74849个,专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达20万人,还有数十万兼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教师。

从教育技术的研究方面来说,中国的教育技术研究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成绩斐然,对中国的教育技术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创办了一批教育技术方面的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教育传播与技术》、《外语电化教学》、《中小学电教》等,它们为教育技术工作者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园地。出版了一批教育技术学方面的专著,如《电化教育概论》(萧树滋主编)、《电化教育学》(南国农主编)、《电化教育导论》(李运林、李克东编著)、《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现代教育技术学》(万嘉若主编)、《教育技术学导论》(尹俊华主编)、《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张祖忻等编著)、《教学设计》(乌美娜主编)、《计算机辅助教育》(何克抗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何克抗主编)等,这些都为实际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较好的理论准备。

教育技术的研究重点从90年代以前的视听教育媒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转向了对多种媒体组合运用和学习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对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评价与管理的研究,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开发工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获得1989年原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河北师范大学“外语教育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项目。

获得1993年原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的华南师范大学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项目。

由中央电教馆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原国家教委重点科研课题“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原国家教委重点科研课题“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项目。北京师范大学主持的“联合国援助项目北京朝阳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共同主持的“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

这些研究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的特点,反映了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研究的层次不断提高,由媒体对比、专题为主的研究进入到整体、综合为主的更高层次。

(1)研究结合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2)重视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3)重视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4)研究方法和过程日益规范化。面向未来春暖花开

一、面临挑战

人类有几千年的历史,计算机从产生到现在只不过50多年,而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不过10年的时间。但是,计算机和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已经迅速扩大,甚至在改变人们的生活。特别是90年代以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像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1997)所说的:“数字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最先进的生产力。

信息技术引起了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所积累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可见,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知识更新越来越快。

目前的主要教育模式基本上是在300多年前的工业化社会初期形成的,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整个社会节奏和社会发展步伐迟缓,知识的增长较慢,教学手段落后、单一。信息技术对目前的教育来说必然是一场“革命”,有人认为是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这不无道理。信息技术引起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是整体改革。当前,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都力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在教育方面走在前列,为此世界各国都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比如美国推出教育技术创新计划、澳大利亚有教育网计划、日本进行中小学联网试验、韩国开展“教育革命”,等等。所有这些举措都在向我们说明一个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而不是一般的变化,仅仅把信息技术看作第二文化或者“计算机文化”已经不能反映当前信息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因为,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把它仅仅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即上层建筑反而降低了信息技术的作用。这就构成了现代教育发展最深刻的背景,每一个人都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否则就不能认识到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重大意义。

但是,目前中国拥有计算机的中小学还不到总数的10%;据1998年1月的调查统计,占全球人口总数20%的中国,在因特网上的站点数目仅占全球总站点数的0.055 %,这就反映了我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我们将如何迎接信息革命的挑战?技术和形势的发展极为迅猛,时不我待。但是,仍有很多人反对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认为这是教学的机械化,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不利;有人认为网络环境不适合中国的情况。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是不合时宜的。人们还依稀记得,当印刷术发明一个多世纪以后,许多人仍然认为只有手稿最有价值。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领袖人物曾说过,拥有印刷出来的书籍会让他感到羞愧!但是,历史已经证明,技术和社会前进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因此我们还是呼吁:看看信息社会前进的步伐,不要让蒙昧的灰尘迷住双眼!

二、发展蓝图

在1999年6月15日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江泽民同志还强调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1999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则为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为明确的任务。

●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加强经济实用型终端平台系统和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的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 ●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 ●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

●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

●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

在此前教育部于1998年12月24日制定、国务院于1999年1月13日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以更大的篇幅(50条中占6条,比例很大)对“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作出更为详细的说明,具体地描绘了面向21世纪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蓝图。其具体内容如下:

●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

● 以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示范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科研网的传输容量和联网规模。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计算机学籍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 继续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现有广播电视教育传输网络,建设中央站,并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进行高速连接,进行部分远程办学点的联网改造2000年,争取使全国农村绝大多数中小学都能收看教育电视节目。要运用优秀师资力量和现代教育手段,把教育电视节目办好,重点满足边远、海岛、深山、林牧等地区的教育需求。

● 开发高质量教育软件,重点建设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和若干个教育软件开发生产基地。● 教育部对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行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制定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为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按国际惯例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运行费用实行优惠。

● 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组织全国一流水平的师资进行讲授,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发挥自学考试制度的优势,不断扩大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三、转变观念

要实现教育技术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和教育的整体改革,最迫切的还是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变革,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如果不更新观念、改变模式,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效益,而且还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因为,仅仅技术的介入并不会使学校发生真正的变化,即使学校更大规模地购买计算机、光盘,甚至与卫星通讯网络相联,也不会自动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产生教育改革者所设想的变化。缺乏现代化的观念是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在未来的教育竞争中获胜,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1)信息技术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题的基本工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生产力中的劳动工具要素,将会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生产力的水平。

(2)教育信息化将促使先进学校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使其优势资源为全社会共享。同时也为后进学校提供了跳跃发展、甚至超越先进学校的新机遇。

(3)教学整体改革的实施需要把从上到下的改革和从下到上的改革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育改革合力”。

特别要强调的是,企业特别是教育软件企业将会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我们已经看到,在许多教育改革试验中有许多学校都与一些公司进行合作,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体效果较好。目前看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眼光投向学校,学校与公司合作的情况会越来越多,这对教育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利的。(4)网络技术将会引起目前教育系统的重组和社会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学校大力应用网络技术,建立校园网甚至网上学校,势在必行!除了要树立以上全新的观念以外,面对信息时代,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信息时代的教育规律,建立全新的面向信息时代的教育新体系。那么,目前教育系统应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信息时代的教育新体系的挑战呢?我们认为同样需要转变观念,概括说来,需要转变以下一些观念:

(1)转变传统的学校观:因为“学校如不飞速改变,就会全面崩溃”,学校如果不改革,将会有新的机构来代替,如网上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意味着传统学校的不足。事实上,许多人已经对“传统教室理所当然是教育的主要场所”这一观点进行质疑。他们认为,学校应该被变成用于终身学习的社区资源中心,也许还会变成健康中心和家长教育中心。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也许将把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总之,“工业时代我们走向学校,而在信息时代,学校将走向我们”。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网上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将会成为教育的重要渠道。

(2)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3)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教师角色应该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的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4)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学生地位位应该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应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应该是知识的主人,而不应该是知识的奴隶!(5)转变传统的媒体面:教学媒体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既作为感知的对象,又作为认知的手段。

(6)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观:教学方法应该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转变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5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段大发展的时期都是领导正确、方向明确的时期;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出现过由于缺乏统一管理而导致效率不高的先例,如对学校电化教育和计算机教育分别管理的模式,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模式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面对一个新的历史时代,面对新的形势,面对教育信息技术的挑战,我们更要加强领导,更需要统一管理,并要理顺条块和部门管理关系。当然,在理顺关系、统一领导的前提下,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教育技术的更大发展。在教育信息技术时代,企业对于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普遍认为,要使计算机教育应用迈上一个新台阶,课件开发必须走出作坊式生产、低水平重复的老路,迈上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产业化、市场化是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一定要引进市场机制,要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形成一定规模的教育产业,才有可能使教育技术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更加有力地推进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二篇:户籍制度50年

户籍制度50年 背景

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核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正式确立和管理法制化的开始,也为二元化社会管理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50年过去了,户籍制度对数以亿计的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曾经受到过并正在受到户籍制度的影响,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受到它的影响。在新中国实施过和正在实施的各项社会管理制度中,影响最为广泛、最为深刻者,当属户籍制度。

50年来,户籍制度在我国的社会管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户籍制度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要求改革户籍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值此《户口登记条例》出台5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请长期关注户籍制度的王文录研究员和王太元教授来对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沿革、户籍制度的功能、户籍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正确地看待我国的户籍制度等问题展开讨论。

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王文录(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所研究员,吉林大学博士生)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功能

我国的户籍制度是国家有关机关依法对公民的基本情况进行收集、确认和登记的行政管理制度,包括人口的登记制度和管理制度,因此,户籍制度实际上是围绕人口登记和管理的社会管理制度。人口登记是户籍制度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人口的出生、死亡、婚姻、迁移,以及与此有关的其他内容的登记。人口管理是政府有关部门依据人口登记的内容,对人口的活动实施的管理,与人口城市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人口迁移管理。

我国户籍具有两种基本功能,即公民身份证明和为行政管理提供人口资料。也有学者认为是三种功能,即证明公民身份、提供人口资料、发现防范犯罪,实际上,发现防范犯罪是依赖于人口资料而进行的社会管理,提供人口资料和发现防范犯罪可以归类于为行政管理提供人口资料。因此,三种功能和两种功能的说法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户籍制度的这种基本功能是任何国家户籍管理都具有的功能。所不同的是我国户籍制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特定社会背景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功能。一是“附属”功能;二是限制功能。附属功能就是附属于户籍制度的门类繁多的社会福利制度。限制功能就是限制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功能。在户籍区分城市和农村后,城市人和农村人不仅有了不同的户籍身份,也享有了不同的社会福利,这样,不仅仅是城乡人口身份和社会福利被确定,而且城乡人口的迁移和流动被明确限制。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变迁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最早的户籍制度起源于古代赋税制度和征兵制度。历经变迁,其内容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到了新中国以“人口登记和人口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户籍制度逐步形成了。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注:保甲法是在基层社区实行保甲编制,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保为一都保,保甲组织控制严密,保内实行连坐法。)来管理户籍,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了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注:黄册是明清时期的中央政府统一主持,逐级向下延伸的户籍簿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注:摊丁入亩是征收的丁银总额按照田亩分摊到田赋中去,结束了中国户籍制度在财政方面的历史使命。)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

到了近代,巡警制度开始在全国推广,以巡警体制主管的户口登记非常严密,户口登记内容包括户数、口数以及户内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籍贯等。(注:参见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1911年,晚清政府出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但晚清政府的灭亡,《户籍法》随之搁浅。

北洋时期,政府将保甲制度与近代警察制度相结合,制定并颁布了《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1915年)、《县治户口编查规则》(1915年)、《京兆各属户口编查单行细则》(1916年)等条例。

南京国民政府参照英、美、德、日等国户籍及人事登记的法律制度,于1931年正式颁布了《户籍法》。但由于国民党发动了内战,《户籍法》在国统区被《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1932年)、《保甲条例》(1937年)、《县保甲户口编查办法》(1941年)所代替。《户籍法》在实践中未能得到很好实施。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了土地改革,根除了封建时期通过土地束缚人口流动的基础,基于“肃反”工作、安置就业、计划供应粮食、以及维护公共秩序和政治发展的需要,创立了崭新的户籍制度。根据对人口迁移流动的限制松紧程度,新中国的户籍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口自由迁徙阶段,时间是1958年以前。公安部于1951年7月颁布实施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对城市户口进行管理。1953年4月,为了解全国准确的人口数字和做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国务院发布了《为准备普选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在农村建立了简单的农村户口登记制度。

1955年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其主要目的是掌握全国人口及变动情况,为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提供准确的人口数据。1956年2月,全国户籍管理工作和人口资料的统计汇总业务统一移交到公安机关。至此,新中国初步确立了“户警一体”的户籍管理形式,城乡的户口管理工作和组织机构得到了统一。1956年全国首次户口工作会议明确了户口管理的三大基本功能:证明公民身份,便利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统计人口数字,为国家经济、文化、国防建设提供人口资料;发现和防止反革命和各种犯罪分子活动,密切配合斗争。

这一阶段,户籍制度尽管附带着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但其设计的功能是最基本的社会管理——人口登记和人口统计。该制度体现了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的宪法的精神,对公民的居住和迁徙没有提出任何限制,公民居住和迁徙相对自由。(注:1954年《宪法》第90条第2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第二阶段,人口迁移流动控制阶段。时间是1958年~1978年。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户籍制度开始由自由迁徙转向迁移流动控制。1957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要求城乡户口管理部门严格户籍管理,切实做好制止农业人口盲目外流工作。1958年1月,我国第一个户籍管理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条例》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当依照条例的规定履行以户为单位的户口登记。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条例》对常住户口登记、暂住户口登记、出生登记、死亡登记、迁移登记、变更登记以及法律责任等户籍管理的基本内容作了详细规定,将户籍管理纳入了法制轨道。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首次以法规形式限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至此,限制农民进城的二元户籍制度开始以立法形式正式确定下来。(注:姚秀兰:论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与改革,法学,2004年第5期,第46页。)

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销量的九条办法》和公安部转发《关于当前户口工作情况的报告》、1962年公安部又出台的《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等,都贯彻了严格控制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基本精神。

第三阶段,人口迁移流动逐步松动阶段,时间是1978年以后。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户籍制度严格限制人口迁移流动的特征开始发生转变。

1980年9月,公安部、粮食部、国家人事局联合颁布的《关于解决部分专业技术干部的农村家属迁往城镇由国家供应粮食问题规定》,开始打破户籍制度的指标控制,标志着户籍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4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农民和亲属,准予自理口粮落户集镇。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落户集镇政策的实施,使城乡人口流动成为可能,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在集镇开始由指标控制向准入条件控制过渡。

1985年7月,公安部出台的《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规定》,标志着中国公民在非户籍地长期居住具有了合法性。同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规定,“居民在办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权益事务时,可出示居民身份证,证明其身份。”

1992年8月,公安部发出《关于实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的通知》,决定在小城镇、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制度。同年10月开始,广东、浙江、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先后开始试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即“蓝印户口”,其基本原则是户口在当地有效,户主按常住人口管理,户籍统计为“非农业人口”。这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一项过渡性措施。从此,户口准入制度开始扩大到小城镇。

1997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小城镇户籍改革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全国各地逐步放宽小城镇户籍限制,规定在小城镇有稳定工作或生活来源,有合法固定居所,住满一定年限,或投资,或购买一定价值商品房等,均可以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1998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解放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不再提限制到中等城市落户的规定。

2001年5月,国务院再次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放宽农村户口迁移到小城镇的条件,并且允许各地可按照具体情况推进本地户籍制度改革。

2001年8月,石家庄户籍制度的改革,标志着大城市户籍制度开始进入以住房和职业(收入)为基本条件的“准入条件”制阶段。我国户籍制度的多样化模式和未来的趋势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各个省区、各个城市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出现了各种不同特点的户籍制度模式。主要有“投资入户模式”、“居住证模式”、“务工迁入模式”、“亲属投靠模式”、“准入与计划并行模式”。

(1)投资入户模式

“投资入户”是许多城市实行的一种模式。允许在本地投资或纳税达到一定额度的人员迁入户口,有的还规定购买有自主产权的商品房达到一定面积的人员,也可将户口迁入城市。深圳、上海、南京、北京等的户籍制度都带有“投资入户”模式的特征。

(2)居住证模式

“居住证”是处于正式户籍和暂住户籍之间的一种户籍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对于城市发展需要,而又无法马上给予户籍的人才,可以先申请人才“居住证”,持有人才“居住证”也可享受正式户籍所附着的某些福利。上海、北京、沈阳、杭州等城市的户籍制度都实行了“居住证”制度。

(3)务工迁入模式 

“务工迁入”是针对较低层次劳动力放开户籍的一种模式,通常要求在当地工作达到一定年限,也就是签有就业合同达到一定年限便可将户口迁入。2001年8月,河北省石家庄市户籍制度改革就是实行的这一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两年后这一模式宣告终结。

(4)亲属投靠模式

“亲属投靠”模式多是指在当地有常住户口的居民可以申请其配偶、子女、父母与其共同居住生活,这一模式是针对直系亲属间的投靠,强调家庭的团聚,是最为人性化的户籍改革模式。南京、广州、重庆、石家庄、郑州等城市的户籍制度都带有这种模式的特征。

(5)准入与计划并行模式

“准入与计划并行”是准入制度在取代计划指标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过渡模式,是为防止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用计划指标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这种模式存在于全国几个超大型城市,包括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

那么多模式的户籍制度会不会全国统一,未来走向究竟是怎样的呢?以“准入条件”为主要特征的户籍制度将保持相当的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继续发展,其形式和内容都将发生变化。多数学者认为,即使在将来,户籍制度在形式上也不会消亡,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户籍制度的内容将会发生重大变化,限制人口迁移流动的种种规定会逐步淡化,以至人口迁移流动将不再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我们认为,达到这一步,至少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实际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不足20%。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籍制度限制人口迁移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户籍制度必然自行消亡,我国到那个时候的时间至少要到2030年以后。二是农村人口享有与城市同样的社会保障水平。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比农村完善,社会保障水平比农村高,是造成城乡人口不同社会身份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其中的主要理由,同时也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吸引力之一。若取消户籍制度,只有大幅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太高,经济发展存在重大区域差异的情况下,要把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到与城市大体同当的程度,显然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完全取消户籍制度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经过经济发展达到相当的程度之后。按照我国经济发展规划目标,我国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的时间是本世纪中叶,那个时候我国经济发展就有足够的能力支付与城市同样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费用,如果在这期间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当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接近或达到城市水平的时候,作为限制人口迁移流动的户籍制度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人口迁移流动将走向自由迁徙。

从迁徙自由到自由迁徙

——户籍改革的科学发展之路

王太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教授)

文章成形之际,发生了非北京户籍而不能在京高考的女生自杀事件,对户籍制度的责骂又铺天盖地而来,这使我不得不再一次无可奈何地提醒:功夫在诗外——解此难题,必须绕过户籍斩断背后那些“看不见的手”。户籍制度——你所看到的未必是真的

理性、科学地探讨问题的基本前提是,所探讨的是同一个问题,在同一概念体系之中,作用于同一领域。可惜的是,近十来年媒体甚至学界对户籍制度变革的探讨,却总是缺乏这一最基本的前提与基础。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我们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未必都是“实”的,尤其是在非物质世界里。

当今中国人已经使“户籍制度”这一词汇具有了不同层次的三种涵义。

最狭义也是最具有本质意义的应当叫“户籍制度”,是依法收集、确认与提供个人的身份、住址、亲属关系等人口基本信息的行政管理制度,它有优劣差别却没有对错区别,不应当、也不得去责骂,反而需要依法科学加强,以服务于全球一体化条件下的信息社会。

目前行政体系中的户籍制度,可以叫“户政制度”,它包括最狭义的户籍制度,还包含由相关部门以行政方式决定公民是否有迁往某地合法生活的“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它形成于国家集权的计划经济状态,有负面作用越来越大因而亟待改革的问题,但却不是责骂后直接“取消”这样简单处理方式能够奏效的。

国内外关注、很多人责骂的户籍制度,最好叫“户口制度”,是包括一切运用狭义户籍制度来管控社会的各种制度的总称、是社会不公现象的“总根源”,依据这一涵义来探讨户籍问题,可能有“明辨是非”、“针砭时弊”甚至炒作的巨大作用,却未必有解决问题、造福公众的实在功能。户籍制度——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约束

狭义的、本质意义上的户籍制度,是依法收集、确认与提供个人的身份、住址、亲属关系等人口基本信息的行政管理制度,是有人群生活的地方就必然具有的管理制度,根本不存在我们喜欢不喜欢、想不想要的问题:每个人必定也必须有自己特定的体貌特征和社会表征,也就是“身份”,不证明自己身份和确认他人身份,个人、人群、社会的全部生活也就无法存在和延续,因此,社会成员的身份识别,是其他一切社会管控的前提和基础;人们的生存延续必须依托一定环境,也就必须有“住址”,如果连自己身在何处都无法确定、无法证明,自身生活和与人交往也就不可能正常展开,社会的有序与和谐更无从实现;周星驰在《大话西游》里说,“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我们一般人说,人都是娘生父母养的,从个人与父母的关系扩展开来就形成了我们的胞堂从族、姑舅姨表等“亲属关系”,它是人们最早的、最本源的社会关系,没有这一源泉、前提与基础,其他一切关系都不可能存在与延续,社会也就无法存在了。

综上所述,如果不能有效管控人的身份、住址、亲属关系,如何能实现个人、人群与他人、其他群体以及与自然间的安定有序甚至公平正义?户籍改革——“为什么改”与“改什么”、“如何改”密不可分

户籍制度为什么要改革?是因为它“被污名化”,我们不喜欢吗?如果是这样,随便换一个让人悦耳舒心的名字就好了,根本不需要大费周章,目前正在进行的“废除暂住证制度,创新居民证制度”之类变革,就有这种味道。是因为它从计划经济甚至集权管控时代延续而来?如果是这样,我们就犯了倒洗澡水而把婴儿一起倒掉的病,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就吃饭,市场经济以后我们不吃饭而改吃药了?我总是不敢相信,小平同志早就说了,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那么,产生于什么时候,也不应当是一个制度是否需要变革的原因。是因为它让我们中的一部分人比另一部分人生活得差些?如果是这样,我们恐怕只能进行“公决”甚至进行阶级斗争才能解决问题,改革的目的应当是让大家生活得更好、更和谐,而不是让人们之间争斗更激烈。

我一直怀疑的是,很多人整天嚷嚷着改革、改革,甚至在一个一个他们并不熟悉的领域设计着一个一个改革方案,却从来不明白要改革的究竟是什么,更不明白为什么要改革、如何进行改革、改革能带来什么这些根本问题,更不要说让人家明白、让全社会明白了。有良心、负责任的人,千万不能做这种为改革而改革的事,有主见、能选择的人们,千万不能信任、依靠这种“我说故我在”的人。户籍改革——三个层次各有其特定的确定内涵

从最广义讲,我们要改革的,恐怕应当是滥用户籍制度造成诸多社会不公的各种陈旧的社会管控制度,而不一定是户籍制度本身;从一般意义看,我们要改革的,恐怕是单方、单向、单一手段地审批人们迁移资格的“计划经济的大门卫”——户口迁移制度,而不一定是不需要对人口迁移流动依法进行的科学管控;从最狭义说,我们要改革的,恐怕是户籍登记管理中不利于人们自由流动的那些规定、方式和方法,而不是从根本上不登记管理户籍,让社会处于无法认识、无所依据因而无法运转、无法管控的底部。确认这一点,是理性、科学因而有效探讨户籍改革的前提。迁徙自由——法制社会的有限自由

对应户籍制度的三层次理解而言,对迁徙自由也有三个层次的理解。

最本质的理解,应当是“迁徙自由就是国家依法规范、区域市场调节、个人自主抉择的人口流动迁徙权利”——最广泛协调个人、群体、国家三层次各方面利益因而既理想也实际的方案,甚至可以说是民主法制的和谐社会的唯一选择,是从“迁徙自由”到“自由迁徙”的不二法门。

一般的理解,就是“迁徙自由就是只登记、不审批,彻底恢复到1956年以前的状态”,行政审批权、甚至整个行政权力都退出人口的迁徙流动领域——比较理想而未必现实,尤其不适合在人口众多而资源匮乏条件以跨越式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今日中国。

最泛化的理解,迁徙自由就是整个国家权力、甚至社会管控行为都退出人口流动迁徙领域,“我想上哪住就上哪住,凭什么要人审批、登记?”——把“迁徙自由”这一选择可能性误认成“自由迁徙”那样的自然现实性,这种近乎无政府主义的理解,很有煽动性但未必真有市场,因为,当今世界人们自由权利的不断扩展,所依托的正是社会管控机制的日益科学有效,世界上所有经济文化发达、人们生活自由的地区,正是长期依法科学、合理管控效果最好的地方。

概括起来说,第一,迁徙自由是由一个宪法性文件——1215年英国《自由宪章》首先提出的,属于法治的范畴,因而是需要努力去实现的权利,而不是自然存在的事实。第二,迁徙自由是有管控的法治秩序,而不能理解成不准管控的各行其是,因为一切没有法治的地方,既没有切实的秩序,也没有的真正的自由,一个没有必要管控的人口流动迁徙局面,恐怕既不是我们个人的福音、更不是人类社会的福音。第三,我们所需要的迁徙自由的法治格局,只有通过依法治国才可能实现。迁徙自由——“是不为也,非并不能也”

与不问青红皂白要废除户籍制度的呼声相对应的,是不管不顾地要延续甚至强化迁移限制的习惯:中国各地区、行业、单位、个人间差别太大,政府严格管制都还是难题一片、问题成堆,“目前条件不成熟,还得慢慢来”!作为专门研究户籍管理20多年的“专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今日中国,自由迁徙不可能自然成为现实,但迁徙自由的依法选择机制已经完全有条件实现。

(1)从区域看,继沿海、沿江、沿边开放之后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尤其是十六大以来的健康、协调、永续发展的观点与局面逐步形成,正在大幅度地缩小地区差别从而稳步减轻迁徙自由的环境压力;

(2)从行业看,城市反哺乡村、以非农业反哺农业的基本政策、机制、体制逐步健全,城市人口容纳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与农村人口排斥能量的急剧降低,势必双向消减迁徙自由的竞争压力;

(3)从个人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社会,挤进城里由国家提供计划经济的“包福利”的想法日渐式微,个人必须承担自由选择的正负两方面后果的社会认识,正在成为迁徙自由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

(4)从群体看,企事业单位先后改制改革,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格局已经普及,依法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已经成为迁徙自由最直接的制度依据;从微观上说,信息社会网络化生存与电子政务的普及,实现迁徙自由的行政技术难题已经不难解决;

(5)从宏观上看,城市体系从小到大、从偏到全、从弱到强,城市人口容量、能力和潜力,都远远不是改革开放之前所能比拟的了。自由迁徙——从实现户籍制度自身的自由开始到底是户籍制度限制了人们的自由,还是人们把改变命运的诸多希望全部寄托到户籍上的这种思维模式剥夺了户籍制度的自由?我看是后者:

(1)个人希望获得北京户口从而拥有目前北京市民所享受到的一切社会待遇,自然就遇到北京市民保护既得利益防止被“外来人口”瓜分的巨大阻力,在两者的博弈之中,户口迁移审批制度无论怎么改革都难以两全。

(2)群体和行业希望运用户籍制度保护自身利益并争取更大利益,都要求改革户口迁移审批制度以便用非经济手段为自己争夺人才、限制人力、排斥人口,整个社会林立着无数个各自独立的封闭堡垒,人口、人力、人才的正常流动根本无法实现,迁徙自由就永远都是一句空话。

(3)区域希望用户籍制度保护自己的弱小或者发展自身优势,就永远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户籍制度改革这“一盘棋”也就不可能从全国角度来下。

(4)最没有道理的是,同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成的相对陈旧的所有与人口流动、人力调配、人才发展相关的社会管理制度,都既依赖陈旧的户口迁移审批制度来保护自己免受改革、开放后社会变动的强烈冲击,又抱怨“陈旧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束缚我们改革的手脚”。

因此,户籍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首先解放户籍本身:户籍只为个人、群体、区域和国家提供所有人口、人力、人才的人口基本信息,而不再是其他制度设置的门槛、门卫,把户籍制度从人事制度、劳动制度、教育制度、工资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和其他社会福利制度的纠缠中解放出。自由迁徙——迫切需要认同“分进合击”的改革新思维

我的“分进合击”改革思路,本来是最有效协调官方与民众诉求的方案,却经常受到官民两方的误解与责难:民间认为我背叛公众的利益,“用改革复杂性阻止改革”,“替公安部门打掩护”;官方认为我“挑刺儿”、“添乱”、“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尽管是我事先预料到的,却也是我深为遗憾的: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公众、为社会遗憾。

直接根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户籍改革经验总结和教训吸取的“分进合击”改革思路,概括起来就是“整体脱钩,分头实施,稳步合成,促进和谐”:

(1)“整体脱钩”:尽快在现代信息、网络管理技术支持下实现全国“城乡户口登记管理无区别化”,使户籍属性不再充当各部门、各地区给公民不同待遇的行政技术条件与保障。

(2)“分头实施”:“让户籍与利益脱钩”,原先得到户籍制度掩护的人事、劳动、教育、社会福利等诸多制度,再也不能有“限某某户口”之类规则,迫使他们不得不进行本来就属于职权范围因而无可推脱的改革。

(3)“稳步合成”:诸多领域分头进行的改革,使各个相关人口群体分别受益,比用一个户口让一个人受益的社会效益要大得多,一个一个具体规定不断变革的“短促突击”似乎难受,但实际收效远比“看上去很美”的“整体转轨”大得多、也快得多。

(4)“促进和谐”:有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有力制导,有公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具体博弈,还有同行、邻居、学界、媒体的整体压力,回归到该管部门的各项改革任务不可能被搁置,而只能越走越快,科学发展观更有希望落实,寄托民族希望的和谐社会建设步伐才可能更快。

主持人评论:

参加本次论坛讨论的两位专家都长期关注和研究户籍制度问题。王文录研究员在对户籍制度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对2001年至2003年间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跟踪和系统的调查研究。供职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太元教授长期从事户籍制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

王文录研究员在概括我国户籍制度的功能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前我国不同城市和地区户籍制度的多样化模式。这些多样化模式,加上公安部在过去10多年里已经推行的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解决户口管理工作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等措施,昭示着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早已进入轨道,以这些尝试为基础,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户籍制度改革,显然是不言自明的;这些多样化模式的同时并存,完全符合邓小平同志摸着石头过河的主张,在暂时还缺乏统一的全国改革模式之前,各个地方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办法,一旦时机成熟,这些模式将为全国性的户籍制度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

王太元教授非常强调要理性、科学地看待户籍制度问题。他将相关制度分为户籍制度、户政制度和户口制度三个层面,认为三者需要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依据上述三个层面的理解,他认为对迁徙自由的理解也有三个不同的层面。他主张,户籍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首先解放户籍制度本身,即户籍只为个人、群体、区域和国家提供基本的人口信息,而不再是其他制度设置的门槛、门卫。

我们深知,户籍制度问题是一个涉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人的大问题,它早已深入到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的每一个角落。关于户籍制度的任何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因此,有关户籍制度的话题,远远不是篇幅十分有限的本刊一次“人口与发展论坛”所能够涵盖的。我们希望,本次论坛能够起到提出问题、引发讨论的作用,推动更多的人来关注、思考和研究我国的户籍制度及其改革问题,理性、科学地关注、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殷志静.中国户籍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苏志霞,王丽萍,时金芝.走向一元化[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张庆五.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J].小城镇建设,2001;11姚秀兰.论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与改革[J].法学,2004;5 江业文.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形成及历史地位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1 刘伯文.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J].经济体制改革,2004;1 李若建.中国人口的户籍现状与分区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2003;3 王文录.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变迁[J].人口研究,2003;6吴云霞.论户籍制度的梯度化改革[J].社会科学,1999;10 黄燕.迁徙自由入宪与户籍制度问题探讨.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4;8 张庆五,张云.从国外民事登记看我国户籍制度改革[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2;3 姬便便,王国军.论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J].科技导报,2004;11

(责任编辑:宋 严 收稿时间:2008-01)

第三篇:幼儿教育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50年大事记

编者按:金秋十月,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又恰逢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我们特编发了“幼教五十年”这组文章,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50年大事记》将以连载形式刊发,本期为第一部分。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相信,读者会从这组文章中领悟到很多很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50年大事记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史慧中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幼儿教育(1949年10月至1956年8月)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幼儿教育事业获得新生。

一、设置专门机构领导幼儿教育事业

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内设置幼儿教育处。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成立高等教育部,中央教育部机构相应调整,幼儿教育处由原来的司属处调整为部的一个直属单位。幼儿教育事业在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下迅速发展。

二、明确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下称《共同纲领》)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要“注意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中国妇女从此翻身解放作了主人,幼儿成长受到了空前未有的关注。

1951年10月,《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幼儿园收三足岁至七足岁的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幼儿园应在有条件的城市中首先设立,然后逐步推广。”

1952年3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发试行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明文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育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据此,新中国幼儿园必须承担教育幼儿和便利妇女参加社会建设的双重任务。

三、改造旧幼儿教育与建设新民主主义幼儿教育并进

1949年12月中央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确定“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必须向工农开放”,并在明确全国教育工作总方针时指出应“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

针对幼儿教育当时的基本情况,根据《共同纲领》和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精神,中央教育部幼儿教育处认为当时的“幼稚园”“一般是旧社会的遗产”,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造”;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典型,创造经验,打好基础,准备迎接经济建设高潮到来的文教建设高潮中发展学前教育的新任务”。幼儿教育面临着改造旧教育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并进的任务。

(一)接受外国在我国设立的婴幼儿慈善机构

1950年12月和1951年1月,政务院相继发布《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条例》和《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条例》。1951年1月,教育部又发出《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教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指示》。教育部、内务部、全国妇联为此从1951年开始,共同领导了对外国在我国设立的孤儿院、慈幼院、育婴堂等“慈善机构”的接受工作。这次接受工作最终将200余所外国“慈善机构”中的幸存者拯救了出来。

(二)向工农子女打开幼儿教育机构的大门

教育向工农开门对幼教机构而言,便是向工农和其他劳动人民子女开门。中央教育部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废除幼稚园的招生考试制度,经报名登记和核实情况即可,父母双方因工作家中无人照顾的幼儿得以优先录取;②日常在园时间从过去的半天予以延长,以利劳动妇女正常工作,并取消寒暑假制度;③家庭经济困难的劳动人民子女保教费用可以减收或免收;④支持在工人住宅区设立幼儿园。昔日无权问津的工农等劳动人民子女,在新民主主义政治保障下,从此成了幼儿园的主要教育对象。

(三)学习苏联幼儿教育经验,继承老解放区幼儿教育工作精神

1950年9月,苏联幼儿教育专家戈琳娜被聘为中央教育部幼儿教育顾问,1954年,由马弩依连柯继任。两位幼教专家定期参与教育部对全国幼儿教育情况分析工作,赴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对幼儿师范学校和幼儿园工作进行考察指导,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讲座。苏联幼教理论和经验在我国得到系统而广泛的传播。

从1950年下半年开始,教育部指定北京市六

一、北海和分司厅三所幼儿园(院)为学习苏联的实验基地,翌年,又增加中央军委保育院和北师大二附小幼儿园两所实验园。苏联专家每周一次轮流到这些幼儿园观摩和分析教育活动,全国各地经常派人参加。1950年9月4日,教育部正式通知全国幼教工作者学习《苏联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和《我的儿童教育工作》等书,各地幼儿园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向苏联学习。

在教育部确定的向苏联学习的五所实验幼儿园中,六一幼儿院和中央军委保育院系创办于老解放区的幼儿教育机构。两院的幼教工作者在长期艰苦环境中为保护和教育革命后代所付出的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在学习苏联过程中也得到明显体现,不但保证了向苏联学习的质量,同时也对各地幼教工作者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她们“一切为了革命,一切为了孩子”的精神以及所创造的保教结合的原则等宝贵经验,在当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传播,以至影响了对老解放区先进保教经验和资料的整理、保存和继承。这对建设我国自己的幼教理论是一大损失。

(四)制订政策性文件,指导幼儿教育事业

1950年6月19日,毛泽东主席在给教育部马叙伦部长的信中提到:“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全国一切学校都应如此。”1951年1月,毛主席在给马叙伦部长的信中又强调:“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据此,中央教育部幼儿教育处处长张逸园在1951年6月《人民教育》杂志发表的《对幼稚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新的幼稚园教学原则”是“全面发展”,“是培养学龄前儿童在生理上、意识上、行动上得到正确的成长、发展和变化。使他们的身体、智力、道德习惯及爱美观点等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对幼儿园促使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奠基作用。同时,借助苏联理论和老解放区某些经验,教育部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下称《规程(草案)》)经1951年8月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通过,1952年3月18日由中央教育部正式颁发试行。《规程(草案)》对幼儿园的任务、目标、学制、设置、领导、教养原则、教养活动项目、组织会议制度、经费、设备等,分成七章作出规定。

《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下称《纲要(草案)》)经1951年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讨论后,干1952年颁布试行。《纲要(草案)》本着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教养原则,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要点作了阐述和规定,并对六类教学(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的目标、教材大纲、教学要点和设备要点作了规定,使幼儿园教育有了更加明确的目的、计划和学科教学思想。但同时也为单一的学科课程定下了实践模式。

(五)总结我国幼儿教育工作经验

1954年10月,“北京、天津两市幼儿园教养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揭开了总结本国幼教工作经验的序幕。1956年6月18日,教育部又向河北、吉林、广东、内蒙古等15个省(自治区)教育厅下达了《关于组织幼教工作者收集和总结经验的通知》,建议全国各地根据当地条件,组织幼教工作者收集和总结经验,并对如何收集和总结经验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此后,积累和总结经验之风在各地兴起,实际工作者的工作信心也日渐增强。

与此同时,中央教育部幼儿教育处专门设立了研究室,承担起“收集、总结并推广幼儿园经验”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任务。北京、天津等市也相继成立幼儿教育研究室。

教育部对玩、教具制作和设计生产也给予了重视。1951年8月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期间,便展出了幼儿园工作人员自制的玩具和教具。1952年,根据北京市吴晗副市长的批示,北京市召开了玩具座谈会,全国妇联、教育部、儿童玩具厂均有代表参加。1956年,我国出版了《幼儿园自制玩具、教具介绍》一书,对在有限经济条件下的幼教机构充实玩具以促进幼儿发展起了实践性的指导作用。

1954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研室组织各层次幼教工作者编写《幼儿教育工作指南》一书。书中阐述了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规定了各年龄班各项活动的教育纲要,介绍了活动的组织方式方法,强调将教育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的各种活动之中,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附有大量幼儿园教材,是较全面体现我国学习苏联幼教理论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的具体成果。

然而,在重视学习苏联及总结我国幼教经验的同时,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经验则遭到全盘否定和批判。这种无情的粗暴的批判违背了政府关于“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的政策。

四、明确托儿所和幼儿园的领导关系,加强托幼干部的培训

建国初期,托儿所、幼儿园的称呼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托幼机构领导关系不明,影响了托幼事业的发展。中央教育部小学教育司为此于1950年12月致函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陈述托儿所与幼儿园的划分和领导关系问题,建议以儿童三周岁为托儿所与幼儿园的分界,托儿所归卫生部门领导,幼儿园归教育部门领导。

1956年2月23日,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颁发《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下称《联合通知》),对托儿所、幼儿园的领导问题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托儿所和幼儿园应依儿童的年龄来划分,即收三周岁以下的儿童者为托儿所,收三至六周岁的儿童者为幼儿国”,“有关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法令、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儿童保健等业务,在托儿所的方面,则统一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幼儿园内的托儿班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幼儿园统一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托儿所内的幼儿斑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业务指导,主办单位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工作。至于民政部门所办的救济性质的托儿所、幼儿园仍由民政部门主管,但其业务亦应分别由卫生、教育行政部门领导”。

《联合通知》还将培养和训练干部专门作为一个问题予以规定,要求卫生、教育行政部门除分剔负责“培养与提高托儿所、幼儿园干部的政治和业务水平外”,“还须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共同为保教事业干部的培养与提高而努力”。

五、依据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展幼儿教育事业

宋庆龄于1949年7月即亲自创办了中国福利会幼儿园。1951年11月,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成立,宋庆龄任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成立后,和教育部、全国妇联、卫生部等单位密切联系,积极发展幼儿教育事业。

(一)接办私立幼儿园

根据1952年9月教育部《关于接办私立中小学的指示》精神,某些私立幼儿园,如南京陈鹤琴主办的鼓楼幼儿园、重庆刘文兰主办的景德幼儿园等,由私立改为公立。(二)依据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展幼儿园

1953年6月,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幼教机构“也要从实际出发,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1955年1月,国务院发布教育部《关于工矿、企业自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规定》,明确提出各工矿企业”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得独立或联合创办职工子女中、小学和幼儿园”,同时,要求”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对职工子女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学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用书”等予以“规定、指示、布置与检查”,并“协助解决师资”。据此精神,1956年2月23日,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在《联合通知》中指出:“托儿所、幼儿园的发展,必须更好地依靠群众,配合群众团体——妇联、工会,动员多方面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托儿所、幼儿园应贯彻整顿、巩固、稳步发展并以工厂、机关、团体、群众自办为主的方针„„发展重点应放在工业地区和大、中城市。至于农村,应根据需要与自愿的原则,提倡农业生产合作社或互助组办理季节性的托儿所和幼儿园。”《联合通知》还规定应该按照“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和“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根据需要与可能的条件积极发展托儿所、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在可能条件下办一些幼儿园起示范作用”。同时指出,“托儿所、幼儿园可用多种多样办法办理,但必须以整日制(即日托)为努力方向”。

1956年3月20日,教育部、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又联合发出《关于中、小学、师范学校的托儿所工作的指示》,指出“在教育工会组织的积极协助下,依靠群众,举办各种类型的托儿所”的必要性,并要求“积极改进其工作,使之巩固、发展”。

在当时“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针指导下,幼儿园发展迅速。

六、注意幼儿教育师资培养

(一)幼儿园师资培养

1952年7月16日颁发《师范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下称《师范规程》),规定“培养幼儿教育的师资”是师范学校的任务之一。幼儿园师资培养工作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便有了法规保证。

《师范规程》明确经师范学校培养的师资应“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基础”,具有“中等文化水平和教育专业的知识、技能”,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为完成幼儿园师资的培养任务,可独立设置“幼儿师范学校”,或在“师范学校”内“附设幼儿师范科”,其”修业年限为三年,招收初级中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此外,“师范学校得附设师范速成班”,“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定为一年”,还可“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为在建国初期的有限条件下培养正规幼儿园师资提供了多种渠道。

《师范规程》规定,“为了便利学生观摩实习,应设附属小学或幼儿园,或由所在地教育行政机关指定附近小学、幼儿园为实习场所”,使”总则”中“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方针”和“教育原则”中“应注重参观、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精神得以落实。

1956年5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同年6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初级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学计划》。

1956年6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大力培养小学和幼儿园教养员的指示》(下称《指示》),提出“今后必须在‘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下,及时地完成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养员的任务”。《指示》指出,“幼儿教育紧跟着让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事业的迅速前进,也将有很大的发展,因此,今后有关幼儿国师资的培养供应,也必须采取更为切实有效的步骤”,并对大量培养幼儿园教养员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作了提示。

政府对幼儿园师资培养的重视和切合实际需要的多种政策,使正规幼儿师范学校与各种培训相结合的手段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二)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

1952年7月,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中指出:教育系得分设学前教育组,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根据同年教育部有关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的精神,将分散于一些高校的有关专业,适当合并,以利集中力量,形成幼儿师范学校师资培养基地。

(三)关心幼儿园教职员工生活

1956年6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员工退休、退职、病假期间待遇所需经费开支问题回复福建省教育厅的公函》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职员工退休、退职、病假期间待遇,参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关规定执行。所需经费按内务部、财政部、国务院人事局联合通知中各项规定执行。幼儿园教职员工有了与机关干部同等的生活待遇和保障。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幼儿教育(1956年9月至1966年4月)

进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幼儿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家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农村幼儿教育机构曾一度出现发展失控现象。1961年,党中央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逐步恢复正常。

一、幼教机构稳步发展,幼教质量不断提高

教育部门主办的幼儿园,1953年为3900所,1957年增加到4400所;工矿、企业、机关等部门主办的幼儿园,1953年为500所,1957年增加到3400所;民办幼儿园,1953年为1100所,1957年增加到8600所。在多种类型幼儿园同时增长的情况下,工矿、企业、机关等部门办的幼儿园的增长最为明显,这反映了《联合通知》中关于“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和“在城市中由厂矿、企业、机关、团体举办”幼儿园的方针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与幼儿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现实需要。

教育部门主办的幼儿园,1956年为4500所,1957年减少至4400所;民办幼儿园,1956年为11500所,1957年减少至8600所。这说明《联合通知》中按年龄划清托儿所与幼儿园界限和有关“主办单位应采取有效办法对不合格的幼儿园进行检查和整顿”的规定产生了作用。至于工矿、企业、机关等部门主办的幼儿园,1956年为2500所,1957年为3400所,一年内增长了36%,则反映了《联合通知》中将城市幼儿国的发展重点放在工矿、企业区的方针符合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特点。

1956年11月6日,教育部颁发《关于幼儿园幼儿的作息制度和各项活动的规定》(下称《规定》),要求幼儿国“严格执行”,以利于“贯彻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方针”。《规定》的某些具体要求至今仍应是幼儿园努力遵守的。但是,由于当时将“作业”阐释为“在同一时间内对全班幼儿进行教学或复习”,较少注意因儿童个体差异施以不同的教育组织形式,以致幼儿园较长时间存在“偏重课堂教学”和“千园一面”的现象。

1956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组织幼儿教育义务视导员进行视导工作的办法》,提出要“广泛就地组织有经验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担任义务视导员,在教育行政部门幼教科(或组)的领导下,进行视导工作”,义务视导员“有责任传播优良的工作经验,帮助各园提高工作质量”。这在当时不失为一种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教育部幼儿教育处主办的季刊《学前教育》于1957年9月1日正式公开发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幼儿教育刊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1956年9月开始为学前儿童举办了《小喇叭》专题节目,孙敬修、曹灿等专家播讲故事,不少幼儿园将该节目作为每日固定的幼儿活动内容。上述传播媒介对提高幼儿园教师水平、丰富幼儿活动内容和促进幼儿发展,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农村幼儿教育机构发展“大跃进”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提出全国应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内基本完成“使学龄前儿童大多数都能入托儿所幼儿园的任务”。1958年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还提出公社“要办好托儿所和幼儿园,使每一个孩子比在家里生活得好,教育得好„„父母可以决定孩于是否需要寄宿„„公社必须大量培养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合格的保育员和教养员”。

在当时强调数量发展的形势下,“三天托儿化”、“一夜托儿化”、“实行寄宿制,消灭三大差别”等口号和行动,在农村纷纷出现,只顾将全村幼儿集中同吃、同住,不顾中央指示中“要办好托儿所和幼儿园”的质量要求。1957年,全国幼教机构16400处,1958年猛增至695300处。其中教育部门主办的幼儿园数只从1957年的4400处增至1958年的4500处,而农村幼儿园则从1957年的8600处猛增至1958年的686000处。1960年,全国幼儿园又增至785000处,入园幼儿增至29331000人(1959年为2172200人)。这样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越了我国当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违背了幼教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对有的地区适应现实条件和幼教特点的比较理智的措施颇为重视,并将有关文件原文转发至全国各地、力图对发展失控地区能有积极影响。1958年7月22日教育部《转发江苏等省关于办农村幼儿园的四个文件的通知》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文件。但是,这类文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幼教机构发展失控的状况。

三、幼儿教育学术进展受阻

1958年8月,教育部主办的《学前教育》杂志和《教师报》、《人民教育》同时停刊。同月,北京师范大学邀请京、津两地有关学校和科研机关研究人员举行座谈会批判心理学教学中的“资产阶级方向”,指责心理学以心理分析代替阶级分析。《光明日报》则发表《拔掉资产阶级教育科学中的一面白旗》的社论,对心理学教学予以批判。12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初稿)>不要按正式文件使用的通知》,声明“《指南(初稿)》系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研室起草的,尚未经起草委员会及教育部审查”。北师大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给《指南(初稿)》罗列了“篡改党的教育方针”、“丑化劳动人民”、“反动的儿童中心主义”等罪名,横加批判。1961—1962年,虽然对《指南(初稿)》重新作了评价,认为应该重新认识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进行教育的必要性,但批判时所出现的大量口号化、形式化、成人化的错误,对幼儿教育学术研究的影响则是长远的。

四、幼儿教育起步恢复正常秩序

1960年12月15日,杨秀峰同志在全国文教工作会议上发言,在谈到1961年教育事业计划问题时指出“要继续重视和加强幼儿教育”。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此方针指引下、幼儿教育机构根据经济、师资等实际条件采取了保留、撤销、充实等手段,朝着巩固和提高的目标逐步恢复正常发展秩序:(一)幼儿园发展情况逐步稳定

1960年全国有幼儿园785000所,1961年减至60300所。其中教育部门主办的幼儿园减少并不显著,大量减少的是其他部门及民办集体类型幼儿园。在中央八字方针指引下,农村幼儿园的发展逐步定向下正常和稳定。(二)幼儿师范学校重新受到重视

1961年10月25日—11月2日,教育部召开全国师范工作会议。1962年1月《教育部党组关于全国师范教育会议的报告》(下称《报告》)明确指出要重视幼儿园师资培养。《报告》提到“三年制的幼儿师范,主要是培养大、中城市重点幼儿园的教养员,目前不能多办”,“应该多办初级幼儿师范,招收相当于高小毕业程度的青年,培养成为城镇和农村幼儿国内教养员,学习时间的长短,可以因地制宜”。《报告》还明确提出“幼儿师范的教材,教育部准备组织力量分工编写,积极解决”,“幼儿师范,以政治、语文、数学、幼儿教育学为主要学科,同时各年级都要安排教育见习和实习”。幼儿师范学校由1952年的2所增加到1957年的20所,在校学生数由2100人增加到15287人。大跃进年代的1960年,幼儿师范学校增加到89所,在校学生增加到69278人。经过调整整顿、1963—1965年期间,中级幼儿师范学校稳定在19所,每年在校生也稳定在5000人左右。从此,培养幼儿园教师由初级幼儿师范转为以中级幼儿师范为主(1958年初级幼师生占在校生总数62.2%,1959年下降为占45%,1962年下降至只占3%),幼儿园教师的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措施恢复幼儿园工作秩序

为促使幼儿园教育工作尽快趋向稳定,从1962年开始,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例如,北京市制定了《培养幼儿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常规,上海市制定了《幼儿园工作条例30条》和《幼儿园品德教育提纲》,江苏常州市制定了《幼儿园工作条例》等。

五、全国幼儿教育领导力量削弱

恢复整顿时期,教育部精简机构,幼儿教育处被撤销,仅保留1名原幼教处干部在普通教育司综合处处理有关日常事务。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部基本上没有对幼儿教育工作下发文件指示,幼儿教育的发展与提高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幼儿教育(1966年5月至1976年9月)

一、全盘否定党和政府的幼儿教育路线

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公布,幼儿教育界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风暴。

有关幼儿教育的大、小字报,将主要矛头对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幼教路线,甚至将它批判为“一条极力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教育路线的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如:解放妇女劳动力和教育幼儿的双重任务被批判为“脱离阶级斗争,单纯以生产为中心”;建国初期学习苏联幼教理论被批判为“大肆吹捧、贩卖修正主义货色”;成立于老解放区的六一幼儿院被批判为“培养特殊阶层的、阴谋复辟资本主义的黑样板”;整顿、巩固、提高公社幼儿园被批判为“强调物质设备,鼓吹业务精神,吹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用”,等等。

二、幼儿教育的政治化和阶级斗争化

1966年3月5日,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发出在教育战线上掀起一个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新高潮的通知,要求学校、教师“以政治统帅业务”,“狠抓教育战线上的阶级斗争”。幼儿园教育工作也突出了“政治”和“阶级斗争”。

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被批判为“忽视德育”。科学的体育内容被扣上“培养修正主义苗子”的帽子,取而代之的是违反科学的近乎愚昧的措施。

幼儿园德育的无产阶级政治思想性集中体现在幼儿参与成人的阶级斗争活动。例如,幼儿园增设了“政治课”,主要教材是“毛主席语录”、“评法批儒材料”等。至于文明礼貌、互助友爱、五爱教育等均被排斥于德育内容之外。

由于将认识环境和发展智力均作为智育第一进行批判,加之《人民日报》等报刊对《园丁之歌》的围剿,原有儿歌、故事、童话等文艺作品均被视为封、资、修的糟粕,幼儿园已无智育可言。

至于美育,则更被视为是追求美的资产阶级思想而砍掉。

三、幼儿教育机构横道摧残

广大幼教工作者在工作中长期积累形成的幼教管理制度,被视为“管、卡、压的手段”遭到批判;教师和保育员的合理分工,被扣上“资产阶级法权”的帽子而取消,国内各类工作由全体教职工轮流担任;又红又专的园长和教师成了“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遭专政,政治和专业条件并不强的工作人员获取幼儿园的领导权。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幼儿师范学校纷纷停办,全国当时只剩下一所浙江幼儿师范学校,该校在经过了“停课闹革命”后,至70年代初才开始举办短期培训班。幼儿园十多年中断了师资来源,各级幼教行政单位被撤销,一些幼儿园被解散,一些幼儿园的房屋、场地被挤占。

四、幼儿教育生机缓慢回升

十年浩劫使我国幼儿教育事业遭到空前灾难。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有的地区在重重困难之中,仍然本着对幼教事业的忠诚,坚持着正确的办园道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优生优育同幼儿教育事业联系了起来,促进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回升。1975年,卫生部妇幼局在江苏省如东县召开了妇幼保健、优生优育、幼儿教育座谈会。此后,江苏省乃至全国推广了如东县三项工作一齐抓的工作经验。江苏省委宣传部并通知南京师范学院幼教系教师赴如东县辅导和培训幼教师资。有的地方逐渐恢复或重建幼儿师范学校,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在1975年恢复。

全国幼儿园从1965年的19200所增加到1973年的45500所,在园幼儿从1713000人增加到2450000人。到1976年,全国幼儿园增加到442600所,在园幼儿增加到13955000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幼儿教育(1976年10月—1999年6月)

1976年秋,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进入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幼儿教育事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幼儿教育体系提供路线方针保证(一)党和政府加强对幼儿教育的领导

1978年,教育部在普通教育司设立幼教特教处。失去国家机关专职领导已达16年之久的幼教事业又有了行政领导机构。

1979年3月29日,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恢复。1979年6月18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十分重视发展托儿所、幼儿园,加强幼儿教育”。不久,经康克清协调,教育部、卫生部、计委、建委、农委、财政部、商业部、民政部、劳动总局、城建总局、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等13个单位于1979年7月21日至8月7日联合召开全国托幼工作会议。会议作出了由国务院设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以加强对托幼工作的领导。托幼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上述13个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的负责同志组成,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任组长,办事机构设在全国妇联。会议同时要求各省(市)成立地方托幼工作领导小组,以保证全国托—幼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指示精神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全国托幼工作领导小组于1981年5月在中南海召开了京、津两地托儿所、幼儿园代表座谈会,万里副总理到会讲话,指出“幼儿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要发展幼儿师范,大学也应该设立幼儿教育专业”,对托幼工作质量提出进一步要求。

1982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出“要注重发展学龄前教育”,明确提出“六五”期间幼教事业的发展指标为:从“1980年1151万名入园的幼儿数增加至1985年的1800万名”。但是,1979年成立的全国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及其设在全国妇联的办事机构因国家机构改革被撤销,而该机构的工作任务又未明确由哪个部门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国家教委等8个部门向国务院办公厅作了《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下称《分工请示》),国务院办公厅于1987年10月15日正式转发了这份请示。

《分工请示》明确托幼事业“必须在政府统一领导下”,“依靠部门、单位和集体、个人等方面力量”发展,“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并规定“有关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大政策问题,由国家教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共同研究”,“属于各部门分工的工作,又需同其他部门共同研究的重要问题,由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既突出了幼教事业的教育属性,又显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行政加强领导,多渠道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特点。

90年代后,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大部分地、县均成立了儿童工作协调机构,加强了对托幼工作的领导。

(二)制定政策性文件,指导不同时期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1.拨乱反正时期(1976年10月至1982年9月)

针对幼教机构较多集中于城市,受“四人帮”破坏也最为严重的现实,教育部于1979年11月8日颁发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下称《城市条例》)。《城市条例》对幼儿教育的方针、目标、内容和制度所作的详尽规定,有助于幼儿园工作人员把握方向,较为迅速地恢复了幼儿园的正常工作秩序。

1981年10月31日,教育部发出《关于试行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通知》(下称《教育纲要》),作为“各类幼儿园进行教育工作的依据”,要求各地幼儿园结合实际试行。《教育纲要》继承了50年代《教学纲要》的主要精神,并将教育观念提到了新的高度。在颁布《教育纲要》的同时,教育部委托上海市组织编写了幼儿园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通过上海教育出版让绘编出版与教材配套的挂图。

2.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时期(1982年9月至1992年9月)

根据我国农村人口占80%以上的最大的国情,教育部颁发了两个政策性文件:①1983年9月21日,发布了《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对发展农村幼儿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②1986年6月16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意见》,文件首先肯定了创始于1979年湖南桃江县的学前一年幼儿教育这种做法,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组织编写学前班的教师教学用书,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上述文件的颁布,促使农村幼儿园迅速发展:县镇幼教机构由1982年的11293处增至1992年的24044处;农村幼教机构由1982年的91809处增至1992年的111016处。1992年,全国小学附设学前班占幼教机构总班数的42.5%,其中农村学前攻占54.2%,县镇学前班占29.2%。1993年,学前班已占全国幼教机构总攻数的44.6%,其中农村学前进占56.2%,县镇学前攻占30.3%。实践证明,在我国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地区幼儿教育发展尚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农村学前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1987年10月国务院办公斤转发了国家教委等8个部门《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的通知,将发展托幼事业提到了与民族素质密切相关的战略高度。据此精神,教育、卫生、建设等部门根据各自分工制订文件,引导托幼机构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以达到为幼儿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目的。例如,卫生部制订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教委制订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劳动人事部和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等等。

1988年8月15日,国务院办公斤转发国家教委、国家计委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1989年8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幼儿教育行政法规《幼儿园管理条例》(下称《条例》),1989年9月11日以国家教育委员会第4号令发布。《条例》对幼儿园的基本条件、行政管理、保教工作等作了规定。

由于加强了科学管理,幼教机构在依法治教的轨道上获得了稳步的发展:1990年,全国各类幼儿园(班)17.2万处,较1980年增长5%;在园幼儿1972万人,较1980年增长50%。全国3—6岁幼儿入园(班)率由1978年的11.3%提高到1990年的26.3%。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基础教育得到切实的加强”的精神,国家教委于1989年6月5日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在重申1981年《教育纲要》基本精神的基础上,突出了促使幼教现代化的教育原则。

3.加大改革力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1992年10月至1999年6月)

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号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1992年7月,国家教委在《关于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通知》中要求“牢固树立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使教育更好地为加快经济发展服务”。

1990年,李鹏总理签署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发展世界宣言》。199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我国政府参加签署的联合国制订的《儿童权利公约》从1992年4月1日起在我国生效。

1991年9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2月公布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编制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995年3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些国家法律和纲领性文件,将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与人类未来之间的关系提到“人口素质基础”和“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的高度。面对国家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儿童保教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的实情,幼教界将促进少数民族、边疆和贫困地区幼教事业发展,改善广大幼儿生活和受教育条件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根据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卫生部医政司、民政部社会福利司、中国残联康复部等单位于1993年6月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学龄前智残儿童康复训练工作的通知》精神,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最终目的出发,幼教工作者将视野从正常幼儿教育扩展至特殊幼儿教育。

根据江泽民主席在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有关“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体办学和民间办学”的精神和李岚清副总理在1994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有关“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应继续办好所属中小学、幼儿园”的精神,各地针对实际.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形成各自的特色,为幼教事业发展增添了活力。其中青岛市城市学前教育体制改革模式,温州市社会力量办园模式,北京崇文区幼儿园体制改革模式,上海市适应城市整体建设的幼教事业发展措施等较有代表性。

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全国妇联等部门于1995年9月19日联合发布的《关于企业办幼儿园的若干意见》,指出“有条件的企业应继续办好幼儿园”、”加强社区对幼儿教育的扶持与管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安排好幼儿园规划和建设”。

1996年9月,全国妇联、国家教委颁布《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提出“到2叨O年,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素质;使家庭、学校、社会协调配合”。

1997年7月17日,国家教委印发了《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为实现《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对幼儿教育事业提出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意见》提出,2000年全国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班)率达到45%以上,大中城市基本解决适龄幼儿入园问题,农村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班)率达到60%以上,并按“普九”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分区实施要求。

二、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幼教体系的规律

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8月8日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教育“需要有一个机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安排,统一指导协作”。1978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关于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当年1O月,国家重建了在“文革”时期被解散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幼儿教育研究室于恢复建所初期设立。1979年3月23日至4月13日,教育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下称“规划会议”),讨论了《1979—1985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会上,左淑东等9名幼儿教育界代表联名向中国教育学会递交了成立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的申请书。经中国教育学会批准,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于1979年11月3日在南京成立,左淑东为首任理事长,陈鹤琴为名誉理事长。幼教界从此形成了一支专门研究机构和群众学术团体相结合的研究队伍。

(一)适应形势,确立课题,有计划地开展幼教科研

《1979—1985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指出,需“加强教育科学各门类基础理论研究,为编写教育学、心理学、中外教育史、各科教材教法、幼儿教育学等打下科学基础;并为研究各种教育的实际问题,提供基础理论的指导”。1983年9月29日,全国教育规划小组组长何东昌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需要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讲话中指出:“需要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能够预见到的,教育事业发展中间的重大问题出发进行科学研究„„提出理论上的依据,然后再根据这个理论来制订方针政策”,“幼儿园阶段更多的是心理的”问题。幼教界在分析受“四人帮”破坏的幼教状况后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例如:启动于1979年末的“3—6岁幼儿言语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中央教科所幼教室主持的第一个项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与16个省(市、自治区)幼教工作者协作进行的“我国幼儿形态、机能、基本体育活动能力的调查研究”;中央教科所幼教室于1979年开始进行的“建国32年来幼儿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课题研究;中央教科所幼教室从1980年开始在北京、广州、南京、重庆等地幼儿园进行的幼儿营养调查和实验;中央教科所和陕西师大共同主持的有关幼儿观察力的调查;广州市教科所主持的对广州、深圳地区幼儿个性品质现状的调查;河北张家口市教委主持的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研究,等等。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7年7月全国第三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对“七五”期间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更明确为有中国特色的让会主义建设服务”,要“以对实际工作指导作用的大小、正确与否作为衡量的标志”,“要有目的地作好若干第一手资料的积累”,促使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在立题、制订方案、研究手段和方法运用方面,注意适应当前形势需要和保证研究成果质量的要求。

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经批准设立了题为“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调查研究”的“七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项目。此后,这一奠定幼儿素质教育基础的项目由诊断性的调查研究进入治疗性的实验研究,成为“八五”中华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实验研究”。

立足于为幼儿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根本目的,为改善广大农村幼儿生存和学习的条件,确立的研究项目有:①由南京师范大学幼儿教育系主持的“农村幼儿教育研究”是列入全国教育科研“七五”规划的第一个农村幼教研究课题。②中央教科所幼教室在80年代初申请并设立了”八五”全国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河北农村学前教育项目”,后又将实验点从河北扩展至贵州。③南京师大建立“学前儿童多种保教形式的研究”课题组,充分挖掘正规幼儿园的潜力,探索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多种学前儿童保教形式,在学前一年或两年教育已基本解决的地区,通过非正规形式使散居幼儿受到一定程度的学前教育。④中国福利会确立了扶贫项目,采取培训、资助、探索规律等手段,在广西、内蒙古、新疆等农村地区,进行了长期研究。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影响较大的课题有:国家教委在全国10个省、市进行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试验;北京市教科所与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合作进行的“幼儿玩具系列化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进行的”幼儿园教育大纲实验研究”(为此后国家教委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在幼儿园加强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意见》作了贯彻落实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动的准备);南京师范大学幼儿教育系主持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研究”,等等。

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1993年3月1日,中国全民教育国家级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全民教育行动纲领》,将“大小城市基本满足幼儿接受教育要求,农村学前一年教育的幼儿入园率达60%”列为2000年的“全民教育目标”。1994年6月,江泽民主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号召“要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李鹏总理在《动员起来,为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而努力》的报告中提出要“重视发展幼儿教育”。所有这些,使幼教工作者的科研行为更加自觉和自主。

经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组批准的幼教科研课题,其项目数量由“七五”时期的2项发展到“八五”时期的7项和“九五”时期的9项;研究领域从幼教机构扩展至家庭,从城市扩展至农村,从幼儿发展扩展至幼儿园师资水平提高;研究内容从单一走向综合;研究方法从侧重调查研究到以实验研究为主;研究结论的获取从重视定量分析发展至定量和定性分析兼顾;研究主持者从专职研究人员发展至各层面的幼教工作者,从以中、老年为主扩展为以中、青年占多数。

各地根据地区特点确立研究项目。例如。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北京市幼儿园课程方案实验研究”,为指导北京市幼教界贯彻《规程》的基本精神,提供了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上海市教委于1999年颁发的《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是由市教委、市教科所、华东师大、长宁区实验幼儿园等单位共同组成的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审查委员会学前教育分会的科研产物;江苏省教委1996年经研究后颁发《江苏省基本实现现代幼儿园评估细则(试行)》,对重视教育质量、提高幼儿发展水平的教育思想的确立,起到了导向作用。

依据何东昌1985年在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高等师范学校的所谓‘师范性’与‘学术性’应当是统一的”’“高等师范学校的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面向实际„„面向基础教育的实践,注重调查,开展试验”,高等师范学校主持的部、委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有所增加。如:由赵寄石主持的“农村幼儿教育课程研究”,卢乐珍主持的“当前我国道德启蒙教育的研究”,陈帼眉主持的“我国幼儿家庭教育研究”、陈帼眉和刘焱主持的”中外幼教理论与实践研究”,屠美如主持的“儿童早期艺术教育的改革与研究”,冯映霞主持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研究”,唐淑主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研究”、庞丽娟主持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等。除全国科研规划项目外,高等师范学校学前专业教师为建立我国幼教体系,将教研与科研结合,效果颇为明显。

幼儿园工作人员根据本园工作需要、个人专长特点和时代要求,独自立题研究的现象,近年来也已屡见不鲜。

(二)通过群众学术团体推动幼儿教育科学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于1979年11月成立后,始终以调动广大幼教工作者进行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主要任务。

1979年幼教研究会成立后紧接着举行第一届学术会议,会议资料以《幼儿教育经验·研究》为名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会议决定第二届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总结建国32年来幼儿教育事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切合了幼教界亟需端正方向、掌握路线的实际状况。第二届学术年会按计划于1982年11月在湖南长沙举行。会议材料以《论文·经验选编》为题,由长沙师范学校内部编印。

此后,全国幼教研究会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不断强化和深化:第一,紧密配合政府有关规章制度的出台,发挥研究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幼教体系过程中的作用。第二,紧密配合幼教科研单位的研究课题,在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中锻炼幼教队伍。第三,通过全国幼教研究会的学术组织进行专题研究,如“幼儿园教育整体改革”、“幼儿园课程模式”、“幼儿园语言教学”等,在研究会专门课题小组领导下,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有计划的研究。尤其是1992年研究会被批准成为国家教委下属的一级学会并更名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后,通过五个专业组织,使学术研究进行得更加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和有实际指导意义。第四、通过国际交流提高广大幼教工作者进行研究的主动性。尤其是全国幼教研究会1986年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世界学前组织(简称OMEP)的会员后,基层幼教工作者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明显增加。第五,挖掘历史财富,推动现代幼教事业。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会的研究活动,均对当前幼教改革产生下良好的影响。第六,通过传播媒介,推广研究成果,调动群众进行研究的积极性。从1997年开始,借助中国福利会学前教育信息中心的力量,建立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信息中心。

三、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师资水平(一)幼儿园教师地位得到提高

1978年12月7日,教育部、国家计委下达《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通知》,将“幼儿园的教养员”和“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领导教学工作有特长的幼儿园主任”列为评选对象。1979年12月,国务院在北京举行第二次授奖仪式,在获奖的教育战线16个先进单位内,有陕西省耀城县城关公社耀光大队幼儿园和山西省武乡县涌泉大队幼儿园;在获奖的教育战线48名劳动模范中,有上海市愚园路第一幼儿园教养员赵赫和天津市和平区第十一幼儿园教养员周静,她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幼教界的首批特级教师。

1980年4月14日,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组织优秀教师暑期休养的联合通知》,包括幼儿园优秀教师在内的108名代表,被选派至青岛休养。1981年2月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首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春节座谈会,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到会讲话。

幼儿园教师,像其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一样,获得国家空前的尊重和爱护。(二)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受到重视

1978年10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要求“认真办好现有师范学院(师范大学)”,“努力办好中等师范学校”,“积极办好幼儿师范学校,为幼儿教育培养骨干师资”,“在1980年前,要做到每一个地区有一所幼儿师范,或在有条件的中等师范学校举办幼师班。原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院校,应积极办好这个专业,扩大招生名额,为各地幼儿师范培养师资”。原来没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等高等师范院校在1978—1979年先后恢复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80年代初期,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以及一些省(市、自治区)师范学院也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

1980年8月22日,教育部颁发《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试行草案)》(下称《意见》)。《意见》将“积极办好幼儿师范教育”作为一个单独部分加以阐述,指出”幼儿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要做好幼儿师范学校的发展规划。各省、市、自治区在1982年前,至少要办好一所幼儿师范学校,并列为省级重点学校”,“1985年前,在原来的大行政区范围内,应有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全国通用的幼儿师范学校的专业教材,将由教育部审定出版。

1981年11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训大批合格的幼儿教师,使更多的学龄前儿童能够进入幼儿园,并且能够受到适应他们身心特点的教育。”

1979年,幼儿师范学校即恢复至22所;1982年,又增至33所。幼儿师范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由1979年的9171名增至1982年的21798名。几年来,幼师向幼儿园输送教师达14568名,他们一般均分配在教育部门主办的幼儿园工作,尚不能满足其他类型幼儿园的需要。因此,各地出现了职业高中幼师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2—3年,学生毕业后自谋出路。

1983年1月20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小学在职教师进修工作的意见》提出,“必须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合格的保教队伍,各地要制定培训幼教师资的规划”,“当前,培训的重点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园主任和年轻的教师.培训的方式以短期为主,有条件的也可以举办一年以上的培训班”,“对各地妇联和厂矿企事业举办的幼儿园师资培训班,教育部门在业务上应给予支持”。同年6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幼儿教育十分重要,要有计划地发展,并且从办好幼儿师范抓起,逐步加以整顿和提高。”1985年5月6日,教育部颁发《幼儿师范学校计划》,对1980年颁发的《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作了修改。经过修改的《幼儿师范学校计划》增加了教育课和教育实习时间,这对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有益的。

1988年8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建设部、卫生部、物价局《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积极发展幼儿师范教育,同时抓紧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幼儿师范教育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幼儿师范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幼师班、职业高中幼教专业和幼儿师资培训中心等”。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从1982年的全国33所增至1992年的68所;幼师在校生从1982年的21798人增至1992年的37795人。专任教师从1982年的1592人增至1992年的4003人。

拨乱反正后的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不断发展。1987年,全国已有22所高等师范院校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此外,在原上海幼儿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是当时唯一的高等幼儿师范培训基地,为培养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和提高骨干教师的水平作出了贡献。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还设立了硕士点。(三)幼儿教育师资素质的重要性被提到新的高度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该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1995年1月27日,国家教委发布《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提出了幼儿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与规格。

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颁发《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指出世纪之交的高师改革计划“起点高、立意新、针对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师需“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要“采取科研立项的办法,把研究过程和改革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学前教育的科研队伍,促使学前教育研究成果日益增加,对推进幼儿教育基层实践和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水平的提高起了明显的作用。例如,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增加了一处博士生培养点(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幼教特教学院幼教系和幼儿教育研究所。高等师范院校主持的全国教育科研规划的科研项目在“九五”期间的9项研究中有5项,占55.5%,较“七五”期间的33.3%有明显增加。

1996年1月25日,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工作的意见》。同年1月26日,又颁发《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试行)的通知》,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全国幼儿园园长轮训一遍”。

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主题的科学研究在“九五”时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中央教科所幼教室主持的“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的研究和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主持的“幼师互动研究”均系“九五”全国科研规划国家教委级的有关教师素质提高的课题。上海教育科研市级课题“对八位优秀幼儿园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通过对优秀教师经验的提炼,达到了提高教师素质的目的。

通过职前和在职培训,幼教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1996年,全国幼儿师范学校在校生达到8.43万人(1989年为3,65万人)。1981年,全国43万名幼儿园教师中,文化业务水平为中等师范和高中毕业者占教师总数的35.5%;到了1996年,全国96.2万名幼儿园教师中,中等师范、职业高中毕业以上者占幼儿园教师总数的58.8%,已经取得专业合格证书的占幼儿园教师总数的12.55%。此外还有5070名高等师范毕业的幼儿园教师,占幼儿园教师总数的5.3%。1996年国家教委提出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后,各地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

四、通过多种途径,推动世界儿童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政策,将中国幼教界推向了世界。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幼教界经常参加国际合作幼教研究项目,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国际会议等。90年代以后,则更加注意此类行动对世界儿童发展事业的推动作用。

1993年5月18日至22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家教委联合举办“幼儿的教育发展——向90年代挑战国际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澳大利亚、美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代表共200余人。

1996年4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国家教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中国履行《儿童权利公约》研讨会。会上,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副主席汉姆伯格介绍了《公约》精神。国家教委法规司副司长李连宁作了《中国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的报告。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幼教处处长朱慕菊以《幼儿受教育权利的保护与国家政策》为题作了讲话,指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政策始终围绕着为更多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这一核心”进行。另有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和教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作了有关报告。

五、目标明确、信心满怀地迎接21世纪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求知的欲望”。《行动计划》激励幼教工作者以创造性的劳动实现国家规定的幼教事业的发展蓝图。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称《决定》)。

《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要重视婴幼儿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决定》强调“积极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提出了”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要求。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于1999年7月初已召集地方幼教行政部门负责人共同商议贯彻《决定》的措施,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做好幼儿教育工作。资料来源:《幼儿教育》1999年第10—12期,2000年第1—3期

第四篇:教育技术

金鱼镇2011年环保工作计划

公开方式

发布时间

文件编号

信息内容 主动公开2010-11-22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德阳市委、市政府和广汉市委、市政府关于环保工作地安排部署,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订2011年全镇环保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德阳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省政府、德阳市政府和广汉市政府的环保工作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构建和谐繁荣四川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强化综合治理,以环保文化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全镇环保形式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狠抓环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环保工作上继续走可持续科学发展观道路,进一步使我镇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优美环境。

三、具体工作

1、为确保顺利完成2011年环保工作,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各项具体任务,经镇领导会议研究决定,迅速成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层层落实到了每个社区和人,紧紧围绕与政府签订的环保目标责任书开展工作,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工作方案,充分让村社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通过对环境卫生的“监、管、控、查”使力争使我镇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确保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2、注重调动各级力量,积极利用6.5世界环保日,以横幅、板报、标语等形式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争取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群策群力,进一步改善我镇生态环境。

3、进一步切实加强我镇企业的环保意识,配合市环保局做好监测和协调处理环保污染事件等工作,坚持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综合整治环境卫生,妥善处理好工业与农业共同发展的关系,从而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1年我镇将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继续深化工作机制,继续狠抓工作落实,力争全镇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五篇:教育技术学

一、重要术语或概念

1、教育技术(AECT1994):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3、教育传播:教育传播过程是指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教育传播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通道传送、接收与解释、评价与反馈、调整再传送。)

4、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6、教学媒体: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称为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载有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递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7、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分析设计,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和“程序”。

8学习需要分析:指通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9、学习风格: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10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11、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

12、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意为微型化教学,通常又称为“微型教学”。它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二、重要问题

1、叙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者所处的环境看作是刺激,而把学习者在环境作用下所发生的行为看作是反应,他们关注环境在学习者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2、叙述技术的发明与使用对教育的影响。

(1)文字的发明为表达、记录和保存人类的知识提供了智能手段

(2)纸的发明和书写工具的改进使用符号记录信息的过程更加简便可行(3)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与应用使教育信息交流过程形式多样

3、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观念有哪些?

(1)知识观(2)师生观(3)学习观和教学观(4)课程观(5)媒体观(6)人才观和评价观

4、区别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教”设计模式:确定教习目标→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顺序)→分析学习者特征→确定教学起点→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教学策略设计→形成性评价→修改→结束 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教师起呈现者、教授者和解释者的作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教师直接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概念和原理。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观念和信息。个人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决定新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很好地获得并保持的最重要因素。学习材料必须加以组织以便于同化。需要预先准备的先行组织者 2.五段教学策略基本过程: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

3.九段教学策略基本步骤:引起注意、阐明学习目标、刺激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表现、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与迁移 4.掌握学习策略基本过程:学生定向→常规授课→揭示差错→矫正差错→再次测评。5.示范——模仿教学策略基本过程:动作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技能的迁移。6.情境——陶冶教学策略组成步骤:创设情境→自主活动→总结转化

“学”设计模式: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教学顺序、或学习主题)→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确定教学起点→学习情境创设→信息资源的设计与提供(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设计)→形成性评价→修改

1.支架式教学策略: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2.抛锚式教学策略: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5、解释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

(1)→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2)加涅的学习过程阶段与教学事件: 1动机(期望)→激发动机、把目标告诉学生、2领会(注意:选择性知觉)→指导注意、3习得(编码:储存记忆)→刺激回忆、提供学习指导、4保持(记忆储存)、5回忆(提取)→增强保持、6概括(迁移)→促进学习迁移、8作业(反应)反馈(强化)→让学生做作业 提供反馈

6、画出“经验之塔”并说明该理论的基本观点。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1)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的,越往上则经验越抽象。(2)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下手,逐步升到抽象(3)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的抽象。(5)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7、解释或画出“SW传播模式”、“香农-韦弗传播模式”、“贝罗传播模式”。

8、什么是多媒体素材?有哪些类型?区别各种类型的扩展名。

概念: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意思是两者之间。是指传递信息的中介物,主要有两重含义:一个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画册、报纸、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电影片、录象片、计算机软件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另一个是指表现信息的载体,如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及视频影像等。

类型及扩展名:1.文本类素材(txt、doc、rtf、wps、html)2.图形图像类素材(BMP、GIF、JPEG/JPG、、PNG、PICT、TIFF、PSD、EPS)3.声音类素材(WAV、MIDI、CDA、MP3、MP3Pro、WMA、MP4、QuickTime、DVD Audio、RM)4.视频类素材(AVI、MOV、MPEG/MPG/DAT、RM/RMVB、ASF、WMV、3GP、FLV)5.动画类素材(GIF、FLIC(FLC/ FLI)、SWF)

9、结合实例,叙述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用→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修改

10、叙述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在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1)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拓展教师专业知识(2)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3)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开展多形式的教师教育(4)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

11、叙述教学目标编写的两种方法。

(1)ABCD法 A(Adience)——教学对象B(Behavior)——行为C(Condition)——条件D(Degree)——标准

ABCD法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术语要据有可测量、可观察性

(2)内部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编写方法:首先明确陈述如理解、记忆、欣赏、掌握等内在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列举反映这些内部变化的行为表现样例。

12、教学目标编写的ABCD法的内容。

例:初二学生在观看各种云的图片时,应能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准确率达90%。

A:初二学生 B:应能将卷云、层云、积云和雨云分别标记出来 C:在观看各种云的图片时D:准确率达90%

13、什么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它的功能是什么? 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多媒体课件”简单来说就是老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创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创意,先从总体上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并赋予它们以交互特性,从而制作出各种精彩纷呈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产品。)

功能:(1)清晰的呈现教学内容(2)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3)提高学习效率,突出重点、难点(4)丰富了教学资源,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5)提供多种学习路径,适合个别化学习

14、叙述多媒体课件开发的流程,以及在开发过程中你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

流程:设计(选择课题、教学设计、系统设计)→制作(素材搜集、素材编辑、软件合成)→调试(软件调试、软件打包)→应用→修改

(1)多媒体教学软件的选题依据 三个原则:一是必要性;二是可行性;三是突出性。

(2)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策略 3.设计表达教学内容的媒体4.制定评价标准

(3)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系统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结构设计、导航设计和界面设计。(4)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1.素材的搜集与加工处理2.编辑合成(5)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调试与打包发布

15、一个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由哪几部分构成?

(1)封面:标明课件的名称、著作者出版者、版权等。形象生动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能自动进入教学部分。

(2)帮助:介绍课件的使用,帮助用户解决使用中的问题。(3)教学内容:即课件要完成的主要学习内容。(4)教学内容各部分的连接关系:

(5)人机交互界面:与一般的软件一样,需要设计用户计算机交互界面,通常包括菜单、按钮、对话框、音响、屏幕的图形、色彩、动画等。(6)导航策略:

下载教育技术50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技术50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技术学

    16.1 选择题 1.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 )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3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

    教育技术学

    一基本概念: 1.教育技术: •教学(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1994) •教育技术新概念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教学复习重点 一、课程性质 从学科关系上来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整个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学学科的二级分支学科。......

    教育技术大全

    专业简介 教育技术是在视听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1970年由美国教育技术委员会向美国国会递交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后来经1972年、1977年和1994年三次修改后形成的一个......

    50年同学聚会感言[本站推荐]

    50年同学聚会感言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难免会萌生一些新的感悟,这时往往可以写一篇感言将其表达出来。那要怎样写好感言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0年同学聚会感言......

    50年同学聚会发言稿

    50年同学聚会发言稿50年同学聚会发言稿1各位同学:夜里还是久久无法入睡,想想还是爬起来写点什么,晚上的酒精还是没有麻痹我什么,无法麻痹今天白天的感受,整整十年了,真的,见到大家......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资金最密集、技术密集型和网络性行业,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

    50年同学会发言稿

    50年同学会发言稿 50年同学会,是小编听过时间最大的聚会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聚齐,也不知道昔日的少年郎,青春女孩,如今的模样。 50年同学会发言稿例文1 各位老同学,大家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