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材工作委员会 2013—2014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研究项目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开题报告
河北藁城市职教中心课题组
谢国军
根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材工作委员会的文件通知,我们申报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课题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被确立为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为23502。这表明当前在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问题已引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材工作委员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根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材工作委员会课题立项通知的文件精神和课题管理的有关规定,本课题正式开题研究了,现对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责任分工做简要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
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主要包括取得技工、技师及其他相应水平或拥有各种技能的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是技术人员队伍的骨干。技能人才的培养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而这一教学任务的实现主要途径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一个重要“方阵”,是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技能型人才以其自身的聪明才智、过硬的技能,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在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加快优化升级新阶段,对外开放进入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时期,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对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提升、效益增加至关重要,在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从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到青藏铁路、三峡大坝等一批重大工程;从国防尖端技术开发,到关系国计民生重要应用技术研究,无不凝结着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智慧与心血。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全民族自主创新道路,加快自主创新主体在企业,关键在人才。这不仅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更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技能人才,如果没有这些技能人才,在先进的科技和机器设备很难转换现实生产力,更谈不上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经济建设不仅需要一批具有高新技术和理论研究型、设计型的科技人才,而且更需要大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勤奋敬业、技艺高超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但是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还面临着诸多重大挑战和艰巨任务。职业学校是中初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意义出发,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作用,总结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形成一套适合当地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符合中职实际的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的理论体系,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于技能型人才的作用与职校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培养问题,国内外均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且对职业学校的教学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从当地经济发展的角度对职业学校技能训练和技能 型人才培养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理论体系略显欠缺。我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为探索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总结出一套相对系统的、可供借鉴的理论基础,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建设,立足农村中职与当地经济建设,借鉴高职经验,放眼全社会经济发展。
2、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技能型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发,研究中职学校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意义,以及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途径与原则,从国内外的发展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需求的实际,立足全省,着眼各地,从实际出发,探讨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与方法措施及实施方案,同时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方法、技能大赛开展、技能认证等促进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途径等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本课题的创新点、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本课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是如何根据市场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布局与职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全方位、多角度的切实总结出一套适用的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的理论体系,为中等职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方案,这与普通学校的人才培养有着深刻的区别和研究上的创新。
2、理论意义
本课题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通过实际调查、资料分析和对比,参考国内外 先进经验,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技能人才培养提出培养方式和策略,为提高我国中等职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总结出一套适宜的技能训练模式。
3、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将从技能型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发,通过研究中职学校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意义,以及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途径与原则,从国内外的发展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与方法措施及实施方案,以及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方法、技能大赛开展、技能认证等促进技能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都将对职业学校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对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祈祷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研究工作安排
1、研究途径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由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藁城市职教中心具有高级职称且多次承担过省市课题的谢国军同志负责,由本校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课题组。
本课题分阶段进行研究,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科学地总结、比较和分析,并参考国外先进管理理念与模式,利用Internet和图书工具,准确地把握发展状况和水平,采用系统、辩证观念,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和综合,得出科学、实用的结论。
2、研究过程与步骤
2013年6-8月:资料收集,开题准备阶段,根据课题的申请依据,收集相关资料,项目被批准后,及时完成开题报告。
2013年9-12月:初步调研阶段,通过查阅资料及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总结技能型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14年1-3月:调查分析阶段,利用假期,走访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中职学校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原则和模式。2014年4-5月:比较研究阶段,通过对各中职学校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总结培养模式。
2014年6-8月:专项研究阶段,针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技能大赛开展、技能认证等人才培养方法分项分组研究,总结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
2014年9月:理论初稿形成阶段,通过讨论、分析、论证,完成结题报告的初稿,并征求专家意见和进行理论验证。
2014年10-11月:理论完善与结题阶段,根据建议和验证,对初稿进行修订,形成终结成果,并上交结题报告。
2014年12月:课题验收阶段,对提交的研究成果等候学会终结验收
3、预计完成的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
1)技能型人才对河北经济发展的作用 2)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训练的模式 论文: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意义与原则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促进职业技能的培养 3)开展工学结合,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4)技能大赛与技能人才的培养 研究报告: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 最终完成时间:
2014年11月完成课题最终成果的提交工作
4、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负责人:谢国军,中学高级教师,中国职教学会职高委教学研究会会员,河北省优秀教师
成员:韩巧巧,中学高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李艳芹,中学一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李金生,中学一级教师,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 宋会桥,中学高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王翠英,中学高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李敏,中学一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专业骨干教师 任务与分工:
总负责:谢国军
课题成果的撰写:谢国军
韩巧巧 调查问卷与分析:韩巧巧
李金生
图书资料的查讯、整理:王翠英 网络资料查询、整理:李敏 实训研究:李艳芹
宋会桥 各种资料的编辑汇总:王翠英
五、经费
学校积极支持课题的研究工作,成立有专门的教学科研管理部门,通过校务会专门研究课题的研究过程和经费来源,并决定研究过程中所需的差旅费由学校按照正常出差给予报销,查阅资料、印制各种表格所需费用计入学校正常开支之中,上网查阅资料,可以通过学校的校园网直接查询,不单独计费。最终成果鉴定费用,若成果鉴定通过,鉴定费由学校出,否则由课题组成员分摊。其他费用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统计,课题完成后,由学校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尤其作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教师教科研的管理与投入。
六、有关的基本要求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所有人员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根据分工,及时通报研究、整理情况,及时进行资料的分析汇总,确保数据资料准确无误。同时引用的资料要丰富、翔实,确保现状分析的准确性,论证观点的科学性和政策指导的实用性。课题组要把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学校汇报,学校不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开会,对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下一步工作进行总结、汇报,研究其可形性,提出指导性建议。
第二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开题报告讲解
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材工作委员会 2013— 2014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研究项目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开题报告 河北藁城市职教中心课题组 谢国军
根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材工作委员 会的文件通知,我们申报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 练的研究》课题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被确立为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为 23502。这表明当前在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 化职业技能训练的问题已引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 员会和教材工作委员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根据中 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材工作委员会课题立项 通知的文件精神和课题管理的有关规定,本课题正式开题研究了, 现对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责任分工做简要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
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 掌握专门知识和 技术, 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 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主要包括取得技工、技师及其他相应 水平或拥有各种技能的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是技术 人员队伍的骨干。技能人才的培养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而这一 教学任务的实现主要途径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职业技能的 训练。
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一个重要“方阵” ,是国 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 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技能型人才以其自身的聪明才智、过硬 的技能,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在进 入新世纪尤其是加入 WTO 以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加快优化 升级新阶段, 对外开放进入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时期,培养和造就一 支高素质的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对企业的设备更新、技 术改造、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提升、效益增加至关重要,在全面提 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从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等一批重大 科技成果,到青藏铁路、三峡大坝等一批重大工程;从国防尖端技 术开发,到关系国计民生重要应用技术研究,无不凝结着广大专业 技术人才的智慧与心血。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增强我国 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 道路,不断提高全民族自主创新道路,加快自主创新主体在企业, 关键在人才。这不仅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更需要一大批 掌握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技能人才, 如果没有这些技能人才, 在先 进的科技和机器设备很难转换现实生产力,更谈不上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经济 建设不仅需要一批具有高新技术和理论研究型、设计型的科技人 才,而且更需要大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勤奋敬业、技艺高超的 实用技能型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数量和质 量明显提升, 但是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 大的差距。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技能人才 队伍建设还面临着诸多重大挑战和艰巨任务。职业学校是中初级专 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起着重要作 用。
本课题的研究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意义 出发, 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 作用, 总结国内外的发展经验, 形成一套适合当地经济建设发展需 求、符合中职实际的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的理论体系,为职业 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一定 的贡献。
关于技能型人才的作用与职校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培养问题, 国 内外均有较多的研究成果, 且对职业学校的教学与发展起到了很好 的指导作用, 但从当地经济发展的角度对职业学校技能训练和技能
型人才培养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理论体系略显欠缺。我们通过本 课题的研究, 力求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为探索职业学 校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总结出一套相对系统的、可供借鉴的理论基 础,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与当地 经济建设,立足农村中职与当地经济建设,借鉴高职经验,放眼全 社会经济发展。
2、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技能型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 要作用出发, 研究中职学校加强实践教学,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意 义,以及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途径与原则,从国内 外的发展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 结合经济发展需求的实际,立 足全省,着眼各地,从实际出发,探讨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强 化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与方法措施及实施方案,同时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方法、技能大赛开 展、技能认证等促进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途径等进行总结并提出 建设性意见。
三、本课题的创新点、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本课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是如何根据市场经济和经 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布局与职校 自身的实际情况, 全方位、多角度的切实总结出一套适用的加强实 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的理论体系, 为中等职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 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方案, 这与普通学校的人才培养有着 深刻的区别和研究上的创新。
2、理论意义
本课题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与中等职业学校 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通过实际调查、资料分析和对比,参考国内外
先进经验, 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技能人才培养提出培养方式和策 略, 为提高我国中等职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总结出一套适宜的技能 训练模式。
3、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将从技能型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发, 通过研究中职学校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意义, 以及 加强实践教学,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途径与原则, 从国内外的发展 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强 化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与方法措施及实施方案,以及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方法、技能大赛开展、技能认证等 促进技能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都将对职业学校的发展具有借鉴意 义,对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祈祷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研究工作安排
1、研究途径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由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藁城市职教中心具 有高级职称且多次承担过省市课题的谢国军同志负责, 由本校具有 中、高级职称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课题组。
本课题分阶段进行研究,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咨询 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科学地总结、比较和分析,并参考国外先进管 理理念与模式,利用 Internet 和图书工具,准确地把握发展状况和 水平,采用系统、辩证观念,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和综合,得出 科学、实用的结论。
2、研究过程与步骤
2013年 6-8月:资料收集,开题准备阶段,根据课题的申请依 据,收集相关资料,项目被批准后,及时完成开题报告。
2013年 9-12月:初步调研阶段,通过查阅资料及问卷调查, 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总结技能型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2014年 1-3月:调查分析阶段,利用假期,走访调查,掌握第 一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中职学校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 义、原则和模式。
2014年 4-5月:比较研究阶段, 通过对各中职学校强化技能型 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总结培养模式。
2014年 6-8月:专项研究阶段, 针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 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技能大赛开展、技能认证等人才培养方法 分项分组研究, 总结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促进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2014年 9月:理论初稿形成阶段,通过讨论、分析、论证,完 成结题报告的初稿,并征求专家意见和进行理论验证。
2014年 10-11月:理论完善与结题阶段,根据建议和验证,对 初稿进行修订,形成终结成果,并上交结题报告。
2014年 12月:课题验收阶段,对提交的研究成果等候学会终 结验收
3、预计完成的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 1技能型人才对河北经济发展的作用 2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训练的模式 论文: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意义与原则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促进职业技能的培养 3开展工学结合,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4技能大赛与技能人才的培养 研究报告 :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 最终完成时间 : 2014年 11月完成课题最终成果的提交工作
4、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负责人 :谢国军,中学高级教师,中国职教学会职高委教学研 究会会员,河北省优秀教师
成 员 :韩巧巧,中学高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李艳芹,中学一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李金生,中学一级教师,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
宋会桥,中学高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王翠英,中学高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李敏,中学一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专业骨干教师 任务与分工: 总负责:谢国军 课题成果的撰写:谢国军 韩巧巧 调查问卷与分析:韩巧巧 李金生 图书资料的查讯、整理:王翠英 网络资料查询、整理:李敏 实训研究:李艳芹 宋会桥 各种资料的编辑汇总:王翠英
五、经费 学校积极支持课题的研究工作,成立有专门的教学科研管理部 门,通过校务会专门研究课题的研究过程和经费来源,并决定研究 过程中所需的差旅费由学校按照正常出差给予报销,查阅资料、印 制各种表格所需费用计入学校正常开支之中,上网查阅资料,可以 通过学校的校园网直接查询,不单独计费。最终成果鉴定费用,若 成果鉴定通过,鉴定费由学校出,否则由课题组成员分摊。其他费 用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统计,课题完成后,由学校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尤其作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学校进一步加大 了对教师教科研的管理与投入。
六、有关的基本要求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所有人员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根据分工,及时通报研究、整理情况,及时进行资料的分析汇总,确保数据资 料准确无误。同时引用的资料要丰
富、翔实,确保现状分析的准确 性,论证观点的科学性和政策指导的实用性。课题组要把课题研究 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学校汇报,学校不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开会,对 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下一步工作进行总结、汇报,研究其可形性,提出指导性建议。6
第三篇:计算机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大赛对接实践的研究开题报告
《计算机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大赛对接实践的研究》
开题报告
------广西学员 徐杨杰 各位专家、领导、课题组全体成员:
我所主持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大赛对接实践的研究》是这次国家培训学习的课题。现在,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请各位专家评议指导。
一、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职业技能竞赛不仅能展示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培训、交流、提高的平台,是中职学校应该且必须积极面对的重要项目。因此,将技能大赛与技能教学结合起来,通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学,对计算机类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改革,推动教学模式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能有效促进本专业的发展,为中职计算机类教学探索出新的有效教学模式。
二、同一领域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职业学校重视技能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早年到今,澳大利来职业教育非常注重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灵活多样课程体系。其教学坚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在职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为原则。理论与实践教学真正做到融为一体,在教学领域开展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确保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能力,因此职业教育社会满意度极高。而我国关于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教学与大赛结合的专题的、系统的研究比较缺乏,只有零星的个别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目标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其目标是有限的,比赛只是形式不是目的,比赛只是检验和激励的一种手段,面不是全部,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便更应该看重比赛过程,比赛的重点不在于胜负,而在于让学生和教师在准备和投入之中更快成长。要避免“比赛更于一切”、“应赛代替教学”“名次是唯一评价标准”等极端倾向,应树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活动观。通过对技能大赛的分析和对学校计算机专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将实现以下目标: 1.构建新的、与技能大赛相一致的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2.构建新的、能有效提高技能实战水平的的教学模式。3.实现技能大赛比赛成绩、技能人才培养的双突破。
四、课题研究基本内容
1、根据技能竞赛要求,结合工作任务划分课程模块:《综合布线》《企业网搭建》《工业产品设计》《影视后期制作》
2.课程模块领教学方法的研究:分层教学、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
3、技能竞赛集训模式的建构。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设计
1、准备阶段
(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学好相关理论,抓好技能培训,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2)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讨论,召开课题讨论会,邀请专家作理论指导;(3)确定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
主要研究方法:研讨、观摩、分析、理论学习主要负责人:主持人和名成员
2、研究实施阶段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启动课题;(2)根据研究方案,结合工作任务划分课程模块;(3)实施课程模块教学过程;(4)教学效果的反馈及评价;
(5)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 交流经验;(6)撰写校本教材及论文并写好研究报告。
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主要负责人:主持人和各成员
3、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
(1)汇集材料,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进行个案分析;(2)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
(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主要研究方法:综合归纳法,研讨法 主要负责人:主持人和各成员
六、完成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多年来的技能教学经验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课题组成员全部是从事计算机类技能教学多年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所在成员不但科研能力强且热情高。
2、教研组和实训组同事的大力支持保障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教研组和技能实训组同事,将在课题的开展研究中,不继给我提供强有力支持,他们会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思想已补充本课题的漏洞。
3、学校对教师进行课题的研究十分重视和支持,相信会得到学校的全力支持,并提供课题开展所需的方便。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及表现形式
1.前期,成立课题组,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落实人员分工,收集国内外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写出心得,通过座谈会、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报告。2.中期,各实验教师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深入展开工作,并进行听课、评课、实训方案设计与指导等,查找出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形成具有指导作用的课件、案例、论文、校本教材等。
3.后期,对之前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估,并完成统计分析,收集好能反映本课题成果的资料,进行结题。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徐老师:确定研究方案,落实各成员分工、职责,对各项目训练计划审核。江老师:牵头负责工业产品设计子项目训练计划和总结。周老师:牵头负责综合布线子项目训练计划和总结。刘老师:牵头负责企业网搭建子项目训练计划和总结。吕老师:牵头负责影视后期子项目训练计划和总结。王老师:负责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经费预算一万元,主要是学生技能训练的材料购买、收集等费用。
所开设课程的施教环境,主要是计算机实训机房和多媒教室,以及一些联办企业。
第四篇:“学科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学科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将“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既顺应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任何学生的天赋、品格、智能、体能状况总是处在相应的层面上,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发展的多元化因素决定了学生发展目标的多层次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至于出现了“吃不了”、“吃不饱”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这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学科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就是要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充分关注学困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收获,都有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现状分析
小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主要是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都有提高,都有收获。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从全体学生的基础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二是教师在课堂上追求教学过程的完整,对学生的评价缺乏针对性,没有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三是在作业布置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整齐划一,致使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
我校是一所两轨制小学,是一所区属公办双语实验小学,近年来进行双语教学实验,课堂教学效率、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周围名校林立,生源差、生源不稳定,流动性大。特别是转入学生,由于教材不同,起点不一,班级学生之间差异大,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从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造成了部分学生学力差,成绩低,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3.课题研究的意义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发展观,着眼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学生个性的差异,知识形成的过程。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互助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
(3)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界定 1.理论依据
(1)早在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大概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分层教学的理论
(2)“分层教学”是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原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因此,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2.课题界定
“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施教,通过不同的作业练习,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潜能,把“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落在实处,努力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与提高。
3.研究盲点
纵观国内外,对分层教学进行研究的不在少数。但其实大家都是在对分层教学的课堂进行研究,而且也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其实,分层教学除了课堂上教学的分层之外,还有作业设计的分层以及评价的分层,而这些方面的分层对于两头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将在已有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全面
地进行分层教学实践的研究,真正让全体学生能够自信、快乐地学习,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三、课题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分层教学的最佳方法和有效途径,实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内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
2.探索各学科分层教学作业优化设计方案,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有效的作业设计,让所有学生都有提高,有收获。
3.真正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4.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与专业素养,达到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测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1.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教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因素,通过课堂教学、日常观察、家访以及与其他教师的会诊等,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后,按各学科教学目标要求,将学生按照2:3:5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学习中等的学生,C层是学习有优秀的学生。
2.备课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设计分层练习。具体做法:(1)了解学生差异,进行分组;(2)针对差异,确立目标;(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阶段测试,分别考核;(5)发展性评价,促进提高。
3.分层教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学生回答,启发学生思维,分层练习,分类指导。课末进行教学内容小结,强化学习重点,强化分层训练,做到有同有异、有分有合,分合有致。
4.作业分层:课内外作业,分基础题、提高题两部分,基础题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只要求优秀学生完成。
5.辅导分层:课内外辅导时,因学习内容的不同而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对学困生力求做到面批面改,对优秀生加强检查督促和提示。
6.分类考核:单元检测中,提出不同要求,供三个层次的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要善于抓典型、抓全面,坚持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在实践中促进发展。
1.调查法:前期采用问卷获谈话调查的形式,做好研究前各项数据的测试,为实验做好前期准备。
2.文献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收集学习相关的理论实践资料,用好网络、媒体资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研究工作。
3.行动研究法: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改进。
六、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的理论培训和申报阶段(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1.确立课题,进行申报。
2.调查各班学生情况,完成调查报告。
3.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子课题实施方案。
4.收集国内外关于分层教学的现有资料,组织教师学习,提高研究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5.请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
1.分析学校目前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修订课题研究方案及子课题实验方案。2.以学期为单位,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每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一次,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
3.根据子课题研究方向,确定子课题研究课例,及时对采集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4.教师每月进行课题研究交流2次,写出课题研究案例(反思)2篇。5.每学期对课题研究进行专题小结,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研究成果。第三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1.进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汇报活动,请相关专家进行评议。2.进行课题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3.结题鉴定验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4.进行分层教学典型案例和课题研究成果,完成预设的课题终期成果。
七、预期成果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分学科进行教学研究,选有价值的分层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汇集成册。
2.在研究过程中,语文、数学学科的优秀作业设计汇编成《双语实验小学优秀作业设计集锦》。
第五篇: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诚信”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是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人类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世界各国均重视国民的诚信教育。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文明发展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看重诚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诚信”已经逐步深入到我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衡量人们日常行为、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准。
树木之初重育苗,立人之始在于幼。诚信教育应从小抓起。因此,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内容
1.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以诚待人,言行一致,不说谎话,自觉守纪,作业和考试求真求实,不抄袭,不作弊。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3.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纪法规,校纪校规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基本原则:
1、整合性原则:本课题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个别与集体跟踪研究。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将围绕改革课堂教学,拓展校内活动,开辟社会大课堂这三条主线,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达到研究目的。
2、主体性原则:本课题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学生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的参与,给学生尽可能充分的表现和选择的机会,还应特别注意学生参与活动的反馈意见和信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修正和优化研究内容。
3、团结合作原则: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有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决定着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在信息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开展教育。
四、实施方法:
1.实践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不断完善。.经验总结法:从活动开展的大量实践中,挖掘和总结科学有效的方法,及时推广。
3.个案研究法: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抽取部分典型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将课实施前后个案的诚信情况作比较。
4.文献研究法:研究组成员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了2003年以来国内主要教育杂志有关诚信教育等五十多篇文章,两份关于中小学诚信教育的研究生论文,从而对于本课题国内的研究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本课题中的“诚信”和“诚信教育”等有关概念进行了必要的阐述与界定。
5.调查研究法:本课题的调查对初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诚信现状作了必要的调查与分析,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为学校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提供了基本依据。
6.行动研究法:在行动研究中,课题组组织学生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并开展诚信考试签名仪式,设计了诚信专题教育活动,如诚信主题班会,诚信主题黑板报等,在课程实施中贯彻诚信教育思想的行动研究。
五、活动安排:
实验周期定为6个月(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实验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12—2014.2)准备阶段。
课题酝酿,成立课题组,拟定研究方案,确立申报,邀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调查小学生“诚信”的现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为开展研究作好准备。
第二阶段(2014.3—2014.4)实施阶段。制订阶段研究计划,深入课题研究,开展丰富的诚信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围绕课题研究进行经验总结,撰写专题论文。
第三阶段(2014.5—2014.6)课题总结及成果鉴定阶段。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将实践探索从理论上加以升华,收集课题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实验报告,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撰写结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