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学科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初二集备组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初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张雪梅
一、工作目标:
(一)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充分发挥学校“师带徒”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师傅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师傅本人的努力目标是区里的品牌教师;两位徒弟在区里的素质考核中争取做到名列前茅。
(二)提高历史组教科研水平
为了贯彻学校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带教学的方针,本学期备课组鼓励组内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强调书写“教后记”、“教学感悟”。由师傅带领两位徒弟,争取在期末每人能形成一篇优质论文或者优秀教学设计。
(三)切实为学生升入初三打下良好基础
八年级上册历史在中考中所占比重很大,所以这一学期要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期末考试争取做到及格率90%以上,优秀率50%以上,成绩位于区里前三名。
二、常规贯彻:
(一)加强集备,提高备课组成员的整体水平
1、保证每周一次的集备准时到位。严格落实学校对集体备课和教案检查的相关要求。针对本组年轻教师占一半的情况,集备时主要由两位徒弟主备,师傅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师傅要对徒弟的个性化教案在上课之前进行审阅。
2、每周利用集备的时间召开历史教师教法学法研讨会。针对历史课堂中常用的几种方法组织师徒的“同课异构”活动(详见附件一),师徒要认真做好听课评课,课后及时地组织评课,指出其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坦率而真诚地交流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二)个备详实具体,贯彻学校的“五五教学模式”
组内两位青年教师每节课的教案要写详案,包括对课本的取舍与补充、针对每个子目补充的历史资料、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强化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每节课强化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利用史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为中考的材料分析题打下基础。
2、强化课堂笔记的检查
(1)每节课提前进班三分钟,对学差生的笔记进行重点检查;
(2)间周的周二第九节课抽查班里的个别学生的笔记情况;
(3)期中以及期末考试之前利用班里的分组制,对全班同学的笔记进行检查。
3、训练学生历史的答题技巧,树立学生历史学习的信息
每节课有五分钟的导航练习时间,精选《能力培养》里面学生易错的题以及得分的题。当堂讲当堂做。导航每两个单元讲完之后收齐一次。
4、做好单元复习和阶段检测
每个单元结束之后给学生印发详实的学案复习资料,帮助学生梳理整合本单元的知识。同时每个单元结束之后利用《能力培养》的单元测试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课题研究
八年级历史新授课史料有效运用策略的研究(详见附件二)
四、备考安排
12月6号基本结束所有新授课程进入复习阶段。到期末考试之前复习课基本上是四节。利用前两节进行全书的知识梳理。后两节课做两套模拟的测试卷子。
五、其他工作
本学期我们会利用每个单元的复习课的时间开展活动课。旨在丰富日常的历史教学,延伸和补充历史学科课堂教育和教学。针对八上历史与时事结合密切的特点,本学期活动课的重点是:“我们眼前的历史。(详见附件三)
第二篇:初一数学集备组计划
2009-2010学第二学期初一数学备课组计划
初一数学集备组 施国龙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备课组组教研工作以课堂改革实验为主线,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优秀率、合格率为重点,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努力使本数学备课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特结合本集备组的实际,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去年初一数学上期期末考试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年段平均分:69.5,及格率:81%,优秀率:27.5%。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差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
上学期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及其相关运算、整式的加减、相交线与平行线、概率。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存在问题:
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培养得很不理想。
改进方法:
通过学法指导与教育,还有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至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部分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而不应该用在当“抄写员”上。
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习、总结上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按教务处统一部署,开学初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组织学科教师围绕教材认真讨论,将学习所得用以指导教学工作。
2.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坚持业务学习,组织全组教师根据各年级教材特点,讨论教材教法,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二)加强备课组的常规管理。
1、形成教学常规检查的制度。备课组长根据数学组的要求对本年级教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检查内容为备课、听课和作业批改,作好记录,交教研组长备案。
2、期初、期中和期末各进行一次教学常规的抽查。
3、配合学校领导值日行政巡课、查课、随堂听课制度。
4、学科组要坚持每2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和一次年段备课小组活动。(三)提高教研质量, 切实开展校本教研。
以备课组为单位,切实组织好常规教研,理论学习,说、讲、评要有实效,备课组要发挥备课组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坚持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让每个教师的聪明才智融汇到学案和日常教学中。在常规教学中使全组达到统一进度,集体备课,根据各班不同情况适当修改教案,布置练习,统一测评。坚持每周一次的备课教研,重点研究教材、教法、备课、练习、考试和评点。按学校要求,每次教研会,须有主讲并做好记录。提倡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到以老带新、以能带新、共同提高的目的。听课节数按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上一堂公开课,听课后认真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提出反思。
(四)开展课题研究
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学习态度的好坏,关系到学习是否主动,是否刻苦,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学习方法的好坏,关系到学习是否有成效,教师既要向学生教方法,又要指导学生自己总结积累方法。要把立足点放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习”中来。要注意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在教改方向上,重点做好课堂模式的改革,重点是把学生尽快地引上正轨,同时进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验。
(五)开展培优补差第二课堂活动
对于较好的年级三分之一的学生,组织每周一次的提高辅导,定员、定时、定内容。对于学困生,各班根据每次小单元考情况,及时对学困生进行补缺漏,细水长流。做好初三的数学竞赛,以激发优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我们备课组要多进行合作交流,发挥整体效能。教师间要建立积极互助的伙伴关系,加强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分享教学资源,形成教研合力,以尽快提高备课组整体教学水平。
四、具体安排
3月份:
1、做好开学初的准备工作,讨论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每位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集备教研活动时间。
2、召开教研会议,明确近期的教研活动,组织学习新课标以及教学改革的有关文章。
3、开展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各项教学工作有序进行。4月份:
1、开展集体备课、进行校本教研,组内听课,组织讨论,进行课后反思。
2、教师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各年级组织好期中复习。5月份:
1、期中考试
2、搞好研讨课活动及评课。重点评价创造性、实效性、操作性。
3、根据学生特点对开展的课题研究进行反思。
4、开展全员公开课。6月份:
1、教学资料库建立、交流单元测试资料。
2、检查培优进展情况。
3、总结积累教学案例每人至少写一个教学后记,或整理一篇完整个案(含教案、实录、教学反思)或完成一个教学案例。
4、做好期末复习、考试。
5、期末考试。
五、课改研究方向集备组讨论议题安排:
1、如何研究一份好的教学导学案?
2、如何能让学生高质量的完成导学案?
3、课堂上学生如何展示?
4、教师在新课堂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5、一节课中教师讲多少时间合适?
6、如何出一份好的试卷?
7、怎样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分?
8、数学课堂评价细则?
9、学生怎么样进行单元反思与小结?
10、如何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六、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习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的继续学习。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理解本章与前面各章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使学生系统地理解本章有关概念,正确掌握不等式的性质,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培养并提高学生归纳,对比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通过实际应用体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在学习本章概念时,注意多使用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指在不同对象之间,或者在事物与事物之间,根据它们某些方面(如特征、属性、关系)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通过类比可以发现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利用已有知识去认识新知识和加深理解新知识,如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将其与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类比,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应将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类比。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轴上表示数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比在数轴上表示数又前进了一步,本章中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不等式有无数多个解,并易于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
第9章:轴对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 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近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习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七、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3、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数学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尽量分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三篇:初一历史备课课组总结
初一历史与社会备课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教科室及刘卫平教研组长的直接领导下,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比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实施新课程
本学期是我区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实行统一检测、统一阅卷的增量分析年。根据学校安排,每周组织全组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课改理论进行学习,使全组老师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并充分利用每月的备课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教案。同时,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使教师更加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认识到更要细心专心全心去做好学好新课程改革。
(二)加强教学教研工作
1、备课方面:全组教师都能在深入地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写好规范、详细的教案,也有教师使用电子备课。在教学中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组织同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和交流,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以实现备课效益的最大化。
2、听课方面:本组老师都能按规定完成听课任务,参与大组的教研活动,经常互相听课,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进行有目的地评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积极参与“新课标”的教学实践,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活动。
_
4、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5、努力去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从“学科教师”转化为“文化教师”,在“距离中寻求接近”,在实现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认真组织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在国庆前夕组织开展了“爱我中华,绘制中国地图”的比赛,如舒巧巧、赵凯越等同学的作品绘制的相当不错,并在大厅进行展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在社会大组的统一安排下,利用假期对七年级学生进行“家庭收支情况”的社会调查活动。社会生活情况的调查,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了其视野。
(四)加强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获得一些信息,从而能较快感知认识地理地名、建立地理空间;也可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程序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条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而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点评小结,指出最佳途径,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
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教科研理论和方法,为初三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信息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集体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起主体作用,而教师只在课堂上重视引导点拨?如何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历史,在历史学习中又能感觉到无限的快乐?
第四篇:集备计划2013-2014第一学期.doc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台江区新四学区美术组教研计划
遵循各学段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结合台江区美术教育教研总
体布署,开展美术小片区教研活动。努力构建和谐、高效的片区美术
教研体系,形成良好的研究、实践、总结、发展的教研氛围。积极开
展各类片区美术教研活动,建立校际互助关系,开发、整合、优化片
区内的美术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标,围绕学生全面发展需
要,认真探索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有效教研,抓好课堂质量。
一、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更新观念,努
力提高自身教科研水平。立足新四学区美术教学实际,真正落实素质
与能力同步发展。
2、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促使我片区美术教师备好、上好每一
节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3、通过组织美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使全片区美术教师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4、通过各类美术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
使他们能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并使校园充满生机和
活力,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5、通过课内教学活动和组织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一批美术特长生,以点带面足以带动其他学生学好美术,从而全面提高美术
教学质量。
6.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和片区教研组的指导及监督作用。本
学年将组织部分美术教师开设不同规模的美术教学研讨活动。
三、工作思路
1、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
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通过学习、研究,进一
步增强课程意识,强化教改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我片区美术教师的自
身素质。通过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充分调动美术教师积极性,促进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通过对学法的研究,努力使教师的教学面向
全体,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和成长。
2、加强美术教学工作的实施。开展好公开课,及各种教研活动。
3、加大研究力度,开创新四学区美术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对美术教学过程的研究,围绕如何点评课进行探讨,实
现“以评促教”。
2、切实发挥小片区教研的优势,搞好集体教研,集思广益。每月至少组织二次片区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掌握各学段课堂教学状况。组织教师开展分年级美术教材分析,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3、深入美术学科有效课堂的研究,并逐步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及时组织不同规模的展示、研讨课活动,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帮助美术教师掌握新的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并逐步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促进我片区美术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整体提升。
五、活动安排:
九月
1.制定计划
2.召开片区美术教研会议,传达教学计划。
3.学习、研读美术新课标。
十月
1.一至三年级美术教材研讨
2.四至六年级美术教材研讨
十一月
组织片区老师听陈磊老师和刘荣老师的美术课。
十二月
组织片区老师学习如何进行点评课。
一月
进行本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第五篇:初二数学集备组发言稿
初二数学集备组发言稿
一、期中考试前的复习情况
我们初二数学备课小组统一教学方案,同时结合老师对教材的梳理、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为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制定周密详细的复习计划,以巩固学生的实际所学内容,增强数学基础方面的积累,提高数学的基础能力,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潜力充分调动挖掘出来,使学生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使整个初二年级的学习成绩有更高的突破。
初二数学的期中考试复习主要是针对前三章的知识点,仅一个多周的复习时间,一定要有一个切合实际且比较合理的复习计划,才能实现我们预期的复习效果。我们九个人按老中青结合,分成三组,每组负责一章。
1、复习内容: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前三章,包括基础知识、书本例题、配套练习题等。
2、复习重难点:
基础知识的掌握的不牢固,部分学生考试作答不理想,数学思维能力较差;几何没有做题网络化策略,许多主观性的题目不敢作答;思路不清晰。
3、复习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考试法,评析法。
4、复习课时:约10课时。
5、复习计划:
前四天:主要进行分章节单元复习。
经验丰富的老师身先士卒,整理出、精选出各章节中的知识点,有系统地复习。在课内有各章节的课堂练习题,并在回家作业中配上回家练习题。后五天:主要进行模拟综合试卷并评析试卷。
每组数学教师都针对书本基础知识,按照自己对于期中考试的理解,自主命题一份模拟试卷,并在考后进行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评析。
6、复习策略:
(1)主阵地在课堂内,充分利用好45分钟的上课效率。
(2)课下加强基础知识的练习,把学生按程度分小组,互帮互助,课堂加强提问以巩固其练习效果。
总之,在复习中我们力争做到全面、细致,有计划、有步骤地复习归纳各方面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考试的能力。
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情况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通过查缺补漏,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为进一步改进今后的教学,大面积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特对本次期末考试做如下分析:
1、试卷的整体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题从整体上看体现了立足课本,注重双基。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各章内容所占比重应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相适应,并把对知识的灵活性的运用的考察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结合起来。知识涵盖率95%以上。题型结构搭配比例基本适当,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分配比较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解答情况来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内容分析:
本试卷共三个大题二十三个小题,涵盖了前三章的所有知识点:其中1,2,3,4,5,7,8,9,11,12,13,14,16,17,18,19,23,考察了三角形的全等和轴对称的内容,所占分值较大共72分。6,10,15,16,20,21考察了勾股定理的内容共28分。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明显。
(2)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知识不系统,综合能力应变能力较差,不能举一反三。不会对数学问题实质进行归纳,规律性的东西不善于总结。
3、做题步骤不严密,作图不规范。
4、典型错误:
(1)选择题9,10失分严重,角平分线的性质与线段的中垂线性质混肴,分不清图形之间的联系。
(2)填空第14 题不仔细审题,忽落周长为偶数这个条件。2.解第16题时审题不全面,忽略了题中的两种情况,只写60°。
(3)第17题主要错误是画图不规范。
(4)第18,19,20三角形的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部分学生出错。(5)第21题是一个基础题目,考察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应用,虽然讲过多遍,仍有个别出错。
(6)第22题解方程计算错误。
(7)解第23题时,错误也较多,有的是步骤不规范,推理不合理,有的是步骤太繁琐,不能用最简便的方法去做。
三、对教学的建议和今后改进措施.
1、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数学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精心备课,细心研究,从教学环节上,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不拘一格地完成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
2、把握数学教学中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双基”的基础性作用.应以严谨的作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
3、加强例题的教学,新教材的特点鲜明,它所呈现的素材对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教材上提供的例题相对不足,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补充例题,加强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4、初二学生的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我们要做到:
(1)对学生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对于学有余利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去学习,拓宽其知识面,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4)作业和练习的安排要有层次有梯度,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顺利的来完成,使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5、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