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数学集备组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数学备课组计划
初一数学集备组 施国龙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备课组组教研工作以课堂改革实验为主线,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优秀率、合格率为重点,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努力使本数学备课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特结合本集备组的实际,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去年初一数学上期期末考试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年段平均分:69.5,及格率:81%,优秀率:27.5%。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差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
上学期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及其相关运算、整式的加减、相交线与平行线、概率。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存在问题:
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培养得很不理想。
改进方法:
通过学法指导与教育,还有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至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部分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而不应该用在当“抄写员”上。
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习、总结上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按教务处统一部署,开学初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组织学科教师围绕教材认真讨论,将学习所得用以指导教学工作。
2.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坚持业务学习,组织全组教师根据各年级教材特点,讨论教材教法,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二)加强备课组的常规管理。
1、形成教学常规检查的制度。备课组长根据数学组的要求对本年级教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检查内容为备课、听课和作业批改,作好记录,交教研组长备案。
2、期初、期中和期末各进行一次教学常规的抽查。
3、配合学校领导值日行政巡课、查课、随堂听课制度。
4、学科组要坚持每2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和一次年段备课小组活动。(三)提高教研质量, 切实开展校本教研。
以备课组为单位,切实组织好常规教研,理论学习,说、讲、评要有实效,备课组要发挥备课组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坚持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让每个教师的聪明才智融汇到学案和日常教学中。在常规教学中使全组达到统一进度,集体备课,根据各班不同情况适当修改教案,布置练习,统一测评。坚持每周一次的备课教研,重点研究教材、教法、备课、练习、考试和评点。按学校要求,每次教研会,须有主讲并做好记录。提倡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到以老带新、以能带新、共同提高的目的。听课节数按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上一堂公开课,听课后认真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提出反思。
(四)开展课题研究
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学习态度的好坏,关系到学习是否主动,是否刻苦,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学习方法的好坏,关系到学习是否有成效,教师既要向学生教方法,又要指导学生自己总结积累方法。要把立足点放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习”中来。要注意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在教改方向上,重点做好课堂模式的改革,重点是把学生尽快地引上正轨,同时进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验。
(五)开展培优补差第二课堂活动
对于较好的年级三分之一的学生,组织每周一次的提高辅导,定员、定时、定内容。对于学困生,各班根据每次小单元考情况,及时对学困生进行补缺漏,细水长流。做好初三的数学竞赛,以激发优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我们备课组要多进行合作交流,发挥整体效能。教师间要建立积极互助的伙伴关系,加强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分享教学资源,形成教研合力,以尽快提高备课组整体教学水平。
四、具体安排
3月份:
1、做好开学初的准备工作,讨论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每位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集备教研活动时间。
2、召开教研会议,明确近期的教研活动,组织学习新课标以及教学改革的有关文章。
3、开展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各项教学工作有序进行。4月份:
1、开展集体备课、进行校本教研,组内听课,组织讨论,进行课后反思。
2、教师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各年级组织好期中复习。5月份:
1、期中考试
2、搞好研讨课活动及评课。重点评价创造性、实效性、操作性。
3、根据学生特点对开展的课题研究进行反思。
4、开展全员公开课。6月份:
1、教学资料库建立、交流单元测试资料。
2、检查培优进展情况。
3、总结积累教学案例每人至少写一个教学后记,或整理一篇完整个案(含教案、实录、教学反思)或完成一个教学案例。
4、做好期末复习、考试。
5、期末考试。
五、课改研究方向集备组讨论议题安排:
1、如何研究一份好的教学导学案?
2、如何能让学生高质量的完成导学案?
3、课堂上学生如何展示?
4、教师在新课堂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5、一节课中教师讲多少时间合适?
6、如何出一份好的试卷?
7、怎样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分?
8、数学课堂评价细则?
9、学生怎么样进行单元反思与小结?
10、如何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六、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习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的继续学习。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理解本章与前面各章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使学生系统地理解本章有关概念,正确掌握不等式的性质,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培养并提高学生归纳,对比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通过实际应用体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在学习本章概念时,注意多使用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指在不同对象之间,或者在事物与事物之间,根据它们某些方面(如特征、属性、关系)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通过类比可以发现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利用已有知识去认识新知识和加深理解新知识,如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将其与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类比,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应将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类比。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轴上表示数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比在数轴上表示数又前进了一步,本章中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不等式有无数多个解,并易于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
第9章:轴对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 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近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习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七、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3、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数学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尽量分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篇:初二数学集备组发言稿
初二数学集备组发言稿
一、期中考试前的复习情况
我们初二数学备课小组统一教学方案,同时结合老师对教材的梳理、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为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制定周密详细的复习计划,以巩固学生的实际所学内容,增强数学基础方面的积累,提高数学的基础能力,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潜力充分调动挖掘出来,使学生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使整个初二年级的学习成绩有更高的突破。
初二数学的期中考试复习主要是针对前三章的知识点,仅一个多周的复习时间,一定要有一个切合实际且比较合理的复习计划,才能实现我们预期的复习效果。我们九个人按老中青结合,分成三组,每组负责一章。
1、复习内容: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前三章,包括基础知识、书本例题、配套练习题等。
2、复习重难点:
基础知识的掌握的不牢固,部分学生考试作答不理想,数学思维能力较差;几何没有做题网络化策略,许多主观性的题目不敢作答;思路不清晰。
3、复习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考试法,评析法。
4、复习课时:约10课时。
5、复习计划:
前四天:主要进行分章节单元复习。
经验丰富的老师身先士卒,整理出、精选出各章节中的知识点,有系统地复习。在课内有各章节的课堂练习题,并在回家作业中配上回家练习题。后五天:主要进行模拟综合试卷并评析试卷。
每组数学教师都针对书本基础知识,按照自己对于期中考试的理解,自主命题一份模拟试卷,并在考后进行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评析。
6、复习策略:
(1)主阵地在课堂内,充分利用好45分钟的上课效率。
(2)课下加强基础知识的练习,把学生按程度分小组,互帮互助,课堂加强提问以巩固其练习效果。
总之,在复习中我们力争做到全面、细致,有计划、有步骤地复习归纳各方面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考试的能力。
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情况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通过查缺补漏,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为进一步改进今后的教学,大面积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特对本次期末考试做如下分析:
1、试卷的整体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题从整体上看体现了立足课本,注重双基。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各章内容所占比重应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相适应,并把对知识的灵活性的运用的考察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结合起来。知识涵盖率95%以上。题型结构搭配比例基本适当,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分配比较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解答情况来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内容分析:
本试卷共三个大题二十三个小题,涵盖了前三章的所有知识点:其中1,2,3,4,5,7,8,9,11,12,13,14,16,17,18,19,23,考察了三角形的全等和轴对称的内容,所占分值较大共72分。6,10,15,16,20,21考察了勾股定理的内容共28分。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明显。
(2)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知识不系统,综合能力应变能力较差,不能举一反三。不会对数学问题实质进行归纳,规律性的东西不善于总结。
3、做题步骤不严密,作图不规范。
4、典型错误:
(1)选择题9,10失分严重,角平分线的性质与线段的中垂线性质混肴,分不清图形之间的联系。
(2)填空第14 题不仔细审题,忽落周长为偶数这个条件。2.解第16题时审题不全面,忽略了题中的两种情况,只写60°。
(3)第17题主要错误是画图不规范。
(4)第18,19,20三角形的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部分学生出错。(5)第21题是一个基础题目,考察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应用,虽然讲过多遍,仍有个别出错。
(6)第22题解方程计算错误。
(7)解第23题时,错误也较多,有的是步骤不规范,推理不合理,有的是步骤太繁琐,不能用最简便的方法去做。
三、对教学的建议和今后改进措施.
1、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数学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精心备课,细心研究,从教学环节上,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不拘一格地完成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
2、把握数学教学中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双基”的基础性作用.应以严谨的作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
3、加强例题的教学,新教材的特点鲜明,它所呈现的素材对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教材上提供的例题相对不足,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补充例题,加强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4、初二学生的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我们要做到:
(1)对学生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对于学有余利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去学习,拓宽其知识面,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4)作业和练习的安排要有层次有梯度,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顺利的来完成,使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5、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篇:大班数学集备计划
大班数学集备计划:二次分类
活动目标:1.学习二次分类,体验类包含关系。2.能说出物体两个层次的特征。活动内容:数学:二次分类
活动准备:教具:鱼缸7个、箭头、鱼8条、标记、彩笔 学具:分类板、彩笔、卡片
活动过程:1.出示鱼缸引导幼儿观察并进行第一次分类:
(1)这里有一什么?(鱼)有几条鱼?(8条)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颜色、花纹不同)
(2)(出示两个箭头指向两个小鱼缸)这是什么意思?
师:对,要把大鱼缸里的鱼顺着箭头方向分别放到两个小鱼缸里,而且,放到同一个鱼缸里的鱼要有相同的特点。
(3)谁愿意上来分分?说说你是怎么分的?这个鱼缸了的雨是红色的,我用红色标记来表示。这个鱼缸里的鱼是黄色的用什么标记表示?(请一名幼儿做标记。)
(4)小结:老师将你们分的结果记录在这里,第一次我们把大鱼缸里的鱼按颜色分到了两个小鱼缸里的。2.引导幼儿进行第二次分类。
(1)现在请小朋友再看看左边小鱼缸里的鱼有什么不同?(出示更小的两个鱼缸 和箭头)猜猜这是什么意思?把鱼缸里的鱼顺着箭头方向分别放到两个小鱼缸里应该怎么分?
谁愿意来做标记?(请一名幼儿做标记。)(2)右边鱼缸里的鱼能再分吗?怎么分?谁来分分?用什么标记表示?(请一名幼儿做标记。)
(3)老师把这两个小朋友的结果也记了下来,这一次他们是按花纹分的。
3.和幼儿一起看图讲述刚才分鱼的过程。
小结:大鱼缸里有8条鱼,第一次我们根据颜色分别把它们放到了中 间两个鱼缸里,并分别做了标记;第二次我们根据花纹来分并做了标记。现在我们看看,第一个鱼缸里有鱼吗?中间两个鱼缸里有鱼吗?鱼都到了哪里啦?对,都到了最下面的四个鱼缸里。今天的分类和平时的不一样,你们想不想也亲自来试一试呢?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出示分类板介绍分类顺序及方法。(2)提醒幼儿先观察后分类做标记。
5.请幼儿讲述操作过程(1)请2——3名幼儿讲述操作过程。
说说你拿的是什么卡片? 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你是按什么分的? 第二次又是按什么分的?
(2)请给你的好朋友或爸爸妈妈讲一讲你是怎么分的。6.活动结束。
请幼儿将学具袋整理好。晋中二幼大班副班教研组 回复:大班数学集备计划:二次分类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在接触中发现,大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做做,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启发他们在操作后进行交流和讨论,积累经验,引导他们发现“二次分类”的规律特征。目标中蕴涵了数学能力的培养、主动探索的经验获得和对事物归纳总结的能力的提高,体验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放在“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的能力”,于是,在一开始,我就将问题抛出来,“要把大鱼缸里的鱼顺着箭头方向分别放到两个小鱼缸里,而且,放到同一个鱼缸里的鱼要有相同的特点。”从第一、第二环节的逐步加深,到最后按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分类,将重点慢慢消化吸收;接着,就是如何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验;那么,难点是“如何让幼儿理解包含关系”。教师从以下几点来突破: 1.幼儿自己先想办法分类;具体操作;
2.教师示范引导,帮助幼儿了解二次分类的基本特征:按某一特征分类后,接着按另一特征对已经分好的两类图形,再做一次分类。
教师在活动中应用了以下方法,让幼儿充分感知了类包含的关系,体现了幼儿的活动主动性。1.尝试操作法
在活动中中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分类的感性经验。幼儿在“做”的过程中,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二次分类的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获得了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老师给孩子们投放了生活中常见动物的操作材料:鱼,鱼缸,很形象。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摆弄后,尝试找到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经验归纳。2.语言讨论法
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择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开始时,引导幼儿鱼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讨论用什么方法分类,操作后再一次请幼儿讨论“你是按什么分的”,这样,通过不断的交流讨论,加上教师的帮助归纳,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二次分类的概念。3.归纳总结法
通过活动后的小结,让幼儿对什么是二次分类有个提炼的过程,发展幼儿的思维,既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回复:大班数学集备计划:二次分类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并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说出图形两个层次的特征,体验包含关系,学习二次分类。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数学能力的培养、主动探索的经验获得和对事物归纳总结的能力的提高,体验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在活动中重点放在“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的能力”;难点是“如何让幼儿理解包含关系”。
回复:大班数学集备计划:二次分类
在幼儿阶段,“理解”包含关系我认为是有难度的,只能是通过清晰或形象的教学具呈现过程中,引导幼儿初步体验包含关系。
《分类》
系统分类:教育动态 标签: 《分类》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分类是根据物品的同和异,把物品集合成类的过程,也就是把相同的或具有共同特征的物品归并在一起。对小班幼儿来说分类包含两个层次。
一个是求同,就是把相同的物品摆放在一起,比如西瓜和西瓜、糖果和糖果。
第二个层次是分类,分类就是把有共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在本节课中就是在找到一模一样的礼物的基础上再把礼物分成可以吃的,可以玩的和书本三大类。
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的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他们会把西瓜和糖果都放到食物箱里。所以设计时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循序渐进,再让幼儿进行分类活动。通过生动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动动、玩玩、做做的过程中,积累有关类的经验,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目标定位:
1、让幼儿能找出相同的物品,并知道摆放在一起。
2、练习将物品分类,并养成分类摆放物品的好习惯。
3、让幼儿通过游戏体验相互合作、和同伴分享的快乐。
重点:让幼儿能找出相同的物品,并知道摆放在一起。这个重点是新知识的传授和接受的过程,让幼儿明白相同的物品应该放在一起。
难点:学会把特征相同的物品摆放在一起,养成分类摆放物品的好习惯。这个作为难点的理由是上个环节只是学会分相同的物品,现在要学会分类,把有共同特征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活动目标更好的服务,所以我准备了食物,PPT,玩具,书本,储物箱,小动物头饰。
二、说教法:
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大家都知道数学是最枯燥无味的学科,那么怎么才能让幼儿喜欢上数学,对数学有兴趣呢?只有运用游戏才能让幼儿保持兴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行有效的教学。所以我在开始的时候运用游戏来导入课题,先吸引住幼儿,又在结束的部分运用游戏,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观察法:运用PPT让幼儿能直观的了解画面,并通过画面上的物品越来越少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并了解相同的物品应该摆放在一块。
操作法:让幼儿通过礼物自己动手操作,把同类的物品放到一个储物箱中。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
操作法:让幼儿自己送小白兔礼物,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分类时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体现了自我判断能力。
游戏法: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的玩,体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幼儿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四、说教学过程:
这个活动我共分了三大环节,即感知——认知——分类
刚开始设计了情景,在森林王国里,小兔在珠心算比赛中获奖了,大家去祝贺它。让幼儿扮演成小动物,孩子就很有表演欲望,把祝贺的礼物统一放在一起,先感知分类。导入课题。
第二个环节是求同,也就是把相同的物品放到一起。出示老师带来的礼物,观看PPT,让幼儿观察都有什么礼物,礼物摆放的太乱了,引导幼儿一起整理,先把一种物品拿出来,摆放在一起。再拿出一种物品,摆放在一起。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相同的物品应该放在一起。
第三个环节是分类,也就是把有具有共同特征的物品放到一起。是第二环节的升华,加深。我运用的是游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把带来的礼物按照可以吃的,可以玩的和书本放到有图标的储物箱进行分类。能吃的就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有水果、蛋糕和糖果都是能吃的,这就需要幼儿自己判断,自己操作。让幼
儿在游戏中反复体验,反复感受,已突破难点。
结束部分:
老师和幼儿抬着食物箱到外面草地上分享食物,让幼儿在游戏中欢乐愉快的结束活动。
5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益智活动区,投放玩具卡《我会分类》请幼儿操作,并把各个类型的东西放在一起。
系统分类:教育动态 标签: 《小熊让路》 《小熊让路》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了过多的溺爱,形成了许多不良个性:自私、任性,任何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这些性格将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因此,教育幼儿宽容待人,也是培养幼儿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方面。
幼儿阶段,由于年龄小,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有的幼儿常常因为争夺一个玩具或是被别人不小心碰一下,就得理不饶人,甚至动手打别人才完事。因此,经常有幼儿来告状:“某某打我”,“某某抢我的玩具”……《小熊让路》是一个以相互谦让为主题的故事,通过活动使幼儿意识到友爱和谦让是一种值得歌颂的美丽行为,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模仿愿望,明白相互谦让的道理。
根据教材和本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能看图讲述故事。
(2)学习理解动词:跳、淌、爬。
(3)培养幼儿相互关爱、相互谦让的良好品德。
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相互关爱,相互谦让的道理。
(2)难点是理解大狮子是用什么办法让小熊觉得难为情。
教学的准备:
背景图一幅,小动物图片若干,通过操作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从而突破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教法:
本次活动主要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设问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通过直观演示,让幼儿边看边听故事,从而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突破故事重难点。
在活动中创设设问的情境,充分发挥幼儿自己的见解,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比如:故事中讲到小兔、小羊、小猴请大狮子帮忙,大狮子笑了笑,点了点头。教师就问幼儿:你猜大狮子会想一个什么办法?这就会激发幼儿的想象,并对故事产生强烈的兴趣。
学法:
教师有感情的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演示图片,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教学中的提问,给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幼儿在问答之中理解了故事的内容。
过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出示背景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幼儿感兴趣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学的轻松、学的愉快。一开始我出示一幅背景图,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上面有什么?通过观察对背景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然后再用设问法提问:上面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第二个环节: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这个环节我又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讲到狮子点了点头)
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同时配上图片的演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小熊的霸道。欣赏后提问:故事里有谁?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小熊对他们说了一句什么话?并请幼儿一起来学学。你觉得小熊是怎么样的动物?小动物心理都怎么样?小兔做了什么动作?小羊?小猴?他们后来想了个什么办法?通过这些层层深入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第二部分是幼儿讨论:大狮子会想一个什么办法?这个部分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
第三部分是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以这样一个设问“大狮子到底会想一个什么办法呢?一起来听一听。”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听故事的兴趣。听完故事后提问:你们觉得狮子的办法好吗?是什么办法?小熊为什么这次没有让大狮子让路?小熊为什么会脸红?小熊后来变的怎么样了?从而突破重难点.第三个环节是情感教育。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知道我们要做个相互关爱,相互谦让的好孩子。主要是通过这些提问:如果你是这只小熊,你碰到这写小动物你会怎么做?你喜欢故事中的小熊吗?为什么?
第四环节是请幼儿帮助这个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第五环节是让幼儿看图自己讲述故事。
诗歌“路”(中班)
系统分类:教育技术
活动内容:诗歌“路”(中班)
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相关的形容词;
2.学习朗诵诗歌,并能拓展想象,进行初步仿编。
活动准备:图片5幅(天空、江河、铁轨、马路等),图卡:飞机、轮船、火车、汽车、行人等。弯弯的小路、林间的小路、石子路等的图片。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弯弯的小路”,引出话题“路”。
小朋友看看,这幅图上有什么?这条路是什么样的?是干什么用的? 出示另两幅图,方法同上。
你走过什么路?说说看。幼儿自由议论。
交代课题:今天,带来一首诗歌,名字就叫“路”,出示相应字卡。2.小朋友看看这首诗歌里都有哪些路?这些路是谁走的?
(1)出示天空、江河、铁轨、马路等的图片,让幼儿猜想它们会是谁走的路?(2)出示飞机、轮船、火车、汽车、行人等的图卡,进行匹配游戏。请幼儿将这些图卡放在相应的背景图上,并用一句话讲一讲:“XX是XX走的路”。
(3)我们来听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教师朗诵诗歌。提问:诗歌里是怎么说的?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同? 解决难点:形容词的运用――加与不加有什么区别? 重点理解“滚滚的江河”为什么是滚滚的?是什么意思?(指大水急速翻腾向前)
3.学习完整地朗诵诗歌。4.尝试仿编诗句。
师:刚才小朋友已知道了天空不仅是飞机走的路,还可以是其他的,如小鸟、火箭走的路,你能不能像诗歌里说的也来编一句?鼓励幼儿仿编。
除了天空,江河也可以改编。出示草地,启发幼儿创编。自由编。
5.集体朗诵诗歌结束。
一样的放一起
系统分类:教研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把相同的物品归类,并能初步按要求整理物品。
2.加深对各类物品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小猴商店
——出示小猴玩具,小猴商店要开业了,商品很多,小猴子忙不过来,请小朋友帮忙整理货架,看看货架上有什么标记,把和标记一样的东西挑出来放在这里。——供给一箱玩具,请幼儿按标记挑玩具摆放,如:把小车玩具从玩具箱中找出
来,放在有小车标记的货架上。
——供给一箱食物(实物或图片),请幼儿按标记挑食物摆放,如:按苹果标记把
苹果挑出来,放在有苹果标记的货架上。
——供给一箱小用品(实物或图片),请幼儿按标记挑选用品摆放,如:把小杯子
从箱中找出来,放在有杯子标记的货架上。
二、分组活动 ——分动物
每个幼儿一个已经插好动物标记的分类盒,一份动物小卡片,按标记分发动物卡片,要把卡片都分完,说说分在一起的是什么动物?
——分饼干
供给图形块当饼干(圆形、方形、三角形),供给这三种形状的卡片当盘子。请幼儿挑出和盘子一样形状的饼干,如将三角形的饼干放在三角形的盘子里,说
说这个盘子里都是三角形饼干。
——吃的和玩的
指导幼儿使用操作材料《数学》第18页“吃的和玩的”,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看看都有什么物品?请你找一找,哪些是吃的?在圈里涂红色。哪些是玩的?在圈里涂黄色。小班数学:比多少
任丽芳
活动目标: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2.能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活动内容:比多少 活动准备:教具:“小兔家”的图片、三只兔宝宝图片、三个蘑菇、三个萝卜图片、四个皮球图片。
学具:各种水果、蔬菜图片,分层次的排序板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做客。”(出示图片)
“谁家呢?”“小兔家”
“谁会出来迎接咱们呢?”“小兔子。”“一起数一数有几只小兔子呢?”
二、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一样多。
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是兔宝宝的生日,兔妈妈给兔宝宝准备了好吃的东西。”(出示蘑菇“ 有几个蘑菇呢?”(3个)
师:“兔妈妈说了,要想吃好吃的,得先排好队,瞧,老师准备了排序版,兔宝宝要先在排序版上排好队。”(出示排序版)
引导幼儿观察排序板:“排序版上有什么?”(小旗和红线)“看到小旗,表示要从小旗的后面开始排,红线的上面可以排一种东西,红线的下面可以排另一种东西。”
“先让小兔子在红线上面排好队。”
“谁愿意给兔宝宝送一送蘑菇呢?”请一个小朋友来送,教师指导幼儿边操作边讲述:“一只兔子,一个蘑菇。”送完后请幼儿讲述是怎么送的。
引导幼儿感受“一一对应及一样多”:
①一起读:“一只兔子,一个蘑菇;一只兔子,一个蘑菇;一只兔子,一个蘑菇。”
②提问:“蘑菇还有没有了?”(没有了)
③师小结:“每只兔子都分到了一个蘑菇,正好分完,所以蘑菇和兔子一样多。”
④师带领幼儿一起表述:“兔子和蘑菇一样多。
⑤给兔宝宝送萝卜,再次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一样多。
“兔妈妈还有好吃的要送给兔宝宝,是什么呢?”(出示萝卜)
“谁愿意给兔宝宝送送萝卜呢?要边送边说‘一只兔子,一个萝卜'。”(请一个孩子来送)送完后请孩子说一说是怎么送的。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萝卜和兔子也是一样多:“萝卜还有吗?(没有了)每只兔子分到一个萝卜,而且正好分完,所以萝卜和兔子也是一样多。撤走萝卜,“兔妈妈要拿萝卜去做好吃的菜了。”
2.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与“少。”
过渡:兔妈妈还为兔宝宝准备了好玩的东西。(出示球)
谁愿意给兔宝宝送一送好玩的球呢?(请一个孩子来送,边送边讲述:一只兔子,一个皮球„)
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送的?并提问幼儿:“你发现什么了?”(还有一个球)“我们先把它排在后面。”
先引导幼儿观察刚才小朋友是怎么送的,之后引导幼儿一一对应比较得出什么多,什么少。
师:“一只兔子,一个皮球,一只兔子,一个皮球,一只兔子,一个皮球,你们发现什么了?”(还有一个皮球,没有兔子了)
师:“那是什么多,什么少?”多请几个孩子描述什么多,什么少。
3.幼儿操作,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师:“其他小动物也送了兔宝宝礼物,可兔宝宝不知道什么多,什么少,想请小朋友帮帮忙。”师:“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排序版,请小朋友找一个有排序版的地方坐下,看看自己有哪些东西,然后在排序版上排一排,比一比,什么多,什么少。
排序版2 排序版1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亲子活动:请幼儿给爸爸妈妈讲一件,自己是怎么排的,什么多,什么少。
三.结束活动:游戏——小兔找山洞
过渡: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兔宝宝知道了什么多,什么少,很感谢小朋友们,想请你们玩游戏。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教师念儿歌:“小白兔,找山洞,一二三,快快找,找到山洞跳进去。”当说到最后一句时,要赶紧找山洞跳进去。
第一次游戏:请三名小朋友,提供三个山洞,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比较小朋友和山洞一样多。
第二次游戏:请三名小朋友,提供两个山洞,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比较小朋友多,山洞少。
活动建议:
1.活动区设置一些简单的标记,引导幼儿按标记归放物品。2.在生活中引导幼儿能
说:糖宝宝(点数)数
系统分类:教研活动
一、说教材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作为教学活动的教具和学具是我们的园本课程“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一直提倡的做法,也是新《纲要》倡导的做法。糖果是每个幼儿喜爱的食品,也是便于收集的物品,利用糖果开展数数游戏更符合“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找宝贝”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之一,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对此更是感兴趣。本次活动我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根据《纲要》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的去探索学习。
二、活动目标一般来说,3,4岁的儿童对数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可为幼儿 在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基础。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各数,说出总数。(技能目标)
2、尝试按数取物,感受数与量的关系。(认知目标)
3、体验与同伴共同参与游戏的愉快情绪。(情感目标)重难点:手口如一的点数出5以内的数量。对于小班第一学期的幼儿来说,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幼儿对数概念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在活动中,我们一学习数数方法,感受数量关系为主要目标,数数的范围采取保底不封顶,即5以内是每个幼儿必须掌握的,上不封顶。突出集体教学的价值。
三、活动准备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为本次教学活动准备了充足的材料:有色彩鲜艳的糖果、帮助幼儿理解的磁铁教具和孩子们喜欢熟悉的〈找朋友〉歌曲等。
四、说教法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进幼儿园才2、3个月的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知识,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五、说教学程序课堂教学是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程序:
1)运用游戏,进入主题:
在这个环节这个中我利用游戏〈找糖宝宝〉,一下子就调动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顺利地为下一个环节作好了准备。
2)自主数数,了解已有经验: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把自己找到的糖宝宝排排队,数一数有几颗?让幼儿尝试数数,给予教师了解幼儿原有经验的机会,并根据幼儿数数的情况及时调整集体练习的数量。此时提取的数数要求建立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有较强的针对性。
3)集体操作,加深对数量的认识: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根据教师的信号进行操作,集体练习数数,从而进一步让幼儿巩固对5以内数的感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听信号能力。体现集体教学中幼儿应达到的能力要求。
4)运用游戏复习巩固: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自己做糖宝宝,听着喜欢熟悉的歌曲去找朋友,对幼儿来说又是一个挑战--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从目测到自身参与的转变。很多幼儿在数数中会忽略自己的存在,这就是运用游戏提升学习难度和要求,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这节课,我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指导幼儿观察、操作,游戏获取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和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够根据标记分类摆放物品,如:娃娃家里能吃的东西放在食品架上(食物的标记),用品放在柜子里,玩的东西放在玩具柜里
数学教案
系统分类:教育管理
数量守恒 活动目标:
学习部受物体大小,颜色,排列方式的影响,正确比较物体的数量。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小鱼图片若干,背景舞台两个;幼儿操作册。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参观小动物的舞会,你们想不想去啊? 教师出示幻灯片一
瞧瞧有哪些小动物?幼儿自由发言。
二、基本过程:教师出示幻灯片二
(一)瞧瞧第一个出场的是谁?看看上面的是什么颜色的兔子?下面的是什么颜色的?它们的颜色不同,除了颜色不同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发言。
(二)它们的数量一样吗?小白兔多还是小灰兔多?请幼儿一一发言,当幼儿认为是白兔子多时,教师追问原因。幼儿说出因为白兔子队伍长辉,所以看起来多。灰兔子排的队伍短,所以看起来少。教师与幼儿探讨比较两组数量的方法:点数。
(三)请幼儿亲自点数验证。“谁愿意上来数一数?”
(四)幼儿点数后发现数量一样后,教师作出总结:我们在比较两组物体时,不要因为颜色,排的队不同,就觉得它们数量不同。
(五)出示幻灯片三:
接下来出场的是?小朋友看看这些鸭子有什么不同?那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如果幼儿找不到,教师加以提示:它们的数量一样吗?大鸭子多还是小鸭子多?
幼儿自由回答,并通过点数的方法加以验证。
教师总结:我们在比较两组物体多少时,不要因为物体大,占的地方大我们就说它多,物体小占的地方小我们就说它少,一定要用数一数的办法比较。
(六)出示幻灯片四
仔细瞧谁又出场了?小朋友看着些鸭子排的什么样的队形?幼儿回答:“有圆形有三角形的”。哦,它们的队形不一样,但什么是相同的?幼儿回答数量相同。在此穿插目测的点数方法和做标记点数的方法。
教师总结:虽然它们排的队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的数量是相同的。我们发现数量都是6的小动物,它们排出了不同的队形。教师与幼儿一同回忆都排了哪些队形?我们小朋友以后在表演节目时也可以排出不同的队形。
(七)出示幻灯片五
最后出场的是哪些小动物?小朋友看看都排了什么样的队形?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总结:两竖排,半圆形的,丁字形的。教师再引导幼儿观察都有哪些小动物?教师幼儿说出动物的种类不同。
教师总结:虽然这三种动物的种类不同,排的队也不同,但是它们的数量是相同的。
幼儿操作一(图六)
听,音乐又响起来了,海洋里德小鱼听到森林里德小动物在举行舞会,它们也想举行一次舞会,请小朋友帮忙排出不同的队形。排的时候有要求:第一,排出你喜欢的队形;第二排完以后数一数有几条?找到数字卡片贴在旁边。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讲评:老师发现一个秘密:这些金鱼跟这些金鱼的大小不一样,排的队也是不一样的。谁还发现谁跟谁还有这样的秘密?幼儿上来指出,并说出什么不同?什么相同? 幼儿操作二:
还有一组物体也排好了队,小朋友看看它们数量一样吗?一样的话右下角打“√”不一样的话右下角打“×”。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说课我帮动物找影子——数学(匹配)
系统分类:教育动态
活动名称:我帮动物找影子——数学(匹配)
活动目标:1.根据影子的外轮廓特征,找出外形相同的动物匹配,获得匹配的经验。
2.能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重点:根据不同动物的外轮廓特征与图片进行匹配。活动难点:能根据同种动物的局部细微特征与轮廓进行匹配。设计意图:
数学是逻辑性非常强的一们学科,幼儿数学是具有一定启蒙性的,当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儿童学数学,在其心理上必须具备四个逻辑观念,而其中第一条就是:“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逻辑观念,这一条同样也是学习数学的准备和基础。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帮动物找影子”。
通过活动主要是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目测能力,比较能力,其次是操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一开始为孩子营造了一个游戏情境,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其次也让孩子在本游戏中知道影子的外形与该动物的外形是一样的,接着游戏情境继续展开,“有些小动物也在玩影子游戏,请小朋友帮忙”在该活动中让孩子巩固上环节了解到的知识,同时也提出新的要求:“边操作边讲述”。下面的环节便提升难度,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能根据同种动物的局部细微特征与轮廓进行匹配。在这个环节将通过学习它的样子或者两两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难度。最后让孩子们在亲自操作中寻找答案。在孩子们建构对应匹配的概念过程中,孩子的动作起初一定是外部的展开的,以后的动作内化为内部智力的操作。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影子照片,相应的兔子手偶;(海豚、牛,蜗牛,狼,青蛙)影子图片及动物图片;维尼熊的不同动态(站,坐,爬,弯腰,跳)图片及影子图片.学具:分三个层次的动物图片及影子操作图片,①不同动物的明显特征②不同动物的局部特征③同种动物的局部特征 活动过程:
1.影子导入,了解动物影子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多媒体)“前两天我们一起玩了影子游戏,小动物也在玩影子游戏,看这是谁的影子?(兔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还从哪里看出来是兔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分析影子)“看看到底是不是兔子的”(出示兔子手偶)
“小兔子还会表演节目呢,瞧:(教师手抓手偶兔子放在投影仪的前边表演“小白兔”的节目)
“你发现刚才小兔子跳的时候影子有什么变化?” 小结:小动物的样子和它影子的样子是一样的。2.出示动物的影子
“看看还有什么小动物在玩影子游戏?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还能从哪里看出来?” ①青蛙: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蜗牛:从触角看到像还有什么地方像? ③狼:腿看起来像还从哪里看到像? ④牛:哪里看到像
⑤海豚: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师动物)“这些影子都是这些小动物留下的,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到它的影子,找到后要对大声告诉大家:我帮ⅹⅹ找到了影子。”教师示范。
“谁也想帮小动物找影子?”请幼儿操作示范
3.加深难度,帮不同动态的“还有一只小朋友喜欢的明星动物也在玩影子游戏,看看是谁”(出示维尼熊的不同动态的影子)
“你从哪看出是维尼熊?” 出示维尼熊不同动态的图片
“谁能帮维尼熊找找影子”幼儿示范操作并讲述.针对出现问题的幼儿一下解决方案:
“我们看看这只维尼熊的动作,你也来学一学,看看哪个影子更像?比一比” 小结:你们真棒,帮这么多动物找到了影子,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请小朋友帮忙找影子.4.幼儿操作,教师辅导
“请你帮小动物找到影子,边找边大声讲出:你帮ⅹⅹ找到了影子.”
要求:图片不要混了 5.讲评
“谁愿意讲一讲你帮谁找到了影子?”(请个别幼儿讲述)“讲给爸爸妈妈听.” 6.延伸
一起去外面找找影子,并猜猜是谁的影子.区域活动说课
系统分类:课程改革
0
0
区域活动说课内容
晋中市第二幼儿园 崔君 各位家长:
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开放活动,今天我们开放的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区域活动,一个是体育活动。区域活动大家可能略知一二,但了解它的并不多,所以我有必要在活动之前就区域活动为大家做一个介绍。我们幼儿园的课程有领域课程(五大领域:健康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语言领域、艺术领域,这五大领域下的七门学科:健康、科学、数学、语言、美术、音乐、社会,这其中数学、语言、美术、音乐、社会我们已经为家长开放过,今天开放健康,剩下的科学也会在以后的时间里向大家开放)、主题探究活动(我们本学期主题为“我们的小区”)、区域活动,那什么是区域活动呢?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可以让幼儿自由的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
1.有目的:我们的区域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玩,那种对环境没有设置没有要求的是自由活动,而我们的区域活动是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近期发展目标、兴趣点、能力有目的创设。
2.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活动:我们的区域活动是自由的、开放的,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出进各个区域,在同一区域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玩伴,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自主的活动,这也就是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的很大的区别,集体活动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所有孩子做着同样的事情,而区域活动是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所有孩子做着不同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完全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孩子主动地、创造性地活动,孩子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游戏活动:幼儿园一日活动有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运动活动,我们的区域活动属于游戏活动,所以有时区域活动也被称作区域游戏活动。《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游戏活动,受到了孩子的大大欢迎,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4.宽松的活动氛围:《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区域活动从格局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空间布置格局,将幼儿活动空间分割成了更利于孩子发展的区域,从心理环境上,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不管从物质环境到心理环境都让孩子身心更加愉悦,区域活动成为了幼儿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成为了我们幼儿园、国内知名幼儿园非常重视的活动形式。
5.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都有其个体差异,区域活动充分尊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不管从教师的指导上还是材料的投放上都关注到了这一点,力求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与提高。
我们从区域活动中可以看到孩子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获得了很大的提高,还关注到了孩子的个体差异,那么在国外教师眼里,区域活动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国外教师看来,区域活动是布置环境的有效方式,便于儿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游戏活动;区域活动适合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并能使儿童从中受益;不同的区域活动对儿童的成长虽然有着不同的影响,但它们都能增强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儿童的决策能力。此外,教师还认为区域活动也有助于他们及时观察了解儿童,以儿童最近发展水平为基础,设计出更适宜的环境,促进儿童身心更好地发展。纵观全世界学前教育形势,区域活动作为幼儿个别化学习的主要阵地,和集体活动并存,不存在孰轻孰重。
那么区域活动对于孩子来说,除了可以促进幼儿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还有哪些教育价值呢?
1.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例: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知觉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用幼儿照片说明)
2.社会性的发展。
例:社会交往技能:协商、合作、轮流等(用照片说明)规则意识(用照片说明)
区域活动对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为孩子将来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良好的个性品质。
例:自信、耐心、细致、大胆、坚强等(用照片说明)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孩子成才的基础,是孩子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们会好好挖掘区域活动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让区域活动真正发挥其魅力。
第四篇:初一期末集备组考试总结
2013-2014初一语文集备组总结
一、备课组及教师个人成绩总结
集备组及个人在区市教研中,踊跃表现。
(1)3月博思、十四中老师到校听了刘颖江萍 朱爱华老师的课。
(2)4月22日在区教研中,江萍做了关于“七下第一单元目标的归纳与分解”的发言.朱爱华、曹俊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全国真语文活动”,朱爱华在会上进行了《我的老师》的说课。
(3)3月份,邓鑫老师到校,对单元主体教学进行了指导,并听了黄华、曹俊、江秋颖的 《最后一课》一课。
(4)四月区教研员毕老师到校,听了曹俊、江秋颖的《竹影》一课。
(5)黄华参加区演讲比赛获得三等奖.(6)六月刘颖为青年教师上作文讲评示范课
(7)期末复习期间,梁艳为青年教师上复习引路课
二、常规贯彻
按照学期计划
1.完成了每周 16节课,三次集备,三次知识反馈的出卷批改任务。
2.坚持上好“一周一课”,集备组每人人都参与,用语文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评课。
3.期末刘颖、朱爱华、江萍还 分别上了作文讲评、文言文句子翻译、阅读的复习引路课。
4.坚持开展名著、写汉字、注音竞赛。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5.每学完一篇文言文,进行了相关类文的迁移训练、测试、批改。
6.为提高学生的现代阅读能力,每间周安排一节阅读能力测试并全部批阅。
7.坚持个别辅导,尤其是对边缘生,在这方面年轻老师做得特别好。
这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教学成绩
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名列全区前茅。尤其是年轻教师所教班级成绩提高幅度较大。
四、各项活动展示:
1、为培养孩子爱读诗读好书的习惯,每天中午开展读书活动,读名著、读美文,本学期各班各举行了两次“读书报告会”,学生积极准备,热情高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2、坚持每天中午十分钟硬笔书法练习,并进行了评比展示。一个学期下来,大多数孩子的字比较端正,也不知不觉喜欢上了练字。
3、坚持名著竞赛,本学期分别进行了《童年》、《骆驼祥子》的名著竞赛,激发了学生读名著的兴趣,也为语文名著考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4、结合初一学生的特点,本学期召开了两次诗歌朗诵会,学生越来越喜欢朗诵了,而且朗诵水平越来越高。
5、坚持美文背诵、仿写,期末复习阶段也没放弃。开学初分五个主题,后来在毕老师指导下,从“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开头结尾”、“议论抒情”等方面让学生搜集素材,每节课前背诵,每天一段,并在背诵基础上进行仿写练习。已初见成效。
五、预习操作
这学期强化了预习作业的布置、检测。让学生独立完成他们可以完成的,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每节课课前都坚持预习反馈,这点做得特别好。
六、课题研究
继续省级课题《在主题式经典阅读中生成习作智慧的研究》。结合阅读文本进行作文片段的训练进行仿写,积累作文片断一百多篇.不足之处:
1、对尖子生的培养,方法不多,尤其是高分段学生的作文训练.2、开学初计划中关于“诗歌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探索,没有形成书面材料,也没有在各级展示。
3、个人集备有时还流于形式,不认真,不深入钻研。
4、一课一得有时做得不好,课堂有时贪多,结果导致面面俱到,不会取舍。
这些都是下学期要改进的地方,但至少可以看到我们都在努力,都在进步,只是今后的工作应该更细致,更全面,更有序。
江萍
2014715
第五篇:九年级数学集备组工作总结[最终版]
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我们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在学校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把握中考动向,紧跟中考的指挥棒,全组教师坚持对历年中考卷的分析,集体讨论如何利用现有的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积极参加校、市、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努力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全组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做了以下的工作: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要求本组教师抓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要准确无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采用灵活多变富用启迪性的教育法;课堂结构在优化上求效益;用条理清楚的语言表达,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活动,师生形成合力,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抓备课,课前认真分析、研究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把要引导的内容和过程统筹设计,哪怕在上课时所做的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老师们也认真设计好,因为这是教学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课上的巡回指导和个别提问虽然会感到劳累,但是,老师们也切实用心地去做。课下的辅导和作业老师们更能悉心指导、积极奉献。能做到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坚持备课组集体研究;在抓好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坚持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组活动确实有效、抓住关键、提纲挈领、启发引导、有助于各位教师设计好每节课,使之在教材处理、教法优选、课堂把握、差生指导、教学美化等方面做得更好。
(二)、关于考试和练习
对于考试,我们认真研究了今年中考的目标和要求,分析了历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改进考试方式,把握考试尺度,讲究考试效果,不出偏题、怪题,注意代表性,强调覆盖面,以尽量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备课组教师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从而使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在平常教学中,我们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堂堂清”是基础,“日日清”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补救措施,“周周清”是“堂堂清”、“日日清”的保障,有了“周周清”,才能促进学生努力去“堂堂清”、“日日清”,现在,“三清”已成为我组的一种学习习惯。
(三)、重视抓差,落实“三清”
本学期本着“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的信念,努力营造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主动为学生服务的育人氛围。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不忽视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也不放过每一学生的弱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教学中学校普遍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所谓“先学”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所谓“后教”,就是指学生合作学习,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点拨,从而解决“差生”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师提问、做练习,都由“差生”打头阵,让“差生”的问题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暴露,便于师生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既让优等生能力强了,又让“差生”基本解决了自己的疑难问题。同时,教师课后辅导的主要对象也是“差生”,交流谈心最多的也是“差生”,由于全组老师的辛勤耕耘,使所有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四)、根据学校要求,做好日常工作
我们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并将每次活动精神落到实处。认真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本学期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了细致检查,不定期地检查课堂教学情况、作业批改反馈情况等。另外,我们还认真组织听课活动,包括校内和校外的公开课和讲座,通过学习与探讨,有力的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
(五)、团结协作
数学组是一个团结的集体,通过这一年的工作体会更深。尤其是我们初三备课组,准备示范课时,老师之间互相出主意想办法,毫无保留地把各自的好点子提供给大家。讲课时,各位老师主动分享自己的课件,并为讲课的老师做好内容上的细致说明。平时的备课、练习大家也都能主动承担任务,分工合作。
一学期来,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初三的数学成绩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全市一模、二模考试中,优秀率在上升,及格率也在上升,增强了大家打好今年中考仗的信心。
坚信有我们的努力,会在2014年的中考中取得辉煌成绩!
九年级数学备课组
201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