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特论文选题参考2012
毛邓三论文选题(供参考)
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
以下提供了既属于本课程范围,又体现理论与现实相联系的论文选题方向。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题目自拟。选题后面括号里是提示,可以选取某一方面写作。当然也可按照你们的思路写作。选题方向是参考,也可选择本课程范围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正文字数在3000—4000字;摘要200左右字;关键词3-5个。论文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论文题目、作者、专业班级学号、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写作时应多查阅相关论文,但要有自己见解。每班内部同学应避免选相同题目。论文15周交。一律用A4纸张、反正面、手写,左边距3厘米,便于装订(反面书写时注意留出装订位置)。
二、以下题目仅为参考:
1.论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2.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3.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5.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6.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论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及其创新思维特征
8.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9.论毛泽东党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史上的地位
10.论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
1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探索始末
12.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 “ 左 ”、右倾错误及其根源
1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农民问题的基本经验
1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1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经阶段
16.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17.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历史考察
18.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19.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贡献
20.论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21.论毛泽东的人民观
22.论毛泽东的人本思想
23.论毛泽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24.毛泽东经济思想述评
25.毛泽东军事思想要论
26.论毛泽东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思想
27.毛泽东 “ 三个世界 ” 理论评述
28.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9.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有感
30.读《新民主主义论》有感
31.读《论持久战》有感
32.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33.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34.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35.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36.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
37.论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38.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
39.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
40.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
41.论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42.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基本特点
43.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邓小平理论
44.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比较研究
45.浅论邓小平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46.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
47.浅析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8.论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
49.论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
50.论邓小平对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探索
51.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
52.试论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贡献
53.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54.试论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现实意义
55.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
56.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探析
57.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
58.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践性特征
5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6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必然性刍议
61.关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几点思考
62.论邓小平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
63.浅论邓小平的科教兴国思想
6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探析
6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效率与公平关系探析
67.论邓小平对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
68.论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69.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7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政策创新
71.浅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
72.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
73.浅析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74.“ 一国两制 ” 产生的历史背景刍议
75.“ 一国两制 ” 构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76.论邓小平的实践品格与批判精神
77.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
78.读《邓小平南巡讲话》有感
79.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8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
81.“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82.“ 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 ” 之理论探析
83.“ 三个代表 ” 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
84.“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85.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价值观
86.论 “ 三个代表 ” 理论创新的特色
87.把握 “ 三个代表 ” 中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88.按照 “ 三个代表 ” 要求 推进理论、制度和科技创新
89.浅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90.简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载入宪法的重大意义
91.“ 三个代表 ”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理论基本总结
92.加强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93.“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是唯物史观在党建上的创造性运用
94.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
95.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96.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7.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8.“ 三个代表 ” 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99.“ 三个代表 ” 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00.“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101、科学发展观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措施)
102、改革开放方面(全面改革新阶段的主要任务、建设服
务型政府的意义、对外开放中的经济安全)
103、经济发展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性、途径等、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途径、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意义、促进自主创新的途径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104、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与途径、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的途径)
105、文化建设方面(我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提高全民道德素养的途径)
106、和谐社会方面(和谐社会与民生问题、协调利益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
107、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面(国家利益原则与国际关系、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中美关系与利益分析)
108、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台湾局势与祖国完全统一之分析)
10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特”在哪里?
110、从邓小平的理论和实践看邓小平的人民观
111、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
112、论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113、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吗?—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再认识
1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必然性刍议
115、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116、国企工人下岗与农民进城之问题研究
117、改革开放—中国的富民强国之路
118、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
119、从生态环境的视角看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0、现阶段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111、推动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12、三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113、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当代实践
114、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
11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116、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创新与中国现代化
118、论邓小平的依法行政思想
119、邓小平的小康社会和“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的探析120、论邓小平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
121、西部大开发的现实与思考
12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与中部崛起
12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4、公平与效率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
12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我见
126、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
127、论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
1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的理论的发展和创新129、浅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130、试析邓小平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二篇:《毛中特》社会实践选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选题
1—3专题:
1、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2、参观中山陵馆,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3、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4、参观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5、参观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6、对你家乡的近代和现代历史上革命先烈,英勇人物可歌可泣事迹材料的整理 和调查研究,谈谈他们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贡献。
7、浏览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文章,调查研究当今社会的发展关问题或谈当今社会的和谐问题。
8、运用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结合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调查和掌握相关材料,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措施。
9、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对科学发展观影响的调查研究。
4—6专题:
1、自制问卷调查表以班级同学为对象,进行社会调查,对照各自家庭近五年来,家庭年收入、家庭的恩格尔指数、家庭用于教育的费用、家电的数量等,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2、利用网络,调查一个企业近十年在所有制情况、企业的生产情况、企业产品的市场销路、职工的收入等情况,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3、利用网络,解有关家乡近十年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就某专题:比如教育、工农业产值变化或交通状况谈谈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巨变,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有条件的系部结合其他活动,组织同学参观汤山石锁村,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5、有条件的系部结合其他活动,组织同学参观新港开发区,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6、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7、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8、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9、农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保障情况调查与分析
10、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11、某地城镇居民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
1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13、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14、假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
15、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7—9专题:
1、唐诗诵读,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感想和体会。
2、观看小沈阳视频,谈谈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
3、结合家乡变化,谈谈对三个代表的认识。
4、采访你身边的党员,了解他对“三个代表”的理解。
5、查阅一个贪官的堕落历程,有何启示?
6、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撰写研究报告。
7、从城乡差别看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性
8、当代民间信仰的调查与研究。
9、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调查研究。
10、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调查研究。
11、和谐校园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12、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
13、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的调查与分析。
14、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15、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10—12专题:
1、让同学们分组研究,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做优秀大学生”为主题,讨论大学生应当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2、可以对所在系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进行调研,做出调研报告。
3、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点评,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方法与原则来剖析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以论文的形式呈现。
4、请同学们谈谈在学校生活中如何以自身的文明行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化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5、选择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收集其与中国关系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就中国如何在与这些国家与地区的交往中贯彻和平发展理念做出深入的分析,写出研究报告。
6、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
7、私营企业主入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
8、本地区近十三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其经验的调查。
9、本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10、本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情况的调查
11、当代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与职业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
12、贫困大学生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13、关于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4、基层民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5、某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第三篇:毛概论文 选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研讨参考选题(2011-2012学年)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2.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
4.数字中国: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惟一正确道路
6.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8.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不可以并行/
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须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
10.企业发展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发展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11.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贵在实践—以广西为例
13.让社保的阳光普照全民—以(你们所在的地区)为例
14.广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与成就调研
15.广西文化建设调研
16.广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7.中国各城市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18.低碳经济现状调查与分析
19.当代矿难问题调查与反思
20.贫富分化现状与解决途径探析
21.医疗制度改革现状透析
22.政府公信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23.当前学生手机月消费状况调查分析
2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25.“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与祖国统一的展望
26.社会新阶层的社会影响
27.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8.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讨论题
来源: 社科部 作者:匿名 发表日期: 2009-12-17 13:49:01 阅读次数: 3351 查看权限: 普通文章
讨论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透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我们得到什么启发?
2.我心中的毛泽东
3.我心中的邓小平
4.为什么要“始终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5.为什么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
6.为什么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从创新的角度如何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的又一座理
论丰碑?
8.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有何启发意义?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提出过程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
2.关于华西村的讨论问题:
第一、40多年来华西村不断发展壮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你认为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第二、吴仁宝村支书带领华西村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给我们哪些启示?
7.如何科学地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如果说核心是实事求是,那么关键又是什么?
8.思想路线与我们青年学生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9.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
10.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历史?
11.党的思想路线与青年大学生有没有关系?为什么?青年大学生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12.小岗村的“革命” :从背景资料思考:小岗村农民为什么要“包产到户”?小岗村的“革命”的革命说明了什么?
13.请结合本章的学习,剖析你生活中不实事求是的做法?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案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请思考:它为什么取得胜利?工人阶级有哪些优秀品质?为什么要联合其它力量才能取得胜利?
2.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何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3.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4.中国农村道路理论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5.案例书P93问题
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中运用了统一战线的哪些原则经验?如何认识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历史作用?
6.通过黄克功事件说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是什么?
7.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为什么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2.三大改造坚持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方针对我们走好人生之路有什么启发?
3.《毛概案例》P373《组织起来》来说明在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主要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全面评价三大改造的得与失?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4.也许有人会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同学们怎么看?
5.当年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何异同?
6.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之间的关系?
7.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给我们什么启发?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你对社会主义是怎样认识的?
2.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邓小平为什么没有提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3.社会主义本质中有“消灭剥削”,在现实中为什么又允许剥削存在?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今天社会主义的现实为什么不一致,有反差?
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与传统认识有什么不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与资本主义本质的异同是什么?
6.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同学们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对同学们的发展方向提供什么启发?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你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怎样一个阶段?
2.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是什么关系?
3.你如何理解小康社会?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哪些成就?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完善?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中国的改革为何率先从农村开始?
2.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中的结合?
3.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为什么又包含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内?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支持和引导对我们大学生就业有哪些启发?
4.请大家谈谈造成目前社会公平和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解决好这些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5.我国未富先老的现实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6.为什么要强调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如何理解“又好又快”这四个字?
7.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大学生应从哪些方面提升创新能力?
8.我们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些什么事?
第九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什么是民主?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现在哪里?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2.我们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3.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7.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大众文化“太平盛世”下的危机
第一、你怎样看待这种文化现象?它能否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造成大众文化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第二、当今中国大众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粗俗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进行引导?
2.感动中国2004年人物
樊锦诗:守望敦煌(敦煌女儿)
第一、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樊锦诗的回答是:“敦煌更需要我”。这对你有何启示?
第二、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从樊锦诗的守望中你能体会出哪些中华民族的精神?
3.大长今——韩国文化的一次成功登陆
你对《大长今》中透露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感受和认识?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包括中华优秀文化在内的先进文化?
45.案例:
日前,一位大学生旅游时为了逃景区门票,不惜历险攀崖,被困山腰进退不得。数十消防人员接警后赶到现场,经过6个多小时的冒死营救,该青年终于化险为夷。令人不解的是,这位大学生象没事人一样,在消防人员的护送下坦然离开现场,自始至终,未表谢意。有人指出其不当表现,他竟理直气壮地辩驳:“对一个身处险境的人,你能袖手旁观吗?”言下之意是:这事很平常,何谢之有?换了他也会这么做的。是吗?人们有理由怀疑,如此以自我为中心、人之常情都不懂的人,危难关头未必会有此侠肝义胆。
问题讨论:这位大学生身上缺了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件事?请运用本章所学知识分析。
6.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产生于10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呢?
7.如何看待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
8.民族精神有那些内容?
9.古人说:“知之惟艰,行之更艰”。“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谈谈怎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0.在道德建设中怎样处理好自律和他律的关系?
11.感恩一词是目前热门词,你如何理解感恩?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感恩的?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你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呢?
2.丛飞的义举对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哪些启示?
3.你认为我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什么贡献?
4.请同学们谈谈我们如何应对就业难?
第十二章祖国统一的构想和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1.请同学给大家谈谈台湾局势。我们大学生对解决台湾问题应作哪些努力?
2.谈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4.新时期我们如何应对竞争与挑战?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3.赖昌星、陈良宇大案说明明了什么?
4.为什么说“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5.为什么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第四篇:毛特论文最终版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作业
关于当今中国民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浅谈民生问题之农村基础教育
姓名:李萌班级:学号:
09工商2班09582230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作业
关于当今中国民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浅谈民生问题之农村基础教育
那一抹被背上的干柴压弯的小小身躯,让我忍不住想要去扶上一把;
那一双长了脓疮的小手,让我忍不住想要去温暖;
那一张冻得通红的小脸,让我忍不住想要去抚摸;
那一张张缺腿的椅子,那一间间破烂不堪的称为“教室”的房子;
那一本本已经烂的面目全非的书本,那一双双稚嫩无辜的双眼;
。。。
我无法用言语去诉说这一切,只是,每每想起,都会泪流满面,为了我的自私,为了那些遗憾与愧疚。
由于母亲的工作调职的原因,我去年有幸跟母亲去了一个偏远的山区,进行了一场不能称之为支教的支教,当时由于许多大学生心中都有的支教情结,我跟随母亲一起进入了山里,在一个希望小学里当起了老师,最后,却是由于身体的原因,以及环境,落荒而逃,我承认,我很自私,很怯弱,我从此不敢再提支教,因为我的内心承载不了那份沉甸甸的感情,面对终究会有的离别,面对他们的泪水与坚强,面对那不符合年龄的沧桑,面对那些渴求知识的眼睛,承受内心的深深责问。我面对不了。我只能想,我要回去,我去奋斗,去拼搏,去赚钱,将来一定要在这里盖起一座希望小学。尽我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想起自己上次坐在电脑跟前听着歌仓促拼接的论文,想起我们每天奢侈糜烂的生活,想起我们每天用大把的青春来赌爱情,赌未来,肆意挥霍,再想想支教那段时间所经历的一切,我深深的感到自责。但是,我同时又在想,中国的农村教育现状到底怎样,又怎样去改变了,中国人口最众多的花朵和希望,他们的未来又在哪里?这一切的一切,怎样去改善,去实现。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正好我的母亲也在教育系统工作,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我在暑假时走访了一些我们家乡的中小学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且根据我的支教经历,以及我在家乡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经历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总结我我过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发展对策。
我国5亿多劳动力中约有4亿多仍停留在农村,绝大部分资源也停留在农村。所以,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离开了农村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两个问题都与农村教育相关,尤其是与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密切相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迫在眉睫,亟待解决。
一、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但还有很多不足。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得到质的飞跃,不仅许多原有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更滋生了一些新问题,新困境。农村教育正处在一种举步维艰、如履薄冰的困境之中。
(一)教育观念陈旧,教育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很多学校并不能做到教学相长,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而不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等。
(二)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硬件设施不足。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导致一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我所走访的一些中小学,其中校舍的危房率竟高达百分之十;辅助的教学用具、试验设备器材、语音教学设备、机教学等硬件设施不足,不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出现严重脱节现象。而我所支教的学校不用说是设备,就连一间像样的教室都是奢求。
(三)师资队伍问题严重。第一,由于老师的福利待遇不好,导致教师流动率高,很多老师都呆不住。第二,师资力量差,学历不合格。我看到好多学校找的都是一些代教,有的甚至高中都没有毕业,凭经验施教。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课改根本得不到落实。第三,师资力量少,甚至出现了一个老师教好几门课好几个班的情况。音体美老师更是缺失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摆脱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推进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制
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农村基础教育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对我国广大农村来说,需要从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的关系出发,确立适宜的教育观念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使教育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和脱贫致富的需要。
2、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中小学课改步伐。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减少辍学学生数量,尽快实现“普九”目标。
3、改革传统的学校评价机制。不要单纯以升学率来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而要实行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定;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增加投资,改善办学条件
1、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例如,加大政府的投入,适当的对教育经费倾斜;吸引社会投资和鼓励民间办学;国家和政府还可以发型一些教育彩票或发展其他基金事业。
2、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学校收费管理,治理好乱收费的问题。
3、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国家应当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扶持家庭困难学生就学,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庭困难学生实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制生生活费),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4、消灭危房。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加强农村初中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学校体育卫生设施和学生食宿条件,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的装备水平。拔付学校的公用经费主要用于仪器、图书、文体器材等装备的购置。
(三)调整中小学布局,实现办学规模效益
现在农村出现了好多小学初中单轨制,甚至一个班只有七八个学生。我家乡的小学就是这样。这样使学校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对此情况,我家乡的县教育局撤并了几所20人以下单人校,取消双轨制以下初中,根据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进行选址,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乡村寄宿制小学,整合教育资源,使全县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规模、质量全面提升。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育质量。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待遇低。待遇低,不能单纯理解为工资低,更主要的是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待遇,解决教师住房难、子女就业难、求医难等问题,使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
3、教育部门、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培训等途径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业务索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在新形势下,采取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提倡有新知识的大中专毕业生、城市优
秀骨干教师、青年人到农村支教,充实农村的基础教育,充实农村教师队伍。
(五)可以发展远程教育。与一些名校名师互动。
三、总结:
根据调查研究以及走访家乡中小学,发现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一定发展,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也有了明显增加,大多数学校通过也在积极进行课改,努力改善教学质量,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而言,却不容乐观,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很大,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因此,正视当前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力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世纪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着万千学子。涉及千家万户。使命崇高,任务重大。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办好让人们满意的教育。
改善农村教育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无论是国家,政府,或者是我们个人,都应该尽我们自己所能的去关注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并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要我们抱有这样的信念,并切实付诸行动,我们每个人都用我们的努力去改善这一切,让农村还在做到有学上,有书读。用我们的努力去充实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眼,用我们的努力去成就祖国的未来,用我们的努力去托起中国的未来。那么我们的祖国的未来也将更加的和谐稳定,繁荣昌盛,大放华彩。
信念,让能者无疆!
第五篇:毛中特论文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现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调查时间:2011年5.9-5.11 调查地点:河北工业大学 宿舍 教学楼 调查对象:河北工业大学学生 调查范围:河北工业大学 各院系 调查方式:问卷填写形式
小组成员:刘文静 刘晓宇 蒙艳红 王凌慧 王鹤
调查基本情况:此次调查的河北工业大学的各个学院的同学,男女比例相当,其中担任学生干部的有30%,我们调查问题针对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大学生责任意识也做了全面的问卷
调查结果:普遍的大学生都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可见大学中意识中有了解幷将改善的意识。大学生的人生目标是大多以赚钱孝敬父母为主,部分选择了建设国家。
对于社会上的公共道德,普遍学生都会选择乐于助人而对于当代的弄虚作假及盗版的情况大多数的同学不以为然,而普遍学生都表示在大学期间缺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
调查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
首先应该肯定,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当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之外,还由于其所受的高等教育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期待,而对社会负有更多的特殊责任。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及专业技能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但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非常令人担忧的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自我责任感迷惘
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前提。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现象——“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冷漠空虚,对一切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毫无意义。这部分“三无”学生,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理上失落无助,无法积极承担所必需承担的责任。表现出人生没有奋斗的方向,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可信任的朋友,没有生命的终极解释,自我责任感迷惘。这一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生命质量的感受下降,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空虚感、孤独感,严重的就会出现行为失范,甚至是人格分裂和精神的绝望。
(二)对他人责任感淡漠
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往往容易出现夸大人际冲突的倾向,忽视或排斥他人的存在,甚至有的出现“极端功利化”的趋势,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命运,重视个人的前途,而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大学生这种过度关注自我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必然遭到社会的否
定和排斥,从而使个人陷入孤立、孤独的境地。
(三)对家庭责任感减弱
“爱幼”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但这却造就了部分学生对父母、亲人的付出习以为常甚至漠然视之,对家庭的责任感减弱,只知道一味索取而没有考虑回报。
二、大学生责任感淡漠甚至缺失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乃至缺乏的内在原因。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出生在改革开放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所以上了大学后,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自身进入角色缓慢有很大关系。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居多,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导致自私自利,个性强。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得他们对自己过分关注,经常考虑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差,经不起些许挫折。
(三)学校原因
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责任感教育体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有很多方面不利于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在灌输式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学生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接受的少,使得社会主体意识无法在教育中得到加强。在教学上,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以及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联系相对模糊,使得学生把学习和考试当成了目的,无法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从而培养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
(四)社会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甚至缺乏的重要外在原因。当前社会正
处于激烈动荡的转型期,诸如世风日下、权钱交易、分配不公、假冒伪劣、人际关系扭曲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正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不断暴露。对此,由于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能力,大学生的认识往往较片面,容易走极端。有的人因为惰性太强而跟不上形势,有的人因为缺乏竞争而被淘汰,等等。于是转型社会中的“不适应者”在急剧的社会变迁面前,就感到突然失去了理想支柱和干劲,因而表现出一种对什么都“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消极倾向;有的人却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理论依据,出现了关心自我,追求实惠,只要权利,不尽义务的“极端功利化”倾向。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缺失与转型社会的剧烈冲击有很大关系。
三、培养构建大学生责任感的措施
(一)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责任感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首先,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决定着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才能形成产生责任感的精神支柱和履行责任感的强大动力;其次,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二)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流的民族必须有一流的文化素质底蕴,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高校应当营造一种文明、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撑起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支柱。
(三)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能起到调节作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责任感。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古老优秀的民则传统和美德。其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他们任何时候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能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四)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的教育潜力,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育应采取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各种责任。
(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国情、锻炼毅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产生和深化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性转变,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固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强责任感。
(六)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实行素质教育
“大学的本质要求它自身不能只是作为职业训练场所而存在,还应该在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方面发挥自己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高校的教育只是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教给学生“做人”的本领和艺术,尤其是做一个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和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那么这种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