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时间:2019-05-12 12:4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第一篇: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引领我走向班主任专业化

石洁

利用暑假期间,我读了《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这是一本真正实用且贴近一线班主任又能让人掩卷沉思甚至感慨莫名的好书。王晓春老师写这本书的宗旨是: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个教育专业,进行学术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规律,构建其体系,寻找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班主任从“知之”走向“好之”和“乐之”。读后,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要做,就该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走班主任专业化的道路。

1、思想上的转变。

这本书里没有套话、空话,讲的都很实在。正如王老师在书中讲到:班主任工作,内容没边际,责任没边际,如同一个无底洞,如同一个不断加压的水压机。对于这样的现状,王老师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埋怨是没有用的,除了呼吁体制改革之外,我看重点应该放在提高自身素质上。”通过对第一章的阅读,我对班主任角色有了客观的认识。班主任无论从事任何学科,首先想到的自己是一名教育者,其次才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不能就经验来处理事情,不能只看事情的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地考虑自己是否从科学的教育手段来解决问题。从事班主任工作,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完整、更加丰富,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促进专业成长,对学生的深入理解,引导班风的方法等。从阅读中,我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把班主任工作当做苦差使,不再认为班主任工作会限制自己专业的发展,不再讨厌做班主任工作,而把这份工作当作一种事业和专业来做了,主要可能是心中觉得更有底了吧,有了一套班集体建设的思路。

2、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书中引用了一个故事,一个工作了十五年的人从没被提升,而刚进公司一年的小伙子被提升了,他得到上司的回答是“您并没有十六年的经验,您只有一年的经验,只不过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这段话发人深省,如果我们年复一年地走老路,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复制自我,那收获的多半就是疲惫和焦虑,永远做不成快乐明哲的班主任。快乐的前提是明哲。

拜读了《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之后,我便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一定要从敬畏厌倦班主任工作的泥淖里跋涉出来,让自己从良心道德感性的层面走向理性科学的专业之路,让自己从“知之” 走向“好之”和“乐之”,让自己从终日忙忙碌碌急急挠挠被动招架焦头烂额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班主任工

作尽快的走向快乐明哲的专业的教育生活。于是,我明白了班级不等于班集体,所谓的班集体是经过班主任的各种教育力量的教育培养和引导而形成的具有正确的奋斗方向,具有较强的核心与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班级集体。而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就是从班级上升到班集体,必须经过建设的途径,这种上升能使班级整体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实现解放班主任和实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教育目的。

3、帮孩子。该书力图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个教育专业,进行学术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规律,构建其体系,寻找其方法。用王晓春的话说:“主张班主任实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轨。”从过去的“哄”和“管”的交替使用到逐渐更多采用“帮”的方法上来。这种点化,让笔者茅塞顿开而顿悟。平日里我们的教育有三种方式:管孩子、哄孩子、帮孩子。《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竭力介绍和推荐的是第三种方式。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的内容,那就是:主张班主任实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轨,从只会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转变到逐渐更多采用“帮”的方法上来。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管孩子时,教师是指挥者;哄孩子时,教师是鼓动者;帮孩子时,教师是研究者。管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害怕,恐惧是动力;哄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欣喜,兴奋是动力——两者都主要诉诸感情,比较情绪化。帮孩子则不然。帮孩子时,教师是研究者;帮孩子时,教师希望孩子冷静、清醒,动力是智慧;帮孩子是一种平静的、理性的交流,当然“帮”也需要“管”和“哄”两种方式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如果班主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学生寻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融入到集体且得到集体的认同,帮助学生在学校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以及自己追寻的目标,帮家长时有利于家长对孩子现状和教育现状的了解,就有利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达到家长和学校对孩子教育目标的认同。两种方式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则“专业”已经根植于班主任的灵魂深处了。

第二篇: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发表时间:2011-09-20 14:08:30 [查看原文]

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在开学初已读过一遍,一个学期后重读,自觉感触很多,受益非浅。先把全书的内容梳理一下吧。

第一章是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王老师认为班主任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角色,有了怎样的定位,自然会有怎样的行动。他认为,班主任要扮演以下一些角色: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习者,平等对话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反思自己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最多的是管理者,家庭教育联系者,其他角色扮演得较少,特别是学习者的角色,没有意识,主要是态度问题,一直不想做班主任,而且觉得没什么意思,读这本书很大的一个感受是班主任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收获。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怎样给自己定位呢?我是一个管理者,但我希望我的管理当中有更多的教育的元素,我的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是为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我必须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把每一天的班主任工作,把与学生的每一次对话与交流,班级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作为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我努力通过平等对话,洞悉学生的心理,理解学生的情绪,成为学生信赖的、亲近的人。王老师在这一章的最后提到了角色转换和冲突的问题,扮演不同的角色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视角和做法,应根据情境灵活处理,不要太僵化。比如,课堂上更主要是学习指导者角色,纪律问题能一笔带过的就一笔带过,不要大张旗鼓,影响教学。

第二章是班主任影响学生的手段,有定规矩、评比、批评、惩罚、说服、表扬、榜样、集体舆论、师爱、威信。本学期做得较多的是定规矩、评比、批评、惩罚、表扬,偶尔用说服,后面三项本来就是属于隐性的,用得少是正常的。王老师很理性地分析了这些工具的用处,一句话,“万能钥匙是没有的”,每一种工具只有用得恰当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怎样才能算有效果呢?学生在你这种方法的影响下确实有进步。以后的工作中,面对班级及学生存在的情况,理智地分析和思考一些用哪种方法,并注意事后的反思,力争把这些工具用娴熟,让 “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成为目标。并且,不要去迷信某一种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第三章是班主任的类型,王老师认为有:“班妈型”、“班官型”、鼓动家型、领袖型、导师型、科学家型、“维持会长”型、“寨主”型、“书生”型。王老师极力倡导的是科学家型。我这个学期中,既有“班官型”,也有“鼓动家型”,后三种王老师极力反对的也偶有出现。希望以后朝科学家型转变。所谓“科学家型”,就是说,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是以科学家的态度去进行的,强调教育行为的科学性,强调思考、研究、分类、总结,从科学出发,而不是完全从主观愿望出发。他们给自己的角色定位首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其次才是学生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们对学生,第一是尊重,第二才是爱。他们遇到问题,总是采取研究的态度,进行诊断,然后拿出解决办法。对他们来说,教育首先不是一种任务,而是生活本身,班主任首先不是一个职务,而是一本需要阅读的书。

第四章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边界。本章针对“校园无小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两句话进行了批判,指出班主任工作应该有重点和边界。以后工作中,要抓住重点,重点应该是影响班级全局的思想、倾向、事情,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忽略,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工作要有边界,一些不是份内的事情大可不必太操心,也不必太自责,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去做好该做的事情。第五章至第七章重点讲述班主任的三大任务:班风建设、日常管理及问题学生诊疗。

第五章班风建设,首先明确班风是什么:一个班级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有特色的氛围、行为方式、习惯等等。我的理解就是一个班级总的风气,或者说态度方面的一些特征,如对老师的态度、人际关系、学习风气、对违纪学生的态度等等。其次说明班风是怎样形成的,有三种形成方式:班主任主导型、学生主导型、学校主导型,我的理解是班风应该是一个综合形成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小学恐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班主任。然后提出班风诊断的方法。从第四节开始,从舆论、纪律、学风、人际关系四个方面说如何引导班风。王老师很强调的是“引”而不是“管”。当然,引不是万能的,但应多引,管少一些,方显科学。对于舆论,王老师认为,面对一个事情,首先考虑班集体的舆论,其次才是教育本人,最重要的则是反思自己的工作。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老师要了解学生,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工作才会有针对性,才能有实效,才能做到真正的引导,才能让事情具备操作性。对于纪律,王老师认为应该辩证地去看待纪律,要注意它的两面性。他提出了三个口号:适度纪律、自觉纪律、张弛纪律。纪律是一个学期以来想得最多的,做得最多的,但效果一般。王老师的想法有启发性,适度、张弛就是说老师不要把它看得太严重了,没必要言必谈纪律,自觉就是说要在如何引导学生自觉地遵守纪律上多花些心思,值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好好摸索。对于学风,学习不是唯一的,但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是要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下功夫。关于人际关系,王老师强调两点,一是师生关系要强调平等和互相尊重;二是生生关系,教师要做公正。目标是和谐,和谐不是指指众口一词,统一思想,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而不同”。舆论的问题,这个学期想得较少,注意得不够,因为觉得是不可捉摸的。读了这部分书之后,觉得有一些抓手了,我看关键是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调动起本身的潜能,然后要对有些事情对于整个班的影响、班级人际之间的关系要有所了解,首先是要有意识去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第六章是常规管理。这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常态、比例最大的一部分工作,很多时候可能就事实地被作为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而事实是,如果仅仅抓这一块,不注意班风的引导和问题学生的诊疗,这一块的效果也可能会不尽人意。王老师在这一章中提出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想法:如何让班主任从这一块中尽量地解放出来,让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另外两块的工作,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思考与总结。他认为,首先要弄清教育与管理的关系,弄清楚班主任应该是教育型的管理者,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教育,管理中也要有教育。对于减负,王老师认为可以构建一个三级管理网络,学生能做的老师就不去做,老师只做那些必须做的事情,这里面也包括纪律,他认为,把纪律完全交给学生是不切实际的,也是让学生勉为其难的。我的想法是:对于常规管理,这是任何一个班主任都绕不过去的,必须面对的,关键是如何做得更科学一些,更实效一些。基本思路是:理念的更新:常规不是全部,它也不是命根子,很重要,但要做到完全整齐划一是不可能的;有效措施促进自主管理、保证自主管理;多思考,尽量进行得艺术一些。

第七章是问题学生诊疗。这一部分对于问题生的界定是:用常规的方法无法起到作用的学生,就叫做问题生,分为四类:行为习惯问题生、厌学型、品德问题生、心理障碍型、“好学生”型,认为一个学期不要太多,最多三个,并且不打无准备之战。重要是教师要以平等、研究、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最后,王老师的结语是: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他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的内容,那就是:主张班主任实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轨,从只会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转变到逐渐更多采用“帮”(引)的办法上来。(管孩子时,教师是指挥者,恐惧是动力;哄孩子时,教师是鼓动者,兴奋是动力;帮孩子时,教师是研究者,智慧是动力。)

他谈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除了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能抽出多少时间来供自己学习,将决定他未来的命运。并引用一位心理学家的话:他们喜欢内在的满足,而不只是外在的报偿,如提薪、提级和权力等等。当然,他们最后往往能得到一切。

整本书的内容梳理了一遍。读完后的感想是什么呢?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启示呢?和原先的一些东西(包括近期看过的几本书)有什么关系呢? 感想:

1、思想上转变,不要把班主任工作当做一个苦差使,不要认为他会限制自己专业的发展,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导致没有时间来研究教学。从事班主任工作,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完整、更加丰富,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促进专业成长,对学生的深入理解,引导班风的方法等等。通过读这段时间的几本书,我好像没那么讨厌做班主任了,主要可能是心中觉得更有底了吧。

2、要科学地去做班主任,充满智慧地去做班主任,带着研究的态度去做班主任,要用心、细心地去做班主任。

3、要多想办法去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纪律固然重要,但这才是最重要的。其实原先就意识到了,但做得不够,无法坚持,思考得不多,这是很有意思,很有生命力的课题,值得长时间去思考和实践。

对以后工作的启示:

1、以后工作中,首要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地尊重学生,少发火,或者做到不发火,遇事多思考,多用智慧的、艺术地方法去处理事情。

2、工作注重实效,证明不行的方法多想想问题出在哪里,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或是在执行过程中是否有什么问题。和《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怎样说学生才肯学》的关系。这本书是本土的,那两本书是美国的。这本书更宏观,更具理论体系,更切合班情一些;那两本书更具体,更具操作性。但本质上它们又是相通的,都是强调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生的重视,都是强调班主任应该把学生看做活生生的人,班主任本身也要回归人的工作,而不是机械的,都强调要研究,要有科学的方法。

总之,希望做一个快乐的、明哲的、有成就感的班主任和教师!

第三篇:《做一个专业班主任》读后感

《做一个专业班主任》读后感

《做一个专业班主任》读后感1

读了“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我感慨万千。班主任工作林林总总,纷繁复杂,我想:班主任不好当。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让我明白了:作为班主任,埋怨没有用,牢骚也没有用,在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学会做一个专业班主任,以真正体会教师的幸福感和崇高感。

面对王老师提出的班主任的九种类型,我反思,我属于哪一种班主任呢?这是我以前从没想过的问题,正象王老师说的:“我感觉中小学班主任普遍不知道我是谁。既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也不清楚自己的弱点,而且几乎没有照镜子的习惯,遇到挫折只会怨上怨下。”看看身边的班主任,也是盲目的工作,缺少思考,习惯性的把班级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我的地盘我做主”,班级的大事小情,往往班主任说了算,中学“班官”型的居多,小学的“班妈”型的居多,极少数是不愿意做班主任,领导硬性安排的,所以保持“维持会长”的身份。我们只有真正认清自己,才能改变既定的思维模式,才能像“科学家”型班主任转变。

提起问题生,没有老师不头痛的,问题生耗费了班主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成为班级“顽疾”。问题生何以成为问题生?什么样的学生才是问题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问题生?王老师给我们做了具体说明,让我们对问题生有了新的认识。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只要学习差的学生都是问题生,这样,一个班级可能会出现三分之一乃至更多的问题生,我们人为的扩大了问题生的范围,今天抓这个,明天找那个,整天累死累活的,班级却没有任何起色。我觉得这主要是我们专业知识欠缺的原因,在问题生问题上,我们要么“高压”,要么“怀柔”,要么“招安”,要么“一棒子打死”,要么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要么强迫转学,眼不见心不烦。殊不知,很多问题生就是我们造成的,是我们人为地把他们推向了问题生行列。面对问题学生,我们不分析,不思考,不管什么样的问题,习惯按自己惯有的思维处理。事实上,问题生的出现,对班主任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每成功转化一个问题生,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又提升了一步,这会促进班主任的成长。而我们却习惯了安逸的生活,怕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能避则避,避不开便草草解决。所以我们的教育历程显得苍白,所以我们的工作原地踏步。

一直对班主任工作持排斥态度,一直以为班主任工作不需要太强的专业知识。读了王老师的这本书,在感叹自己肤浅无知的同时,更觉震撼,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班主任生活。所以,我决定告别以往的懒惰,告别以往的懈怠,告别往昔那些缺少思考的日子,学会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做一个专业班主任》读后感2

第一次读“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使我感慨万千。我想:班主任不好当,要当好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良好的班风 这是班级管理的关键。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必须抓好班容班貌建设、班风学风建设、班级规章制度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等等。在这众多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则处于中心的地位。一个班级,如果班风学风端正,全班同学能够做到争分夺秒,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互帮互学,使同学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互动局面,那么,班级的正气必然上升,凝聚力也会得以增强,学科教学质量会随之提高。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始终抓住班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2、处理好日常班务 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时间保证。

作为班主任,在新接任一个班级以后,了解班级情况要有个过程,建设一支班干部队伍要有个过程,各类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要有个过程,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班风的形成要有个过程。作为一名学生,由思想意识的提高到品德行为的改变要在个过程,即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是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总之是过程而不是某个阶段。因此,日常的德育管理要持之以恒,决不可指望一蹴而就。

3、批评表扬对事不对人 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也是树立班主任威信的必备条件。一个班主任能否取得大家的信赖、爱戴,除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学科教学能力、师德修养等因素之外,还取决于一个看似细小,实质重大的因素,即在学生取得成就或犯了错误以后所进行的表扬批评,是否做到客观、公正、公平。要做到对优等生不偏爱,对班干部不偏袒,对劣等生不歧视,对经常犯错的学生不讽刺、挖苦。班干部犯错误,一样受到批评教育,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才会使全体学生听其、信其道,言听计从,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护。

4、培养好得力助手 有了好干部,班主任可以放手管理一切,放心去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这样不仅可以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班主任自身的压力也会小很多,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专研教学方面的事。

总之,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学习。

《做一个专业班主任》读后感3

本文目录专业读书笔记范文《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书笔记英语教师读书笔记: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教师专业成长》读书笔记

寒假中,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著,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三者间的辩证关系。

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

那么怎样有效实施教师专业化?

学校应为营造“学习化、专业化”的教师群体而努力,将教师发展列为重要议事日程,营造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的互学互助气氛,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形成师带徒、听课指导,示范课与研究课的教研制度。有组织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做到将教学生涯视为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增强使命感,不断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义。(三种教学生涯观:生存、生活、生命)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专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第四篇: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在我来这里实习的那段时间,我就发现当班主任的老师都是忙得连吃早餐的时间都没有,往往去一趟课室后回来,都接近放午学了。而且我也没想到,一开始加入工作我就担任四(2)班的班主任,我以为只要办事效率高一点,就不会出现以上我所说的那样——没时间吃早餐。而事实上我是预想错误了,我一开始就忙得团团转,被我班60个学生的繁琐事弄得焦头烂额了,学生到现在还没喜欢上我当他们的班主任,于是我也就心急了,多亏了莫老师一开始就借给我看《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拿到书后我一直在读这本书,读后感触颇深:要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真的不容易啊。

看这本书,我发现里面没有套话、空话,讲的都很实在,道出了很多普遍现状,作为一个新班主任,重点应该放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年轻时不付出点辛苦,不学点真本领,以后只能是一事无成。本书的背后表明了写作宗旨是: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个教育专业,进行学术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规律,构建其体系,寻找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班主任从“知之”走向“好之”和“乐之”。王老师道出了写作的宗旨,令我耳目一新!它是由著名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集40年教育经验总结而写的一本适合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优秀读本。阅读之后,我受益匪浅,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最重要的是明确了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由于我是新手,而且还当班主任,一开学就遇到很多管理上的问题,例如每天都有同学向我打小报告,谁谁谁怎么了,谁谁谁又怎么了,我还没完全认识他们,更别说了解他们,于是遇到这些事我真的着急了,但是书中第一章关于班主任的六种角色要求的论述对我触动特别大,很有说服力。如在“教育型的管理者”这一节中,王老师指出:“一位老师管理能力差,他有十分的知识也许只能教给学生三分,另一位老师管理能力强,有七分的知识能教给学生五分,从教学效果上看,后者可能比前者好。管理能力似乎是青年教师的弱项,他们的学历往往比较高,但工作效果欠佳,原因之一是不善于管理”。在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是真真切

切的言语,说得我心服口服,不禁感叹——学会管理一个班级太重要了!在此王老师还强调班主任不是一般的管理者,他是“教育型的管理者”。一直以来,我们班主任工作中信奉的是一个“管”字,并且想方设法让孩子怕你,这样自己就有威信,这样才能让学生听话,服从,遵守纪律。王老师在书中指出:管理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就范,而是使他们受到教育。要教育学生服从真理,而不是怕某个人,否则就不是正确的管理方法……王老师认为班主任应该从只会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转变到逐渐采用“帮”的方法上来,管孩子时,教师是指挥者;哄孩子时,教师是鼓动者;帮孩子时,教师是研究者。说得真好啊!因为我们的管理跟别的单位的管理不同,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我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是要帮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怕你,不是让孩子对你惟命是从。王老师说到:能管住学生是一种本领,但不等于有水平。看一个教师是不是好教师,不能光看他是否管住了学生,还要看他的“管”中有多少教育因素。读了之后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之感!

想到自己刚毕业做老师不久,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不怎么年轻也不怎么力盛的“大孩子”,我必须时时刻刻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学本领、学技巧。做了一个星期班主任了,如今我觉得班主任要擅用个人的魅力和威信,让学生真正钦佩,并在工作中不断自我反思,切实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技能。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我是一个管理者,我希望我的管理中有更多的教育元素,我的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是为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我必须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把每一天的班主任工作,把与学生、家长的每一次对话与交流,班级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作为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此过程中用心享受其中的乐趣。因为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和任务无法选择,而完成任务的方式和工作态度是可以选择的,即“心态决定状态。”

在班主任专业化的道路上,我才刚刚起步,但我坚信阅读了王老师的这本《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我的每一步都会踏实的走过去。

第五篇: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学习心得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学习心得

刚学完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的第一章班主任的角色要求,我不自觉地有一种投入,是太多的事例,太多的技术性的东西,太多的可操作性的东西,这些无不吸引着我。遇到问题,从怎样的角度去分析,简直是一部理性的充满科学精神的班主任宝典。正如王老师的写作宗旨中提到的,做到了尽量减少空话、大话、套话、废话。

边读边做了很多重点笔记,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感触颇多。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班主任的角色意识是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里工作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班主任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在学生的眼中就是一个“官”,作为自己则认为班主任就是上传下达的桥梁,让学生能在学习的同时,做好各方面的事,但读了这本书后,使我有了更深的理解,做为一个班主任,不仅仅充当一个管家的作用,还有多重身份。

作为教师时教给学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学习指导者。作为班主任不仅仅是一般的管理者,而是“教育型的管理者”,在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对学生要做到关心,发现问题要敏锐,工作做到及时,态度诚恳。但班主任要真正进入"平等对话者”的角色,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有平等的意识,学习和探究的心态。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班主任又成了心理工作者,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处理事件,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先进行诊断,然后对症下药,心理治疗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效果会更好一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单是学校老师的任务,家庭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因为不同的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学习注意力、个性等各方面会有所不同,低水平的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实在太难教了,而水平高的家庭的孩子往往容易腐蚀,畸形的消费欲和幸福观,使他们见多识广因而胆大,注意力分散,学习不认真,也正因为这个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家长的素质,早就合格的父母,已成为我们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班主任理所当然的成了家庭教育的指导者。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所以班主任必须想办法成为家庭教育的内行,做到心中有数,脚下有根,使家庭教育对学生起到实质的作用。

下面就举我们班的几个案例吧。

案例一:我们班有位女生,小学开始就有一种嗜睡病,这种病会周期性地发作,一发作就只能睡觉,不能爬起来上学。刚开始只以为是一种身体疾病,可后来慢慢发现她也有些心理方面的疾病。比如她自己会经常烦其他同学,上课对着他们傻笑或眨眼睛,还会幻想说其他同学骂她、打她,但我调查下来她说的都不是事实。对于她的这种心理特点,我有针对性的处理事件,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先进性诊断,然后对症下药。现在我一直比较关注她,让班长坐她旁边,帮助她也带她一起和其她同学融洽相处,我也时不时跟她沟通,问她在学校的一些感受。现在对于特殊的她,我们会给予更多的关心,让她能和其她同学一样融入我们这个大环境中来,让她感觉到老师和同学对她的关爱。经过这段时间观察她比以前开朗多了,经常和班长几位女生一起相处得很开心,也不去和其他同学烦。我相信心理治疗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效果会更好一些。

案例二:关于家庭教育的指导者方面,我们班一位体育特长生,他们家还有个双胞胎哥哥,在花园中学读书,他是体育特长召到我们学校。由于他从小比较调皮,现在自己只看重体育,对于学习态度很差,所以父母批评得比较多;而他的哥哥一直是学习比较好又比较听话的。这次期中考试结束,我们学校和花园中学同一时间开家长会,由于他们爸爸是晚上开出租车,只有妈妈有空参加。在开家长会之前我们班的弟弟就对我说他没家长来开家长会,说他妈妈要去哥哥那开,而爸爸要开车没时间,再说他考班级倒数第二,他爸来的话肯定很没面子。后来我还打电话和他妈妈联系过,他妈妈刚开始说没人去,后来被我说自己的孩子

总得关心一下,就说和他爸爸再商量商量。等开家长会那天他们家没有家长来,在家长会快结束时我们班的弟弟打电话过来问有没有家长来。从他那个电话中我感觉到孩子还是希望有家长来的。对于这样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父母处理事情也要顾及两个孩子的感受,尽管弟弟成绩差,如果两父母都放弃他,对他不管不问,那孩子自己肯定也没多少动力。后来我又联系他妈妈,对于这次家长会的事,我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尽管平时表现再不好,他们也不应该放弃,因为孩子自己也是希望得到关爱的。可能多点关爱反而会使孩子有所改变,而不是置之不理。因为孩子心中是感到父母对待哥哥和自己是不一样的。最近我也一直期待他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能有所改变。

通过学习知道了班主任的重要性,但同时也体会到学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从根本上去改变自己,把握好不同的角色却很难。作为班主任应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无忧无虑健康快乐的成长,也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下载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培训: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班主任培训: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职位最低、责任最大是班主任工作的特征。班主任每天都会陷入琐事和忙碌之中,“忙”“累”和“紧张”是共同的感受。如何做班主任?这是每一个班......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第一次读“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使我感慨万千。我想:班主任不好当,要当好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必须做......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书笔记

    弹指一挥从事幼教已快九年,从去年开始接手新班后,自己又做起了繁忙、辛苦的班主任,自己也曾一遍一遍的问着自己:您喜欢做班主任吗?其实,我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答案,肯定不是特别的......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好班级的制度建设 中心小学 张海柱 读了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令我感受最深之一的是他对班级从“人治”到“法治”作出了......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学习体会

    柳绿桃红随春去,石榴碧荷与夏来。在多雨的夏季,我有幸阅读了著名的教育专家王晓春著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让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书中的章章节节,案例分析,角色互换,影响......

    做一个专业班主任读后感五篇

    读《做一个专业班主任》有感 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曾几何时,对于教育是那么的自信,甚至相信只要充满爱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可是初出茅庐,刚上讲台的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特别是当班主......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德庆县孔子中学 刘明松6月24日我有幸成为广东省名班主任(邝杰)工作室的一员并参加二期的结业典礼暨三期启动仪式,和一群对教育有情怀的班主任一起......

    学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经验

    学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你是否也时常会为某些问题感到困惑,甚至有时还会感到痛苦?对于工作中形形色色的困扰,我们也曾夜思梦想,甚至辗转难眠;也曾听过一些专家热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