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中特论文——教师待遇
同学们,本学期概论课已经学习了改革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理论,课程学习已经过半。概论课学习的理论要结合到我们对当今社会现实的深化认识和深入分析上,身处当今改革开放伟大时代和创新发展实践中,本课程的社会实践要求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社会调查、案例分析、走访了解和网络调查等),就当今社会中的某个具体事件、某个具体地方或者某位具体人物做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形成有自己独到性观点的社会报告,并于规定期限内提交于此。具体要求如下:
1.所述案例事例要完整清楚;
2.分析讨论形成观点要有论有据;
3.要充分结合概论课相关理论内容;
4.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
5.自己原创,不可抄袭他人文章或网文。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想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动局面,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因此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加快健全与我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育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众多,农村发展落后,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经济,稳定农业增长,需要良性发展的农村教育。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待遇问题直接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调查显示,当前我过对于农村教师的薪酬标准尚无明确规定,收入较低、分配机制欠妥、构成缺乏科学性的现象大量存在。尤其是农村教学点代课教师,各地发放工资标准不一,随意性大,有的甚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村教师倾斜的分配导向并没有落到实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分配没能体现对农村教师的补偿与激励,因此,农村教师总是千方百计想调入城市,而年轻的又不远到农村任教,长此下去,农村教师队伍后继乏人,质量难以保证。
近日,一个致力于改变乡村教育生态的“烛光行动——乡村资教计划”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了解,该项目倡导“资教”,“烛光行动”招聘当地教师教当地孩子,并用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发展留人的方式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农村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觑,但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财政支撑,教育的公益事业,是政府之职责所在。
对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一是,从国家制度层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工资、津贴待遇等作出统一规定,规定农村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并建立问责机制。
二是,明确由财政单列支出农村教师津补贴。进一步明确津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实施对象、发放标准、类别与分档、经费来源与保障等实施细则,形成农村教师津补贴政策的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措施,切实解决农村艰苦地区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问题。
三是,大幅度增加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增加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可将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提高到工薪总额的20%-30%。发放依据应考虑距离和职称两个维度。按任教学校至县城距离远近和任教教师职称高低依次递增设定,然后依7:3比例加权核定。距离权重为70%,表示农村教师任教学校的地域差异;职称权重为30%,表示农村任教人员间的差异。对退休教师按其在农村任教教龄10年、20年、30年计算,分别享受额度的15%、30%、50%。
四是,增加农村教师交通补贴。尽快设立农村教师交通津贴制度。以距离县城远近公里数的班车费用为依据,制定统一的发放额度。以每学年实际在校任教月数为依据,按每月往返4次,统一包干一次性发放。
五是,增加农村教师周转房和公寓房。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教师住房供给体系。一方面,主要由政府建设具有宿舍(公寓)性质的教师住校周转房和公寓房,教师工作调动随即搬离。结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在县城或交通便捷的重点镇集中建设教师住宅区。免收土地、建设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押金,对工程质量监督等服务性收费给予减收;无偿提供或低价划拨乡村教职工住房建设用地。为农村教师建设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和集资房;同时,鼓励单位或个人投资在校园内和校园附近建房向教师出租,由财政给予教师一定的住房补贴。
六是,加强督查。我国早在1994年1月1日实施的教师法第二十五条就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201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再次要求“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因此,建议定期或不定期加强对相关政策执行情况的督查。
敏洪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教育部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民办高校718所(含独立学院292所),民办高校在校生557.52万人,占所有高校在校生的22.5%。民办高校在增强国家教育能力,增加教育品种,扩大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们国家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与民办教育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极不协调的,却是民办教育从业者的尴尬处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但在现实中,民办高校的教职员工在工资补贴、社会保障、退休待遇、职称评定、评先选优、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政策与公办高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首先,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社会保障及退休后的待遇上。一直以来,民办高校绝大多数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我国公办高校执行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尽管国务院已出台关于将企事业单位社保实现并轨的政策,但到目前为止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保政策并未完全接轨。民办高校与教师要共同缴纳社会保险,例如教师应发工资为5000元,学校要向社保部门缴纳的社会保险占工资的32.8%,人力成本增加了1640元;教师个人则要扣除工资10.5%的社会保险,即525元,教师拿到手的工资为4475元。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付出了更多的人力成本,教师个人也减少了当期收入,但民办高校教师退休时的退休待遇与公办学校同比却低了很多。按照目前的办法,以月收入4000元工资标准,民办教师达到退休年龄后每月最高也就能拿到1000-1500多元的养老金;而公办学校教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后每月可拿到5000-6000多元的退休金,两者最高差距竟然达到5倍之多。
其次,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民办高校教师评职称通道不顺畅。与同类、同级别的公办高校不同,大多数民办高校没有自己的职称评定委员会,教师的职称评定要么是委托公办高校的评审委员会,要么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一个专门针对民办高校的职称评定委员会来评审。由于民办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上被区别对待,名额有限,与公办高校相比,职称评定通道极不通畅,困难重重。
第三,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补贴普遍较低。这与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不足,资金来源单一有关。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费积累,基本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和社会捐助。由于近年来民办高校普遍生源不足,导致收入下降,不少生源一般、效益一般的学校,用于教师的薪酬都难以保障。
由于对民办高校的区别对待,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低、保障低、地位低,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流失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最大瓶颈。为确保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保障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特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时间表,尽快清理并纠正对民办高校的各类歧视政策,落实民办高校教师待遇,让民办高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进修培训、课题申请、评先选优、国际交流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在户籍迁移、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人才引进政策。2.教育部门要打破体制壁垒,在工龄、社会保障、退休待遇等方面实现公办与民办高校的并轨;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支撑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优秀教师在公立大学与民办大学之间的无障碍流动。
3.政府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与财政补贴,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监管,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确保民办高校在岗教职工的实际收入、社保、退休后待遇和本地区公办高校同层级的教职工等同。
4.相关部门应限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中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创造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公平竞争的环境,保证民办大学与公立大学真正享有同等待遇和权利
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待遇问题直接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姚爱兴建议,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规定农村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并建立问责机制。
据了解,国务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以来,农村中小学在公用经费、免除杂费、免课本费以寄宿生补助费、建立危房改造长效机制等方面,都建立起了责任明确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而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只是笼统地提到:“中央继续按照现行体制,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由于省级政府对于财力薄弱的地区如何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按照什么项目、什么标准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并没有建立起明确的责任分担机制,以至于到了各地,特别是各县(市区)能发多少就发多少,致使各地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保障力度差距很大。
调查显示,目前全国一些地区农村教师工薪收入较低、分配机制欠妥、构成缺乏科学性的现象大量存在。尤其是农村教学点代课教师,各地发放工资标准不一,随意性大,有的甚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姚爱兴委员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国家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总体水平及其基本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在“以县为主”的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下,各地差别很大。而财政支付能力不足的县,农村教师的津补贴从绩效工资当中出,对农村教师倾斜的分配导向并没有落到实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分配没能体现对农村教师的补偿与激励,因此,农村教师总是千方百计想调入城市,而年轻的又不远到农村任教,长此下去,农村教师队伍后继乏人,质量难以保证。
为此,姚爱兴委员提出六点建议:
一是,从国家制度层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工资、津贴待遇等作出统一规定,规定农村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并建立问责机制。
二是,明确由财政单列支出农村教师津补贴。进一步明确津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实施对象、发放标准、类别与分档、经费来源与保障等实施细则,形成农村教师津补贴政策的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措施,切实解决农村艰苦地区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问题。
三是,大幅度增加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增加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可将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提高到工薪总额的20%-30%。发放依据应考虑距离和职称两个维度。按任教学校至县城距离远近和任教教师职称高低依次递增设定,然后依7:3比例加权核定。距离权重为70%,表示农村教师任教学校的地域差异;职称权重为30%,表示农村任教人员间的差异。对退休教师按其在农村任教教龄10年、20年、30年计算,分别享受额度的15%、30%、50%。
四是,增加农村教师交通补贴。尽快设立农村教师交通津贴制度。以距离县城远近公里数的班车费用为依据,制定统一的发放额度。以每学年实际在校任教月数为依据,按每月往返4次,统一包干一次性发放。
五是,增加农村教师周转房和公寓房。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农村教师住房供给体系。一方面,主要由政府建设具有宿舍(公寓)性质的教师住校周转房和公寓房,教师工作调动随即搬离。结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在县城或交通便捷的重点镇集中建设教师住宅区。免收土地、建设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押金,对工程质量监督等服务性收费给予减收;无偿提供或低价划拨乡村教职工住房建设用地。为农村教师建设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和集资房;同时,鼓励单位或个人投资在校园内和校园附近建房向教师出租,由财政给予教师一定的住房补贴。
六是,加强督查。我国早在1994年1月1日实施的教师法第二十五条就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201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再次要求“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因此,建议定期或不定期加强对相关政策执行情况的督查。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这是著名教育陶行知先生1926《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的一句话,但如今近九十年过去了,但是“乡村教育怎么走”的问题却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近日,一个致力于改变乡村教育生态的“烛光行动——乡村资教计划”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了解,该项目倡导“资教”,“烛光行动”招聘当地教师教当地孩子,并用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发展留人的方式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么,造成乡村教育问题的根源何在?公益又能为乡村教育的改变带来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善达网》采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
老师待遇低是核心问题
善达网:目前,如何发展乡村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您如何看待乡村教育的现状?
熊丙奇:农村目前采取四级学校体系,中心小学统管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教学点,办学局面非常困难,师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非完全小学、教学点更存在一个空虚化的问题,办学条件也很困难,面临“被自然消亡”的现象。
善达网:师资匮乏是目前乡村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
熊丙奇:乡村教育的师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很多乡村学校的师资大多是聘请的临时代课教师,而且待遇很低,根本留不住人。还有很多课程开不起来,比如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基本上是没有专业教师教,或者由其他非专业老师代课。
再者,地方政府在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时,还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比如说,很多学校虽然虽然都建有宏伟的教学楼,以及多媒体教室、电脑房等教育教学设施,但利用效率很低,根本没有教师来辅导。硬件条件上去了,但是最大的“软件”——教师问题却没有解决,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讲台上没有了教师,乡村教育能有什么改变?
善达网:您认为问题的根源在哪儿?
熊丙奇: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教师待遇问题,在发达国家,诸如美国和日本,在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收入要高于城市学校教师,其道理很简单,乡村教师的待遇高于城市地区,由于待遇高、乡村生活成本低,教师才愿意到乡村任教。我国却完全颠倒,越是没人愿意去的地区,工资待遇越低。
教师待遇的背后其实是现在的教育体制问题。现在来说,各地老师的待遇保障还是以县乡财政为主,这就导致一个问题,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县乡,由于财政较弱,别说提高收入了,教师的基本待遇都很难得到保障。还有,通过县的统筹,经费发到中心学校,再由中心学校统筹到乡村小学或教学点,层层盘剥后,乡村学校教师工资根本难以保障,导致教学质量越来越差,学生流失严重。
地方政府更乐于锦上添花
善达网:对于这种情况,教育部其实也曾反复强调教育投入要向不发达地区、薄弱地区倾斜,并给予乡村老师一定的补贴。
熊丙奇:话是喊了很多年,但现实却很不乐观,地方政府还是乐于做锦上添花的事儿,对他们来说,最能展示其政绩的可能是要办出一两所示范性的好学校,而不是在薄弱的乡村学校上费什么力。
善达网:那您认为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熊丙奇: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即乡村教师的待遇要高于城市地区,向国际接轨。其次,要解决经费从哪里来的问题,我认为这需要全面改革教育拨款体系,由现在的县级财政为主保障基础教育经费转向省级财政统筹,对于不发达地区,更要强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而且,还应该调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不能再按现在的层层拨付方式拨款,而应该实行直接把拨款打进学校、教师和要补助的学生的账号上的方式,这可防止转移支付被挤占、挪用,比如,本应该给乡村教师的钱,被政府部门用于其他地方,发给了城市地区教师。
善达网:为了解决乡村教育凋敝状态,发展贫困地区教育,很多人建议要发挥社会机构的力量。您认为这对于乡村教育的改观有什么意义?
熊丙奇:我不认为这能起到多大效果。因为保障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首要职责,不能由社会捐赠替代。比如现在有些机构关注留守儿童,关注农村教育,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辅导,但是教师的待遇问题、课程制度问题、整体办学条件问题如何解决?这都要由政府起主导作用的。这个主体问题不解决,依靠社会机构只能是杯水车薪。
要改变乡村教育,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国家调整教育投入价值取向,应从保障公共教育、保障公平出发进行教育拨款,为此,我建议可开放高等教育吸引更多民间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由此减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转而投向基础教育,尤其是不发达的基础教育。
政府才是教育改革的主导力量
善达网: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父母心公益基金发起的“烛光行动——乡村资教计划”为乡村学校配备专业教师(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幼教),教师招聘立足于当地,以应届及往届的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主体,在提供优厚的薪资待遇的同时,提供山村教师发展的进修机会。同时,项目还在学校设立“烛光奖金”,奖励包括公办教师在内的优秀教师。
熊丙奇:这当然是一种不错的模式,但关键是能持续多久。有多少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上级布置的计划,把计划引来的人才当人才使用,又有多少计划中的人才,有扎根乡村教育的长远规划?比如政府推出的农村特岗教师计划,虽然有中央财政支持,但学校在拿了这笔钱后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本校其他老师待遇低,凭什么你高?二是你来了之后几年后可能走掉,凭什么好好用你?
其实,我国近年来在改善农村教育现状方面,没有少花功夫,包括推出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支教计划等,但这些计划对乡村教育的局面,尤其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并未带来多大的改观。就像前面我讲的,乡村教育的改变不是一两家公益机构就能解决的,最后还得要靠政府,政府才是教育改革的主导力量。或者说,不从根本体制上解决问题,而只是在现行体制之外进行修补,难以解决乡村教育的根本问题,善达网:还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我们的“城市取向”教育,很多农村的学生,其父母、老师、朋友都在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去城市里生活。
熊炳奇:这还是教育体制问题。我们的教育体制非常急功近利,比如实施的“985”、“211”工程等,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催生了基础教育的“名校情结”和大学生就业中的学历歧视。这导致所有的学生都想进重点大学,进重点才有出路。“985”、“211”工程当初是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而设立的,但纵观世界发达国家,所有世界一流大学,都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靠自由竞争办出来。
现在社会上都在批判乡村学校的超级中心,但根源恰恰在这些超级大学,大学分三六九等,高中、初中和小学当然要分三六九等,乡村教育最为薄弱,当然要出问题了。现在是整个教育体制有问题,教育模式没有改,农村教育办得越好,农村的孩子却越少。
精英教育是一种反教育模式
善达网:不久前,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公布,要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这是否会促进乡村教育的改变?
熊炳奇:根本上是要权力下放。“985”、“211”学校是另一种“既得利益者”,此前,我国在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地方向学校放权过程中,如果能取消存在多年的“985”、“211”工程,会很大程度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多年来,我们实行的都是精英教育模式,即不断把乡村教育的优秀人才选拔上去,最后忽视了其他的成长。这种教育模式本身是一种反教育的做法。
其实,为促进教育公平,我国多年来在贫困地区教育上投入不菲,每年的投入达到上千亿元。这当然是应该的。但我们更要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从深层次的教育公平出发,我国要认识到发展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要让农村孩子享有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都必须提高乡村教师质量。
善达网:基于现在的教育现状,近年来很多人开始推崇民国教育,称那时虽有战乱,但教育质量很高,出现了很多大师。
熊炳奇:关键是办学的制度问题。现在的基础教育完全是一种工具化和应试化模式,中国当前的大多学校都存在功利办学的问题,而家长也在择校、送孩子上培训班时多有盲目,但这不是教育严重应试化的根本原因,而是应试教育体系的结果,结果教育被竞技化和功利化,这完全是一种混乱的教育逻辑。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每个人生活更加美好,让每个人都成为优秀人才,政府强调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才是核心。而现在恰恰相反,我们强调的是高等教育,实施的是重点学校制度。这些体制不改,乡村教育很难有出路。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想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因此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加快健全与我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育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众多,农村发展落后,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农业增长,需要良心发展的农村教育。
李克强总理曾说“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展的重中之重农村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喝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待遇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对于农村教师薪酬尚无明确标准,收入较低、分配制度不完善,收入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大量存在。尤其是农村代课老师,其工资主要来源于县乡财政划拨,由于各地财力不同,教师的待遇差距大,有的甚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各地对于农村教师的倾斜政策落实不到位,偏远地区的教师津贴未能体现出其补偿和激励作用。因此,农村教师千方百计的想调入城市,年轻的教师又不想投入农村教育事业,长此以往形成了农村教育后继无人的窘境,断层状况严重。
近日,一个致力于改变农村教育生态的“烛光行动—乡村资教计划”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了解该项目倡导资教,其行动主要是通过招聘当地教师教育当地乡村学生,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发展留人,以期达到保证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目标。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政府不可因此懈怠,正确引导乡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加大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投入是政府之职责所在。
结合上述原因分析,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的着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
一、从国家制度层面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乡村教师待遇做出明确的统一规定,设置最低薪酬标准,并形成长效监督机制,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工资发放准确、及时、到位。
二、明确由财政单列支出农村教师津贴补助。进一步完善和明确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实施对象、发放标准、分类分档、经费来源、发放细则等。制定并完善预支相配套的实施规定的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待遇低,帮助乡村偏远地区留住优秀教师,提高乡村教育水平。
三、大幅增加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增加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提高农村教师津贴占工资的比例。发放一句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距县城距离、教师职称。对于农村教师的退休待遇应予适当提高,以期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
四、引导乡村学生回乡参与教育事业建设。农村学生在城市中接受高等教育后,引导其回乡建设家乡是一件利于自身、利于家乡的好事。在乡村教育中要注意树立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归属感,荣耀感。对于回乡参加教育事业的大学生要予以政策倾斜、经济帮扶。
五、增加对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乡村教师匮乏的主要原因有乡村的居住环境差,公共资源匮乏、文体设施落后,医疗水平低等。加大对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农村建设是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助力的重要举措。
六、增加农村教师交通补贴。尽快建立农村教师交通补贴制度,以学校距城区的班车费用为依据,制定统一的交通补贴额度。缓解教师的交通费用压力,是教师更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七、加快农村教师周转房和公寓房建设。鼓励发展多元化农村教师住房供给体系。一方面由政府划拨土地进行集资房或公租房建设,另一方面鼓励农村教师在外租房并由政府出资负担一定的租金。
八、加强对农村教育事业财政资金的监督,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201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因此建议形成长效监督机制,强化主体责任,确保财政投入落实到位,真正实现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财力支撑的目的。
良性发展的农村教育是支撑我国农业发展,稳定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幸福感的重要力量,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待遇的有力保障为农村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从以上几点出发,解决好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做出卓越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第二篇:毛中特论文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现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调查时间:2011年5.9-5.11 调查地点:河北工业大学 宿舍 教学楼 调查对象:河北工业大学学生 调查范围:河北工业大学 各院系 调查方式:问卷填写形式
小组成员:刘文静 刘晓宇 蒙艳红 王凌慧 王鹤
调查基本情况:此次调查的河北工业大学的各个学院的同学,男女比例相当,其中担任学生干部的有30%,我们调查问题针对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大学生责任意识也做了全面的问卷
调查结果:普遍的大学生都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可见大学中意识中有了解幷将改善的意识。大学生的人生目标是大多以赚钱孝敬父母为主,部分选择了建设国家。
对于社会上的公共道德,普遍学生都会选择乐于助人而对于当代的弄虚作假及盗版的情况大多数的同学不以为然,而普遍学生都表示在大学期间缺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
调查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
首先应该肯定,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当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之外,还由于其所受的高等教育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期待,而对社会负有更多的特殊责任。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及专业技能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但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非常令人担忧的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自我责任感迷惘
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前提。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现象——“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冷漠空虚,对一切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毫无意义。这部分“三无”学生,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理上失落无助,无法积极承担所必需承担的责任。表现出人生没有奋斗的方向,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可信任的朋友,没有生命的终极解释,自我责任感迷惘。这一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生命质量的感受下降,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空虚感、孤独感,严重的就会出现行为失范,甚至是人格分裂和精神的绝望。
(二)对他人责任感淡漠
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往往容易出现夸大人际冲突的倾向,忽视或排斥他人的存在,甚至有的出现“极端功利化”的趋势,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命运,重视个人的前途,而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大学生这种过度关注自我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必然遭到社会的否
定和排斥,从而使个人陷入孤立、孤独的境地。
(三)对家庭责任感减弱
“爱幼”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但这却造就了部分学生对父母、亲人的付出习以为常甚至漠然视之,对家庭的责任感减弱,只知道一味索取而没有考虑回报。
二、大学生责任感淡漠甚至缺失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乃至缺乏的内在原因。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出生在改革开放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所以上了大学后,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自身进入角色缓慢有很大关系。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居多,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导致自私自利,个性强。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得他们对自己过分关注,经常考虑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差,经不起些许挫折。
(三)学校原因
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责任感教育体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有很多方面不利于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在灌输式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学生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接受的少,使得社会主体意识无法在教育中得到加强。在教学上,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以及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联系相对模糊,使得学生把学习和考试当成了目的,无法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从而培养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
(四)社会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甚至缺乏的重要外在原因。当前社会正
处于激烈动荡的转型期,诸如世风日下、权钱交易、分配不公、假冒伪劣、人际关系扭曲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正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不断暴露。对此,由于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能力,大学生的认识往往较片面,容易走极端。有的人因为惰性太强而跟不上形势,有的人因为缺乏竞争而被淘汰,等等。于是转型社会中的“不适应者”在急剧的社会变迁面前,就感到突然失去了理想支柱和干劲,因而表现出一种对什么都“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消极倾向;有的人却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理论依据,出现了关心自我,追求实惠,只要权利,不尽义务的“极端功利化”倾向。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缺失与转型社会的剧烈冲击有很大关系。
三、培养构建大学生责任感的措施
(一)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责任感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首先,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决定着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才能形成产生责任感的精神支柱和履行责任感的强大动力;其次,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二)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流的民族必须有一流的文化素质底蕴,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高校应当营造一种文明、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撑起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支柱。
(三)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能起到调节作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责任感。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古老优秀的民则传统和美德。其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他们任何时候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能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四)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的教育潜力,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育应采取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各种责任。
(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国情、锻炼毅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产生和深化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性转变,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固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强责任感。
(六)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实行素质教育
“大学的本质要求它自身不能只是作为职业训练场所而存在,还应该在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方面发挥自己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高校的教育只是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教给学生“做人”的本领和艺术,尤其是做一个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和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那么这种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
第三篇:毛中特论文
班级:通信工程9班 姓名:张三 学号: 0513110101
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标题自拟)
摘要:(五号楷体)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核心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十八大,习近平,中国梦,大学生,联系实际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内涵(What)(小四宋体)
1.2.3.2.二、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原因(Why)
1.2.3..2.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途径(How)(重点,一点要结合大学生实际)
1.2.3.2.3.参考文献或注释:(小五宋体)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附论文要求:
学习第六章 第三节 标题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大学生实际,探讨新时期大学生应该如何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标题自拟,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论文。要求:统一用A4纸打印,第一行必须依次写上班级、姓名、学号,并遵循文科论文通用格式。总分为平时成绩的5分。
(注意:第11周交,各班学习委员按学号依次排序后统一上交。)
第四篇:毛中特论文题目
2012-2013年第二学期期中小论文题目
第七章
一 调查家乡所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改革对策
二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农村土地征占补偿机制改革状况
三 调查家乡县市企业“走出去”状况
四 当前改革的困境及其对策探析
第八章
一 调查家乡所在村新农村社保政策实施情况
二 调查家乡所在县市失业保险政策实施情况
三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环境污染与治理情况
四 调查学校周边乡镇对于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情况
五 美好乡村建设的环境对策研究
第九章
一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的农村公共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二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的“阳光村务工程”情况
三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的法制教育情况
四 基层民主的现状与构建
第十章
一 对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
二 对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三 对家乡所在村(小区)居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
四 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构建
第十一章
一 对家乡所在村(小区)干群关系调查
二 对家乡所在村(小区)民间互助情况调查
三 改善民生与国民幸福的关系研究
第十二章
一 对家乡所在县市涉台经济活动调查
二 对家乡所在县市涉台文化交流调查
三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路径选择
第十三章
一 对家乡所在县市民间团体对外交往状况调查
二 新世纪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第十四章
一 对家乡所在乡镇学校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二 对家乡所在乡镇宗教情况调查
三 当代民族主义思潮与中华文化认同
第十五章
一 对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入党情况调查
二 对安徽理工大学班级党支部情况调查
三 执政党执政文化的再中国化
第五篇:毛中特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3、邓小平理论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为我国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良好机遇。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失误产生的原因,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实力。”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因此,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6、中国无产阶级的基本有点和自身特点:
7、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依据①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②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地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③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④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又包含4小点)a近代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间隙b农村革命根据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使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d相当力量红军的存在和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9、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度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10、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阶级政策);贫农和下中农一起,约占农村人口的60%到70%,都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从而解决了农村依靠农民大多数和建立无产阶级优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包括原来是贫农而在土地改革后变成的下中农以及老中农的下中农),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11、(为什么?)发展才是硬道理:①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②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③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性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12、(为什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①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因为不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要靠发展。③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无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党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13、(每一点后要结合实际解释说明)(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①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领域,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②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推动力量。科学技术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生产要素,使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的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③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使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南方谈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①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②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16、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排除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成果。每一个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
17、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18、为什么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①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增加,推动着消费结构升级,形成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础,使我国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理念②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由于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再加上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③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没变,社会矛盾没变。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要解决好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问题,我们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19、如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①提高自主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④统筹区域发展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①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②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到2020年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21、三个转变(多选):①促进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2、资源节约型社会: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
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②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③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④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23、基本民主自治体系: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24、依法治国的意义:①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③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④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5、中特文化地位和作用: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要内容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主题,树立共同理想;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础,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8、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9、如何发展文化产业?①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②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改革中贯彻“创新为主、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调动社会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依据:①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②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③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31、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3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3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略)
34、加快改善民生建设的原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社会和谐社会。
35、优先发展教育,建立资源强国: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②优化教育结构③推进教育改革创新④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36、为什么要发展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就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②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③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37、深化收入体制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