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6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改)1
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
发 言 提 纲
(2011年6月14日)
一、关于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按照上级统一要求,我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从3月18日开始,到4月28日结束,历时一个多月。共选出村“两委”干部148名,其中女干部43名,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率75.1%,村党支部书记39名,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35名,“一肩挑”兼职率89.7%。具体工作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四点:
(一)高度重视。为确保村“两委”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换届之初,我们就研究确定了“既要换成届、又要不出事”的整体工作思路,把“稳”字放在换届工作的第一位,条件成熟一个,操作实施一个。做到了“三个贯穿始终”:一是把加强领导贯穿始终。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整个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换届期间,镇每天下午都召开由党政成员、管区书记、指导组长参加的调度会议,分析、预测每个村庄换届选举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了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由于准备充分,全镇39个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没有发生一起现场滋事、扰乱会场秩序的案件,没有一例到市换届办上访。二是把宣传引导贯穿始终。通过广播喇叭、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大了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特别是对加强党的领导、候选人具备“三高三强”条件、妇女干部入选村委等选举要求进行了广泛宣传。每次选举,会议主持人也都进行会前宣传,为换届选举提供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把工作指导贯穿始终。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实行党政成员包管区、机关人员任指导员的工作方法,加强了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确保了选举操作程序合法、结果群众认可。
(二)精心准备。一是加强了业务培训。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加强了对镇指导员、村干部、村选举委员会成员的业务培训。同时,选定宫庄、孙庄两个村级基础好、班子过硬的村庄进行先行试点,组织其余37个村的选委会成员和镇指导组成员现场观摩。二是组织了摸底调查。组织组织办、民政办、管区等单位,深入全镇39个村,对各村村级班子情况、村级选举竞争情况等进行了认真调查摸底,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排定了换届配档表,把村情复杂、难度较大的村庄排查最后,集中人员集中攻坚,确保了换届的成功率。三是加大了选举投入。镇先后投入10万元,印制了选民证、委托证、选票,统一制作了会标、镇指导组和村选委会成员工作牌,购置了档案盒、黑板、计算器、复写纸等物品。同时,镇还以管区为单位向各指导组发放了生活费,统一要求指导组成员不得在村吃饭,既减轻了村级负担,又消除了群众误解,保证了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严格操作。做到了“五个统一”:统一会场布置标准。镇明确要求,各村举行村委会换届选举时必须设有主会场,必须以
组为单位设立秘密写票处,镇统一制作票样讲解小黑板和投票箱。每次选举之前,镇指导组成员都会深入到所联系村庄,对各村选举准备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对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立即责令整改,从而保证了选举时秩序井然,局势易控。统一选票管理。选举前,所有使用选票全部实行“双重按印”,既盖村“两委”公章,又盖镇给每个管区统一刻制的防伪换届专用章。选举时,由镇指导组组长到组织办签字领票,落实选票保护责任。投票时,实行“领票、写票、投票”“一条龙”工作机制,整个过程都不出秘密写票处。真正通过以上措施,避免了选票伪造、流失等现象的发生。统一全程讲解。投票前,镇指导组明确一名同志现场向群众讲解划票规则。投票时,各个秘密写票处门口也都明确了一名指导组成员担任讲解员,负责解答群众在投票时提出的各种疑问,减少了废票。统一程序操作。不论时预选还是正选,还是随后进行的补选,我们都认真按照“一法两办法”规定的选举程序一个换节不少的进行,保证了整个选举过程的透明度。统一资料收集。镇里统一购置了档案盒。选举结束后,镇指导工作组立即收集整理村委会换届的相关资料,送到镇组织办进行存档备案。其他相关的资料由各村自行收集存档。确保了选举资料的完整性。
(四)搞好后续。主要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了落选村干部的思想安抚工作。对于因身体和年龄等原因退下来的4名支部书记和24名“两委”成员,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把他们请过来谈心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需求,消除与现任干部的隔阂,融洽了新老干部的关系。二是健全了村委下属
组织。村“两委”换届结束后,镇里专门召开了会议,安排依法选举产生下属委员会。特别是在村民代表的推选上,镇专门统一印制了选票,组织各村召开户代表会议进行了公开推选。三是做好了村“两委”干部培训、当选证书颁发、村“两委”干部承诺、新老班子交接等工作,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任务。
虽然我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提前办理书面委托票上,对一些常年外出或因急事临时外出的农户,存在着无法办理委托或办理委托来不及等现象,特别是个别因急事临时外出的农户,只能现场办理。建议今后再组织实施村委换届时,要取消办理书面委托的过多限制,切实减少因人为原因给村委换届带来的不便。
二、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严格按照活动方案和配档表要求,一个环节不少的抓好贯彻落实。认真开展了领导干部点评、群众评议等活动。1月9日我们邀请包保我镇的宋景春副市长对镇党政班子进行了点评,收到了良好效果。扎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结合“教育之乡”打造,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了争做“名师名校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活动;卫生及其他镇机关单位、镇直部门开展了争创“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窗”活动;村庄开展了争创“党员示范街”、争当“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开展“迎七一党史竞赛”、唱红歌比赛等活动,提高了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全镇出现了处处创先争优、人人争当先进的喜
人局面,涌现出了一大批创先争优典型。我镇朝西卫生所乡医仲从沂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组织的“我身边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候选人,入围前100名。此外,我们还坚持刊发了活动简报。切实通过做实每一项工作,保证了活动开展的质量,使每一个阶段都取得了预期效果。5月份,我镇被市委组织部推荐为“济宁市级创先争优先进党委”。
二是深入推进了书记创新项目。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中推行了“三问三促”工作机制,引导镇村干部养成“今天干什么?今天干了什么?今天干成了什么?”“一天三问”的工作习惯。通过事前任务目标上墙促工作责任夯实、事中强化督导调度促工作按时间节点推进、事后严格工作奖惩促工作热情迸发的“三促”工作模式,让广大镇村干部时刻紧绷工作弦,全力推进各自分内工作开展,形成你追我赶、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强了基层阵地建设。利用市委政策和驻村帮扶的有利时机,实施8个村的村级办公场所改造工程,改善村级办公条件。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重新修订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规范了党员教育培训、党员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加强了村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抓好了新农村建设帮扶、远程教育等日常性工作,顺利迎接了省委组织部组织的远程教育调研,全镇基层基础更加扎实巩固。
就今后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要积极发挥普通党员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带动作用。虽然我们开展了“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窗”、“党员示范街”、“十星
级文明户”创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涉及党员面太窄、表率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多数党员还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二要探索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路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一些年富力强的农村党员纷纷外出打工,出现了党支部与党员联系“断线”的现象。如何加强与在外党员的有效联系,是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三要解决农村党支部后继乏人的问题。由于村干部待遇普遍较低,除支部书记岗位外,其他村级岗位已经失去了对年轻党员的吸引力,造成了农村党支部成员老龄化现象突出。为此,要探索提高村干部待遇的有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第二篇:李源潮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精神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1日)
李源潮
这次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是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分析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党的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为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下面,我讲6点意见。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落实党管农村工作原则、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我们要深刻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是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我国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中央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982年,适应农村全面推进“大包干”后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中央明确提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团结广大群众前进的核心和战斗堡垒”。1990年,针对实行村民自治后乡村治理机制的变化,中央有关部门召开“莱西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确立了以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工作格局。1994年、1997年中央作出部署,用6年时间对后进乡村党支部进行了两轮集中整顿。1999年,中央制定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部署开展了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使农民群众得实惠。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改革创新,普遍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探索创造了“支部加协会”、“双培双带”、农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等许许多多新经验新办法。30年来,党在农村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98抗洪”、抗击非典和今年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等重大事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30年的实践充分说明,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一切工作的基石。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根本、是关键。
第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十七届三中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这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要求统筹城乡党建资源,加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 新格局;二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创新组织设臵,改进活动方式,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三是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要求农村基层组织改进领导方式,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四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保持农村和谐稳定,要求农村基层组织提高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等等。与这些新要求相比,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理念、思路、方式、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只有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改革创新,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第三,破解农村党建工作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截止2007年底,全国有乡镇党委3.4万个,村党组织60.9万个,占全国基层党组织总数的17.7%;农村党员3101.8万名,占全国党员总数的41.8%。总体上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坚强的,农村党员队伍是有战斗力的。但调研情况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村党支部负责人思想作风差,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公信力;一些党员干部“双带”能力不强,缺乏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意识;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报酬低、保障差、出路窄,队伍不稳、后继乏人;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一些地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乡村债务负担沉重,村级组织活动经费不足;有的地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贿选问题严重,宗族势力干扰、操纵选举;一些地方宗教组织、国外非政府组织等势力渗透严重,插手人民内部矛盾,干扰农村公共事务,等等。这些有的是长期积累的难题,有的是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后产生的新问题,有的是农村对外开放后出现的新情况。如果不认真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消弱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切实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二、下大力气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村党支部书记是村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选准一个人,就能带好一班人,致富一个村。这些年,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把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明显成 效。但是,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能力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严格地而不是松软地把这支队伍配好、带好、管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最关键的骨干力量。
第一,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村干部合格人选不多,村党支部书记难选问题尤为突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创新党支部书记培养选拔机制上下功夫。一要扩宽选人视野。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既注重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选拔,又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提前离岗干部职工回村任职创业,同时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择拟任人选等途径,打破本村人当本村“官”的传统模式,不断挖掘村党支部书记的源头活水。二要完善“两推一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等 方式,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办法,把“双带”能力强、办事公道、群众拥护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提高选用村党支部书记的公信度。三要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的培养。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更多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能力。要认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加强跟踪培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对特别优秀的苗子要重点培养。要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贫困村、工作薄弱村任职,在基层一线锻炼成长。
第二,落实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现在,许多村党支部书记对此还比较陌生,不懂不会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素质和能力。一要认真制定、落实培训计划。省区市党委组织部要把村党支部书记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制定村党支部书记培训计划,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确保所有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或县以上党委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二要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培训村党支部书记,关键要实际、实用,有实效。要重点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村党支部书记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要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组织党支部书记到先进村实地学习考察,进行短期实践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今冬明春,各地要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委员普遍轮训一遍。三要整合培训资源。发挥市、县党校主阵地作用,运用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农广校等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和资源,加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探索建设专门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要有计划地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学历教育,提升文化层次。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加快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第三,推广“一定三有”经验,落实村党支部书记保障激励机制。目前一些地方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不稳、动力不足、后继乏人,一个重要原因是村干部报酬待遇低,缺乏有效的激励保障。近年来,河北等地创造了“定权责立规范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部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一定三有”办法,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胡 锦涛同志指出,对基层干部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广“一定三有”等经验和办法。一要保证合理经济待遇。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评价收入水平,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村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奖励制度。二要强化保障措施。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0年底前为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全部办理基本养老保险,从根本上解决退有所养问题。对正常离任但没有享受养老保险的村党支部书记,也要根据任职年限和贡献,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要注重生活关爱,定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体检。有条件的地方,对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参加人身意外伤害、大病医疗等保险,可以给予一定补贴。三要拓展发展空间。加大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
第四,强化管理监督机制,确保村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职责。建设一支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必须贯彻从严治党方针,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各地 要按照落实待遇与强化责任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村党支部书记监督管理制度。一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结合实际,确定村党支部书记任期目标和目标,并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完善村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办法,准确评价履职情况,严格兑现奖惩。二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制度。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要向乡镇党委、向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述职,接受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评议。健全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党务公开,加强党员监督和群众监督。三要建立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差、作风差、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县委组织部要切实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管理,把村党支部书记登记造册,调整村党支部书记要报县委组织部备案。要制定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实绩考核、民主评议办法,督促乡镇党委组织实施,并把实绩考核、民主评议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备案。要组织开展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把村党支部书记的待遇保障落到实处,使村党支部书记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
三、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快速推进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许多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总的看,这些探索都还是初步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根据十七大精神,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这一要求,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第一,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理念。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首先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破城乡分割、自成一体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自觉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把城乡党建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和谋划。要增强统筹城乡党建资源意识,从领导体制、组织设臵、活动方式、干部选配、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党建工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同时注意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局面。要充分认识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分布实施,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第二,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现在,农民工在产业和地区间转移流动日益频繁。2007年底,全国有农民工2亿多人,约占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57.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52%,农民工中有党员131万多名,约占全国流动党员总数的62.4%。农民工队伍主要由青壮年组成,是农民中综合素质比较高的群体,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党员是团结凝聚农民工队伍的重要力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管理教育,把广大农民工凝聚在党的周围,是当前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一项迫切任务。一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管理、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党员服务中心(站、点)等工作平台,形成城乡互通、全国联网的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城乡一体、全面覆盖、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今冬明春,各地要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摸底。二要在农民工集体外出、务工地点相对固定、条件具备的地方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党的工作,让流动党员站出来,亮身份、起作用、树形象。要探索建立在农民工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的新机制,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三要引导城乡基层党组织共同做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维 权保障等工作,帮助农民工解决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实际问题,增强党组织对农民工的凝聚力。四要注重发挥返乡农民工党员的作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一些外向型企业经营出现困难,许多农民工返回家乡。城乡基层党组织要注意研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民工党员的作用,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工作。要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党员在本乡本村带头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
第三,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是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实现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按需对接、接对共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一要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带活动。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党组织的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有计划、有组织地与乡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二要深入开展农村经验进城区、城区经验进乡村活动,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三要深入开展城市党员“进农家、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帮助工作。中组部将会同有关部委开展“百部联百县”活动,选择100个左右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每县选择1—2个后进薄弱乡镇,从中央机关选派干部联县驻乡、定点帮扶。同时,指导各区市开展“百城带百乡”、机关干部驻村帮扶等活动。
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骨干带头作用
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部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时,又强调要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这一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党员、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把它和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明年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全面推开。
第一,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确定创先争优的目标要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融入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只有这样,创先争优活动才能增强针对性,富有实效性,彰显先进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才能创有方向、争有标准。创建先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五 个好”为目标:一是领导班子好。党组织领导班子能够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党员干部队伍好。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各项制度完善,工作运行规范,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团结一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协调。四是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五是农民群众反映好。农村基层干部尊重农民,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充分肯定,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争做农村优秀党员、干部,要以“五带头”为标准。一是带头跟党走。自觉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模范执行党组织决定,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强,在关键时刻旗臶鲜明、立场坚定。二是带头发展致富。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为群众提供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支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三是带头服务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主动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特别是协助组织做好帮扶困难群众的工作。四是带头维护和谐稳定。积极协调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主动调解矛盾纠纷,消除不稳定、不和谐 因素。五是带头弘扬新风正气。讲文明、讲科学、讲道德,自觉遵纪守法。坚决抵制封建迷信和黄赌毒,勇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坚决抵制宗族、宗教势力和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干扰和非法渗透。
第二,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建设农村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指挥部和战斗队。县委是农村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的一线指挥部,乡村两级党组织是战斗队。三级联创活动规范了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争创先进的具体目标和工作内容,实现了农村党的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紧密结合。多年来,各地坚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重要载体,整体推进,常抓不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针对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丰富“五个好”的内容,赋予三级联创活动新的内涵。要加强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着眼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把熟悉和热爱农业农村工作、对农民有感情、塌实肯干的人选进县乡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好配强主要负责人。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创新三级联创活动的形式,扩大三级联创活动的覆盖面。县委在不断深化自身创建活动的同时,要着力抓好乡镇党委、涉农部门和村党支部的创建活动,强化对他们的考核,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整体水平。要一手抓先进党组织的创建,一手抓后进党组织的整顿,建 立经常性的发现、整顿软弱涣散乡村党组织工作机制,采取领导干部蹲点、选派工作队、调整领导班子等措施进行整顿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要严密防范和坚决制止宗教、宗族势力以及国外非政府组织干扰农村公共事务、渗透基层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
第三,认真落实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的各项措施。要确保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有序推进、不断深入,必须有具体有效的抓手和载体。一要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紧紧围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的目标要求,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摸清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基本状况,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开展活动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二要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从农村特点出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和载体,把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党员自愿服务者等纳入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县、乡、村联创联动的机制和办法,使活动的主题更鲜明、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效果更明显。三要加强对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的评比表彰。各地要研究制定对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进行考核、评比和表彰的具体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要及时进行表彰,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表彰对象的推荐评比要充分发扬 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把推荐和评比先进典型的过程,作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的过程,努力形成评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生动局面。
五、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计活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建等各个方面。实现这些目标,关键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农民群众团结奋斗。这就需要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创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的思路、形式和载体,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骨干力量。
第一,优化组织设置,改进活动方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农业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改革创新党组织的设臵方式、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引领功能,才能更好地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一要灵活设臵党的基层组织。适应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的需要,打破按行政区域和单 位部门设臵党组织的单一模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等模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要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进一步找准党建工作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结合点,把党组织活动与发展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扩大党组织活动的开放性,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实现党群互动;充分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新的党建工作平台,拓展党组织活动空间。要重视发挥党小组的作用,把党组织的活动从行政村延伸到自然村,激活农村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让所有党员都能参加党的活动。三要改进党组织领导方式。进一步改变重管理轻服务、命令多协商少的领导方式,寓领导于服务之中,寓领导于示范之中,寓领导于协调之中。要通过领办、创办、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社会服务组织等,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分散经营联结起来,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对接起来。要从政策指导、资金支持、项目引进、信息咨询、科技推广等方面为有创业能力的农村党员提供帮助,鼓励和引导他们带领农民共同致富。要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善于运用民主协商的办法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农 村和谐稳定。
第二,探索扩大农村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扩大农村党内基层民主,是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这些年,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由收费收税引起的干群矛盾基本消失,但在一些地方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仍然紧张,一些党员干部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开,不能维护甚至侵害普通党员和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一要完善农村党组织的民主决策机制。推行党员议事会、村情民意恳谈会等方式方法,党组织决定重大事项前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二要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选举制度,完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两推一选”办法。三要推进农村基层党务公开。明确党务公开内容,提高党务公开质量,实现党务公开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四要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要切实加强对村“两委”换届选举的领导和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政策要求,认真 总结历届换届时的经验教训,正确引导,严格把握,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要坚决整治贿选和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把持选举的问题,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健康有序发展。要指导和支持村党支部加强对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和乡镇企业工会的领导,支持它们按照法律程序和规章开展工作,形成村级工作合力。
第三,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全面提高党员素质,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这些年来,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党的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不够。缺乏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等问题,在农村党员队伍中依然存在,有的还很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积极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一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在全党展开,明年上半年推到市县机关,下半年推到乡村。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深入调研,早作准备,找准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实际效果制定实施方案、设计实践载体。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尤其是乡村党员干部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加强党性修养,改进思想作风,提高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二要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确保到2010年实现全国乡村网络基本覆盖。一方面,要加快站点建设,提高建设质量,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入户工程”。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用为本,整合教育资源,加强软件建设,搭建互动平台,培养高度负责、相对稳定的管理员队伍,提高站点的实际使用率。要通过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培训方式,组织农村党员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使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三要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近年来,中央采取的下拨党费救灾、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对老党员进行补贴等重要举措,受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普遍欢迎。下一步,要继续探索完善党内激 励、关怀、帮扶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要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为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创造条件;探索建立党员创业扶持资金,支持农民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建立健全农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扶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党员谈心谈话制度,沟通思想,疏导情绪,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六、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多年的实践说明,凡是农村基层组织健全、有战斗力的地方,都是各级党委认真履行管党责任、常抓不懈的结果;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群干群矛盾突出,甚至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究其原因,都与那里的党委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组织部门抓得不得力直接有关。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管党意识,各级组织部门要切实改变重干部工作、轻组织建设的现象,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和指导,把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第一,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和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 意见》,对省、市、县各级党委和相关部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省、市委要制定工作规划,统筹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抓好典型示范,搞好激励表彰,加强督促检查和宏观指导。要坚持完善省、市委领导干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县委处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第一线,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真正摆上县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目标计划,理清工作思路,抓好组织实施。县委常委会每年都要专题研究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明确工作目标,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县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要把农村基层的党建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探索建立县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要抓好责任分解和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第二,强化考核评价和结果运用。中组部研究制定的关于促进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的“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已经把党建实绩的考核纳入其中,目前正在部分省区市试行。各地要结合实际,进行细化和落实,增加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绩的权重。要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领导班子工作实绩、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扬;对思想不重视、工作 不得力的,要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第三,建立投入保障机制。解决好有人办事、有钱办事问题,一直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两个重点。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解决有人办事问题;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是解决有钱办事问题。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不足的矛盾突出起来,加之一些乡村历史债务沉重,导致正常运转困难。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具体实施办法,把经费保障落到实处。要按照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财政配套、党费适当补助的办法,进一步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确保到2010年底覆盖全部行政村。农村基层组织要克服等、靠、要思想,采取发展集体经济等措施,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第四,积极营造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总结推广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先 进典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切实改变目前好的典型不少但面上推广不够、工作要求不少但实际落实不够等问题。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特别要宣传长期在农村一线艰苦环境中埋头苦干、务实创新、默默奉献的优秀农村党员、干部和党务工作者,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新机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第三篇:李源潮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为贯彻落实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1日)
李 源 潮
这次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是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分析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党的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为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下面,我讲6点意见。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落实党管农村工作原则、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我们要深刻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认识以改革创新精
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是 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我国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中央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982年,适应农村全面推行“大包干”后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中央明确提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团结广大群众前进的核心和战斗堡垒”。1990年,针对实行村民自治后乡村治理机制的变化,中央有关部门召开“莱西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确立了以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工作格局。1994年、1997年中央作出部署,用6年时间对后进乡村党支部进行了两轮集中整顿。1999年,中央制定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部署开展了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使农民群众得实惠。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普遍开展了三级联创活动,探索创造了“支部加协会”、“双培双带”、农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等许许多多新经验新办法。30年来,党在农村的组织覆盖和
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98抗洪”、抗击非典和今年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等重大事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30年的实践充分说明,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一切工作的基石。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根本、是关键。
第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十七届三中全会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这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求统筹城乡党建资源,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二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创新组织设置,改进活动方式,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三是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要求农村基层组织改进领导方式,发展党内基层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农村基层民主;四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保持农村和谐稳定,要求农村基层组织提高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等等。与这些新要求相比,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理念、思路、方式、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只有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改革创新,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第三,破解农村党建工作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截至 2007年底,全国有乡镇党委3.4万个,村党组织60.9万个,占全国基层党组织总数的17.7%;农村党员3101.8万名,占全国党员总数的41.8%。总体上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坚强的,农村党员队伍是有战斗力的。但调研情况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村党支部负责人思想作风差,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公信力;一些党员干部“双带”能力不强,缺乏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意识;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报酬低、保障差、出路窄,队伍不稳、后继乏人;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一些地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乡村债务负担沉重,村级组织活动经费不足;
有的地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贿选问题严重,宗族势力干扰、操纵选举;一些地方宗教组织、国外非政府组织等势力渗透严重,插手人民内部矛盾,干扰农村公共事务,等等。这些有的是长期积累的难题,有的是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化产生的新问题,有的是农村对外开放后出现的新情况。如果不认真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削弱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切实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二、下大气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村党支部书记是村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选准一个人,就能带好一班人,致富一个村。这些年,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把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能力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严格
地而不是松软地把这支队伍配好、带好、管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最关键的骨干力量。
第一,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村干部合格人选不多,村党支部书记难选问题尤为突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创新村党支部书记培养选拔机制上下功夫。一要拓宽选人视野。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既注重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选拔,又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提前离岗干部职工回村任职创业,同时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择拟任人选等途径,打破本村人当本村“官”的传统模式,不断挖掘村党支部书记的源头活水。二要完善“两推一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等方式,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办法,把“双带”能力强、办事公道、群众拥护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提高选用村党支部书记的公信度。三要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的培养。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更多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能力。要认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加强跟踪培
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对特别优秀的苗子要重点培养。要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贫困村、工作薄弱村任职,在基层一线锻炼成长。
第二,落实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现在,许多村党支部书记对此还比较陌生,不懂不会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素质和能力。一要认真制定、落实培训计划。省区市党委组织部要把村党支部书记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制定村党支部书记培训计划,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确保所有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或县以上党委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二要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培训村党支部书记,关键要实际、实用,有实效。要重点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村党支部书记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要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先进村实地学习考察,进行短期实践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今冬明春,各地要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委员普遍轮训一遍。三要整合培训资源。发挥市、县党校主阵地作用,运用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农广校等各种
教育培训机构和资源,加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探索建设专门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要有计划地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学历教育,提升文化层次。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加快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第三,推广“一定三有”经验,落实村党支部书记保障激励机制。目前一些地方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不稳、动力不足、后继乏人,一个重要原因是村干部报酬待遇低,缺乏有效的激励保障。近年来,河北等地创造了以“定权责立规范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千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一定三有”办法,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胡锦涛同志指出,对基层干部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广“一定三有”等经验和办法。一要保证合理经济待遇。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村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奖励制度。二要强化保障措施。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0年底前为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全部办理基本养老保险,从根本上解决退有所养问题。对正常离任但没有享受养老保险的村党支部书记,也要根据任职年限和贡献,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要注重生活关
爱,定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体检。有条件的地方,对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参加人身意外伤害、大病医疗等保险,可以给予一定补贴。三要拓展发展空间。加大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
第四,强化管理监督机制,确保村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职责。建设一支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必须贯彻从严治党方针,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各地要按照落实待遇与强化责任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村党支部书记监督管理制度。一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结合实际,确定村党支部书记任期目标和目标,并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完善村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办法,准确评价履职情况,严格兑现奖惩。二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制度。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要向乡镇党委、向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述职,接受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评议。健全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党务公开,加强党员监督和群众监督。三要建立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
况差、作风差、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县委组织部要切实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管理,把村党支部书记登记造册,调整村党支部书记要报县委组织部备案。要制定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实绩考核、民主评议办法,督促乡镇党委组织实施,并把实绩考核、民主评议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备案。要组织开展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把村党支部书记的待遇保障落到实处,使村党支部书记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
三、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是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快速推进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许多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总的看,这些探索都还是初步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根据十七大精神,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这一要求;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第一,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理念。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首先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破城乡分割、自成一体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自觉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把城乡党建作为一个
整体来思考和谋划。要增强统筹城乡党建资源意识,从领导体制、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干部配备、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党建工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同时注意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局面。要充分认识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第二,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现在,农民工在产业和地区间转移流动日益频繁。2007年底,全国有农民工2亿多人,约占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57.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52%,农民工中有党员131万多名,约占全国流动党员总数的62.4%。农民工队伍主要由青壮年组成,是农民中综合素质比较高的群体,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党员是团结凝聚农民工队伍的重要力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把广大农民工凝聚在党的周围,是当前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一项迫切任务。一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属地管理、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党员服务中心(站、点)等工作平台,形成城乡互通、全国联网的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城乡一体、全面覆盖、协同配合、运转有序 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今冬明春,各地要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摸底。二要在农民工集体外出、务工地点相对固定、条件具备的地方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党的工作,让流动党员站出来,亮身份、起作用、树形象。要探索建立在农民工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的新机制,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三要引导城乡基层党组织共同做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维权保障等工作,帮助农民工解决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实际问题:增强党组织对农民工的凝聚力。四要注意发挥返乡农民工党员的作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地区一些外向型企业经营出现困难,许多农民,工返回家乡。城乡基层党组织要注意研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民工党员的作用,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工作。要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党员在本乡本村带头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
第三,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是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实现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按需对接、结对共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一要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带活动。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党政机关、企事
业单位和学校党组织的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有计划、有组织地与乡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二要深入开展农村经验进城区、城区经验进乡村活动,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三要深入开展城市党员“进农家、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帮助工作。中组部将会同有关部委开展“百部联百县”活动,选择100个左右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每县选择1—2个后进薄弱乡镇,从中央机关选派干部联县驻乡、定点帮扶。同时,指导各省区市开展“百城带百乡”、机关干部驻村帮扶等活动。
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骨干带头作用
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部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时,又强调要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这一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党员、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把它和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明年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全面推开。
第一,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确定创先争优的
目标要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融入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只有这样,创先争优活动才能增强针对性,富有实效性,彰显先进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才能创有方向、争有标准。创建先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五个好”为标准。一是领导班子好。党组织领导班子能够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党员干部队伍好。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各项制度完善,工作运行规范,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团结一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协调。四是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五是农民群众反映好。农村基层干部尊重农民,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肯定,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争做农村优秀党员、干部,要以“五带头”为标准。一是带头跟党走。自觉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模范执行党组织决定,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强,在关键时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二是带头发展致富。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为群众提供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支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三是带头服务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主动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特别是协助组织做好帮扶困难群众的工作。四是带头维护和谐稳定。积极协调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主动调解矛盾纠纷,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五是带头弘扬新风正气。讲文明、讲科学、讲道德,自觉遵纪守法。坚决抵制封建迷信和黄赌毒,勇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坚决抵制宗族、宗教势力和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干扰和非法渗透。
第二,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建设农村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指挥部和战斗队。县委是农村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的一线指挥部,乡村两级党组织是战斗队。三级联创活动规范了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争创先进的具体目标和工作内容,实现了农村党的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紧密结合。多年来,各地坚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重要载体,整体推进,常抓不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针对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丰富“五个好”的内容,赋予三级联创活动新的内涵。要加强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着眼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把熟悉和热爱农业农村工作、对农民有感情、踏实肯干的人选进县乡党政领导班子,特别要选好配强主要负责人。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创新三级联创的形式,扩大三级联创活动的覆盖面。县委在不断深化自身创建活动的同时,要着力抓好乡镇党委、涉农部门和村党支部的创建活动,强化对他们的考核,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整体水平。要一手抓先进党组织的创建,一手抓后进党组织的整顿,建立经常性的发现、整顿软弱涣散乡村党组织工作机制,采取领导干部蹲点、选派工作队、调整领导班子等措施进行整顿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要严密防范和坚决制止宗教、宗族势力以及国外非政府组织干扰农村公共事务、渗透基层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
第三,认真落实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的各项措施。要确保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有序推进、不断深入,必须有具体有效的抓手和载体。一要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紧紧围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的目标要求,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摸清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基本状况,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开展活动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二要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从农村特点出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和载体,把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党员志愿服务者等纳入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县、乡、村联创联动的机制和办法,使活动的主题更鲜明、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效果更明显。三要加强对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的评比表彰。各地要研究制定对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进行考核、评比和表彰的具体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要及时进行表彰,大力宣传他们的典
型事迹。表彰对象的推荐评比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把推荐和评比先进典型的过程,作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的过程,努力形成评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生动局面。
五、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建等各个方面。实现这些目标,关键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农民群众团结奋斗。这就需要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创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的思路、形式和载体,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骨干力量。
第一,优化组织设置,改进活动方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农业经营方式的深刻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改革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引领功能,才能更好地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一要灵活设置党的基层组织。适应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的需要,打破按行政区域和单位部门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推
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等模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要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进一步找准党建工作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结合点,把党组织活动与发展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扩大党组织活动的开放性,广泛吸纳群众参与,实现党群互动;充分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新的党建工作平台,拓展党组织活动空间。要重视发挥党小组的作用,把党组织的活动从行政村延伸到自然村,激活农村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让所有党员都能参加党的活动。三要改进党组织领导方式。进一步改变重管理轻服务、命令多协商少的领导方式,寓领导于服务之中,寓领导于示范之中,寓领导于协调之中。要通过领办、创办、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社会服务组织等,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分散经营联结起来,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对接起来。要从政策指导、资金支持、项目引进、信息咨询、科技推广等方面为有创业能力的农村党员提供帮助,鼓励和引导他们带领农民共同致富。要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善于运用民主协商的办法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第二,探索扩大农村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扩大
农村党内基层民主,是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这些年,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由收费收税引起的干群矛盾基本消失,但在一些地方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仍然紧张,一些党员干部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开,不能维护甚至侵害普通党员和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一要完善农村党组织的民主决策机制。推行党员议事会、村情民意恳谈会等方式方法,党组织决定重大事项前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二要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选举制度,完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两推一选”办法。三要推进农村基层党务公开。明确党务公开内容,提高党务公开质量,实现党务公开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四要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要切实加强对村“两委”换届选举的领导和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政策要求,认真总结历届换届时的经验教训,正确引导,严格把握,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要坚决整治贿选和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把持选举等问题,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健康有序发展。要指导和支持村党支部加强对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和乡镇
企业工会组织的领导,支持它们按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工作,形成村级工作合力。
第三,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全面提高党员素质,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这些年来,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党的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不够,缺乏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等问题,在农村党员队伍中依然存在,有的还很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积极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一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在全党展开,明年上半年推到市县机关,下半年推到乡村。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深入调研,早作准备,找准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实际效果制定实施方案、设计实践载体。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尤其是乡村党员干部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转
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加强党性修养,改进思想作风,提高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二要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确保到2010年实现全国乡村网络基本覆盖。一方面,要加快站点建设,提高建设质量,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入户工程”。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用为本,整合教学资源,加强软件建设,搭建互动平台,培养高度负责、相对稳定的管理员队伍,提高站点的实际使用率。要通过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培训方式,组织农村党员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使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三要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近年来,中央采取的下拨党费救灾、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对老党员进行补贴等重要举措,受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普遍欢迎。下一步,要继续探索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要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为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创造条件;探索建立党员创业扶持资金,支持农民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建立健全农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扶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党员谈心谈话制度,沟通思想,疏导情绪,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六、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
任务落到实处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多年的实践说明,凡是农村基层组织健全、有战斗力的地方,都是各级党委认真履行管党责任、常抓不懈的结果;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群干群矛盾突出,甚至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究其原因,都与那里的党委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组织部门抓得不力直接有关。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管党意识,各级组织部门要切实改变重干部工作、轻组织建设的现象,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和指导,把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第一,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和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对省、市、县各级党委和相关部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省、市委要制定工作规划,统筹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抓好典型示范,搞好激励表彰,加强督促检查和宏观指导。要坚持完善省、市委领导干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县委处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第一线,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真正摆上县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目标计划,理清工作思路,抓好组织实施。县委常委会每年都要专题研究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明确工作目标,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县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探索建立县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要抓好责任分解和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第二,强化考核评价和结果运用。中组部研究制定的关于促进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的“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已经把党建实绩的考核纳入其中,目前正在部分省区市试行。各地要结合实际,进行细化和落实,增加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绩的权重。要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领导班子工作实绩、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扬;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要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第三,建立投入保障机制。解决好有人办事、有钱办事问题,一直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两个重点。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解决有人办事问题;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是解决有钱办事问题。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不足的矛盾突出起来,加之一些乡村历史债务沉重,导致正常运转困难。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通过财政
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具体实施办法,把经费保障落到实处。要按照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财政配套、党费适当补助的办法,进一步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确保到2010年底覆盖全部行政村。农村基层组织要克服等、靠、要思想,采取发展集体经济等措施,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第四,积极营造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总结推广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切实改变目前好的典型不少但面上推广不够、工作要求不少但实际落实不够等问题。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特别要宣传长期在农村一线艰苦环境中埋头苦干、务实创新、默默奉献的优秀农村党员、干部和党务工作者,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新机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25
第四篇:在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专题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高晓兵部长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要以服务统揽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可以说,“坚持群众路线”、“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总体思路,将贯穿今后基层党建工作始终。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抓住机遇,务实奋进,坚持不懈地把基层组织建设工
作推向深入。
一、着力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强化基础保障
(一)分类别、分批次开展基层党员干部集中培训。以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突出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充分运用现有的党史教育资源和身边的先进典型,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党性观念、群众观念和宗旨观念教育。市里抓好示范培训和骨干培训,县乡和市县各系统搞好普训、轮训,对村党支部书记、“两新”组织负责人、选派“第一书记”和“双联共建”工作组成员、大学生“村官”分期分批开展集中教育培训活动。同时,指导县乡两级全面实施“选带培”工程,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村级年轻后备干部,为2014年村“两委”换届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二)全力做好第三轮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切实加强村级组织服务阵地建设。市里明确要求,2013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仍有个别地方进度较慢,对此,县乡要加大督导和通报力度,县委组织部分管负责同志要逐村进行摸排,不仅要督导新建场所,对需要扩建和修缮的,也要实地查看修建标准落实情况,并切实搞好检查验收和产权登记。省选派“第一书记”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将联合对省补助贫困村活动场所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同时指出,如发现存在截留、挪用建设资金以及工作不力、虚报瞒报、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将严肃追究责任。近期要逐村进行自查。场所建成以后,要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日常管理,拓展服务功能,切实发挥好职能运转、民主议事、便民利民的综合作用。
三是坚持“一村一策”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前期阶段性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探索总结不同类别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宣传推广一批成效显著的乡镇和村庄。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我们提出到2013年底,年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5%;到2014年,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到2015年底,努力实现省提出的80%以上的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的目标。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任务目标,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逐个研究,强化责任分解落实,跟踪掌握村级经济发展状况,并督促指导乡镇党委进一步规范村级“三资”管理的有关制度,确保村级经济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规范乡镇党委书记专项述职制度,以强化党建工作责任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述职评议程序,细化调研方案,优化评议指标,明确点评要求,落实督导反馈制度,积极探索现场述职观摩、课件辅助、播放专题片等形式,增强述职实效。通过开展书记述职,促进镇域党建工作交流,培养和宣传一批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典型,加强培植扶持,推进乡镇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基层党建品牌,进一步扩大述职效果。县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注重发挥“书记抓党建”的示范效应,建立“书记抓”基层党建的长效机制,调动各个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县(市区)委组织部长要主动约谈参加述职的乡镇党委书记,听取述职情况汇报,指导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要让乡镇党委书记切实感受到,落实党建责任的核心是把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统一起来,抓党建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
三、突出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和社区党建工作
要健全工作制度,进一步理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中小规模“两新”组织为重点,深入广泛开展党组织活动,着力破解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难的问题,切实提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有效覆盖。要全面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省里提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每个城市社区按照10—20万元的标准落实为民服务经费”;省委组织部、省财厅、省国税、地税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落实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的通知》,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抓好配套落实。要注重社区党建示范点建设。确立“城市社区抓服务、农村社区抓示范”的工作思路,全市每个乡镇(街道)都要建设1—2个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力争到2013年底,社区党建和其他各领域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
四、进一步做好2013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及日常管理工作
从今年开始,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与选调生工作实行并轨,全省统一按照选调生的标准和程序选调大学生村官,目前正在进行报名审核。这项工作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选聘任务特别是日
常管理任务也更加繁重。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的重心在县一级,要站在为基层培养后备干部力量的高度,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的进步成长,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教育培养、管理服务和锻炼使用制度,为他们增长才干、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打造平台。要结合开展党内教育实践活动,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利用好村级组织事务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年纪轻、素质高、观念新、联系群众紧密的优势,让他们安心扎根基层、锻炼成长。
五、继续深化选派“第一书记”开展“双联共建”活动
去年年底,市委选派办组织力量对全市81个市直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双联共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从考核情况看,绝大多数单位重视程度高、投入精力大,帮扶成效明显,受到群众广泛赞誉,这项工作已成为全市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有力抓手。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年一抓三年,市县乡各级要把2013年作为深化措施年、帮扶见效年,进一步加大“第一书记”工作力度。一方面,按照省提出的“所有无集体收入的村都要选派第一书记”的要求,继续抽调精干力量到工作弱、经济弱、力量弱的农村、社区和企业,真正把这支队伍建设成服务基层组织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要督促联建单位在前期以资金投入和设施建设为主的基础上,将帮扶工作重点向“抓班子、带队伍、增实力”上倾斜,切实为实现村级长远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今年组织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央、省市还要做具体部署。当前,要认真总结我市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集中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早思考、早调研、早准备,争取工作主动,做好结合文章,努力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七、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努力提高组织指导工作水平
按照新《党章》和党内有关法规,切实搞好对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服务指导,努力提高生活会质量。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各级党组织设置,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确保党组织规范运行。总结和学习我市高唐县及外地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经验和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党代表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市、县、乡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篇: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2012年1月5日)
各位领导:
在昨天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孙厅长的工作报告催人奋进,我感到倍受鼓舞,对今年的交通运输工作充满了信心,对卢展工书记关于“科学发展,交通先行;中原崛起,交通先行;‘三化’协调,交通先行”的指示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需要我省交通系统全力加快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孙厅长的工作报告紧扣时代脉搏,吹响了交通先行的号角。他对交通先行的道理说得透彻,对河南枢纽地位的阐述谈得精辟,对中原崛起形势的把握视角高远,对河南交通前景的展望印象深刻,同时,对交通肩负责任之重大概括全面,对未来发展任务之艰巨坦言客观,这对于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转变领导方式,改进工作方法,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孙厅长的工作报告,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1提高认识,充分理解先行的内涵和意义,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在科学谋划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以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来落实孙厅长关于今年工作的各项部署,切实当好“先行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发展形势越好,肩上担子越重,越要保持清醒头脑,知不足而后进,我们将按照孙厅长要求的那样,以领导方式的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解决创新意识不够强、发展思路不够开阔、工作方式不够科学等主观上的不足,改变项目规划、工程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老思路、老办法,下大力气解决我市路网结构不完善、通行能力不足,部分道路等级低、人民群众意见多,超限超载难治理、执法水平待规范,管理水平不高、“三乱”现象时有发生,管理滞后于建设、服务落后于增长等问题,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当前,一是要重视研究解决好资金问题。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创新融资模式,完善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二是要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推进服务理念、机制和方法创新,提高行业管理科学化水平,积极妥善化解矛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
2更优质的服务。三是坚持安全第一,不断提升安全发展水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把安全发展作为加强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贯穿于交通运输服务的全过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