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恒源八里小学2013-2014总结及2015年工作打算范文
恒源八里小学2013---2014学年工作总结
2014 学年对恒源八里小学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学年。在学校的成长发展中经历了各种严峻考验,在恒源教育办的鼎力支持下,学校始终保持着健康稳定发展。在稳定中求发展,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创新。下面就学校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开创学校美好的明天。在教育教学方面: 一是:对待老教师坚持上好高质量的常态课,对待中青年教师逐渐推进课改,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均已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今年春天开学初,恒源教育办全面实施“三节四段式”即“三三制达标教学模式”。我校教师积极学习恒源教育办教研室关于高效课堂的解读,认真领会,大胆尝试,坚持不懈,积极创新。在五月份恒源教育办开展的高校课堂活动月中,我校的董玲玲、王蒙蒙老师在恒源教育办举行的高校课堂评比中已经成功过关。王蒙蒙老师多次代表恒源教育办参加教育局举行的讲课比赛。周秀丽、董玲玲老师今年暑假更是积极要求参加暑假远程研修。总之年轻的教师已经融入恒源教育办的教学改革大潮中,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二是:面对各种严峻的挑战,攻坚克难,使教师幸福从教。始终狠抓教学,教学质量稳步中上升。去年寒假期中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离科科争第一的目标渐行渐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尤其是今年实施的农村教师补贴,对教师的心理影响巨大。教师的心理经常处于失衡状态。对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虽然想尽一切办法疏导教师的情绪,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是殚精竭虑。在恒源教育办排除一切困难,鼎力支持下,直到五月份教师才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我认为小学的教学成绩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三是家长的协助指导。在学生的学方面,我们的做法是优等生帮贫困生,二是小组自主管理团队,在课前20分钟对各班学习情况进行量化检查评比,有效的杜绝了课前打闹不学习的情况。这次期末考试成绩发下来后,也比较了其他两处的成绩,虽然 还未算出来,感觉还可以。今年秋季开学初,对教师的任课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以教学成绩为出发点,与教师的教书水平相结合,综合衡量教师的工作量。虽然调课困难重重,但是绝大部分教师得到了心理平衡。暑假后,我校实行了月考制度,对每次考试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这次恒源教育办期中考试来看,除有一课成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外,其它学科的成绩或保持优势或进步。
四是在学校管理方面:恒源教育办自2012年秋天起,一直要求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这就要求很多工作进行量化,对教学好量化,对教师的日常工作量化并不容易。我校以考勤为突破口,对教师的工作进行量化。签到表上注明了教师迟到早退、请假的情况。每月一汇总。除教学之外的工作算入工作量。例如星期天开运动会、参加远程研修等。我校出台了恒源八里小学一日常规考核实施方案,自从方案出台后,坚持不断的检查,每周一升国旗公布,极大的促进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今年三年级的学生大力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为全面推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在学校的设施后勤保障方面:由于恒源教育办的全力支持,大量资金的投入,学校的设施及教学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新翻修了幼儿园的院墙、学校安全有保障;学校对室内外电路进行了更换,连接了电业局的网,是学校更安全更省钱;购置了三台电脑修好了一台电脑,五台电脑全部连接了互联网,是学校进入互联网时代;为幼儿园购置了电视、vcd、有线等,使幼儿园进入多媒体时代;为教师购置了餐具,把学校变成温馨的家园。未雨绸缪,后勤教师积极为一线的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服务。例如:为教师打印试卷及时割好纸,及时维修教学设备等,决不能因为服务不及时,影响教师的教学。今年冬季及时给教师学生安装烟筒炉具,使全体师生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我校的教师老龄化严重,民办教师转正、接班比较多,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要求进步的心态、自我学习的能力与恒源教育办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年轻的教师如何跟上恒源小学教师的步伐,不至于在教学改革中掉队。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还未完全落实到位。如何调整教师的心理,少抱怨,使教师一心用在教学上,实现幸福从教。如何借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为我校的教学服务。下学年的工作打算:
1、理顺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的关系,调整教师积极的教书心态,尽快使学校管理走向民主化,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全心全意服务教师,使教师幸福从教。
2、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使学生能管住学生,学生能管住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学校与家长多沟通,做好学校的宣传工作,是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
4、充分利用集体学习,培训、互联网、vcd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5、积极开展各种集体活动,使素质教育得到落实。
第二篇:2015八里小学工作总结
八里小学督导汇报材料
八里小学 2016.11.27
八里小学督导汇报材料
这学期以来,我校认真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开展教研活动,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开展工作。本学期我校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较好地完成初期制定的各项任务,现就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带领全体教师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古邵镇两次抽考中都获的第一名的好成绩,三年级获得峄城区抽测第四名,为古邵镇的教育锦上添花,受到教育局和镇教委的好评。
2.加强教师的理论业务学习,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3.加强德育思想教育工作,建设良好文明校风。以红领巾广播站为阵地,开展德育教育。深入实施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工程和全员育人导师制。4.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开展了教研活动。市级优秀教案2篇。区级6篇。山东省德育课题研究获得一等奖。发表市级新闻报道4篇。区级20篇。韩喜来基本功比赛镇级一等奖。创新大赛王福华、孙冬梅区级辅导一等奖。
5.以“学生”为中心点,规范学习行为着力抓好学生的“规范”教育。6.积极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举行小发明小制作、朗读、写字、乒乓球、绘画比赛。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宋彤彤获得峄城区乒乓球个人单打冠军。
7.深化特色品牌创建。开发出学校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
8.积极开展“双优双满意”活动。我校通过家长会、移动校讯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增强了学校的教育合力。9.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实行封闭式教学管理。开展各种应急演练,构建和谐校园。
10.学校投资10万元,新建餐厅、职工宿舍、储藏室100平方,解决师生吃饭难的问题,同时解决远路教师住宿问题。调动全体师生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11.学校投资5万元硬化、美化校园2000多平方米,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12.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张贴温馨提示语,警示牌40多幅,既美化了教学楼,又巧妙的规范学生的学习、安全。
13.学校投资5000元,新建车棚60平方米,较好的保护教师的车辆。14.学校投资5000元,安装监控,使整个校园全覆盖,确保学校的财产安全。
15.八里小学2016年9月被古邵镇教委评为先进集体。
二、存在问题
1.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形成。2.家长的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参差不齐,对子女管理不够到位。
3.学校招生范围小,生源率低。
4.学校的改建产生的建筑垃圾影响学校的美观。5.枣庄市优秀资源上传质量不高。下一步工作措施
1.开展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评比,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2.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校讲座,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3.大力宣传学校取得的各项荣誉,吸引周边学生选着我校。4.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平整校园2000多平方米。
5.成立优秀资源领导小组,合力打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篇:八里小学三好学生材料
美德少年先进事迹材料
尊长辈孝敬父母 懂感恩深受爱戴
我叫李斌,男,今年12岁,现在新安县磁涧镇八里小学五年级一班学习。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使我一天天茁壮成长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在家里,我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我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少先队员;在社会,我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一、品学兼优,屡获佳绩
我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把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我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我从小就懂得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我热爱劳动,积极带领少先队员参加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好。学习上,我求知欲强,课堂上,我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课外,我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五年来,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学生”、“三好学生”,这一张张鲜红的奖状,都是我努力奋斗的结果。
二、尊敬长辈,孝顺父母
在家里,在每天的日程计划里,我都会列上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妈妈买菜,帮爸爸买捶背,做饭洗碗,帮爸爸妈妈照顾幼小的弟弟,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是我和妈妈周末的必修课,只要是空闲时间,作业写完,学校老师安排的任务完成,我就会照顾弟弟,带着弟弟玩耍,给弟弟洗衣服,给我自己洗衣服,让妈妈在家休息,前些年,妈妈生病住院,出院以后留下了后遗症,左手有点不听使唤,家务很多时候都需要我帮忙。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我对自己的一惯要求。所以,我们的家庭里依然充满了欢声笑语。
三、诚实守信,热心公益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积极地磨炼自己的毅力,增长自己的才干。不管是学校,还是社区,只要有活动,我都会积极参与,尽自己的一份力。尤其是在学校,不管老师还是同学只要有需要我帮忙的,我都会毫不犹豫的伸出自己的双手。在班级里面,同学之间相互借学习用品,或者学习上有不明白的地方,我都会大方的帮助同学们,每次打扫卫生,不管是寒风凛冽冬日,还是炎炎夏日,我都会带头认真打扫,从不嫌脏嫌累,我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同学,跟大家都相处融洽,其乐融融。我热心公益、爱护环境。在家里,我是一名小管家,我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家里的电源开关旁,水龙头边,都有我精心设计的关于节电、节水的小卡片;在校内,我是环保义务宣传员和监督员,帮助老师维持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在校外,我还是一名清洁员,一个矿泉水瓶,一个白色塑料袋,我看见了都要跑过去捡起来扔到垃圾桶。这些年,我成了老师同学们公认的好学生、好同学、好搭档,踏实稳重,阳光自信。
四、懂得感恩,深受爱戴
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我都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虽然有时也会淘气,我尊敬师长,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爱。是老师给予了我知识,帮助我成长;是家长的殷切希望让我快乐成长,没有老师和家长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所取得的众多成绩,因此回报老师和家长是我勤奋的动力,不管现在还是将来,我都会一如既往的努力,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五、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学习、生活、成长的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但是我知道不经历风雨,怎么会见彩虹。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为歌,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我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充满希望的画;我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公益林总结及工作打算
生态公益林管理“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总结以及“十二五”计划和2011年工作重点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是充分发挥林业“三大效益”的基本途径,是建设现代林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按照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的安排部署,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临沧市大力推进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稳步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公益林面积达705.44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3.5%。两类林比例为33.5:66.5。在公益林中,国家级公益林494.42万亩,省级公益林203.34万亩,地方公益林7.68万亩。
到2009年底,全市实施补偿的公益林面积达697.76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494.42万亩,省级公益林203.34万亩。全市共聘请护林员2030人,平均每人管护公益林3475亩。
二、“十一五”期间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一)完成了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和两类林调整。2004年,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的安排部署,在1999年全市森林区划界定的基础上,我市全面开展了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同时,为促进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给林业产业留足空间,又组织开展了两类林调整。经国家林业局核查认定,全市公益林面积642.6万亩(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361.37万亩,地方公益 林面积281.23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0.9%;商品林面积1437.33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9.1%。经过2008年地方公益林区划界定和集体林改后的调整,全市公益林面积为705.44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3.5%;商品林面积1402.12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6.6%。商品林面积超过公益林面积,在生态受保护的前提下,为农民得实惠,产业得发展提供了林地保障。
(二)启动了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和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2004年,云南省正式启动了非天保区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省林业厅安排我市第一批补偿面积288.72万亩。2006年7月,第二批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启动,省厅下达我市第二批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为109.33万亩。同年,省级公益林补偿试点启动,我市南汀河和小黑江源头及两岸林地纳入补偿试点,面积为35.63万亩。到2009年底,全市纳入中央和省财政补偿的公益林面积达697.76万亩,其中纳入中央补偿的重点公益林面积为494.42万亩, 纳入省级补偿公益林面积为203.34万亩。每年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偿金4600多万元。
(三)层层落实了工作责任。
采取林业、财政双线责任管理,层层签订公益林补偿目标管理责任状,把重点公益林管护任务、责任、资金层层落实到单位和人员。
(四)完善了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一是抓制度建设。在省厅制定出台《云南省公益林管理办法》、《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云南省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云南省编制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县级 实施方案操作细则》等办法规章基础上,市县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为加强公益林管护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抓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进一步营造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良好氛围,调动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为公益林保护管理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目前全市共建立了永久性宣传牌碑112块。三是抓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了监督检查、工作考核、绩效评比和奖惩制度,每年定期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进行检查考核,切实做到了“资源增长、资金安全”。四是抓基础。初步建立了市、县二级分类经营与公益林管理机构,通过分期分批培训,提高了管理人员和管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五)生态效益逐步显现。通过四年多来实施中央和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我市公益林管护力量有效增强,管护效果明显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增强,生态效益逐步显现。具体成效如下:一是全社会保护森林和生态的意识明显增强;二是以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为契机,带动了县(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与除治、森林资源监测和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装备得到充实。较好的解决了我森林资源管护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的面貌;三是以国家重点公益林为核心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为我市重点公益林的保护提供了长期的、稳定的资金来源,缓解了长期以来生态公益林资金 3 不足管护不到位的被动局面,有效遏制了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现象的发生;四是公益林区自然环境逐步恢复,灾害性破坏明显减少,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六)初步形成了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直接增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另一方面,随着中央和省级公益林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为临沧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2000多人,护林人员通过“工资”的方式可为家庭年增加收入4000——6000元。其三,不少地方依托公益林资源,积极开展合理经营利用,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森林食品、药材、林特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2010年工作基本情况
(一)全面完成国家级公益林分级区划工作。
为建立健全临沧市国家级公益林区划体系,2010年2月至3月,根据省林厅、财政厅的统一部署,按《云南省国家级公益林分级区划操作细则》,及时组织开展了全市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同时编写县级区划报告及市级总体报告。分级区划结果为:临沧市纳入中央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面494.42 万亩,本次分级区划中,总规模不变,共划分为三个保护等级,其中一级公益林177.70 万亩,二级公益林312.28万亩,三级公益林4.44万亩。按权属分,国有林259.02万亩,集体林137.69万亩,个体林97.71万亩。
(二)认真开展全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责任制执行情况检查工作。
为切实加强我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的管理,确保国家和省级公益林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今年4月,在县级自查的基础上,由公益林管理站和计财科相关人员组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检查组对凤庆、云县、耿马、沧源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进行了重点检查考评。通过检查,全面总结了我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三)认真做好项目建设审核审批工作
根据《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对公益林区补植抚育和林区道路建设等项目建设实行项目管理。2010年,共审核批复了6个公益建设项目的作业设计: 2条的林区道路建设(五老山林区道路建设14公里、沧源….);1个公益林区抚育作业(五老山196.8公顷的公益林区抚育);2个补植补造作业设计(耿马大兴乡公益林区补植补造700亩、沧源县公益林区补植补造4887.3亩);1个植物园建设(沧源)。
(四)积极做好工程建设征占用公益林调整工作
随着各项建设工程的不断上马,我市已纳入补偿的公益林不可避免被补征占用。为确保公益林面积不减少,对补征占用的公益林进行了“占一补一”调整。今年共调整各县区上报征占用公益林地材料16件,面积1050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9件、调 整面积1000亩;省级公益林7件、调整面积150亩。
(五)配合省审计厅做好2005年至2009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进行审计调查工作。
四、“十二五”发展规划及2011年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充分利用报纸、(二)进一步修订完善县级实施方案,打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础。
(三)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滞后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安全使用和发挥效益。从2010年起,凡林权权属为个人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进入“一折通”方式兑现。
(五)进一步健全公益林资源档案和监测机制,及时准确反映公益林动态情况。
(六)进一步创新公益林经营机制,切实加强公益林的管理保护和科学利用。
第五篇:电力公司总结及工作打算
2005年工作总结:
(1)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2)采取有效措施,安全生产保持了良好局面;(3)强化经营管理,公司效率和效益不断提升;(4)加强企业“内质外形”建设,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农电工专业化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5)坚持“四个服务”,落实“三个十条”,优质服务进一步深化;(6)全面完成城网任务,电网建设实现新突破;(7)深入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取得优异成绩;(8)多产企业健康发展,稳健经营;(9)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电力公司总结及工作打算。
当前,公司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目前公司安全生产基础还不够牢固,距离“可控、在控、能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部分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存在自满情绪和松懈思想。个别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力,安全生产工作存有隐患,装置性违章没有彻底消除,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
二是经营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营业普查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业扩报装工作还应进一步规范,电价及电费管理上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以确保电价政策的执行到位。财务成本控制还需进一步控制,节支的力度还应该继续加大。我县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负荷少,电量在全市最低,经营压力较大。因此,2006年应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在开拓电力市尝增供扩销方面加强研究,制订措施,努力增加供电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是职工及农电工素质有待提高。部分职工及农电工的素质不适应目前企业发展的需要,从服务质量和服务技能上看,还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和工作的要求,仍存在有活没人干,有人不会干的现象,特别是部分青年职工不注意学习,不注重个人修养,工作面前束手无策。
四是机关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公司机关代表着公司的形象,体现着公司的作风,反映着公司的水平,在公司内质外形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统领作用和示范作用。但是,当前公司机关建设与“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2006年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和聊城供电公司“两会”精神,按照聊城供电公司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以创一流同业对标为主线,突出“一个中心”,努力实现“两个巩固”、“三个提高”、“四个确保”,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步伐。
“一个中心”:以“强化管理,提高效益”为中心,深入开展“管理效益年,深化精细化管理”活动。
“两个巩固”:巩固优质服务取得的成绩,巩固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农电工专业化改革取得的成果。
“三个提高”:强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大力实施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个确保”:确保电网安全和企业和谐稳定,确保绩效管理实现常态运转,确保同业对标各项指标的先进性,确保全面完成与聊城供电公司签订的经济合同指标。
2006年公司的工作目标是:
1、完成购电量4亿千瓦时。其中:购网电3.2亿千瓦时,购小火电0.8亿千瓦时。
2、售电量3.84亿千瓦时。
3、售电平均电价540元/千千瓦时。
4、高压综合线损率4%,0.4千伏线损率≤10%。
5、实现销售收入18360万元,上缴税金810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
6、确保电费回收率100%。
7、多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21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
8、深化创建无违章企业工作,全年实现安全生产三个一百天,力争全年无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能控”。
9、巩固城农网改造成果,加快电网建设步伐。
10、深化“彩虹工程”常态运行,全面落实“三个十条”,供电服务承诺兑现率100%,确保推进行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11、深化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向国一流供电企业迈进。
12、保持2005已获得的荣誉称号,并向更高的先进目标迈进,保持企业和谐稳定,行风评比“保三争一”,工作总结《电力公司总结及工作打算》。
2006年八项重点工作:
(一)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要落实科学的电网安全观,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职责规范》,强化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和监督,落实安全性评价查评问题的整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反事故斗争和创建无违章企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素质,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二)强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和企业效益水平。
一是加强和规范基础管理。按照一流的工作标准,进一步修订公司现有的规章制度,加大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实现规范高效运转。强化综合计划管理,增强计划的严肃性,提高执行力,严格督查督办制度,健全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考核兑现。以规范化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财务管理。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办法和全面预算管理,狠抓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切实增强预算执行的刚性。加强成本管理,减少各种非生产性开支和预算外开支。加强资产管理,完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开源节流,内部挖潜,努力节支增效。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审计成果应用。
三是强化经营管理。要始终坚持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在细化、量化、深化管理上下功夫,向指标要潜力,向管理要效益。切实做好电费回收工作,完善邮政代收电费业务。深化供电所管理,巩固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农电工专业化改革的成果,规范基础管理工作。
四是积极开拓电力市场,坚持“守土有责、度电必争“的原则,千方百计提高市场占有率,努力增加供电量。做好大客户的跟踪服务和管理工作,及时掌握电量变化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对电力市场的调查和预测,跟踪招商引资情况,掌握重点工业项目的进展情况,为项目用电提供便利条件。
五是加强营销管理,2006年要继续抓好营业普查工作,千方百计抓好电费电价管理,建立电费回收可控、在控机制,防范欠费风险,确保实现电费回收月清月结,确保电费回收双结零。规范营业和计量管理,完善变电站计量点和计量装置配置管理,加强用电稽查工作,加强与公安、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合作,将正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保持打击偷窃电的高压态势。
(三)继续抓好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确保指标的先进性。一是充分体现管理特色,健全完善同业对标指标体系,逐步形成公司、部室、班组和岗位4个层面,以及安全管理、资产经营、营销服务、电网运行、人力资源、电网建设和党群工作等7个领域“四横七纵”的指标体系。二是真正将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到人,建立覆盖全员的责任考核体系,制定严格的考核细则,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定期进行检查,严格兑现奖惩,确保责任压力到位。三是要眼睛向内,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指标水平。四是大力推行标杆管理,认真筛选我们的标杆单位,借鉴先进单位在指标管理上的经验,加强交流学习,扎实改进管理,持续改进指标水平。
(四)深化农电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农电管理和农电工专业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设,深化企业各岗位工作流程和供电所工作标准化流程,加强工作过程控制,不断改善管理手段,提高全员工作效率。要加强农电管理,强化农电安全管理,按照《供电所作业指导书》规范作业标准,规范农村低压设备的安全管理,强化全员安全意识,落实新“安规”和新反措要求,确保农电安全无事故。进一步推行农电工专业化管理,完善营销抄、核、收分离和邮政储蓄划拨工作,确保农电管理基础更加牢固,进一步巩固农电规范化管理的成果。
(五)深化“彩虹工程”,落实“三个十条”,建立优质服务水平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优质服务常态机制,推广“一柜通”式人性化服务方式,完善95598服务系统功能,深入贯彻《电力监管条例》,维护电力市场秩序,主动接受市场监管和社会监督。制定和完善落实“三个十条”的保证措施、激励和约束手段,真正做到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坚持“彩虹条”管理制度以及明查暗访的有效形式,认真受理客户的合理投诉,积极查找、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客户投诉问题的总结分析,不断改进工作,力求从事后监督向事前控制转变。要进一步深化优质服务,加强服务文化建设,加强窗口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客户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客户代表的职能作用,提高客户代表信息传递的速度、效率和效力。对示范窗口实行动态管理,以示范窗口建设带动规范化窗口建设。
(六)深化内质外形建设,大力实施人才素质工程。深化内质外形建设,首先要加强“四好”(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在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开拓创新、风险防范和应对复杂局面等方面的能力。其次要完善人才标准,加强岗位素质分析,明确不同专业和岗位的能力需求,强化队伍的开发导向。三要把员工希望自身进步、收入提高的意愿转化为提高学习力、提高工作业绩的内在动力。四要深化用工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员工动态管理。大力推行全员竞争上岗,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五要加快分配体系创新。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改革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实施以岗位薪点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加大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和工作业绩的关联度。
(七)加快三产发展步伐,努力提高多产效益。多产企业发展事关职工切身利益,要在巩固主业基础的前提下,本着“积极稳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慎重投入,注重产出,规避风险,适时壮大做强公司现有多种产业规模。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稳步提高外部市场份额,积极参与外地工程招投标。同时,强化成本意识,管好电厂,把节能降耗和燃煤采购作为重点常抓不懈。加强监督考核和内控机制建设,努力节支增效,通过突破三产,延伸职工利益,科学规避市场风险,确保稳健经营。
(八)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开展“爱心活动”,建设爱心文化,是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和集团公司党委的重要部署,是实现安全长治久安、队伍稳定和谐、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措施。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奉献爱心、营造和谐、确保平安、促进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三抓一创”工作思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展“爱心活动”,建设爱心文化,就是大力倡导“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良好风尚。实施“平安工程”,建设平安文化,就是牢固树立“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理念,巩固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各单位要立即行动,制定具体方案,创新载体,抓好落实,激发广大员工求上进、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广大员工要立足本职,积极推动公司更快更好发展,切实维护公司的利益和形象,打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