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夏庄镇伏家庄小学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夏庄镇伏家庄小学跟班就读、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实施《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等4部门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潍坊市教育局等4部门关于印发潍坊市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潍教字〔2015〕15号)等文件精神,我校将继续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为了真正把“送教上门”这项“惠民工程” 做到实处,现制订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近年来,我校本着“让每位残疾孩子都能健康成长”的理念,实行了零距离办学,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接受教育的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创建。
二、服务对象
“跟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服务的对象为学校辖区内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6—12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三、服务原则
1、“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开展、免费教育的原则。侧重残疾儿童身体、心理康复,注重家长的康复知识培训和残疾儿童少年的潜能开发,提高其感知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采取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在为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上门康复教育的同时,做好家长培训工作。
四、时间安排
1、个别送教的对象教学时间由送教教师与家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报学校备案。原则上每周1次,每次教学时间为不少于60分钟(包括学生知识学习及家长培训两部分)。
2、送教时间由学校与学生监护人负责人商定,原则上每周一次,每次为1小时。
五、师资保障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成立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具体组织和业务理论指导。送教上门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李传勇(校长)
副组长:徐进(副校长)郭玉秀(教导主任)成员: 綦正德、张乐忠、栾云 送教上门工作小组名单: 组长:徐进 副组长: 郭玉秀
成员:綦正德、张乐忠、栾云、毛玉玲、齐传红、刘红梅及各学科教研组长
六、经费保障及预算: 设立相应 的“送教上门”工作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学生家庭及个人不缴纳任何费用。主要用于“送教上门”服务教师的交通费、餐费等补贴,购置相关教育教学设备费、教材费以及业务指导
七、工作要求
1.每学期初、学期末各召开1次业务指导组及送教教师工作会,研究计划,总结工作,交流经验。
2.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残联下发的抢救性康复工作文件规定等,制定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及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康复水平和效益。负责“送教上门”的教师,根据“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和个别化教育方案,记录详实的送教辅导记录。
3.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将“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特殊学校学籍统一管理。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等。
4、保证“送教上门”时间,多形式开展服务。要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具体情况,采取走进家庭实施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服务,原则上每周一次,每次为1小时。教育教学内容可结合残疾儿童少年的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和安排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法。
八、效果评估: 建立绩效评估和奖惩制度,由领导小组调查服务对象家长意见、教师送教记录和学生成长情况,并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估和奖惩。
1、学生康复教学效果评估:在中期和末期由送教教师、家长及学校评估小组派教师共同评估。
2、教师送教工作质量、学校送教工作质量评估:由学校向领导、家长及相关人员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夏庄镇伏家庄小学2016.10
第二篇: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高塘中心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神——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切实保障辖区内适龄残疾儿童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解决因客观原因而不能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智力健全、下肢残疾儿童的入学困难,高塘镇中心校开展为无法随班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具体方案如下:
一、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对象为:高塘镇户籍,智力健全、因下肢残疾而不能“随班就读”的适龄岁儿童。
二、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的学习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按照每月一次送教上门的次数进行确定教学时间。
三、建立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组
结合高塘镇残疾学生的实际,高塘镇中心校成立了残疾儿童上门服务工作组,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沙孝林 副组长:张军 朱明君
组员:张人杰 胡竟竟 黄勇 胡同学 陈孝亮 张正合
四、服务流程
1.精准排查,摸底汇总。根据高塘镇扶贫办和中心校提供的未入学残疾儿童信息,高塘镇中心学校对未入学的残疾儿童进行精准摸底、排查,确定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详实信息,形成(因为这个数据是动态的:进入学龄段和超出学龄段的每年都有变化)残疾儿童信息花名册。
2.科学评估,合理安置。按照教育局和特殊教育学校对未入学残疾儿童进行集中或分散评估、鉴定,对确实不能入学的,按照家庭自愿、适合送教、就近服务的原则,确定为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开展送教服务。
3.建档立卡,精准送教。承担送教任务的学校(就近原则)和教师(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需为送教学生建立上门服务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学校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送教服务教师送教服务工作计划总结、送教服务教案。学生一人一案档案材料要根据服务对象不断成长、进步或停滞不前等发展情况,及时进行反思、会诊、改进,制定更有效、更人性的实施方法与途径,不断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质量。
五、工作要求
1..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具体由送教学校和送教教师负责
2.制定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3.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教案,教学过程资料(包括图片)等等。
4.确保安全。要高度重视送教服务教师人身安全,加强对送教服务教师人身、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原则上开展送教服务入户时,至少要两人同行。教师在送教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要及时上报学校、教育局。
第三篇: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子洲县水地湾乡中心小学”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学生基本情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我校将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现制订具体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7-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三、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服务时间
每个服务对象每周“送教上门”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个课时。
五、师资保障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分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六、工作要求
1.为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具体由学校教导处负责。2.每学年初、学年末举行送教教师工作座谈,研究计划,总结工作。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4.要根据所确定的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
5.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教案,教学过程资料等。
子洲县水地湾乡中心小学
2018年8月27日
第四篇: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学校为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我校将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现制订具体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7-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三、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服务时间
每个服务对象每周“送教上门”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个课时。
五、师资保障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分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六、工作要求
1.为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具体由学校教导处负责。2.每学年初、学年末举行送教教师工作座谈,研究计划,总结工作。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4.要根据所确定的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
5.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教案,教学过程资料等。
第五篇:柏城小学2016“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柏城小学2016年
“送教上门”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和国家、省、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要求,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我校将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育工作。现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柏城小学 “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我校服务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中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2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三、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
四、实施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满足具有接受教育能力而又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是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关心特殊教育”,以及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要求,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调查摸底,确定服务对象。为确保“送教上门”工作的落实,学校根据新学年“教育局2016年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生汇总表”,在本校服务区内6-12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人数、残疾类别、家庭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具体对象作为我校“送教上门”的实施对象,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三)提供保障,确保落实。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学校将针对所确定的服务对象的残疾类别和家庭情况,确定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保障。设立“送教上门”工作专项经费,用于“送教上门”服务教师的交通等补贴,以及教育教学设备的配备。建立“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相关的档案。
(四)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1.加强管理和指导。“送教上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加强管理,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相关制度,保证“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落实到位,积极探索经验,提高教学效益。
2.保证“送教上门”服务时间。各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服务对象的残疾类别和发展现状,保证“送教上门”服务时间,每个服务对象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3个课时,每学年不少于240个课时。“送教上门”的课时数计入任课教师工作量。3.注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或普通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
4.多形式地开展“送教上门”服务。要根据所确定的试点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既可以选择居家入户送教服务,也可以选择书信交流服务,或选择在社区康复机构中结合重度残疾儿童康复治疗时送教服务。
(五)定员定岗,服务到位。
学校根据新学年“教育局2016年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生汇总表”,确定了我校服务区中共有一名残疾儿童少年:柏城镇何家村的毛炫月,由于肢体残疾,目前没有接受正规义务教育,不能正常参与全日制义务教育,介于此种情况,学校多次组织人员上门慰问和沟通,经校方与家长沟通,决定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送教上门”服务:学校安排两名教师每周三、五下午为其实行免费送教上门服务,每下午三课时,每学年不少于240课时。
柏城小学 2016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