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2 12:0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册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册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篇:册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

册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修订)

为进一步完善我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保障中小学教师享有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登记对象

全县在职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民办学校)。

二、登记范围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我县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且符合以下规定的培训,取得合格证或学时证明的,其培训学时实行登记。

(一)集中培训

1.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

2.经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委托的县级及其以上教师培训机构、高等院校、教育科研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

3.学校选派参加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机构组织的教科研培训活动。

(二)远程培训

由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由教育部推荐的具有教师远程教育培训资质的机构承办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三)校本培训

1.经县教育局同意,中小学校与县级及其以上培训机构或高等院校合作,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的集中培训;

2.由学校集中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教科研活动,校际间联片教研活动等。

三、登记办法

(一)学时登记

学时登记采用由省统一印制的“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证”(简称“登记证”)。

学时登记由学校负责。学校设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员和审核员。登记员和审核员对登记结果负责。教师参加符合登记范围的培训后,登记员根据培训的有关文件、通知、学习记录和培训单位颁发的结业证、合格证或学时证明等进行相应的学时登记并签字(盖章),经审核员审核后签字(盖章)认可。

(二)学时计算

登记的学时含“集中培训”学时和“校本培训”学时两类。

1.集中培训:

县级及其以上集中培训计为“集中培训”学时。按实际培训天数计算。全天计8学时,半天计4学时。五年累计集中培训登记学时数不得低于240学时,其中学科培训登记不低于200学时,师德培训(含法制教育)不低于40学时。

2.远程培训:

完成学习内容,取得合格证,按培训模块规定学时数的50%计算为“集中培训”学时。五年累计登记学时数不高于50学时。

3.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按1课时为1学时计算为“校本培训”学时。五年累计校本培训登记学时数不高于120学时,其中学科培训登记不高于100学时,师德培训(含法制教育)不高于20学时。

4.其他培训。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

(1)学历提高培训:五年内,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在取得与其任教学科同专业的学历或学位证的当年,一次性记入“集中培训”学时。其中,小学教师取得大专学历、初中教师取得本科学历、高中教师取得硕士学位的按60学时计;小学教师取得本科学历、初中教师取得硕士学位的按80学时计。

(2)脱产学习:经组织安排教师参加离岗脱产学习,取得合格证后,按实际培训天数计算“集中培训”学时,但学时数最多按20天计为160学时。超过的培训时间不再计算学时。

(3)主讲教师:中小学教师担任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的主讲教师,凭承办单位证明、课程表(加盖公章)及讲稿等资料计算相应学时。担任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送教下乡、巡回讲学等授课的,按其实际授课时数3倍计算“集中培训”学时,其登记学时数累计不超过150学时;担任校本培训授课的,按其实际授课时数2倍计算“校本培训”学时。

(4)新教师培训:新入职教师参加岗位培训的120学时实行单独登记,不记入集中培训360总学时。

(5)校本研修:经县继教办(办公室设在教师培训中心)审核同意,有活动方案,有活动记载的以学校为基地开展的各种教师教育活动,按每小时1学时计算,中心发言人按每小时2学时计算。活动记载应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主持人、签名册、活动内容、讲稿等信息和材料。本项每学年最多可计20学时。

(6)自培自练:每完成以下一项者,登记5学时,每学年最多20学时。◆必修课程有读书笔记(必修课程的读书笔记可用作“学风建设”的读书笔记)◆全年听课在20节以上

◆每学期写一篇课堂教学反思(全年有2篇以上的)

◆每学期写一篇论文或经验总结(全年至少2篇)

◆每学期开发一件课程资源(全年有2件以上)

(7)科研课题。参加课题研究,主研人员根据课题立项单位的级别,每学年分别计学时:国家级50学时、省级40学时、州级35学时、县级30学时、乡镇级25学时、校级20学时。协研人员按主研人员学时量的三分之一计算。

(8)论文交流。参加学术研讨会,提交入选的学术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按会议主办单位级别,分别计:国家级20学时、省级15学时、州级10学时、县级8学时、乡镇级4学时、校级2学时。

(9)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按报刊的级别,每篇(不低于1千字)分别计:国家级20学时、省级15学时、州级10学时、县级8学时。

(10)教学竞赛。经任职学校同意,参加教育教学方面的竞赛并获奖者,按主办单位的级别,分别计学时:

国家级一等奖20学时,二等奖15学时,三等奖12学时;

省级一等奖15学时,二等奖10学时,三等级8学时;

州级一等奖10学时,二等奖8学时,三等奖5学时;

县级一等奖8学时,二等奖5学时,三等奖3学时;

乡镇级一等奖5学时,二等奖3学时,三等奖2学时。

(11)教学示范。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公开课(研究课)活动,听课者按听课时间计算;主讲者,县级及以上组织的,按其实际授课时数3倍计算“集中培训”学时,其登记学时数累计不超过120学时;担任校本培训授课的,按其实际授课时数2倍计算“校本培训”学时。

(12)校外教研。经任职学校批准,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以正式会议时间计算,按实际活动时间以每小时1学时计算。

5、说明:同一活动,同一成果不能重复计算。如参加教研活动,同时又提交论文,只能计一项;同一论文,既会议交流又正式发表,也只能计一次;参加各种竞赛获多级奖励,只能计一次。其它可能出现重复的活动或成果的学时登记办法类推。

四、组织管理

我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按照分级负责的办法进行审查、审核和备案。

(一)实行培训备案制度。各乡(镇)、校组织符合登记范围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须将培训文件和方案(含培训时间、培训学时、培训内容、课程安排、师资配备、食宿安排、经费预算等)等至少提前15日报县继教 “工程办”(设在教师培训中心)备案。

(二)学校对登记结果进行审查。各级各类学校要及时、如实地登记和审查教师培训学时,做到内容翔实、资料完备、数据准确。

每学期末,学校对学时登记情况进行一次校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加盖学校公章。学校每学年对学时登记情况进行一次汇总并填写汇总表,将汇总情况报县“工程办”审核。

(三)县“工程办”对登记结果进行审核。县“工程办”根据培训备案资料对学校学时登记汇总情况及汇总表进行一年一次审核,同时对“登记证”登记情况进行随机抽查,然后签署意见和盖章。

每五年,县“工程办”对经审核认定完成规定培训学时的教师进行统计汇总,将汇总情况及汇总表上报州教育局进行审核,然后报省工程办备案,并作为颁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的依据。

(四)各级使用的汇总表格由省统一制作。县、乡(镇)、校都要建立和完善登记管理信息化体系,实行电子档案管理。

(五)各乡(镇)、校要加强继续教育培训登记的监督管理,使继续教育培训登记管理程序规范、结果真实。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对违规者要视其情节予以严肃处理。

(六)考核评估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是我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县教育局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校培训登记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评价。

五、本办法从印发之日起实施。

2011年9月22日印发

第二篇: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十二五”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依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7号)、省人社厅《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条例》(粤人社发„2010‟89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大力加强“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粤教继函„2011‟22号)和《2011-2015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中小学教师,是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小学、幼儿园的专任教师及中小学实验教师(实验管理员)和图书管理员;市、区两级教研部门、科研部门、电教部门、少年宫和教师进修学校,以及其他事业机构中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在职人员(上述人员以下统称“中小学教师”,上述单位以下统一简称“中小学”)。

第三条 参加继续教育是提升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参加继续教育的结果作为中小学教师资格再注册、岗位聘任、验证考核、职称晋升、名优评选等的重要依据和必备条件。第四条 为加强继续教育信息管理,我市中小学教师实行全市统一编排学号、统一学时管理,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必须真实准确地载入“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以下简称“继续教育网”),并与“广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等进行数据统一对接。

第五条 我市中小学教师必须完成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其中,公需课不少于3天或18学时,专业课不少于7天或42学时。每天按6学时计算,每学时为45分钟,一天不足6学时的,按实际学时计算。

第六条 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验证以“继续教育网”)登记的继续教育公需课、专业课和其他培训记录为依据,按照须完成的继续教育内容及学时要求进行验证。

继续教育周期验证的周期为我市中小学教师从事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职称)工作的年限,超过5年的以最近5年计。周期验证的要求是: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周期内须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累计总学时要求,其中包括每年对公需课、专业必修课等的要求。

今后,继续教育验证将作为继续教育周期验证的依据。以5年为一个继续教育周期的验证为例,须提供5年内每年验证的结果。

第七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及登记分为三大类:

(一)公需课 公需课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公需课目录中的课程为准。每年我市中小学教师可参加由市教育局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指定的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在 “继续教育网”上学习考核合格者,由“继续教育网”自动记录课程学时。参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基地组织的公需课学习,须由个人在“继续教育网”上申报,并把学习结果证明(佐证材料)扫描或拍照上传,经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后,由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

(二)专业课

专业科目指南中规定的必修内容由省教育厅提供。专业科目指南必修以外的学习采用以下方式学习、登记: 1.面授培训:参加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培训机构实施的课程学习或其他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专业培训,通过个人在“继续教育网”上申报,并把学习证明扫描或拍照上传,经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后,由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

2.远程培训:通过“继续教育网”学习的网络课程,其培训学时由“继续教育网”自动记录。参加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培训网站组织的网络课程学习,凭获取的成绩单,扫描或拍照上传至“继续教育网”上,经所在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由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3.专项培训: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施教机构组织的专项培训,其参训学员的学习成绩由施教机构在“继续教育网”上进行登记。

4.校长培训: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校长培训(含校长专项培训),其参训学员的学习成绩由委托实施的校长培训机构在“继续教育网”进行登记。参加国家级、省级组织的校长培训,由学员将参训成绩单或证明扫描(拍照)上传至“继续教育网”上,进行培训学时申报,经学校核对原件、初审,所属校长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

5.教研培训:由市、区两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学科教研培训,凭教研部门出具的有效证明,每年登记10学时,由个人在“继续教育网”上申报,并把学习证明扫描或拍照上传,经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由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

6.学历教育:在任职年限内参加各种在职学历教育,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的,每年登记不超过28学时,凭其所读院校的考试合格成绩单,通过个人在“继续教育网”上申报,把学习结果证明(佐证材料)扫描或拍照上传,经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由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

7.企业实践锻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每两年参加企业或生产服务第一线实践两个月,视为完成两年专业课学时,由学校或组织机构出具实践证明,个人将证明扫描或拍照并上传“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学时申报,经单位初审,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

8.课题、论文、专著等成果:当年取获得专利、出版专著、完成省级以上专业课题或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等,成果的主创人可计算完成当年专业课28学时,成果的非主创人员可计算完成当年专业科目14学时;完成市级专业课题或在市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等,成果的主创人可计算完成当年专业课14学时,成果的非主创人员可计算完成当年专业课7学时。个人在“继续教育网”上申报,把学习结果证明(佐证材料)扫描或拍照上传,经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后,由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学时。

凡作为培训者身份参与培训授课、开讲座、作报告、实践指导、技术操作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活动,按实际开展的学时数的双倍计算所获得培训学时,其中在“继续教育网”上推广新技术或学习成果,按浏览人次计算每100人次登记1个学时。由施教机构给予培训者任务证明书,个人将证明书扫描或拍照上传至“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学时申报,经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学时。

(三)其他培训

1.校本培训:参加校本培训活动,由学校申报课程、组织实施、考核评价后,统一在“继续教育网”上为教师申报校本培训学时,再经所属教师培训机构审核确认其他培训学时(每年登记10学时-24学时),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区、县级市制定。市直属学校校本培训的实施由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制定。

2.相关活动:参加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活动,按实际学习天数每天6学时计算,不足1天按实际学时计算。由施教机构给予参训证明书,学员将证明书扫描或拍照上传至“继续教育网”上,进行申报,经单位审核同意后,所属教师培训机构确认学时。

第八条 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竞争、择优机制。通过开展项目公布、实施方案征集、专家评审,遴选一批符合资质要求的培训机构(基地),委托组织实施。

第九条 运用多种手段开展培训绩效管理。

(一)面授培训。我市将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市、区两级专项培训项目,实行网上项目注册,统一在“继续教育网”进行登记,包括:培训机构名称、培训项目介绍、参训学员资料、培训方案及培训总结等。参加专项面授培训的教师,在培训结束后或完成阶段性培训任务后,必须在“继续教育网”填写调查问卷,并作为其获得培训学时或项目培训结业的必需内容。市级重点培训项目将组织专家进行培训绩效评价。

(二)远程培训。参加网络远程培训的教师,需要按照学习流程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填报反馈意见。通过整理分析网络课程的培训满意度,作为已有课程保留或淘汰的重要依据,并为考核在线辅导教师工作情况作参考。

(三)校本培训。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加强对校本培训的业务管理,认真审核申报课程,加强指导,定期组织工作检查、督促,确保校本培训落到实处。

第十条

各单位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档案管理,做好中小学教师申报学时证明材料的保存工作,自觉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工作检查。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做好参训学员的培训情况档案管理,培训结束后给参训学员发放培训学时证明,给参加培训的培训者发完成任务证明(包括:记录参训时长、学时等)作为申报材料,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或擅自中断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要及时通报,所在学校和有关单位应督促其改正,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对在继续教育中弄虚作假、骗取成绩的个人和单位,要严肃处理;在试用期内的新教师不参加培训,不得转正上岗。

第十一条 按照兼职为主、专职为辅的原则,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性培训者队伍。选聘高等院校、教科培单位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企业的管理者和专业技师,以及中小学名师参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第十二条 政府财政拨付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或挪用。第十三条 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施教机构要严格按照市物价部门核定的继续教育培训费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

第十四条 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面授课程和网络课程进修,其学费由本人负责25%,任职单位负责75%;参加提高学历层次进修的,凭学业成绩证明或学历(学位)证书和学费发票向任职单位申请报销学费,其学费由本人负责30%,任职单位负责40%,市教育局负责30%。各区、县级市可参照市级的规定,制定本区、县级市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进修的学费报销比例。

参加由市教育局组织的境外短期培训,市直属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费由本人负责20%,任职单位负责30%,市教育局负责50%。各区、县级市属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费由市教育局负责20%,其余80%由教师个人、任职单位和区、县级市教育局负责,具体分担比例由各区、县级市教育局确定。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广州市教育局负责解释,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细则

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细则(试行)

时间:2013-4-22 下午 02:25:57 点击: 75

核心提示:请按文件相关规定,规范、准确折算学时。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细则(试 行)根据《四川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试行)》、《四川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川教师...请按文件相关规定,规范、准确折算学时。

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细则(试 行)

根据《四川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试行)》、《四川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川教师〔1997〕24号)和德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德市教师〔2003〕12号)及《德阳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使用《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德教人〔2008〕111号)的文件精神,针对我市教师继续教育实际情况,本着“规范管理,注重实效,切合实际”的原则,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细则。

一、登记对象及学时规定

1、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每学年完成不少于10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时间;新教师每学年不少于12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时间。

2、每学年规范性培训学时、灵活性培训学时各占50%(旌阳区教师培训中心规定:每学年听课不少于40节)。当年完成的继续教育学时超过规定学时部分的不得移做下年登记。

3、职员、工人、年满55岁的男教师、年满50岁的女教师须参加培训登记,但对学时任务不作要求。

4、学时统计时限为每年的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日。

二、登记的范围

1、规范性培训:

1)由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及以上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继续教育内容的培训,中小学全员岗位素质培训、业务培训、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专业知识及更新与扩展专题培训等。

2)由县(市、区)级教师培训中心(进修校)组织的公共理论课培训、业务培训、集中培训、交流、竞赛活动、各学科教研会、专题培训、新教师培训等。

3)由市、县(市、区)师培中心(进修校)举办的各级校长培训班、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秀培训班和班主任培训班等。

4)提高学历层次培训及职称晋级培训考试合格者。5)县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的研究活动。

2、灵活性培训:

1)自我研修(含读书笔记、教学反思、自主研究等)。

2)学校自行开展的校内外教学观摩、教研组学科组活动、常规听课。3)校级竞赛课、示范课、教研课,经验交流等。

4)文章撰写、发表、交流、获奖;教育专著及教材编写。5)教研室备案的校级课题研究活动。6)基本功训练、教材教法培训。

三、登记学时计算标准

1、参加市、县(市、区)级及以上培训活动,每课时以1学时计。承担主讲、经验交流发言,县、市、省分别按一课时2、4、6学时计。

2、灵活性培训的学时登记和折算标准按原川教师[1997]24号文件执行(具体按附件一进行登记)。

3、参加各级各类开展的专题讲座、教研组、学科组活动,听课者,按实际听课时间以每一小时1学时计;校内外听课,听者每课时以0.5学时计。

4、承担专题讲座、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分别以每课校级2学时、片区3学时、县级5学时、市级7学时、省级9学时计。获得等级奖者,可按级增计1、2、3、4、5学时。

5、承担县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的主研人员,每学年计规范性培训15学时、市级21学时、省级30学时;辅研人员分别计5、7、10学时。校级课题组成员每学年计灵活性培训10学时。

6、文章发表、交流及获奖。文章发表:国家级每篇以12学时计;省级8学时计;市级5学时计;县级4学时计;文章交流:国家级每篇以10学时计;省级7学时计;市级4学时计;县级3学时计;校级1学时计。文章未发表和交流的纳入自我研修学时。文章获奖:国家级增计10学时;省级7学时;市级5学时;县级3学时;同一论文在多级别刊物上发表,就高计。

7、编写教材、撰写教育专著。独立编写教材、撰写教育专著者,其教材或专著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每千字以10学时计,合著按照以上标准第一人八折计学时,其他五折计学时。

8、学历培训及职称晋级培训。考试合格一科计规范性培训15学时、不合格不计学时。参加学习但未参加考试的纳入自我研修,计5学时。

9、自我研修每学年最高计20学时,统一在学期末录入(实际学时按学校考核结果计算),其它培训信息中不得重复录入自我研修内容。

10、教师参加竞赛。获省、市、县(市、区)、片区一、二、三等奖分别计省上12、11、10学时,市上9、8、7学时,县(市、区)上7、6、5学时,片区4、3、2学时。

11、教师指导学生参赛获奖。获省、市、县(市、区)一、二、三等奖分别计省上7、6、5学时,市上5、4、3学时,县(市、区)上3、2、1学时。

12、同一活动,同一成果不能重复计算列入登记。

未尽项目学时计算标准可参照(附件)执行。

四、责任及要求

1、学校要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常规制度,有专门的领导机构,有专人负责登记,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平时有检查。

2、学校每学组织参加由市、县两级培训机构组织的全员岗位规范性各类培训不得少于50学时。市、县两级要求全员参加的培训,学校必须组织全员参加。

3、教师未完成规定培训学时的,当考核为不合格,不得评优、晋级。

4、登记员上网录入前负责审核相关材料,单次培训超过40学时的需出具县(市、区)培训中心(进修校)学时证明并经校长认定,县(市、区)师培中心(进修校)审核。

5、凡借调人员,其继续教育登记由借调所在学校将其资料转原所在学校统一登记。

6、凡从外省、市(地区)调入我市的教师,其以前接受的继续教育学时应按上述规定由县(市、区)培训中心审核后予以网上登记。

五、验证的操作步骤

1、登记:

(1)登记员应及时上网录入培训信息、进行学时登记。

(2)每年9月1日前由登记员按规定的时间范围统计学时,认真审核后,详细填写与网上数据一致的《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汇总学时花名册》。

2、公布:每学期末,各校在网上下载本期学时报表,公布教师完成情况。

3、审核存档:学校登记员小学持两份、中学持三份经学校审核盖章的、与网上数据一致的《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学时汇总花名册》于每年9月1日至9月30日上报审核确认。小学送县(市、区)师培中心(进修校)检查审核并加盖印章确认后予以存档;中学经县(市、区)师培中心(进修校)检查复核并加盖印章后,报送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审查确认后存档。

4、学时:对因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或其它需要学时证明的教师,由学校派专人统一办理。将相关资料按分别填写完整报送县(市、区)师培中心(进修校)进行审查,经审核合格后统一由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办理《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证明》。

六、此实施细则从二○一○年四月一日起实施。

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

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附录

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时登记折算表(一)

(培训学习类)

培训类型 培训级别 学时折算 备注 培 训 类

规范性培训 由市或县主办 按教学计划。经考核合格者以实际学时计

含各种类型培训班,有教学计划,有教材有考核。专题讲座

主讲者每节 7学时

听者按每节课计一学时

听者以听课笔记依据进行登记 县 5学时

片(区)3学时

校 2学时 基本功训练

每学期≤18学时

含口头表达能力,三笔字,实验操作教具使用和制作、教材分析和教案编写能力,按县或校的培训计划实施 教材教法培训

自学

每学期≤8学时

按县或校统一布置的计划自学,有自学笔记。

教 研 类

各种类型的公开课

市 主讲者每节 7学时

听者按每节课计0.5学时

含教研课,优质课,观摩课,汇报课等,听者以听课笔记为依据进行登记。县 5学时

片(区)3学时

校 2学时 教研会 校

参加者以研究时间折半计算

有明确研究课题,有准备,有研究结果,参加者有发言记录。市 县 校 学历培训 函授自考

每及格1科记15学时,不及格不计学时

以成绩通知为依据登记

德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折算表(二)

(科研著作竞赛类)

内容 级别 学时量(折算)

专业论著 交流文章 市 每篇4 含任教学科或对学生思想教育,班主任工作,不含报道新闻,杂谈等。每篇不少于800字

县 每篇3 区片 每篇2 校 每篇1 论文 国家级 每篇12 任教学科的学术性论文每篇不少于800字 省级

每篇8

市级 每篇5 县级 每篇4 教材 合著 每1万字10 出版发行

独著 每1万字15

其它

新教师 每期10—15 学校安排指导年轻教师效果确定具体登记学时

指导 学生竞赛获奖

一等 二等 三等

同一学生获奖只计最高级奖

省 9 7 5 市 5 4 3 县 3 2 教师竞赛 级别 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有获奖证书

市 9 8 7 县 7 6 5 区片 4 3 2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书填写要求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书》填写办法:

(一)该证书每学员一本,由学员填写,经县(市、区)以及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学员持有,作为优先评聘和晋升教师职务的依据之一。证书自发证之日起有效期五年。

(二)任教学段、学科:任教学段填写小学,任教学科填写教师所教学科。

(三)发证单位:不填

(四)教师编号:填郑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卡编号。

(五)培训周期:填写第四周期。

(六)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登记:对于参加第四周期第二期岗位培训的教师,按照所发学员成绩单内容进行填写,每门课程36学时;对于参加高学历进修、市级骨干教师等培训的教师,按实际参加培训的课程名称(10门)、学时(每门36学时)、学习时间、考核考试成绩进行填写;填写有培训内容的张页都要加盖培训机构公章。

(七)校本研修活动登记:(2012、2013年)、教研学时、教学技能训练学时、教学实践活动学时按实际参加活动学时进行填写,三项内容合计不少于360学时。

学校审核意见:情况属实

(八)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考核:参加教育技术中级或初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学员填写教育技术中级或初级以及证书编号(参加计算机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学员填写计算机中级以及证书编号)。

(九)使用有效期:不填。

(十)该证书要用黑色水笔填写,书写要工整,不得漏项,不得涂改,有漏项、涂改现象不予审核。

《郑州市小学教师岗位培训结业登记表》填写办法:

(一)该表由各单位师训负责统一填写(加盖公章),高学历进修、市级骨干教师培训、TFU课程教师培训等要在备注栏里注明培训类型。

(二)对上一期审核不合格学员,符合办证条件者,可随本期结业学员一起参加审核,不再单独造表,但备注栏内要注明。

第五篇:关于201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通知

关于201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

有关通知

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鲁教师发〔2015〕3号)、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工作的通知》(鲁教师函〔2015〕12号)、《济宁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济教字〔2015〕61号)、《济宁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折算指导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及上级有关要求,决定对我镇201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进行登记。

一、学分登记对象

全体在职人员,各校具体名单见《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2015继续教育学分汇总表

二、学分登记范围 培训时间范围:2015.3.31-2015.12.31进行培训并且结束的(第四期全市中小学班主任远程研修、2015年济宁市中小学校长远程研修、新任教师岗位适应性远程培训在2015.12.31前未结束,本次不能登记,只能算2016年的学分登记)

三、学分登记方式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采用证书登记和信息系统网上登记两种方式进行管理。

1.证书登记可使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制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书。

2.信息化登记依托“山东省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认定—查询—统计检索”等功能,学校管理员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录入“山东省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教师、学校和省、市、县管理员分别享有查询、登记、认定、统计、检索等权限。

本次是为上述两种方式进行的信息采集。

四、学分计算办法

各学校严格按照《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中的2015继续教育学分情况申请表进行计算。

五、学分登记程序

中小学校是学分登记工作的责任主体,按照“教师申请—学校计算—管理员登记—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程序进行。

——个人申请:教师个人凭培训通知、结业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向学校提出学分登记申请。填写《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中的2015继续教育学分情况申请表一式三份(学校事先打印出发给每位教师填写),同时提供审核依据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详见表下的说明。

——学校审核:学校成立继续教育学分审核工作组,对教师提供的申请材料进行查验,按照培训学分折算办法核实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报学校校长审核签字。填写2015继续教育学分汇总表,此项工作于2016年4月5日前完成,4月5日前将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jyz3996@163.com。

下载册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册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贵州省“十三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贵州省“十三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全省基础......

    潍坊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潍坊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管理规定( 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

    4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办法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办法 为适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规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育部第7号令)、《省人民......

    海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将实行学分登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海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将实行学分登记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14年第01期 《海南日报》消息 记者从海南省教育厅获悉,于2014年1月1日开......

    《冷水江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实施细则》(大全五篇)

    冷水江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 实施细则(试行) (摘要) 第九条培训学分的合格标准及运用 (一)合格标准。五年一周期累计学分不低于360学分。每年最低学分不低于40学分。其中......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管理办法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时 认定和登记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根据《教师法》、教育部《中......

    2015.3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全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