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环境
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环境
新洲 何细华
【内容摘要】校园的和谐,不仅要科学的刚性制度管理,更需要“柔”性管理与人文关怀。本文以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践为依托,从加大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推行人性化制度,尽量减少教师的后顾之忧,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放松教师的身心及诸多细节入手,对如何进行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环境作了一些小结。
【关键词】人文关怀
人性化制度
心理疏导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一方面他们尽职尽责,耗思费神的从事着教学上的脑力劳动,另一方面还经常透支体力于八小时之外。有关调查数据显于:身体透支、心理亚健康、工作压力过大、家庭关系不和谐等不良因素在广大教师身上有较大的显现。因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爱护老师的身体,让教师在轻松、愉快、适度、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既是对老师负责,对学校负责,更是对国家和人类的未来负责。
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应该遵循“刚”“柔”相结合的原则,即在共性化的规章、制度、纪律、条款等“刚”性管理的前提下,还应努力从本校实际出发创造人文化、宽松性等“柔”性工作环境。下面从我校已推行和拟采取的措施、行动中谈一下有关如何进行“柔”性管理、人文关怀、从而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环境这个话题。
一、注重心理疏导,减轻教师的思想压力
思想影响行动,行动关乎效率,效率决定结果。教师的教书育人效果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己的动机与思想。若无心教学、懈怠教书、应付教书或精疲力竭般教书,其效果可想而知。苏霍姆林斯基说:善的诱因能激发人的斗志。这善的诱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教师不背负思想压力、轻装上阵,以良好、健康、轻松的心态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我校每年都要采取各种措施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其中如请心理专家来作心理调适报告。我们先后请了华中师范大学郑晓边副教授、武昌实验中学心理咨询师耿喜玲老师、江汉大学心理咨询演讲团等来我校作心理减压报告。此外,我们还通过看心理咨询影片、光碟、书籍、填心理测试量表等活动为老师们作好心理疏导,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与思想。
二、人性化制度,尽量减少教师的后顾之忧
制度既是用来约束人,管制人的,同时它也能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尤其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所谓人性化的制度,就是以人为本,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从老师的困难之处着手,尽可能的采取各种办法、措施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的制度。
我校经过校领导们的不断摸索、教代会上的反复讨论及老师们的出谋划策,制定了一系列人性化的制度,主要如下:①照顾性课表与人性化坐班制度相结合。具体做法是:家中有小孩在上学要回家吃饭的,尽量不安排上、下午最后一节课;双职工的尽量不同时安排最后一节,这样可以让一人回家做饭;住在外面走教、体弱多病、年纪较大或有特殊情况的教师尽量不安排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遇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走教的老师晚上可在家办公(坐班)。②津贴倾斜制度。因带课较少,与其它教师差距过大的,学校将依据各年级教师的平均津贴予以一定的补差,尽量缩小差距;单身教师,不方便回家在食堂就餐的,学校将每月给予一定的补贴。③日臻完善的福利待遇制度。福利待遇是学校管理理念的一个缩影。我校教职工福利待遇制度从很多方面显示了人性化的一面。如:教职工生育请假期间,国家规定的补贴之外,另外每个月给予一定的母婴津贴;婚、嫁、丧、娶等红、白喜事学校工会派人带物资去慰问;学校每月将当月过生日的教师集中起来开生日Party,送祝福;对为学校作了巨大贡献的教师给予特别的奖励等。上述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力的解决了教师们的后顾之忧,而且极大的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放松教师的身心
教师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师的工作时间远大于8小时,认真负责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经常工作十多个小时,大部分老师不仅在身体上透支,在心理上也处在紧张、焦虑的亚健康状态。而工作之外的时间教师们也缺
乏沟通与交流,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我校根据教师各自的特点、特长,组建了校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太极拳队、跳绳队等;通过调整时间,我校举行了一些趣味比赛,如篮球队分为年级组间对抗赛、行政组与各年级组对抗赛等,比赛不论胜负,赛完均以聚餐方式庆祝。除此之外,我校还组织教师练太极拳,调节呼吸与心态;组织女教师跳绳,锻炼与放松身体;组织师生趣味运动会,在缓解师生压力的同时,增进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友谊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放松了教师的身心,缓解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激发了教师斗志,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四、细节入手,彰显人文情怀
细节显示管理的优劣,显示管理的成效。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劳力更劳心,因而学校更应在细节管理上下功夫,为老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学校从如下细节方面入手,进一步彰显了人文情怀。①班主任的躺椅。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与学生打交道最多,与学生接触最具体,因而在到岗到位方面投入时间最多。早上查床、午休查睡、读报清人、晚上查寝、临时考勤等,再加上常规教学、备课与处理学生问题,班主任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学校本着关心班主任,让班主任有精力、有精神的工作,特地为每位班主任、年级主任发放了一个躺椅,使班主任在教学及处理完相关工作后,可以在办公室就地躺下来休息。②天气转凉时,老师们坐的木制板凳有点冰凉,年纪大的老师有的挺不适应,学校基于人性化情怀的考虑,为每一位老师发放了一个棉布垫子,坐在棉布垫子上办公,既温暖又舒服更温馨,教师的心头更热,办公、备课的积极性更高。③教师办公室的空调。高三暑期补课时,气温很高,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办公,既影响情绪,又影响办公效率。学校为教师们着想,在每个高三教师办公室里安置一台立式空调,使老师们的心情舒畅,教学办公积极性更高。
我校领导在抓好纪律约束,常规管理,长期规划的前提下,想尽办法,创造各种条件,从细节着手,从人性化角度着手,为老师们创造了系列宽松、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学习、交流氛围,不仅促进了教师身心的健康,更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第二篇:加强人文关怀 ,构建校园和谐氛围
加强人文关怀,构建校园和谐氛围
——浅析职业学校学生会的文化建设
孙妍菲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不断提升,加强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是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团组织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性任务。作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我校的共青团工作也同样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加强共青团工作挑战
校学生会作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在新形势下,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发挥党团助手作用、引领团员青年茁壮成长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是值得每一位共青团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构建起一种与时俱进、富有深刻内涵的特色文化,并不断积淀,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作为学生会的灵魂,成为其成员所共享的价值体系,对学生会的长远发展和校共青团工作的不断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南京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会工作,就是紧紧围绕着文化建设这一核心展开的。
一、学生会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种信念与心理的力量。说到学生会文化,不能不先提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元素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以此类推,学生会文化是由宗旨、共同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制度、传统、风气等内容组成的复合体,代表着校园集体价值取向和精神理念,是整个学生会的灵魂所在。全面而正确的构建校学生会文化体系,对加强校园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氛围起到重要作用。
我校学生会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加强人文关怀,构建校园和谐氛围”的核心思路,本着“服务同学,文明集体”的宗旨,成为学校与同学之间沟通的纽带。温馨和谐、高雅健康的文化氛围是学生会
团结同学、服务同学的基础。探究学生会文化内涵,营造和谐的氛围,将是学生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学生会发展的软实力。
我校学生会文化建设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同学们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
2、充分发挥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纽带与桥梁作用,切实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及时反映同学们的心声,积极为全校同学服务。
3、广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工作,抓好校风、学风和良好的班风建设。
4、维护同学之间,同学与教职员工之间的团结,协助学校创造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
5、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方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校园活动,吸引、凝聚学生通过组织参与来增加与人、与社会的接触。
6、加强校内各系学生会、学生社团的联系与交往,共同引导、团结全院学生,以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1)完善的学生会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学生会必须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学生会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前提和保障。
我校现有校学生会及各系学生会共五个学生会组织以及美术社、青年志愿者学会、青春书友俱乐部、街舞社、武术社、广播站等社团组织,校学生会现设有秘书处、纪检部、生活部、学习部、社团部、体育部、文艺部、宣传部等八个部门,共八十名成员,干部均由民主选举产生的。
为提高我校学生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和队伍建设,促使学生会工作朝着制度化、规模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校学生会特制定南京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学生会章程及干部考核制度,从基本素质、工作能
力两方面进行考核,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尤其是学生会干部,均以身作则,督促成员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习惯,进而表现出更大的合心力,共同推动学生会的工作向前发展。
(2)注重文化品牌建设
校学生会应抓住自身特点和广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这两方面开展文化品牌建设工作。
首先,从人事安排、工作日程、学校近期发展等方面,深入挖掘本届学生会的文化特点,打造独具魅力的学生会;其次,加强宣传部、新闻部等窗口部门的文化建设,在普通同学中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了解同学们最关注的问题。只有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所感兴趣的事情上,作为学生组织才能独具魅力和吸引力,随着在学生群体中认可度的提升,自身的品牌效应就自然形成。
(3)以人为本,注重文化传承
学生会,归根结底是一个学生团体,如果缺乏人文关怀,势必影响到其内部成员的整体团结。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本”,要求尊重个人、重视个人、关心个人,这一点在学生会建设中易被忽略,然而意义却举足轻重。
作为学生会干部,首先要推行并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在对每一位成员的理解上,不仅仅把他们看作学生会利益的劳动者,还要把成员作为学生会的中心和主体对待,充分体现其主人翁精神。无论上下级,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到互帮互助。在学生会,大家不光是同学、同事,更应该是彼此信任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让全体学生会成员感到温暖并和谐的工作环境。
学生会的文化传承,关系到学生会文化建设成果的积累和延续。学生会应以制度建设和干部培训为依托,从物质传承和精神传承两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学生会干部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维护各项规章制度,继承并发扬学生会精神,并将工作感悟、方法和宝贵经验毫无保留的向下一届成员传递下去;其次,邀请专家在学生会内部开展各类讲座,提升成员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素质;第三,在日常工作中,成员与成员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集思广益,为学生会长远发展出谋献策。
三、学生会文化建设的特色创新和时效性
学生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年轻学生,他们具有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快、对教
条性的说教存在潜在抵触情绪的诸多特点。因此,学生会的文化建设很忌讳盲目照搬,流于形式。要想文化建设有实效,就必须强化特色创新和活动具备时效性。
我校学生会的特色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积极为有勤工兼职需求的同学提供切实帮助。通过团委、学生会牵头勤工岗位专题调研,及时准确了解勤工助学学生的需求。通过积极协调联系,我校设置了多种适合学生工作的勤工助学岗位:食堂餐盘收集员、图书馆书籍整理员、校园超市营业员、校园咖啡厅服务员等,有效解决了学生的生活和实践需要。
2、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全校师生校园生活的版图上绘出绚烂的一比。例如生活部举办的厨艺大赛,文艺部举办的CS电子竞技大赛、摄影大赛及卡拉OK大赛、学习部举办的知识竞赛等等活动,深受老师与同学的好评。
3、设立学生会工作意见箱,举报电话,完善校学生会宣传橱窗,做好校园稳定工作。
我们不断加强素质拓展建设,提升校园活动的品牌效应。包括积极开办学术、文化水平较高的讲座;以创新为理念,组织学生团体及各类社团创办精品活动;连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有益的第二课堂和社会服务活动,从实践上发展学生、从实效上服务学生,全力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主动适应社会,积极面对挑战。
文化建设的实质是精神建设。学生会紧紧抓住具有时效性的大事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专题活动,效果显著。
在另全国人民心灵怆痛的“5.12”四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为了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学生会立即动员全校师生加入到校团委组织的捐款活动中,全校仅学生、团员捐款就达13368.2元。2008年6月8日,来自四川灾区中国东方电气高级技工学校的20名学生来到我院就读。为了帮助这批同学尽快愈合心理创伤,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校学生会主动请缨,组织骨干成员与灾区同学结成一对一的互助伙伴,并多次组织生日宴会、交友联谊等活动,不仅消除了四川学生异地生活和学习的生疏感和不适应,增强了他们勇度难关的信心,同时,学生会的全体成员也接受了一次不一般的心灵洗礼。如此调动每一位学生会成员共同参与到构建校园和谐氛围的过程中,教育成效甚为显著。
多年来,在各级团组织及校党政领导的直接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紧紧围绕“加强人文关怀,构建校园和谐氛围”这一文化建设核心,校学生会工作结出了硕硕成果:多位学生会干部获得市级、局级优秀团干和优秀团员称号,多位成员获得省市级三创优秀学生、市级三好学生等荣誉。
综上所述,加强职业学校学生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实践、长期积累、长期发展的过程。努力建设好独具特色的学生会文化,是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能够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和永久动力。
第三篇: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就医环境的不断改善,医院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在享受现代医学技术提供日益增多的服务同时,人们却对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产生顾虑,提出越来越多的批评,呼唤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和价值,期盼医学人文关怀传统的复兴。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润滑剂,只有把人文关怀作为医患沟通的重要内容,才能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医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
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发现,在逐年递增的医疗纷案件中,有80%是因为医师的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引起的,而由医疗技术原因引起的真正的医疗事故案件只占20%。
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法律意识、经济意识和就医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被推向市场,治病救人这项公益性质的服务呈现商品化趋势,现有医疗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群众越来越高的健康需求,使得“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呼声日渐增强,成为影响医患关系的最主要因素。加之个别医务人员的不道德行为和媒体的过度报道,使得医患之间的信任度急剧滑坡。患者花了钱却未治好病,怨气直泄医方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医患间对簿公堂,甚至发生暴力冲突等不和谐的现象。
医学本身具有复杂性,很难为患者所理解是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除去社会因素与患方认知的差异等因素外,在就医过程中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构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而不重视人,只重视技术而不重视人文。在有些医疗机构中,医疗活动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体验不到医务人员的仁爱与关怀。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为了避免责任,许多医生在疾病诊断上过度依赖仪器检查,这种防御性医疗行为的产生,使得患者的负担再次加重。
二、加强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医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医学与人文融为一体才能更有效地为人类服务,以达到防病治病、尊重关爱患者的目的。人文关怀本质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表现为对人的生存意义、患者的价值、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的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大量的医疗实践反复证明,最佳的医疗过程应该是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过程。医学是治病救人,帮助人解决痛苦的科学,要实现这一目标,从医者必须具备关爱人的品格,因为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社会良好医患关系的润滑剂。
欧美许多国家已深刻认识到加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必要性,许多大学的医学院和临床医院都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和实践训练,以促进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我国传统医学是人文主导型医学,十分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强调医疗活动以病人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贯穿尊重病人、关怀病人的思想,主张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将“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遗憾的是,在西方医学技术的影响下,我国医学界也渐出现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甚至在传统医学的临床实践中也出现了忽视人文关怀的倾向。因此,如何在现代社会重建医学中的人文关怀是中国医学界面临的难题。
三、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
1、培养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
一项有关医患关系紧张的调查表明:48%的医生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沟通太少,50%的患者认为原因是医生诊疗时间过短,医患缺少沟通。有研究也指出:信息交流不足、医患沟通不到位、没有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都是最影响患者满意度的行为。因此,要缓解或消除医患纠纷,灵活利用人际传播技巧、加强医患沟通是重要方式之一。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建立人文关怀机制首先必须重视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和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之间更好的互相理解,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顺利进行。作为医务人员应当注重和患者全方位的沟通,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受重视、受尊重的需求,同时在诊治过程中耐心询问病情,听取患者的倾诉。医生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主动告知患者其检查手段、疾病情况、治疗措施等,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2、注重人才的培养,改善服务质量
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医务人员,是缓解“看病难”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加医患间信任感的根本途径。诊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而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医疗质量的好坏。若无安全、优质的医疗技术,和谐的医患关系便无从谈起。医院要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深化继续教育工作,根据各专业的需求,合理分配医生到大医院进修、深造,全面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加大在职人员培训和教育的力度,强化基础训练,规范医疗行为,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制度,确保医疗服务安全、优质;分阶段组织医疗综合水平考评,激发医务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要加强医务人员的普法教育,让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知法守法,依法行医。
3、转变医院的经营模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医院经营必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通过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来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医院的服务水平最终要通过医疗质量体现出来。医疗机构要适应市场竞争,就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完善各专业质量体系。实现对现有资源的高效配置,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转变经营模式,将单纯的医疗技术服务转化为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创造温馨舒适的就诊、候诊环境,要看到赢得患者满意的同时也就赢得了市场。同时,实行医疗服务流程的动态分析和管理,使医疗服务处于动态以适应医疗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逐步形成质量-效益型的新型医院发展模式。
(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努力
1、提高全民素质,建立医患相互包容的价值观
医患关系和谐与否,单靠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医生为患者服务的同时,患者也要认识到医疗行业是一种高科技、高风险、高责任、高压力、高负荷、高奉献的职业,其服务存在不容忽视的特殊性。所以,要不断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民众的就医素质;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和社会对医生和医院的理解与宽容。只有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积极沟通、相互包容,才可能真正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
2、医疗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行
政府要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核心,改革医疗服务体制、转变公立医疗机构
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对医疗服务行业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对于医患纠纷,应在政府主导下,尽快建立健全第三方调节机制,将矛盾转向院外调解,保障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继续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的卫生补偿机制,为贫困人群建立医疗救助体系;要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增加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媒体的正确引导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平台
卫生行政部门要树立卫生系统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平台,让患者更多的了解医院,了解医生的工作程序、工作性质;宣传医学知识,让患者意识到医学的特殊性、复杂性。增进患者对医生和医疗制度的理解和认可,为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打好社会基础。
幸福生活,健康居先;经济发展,和谐为首。21世纪的医生应该是细心观察者、耐心倾听者和敏锐的交谈者。医务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要,从而更完美的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第四篇:人文关怀
电子商务1011
2010631031 陈开强
论工商管理学院人文关怀
通过在工商管理学院两年的学习生活,以主人翁的角度论述个人在工商管理学院所感受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层层递进又密切相关的几层涵义:
1、承认人不仅作为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第一次蒋院长在B308给新生交流会上的讲话,让我感受到自己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的被认可。作为管理学院的学子,必须要有管理学院学子该有的精神和文化气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在公共场所穿拖鞋,必须要有昂首挺胸的自信精神。在大
一、大二的两年里,更多的感受到老师在精神和文化这两方面的培养,同样感触很深的是陈延童副书记给贫苦生演讲时候用到的“经济上贫穷,精神、文化上的不贫穷”以及陈副书记在后来的就业工作中所表现的人文关怀,让我深切感受到自己在精神、文化上的提升,一个成功的学院首先就应该承认它的学子,它的教师不仅是物质生命的存在,更应该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
2、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
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生活在工商管理学院两年,学院众多组织社团的欣欣发展充分表现了学院在注重人文关怀的另一个表现,极大的认可了学生在学院的发展和实现自身发展发面所处的核心地位,通过各种学生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加强和改进,学院设有学生就业促进会和心理健康协会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以及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学院,必须承认学生和老师无论是在推动学院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者支配地位。
3、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现在的社会,想要追求个人价值必须要以社会价值作羁绊,电子商务1011
2010631031 陈开强
4、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
学院尊重人的主体性,不仅关心学生的物质生活,而且放心学生的社团生活以及精神生活,努力为改善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服务,在经济贫苦生中,学院努力为学生争取贷款,争取社会资助来帮助经济贫困生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通过勤工助学,既守护了学生的尊严又解决了经济贫困生的生活问题,通过诚信教育、安全演练等来提高学生生活品质。
5、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
物质层面,学院为了学生能有更好的环境,努力争取更好的住宿环境给学子,在夏天开放本来给研究生上课的空调教室,甚至在教室处于非上课时间的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精神文化层面的培养,使我们能够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我想一个好的学院应该不仅仅只会传授好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个学院所形成的人文魅力。
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主动的发展,而不是由外力强制的发展;是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或达到一定水平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百度知道、百度文库
第五篇: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
“人文”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概念,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汉语中“人文” 的最初意义与“天文”相对应,在古代中国指的是礼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人文” 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各地的风俗人情。在现代高等教育中,“人文” 体现一种人格、理想、信念和道德的精神。总体而言,“人文”是指在人类社会发 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以人为本的各种文化现象之总和,含文明、文雅、精神教化之 义。
“关怀”常被理解为“关心”、“关爱”的近义词。在1987年版的《现代汉语 词典》中曾把“关怀”解释为“等同于关心”,实际上较“关心”而言,“关怀” 的程度更深,指向性更强,关怀者在关怀的过程中更注重对方的真实感受和达到 的实际效果。「‘」关怀行为在被关怀者的接受和改变过程中实现,主要包括两层含 义:一是关怀者对被关怀者的真正接受,而不是把对方仅仅当作“客观数据”来 分析。双方建立的是一种平等友善的“你一我”关系而非“我一它”关系;二是“动 机移植”,即“关怀者的关怀动机要流向被关怀者并使其受到影响”「2」关怀者不 一定要满足被关怀者的所有需要,但是应该坚持正确的目标,使被关怀者接受、认可并产生效果。
具体讲,人文关怀是指“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以‘以人为本’ 为精神内核,从人自身出发,切实尊重人的需要,肯定人的价值,不断完善人的 个性与人格,提升人的生存意义的一种重要实践行为。”[3」可见,人文关怀不仅 体现为一种精神,更侧重于一种实践,是在人文精神指导下实施的人与人之间的 关爱行为,是实现人文精神的一种方式或者方法。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理解:其 一就目的而言,人文关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是简单的“关心人”。它要求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高度努力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理性还要付诸情感;其二就内容而言,人文关怀的内容是具体、多维度的,集中表现为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探求人的理想与命运等;其三 就方法而言,人文关怀不仅在物质上提供帮助、知识上进行灌输,还需要关注人 的精神状态和内在要求;其四就范围而言,人文关怀贯穿于社会理念、社会制度、教育过程、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
归纳起来,人文关怀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方式去关 心、理解、尊重人的价值特别是人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
2.2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 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 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强调如何通过对人施加积极、正确的影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人的精神构建中发 挥重要作用,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智慧。思 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实际上就是为人类提供人文关怀的过程。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 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情味含量,在关注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养提高的同时,着眼于情商指数、人性品格的培养,重视内在潜能的发挥和个体价值实现的社会 实践活动。”[5」可见,作为一项精神事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有着深层次 的契合。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人文精神所倡导的目标本质上一致:都是要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德性境界,塑造健康完整的人 格,从“人”出发进行一种人生教育或精神教育;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 境界和人文精神所关注生活的总体意义本质上一致:都充分体现出从“人”的内 在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个性、精神追求、内心需要和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其 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与人文精神相一致的终极价值:即“追求人生真、善、美 的境界,观照人类的未来前途和命运,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6」从这种意义上 讲,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
4.“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所谓“助人自助”是指“个人、家庭、群体、社区遇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援,通过整 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的道路,也即是借助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反思自己,寻求改变,获得成长。”0}9}其内涵包 括了两个相互联系的目标体系:助人和自助。简单来讲,“助人”就是给予别人帮 助,“自助”就是通过引导受助者本人挖掘自身潜能,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 自强”。“助人”到“自助”的过程,也如“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变化。也即,“自助”是通过“助人”需要达到的目标。
将“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践,着重把 握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现代教 育理论认为,“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及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根据自己的 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教育的结果,这种选择是通过大学生主体认识、思考、实践后 完成的,是他人无法代替的‘内化’心理过程”。「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注 重大学生自我教育功能的发挥,更注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助人自助”理念强调引 导和支持,主张案主通过自身的力量解决面临的困境或难题,“社会工作者在整个 工作过程中采取引而不决的态度,工作对象有权利自己做决定。”「川这种“引而
不决”的理念可以巧妙的运用到普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和“问题”学生的教育中,摒弃言之无物、空话大话的泛泛说教,在尊重学生兴趣、情感和己有经
验的基础上,适当举例引导,让学生自己比较分析,潜移默化的接受科学的价值 观和知识。其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意识。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应提供一切有利资源促进大学生的长远发展,直接为大学生提供各 方面的服务和咨询。不仅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心理、就业、人际、情感等方面 的问题,更要增强他们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让他们能够解 决更多同类或更广泛的问题。其三,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贝曾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自助”要求在帮助学生实现“自助”的同时,思 想政治教育者自己也要实现“自助”。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者比学生的知识和阅历 都更丰富,但学习没有贵贱之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和大学生互相学习、分享经 验,伴随着大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间不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 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因此,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 满足自身的需要,如果忽视这种需要,心理和生活上没有得到必需的关怀,人的 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得到完全的激发或发挥。同时,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人们的 思想和观念无法做到整齐划一,需要也呈现出多样性。当前大学生是具有现实需
要的人。学者尚川教授认为,“学生主要有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重视;有的辅导员在工作中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态度,强调单一的外部灌输,方法简单不具体,思维不灵活,习惯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