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项目实施校汇报材料
课改项目实施校汇报材料
板场中学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早上好。
我校教师通过新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培训以来,在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我校认真贯彻初中新课程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以扎实推进初中新课程工作为使命,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初中新课程的研究、培训、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等工作。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着眼,全面推进。我校基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实践中坚持把构建实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加大校本培训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使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认真探索初中课改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课改实施中稍取得了一点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下面我就结合第三阶段结束时我校面临的问题和专家们提出的建议,将我们学校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学校领导做表率: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将是学校走出应试教育,提升办学品位,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以乡村中学的办学条件来看,有着很大的不足之处。通过多次的专家到访及临场指导,给了我们很大帮助。那么,为了弥补我们课程改革理论上的空白,我校召开里专门的教育研讨会,教师纷纷在会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学校一致推选出业务能力较强,爱好学习,教育理念较新颖的教师为我校的学习领头人,以教研组为基本群组,开展“同伴互助式”读书活动,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对本人所任学科的新课程标准认真解读,认真做好读书笔记,通过小会及大会形式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较新颖的意见我们放在教研活动中开展集体讨论。学校教科室、教务处等部门还专门在网上收集有针对性的文字视频等资料打印或者发送到QQ群共享中共大家学习研究。除此之外,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还以“课改中的难点”为主题开展专门的讲座,主题围绕“课改后的发展趋势”、“学校课改是否能成功”等具体的话题让全体教师参与到每一次的讲座中。
二、加强教师培训,打造特色师资
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的正确认识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关系到新课程教学的成败。为此,我校把针对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作为实施新课程的首要工作来抓。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分段实施”的方法。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开设中以小组研究,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对新课改的实施对号入座。通过培训和学习,教师基本上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找准了前进的方向。此外,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参加教研组内培训,学习相关新课程实施资料等。学校安排教师自主学习,将新课程实施的理论学习作为今后教师的业务进修的主要内容。
学校的课改不能视为大学里面的纯理论研究,虽然我们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校,但是我们更重视新课改理论与我们的课堂实践相结合,如何让新课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必须回到我们的课堂,所以,学校要求学校骨干教师,中级以上的职称的教师必须上好一节示范课,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必须每学期上两节以上的示范课,年轻教师必须人人都要上公开课。我们评课方式不像以前那样搞得非常严肃,每次示范课或者公开课之后,学校教科室会在我们的QQ群中创建一个讨论组,将相关人员邀请到讨论组中,每个老师对示范课重点找学点,至少要对每一节示范课提出值得学习的地方,对公开课重点找缺点,并对每个缺点提出个人的改建方案。教研组定期将讨论组中的意见收集整理,并且对积极发言的教师给予加分的鼓励。总之,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这块耕地中来谈课改,及时对前面我们学习的理论一个最好的时间,同时也是发现我们理论匮乏的最好试金石。
三、问题与思考
(一)教师对课程缺少整体把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教学资料虽多却不实用,使教师、家长和学生无所适从。
(二)虽然各级对教师的培训做了很多工作,但教师的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对新教材的认识也是各不相同,课堂教学效果差别较大。
(三)新课程改革需要配套相应设施,而由于资金不足,学校硬件条件距新课标的要求相差较大,许多教学要求难以达到。
通过几期培训及引导以来的新课程教学实践,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观念得到了更新,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我校新课改的推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深知,课程改革之路任重道远,我们将借这次专家亲临学校进行高效课堂的培训及引导理念。我们会进一步更新理念,坚定信心,增强意识,克服困难,努力把我校的新课改工作做实、做优,把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教育改变着科技,科技也在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育必须要领先我们时代的发展,我们虽然用我们一支粉笔一本书也可以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但是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必定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为此,教育局也花大量投入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我们教室里配备了高科技的多媒体,可是我们却没有驾驭这个高科技让它服务我们课堂的能力。我们很多老师虽然也在用,但是总感觉跟我们实际不相吻合。如何让其教学设备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我们也在采取相应措施。首先我们要求我们教师懂得基本的操作,其实我们要求我们的教师主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假期间我们还专门派出教师到贵州师范学院接受信息技术培训。我们的课堂早已结束刀耕火种的年代,我们要引领时代的发展,我们就必须走得比时代更新,更远。
面对困难,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探索,结合我校实际将采取如下对策:
1、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九年一贯制学校,更有利于加强不同学科间、不同学段间的联系,拓宽学习领域,为顺利推进新课改奠定了基础。要遵循新课改思想,要创新培训和教研形式,要提高实效上下功夫,增强“造血”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改革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开展“旧教材,新理念”教学实验,改革第一课堂,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特色模式;开拓第二课堂,建立多元课外活动体系。实行“六个一”的新课程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完成一次有质量的教后记,提供一个典型个案,反思一个教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提供一份有个性的教案,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学校认真选配参加培训中基础较好的教师担任新课程教学工作,加强新课改的探索和实践。
3、完善课改评价机制。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展开,评价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特别是在评价的全面性,发展性方面,缺乏可借鉴、可操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课程改革这一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上,我们倍感肩上的担子更重,脚下的课改之路更长,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会进一步转变观念、丰富理念、坚定信念,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总之,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培训,我校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我们虽然没有产生巨变,但是我们学校课改的暗潮正在涌动,在这里再次感谢各位专家辛勤付出,感谢教育局领导对板场中学的关心和关注。
第二篇:奋进矿校课改汇报材料
奋进矿校课改汇报材料
奋进矿校位于高山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现有在校学生588人,12个教学班。专任教师23人,省市级优秀教师5人,拥有省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3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管理严格,先后被评为县“读书育人特色学校”、“教研先进单位”、“教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洛阳市规范化学校”。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一手抓特色,一手抓课改,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受到社会广泛赞誉。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我校的课改工作正在从理念层面走向实践,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课改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2010年秋季,我校把全体教师分成三批走出去,向兄弟学校学习课改先进经验,先后到半坡小学、鸦岭一中等地学习。在鸦岭一中现场会后,我校通过实际的课堂学习,提高了认识,学习杜郞口经验成了教师个人的自觉行动,他们在教学中开始了尝试,把教育局提出的学案导学法做为课改的主要方向,进而确立了我校的课改理念:打造生活课堂,点燃思维火花,保护纯真童心。学校把课改的过程宏观地分做三步走:
一、培养自己的骨干力量;
二、确立重点实验班级和教师;
三、在学校全面推广。目前,我校的课改实施已到第三阶段,并逐步形成了“六步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现将我校课改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坚定课改信念
学校在确立了课改的方案以后,即建立课改领导小组,由校长陈荣欣任组长,副校长段世文具体负责,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协作,制定了课改实施方案,分教研组制订课改计划。课改工作得到了县教研室领导和镇中心校的大力支持,县教研室岳晓红和其他教研员多次深入我校课堂,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于实验教师进行专业引领;镇中心校领导等先后来校指导课改,对于师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现场指导。
二、环境渲染,树立课改意识
让每一块墙壁说话。在校园内,每一块墙壁都可以是一所学校文化内涵、办学品味、师生素养的集中体现。“奋进矿校的学生是会学习的:我提前预习,专心听讲,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及时改错,积极利用各种方法查找资料;善于合作,仔细审题,勤于动笔,认真书写。我的课堂我展示,我的班级我管理,我的校园我维护,我的人生我把握。”这是我校在一楼走道宣传课改的众多标语中的一条,学生在这里学习和生活,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学校投入资金,为师生的成长助力,在校外过道上修建了30米长的文化长廊,展示师生风采,通过教师个人的生活照、教学随笔等,从多方面展示了教师课改的心声;还有课改以来表现突出的学生集体照,让每一个师生体会自豪和成功。正如《弟子规》所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师生们从张贴有自己照片的形象墙下走过,不自觉都有一种自豪感,也能够感受得到:人人都是矿校形象,人人都是矿校代言人。以激励师生更好地为学校、为教学、为课改全身心地付出。
三、校本研修,改变教学模式
课改需要加强全体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目前,小学课改成功的样板少,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少。我校在实践中探索,越走困惑越多,疑问越多,面对共同的处境,我校为老师们提供充分交流、探讨的平台。全体教师参与,每天中午1:00钟集合,分语文、数学两个小组活动,讨论学案的撰写和使用,研究怎样进行课改、怎样分小组,怎样让学生有效讨论、合作、交流。主备教师主讲,全体教研组成员参与,共同商议、改进。下午第四节进入课堂,实际检
验。然后分组总结、反思。教师的智慧是无止境的,经过全体教师群策群力,课改理念真正体现于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之中。
在县教研室指导下,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我校确立了学案导学法课改的方向。教师备课、上课以学案为主要的手段。在学案设计中考虑让学生参与,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基本形成了①激趣导入、目标定向;②学案引领、自主学习;③合作探究、交流展示;④展示质疑、精讲点拨;⑤训练评估、当堂达标;⑥回扣目标、收获反思,“六步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的编写分五步:第一步,个人准备。首先教师个人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阅读教参,查阅资料,研究教材和教法、学法,按照上述内容要求写出学案;第二步,集体研讨。在集体备课时,对个人的学案进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确定出教学目标、问题情景、围绕每个知识点组织的学习活动,对应训练、达标训练题,以及相关的教学措施和方法。第三步,每个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把确定的学案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部分内容,做到求同存异,针对性强。有时为使学案的编写更加精细,就每人一节或一章内容,这样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去编写。第四步,在集体备课时间,再进行及时讨论、改进,以求更加完善。第五步,任课教师利用学案,结合实际教学经历,经过课后思,再修订、研讨。
学校推进课改的具体操作过程为:确定陈爱利、张延伊、闫秋香、苗约芬四位教师为实验教师,四二班和五二班为实验班级。先由实验班级的实验教师开展公开课活动,全体教师参与、讨论,实验教师和学生适应课改的需要,养成习惯,参与的教师熟悉课改全过程,掌握课改以后的教学环节,把握学生活动的频率和效率,知道如何做平等中的首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展示自我,学会学习。再由实验班级的其他教师上公开课,实验教师做具体指导,由点到面;然后在学校全面铺开,人人上达标课。目前,我校已进行到第三个阶段,三至六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课实现课改全覆盖,所有教师上课一律采用学案导学。形成制度,养成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另一个方面,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电脑的基本操作,能够自己制作课件,自己打印学案,自己处理成绩等,用现代教育技术助推课改。
四、硬件保障,夯实课改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校为了课改,上个学期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6000余元,购置了两台电脑,并联接入网,专供教师查找资料,编辑学案;本学期伊始,即拿出2万余元购置一体机,只要老师们编辑出学案样本,即能高速高质量地印刷。学校还出资7000元为三至六年级每个教室配备了墙壁大黑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的空间。在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成长,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先后投入5000多元购进课改类光盘230盘、教师专业发展书籍264册,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机会。
五、构建舞台,改变师生关系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学校为师生的成长提供便利,搭建舞台,让师生在这块舞台上成就梦想,放飞希望。
课改以来,教研室领导多次到校检查,在11月25日的县教学视导中,教研室领导对我校的课改工作予以充分的肯定。从过去的没有行动、一无是处,到有了一点课改的味道,到现如今的比较成功,课改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深入。我校语文组陈爱利、张燕伊,数学组苗约芬、闫秋香老师受到县教研室领导的表扬,并被邀请参加县组织的学案撰写研究工作。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对于课改,老师们经过学习以后心中有数,可是对于学生而言,却完全陌生,要换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完全不适应。怎样才能有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呢?老师们经过思考,在一起研究、尝试,讨论、改进,最后由实验教师在实验班级培养学生,分小组,重点指导小组长,手把手地教学生应该怎样汇报和展示,怎样应用学案学习,怎样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进展情况,怎样帮助他人、纠正错误、补充问题,怎样发挥自己小组所有成员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潜能,怎样向其他小组挑战,怎样调控整个课堂的气氛和节奏。课堂上教师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多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一个个实际问题,通过实践不断得到解决。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精彩,教学因学生的展现而提高。老师们为学生的表现惊异了,不相信自己的学生会在短时间内有那么大的变化,真的体会到课改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课改的决心更坚定了。
课改后,教师变了,学生变了,课堂也变了。通过课改,教师的理念新了,课堂教学活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大了,教师激励的语言多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等呈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多了赏识,少了责备。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评价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地成长。多了自主探究,少了现成答案。针对性、发展性和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体现,他们在课堂上与学生和谐相处,是平等中的首席,引导学生学习、发现、交流、探究;学生与学科近了,学生和老师近了,师生
互动多了;学生们学习着、快乐着,老师也快乐着;学生们兴奋着,老师们激动着。
六、问题总结,创新课改思路
尽管我校的课改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导学案在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应用于课堂,有时候编写的不是很好,造成学生的预习中出现了预习不彻底,或者问题发现不到等现象。
2.课堂上展示的是一少部分比较活跃的学生,还有大多数不善于表现的学生期待关注。可是目前来说能够做到的,还只是让这一少部分学生占有“话语权”。对于学生的分层教学、展示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课堂上关注的是预习、展示、反馈等几个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淡化了,突出的只是思想的交锋,语言的浅层次对垒,欠缺的是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进一步的探讨。
4.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没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
总之,我们也认识到课改之路的艰辛,课改的进程难免有许多的问题和困惑,有的是因为我们的眼界不够,知识和专业能力欠缺,还有的是我们个别老师的想法,看起来好像还很可笑,可是对于我们却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总的来说,我们课改的方向不会改变,课改的目标不会动摇,在今后的课改征程中,不管出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坚定不移与时俱进地搞下去,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进步我们的导学案,使它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服务于我们的学生,服务于我们的新课改。逐步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达到“会学”,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课改汇报材料 )
课改之我见
——课改交流汇报
天池中心小学
乔春玲
县局领导来我校调研中,深入课堂听了我的语文课,这节课发挥比较好,学生学的也很轻松。教研室主任这样评价我的课堂教学——“你可能是教研的领头雁”。听了这句话后,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而是倍感责任重大。我觉得也许在场所有人只有我真正理解了这个“领头雁”的意思,这不是一句简单普通的评价,而是更高的要求。第一,雁不单飞,因为那样生命不会长久,正如我们的教育不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集群体之力。常言道:一枝独秀难为春。第二、雁的领头者则承担了最大的压力,掌握整队的方向,这正是我现在的责任。怎样做个对得起全队的领头雁,和大家一起飞向课改的暖阳地。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转变思想,利用好身边的优势资源。
思想指导着一个人的行为,在教育这条道上能走多远,怎样去走,取决于我们的观念。落后的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逐渐的吞噬,和铜化教师的思想。在几乎全部为农村家庭的环境中,有限的文化人,而周围都是大于我们数倍的农民。我们学到了憨厚、朴实,却无从获得先进思想和理念。这点我有深刻体会,能走到今天也与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培养锻炼是分不开的,先后两次的骨干教师影子培训和北师大骨干班主任培训让我从教学方法,到教育工作方法都经历了的蜕变。当我第一次跳出井外看世界的时候,才让自信的自己感到愚昧,使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课堂教学的作用,并决心实验。因此,我觉得在课堂改革之前,先转变教师思想,多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与其告诉教师“生本教育”课堂改革有多值得学习,不如让教师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我们所有教师除了参加网络研修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外,很少能得到亲临现场的震撼。哪怕是县内的一些优秀课例我们都很期待。
二、看轻课堂模式,看重时效性。
我们大量的提倡“生本教育”、“学案导学”、“同课异构”等教学模式,有时难免过于急于求成,致使抛弃了内涵而追形式。我们应该潜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去摸索,去尝试能够适合于自己,适合于学生,适合于教材的方式方法。课改要实现的是理念的转变,而不是形式的转变。目的就是追求“高效”,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消化更多知识,而不是在最短时间内教给学生最多知识。我认为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无所谓场合,无所谓教学方法。孔子没有总结自己的方法是什么?也没有追寻某种模式、没有确定教室,杏坛、溪水边,成就了名垂千秋的教育家。因此,我们要认准目标,否则华而不实则不如不改。我无论自己上课还是评课,首先考虑教师这种设计的实效性,花费这些时间来做是不是最值,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三、夯实基础,才能顺应发展。
近几年连续的大面积招考教师,教师学历上升了,但专业水平却降低了,尤其小学教师。知识学历的重要远不如专业技术的重要。直观来讲,小学课程初中、高中毕业后在知识层次上应该不成问题,但对待小学生的方法大学生也未必具备。我只是一个中专生,庆阳师范毕业,在我们学校我的学历很低了,但我们接受的是专业的训练,例如:“三笔字过关,普通话达标等基本功练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中国汉语基础知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好多校友都远超大学本科生,这并不是说本科生水平不高,而是很多专业不对口,或专业对口,学习研究方向不对口。什么教育管理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我们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做法。但面对这种形式,我们应该加大在岗学习力度,不是抄抄学习笔记应付检查。而是有计划有标准的培训学习,比如主题演讲,各种经验交流。学科知识、技能大赛等活动,调动教师积极性,练就老师应对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在目前的这种现状下,适当的逼逼教师我认为也是可行的,先强迫着去做,逐渐教师水平提高了,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就有了。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顺应万变、得到发展进步。人的多形式固有的,外在环境的压力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四、教育资源分布尽可能的均衡化。
现在要求开足开齐全部课程,却没有配备专业化的教师,语文课、数学课上有我们的身影,音乐课、体育课上也有我们的身影。每个教师身兼数职,代课三四门,除语数外其他全为业余,还需要摸索学习,尤其是农村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的空缺,导致所有老师门门都教,但门门都不精。每天教学节数五节左右,身心的疲惫,事务的繁杂让老师无心研究。既保证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均衡发展很重要。我个人也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以学生为对象实验变形记,何不给老师也来个变形记。将条件优厚学校的教师与偏远山区的教师进行短期对调,即达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让基层学校学到方法,也让城镇教师多一份体验和感悟,同时都收获了一些经验,各有所获,两全其美。
五、我校目前的做法。
在学区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我们也在上学期开始潜心实验,研究学习,确定了三名教师与我一起尝试,虽说效果不是很明显,但老师们的心态变了,尝试该放手则放手,解放学生思想,教师退居指导地位。这期也将加大力度,再有气色后继续带动其他教师。同时我们也去基层学校帮扶,让更多的教师明白课改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关于教学,我本人想到和看到的就是这些了,也许太偏激,也许太短浅,也许太过主观,不合理的地方恳请领导海涵。我也将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发挥领头雁作用,和我校教师们一起飞向教育的暖阳地。
第四篇:课改汇报材料
扎实、稳步、有效的推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石桥镇回民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引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保障,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立足实际,人人参与,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借鉴汲取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双分管理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借鉴“三疑三探”的优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改革目标
目标:以“双分管理教学法”模式为主,汲取“三疑三探”模式的优点和精华,结合我区小学语文“以一带多”和数学“双分管理”模式的特点,比较研究,相互渗透,熔炼吸收,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规划落实
1、(11月17日—21日)宣传发动,理论学习
本周为宣传发动和理论学习阶段,首先创造新课改环境氛围,学校制作课改宣传横幅一个,课改宣传版面三个,“双分管理”流程图、“以一带多”流程图、“三疑三探”流程图共计31块。另外班级制作新课改评比栏14个。其次组织全
体教师认真学习宛龙教体【2014】115号文件和石桥镇《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推进方案》,营造课改氛围,使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研讨“双分管理”和“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
2、(11月24日—28日)理论考试;教师上教改移植课
本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双分管理”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考试;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去西峡学习的四名教师上课堂教学改革移植课,使全体教师从理论到实际的全面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模式。
周三下午:语文
汪前果
王同春
数学
柏
静
周枫
3、(12月1日—5日)尝试运用
本周全体教师尝试运用新课改模式进行教学,为了稳步推进教学改革,学校组织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上课堂教学改革公开课,使全体教师进一步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为全面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扎实基础。
周三下午:语文
吕黄珞
潘东彦
数学
朱应鹏
甘海红
4、(12月8日—12日)全面运用
本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进入课堂,为激发全体教师的课改决心,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要求学校领导带头上课改公开课。
周三下午:语文
王国法
李春保
数学
王
伟
朱士保
5、(12月15日——)随机听课
从本周开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将按照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随机听课,进行有效的帮扶和指导,择机组织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座谈和上示范引领课,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不力的教师,学校组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一对一的帮扶。
第五篇:课改汇报材料
课改汇报材料
花古中学谭长征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花古中学的谭长征。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谈谈我在课改中的一点感想。
我校是从2011年下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确定七年级143、144班为课改班级。对于这一项工作,我校领导十分重视,他们宣传动员,购买资料,带老师外出学习,完善教学设备,制定方案,加强管理,做好后勤保障等。参与课改的老师也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我有幸担任了144班的班主任和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作为课改的一线教师,我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究。
一、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改革,对同学们来说,意味着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开始,他们充满期待与好奇,同时也会感到一种莫名的胆怯与害怕,甚至会感到茫然失措。针对这一情况,我先做好发动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课改,认识到新课改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消除恐惧感,同时又让学生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的挑战,需要足够的勇气与信心。接下来就是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布置教室,建设班级文化,营造课改氛围,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学习合作小组,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那么怎样建立好学习小组呢?我先把学生按成绩的优劣分为三个层次,每组8个人,第一层次2个,第二层次4个,第三层2个,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对八个同学进行具体的分工,组内还实行“师徒结对”制,以便一对一,一帮一。这样成绩好的觉得有人欣赏自己而动力十足,基础差的为有机会表现自己而感到兴奋。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与口号,用以激励。另外我还制定了学生评价方案,既有课内评价,也有课外评价,既有老师评价,也有学生评价,评价的目的就是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组与组竞争,组内成员相互竞争,这样就能更好的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刚开始,大部分学生都不适应,课堂上胆怯,说话声音小,不敢主动的表达自己,就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并且利用休息时间与学生交流,发现有问题及时矫正,慢慢的学生胆大了,课堂上就变得轻松了,有些同学就会乘机捣乱,因此纪律的约束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必须保证课堂活而不乱。
二、教学工作
我校实行严格的集体备课制度,上课前必须编写导学案,并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事先预习。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把预习落到实处,我采取的办法是先自主学习,不能讨论,然后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疑问收集在一起,在组内提出来讨论,讨论后组长再收集组内不能解决的所有问题,等上课时集体讨论解决。上课,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能弄懂的问题,学生讲解,学生弄不懂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完成,我时刻提醒自己,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当然,每个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他们的基础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因此我对他们的分工不同,布置的习题也不同,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体会成功的机会。在这里,我最想提的是我班同学自己发现的一种学习方式,数学复习课或自习课,各组利用自己的小黑板,组内同学相互出题,答题,讲解,成绩差一点的同学就做最基础的题目,成绩较好的同学就做较难的题目,大家争先恐后的,都想做做小老师,也都想表现表现自己,有时为了不同的解题思路,还会争得面红耳赤,有时,有同学做错了,大家就争着讲解和更正,而做错的同学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我想这与传统的在作业本上独自完成练习比较起来,其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班的学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的教学模式让许多学生由被动、胆怯变得主动、大胆,他们充满了自信,敢于表达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模式,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很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还积累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提高,如我班的数学成绩在七年级四个班中是遥遥领先的,这应该与课改是分不开的吧。课外,我偷偷听同学谈论的话题也多了,他们会情不自禁的用普通话,会谈论这个题目如何讲解更好,会像模像样的发表对同学的看法。
当然,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我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1、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并一再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把握开放度,我们感到比较难操作,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是教学中常有的现象。
2、优生发展与扶持学困生很难兼顾。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和要求,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而学困生因为基础的薄弱,参与性、主动性的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常常是问题刚想到一半,结果已被他人得出。学困生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达的机会。
3、我们是农村中学,学生基础较差,优生的数量较少,又加上学生资料较少,知识面教窄,因此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广度和深度不够,有些学生有想法,却表达不清,或找不到适当的词汇,这一问题在语文等文字课上表现得更突出。
4、老师的资料也远远不够,尽管现在网络盛行,但我在网络上找不到系统的理论知识,也看不到一节完整的课改示范课,我想我们还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老师在实施课改时没有明确目标,只是很茫然的学习外校的上课形式。
在以后的课改工作中,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理论指导,期待着更大力度的改革,让我们一起把课改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