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数字教材尝试运用》课题研究中期工作总结定稿
《语文数字教材的尝试运用》课题研究
中期工作总结 阳信县勃李中学
张峰
《语文数字教材的尝试运用》课题于2012年5月申报,经滨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有关专家的评审,于2013年11月同意立项为滨州市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初中数字教材有效模式研究》的子课题。我们的课题研究自2012年5月申报以来,在专家名师、各级教育领导的关心帮助引领下,参与课题研究的各位教师就齐心协力,克服工作实践中的困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一、本子课题研究相关概念解读
数字教材是有别于传统教材,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为适用于各类电子终端的互动性教材。
二、农村初级中学探索尝试运用语文数字教材的的重要性
(一)语文数字教材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针对语文学科特点和课标要求,围绕教学重难点提供与教材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精、准、新的媒体资源,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语文数字教材的运用可以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进一步落实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理念。
(三)语文数字教材在纸质教材基础上,增加课文范读、交互练习、电子词典、拓展阅读、阶梯背诵等资源与工具,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提供技术支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语文数字教材中的交互性资源和课后练习具备即时反馈功能,激发学生在课上、课下的语文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并辅之以更加优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教材在个性化指导和形成性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五)语文数字教材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优化了语文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师生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基础内容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六)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主要由于经济承受能力所限,再加上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外阅读材料获取的渠道和数量少,阅读面明显窄与城市学生。语文数字教材大量的拓展延伸资源,恰好弥补了农村孩子阅读量不足的缺陷,有利于孩子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子课题于2013年11月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首先对搜集到的有关语文数字教材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地学习、讨论、研究,针对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多方面进行求证并相继得到解决。在相关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侧重于对语文数字教材的梳理,找准课题研究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点。在语文数字化教材实际运用中,参研教师克服了学校教学设施的不足和局限,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通过本阶段的研究,老师们不断积累、总结、反思、完善,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数字教材相关理论学习的收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数字化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开始在我国教学中运用,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这一辅助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中,人们充分利用了它的省时、节资、实时便捷等特点,建立了微机教室,实行部分课程的集体授课,深受人们的欢迎。
1.语文数字教材向学生展现了一个崭新的语文学习新天地。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方便快捷的知识呈现,灵活生动的内容拓展,时空之间的相互切换,都是传统语文教材所不能比的。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语文数字教材与传统教材的综合运用,开创了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学习的新局面,为师生的语文学习生活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2.运用语文数字教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语文数字教材的运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好的保证和体现,对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教”与“学”的双方都能够自由地进行交流,阻碍交流的障碍几乎没有;其次,数字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时,学生已不是传统教学方式中那种完全被动的对象,占有很大主动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效果能够通过学习的课堂表现,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使教师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数字化教学的最大优点体现在实时便捷性和可延续性这两点上。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下课后,也就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结束,学生在课后只能凭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来延续学习,这种延续的学习过程很难保证学生不走“弯路”;学生课后的练习可完全建立在教师授课的基础上,保证了学生不致于在课后练习中走过多的“弯路”,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度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保证。
4.语文数字化教材增加了课堂容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语文教学和学习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和延伸。数字化教学手段可用磁盘方式全面、如实地记录教师的授课,可把教师的课堂授课延续到更长的时间,更加方便地进行传输和交流。
(二)研究取得的成效
1.参研教师基本了解语文数字教材中各类资源的性能,并能在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中能加以合理运用。在运用中认识语文数字教材软件资源的功能、缺点,积累相关数据,撰写了关于语文数字教材的论文。
2.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参研教师尝试运用语文数字教材的有关课堂范例,录制了提高课堂教学高效率和趣味性的典型课例。
3.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走访,我们收集了学生关于语文数字教材的意见和评价。针对教师在运用数字教材中的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为今后课题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开了局面。
五、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后续研究设想
(一)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中,借助于语文数字教材的运用,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还是放不开,心存疑虑,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
2.数字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如何走向生活化、课堂练习设计如何走向效率化还有待提高。如何优化整合数字教材的教学资源,还要求教师做更加细致深入的工作。
3.数字教材的安装运行使用太过繁琐,且保存时间仅七天左右,而班级多媒体大多上网困难,不利于教师多班级上课的使用。
(二)后续研究设想。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参研教师将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原则,结合我校的实际,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在实际的课题研究工作中,积极协调学校的有关职能科室,从网络保障和教学资源两个方面获取更多的支持,为课题研究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在具体的课题研究工作中,加强与其他学校课题研究成员的联系和交流,随时注意县教体局数字教材研究平台的相关信息,丰富有关课题研究的信息。在语文数字教材的尝试运用阶段,课题组计划在学校的支持下,集体外出培训学习一次,学习其他学校数字教材课题研究的先进经验,开阔视野,拓宽研究思路。具体到每位参研教师的工作分工,在平时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督促,特别是对于研究数据的整理、分析和保存,要明确责任,务求实效。对于课题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要专人整理,注意存档,为更好地进行下一步课题研究做准备,也为明年的课题结题做准备。
通过前一阶段的语文数字化教材课题研究和实施,我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可喜的变化,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地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语文数字教材这一辅助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因此,我们应在多方面做好准备,继续研究下去。
第二篇:语文课题研究中期工作总结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为阅读的过程是知识吸收和积累的过程,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知识会不断地丰富,文学修养的训练与提高更是得力于大量的课外阅读,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与大量的阅读密切相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语文教师必须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空间。“拓展阅读教学”正好为学生构筑了这样一个开放而活跃的语文学习的平台。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原有阅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所学文章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有更深刻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实践和对未知领域的设想,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多读”“博读”,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向外延伸。
“拓展阅读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思维和形式也将是多元化的。它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潜在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积极开展拓展阅读的实践研究是有其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一、实验措施:
我们课题的实践研究基本遵循以下两种拓展方式。
1、向文本拓展
一方面,依据本单元教学主题,筛选相似文章进行拓展。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盘古开天地》一课中,教师就将我国的经典神话故事推荐给学生,《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一个个故事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想象之中。
学习一篇课文,从而了解许多篇同一内容或形式的优秀文本,犹如在一面镜子面前立起另一面镜子,出现的便是一条风光旖旎的镜子长廊!
另一个方面就是进行课外阅读指导。阅读是人们获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个人的思想生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文本拓展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课外的阅读指导。它的方式有很多种。
将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其他作品整合起来,实现师生和文本、作者三者的立体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对话追求的应该是教师、同学、文本、作者之间的灵魂的相遇,精神的交流。我们促使同学与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能协助同学正确掌握文本的思想内涵,能激起同学对文本的向往。
牛迪老师在教学《窃读记》后,指导学生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时玉老师在教学《小抄写员》后,指导学生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两位老师在12月17日面向全区分别上了一节读书交流会课。在课堂上,两位老师带领学生概况全书梗概,品读优秀片段,赏析人物性格,感悟人生百态……两节课很好地集中展示了我们课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得到了莅会专家教师的一致肯定。
“我们大力提倡学生多读书,读整本的书。”(蚌埠市教科所语文教研员马之先语)。学生通过阅读与交流,不仅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原有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体验了阅读的快乐,逐渐把读书作为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的。这就是浸染书香的益处。
2、向生活拓展
向生活拓展,就是让语文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走向社会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使教学成为生活的论述,阅读成为生活的体验。比方说让同学写观察日记、开展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写信、游记等。重视应用文的写作,让作文学以致用。这就是将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将语文课堂和生活融合起来。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让同学能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借以语言文字进行顺利的交际,获取广博的知识,获得幸福的生活能力。
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低年级学生制作识字卡片,将课外阅读中学习的生字新词摘抄下来,标注上拼音,画上简笔画或粘上剪贴画;中年级学生制作手抄报或写摘抄笔记;高年级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等;遴选各个年级段的优秀学生作品进行奖励和展出,这些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实验效果
“营造书香班级,让好书陪伴同学,让经典滋润学生心田。”拓展阅读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师生个个看书、做笔记、写读后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活动中,实验班级已经形成了“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氛围。
1、拓展阅读活动激发了同学的语文学习兴趣
2、拓展阅读活动陶冶了同学的道德情操
无数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蕴含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潜移默化地熏 4 陶了同学,影响着同学的言行,陶冶了同学的情操。
3、培养了同学的语文能力。
4、提高了同学的读写水平。学生在多读多背中积累了大量的佳句、名篇,慢慢领略到写作方法,从读中学会写。多篇学生的作品发表在《蚌埠日报》上。四(1)班童博幸同学在时玉老师的指导下,撰写的文章《梧桐树》荣获
5、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同学的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问题与反思
一年来的实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考虑。
1.拓展,必需建立在尊重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上,不能偏颇或者曲解,也不可面面俱到,拓展的内容也要符合同学的实际。2.部分学生缺乏兴趣,缺少家长对此项工作的足够支持,部分家长甚至认为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还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课外书的途径狭窄,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阅读量不够。良好的阅读习惯仍未养成,语感仍然不强,语言不丰富,学生的阅读、作文能力较低。
第三篇:课题研究中期工作总结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任务编号:14—28 类型:课题研究中期工作总结
课题研究中期工作总结
碾子镇中心小学
刘兴钊
本学期已快接近尾声,现对本人于2014年9月申报并被县教研室批复的题为《如何转化数学科目学困生的研究》的县级课题工作予以总结:
一、要转化数学科目的学困生,首先得了解造成学困生学习差的原因。开学初,我通过走访,实地考察,与原任数学老师了解、沟通,发现他们真正差的原因就在于:1,基基础知识欠缺;2数学概念模糊不清;
3、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失去信心;4上课从不专心听讲,从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
二、根据我班数学科目学困生的实际,制定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并按计划逐步实施。对数学学困生,要有耐心地指出他们的弱项,让其明白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在制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与他们交流谈心等方式逐渐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采用“一帮一,结对子”和“老师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项能力都很差的学生,我采取的方式是:1突破计算关,用学生互帮的方法,从最简单,最基础计算补起,进而向较复杂计算过渡;2,加强数学概念区分、理解与运用学习,并逐步达到融会贯通;
3、进一步加强学困生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四、记录学困生的点滴进步。记录学困生的每一次进步,十七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每一次进步,才能树立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数学是可以学好的。
五、对学困生的培养,教师要建立家校合力的教育机制。对学困生的转化不是光靠教师这一单边力量就行的,教师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相当一些学困生在学校的表现是一个样,回家之后的表现又是一个样,现在的家长又特别的迁就孩子,因此对学困生的转化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做好家校之间的互动,严格把握孩子的情况,同时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转化他们。
六、对学困生狠抓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困生往往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明白学习的目的,我为什么要学习?为谁学习?他有什么重要性?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多与他们交流、谈心、沟通,主动与他们打交道,交朋友,给他们讲清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觉到有学习而带来的快乐。
七、对学困生要恨抓认真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
学困生不爱做作业,更不用说按时完成作业了,这是因为给他们布置的作业与那些学习好的学生的作业几乎是一样的,这对他们来说的确是有一些难度,他们肯定吃不消,他们往往就完成不了任务。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每节课中对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对学困生来说,题相对比其他学生来说要简单一些,从量上来说,一定要做到适中。让他们在做作业上感受到成功乐趣,同时老师要尽量做到少批评,多鼓励,切记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八、加强对学困生的心里健康教育,良好的心态也是搞好学习的关键。
总之,转化数学科目的学困生,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他们的数学老师不能轻而易举就放弃他们,要给他们更多地关注,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让他们慢慢的稳步提高。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去年的小课题研究,我们探索了阅读教学中多种文体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策略。为了继承和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理念,扩大阅读量,本学期我们针对“群文阅读”进行了实践研究。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一、目前阅读教学问题分析 1.主要问题
(1)从教学目标看,缺少对规律的梳理和提炼。
教师虽然能够从文本中找出语言文字训练点,并通过比较恰当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进行学习和运用,但是,由于对课文的关注点较多多,不舍得删减教师认为比较有益的知识,为此,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比重仍然较大,对于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探究语言运用的规律的实践少之又少。
(2)从教学内容看,缺少对文本的重组和加工。
伴随着教师对课程标准关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理解和不断深化,教学的关注点越来越零散细小,知识点之间越来越割裂,训练点越来越复杂,忽视了对于文本表达规律的理解,忽视了文本的整体性,忽视了课内外结合。
(3)从教学总量看,缺少对课内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教学是实践性课程,阅读教学的实践应该立足于学生的阅读。纵观现有的阅读教学,教师仍然紧盯教材、落实教参、深化习题,极大地滞后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课标的要求,滞后于学生对语文文字学习的需求。
2.问题分析
(1)伴随着课程标准的深入落实,教师对于课标的解读越来越明晰,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越来越重视。于是,针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运用指导也不断细化,读用迁移的教学策略遍布课堂。这样的频频训练,极大地肢解了教材,忽视了教材的整体性,忽视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性。
(2)由于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仍是原来的,这就给教师落实课程标准带
2(2)各单元群文阅读研讨1次(3)课例观摩1次 3.网络教研课题化 4.名师工作室研究课题化(1)乡村教师进名校活动展示(2)大问题教学研讨会展示 5.读书社群活动课题化(1)《水浒传》导读研究(2)《昆虫记》导读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群文阅读改变了常规课堂。
(1)探究的课堂。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学生就是知识的探索者。以往,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虽然来得方便快捷,但是,没有起到让学习真正发生的作用。群文阅读是挖掘教材每一个单元的目标,建立整体学习的意识,明确课文之间的联系,通过群文教学,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运用。
(2)读书的课堂。群文阅读,强调的是阅读量。在同一单元下,课内文本4篇,课外文本4篇,图画书(或小说)1本,较以往阅读量明显增加。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通过朗读、默读、浏览、批注等方式进行学习,在读中学习读的方法,在读中获得规律。
2.群文向教材发出挑战。(1)学什么?
以往的单文阅读,强调教教材,重视课课精,课课清,强调文本的重要,强调此文中有哪些学习的元素,学习内容是以“一个文本”为视野的。这样的学习内容,忽视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内容分析,忽视整体构思。
群文阅读,强调用教材教。教师在以教材为点的备课活动中,解决了三个问题:教材有什么?删掉什么?补充什么?这样大胆地重组加工教材,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晰,学习的规律更加显性。
(2)为什么学?
以往的单文阅读,为课文中的知识点而学。教师盯着课文,将文本中的芝麻绿豆都跳出来,事无巨细当作评价点来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目标零散,教学活动琐碎,学生学习枯燥吃力。
群文阅读,强调一组文本的价值。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减少了很多旁枝末节的干扰,显而易见地在阅读中发现规律,研究规律,积累规律,运用规律。这样的教学,目标清晰,内容有趣,学生收获大,自信心强。
3.群文阅读让学习真正发生。
(1)议题。每一组文章的选择,都有一个或几个可供学生研究的议题。议题最大的优势就是可讨论性。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研究的空间大,自由性强,有话可说,拥有不同的收获。
(2)构建。构建的过程是学习最精彩的过程。每个人都是智慧的拥有者,伴随着阅读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发现也会越多,交流也会越多,碰撞也会越多,反思也会越多。在这样多次的发现、交流、碰撞、反思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和教师之间,不断生成新的理解发现,从而走向一次次个性化的构建。
(3)共识。共识是研究的规律,学习的收获,积累的价值,也是群文阅读的核心。群文学习生成的共识,没有教师传授的统一性,更加体现大问题教学的学习收获。
五、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思考
1.教师阅读量有待提高。由于教师阅读量不够,许多教师补充文本、挖掘文本特点的能力差,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2.教育观念仍需转变。教师都知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仍然担心不分析课文行不行,不讲解学生会不会。于是,不自觉地干扰学生的发现,影响学生的运用。
第五篇:课题研究中期汇报
课题研究《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专家:
你们好!
我是彭镇中学的英语教师魏国翠,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深知近几年的中考加大了对阅读能力的考察,阅读理解题呈增多趋势,知识面在不断扩大,灵活度也在逐年变化。同时《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
通过我们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我校许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普遍低下,考试中阅读题失分现象很严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① 大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师交给的阅读任务,不会自觉阅读一些课外资料,来扩大知识面。②学生没有正确的阅读技巧,在阅读文章时,总是逐字逐句、反反复复地阅读,只重视获取细节信息,而忽视了阅读技能的培养。③ 教师阅读训练方法简单。④ 许多学生碰到阅读文段时,产生了畏惧心理,怕读,不想读,一遇到有难点的词、词组就放弃了继续阅读。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校课题组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作为一项课题研究,希望通过对这个课题的深入研究,努力寻找到更切实可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并有助于我校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改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最终实现我校英语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一. 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有效的科学阅读方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阅读课堂上的调控能力,探索阅读课上的有效教学模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进展
第一阶段(2013.10---2013.12)对七 八年级英语阅读的状况做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学生,教师找出教学中遇到和要解决的问题, 选择研究方向,组建课题组,开展相关的调查,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4.1----2014.10)研究实施阶段
① 改进课堂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提高阅读的兴趣。② 向学生传授精读,泛读、跳读的阅读方法。③ 定期选取阅读文章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
④ 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及时总结研究情况,并针对所取得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继续研究。
第三阶段(2010.11---2014.12)研究总结阶段 ① 课题组举行课题研究结题,总结和研究工作成果 ② 整理资料,分析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到目前为止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已经完成。第三阶段总结和研究工作成果正在展开中。
三、主要收获及阶段性成果
1.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快速浏览、跳读、细读等,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有了明显 的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的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
2.初步探索出了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阅读前主要目的是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中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所要阅读的内容外,更主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 阅读习惯。阅读后的活动主要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读后活动一般可以包括:复述课文 ;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讨论;续尾;写摘要等。
在阅读课上,我坚持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还巩固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增强了语感,使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3,本阶段形成研究成果论文三 篇,心得体会一篇。教学反思两篇。
四、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了阅读技巧,但是学生的词汇量有限,猜词能力比较差,阅读速度达不到满意的状态,2,学生铺捉信息的能力,判断能力及分析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3,学生对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感兴趣,而对科普类的文章感到头疼。
五、下阶段研究的设想与建议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2.继续进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再次组织英语阅读公开课,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3.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写教学叙事。4.再召开2次研讨会,进行深度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