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中特论文题目
2012-2013年第二学期期中小论文题目
第七章
一 调查家乡所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改革对策
二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农村土地征占补偿机制改革状况
三 调查家乡县市企业“走出去”状况
四 当前改革的困境及其对策探析
第八章
一 调查家乡所在村新农村社保政策实施情况
二 调查家乡所在县市失业保险政策实施情况
三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环境污染与治理情况
四 调查学校周边乡镇对于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情况
五 美好乡村建设的环境对策研究
第九章
一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的农村公共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二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的“阳光村务工程”情况
三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的法制教育情况
四 基层民主的现状与构建
第十章
一 对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
二 对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三 对家乡所在村(小区)居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
四 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构建
第十一章
一 对家乡所在村(小区)干群关系调查
二 对家乡所在村(小区)民间互助情况调查
三 改善民生与国民幸福的关系研究
第十二章
一 对家乡所在县市涉台经济活动调查
二 对家乡所在县市涉台文化交流调查
三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路径选择
第十三章
一 对家乡所在县市民间团体对外交往状况调查
二 新世纪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第十四章
一 对家乡所在乡镇学校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二 对家乡所在乡镇宗教情况调查
三 当代民族主义思潮与中华文化认同
第十五章
一 对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入党情况调查
二 对安徽理工大学班级党支部情况调查
三 执政党执政文化的再中国化
第二篇:毛特课程论文题目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论文题目(可以在现有题目的基础上自拟更为具体的题目,但要求大体是在现有的题目范围内)
1、谈一谈当代大学生对毛泽东的看法
2、谈一谈当代大学生对邓小平的看法
3、当代社会如何理解实事求是的应用
4、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6、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7、当前报考公务员热原因剖析
8、关于××专业就业前景的分析与思考
9、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搞好我的家乡建设
10、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1、谈一谈自己所熟悉的地区居民自治组织如何开展基层民主建设
12、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13、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4、如何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
15、如何保护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16、如何看待中国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17、如何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18、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9、如何看待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20、大学生的幸福观是什么
21、分析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22、如何看待中国社会诚信危机23、2008年中国经历了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大事,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24、分析当前农村的教育现状
25、分析当前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
26、如何重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7、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
28、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
29、如何建立健全教育、监督、惩治和预防腐败
30、中国共产党如何保持先进性
31、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32、如何看待企图破坏中国建设的民族分裂势力
33、分析当前中国外交面临的新局势
34、如何看待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与强权势力
35、如何看待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的非客观性
36、谈一谈大学生志愿参军、献身国防的意义
37、谈一谈知识分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
38、如何实现国家的创新发展
39、如何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
40、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践为人民服务
第三篇:《毛特》课论文题目
论 文 参 考 题 目
(第2学期)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探析(学者:李实、赵人伟、郑功成、程过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郑功成)
现阶段我国非公经济发展遇到的制约因素分析
垄断性国有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因素分析(郎咸平著作《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试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试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路与举措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从中国近代历史的视角,论述政治制度对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
论民主进步和法治完善是个人发展完善的前提和基础。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取代了封建专制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
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与曲折发展。
对“人民当家作主”的解读。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论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人权。1.2.3.4.5.6.7.1.2.3.4.5.6.7.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试论文化的含义、特征、功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探究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解读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第四篇:毛中特论文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现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调查时间:2011年5.9-5.11 调查地点:河北工业大学 宿舍 教学楼 调查对象:河北工业大学学生 调查范围:河北工业大学 各院系 调查方式:问卷填写形式
小组成员:刘文静 刘晓宇 蒙艳红 王凌慧 王鹤
调查基本情况:此次调查的河北工业大学的各个学院的同学,男女比例相当,其中担任学生干部的有30%,我们调查问题针对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大学生责任意识也做了全面的问卷
调查结果:普遍的大学生都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可见大学中意识中有了解幷将改善的意识。大学生的人生目标是大多以赚钱孝敬父母为主,部分选择了建设国家。
对于社会上的公共道德,普遍学生都会选择乐于助人而对于当代的弄虚作假及盗版的情况大多数的同学不以为然,而普遍学生都表示在大学期间缺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
调查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
首先应该肯定,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当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之外,还由于其所受的高等教育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期待,而对社会负有更多的特殊责任。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及专业技能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但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非常令人担忧的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自我责任感迷惘
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前提。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现象——“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冷漠空虚,对一切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毫无意义。这部分“三无”学生,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理上失落无助,无法积极承担所必需承担的责任。表现出人生没有奋斗的方向,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可信任的朋友,没有生命的终极解释,自我责任感迷惘。这一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生命质量的感受下降,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空虚感、孤独感,严重的就会出现行为失范,甚至是人格分裂和精神的绝望。
(二)对他人责任感淡漠
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往往容易出现夸大人际冲突的倾向,忽视或排斥他人的存在,甚至有的出现“极端功利化”的趋势,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命运,重视个人的前途,而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大学生这种过度关注自我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必然遭到社会的否
定和排斥,从而使个人陷入孤立、孤独的境地。
(三)对家庭责任感减弱
“爱幼”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但这却造就了部分学生对父母、亲人的付出习以为常甚至漠然视之,对家庭的责任感减弱,只知道一味索取而没有考虑回报。
二、大学生责任感淡漠甚至缺失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乃至缺乏的内在原因。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出生在改革开放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所以上了大学后,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自身进入角色缓慢有很大关系。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居多,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导致自私自利,个性强。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得他们对自己过分关注,经常考虑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差,经不起些许挫折。
(三)学校原因
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责任感教育体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有很多方面不利于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在灌输式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学生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接受的少,使得社会主体意识无法在教育中得到加强。在教学上,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以及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联系相对模糊,使得学生把学习和考试当成了目的,无法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从而培养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
(四)社会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甚至缺乏的重要外在原因。当前社会正
处于激烈动荡的转型期,诸如世风日下、权钱交易、分配不公、假冒伪劣、人际关系扭曲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正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不断暴露。对此,由于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能力,大学生的认识往往较片面,容易走极端。有的人因为惰性太强而跟不上形势,有的人因为缺乏竞争而被淘汰,等等。于是转型社会中的“不适应者”在急剧的社会变迁面前,就感到突然失去了理想支柱和干劲,因而表现出一种对什么都“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消极倾向;有的人却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理论依据,出现了关心自我,追求实惠,只要权利,不尽义务的“极端功利化”倾向。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缺失与转型社会的剧烈冲击有很大关系。
三、培养构建大学生责任感的措施
(一)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责任感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首先,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决定着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才能形成产生责任感的精神支柱和履行责任感的强大动力;其次,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二)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流的民族必须有一流的文化素质底蕴,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高校应当营造一种文明、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撑起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支柱。
(三)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能起到调节作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责任感。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古老优秀的民则传统和美德。其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他们任何时候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能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四)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的教育潜力,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育应采取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各种责任。
(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国情、锻炼毅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产生和深化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性转变,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固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强责任感。
(六)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实行素质教育
“大学的本质要求它自身不能只是作为职业训练场所而存在,还应该在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方面发挥自己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高校的教育只是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教给学生“做人”的本领和艺术,尤其是做一个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和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那么这种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
第五篇:毛中特论文
班级:通信工程9班 姓名:张三 学号: 0513110101
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标题自拟)
摘要:(五号楷体)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核心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十八大,习近平,中国梦,大学生,联系实际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内涵(What)(小四宋体)
1.2.3.2.二、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原因(Why)
1.2.3..2.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途径(How)(重点,一点要结合大学生实际)
1.2.3.2.3.参考文献或注释:(小五宋体)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附论文要求:
学习第六章 第三节 标题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大学生实际,探讨新时期大学生应该如何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标题自拟,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论文。要求:统一用A4纸打印,第一行必须依次写上班级、姓名、学号,并遵循文科论文通用格式。总分为平时成绩的5分。
(注意:第11周交,各班学习委员按学号依次排序后统一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