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迭山白水万众一心凝心聚力扶贫攻坚
迭部县是我省的林业大县。
生活在这片美丽而神奇土地上的藏族和汉族兄弟姐妹们,以他们特有的勤劳与智慧,为这片土地播撒着希望,分享着丰收。
然而,由于农牧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灾害频发,市场化程度低,农牧民增收困难,贫困人口多。且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原因,农牧业生产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扶贫攻坚的难度很大。
近年来,在省、州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迭部县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的机遇,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巩固解决温饱、降低返贫率为重点,扎实有效地实施了一系列扶贫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扶贫资金的作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迭山白水万众一心
凝心聚力扶贫攻坚
——迭部县扶贫攻坚侧记
迭部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全县总面积5108.3平方公里,总人口5.56万人,藏族人口占75%以上,属藏民族聚居区。
迭部县水电、旅游、矿产、农畜产品、山野珍品和藏中药材等五大特色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投入不足,资源开发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多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迭部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163542”发展战略(“1”即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6”即认真实施生态立县、农牧稳县、工业富县、项目兴县、旅游活县、科教强县战略;“3”即大力发展农牧村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事业;“5”即突出抓好水电、矿产、旅游、山野珍品、藏中药材五大自然资源开发;“4”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小城镇建设、新农牧村建设;“2”即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和农牧民收入两大增长。)和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从全县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新阶段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重点要求、牢固树立“大扶贫”格局,认真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等项目,创新扶贫机制,转变开发方式,提升“一体两翼”水平,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把增加贫困农牧民收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全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我们这里每天都有新变化。”
“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
从乡亲们质朴的话语和喜笑颜开的脸上,记者体会到最多的词就是“变化”。的确,新变化来自方方面面。迭部县县委书记赵凌云介绍说,这两年在省、州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土路变成了水泥硬化路,修到了牧民家门口;昔日简陋底矮的牛羊圈舍,如今焕然一新,有的甚至变成了暖棚;曾经破烂的房舍,现在有的已修葺一新,有的更是变成了砖瓦新房。另外,通过智力扶贫和产业扶持,家家户户牛羊多起来,生活也是大变样。
好日子舒心如意,美生活幸福平安。在该县一些农牧民群众家,记者看到,水泥硬化的院子平整干净,院子里支着太阳灶,安放着村村通有线电视锅。走进屋内,沙发、大彩电、洗衣机等家具家电一应不缺。“他们(政府工作人员)帮助我们修了路,以前都是土路和山路;养殖规模也小,现在政策帮助,养殖规模逐步扩大。要说最让大伙感到政府温暖的就是新修的桥和他们给大伙带来的科学技术,桥方便了通行,科学技术让大伙解放了思路,拓宽了思路,增加了收入。”一位叫扎西的牧民这样说道。
打牢基础是做好后续项目建设的关键。近几年来迭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按照《迭部县扶贫开发2000年—2010年规划》的要求,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增加农牧民收入,推广灌溉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存环境。
期间,该县新修梯田4000亩;硬化村道3.2公里,新建和改造村道53.6公里;新修护村护田河堤46处12公里,修建排洪渠1800米;新修水渠12条7900米,扩大和恢复水浇地面积4600亩;共新建、维修人畜饮水工程38处,管引45公里,解决了38个自然村1.01万人2.1万头(匹、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建沼气池138座,投放太阳灶800台;修建村级“六位一体”活动室23处;维修村级小学15处,新建一处;购置光伏电源150套,解决了8个自然村840余人的用电困难。新建村级医疗卫生设施(“六位一体”活动室)23所,完成参与式整村推进项目村45个,占全县重点村的100%。
尤其是这两年,迭部县更是坚持把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先导工作和战略性举措来抓,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和生活条件,继续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条件;以社会公益事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扶贫资金的同时,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多渠道增加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改善贫困村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进一步抓好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工作,改变贫困地区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的状况。
2011年,迭部县将继续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建设,认真论证与争取一批扶贫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努力提高贫困乡镇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扶贫惠及乡梓
近年来,迭部县坚持开发、开放式扶贫方针,努力发展县域经济,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大搞招商引资,吸引大型工商企业和省内外资金,加快贫困地区产业开发步伐,通过加快全县劳动力转移步伐,支持和鼓励向发达地区、小城镇输出劳动力资源,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劳务收入。对自然资源匮乏、生存空间狭窄、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少数极贫区,要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移民搬迁,彻底解决这些贫困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
产业化扶贫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它不仅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资源的综合开发,稳定解决贫困地区的财政收入和群众脱贫问题,而且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素质,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因此,在产业化扶贫方面,今后,迭部县将以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为重点,不断加强产业化扶贫力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格局,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完善产业化扶贫机制,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迭部县扶贫办道主任介绍说,目前,该县产业扶贫,主要以种植业(水果种植、干果种植、中药材种植和其他经济林木种植)和养殖业(高原特色蕨麻猪养殖、良种牛养殖、优质藏羊养殖、土鸡养殖和土蜂养殖)为主,不断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其中,日光温室建设和塑料大棚建设首当其冲。就全县整个产业扶贫而言,将继续深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按照“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技能化培训”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好列为2011年的连片开发项目,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具有自身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畜牧业生产,形成规模优势,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据悉,自2000至2009年,该县累计投入产业化扶贫资金2795万元,推广繁育良种牛9000余头,引进鲁西黄牛130头,引进绒山羊1200余只,波尔山羊1800余只,欧拉羊1500余只,养殖具有地方特色的蕨麻猪10000余口, 种植优质中药材750亩,新建干果基地1000余亩, 推广各类优良品种种植1.8万亩。
产业的大力发展最为直观的反映就是农牧民群众们的收入变化,据悉目前乡亲们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底的1171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2326元,人均增收1155元。在多儿台力傲村,村民加西才让对记者说:“现在是党的政策好,党员干部好呀!他们不仅给我们送来了新品种洋芋种子和农药,而且还主动为我们传授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科学种洋芋的方法,使我们乡的洋芋丰收!大伙的收入逐年增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县在参与式整村推进和新农村试点中重点实施了 “五改”(改水、改灶、改炕、改厕、改圈), “三建”(建院、建房、建村道),“三通”(通电、通路、通电视)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大大改变了村容村貌,提高了群众的衣、食、住、行质量, 促进了农牧村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存条件,为整村推进和新农村试点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文明村步伐不断加快,农牧民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迭部县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形成扶贫开发的合力,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来抓,实行“一把手”工程。把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在制定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和各项优惠政策时,要优化扶贫资金的投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合力扶贫,动员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扶贫济困。大力倡导农村有条件的党、团员与贫困户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帮助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制定有关重要政策时,迭部县还对该项政策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以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全局;继续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充实和加强扶贫工作机构,使之与扶贫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相适应。
劳务输出促民增收
劳务输出被喻为“铁杆庄稼”。对此,迭部县这两年不断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以路子上“引”,管理上“帮”、技术上“扶”、资金上“垫”等方式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改变过去注重数量、轻素质的做法,通过劳务输出,不仅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务收入,而且让他们起到典型引路、辐射带动的作用。
“近年来,我县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农牧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367人(次),输出富余劳动力8972人(次),人均增收1350元。”迭部县扶贫办道主任这样说道。同时,他说,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通过全县扶贫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也得到了省、州扶贫部门的充分肯定,2002年、2003年、2004年、2007年四次获得省扶贫领导小
组的年度考核奖励,县扶贫办也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职能部门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执行好的单位等荣誉称号。
同时,迭部县扶贫办还按照政府推动、能人带动、多方参与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搜信息、抓培训、建基地、扩市场,使劳务产业成为农牧民群众增收的“半壁河山”。另外,县扶贫办还结合全县实际,加大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提高青壮年劳动力的科技意识,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单位到贫困乡村送技术、送知识、送文化、搞服务。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改变贫困群众落后的生活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2011年,迭部县将继续加大贫困地区科技培训、劳务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完成农牧民科技培训任务和两后生培训任务,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贫困农牧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等行业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灾后重建有条不紊
受“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影响,迭部县11个乡镇52个行政村全部受灾,其中受灾重点村45个,非重点村7个,使得原有贫困人口愈加贫困,甚至一贫如洗;全县因灾返贫率大幅度提高,给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此外,地震使灾区原本十分脆弱的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降低;生产资料和生产生活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农牧民人均收入大幅下降。无房、无生活来源、无生产资料等农户的数量大幅增加,群众生活面临更多困难,受灾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严重倒退。
因此,迭部县提出,将按照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重建的方针,艰苦奋斗,群策群力,按照有限范围、有限时间确定有限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并且,始终坚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坚持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并重。通过国家支持、社会帮助和群众参与、自力更生,努力实现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和《迭部县扶贫开发十一五规划》的目标。
具体是:2010结合农牧村住房建设,基本完成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2011年,力争使农牧业生产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主管理、自我发展信心及能力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群众收入及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州贫困村当年平均水平。
采访中记者看到,如今的迭部县广大干群不畏艰辛群策群力,为建设美好的新家园而努力奋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迭部县县委书记赵凌云说:“迭部县的扶贫开发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和社会等特殊原因,农牧业生产还未真正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扶贫攻坚的难度仍然很大,任务十分艰巨。”
对此,迭部县提出,未来十年全县扶贫开发将全面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国家和全省新十年扶贫开发总体部署,打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界限,实行连片开发、综合治理。提高贫困界定标准,全力抓好连片开发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移民扶贫、社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六项扶贫工程”,重点支持改善农牧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信贷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推进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努力构建扶贫工作新格局。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和就业岗前培训,扩大劳务输出,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促进农牧民增收。
其目标是:近期目标(2011—2013)年,集中解决制约全县扶贫开发最紧迫的问题,把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农牧村面貌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改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期目标(2014—201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重点产业和特色经济初具规模;远期目标(2016—2020年),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农牧民收入接近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面对取得的成果我们还不能懈怠,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学习。扶贫开发工作任重道远,省办提出的‘大扶贫’思路还有待我们进一步钻研实践。今后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契机,以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为中心,以减少贫困人口为要务,以改变农牧业生产基本条件和提高农牧民素质为基点,以‘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有医就,有路行’为目标,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为迭部贫困群众的最终脱贫,为我县的农牧村经济发展‘一届接着一届干,届届都有新贡献’。只有这样,才能让迭山白水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家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迭部县扶贫办道主任如此说道。
第二篇:凝心聚力 克难攻坚(定)
凝心聚力
克难攻坚 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县人民政府县长
余世明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动员会,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确保我县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工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普九”工程的升级版,是更高层次的“普九”,是政府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子女从“有学上”到 “上好学”的重要转变,是办人民满意教育、实现百姓“教育梦”的重要载体。2010年11月,我县与省政府签订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备忘录,确定2014年我县接受省政府验收。可以说,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是我县今明两年县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各乡镇、各部门的首要任务。
第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八大明确提出的当前和今后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家教育工作的大政方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普九”,是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国家适时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解决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的问题。因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十八大精神,关注教育民生,发展教育事业的大政方针,是国家经济发
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光荣使命。
第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省的统一行动。省委、省政府提出,2015年基本建成教育强省。而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立教育强省的重要内容。为此,2010年,湖北省政府与国家教育部签订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明确了“到2015年,使我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师资水平、生源分布、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的发展目标,并按照“统筹谋划、分批抓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分三个阶段,逐步实施。竹溪作为贫困县被确定为第三阶段接受验收的县,搭乘的是“末班车”,承诺的是实现基本均衡的目标。省里同时也明确指示,各县市区必须按时接受省级督导评估验收。不能接受省级评估的县市(区),省政府将约谈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誓言诤诤,一诺千金。能不能做好迎检工作,能不能通过省级评估,将直接关系到县政府的信誉度,关系到竹溪人民的诚信度。
第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计划”是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基本均衡县一旦验收成功,将对我们贫困县有很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连同我县正在进行的“竹房城镇带”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必将为竹溪教育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同时,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其水平直接决定和影响高中阶段教育乃至县域人口素质,要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增强教育综合实力,必须从义务教育抓起,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义务教育自身而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在,我县离省政府评估验收不足一年半的时间,迎检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特别是我们与周边县市相比,更感觉到我们迎检的形势十分严峻。人家都是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高规格、高要求,我们与之相比差距极大。实事求是地说,迎接这次评估,我们有较大压力,但也有一定的优势和充足的信心。从历史上看,我县有提前三年实现“普九”目标的光荣历史,有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的美誉,更有全县37万人民重教兴学的热情;从当前形势看,丹江口市去年成功通过省政府验收,成为十堰地区的排头兵,我们有参照借鉴的地方。全县各级各部门只要迅速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按照统一部署,迅速将迎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硬件抓重点、软件抓达标”的原则,本着对教育、对下一代负责的精神,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一定能够打好这次迎接省级评估验收的攻坚战。
二、明确任务,查漏补缺,全面做好迎接省级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是严格按照评估验收方案的要求和标准逐条逐项抓落实,核心是要矢志不渝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大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教育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关爱工程)。关键是要切实把握好各项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要按照明年9月份模拟验收、10月份整改提高、11月份迎接验收的时间安排表,只能提前,不能滞后。
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评估验收的内容,概括起来是“一个门槛、五个刚性指标、三项评估内容”。“一个门槛”:县域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必须达到《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鄂教规[2011]3号);“五个刚性指标”:一是义务教育学校当年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二是县财政教育支出比例达
到省财政厅(鄂财办发[2011]24号)核定的标准。三是按校舍安全工程规划全部消除D级危房。四是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城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均衡。五是建立了农村学校教师补充、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并正常运转。“三项评估内容”:一是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从法定的《教育事业统计年报》中采集数据,通过教师、校舍、设备和图书等8项指标,计算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差异系数。小学、初中的差异系数分别应低于0.65和0.55。二是均衡发展工作评估。以县为单位,评价县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实际效果。依照《工作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百分制量化评分,要求达到85分以上。三是公众满意度测评。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委托第三方统计机构,面向全县群众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数量不少于600份,其中学生家长不低于50%;学生家长中,农村学生家长不低于60%。要求公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满分为100分,得分在85分以上为合格,即授予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为确保这次迎评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各乡镇各部门今后一个时期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科学规划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要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进行认真摸排,做好不同层面、不同类型薄弱学校的建设规划。认真比照中小学办学基本标准,超前一次性规划到位。初步设想是全县义务教育中小学由现在的162所调整到157所,其中初中15所(独立初中9所、九年一贯学校6所),小学142所(完小40所、教学点102所),规划时间为2013年-2015年,按照标准化建设标准和评估要求,拟对15所初中、40所完小进行建设,三年共需投入资金3亿元。
第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首先,县财政要负责协调解决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发展的建设资金,切实承担起我县义务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依法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三个增长”足额到位。其次,要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盘活学校资产和争取社会捐助,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缓解教育经费不足。同时,各乡镇党委、政府也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改善辖区学校的办学条件。
第三,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办学条件达标是省级督导评估验收的基本要求。办学条件不达标,一切免谈。根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做到能撤并的撤并,确需保留的,优先为薄弱学校建设立项,投入资金,配齐设备,使现有薄弱学校率先建成标准化学校。同时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提升校舍设施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建设,按标准配齐配全各类教学仪器设备,建好多媒体教室,不断提高教育装备水平。鉴于此,教育局要对学校的教育资源搞好摸底汇总,对内部设施的缺口登记造册,统筹安排解决,确保各项指标达标。教育、财政、发改等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规划局、住建局、国土局等有关部门要做好新建、扩建校舍的规划设计及土地指标调剂和审批工作。有关部门一定要简化手续,从快办理,对涉及到的费用该减的减、该免的免,为学校建设大开绿灯。
第四,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县人社局和编办要负责学校教师招录与岗位聘任工作。县教育局要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要求,针对我县小学教师老龄化、中学教师学科不配套的现状,迅速制定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学习制度,加大
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现有师 资水平,促使区域内师资力量逐步均衡。
第五,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健全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公安、交通、卫生、工商等部门要抓好学生乘车、饮食、饮水等安全,做好流行性传染病防控。要不断完善各项安全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不断增强师生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校园无安全事故发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全县所有涉检单位都要全面准备,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按照省里的要求,我们接受验收的学校是55所(包括15所初中,40所完全小学)。一是检查面比较宽,二是抽检目标事先无法预知,因此所有的乡镇、所有涉检部门、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要认真准备,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本单位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大员上阵、全员上阵、全程督办,确保各项迎检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是省政府对我县教育工作的一次大检阅。任何一个学校、一个乡镇、一个部门的迎检准备工作搞不好,都会影响到全县验收。因此,迎检工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丝毫不能马虎。
第一,要加强领导,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是主体。县政府为此成立了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县领导联系乡镇制度。县四大家联系乡镇的领导,要定期深入乡镇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定期听取教育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检查工作落实的实际效果。各乡镇及
县直有关单位要按照工作要求,迅速成立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落实、靠前指挥,要将学校均衡发展涉及的各方面的工作任务进行责任目标分解,落实目标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第二,要加强督办,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更是各乡镇、各部门的共同职责,需要全县上下真抓实干、齐抓共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对照教育督导评估的标准和要求,根据《实施方案》的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方案,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制定时间表,倒排工期,一项一项的抓好落实。县委督办室、县政府督查室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门的督导组,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及时予以通报,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第三,要加强协作,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各个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参与,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各乡镇、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高效协调,共同推进。教育局作为创建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筹划、指导责任,扎实推进创建工作;财政部门要搞好资金调度,全力保障创建经费,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发改、人社、公安、住建、规划、国土、卫生、编办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分工,通力协作,相互补位,保证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第四,要加强宣传,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各级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开设宣传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突出宣传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在全县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局面。
扬鞭策马踏征程,齐心协力谱新篇。同志们,我县接受全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工作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县上下必须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凝心聚力,上下联动,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以如坐针毡、如履薄冰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责任感,续写出竹溪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努力为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凝心聚力
凝心聚力,再立全面深化改革新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十八届三中会胜利闭幕了,它标志着“中国号”巨轮开始了新的征程,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人民共和国的改革航船将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辟的正确航道,又一次扬帆起航,神州大地再次唱响“春天的故事”
高安市委党校迅速组织全校干职工学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在这次的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未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重大推动作用,我深深地感受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然开启。
今夕何夕?35年前的今天,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迈出了改革开放的坚实一步,正是这一步站世人真正理解了这35年来,一个始终未变的真理,那就是“果敢、坚忍、苦干、实干”-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而历经35年改革开放,中国又到了抉择的时刻。深水区的改革,注定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艰难的博弈。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攻坚克难的决心、统筹兼顾的智慧,越需要心往一处想的共识、劲往一处想的行动。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连日来,总书记表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李克强总理用“壮士断腕”形容改革的决心、媒体热议的改革方案,诸多举措,汇集成一个清晰的信号: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当前,无论是国内外学者政要,还是普通黎民百姓,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寄予厚望,表现在对中国即将挺进的深度改革讨论热情空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会后的中国将以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去“啃硬骨头”“涉险滩”,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持续喷涌,“深化改革”的“红利”将长期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科学发展,世界和国人充满同样的期待。
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普惠式的改革让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则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十八大以来,不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公开表态,还是陆续推出的改革措施,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决心。“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的雷霆出击、“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铿锵有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求真务实,正是最大范围凝聚改革力量之举。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起,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2013年11月20日
市委党校:汤洪亮
第四篇:凝心聚力谋发展
凝心聚力谋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今天有幸能站在演讲台前演讲。我感到很骄傲,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了她90岁的生日。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为党我们共同的母亲祝福——生日快乐!
九十年风云巨变,道不完的伟业辉煌!在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上,翻卷着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涛,流淌着的是为保卫祖国而澎湃的血浪。九十年,是党带领我们斩关夺隘,历尽风险夺取胜利;九十年,是党带领我们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奔向小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支歌伴随我长大,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能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一支乐队,需要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才能呈现出余音绕梁的乐章;一朵玫瑰需要根茎的无私奉献,才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一座桥梁需要桥墩的全力支撑,才能负载千车万人的流通。而一个企业,同样需要每一名员工的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爱岗敬业才能蓬勃发展。市场经济千变万化,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要牢固树立团队观念,肩负起企业发展的使命,坦然面对。我们是一支和企业一同经历团结磨难的队伍,在任何时候,都能和企业同甘共苦。飞鸟过尽,唯有拼搏不曾止息;万里长城,唯有执着不会逊色。我们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我们是公司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吧!从我做起、立足本职、岗位奉献、降低成本、减少消耗,只要积少成多,就能够形成巨大的力量!
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就应该拿出百分之百的智慧,百分之百的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去拼搏、去创造、去开拓进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我们伟大的党领导中华民族迎接着巨大的挑战,担负着历史重任的时刻,更有一种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奋斗,身为瑞平公司一分子,我们要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开拓观念,提高思想境界和业务技能,进一步增强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建设和谐瑞平、效益瑞平贡献自己一份力。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用我们勤劳的双手,为公司奉献,为实现集团千亿跨越努力奋斗。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一定能够勇往直前。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抱成一团,顽强拼搏,执着追求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我坚信,在矿党政和瑞平公司领导的正确带领下,我们共同努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够经受住考验,在市场的大潮中开拓进取,扬帆远航,为集团千亿跨越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常州工学院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全校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力促学校各项事业在新的起点迈上新的台阶,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点工作:
1.精心组织召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
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精心筹备开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党的建设新成效引领学校新一轮发展。不断完善“两委”工作报告,认真总结前五年学校工作成绩和经验,全面谋划后五年学校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举措。完成学校党政同步换届工作,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2.深入推进管理改革。
进一步完善工作目标动态管理,认真落实部门工作目标责任书签订、过程监控与年终考核“三位一体”的工作目标管理机制。
继续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明晰校院两级责权利关系。进一步下移教学、科研、学生工作、招生就业、岗位绩效考核等工作管理重心,进一步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提高办学积极性。
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校内管理体系,建立
工作要点:
一、推进教学建设和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做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准备工作。学习宣传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相关文件,成立组织机构,理清思路,做好进度安排,启动迎评的各项准备工作。
2.深化专业建设。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专业建设。推进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及省级“卓越计划”专业、省级及校级重点专业等专业建设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专业教学水平。以校企深度融合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组织开展有关专业的评估工作。
3.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落实全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议精神,召开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召开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制(修)订实践教学相关制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完成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数字艺术综合实训中心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工作,并开展示范中心立项申报工作。开展国家、省、校级2014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工作,开展省、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与推荐工作。
4.探索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研究性教
探索建立与合作院校互派留学生的机制。
二、加强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水平。
8.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加大对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及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的支持力度,做好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验收准备工作,完成校级重点学科及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的中期检查工作。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建成1-2个市级以上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或中心,新建市级以上校企合作实验室1-2个。
9.推进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
加强研究生教学团队建设,根据硕士点建设需要,建立一支覆盖各学科点的硕士生导师队伍。组织做好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建设工作,继续扩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科范围和招生人数。做好与河海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教学和管理工作。进一步积累硕士生培养和管理经验,为将来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10.加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加强与国家、省、市等各级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技协会、社科联等组织的联系,强化预审环节,提高项目申报的命中率。力争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2项以上,省部级项目(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10项以上。全年争取纵、横项项目到账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元。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项以上,同时在省级奖项上有更大的突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突破50
13.加强学工队伍建设。
贯彻实施学校《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班主任、学生导师实施意见》以及岗位聘任要求,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学生导师)和辅导员工作质量和水平。引导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考级培训,选配辅导员参与心理课程教学。开展辅导员专题培训和辅导员沙龙,组建思想政治理论、入学教育、军事理论、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辅导员工作站。
14.发挥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开展“与信仰对话”讲座活动、“青年道德讲堂”、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着力打造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以组织参加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为契机,举办社团文化节、社团巡礼和精品社团专场汇演等文化艺术活动。深入推进“青马工程”,依托校、院两级平台,初步建立“雏鹰-金鹰-飞鹰”学生骨干培养体系。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开展学生社团星级评定工作。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继续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完善社会实践平台,继续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化、项目化、品牌化建设。构建高层次的暑期实践体系,建立长期稳定的青年见习基地。
15.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完善招生宣传绩效考核措施,加强招生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科学编制并按时上报2014年招生计划。加强对专业系主任、专业招生宣传负责人的业务培训。通过各种媒体、各市招生
19.提升教职工素质。
修订、完善学校教职工培训管理条例,科学系统做好教职工培训工作。大力推进教师国(境)外研修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分类分层次选派骨干教师赴海(境)外专业研修和短期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开阔国际化视野。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完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实践活动,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20.促进教师发展。
认真开展调研和论证,做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工作,增强与其他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交流和合作,丰富中心网站内容。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沙龙,做好名师公开课、名师大讲堂、青年教师公开课、青年教师论坛等系列教研活动。依托名师工作室,实施青年教师教学提升计划和教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组织开展讲课比赛,提高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校内管理,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21.完善落实绩效工资方案。
按照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修订并实施绩效工资方案,完成绩效工资结算工作。
22.加强财务计划和管理。
按照“保运转、促发展”的原则,合理编制2014年财务预算,并做好预算经费的内部跟踪审计及绩效评估工作。以“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为重点,对内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成本核算,提高
25.提升后勤服务能力。
创新后勤服务管理手段,逐步推行后勤信息化管理。进一步研究后勤服务付费标准,细化后勤服务合同条款,修订服务质量标准。强化校内市场监管,加强食堂管理,调研集中采购、成本核算办法。建立物业服务质量定期测评制度、反馈制度和考核制度。调研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加强用电用水控制和管理。加强与市区卫生局的沟通,做好新校区卫生所建设方案的调研、拟定,争取拿到社区医院指标。调研、论证新校区后勤服务管理新模式。
26.加强图书情报和计算机信息工作。
总结提高学科馆员制度,提高二级学院、学科带头人参与图书馆的资源采购的力度,建立健全和完善文献资源建设的运作机制和模式,逐步建立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相适应的文献资源结构。加强特色馆藏建设,积极构建适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常州文化特色资源。开展校园第十一届读书节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挖掘教学信息资源,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在巩固前期使用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校园“一卡通”工程,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27.落实民主管理制度。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落实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校领导联系基层制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学生评议员议校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组织召开八届五次教代会。做好第九
1专家,巩固与有关院士、名誉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兼职教授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合作关系。做好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增选申报和市“831工程”对象的培养工作。
3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江苏省教育工委《关于贯彻<条例>若干意见》和《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党支部工作暂行规定》精神,督促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党建工作目标,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为重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定基层党组织生活指导意见。优化党组织设置模式,创设学生党员实践锻炼和服务群众的载体。落实大学生党员质量工程的各项要求,高度重视在教学科研一线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发展党员。
32.抓好师生思想政治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好实施意见。制定《常州工学院领导干部学习调研制度》、《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实施方案》。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学习三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常州工学院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见》。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展好大学生马克思理论学习社团“秋白社”的学习实践活动。创新“道德讲堂”,深化“六五”普法工作,不断提升师生法律和道德素养。
组织申报和评选二级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项目,积极
3组织基础,开展“三进四提高”为载体的共青团“能力建设年”活动。
35.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好实施意见。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健全和完善廉政责任考核机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和完善对干部人事、财务支出、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科研经费、校办产业、招生、后勤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和监察工作,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和预防职务犯罪。加强新校区基建工程项目的监督,创建常州市“廉洁示范工程”。组织开展第八届“校园廉洁文化活动周”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