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头像写生教案

时间:2019-05-12 12:2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膏头像写生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膏头像写生教案》。

第一篇:石膏头像写生教案

第一节、石膏头像写生

本节内容简介:

本节简要的介绍了石膏头像写生教材,讲解了石膏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以及石膏头像写生要点与表现例要。为学生掌握头像形体结构规律和写生造型方法,为进入真人头像写生了奠定基础。本节学习目标:

熟悉石膏头像写生教材,激发学生写生兴趣,掌握石膏头像写生的步骤方法。领会石膏头像写生要点与表现技法。本节知识目标:

1、熟悉石膏头像写生教材;

2、掌握石膏头像写生的步骤方法;

3、领会石膏头像写生要点与表现技法。本节技能目标:

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分析能力、造型能力及创造能力。本节重点难点:

领会石膏头像写生要点与表现技法 本节知识点:

知识点1: 石膏头像写生教材

知识点2 : 石膏头像写生的步骤方法 知识点3 : 石膏头像写生要点与表现技法 本节概述:

本节介绍了石膏头像写生教材,讲解了石膏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以及石膏头像写生要点与表现例要。

本节知识点1: 石膏头像写生教材

1、亚历山大面像、切面像

2、阿格里巴

3、伏尔泰

4、朱理.美弟奇

5、马塞曲战士

6、阿里斯托芬

7、阿里亚斯

8、荷马

9、阿波罗

10、布鲁德斯 知识点概述:本知识点讲解了石膏头像写生教材的造型特征和精神内涵,使学生受到审美启迪,激发写生兴趣,提高学生素描造型能力。

具体内容:

一、石膏头像教材 引入:展示学生较熟悉的教材图片,利用历史知识介绍古代英雄人物传奇故事,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好奇与兴趣。(播放轻音乐、15分钟)

1. 亚历山大面像、切面像(教师讲解)

面像介绍:形象清晰,富有特征。因切取的是头部颜面部分,故称“面像”。所谓“切面像”是将面像复杂形体,概括简化为不同形状的几何形体块,通过不同方向的体面,使轮廓突出又不失原有的形象特征。

画面像目的:通过对面像、切面像的写生,理解面部立体结构的造型规律,准确把握体面的轮廓、比例、转折、透视和明暗变化,掌握体面塑形的初步方法。

2. 阿格里巴(教师讲解)头像介绍:

阿格里巴(前63——12)著名的罗马将军和国务活动家,出身贫民,精于文韬舞略,是一个遗志坚强,屡建战功的军人。

雕刻简练概括,整体感极强。宽阔的前额、紧缩的眉头、突出的眉弓和深陷的眼睛,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一个坚定、威严、睿智的军人形象。其性格特征则通过挺直的鼻梁、稍有转动的头部和发达强健的颈部肌肉得到充分的揭示和展现。雕像表现出极强的精神因素和写实功力,是公认的石膏头像优秀教材。现位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写生要点:

阿格里巴石膏头像写生的重点不在于细节的完美,而在正确把握形体和比例关系,以及在准确把握动势的基础上,运用几何形体的分析方法和明暗规律,描绘构成头部体面的形状和色调,塑造好头部的大体积关系,并使之充实完整。

3. 伏尔泰(教师讲解)头像介绍:

伏尔泰原作为全身座像,由法国肖像大 师乌东制作,完成于1781年,现藏于法国巴黎和前苏联列宁格勒。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批 评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雕像作于伏尔泰经过多年流放生活重返 巴黎之时。极度消瘦的面容,蕴涵着坚韧的力量;沉着的神态之中,洋溢着智慧与热情;斜视前方的敏锐目光,表现出对旧势力的鄙弃、嘲讽和哲学家深邃、从容的风度。

写生要点: 在写生中,要准确把握其形体、结构、比例和动势,以及额部宽大丰满、颜面比较狭小、上唇内收、下巴尖长等造型特征。要抓住额结节、眉弓、颧结节、下颌节等关键部位,塑造大形。而眼神、嘴角、鼻翼及面部肌肉等具体细节所表现的微妙神态,则是写生的难点,应予充分注意。

 4-6教材由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层面自己看书分组讨论分析(15分钟)

 以组为单位请学生回答朱理.美弟奇、马塞曲战士、阿里斯托芬是什么人?有什么特征?在写生中应注意什么?

4. 朱理.美弟奇 头像介绍:

朱理.美弟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他 将这一虚构的壮年大公,雕刻成身着罗马式盔甲、手持权仗的古代武将。塑像虽然具有富于个性的优美外形,但在头部微向左窥视的神态中,却流露出内心的空虚和精神上的疲乏与忧郁。

写生要点:

在写生中,要准确把握头、颈、胸之间的动态关系,其生动的姿态、卷曲的发型及其神态表现所反映出的思想内涵,都是写生中的难点。(如图1)

图1

图2

5. 马塞曲战士 头像介绍:

马塞区战士是法国巴黎凯旋门群像高浮雕《马塞曲》的局部,作于1832——1836年,是19世纪初期法国著名雕刻家吕德(1784——1855)的代表作。

《马塞曲》又名《1792年志愿军出发》,以当时法国人民奋起抵抗奥国侵略为主题,展示了法兰西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强大力量。战士炯炯有神的目光,激昂的表情,强烈的动势,构成了极为鲜明的造型特征,特别是昂仰的头、飘动的发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写生要点:

在写生中,要准确把握头、发、五官所构成的昂扬气势和力度,在正确的画出头部的透视和内在结构秩序,控制好大的体块关系和明暗色调的虚实关系;发、须是富有表现力的部分,要联系头部透视变化,注意空间深度的表现;归纳、分组同时进行,要十分注意整体感(如图2)。

6、阿里斯托芬 头像介绍:

阿里斯托芬原作为青铜像,作于公元前2世纪,属古希腊雕刻,现藏与

意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馆。

阿里斯托芬曾被误传为“海盗”他是希腊杰出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相传他创作了44部喜剧,内容涉及奴隶、农民、妇女和哲学艺术各个方面。雕像通过松弛的肌肉、深邃的眼神、稀疏的散发贴着前额等的细节刻画,以及前倾而扭转的动态,鲜明的表现一个老年智者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

写生要点:

在写生中,要准确把握头、颈、肩的关系和动态,画准头的结构、比例及形态。头发、皱纹等细节的刻画要服从头的体积塑造。要把握头部形体明暗变化的大关系。注意整体感和完整型。

作业:教材剩下的人物特征由学生下课后自己分析完成,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内容。

 以下教材由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层面自己看书分组讨论分析(15分钟)

 以组为单位请学生回答朱理.美弟奇、马塞曲战士、阿里斯托芬是什么人?有什么特征?在写生中应注意什么?

7、阿里亚斯

头像介绍:

阿里亚斯为希腊雕刻,现藏罗马卡匹拖尔美术馆。

阿里亚斯雕像,对其娴静的端庄面容、美动人的低头微转的动势等刻画十分精细,表现了阿里亚斯的美丽、智慧与善良。

写生要点:

在写生中,要注意雕像的动势和五官的透视变化,要将形体的结构与特征及其因透视而产生的明暗虚实变化画准。头发与发辫的处理要与形体的体积塑造联系起来,从整体出发简练概括地予以表现。

8、荷马 头像介绍:

荷马是古希腊时期的大理石雕刻,现藏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国立美术馆。荷马是传说中的古希腊盲诗人,他的《荷马史诗》被誉为欧洲史诗的典范。

雕像通过微妙的动势,深思行呤的特定神情,生动地塑造出传说中的诗圣形象。凝眸的双目,高挑的双眉,布满思痕的额头,微微张开的口,深刻地揭示出诗圣的智慧。

写生要点:

在写生中,要在画准形体、比例、动势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五官及面部特征的深入刻画,注意形体形体起伏的大关系。胡须的表现要归纳概括,分清主次,以及前后的空间深度及上下起伏的虚实关系。

9、阿波罗 头像介绍:

阿波罗为青铜全身像,古希腊雕刻,藏于意大利费德勒雕刻馆。

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被视为勇敢、光明的象征和理想化英雄的典型。阿波罗被创造为当时所崇尚的富于女性美的男性人体形象。雕像的解剖精确,比例协调,雕功精细。头部微向侧转,姿态飘逸自然,表情庄重宁静,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写生要点:

在写生中,注意头部向左侧扭转的动势,把握头、颈、胸的关系,确定构图,画准轮廓。雕像的左肩略高于右肩,与其动势协调一致。在深入刻画过程中要注意头、颈、胸的倾斜方向和体积空间,注重头部体积的塑造和五官的刻画,以及头发的左右对照关系。

10、布鲁德斯 头像介绍:

布鲁德斯原作高65cm,大理石雕像,作于1539年前后,是雕刻大师米开朗基罗的著名胸像作品。

布鲁德斯是一位传奇式英雄人物,驱逐暴君,成为维护军事民主制度、公式无私的执政官,并将参与复辟奴隶主贵族专制制度阴谋的两个儿子处以极刑。

雕像寄托对布鲁德斯高尚品格的歌颂。通过有力的动势、专注的神情、挺直的鼻部和禁闭的嘴角,表现了公正、坚定、勇敢、机智的政治家风度和不妥协的英雄气概。粗凿的肌理效果和大快大面的处理手法,加强了对人物粗犷性格的表现。

写生要点:

在写生中,把握好动态和头、颈、胸的关系,注意颈部、头部明确的体块关系与量感的表现。突出面部五官的刻画并注重其精神气质。

本节知识点2: 石膏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

1、构思构图阶段

2、形体分析阶段

3、形体塑造阶段

4、统一调整阶段

知识点概述:本知识点讲解了石膏头像写生方法步骤,以及各步骤中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科学的写生方法步骤,激发写生兴趣,提高学生素描造型能力。

具体内容:

二、石膏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

石膏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一般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即构思构图阶段、形体分析阶段、形体塑造阶段和调整统一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整体性作画原则应贯穿始终。

1、构思构图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对象,确定构思;选择角度,确定构图;画面落幅,打好轮廓。

构思

构思来自于观察、感受。构思的过程是全面熟悉了对象(包括写生对象的身份、经历、作品表现的内容及原作者的意图),用心画、用脑画的过程。紧紧把握住第一映象的新鲜、强烈的感受。当“表现什么和怎样表现”已经有了清晰的答案,以至能预想到包括构图、形体、色调及表现方法在内的画面效果,并产生表现对象的强烈欲望时,即可以说基本完成了构思。

构图

构图是构思的体现,是构思的补充和发展。要从多个角度观察比较,确定最能体现对象的造型特征、精神气质,最能表达自己感受的角度进行构图。

在构图中,要运用“变化与统一”的原理,处理好多种构图因素之间的关系。但构图不能仅满足于一般的完整、稳妥,还应该充分的表现对象的形体特征和精神内涵,表现自己“第一印象”的感受,对此应予充分的重视。

为了取得较完美的构图,应作多个小构图进行比较,评价其优劣,择优构图落幅。

落幅

落幅要从整体入手,在比较中确定上下左右各高点的空间位置,确定高与宽的比例关系,头、颈、胸的比例关系及其运势,用较长的直线切出大形。

将写生对象、画面落幅及小构图联系起来观察比较,确认形象的动势、比例基本无误,第一阶段的任务便可结束。

2、形体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基本形体,深化内部轮廓,确定块面结构。确定基本形体

依据从整体到局部的作画原则,运用几何形体的归纳方法,将复杂的头部形体进行最大限度的概括、简化、以确定基本形体,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排除一切细节干扰,全力以赴地、准确把握头部的高、宽、深的比例关系及其透视缩行变化。(2)要树立体积观念,确立大轮廓线对局部轮廓的制约关系和形体的内轮廓线与外轮廓线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只有将“大”与“小”,“内”与“外”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准确的、具有空间深度的立体造型。

(3)在构图落幅、确定大形的基础上,以长直线切出具有高、宽、深度的基本形体。

深化内部轮廓

以基本形体为基础,从整体和形体结构出发,通过头部的中轴线与动向线,准确地把握额节、眉弓、罐结节、鼻骨、下颌节、下颌角、顶侧隆起等骨点的位置和五官位置。

人的头部结构是对称的。在确定骨点及五官位置时,要充分注意这一结构特征,将左右对称的的对应部分联系起来画,要准确地把握其透视缩形变化。可以利用垂直的、水平的、倾斜的辅助线,寻求对应点的相互联系和透视变化。但是,无论透视变化如何,形体给人的感觉仍是对称的。

进一步准确画出眼眶、眉弓、鼻、嘴和耳的形状及透视变化。耳与眼、鼻最分别在两个不同方向的体面桑,但它们是一个整体,画时必须互相兼顾。

所谓“画左眼看右眼,画鼻部时看耳部”也就是这个意思。

要充分注意头部、颈部、胸部(包括底座)的形体结构关系,要相互联系,准确表现。

确定块面结构

确定块面结构即是以结构造型的方式,用线或略加明暗将对象的形体结构确定下来。

检查基本形体是否准确,比例、透视是否妥当,外轮廓是否有机地联系起来,是否准确地表现了形体结构与造型特征。

进一步深入分析、理解形体结构,确定处理形体结构,确定处于三维空间中形体的转折、凹凸、起伏、特别是额、颧、颏、五官的形体结构及体面关系。

在石膏头像写生中应该强化这一阶段的训练,可作为单独的训练课题,以提高对头部形体结构的认识,巩固结构造型的能力。

3、形体塑造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明暗色调塑造形体,深入刻画与表现。基本形体塑造

基本形体塑造主要是以形体结构、明暗交接线为依据,以暗部色调为重点,通过明与暗两大部的对比关系去完成的。

明暗交接线是区分形体明部与暗部的分界线,是形体向纵深发展的轮廓和形体大面转折的关键部位。但是,确定明暗交接线,并非要从明暗出发,而必须从形体结构出发。

分析头部的形体结构可以看出,颜面与两侧侧面几乎呈直角,其分界线既是从太阳穴至颧骨,再延伸到嘴角以外。这条分界线既是构成一条纵向的明暗交接线。

从明暗交接线开始,向暗部一侧画出明暗色调。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明暗交接线的虚实强弱变化,一般来讲,在太阳穴外侧缘、颧骨、下颌骨等几个关键的虚实突出点,体面转折“实”一些,明暗对比应“强”一些;二是注意暗部色调纵深的虚实强弱变化,一般来讲,明暗交接线部位应该“实”一些,“强”一些,愈向纵深发展体面愈“虚”,对比狱“弱”。

作为暗部的组成部分,应有比较地画出眉弓、鼻底、口裂、唇沟、下颌低的暗调子。主要自上而下地把握好明暗色调的比例关系,找出差别、拉开距离,切勿平均对待。颈、胸的相互联系。

主要形象与背景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在基本形体塑造的过程中,联系比较,同时画出。要准确把握形体轮廓与背景的色调比例关系。

在基本形体塑造阶段,一是画得有整体感,将头部纵向的暗部色调,颈、胸(底座)的暗部色调,形象与背景色调等,连成一体去表现,不过早注意细小层次;二是要画得充实,所谓充实,就是“实”在形体结构上,以形体结构为依据去认识和表现色调。“整体”与“充实”将为深入刻画奠定良好的基础。

深入刻画表现

在暗部色调基本画好的基础上,接着画明暗交界线亮部一侧的中间色调,这是一个变化丰富、微妙而具有规定性的色调区域,必须认真对待。

要准确把握形体的起伏变化和体面关系,画出它的形状及形体的穿插关系,充分表现形象的真实性和具体性;主要意综合概括、提炼取舍,控制中间色调层次,不要拉的大色调层次的明度差异;要准确地把握中间色调与暗部色调的明度对比关系,依据形体的穿插、衔接等不同的造型特征,注意虚实强弱变化,避免色调雷同。

画亮部的形体,要注意颌、颧骨、鼻翼等不同倾斜体面的层次。以利于形体的塑造。画亮部色调,仍然要依靠明暗手段去表现形体的起伏关系,而不是简单地平涂一遍灰色。特别是亮部一侧的轮廓线要与背景色调联系起来画,画出向背面形体转折的关系。

五官的刻画要始终保持相互照应、同时并进的一致性。但是,一致并不是“一样”,不要面面俱到,主次不分。要充分注意和把握呈对称结构的五官,以及因透视而产生的虚实变化。要仔细分析眉弓与前额、鼻骨、眼窝、眼球的转折、穿插关系。右眼及周围的体面与色调要精细刻画,左眼则要弱处理,将其推到相应的空间中去。

转入暗部形体的刻画,要在保持暗部统一的前提下使暗部形体充实起来。在暗部规定的色调区域里,将额丘、颧丘、下颌骨隅、骸丘等骨点部位“拉”到前面来,通过下颌骨底、颈、肩三个不同层次的反光区域,依序将空间深处过渡的部位“推”到后面去,使形体在虚实的对比中充实起来。

4、调整统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回到客观形象上来,恢复到第一印象的新鲜感,认真分析、提出问题、调整修改。

提出问题

将作业放到石膏头像旁,退到一定的距离,让自己的视线在石膏像与画面之间来回观察比较,提出几个问题,在作业中逐一寻找答案。例如:

画面的整体感如何,局部与整体是否统一? 造型是否准确,精神是否体现,在形与神的关系上是否得到统一?

明暗两大部是否明确,黑白灰色调的比例关系是否准确,对比与协调关系处理是否恰当?

明暗色调是否与形体机构相联系,是否在形体塑造上发挥了作用?

五官位置、形象是否准确,刻画是否充分? 第一印象的“新鲜感”在画面是否抓住了,效果如何?

让自己的作业回答上述问题,为调整修改在认识是奠定基础。调整修改

要根据提出的问题,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多思考,找准主要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人们常说“改画比画画难”,难就难在一切已经画在了纸面上,往往改点而动全局。修改的“点”一定要找准,否则愈改愈不可收拾。

调整,要从整体出发,抓住整体。将局部调整的过程变为充实整体的过程。调整主要是通过加强与减弱、概括与综合的艺术处理,准确地再现对象,是画面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作业:依据石膏头像写生步骤写生作品。

本节知识点3: 石膏头像写生要点与表现例要

1、从造型构图到作画步骤

2、从深入刻画到加强减弱

3、从先方后圆到圆中见方

4、石膏头像写生表现方法例要 知识点概述:本知识点讲解了石膏头像写生要点与表现例要,以及各步骤中的重点、难点,在整体性原则的规范下,正确认识和处理石膏头像写生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进一步增强素描造型的整体意识,提高素描造型能力。具体内容:

三.石膏头像写生要点与表现例要 素描造型训练中的整体性原则,是从造型的认识到造型的表现贯穿始终的基本造型原则。作为石膏头像写生的要点,着重围绕造型中的整体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整体性原则的规范下,正确认识和处理石膏头像写生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进一步增强素描造型的整体意识,提高素描造型能力。

1、从造型构图到作画步骤 整体感,是画者对画面所表达的客观物象的一种认识,以及这种认识作用于观者所产生的一种感觉。它是指画面所呈现的包括准确、生动、概括地表现形成特征和精神内涵在内的完整性。即是说,整体感并不是仅指对客观物象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关系把握,还包括了对客观物象形体特征和精神内涵的艺术表现。

构图,是构成画面整体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构图的整体感并非 仅仅是将客观物象画“全”,而应该是通过特定的构图形式,将对象的“形”与“神”呈现于画面包括对象形体动势、造型特征和神态表情。

石膏头像写生及以后的造型训练课题,所表现的主要对象是人,从造型的角度讲,除了人的形体结构、明暗色调的变化较之静物更趋于复杂外,还在于人有生命、有精神情感。因此,“形”与“神”是构图整体性不可缺少的因素,要为形象的塑造和精神内涵的表现努力寻求完美的构图形式。图3是三种不同的构图形式,都不以”求全“为目的,却具有完美的整

图4 体性,在塑造形象的同时,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

如果说构图是构成画面整体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坚持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严谨有序的作画步骤,则是保证画面整体感的重要条件之一。图5所展示的作画步骤,从造型的构图开始,到造型的结构分析、形体塑造直至调整统一,始终贯穿着整体性作画原则。从形体结构的把握到透视比例的判断,从明暗色调的归纳到形体塑造的充实,始终在整体的比较中逐步深入,没一个步骤阶段的画面都保持着相对的完整,从而保证了造型的整体感。

图5

2、从深入刻画到加强减弱

要提炼概括而不面面俱到,要分清主次而不平铺直叙,这是艺术的规 律。运用整体观察的方法,对象的主体部分将会具体清晰地呈现出来,次要、细小部分将会减弱模糊地消退下去,这是视觉的规律。对于形象的刻画与表现,必须依据艺术的规律和视觉的规律,通过加强或减弱去能动地表现对象,才能获得形象塑造的整体感。

在深入形体刻画中,“加强“与”减弱”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是艺术 表现的共同规律。在石膏头像写生中,“加强”是深入刻画,“减弱”也是深入刻画,对此一部分的“加强”,即是对彼一部分的“减弱”,两者是辨证统一的。那种把深人刻画仅仅理解为“加强,”而把“加强”又误认为是面面俱到重画一遍的认识,是十分片面的,基至是有害的。

在图6马赛曲战士石膏头写生(局部)素描中,画家通过对颏、下颌隅

骨的加强和从颧骨开始至眉弓、额丘的逐步减弱,准确地把握并表现出颏与额之间“近”与“远”的空间关系;抓住形体的大转折关系,在明暗交界线亮部一侧,通过充实而具体的刻画予以加强,暗部一侧予以加强,而向后转折部分又予以减弱,表现出坚实的体积感和从面部到头发的形体起伏及其空间感。在这里“加强”形体塑造和体积、空间与“减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完美的统一,在加强形体塑造和体积、空间表现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造型的整体感。

图6

3、从先方后圆中见方

在石膏头像写生中,从“先方后圆”到“圆中见方”不仅仅是一个作画的方法问题,而且体现着素描造型中的整体意识和体结构观念。

在素描造型过程中,从以长直线落幅起稿,到随着作画程序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入,确立趋于立体性的外(内)轮廊,即是从“圆”到“方”复归的过程。

在深入形体塑造的过程中,从远用几何形体的归纳方法,到通过深入刻画再现客观物象,使造型恢复到视觉的第一印象,即是从“方”到“圆”的过程(图7)。

图7 如果说“先方后圆”反映了素描造型的过程,“圆中有方”则体现于形体塑造的结果。“先方后圆”,就是要在素描造型的过程中,始终抓住形体的结果关系和形体转折的关键部位,而不要含混;“圆中有方”,就是要在深入形体的刻画中,始终从形体的结构、体积(体面)关系出发,去认识和把握形体的明暗色的明暗色调层次并予以概括表现,但不要圆滑(图8)。

图8

在石膏头像写生训练中,不敢于“先方后圆”,往往是忽视以至不理解形体与体面关系,因而导致形体塑造的简单化、感念化、缺乏形体本身所具有的体积感、重量感,而显得软弱无力。在素描造型中,要敢于“先方后圆”,善于“圆中见方”,重要的是强化结构观念,增强整体意识。

结构造型的表现方法例要

9、图10是以分析、研究和表现雕像型体结果为目的,以结构造型的方法完成的写生作品。运用几何化归纳的方法原理以直线切出具有高、宽、深度的基本形体;准确把握眉弓、鼻翼、口裂、颏唇沟、下颌底的倾斜变化和形体在空间中的透视缩形;进而通过形体内轮廓(结构线)的分析,准确把握自顶侧丘、额结节、眉弓、颧结节、下颌结节的形体结构和体面转折。将“大”与“小”,“内”与“外”结合起来,表达了形体内轮廓和外轮廓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形体体块的衔接关系。

结构造型的过程,既是分析的过程,也是综合的过程。其表现并不追求细节的真实与完美,而注重形体结构“内”与“外”的整体联系和表现。以严谨而富有力度变化的线条,加以少许、简略的明暗色调,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具有严谨结构和空间深度的立体造型。

图9

图10

结构造型与明暗造型结合的表现方法例要

结构造型与明安造型相结合的表现方法,以对物像形体结构的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为基础将形体内外明确、肯定的轮廓结构线与明暗色调的归纳概括结合起来,注重物像形体和形体特征的表现。富有表现力的结构线和概括的明暗色调,严谨地表达出形体的内在结构,塑造出明确、肯定、坚实的形体。

11、图12是以结构造型和明暗造型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的写生作品。通过富于理性的观察分析,在准确把握形体透视、比例和形体动态的基础上,从形体结果入手,抓住头部太阳穴外侧缘、颧骨、下颌骨等形体转折的大关系,表达了额、颧、颏、五官的形体结构和处于三维空间状态中,形体体面的起伏、转折、穿插关系。外轮廓的虚实变化和穿插衔接,加强了形体体积空间的表现。特别是下颌底、颈、肩部位加重线的运用追求地表现了头与颈、颈与肩的嵌合、榫接关系。

图11

图12 明暗造型的表现方法例要

明暗造型的表现方法是以对形体结构的深入分析和理解为基础,将形体的明暗色调变化与形体内在的结构关系紧紧联系起来,既避免了使形体的塑造成为明暗色调的细小罗列,又避免了形体塑造中明暗色调的概念化而流于浮浅。以形体结构为依据,使明暗色调在形体体积的塑造上,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增强形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呈现严谨的结构和坚实的造型。

13、图14是以明暗造型为表现手段的全因素石膏头像写生作品。作品在准确把握石膏形体特征的同时,注重对头部几何形体结构的归纳分析,以形体结构为依据,对明暗色调进行概括归纳,准确把握明暗两大部的色调对比关系,紧紧抓住形体结构的大转折关系,捕捉形体的起伏变化。明暗的中间色调丰富而有序,含而不露地表现了形体转折与衔接关系和综合一体的整体关系。暗部色调统一而富有变化,表现了形体穿插结构关系和空间深度。

图13

图14

本节总结:

充分认识和感受石膏头像写生教材的造型特征和精神内涵,使学生受到审美启迪,激发写生兴趣,提高学生素描造型能力。掌握正确的作画步骤能使学生少走弯路,在训练中始终贯穿基本造型原则,循序渐进,有简入繁,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为进一步提高造型能力奠定基础。作业:依据石膏头像写生要点分析自己的作品。

第二篇:油画头像写生教案

2007—— 2008 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 《油画头像写生》 任课班级: 2011级美术学

时 间: 2012年 月 日—— 月 日 任课教师: 学 时: 60课时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考核方式: 作业考评

一、教学目的:

油画人物写生一般按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和人体写生等五个课题循序渐进。油画头像写生的教学注重人物写生造型能力训练,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和步骤,并对点、线、面、形、色、质在内的绘画基本形式要素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通过课程训练使学生掌握油画人物头像写生的传统方法,培养较高的绘画观察分析能力和熟练的表现技巧,为今后的油画人物课教学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本次教学课程开设在油画的低年级,本次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加强人物写生造型能力并各对种绘画语言进行探索尝试,主要要求:

1.通过写生对点、线、面、形、色、质在内的绘画基本形式要素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2.尝试油画语言丰富的表达形式,探索与学生自身个性相适应的表达方式; 3.绘画语言上仍以写实语言为主,并将写实绘画体系范围内的

4.人物头像写生,主要讲解头像的神情、结构、构图、人物的肤色、采光状况 及其特点等内容。

5.要求学生掌握头像写生的步骤与方法,能有一定的造型能力,注意形与色的结合,并有一定的油画技巧。

二.油画人物(头像)写生基本要求:(1)人物的动态与个性表现。(2)油画色彩的均衡与色彩的节奏(3)油画的材料与用笔。

(4)要求学生掌握人物的动态与性格表现,注意油画的用笔与油画画面用色技巧对人物服饰的造型与质感有一定的处理。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

1、油画肖像艺术(头像)的美学特征和历史演变。

2、油画肖像艺术(头像)的构图形式规律。

3、人物结构。(重点是头、颈、肩的结构关系)

4、写生中色彩运用:

(1)人物皮肤色彩变化的冷暖相对性。(2)色彩运用的主观处理和把握。

5、油画头像的表现技法。

6、人物内在精神的感觉与表现。

7、个性的语言和特殊的形式感。

四、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掌握油画肖像艺术的构图形式规律。

油画头像写生直接画法的方法步骤。

人物内在精神的感觉与表现;个性的语言和特殊的形式感。

2、难点: 色彩运用;人物内在精神的感觉与表现。

油画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与基本要求

五、课程学时分配:

第一章 理论讲授部分(4课时)

第一节 油画肖像艺术(头像)2课时 第二节 优秀油画肖像作品(头像)讲析 2课时

第二章 油画头像写生实践

44课时

第一节

油画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和基本要求 1课时

第二节 油画头像写生

43课时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教案

年 级: 2007级美术学

时 间: 2007年 月 日——2007年 月 日

一、教学方法

针对本次教学组织观看图片、画册、光盘等。

资料:(1)图片:古典大师头像作品,世界近代人物绘画作品,当代国内人物绘画作品,当代国外人物绘画作品;(2)看人物画代表性画家画册;(3)当代:国内名家、国外当代作品

随堂制作范画: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情况,准备绘制范画,做到每周有3——4课时制作范画。

二、教学要求:

(一)运用色彩塑造人物头像,表现形体结构,形象特征等基本方法。(掌握)

(二)皮肤色彩的变化规律,色彩冷暖变化的相对性在表现皮肤色彩层次变化和质感中的运用。(掌握)

(三)技法介绍或写生示范。(了解、掌握)

(四)半身人像写生的构图特点和光色层次等的艺术处理;研究真实感和造型(艺术)美的关系。(理解)

(五)色彩的丰富性和整体效果的统一;色彩的复合性和单纯性的统一,研究和认识油画的个性特点。(理解)

(六)研究空间感的几个关系(如彩冷暖和空间感的关系,层次变化与空间感的关系,边线与空间感的关系,体面透视与空间感的关系等等)(了解)

(七)研究油画在表现过程中破与立的辩证关系;研究表现技法中的工、写关系以及笔触、肌理、底色等的藏、露、隐、现的效果等等。(了解)

三、教学方式: 1. 对每一个课题进行课题讲座,材料技法制作演示,提出要点,同学生讨论。有关图片作品讲解及欣赏:

(鲁本斯、赫达、为米尔、达芬奇、丢勒、安格尔、拉斐尔、凡爱克、格瑞兹、哈尔斯、庚斯罗),2.组织教学:临摹作品指导。

3.范画:与学生同堂进行临摹,展示材料使用方法,解释作品技法问题。4.传统材料制作示范。

5.开创“第二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组织有针对性的学术讲座、作品观摩、图书阅览、参观展览、与学 者座谈等。

6.教学小结:每一个课题结束举办一个教学观摩小结。根据教学要求,解答教学难点。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头部结构和比例:

1、五官的造型特征:

为正确生动地画好这些部分,不仅要熟悉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更重要的是理解五官由于面部表现变化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不注意五官周围肌肉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表现就不自然。

2、眼:

眼睛是由瞳孔、角膜、眼角组成球形嵌在眼睛窝里,上、下眼睑包裹在眼球外,上下眼脸的边缘长有睫毛,呈放射状。上眼睑,睫毛较粗长向上翘,下眼睑睫毛细而短向下弯。两只眼球的运动是联合一致的,视点在同一个方向上,由于头部的扭动,眼睛出现了不同的透视变化。眼睛的形状不同,有圆、扁、宽、双眼皮、单眼皮等区别。年龄段不同,眼睛的形状也不同。有的人内眼角低,外眼角高;有的人内外眼角较平,观察表现应认真注意区分。

3、眉毛:

眉头起自眶上缘内角,向外延展,越眶而过成为眉梢,分上、下两列,下列呈放射状,内稠外稀,上列覆于下列之上,起势向下,内侧直而刚,并且常因背光而显得深暗,外侧呈弧形,因受光显得轻柔弯曲。人的眉毛形状、走向、浓淡、长短、宽窄都不尽相同,是显示年龄、性别、性格、表情的有力标志。

4、鼻:

鼻隆起于面部,呈三角状,有鼻根和鼻底两部分组成。鼻上部的隆起是鼻骨,它小而结实,其形状决定了鼻子的长、宽等。鼻骨下边连接鼻软骨,包括鼻中隔软骨、鼻侧软骨和鼻翼软骨,鼻翼可随呼吸或表情张缩。鼻子的形状很多,因人而异,有高的、肥厚的、也有尖细的或扁平的等等,都是形象特征的概括。鼻孔的形状随鼻形而变化,特别与鼻翼有很大的关系。

5、嘴:

嘴,就形状来说,是由覆于上、下颅骨和牙齿之上的双唇所决定的。颌骨和牙齿形成的弧度直接影响双唇的曲直。嘴形的不同,就是由颅骨和牙齿的弧线所定型的。嘴唇由口轮匝肌组成,上下牙齿生在半圆形的上下颅骨齿槽内,外部是呈圆形体积。上唇中间皮肤表面有条凹,称人中。嘴唇的表面有唇纹,各人的唇纹形状不同。上、下唇的活动十分灵活,彼此呼应,不仅对发音有很重要的作用,对表情也有直接的影响。

6、耳:

耳朵由外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哥垂组成,是软骨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形似水饺。耳朵稍斜长在头部的两侧。在学习时除了弄清它的结构外,还应注意它的体积。

7、头部形体结构:

人的头部结构较复杂,我们应以研究造型为目的,为更好地理解头部的体积,将人的头部予以几何化的归纳。头部骨路是头部造型的本质所在。它是处在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从整体上可以概括成一个圆球或立方体或楔形之间的复合体。用立方体概括头部,便于掌握头部的空间结构。头骨有几个突出的点,我们叫它骨点。这些骨点通过面部肌肉显示出来。从额头的额结节到眉弓、颞线、颧骨结节和下颌结节骨点的连接,便构成了头部不同面的转折。由此可以看出眉、眼、鼻、嘴是处在一个面上,耳朵是长在两个侧面上。

8.头部比例:

人的五官位置和形态特征各有差异,这是前人概括的头部的基本比例,有长三停,横五眼。正面看人物头部,从发际到眉毛,从眉毛到鼻头,从鼻头到下颌等距离的三段为三停。两只耳朵中间的距离为五只眼睛的长度。成人眼睛在头部的二分之一处,儿童和老人略在三分之一以下。眉外角弓到下眼眶,再到鼻翼上缘,三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两耳在眉与鼻尖之间的平行线内。这些普通化的头部比例只能作为写生开始时的参考,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正确区别不同的形态结构,才能体现所描绘对象的个性特征。

六、油画头像写生主要技法 :

油画制作靠手工技巧。油画写生和创作是画家掌握了特定的技巧和方法,驾驭特有的物质媒介,把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意象传达出来的过程。只有通过勤奋练习,熟练地把握了各种技法,才能在作画过程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油画的基本技法大致有古典法、薄涂法、平铺法、散摆法、厚堆法、并置法与干擦法等多种。在作一幅作品时,通常几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

1.古典法

古典法是最早留下来被认为正宗典范的技法。它的表现形式有二:一是层层罩染,二是直接铺色。它们的共同点是注重对象描绘的精确性和立体感;造型严谨,用色单纯,刻画细腻,讲求滋润和柔和。

2.薄涂法

薄涂法是指用经油稀释过的颜料直接画在画布或画纸上的一种画法。它使画面油色交融,具有轻快的透明感。薄涂法常用于起稿和铺色,也有整幅作品都用薄涂法完成,更适宜于速写性的短期写生作品。

3.厚堆法

厚堆法是选用富有表现力的厚重颜料直接堆到画面上去的一种画法。为了突出厚重,有时可以使用调色板上剩余的颜料渣来画。厚堆,可以层层覆盖,又能形成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这种画法,适用于近景特写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对象。

4.干擦法

干擦法是指用不调油的原汁颜料在画布上进行薄涂擦揉的画法。它可以在有底色的画布上干擦,使画面隐约透露底色,形成一种既冷又暖的色感;也可在干后的原色层上皴擦,使画面出现干枯的色层;还可以在未干的色层上擦揉,使色与色之间融合,求得色彩滋润的效果。

油画的特殊技法

油画的特殊技法,来自它使用特有的油质颜料和特有的刀具进行制作的特殊性。

利用富有弹性的油画刀进行绘画,是油画在使用工具上区别于其他画种的一个显著特点。刀法的巧妙运用,也是获取画面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七、特殊技法:

1.用刀技法:堆砌法

用刀堆砌与用笔厚堆,有其相似之处,都是把颜料较厚地堆到画面上去。但刀有刀味、效果不同,一般能使色彩明朗,并易于表现物体质朴、苍劲的效果。

2.用刀技法:刮削法

用刀刮削是油画的常用技法。它是与油画颜料不易干燥的特点相联系的。例如:为了追求特定效果,着意刮去画上的颜色,使之隐现底布的纹理;或因画上颜色不甚满意,把它刮掉,再揉捺上合适的颜料;或对已画景物用刀尖刮出留有底色的线条,等等。

油画用的油,主要是作为稀释颜料的媒介,种类较多,性能用途各不相同。如松节油挥发性强,使颜料干得快,常用于调色起稿;亚麻仁油俗称调色油,油性较强,在油画中用途最广;上光油用来涂于作品表面,以保护画面、增强光泽等。讲求用油技法,有助于提高画面色彩效果。

3.用油技法:浸染法

浸染是指以油调合颜料,使之在画面上产生浸化,以求得透明叠映、自然流畅以及非事先预料到的其他效果。

4.用油技法:衔接法

有些需要用较长时间反复进行制作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使色与色、笔与笔之间显得滋润而不生硬,可以使用专门的衔接油,有种称之为“媒介”的油膏,也就是衔接油:如果手头没有衔接油,也可用调色油进行技术处理。衔接油的使用和调色油的衔接处理,都有其特定的技法。

八、油画写生步骤要点:

这里的步骤要点是指油画人物写生步骤中每个环节的要点:

1.摆设组合精心构思

人物画在着手绘画前,要认真构思选择适当的动作和环境背景以及光线。

构图是在长方画幅中安排和处理对象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以形成作品的基本框架,古称“经营位置”。构图作为绘画过程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应用多样统一法则,把局部个别形象组成艺术整体,以便利用物体的大小、纵横、高低及立体感等来表现审美意向和气氛。作为人物画,则是按人物动态环境气氛,选好角度,融入构思,画好轮廓框架,便于接下去以形写神。

2.选择光线

光与色有密切联系,与表现静物质感、空间感、冷暖感,以及诱发人的情感、情绪,提高作品感染力等都有直接关系。注重于选好和用好光线,是画好静物画十分重要的关键。

3.和谐色调

色调是指色彩的基本调子,是画面色彩的总倾向,比如可倾向于暖色或冷色、亮色或暗色、红色或绿色等。一幅好画必有其表达一定意境的色彩总倾向,以求得在整体上的和谐和统一。只有和谐和统一,才能营造一种感人的氛围。

4.营造氛围

营造氛围是指在画面上着意制造某种特定环境的气氛,旨在显示生活情趣和情调,给人以联想和想像,使作品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氛围往往是通过对画面物体的合理配搭,并综合了光线的有效运用、色调的和谐处理等诸多手法营造出来的。

九、油画写生中须注意的问题:

油画头像写生训练中,除了要有目的性以外,还必须具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只有在学习中自觉地按照这些原理去做,抓住基本法则,才能较快地掌油画头像写生技法。1.观察方法:

当我们开始写生时,面对着模特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感觉,尽管这种感受 比较深刻,但如果只停留在初步的印象上来作画,就会被模特表面的细节所迷惑,促使你无法深入下去,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视觉中的错觉而导致画面的种种错误,因此这种初步的视觉感受必须深化,即从感性的初级阶段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阶段,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其原因就是“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油画头像写生时,始终把新鲜的视觉感受与分析研究对象结合起来,通过这样长期反复的实践,端正观察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观察能力。2.整体观念:

在作画时始终坚持整体地观察对象,这是头像写生训练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为在油画头像写生中没有任何孤立的东西,它是秩序、综合关系所形成的和谐整体。由于我们描绘的对象是一个具有内在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论是结构关系、比例关系、黑白关系、体面关系、面和线关系,都是相对存在,互相制约的,如果画时孤立片面地去对待,最终必定会失去画面的整体统一。由此可见,整体观察,它不仅是一个观察和表现的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思维方式方法问题。

自古以来,有成就的画家,始终把整体关系放在首位的,在整体关系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再求局部的精致变化。从大至小,由简人繁地逐步深入,同时要注意画面各局部之间的进展,始终保持相应的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检验和调整。柯罗曾经说“我从来不急于画细节,我首先注意一幅画的大体和特征.....” 3.立体观念: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它的高度、宽度和深度组合而成的,即三维空间。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关于物体的体积是由面构成的意识,尽管他们有着正常的视觉,但只能画出宽度和高度的二维空间,却不能画出深度,把立体感表现出来。4.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作者的感受和艺术素养,取决于作者的精神表现,即内心世界的表达。作者的感受越深,在感情上越是能鲜明地感受到对象精神的美和形象的美,就越能进行有效的艺术概括。如作画开始,先观察研究,画面是强还是弱、色调是明快还是深沉等等,在感受对象的基础上,分析主次关系,前后虚实关系,这样由表象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把握,画面上的形象就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绘画训练是技术训练,同时也是艺术训练,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作画实践中,描绘活动同时也是表现活动,是作画人眼中、脑中、手下的同一件事情。素描实践只讲技术不讲艺术,只能说是训练画匠。造型艺术不讲艺术规律和艺术表现,就无所谓艺术教育,更谈不上艺术创造了。艺术表现要付诸于形式,成为视觉感受的具体形象。画面构图的主次虚实处理,用笔的抑扬顿挫,和谐的韵律节奏等等构成了形式美。在学习中,各种形式美因素也是从观察、感受物象中升华出来并运用于艺术实践的。

十、优秀油画肖像作品(头像)讲析:

1、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对美术史上优秀的人物肖像作品优秀油画肖像作品(半身像)欣赏与讲解。进行欣赏解析。

2、相关教学内容录像光盘资料。本节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物肖像艺术的语言特点。难点: 人物肖像艺术的发展演变规律。

对油画肖像艺术内在规律的认识。

十一、作业安排:(两张)作业一:

A、教学课题:女子半身肖像油画。

B、内容:背景要单一色调;摆一组着特殊服饰青年女子坐姿。色调以冷色调为主。光源为自然光。

C、作业要求:教学时间:24课时。工具材料:油画布:60 cm×50 cm。油画材料。作业二:

A、教学课题:男子着装半身肖像油画。

B、内容:摆一组青年男了生活装坐姿背景为单纯重色调,以暖色调为主。光源为自然光。C、作业要求教学时间:24学时。

工具材料:油画布:60 cm×50 cm,油画材料。作业要求:

(1)构图完整,画面结构合理,人物在画面上的位置是否稳妥,构图是否均衡并留有一定余地。(15分)

(2)加强视觉美学因素在写生绘画中的应用,人物结构关系表现准确、生动。(25分)

(3)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油画材料,油画技法完成教师针对不同课题提出的教学要求并保证业量和作业质量。(30分)

(4)画面关系完整,和谐,生动,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表达。(20分)(5)学习态度占10%,学习纪律占(10分)

十二、课程主要参考书:

《油画材料与技法》 中国青年出版社(美)比尔·克里夫 著 《油画人像技法画例》 黑龙江出版社 孙景波 著 《世界美术大师绘画技法》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江 文 等译

课程教学总结

本学期担任了——级美术学84课时的油画半身人物写生的教学工作。在自己的努力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现把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明确目标,积极引导:

我在油画半身人物写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着意使学生认识到绘画是对自然界的观察、发现、分析和提炼的过程,而不是对客观物体的表面印刷与复制。摆脱单一地域传统的束缚,养成从绘画本体出发从当代多元绘画状态出发,多方面,多角度,多个切入点的完成教学要求。

注重个性,发扬潜质: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矿,只要教师正确引导,都能产出惊人的财富。而艺术教学本质就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和个性创造能力。我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意能力,鼓励学生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与研究的创作精神。努力为学生专业学习,个人艺术发展打下基础。

具体指导,因材施教:

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调整教学结构,针对每个学生不同情况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不同的要求。

知识为主,手脑并重:

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注重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反对简单的学习技法,强调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反对不做变通。通过实践体会,不断印证理论的正确性,反过来又促进技法的提升。教学中强调绘画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示范教学,以法为主:示范教学是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学生最直接获取专业技能的方式,多管齐下,共促教学:

利用网络、书籍、图片及示范提供了大量资料,开阔学生眼界,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融为一体,课堂气氛活跃融洽,这样还使得学生更愿意学,教与学默契配合。温故知新,教学总结:

教学开始后每一阶段都做了小结,中间适时进行作业集中观摩,让学生在比较中找到自我完善的契机。教学结束时做了详细的课程总结,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其优点进行肯定,不足予以指明,使学生明确自己对本课程掌握情况,并明确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以便于学生今后学习提高。

本次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我精心准备和师生默契配合下,达到教学计划目标,较为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篇:素描教案-单个石膏写生

素描教案——单个几何石膏写生

授课人:向翠莲

一,课时:1

二、课型:造型〃表现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观察实物,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2、通过复习以前学习的结构素描基础知识,运用实践加以理解,掌握。

3、学会静物写生——单个几何石膏。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旧的素描知识,并应用于素描静物写生中,注重方法与步骤 难点:单个石膏的构图,造型

五、素描的工具材料

铅笔、炭笔、素描纸、橡皮、画板等。

六、导入

石膏是我们学习素描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写生练习,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表现技法,积累更多的作画经验。探索形态结构特征,体积的一般规律,逐步掌握这一类型静物的塑造能力。为练习静物组合奠定基础。

七、新授

1、观察静物主要的比例、透视、结构点、结构线等。

2、静物素描基本作画步骤

观察——构图——起大形——比例关系——整体调整

(一)观察思考:这是许多同学都忽略的一个步骤。在落笔之前,首先要想好将怎样画这幅画,用什么手法?重点表现什么?目的是什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多长时间等等。

(二)构图:包括选择角度,画那一部分,横竖比例及大小怎样安排等。

(三)起大形:在画纸上用简练的线条勾出静物的形象,主要以找出其结构点。

(四)定比例关系、分析体面结构。

(六)整体调整:这是收尾工作,用整体的眼光和最初时的新鲜感,全面地审视画面,做全面调整。

3、写生静物——单个石膏

①观察范作,说说石膏的作画步骤。(同学讨论、并发言)

②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写生静物基本步骤,学生观察提问

③学生作业:按照作画步骤,完成一张单个石膏静物的素描作品。

④讲评学生作品: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放在一起,互相评价。然后教师统一讲评。

八、教学总结:

本次课通过实物与理论、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更有效的达到单个石膏静物的教学,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九、教学反思:

学生刚接触石膏几何体,对绘画技法经验掌握不多,在教学上存在师生配合不到位的地方,决定在以后的石膏教学中多示范,多讲解

第四篇:石膏几何体素描写生教案

石膏几何体素描写生教案

授课人:缪湘春

题: 石膏几何体结构写生 授课年级: 高二年级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透视规律、作画步骤。

教学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教学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绘画透视原理。教学方式:讲授法、示范法、图片展示法。课程内容:

一、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目的和意义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石膏几何体是基础的基础。石膏在一定的光线下,因其质地洁白,会呈现出不同的黑、白、灰色调,结构比较简单,轮廓比较明确。石膏是静止不动的,作画者有足够的时间冷静的分析对象结构的穿插,衔接、体面的转折关系,表现其体积结构、比例、空间、质感、明暗等因素。

二、什么是结构素描

1、结构素描的概念

根据形体的形状结构以线为主准确的表现出物体的内部结构和透视变化。

2、理解结构素描

以简练概括的线条为基本语言,相对忽略明暗、光影变化和质感,着重研究对象的造型、空间的内部结构的一种画法。

三、组合几何体写生存在的问题

1、构图

指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空间所组成的画面结构,有称画面结构。表现:三角形、梯形、椭圆形、S形等。上紧下松,左右位置适合

2、比例

一是被画对象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是被画主要对象与周围物体之间的关系

3、结构线条的表现,虚实的变化。

线条的组合和粗细,轻重的变化来表现。

四、基本透视原理

一、常见的透视

透视现象是我们学习写实素描必须搞明白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1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圆的透视。

1、平行透视

当立方体的一个体面与画面平行,所产生的透视现象为平行透视。平行透视特点:立方体只有一个消失点,即心点(主点

2、成角透视

当立方体二个体面与地面平行,其他体面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为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特点:有两个消失点。

3、圆的透视

垂直于画面的圆的透视形一般为椭圆。它的形状由于远近的关系,远的半圆小,近的半圆大。垂直于画面的水平圆位于视平线上下时,距离视平线越过越宽。

二、透视在绘画的特性

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实远虚、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粗远细、近疏远密

五、结构素描的写生步骤

1、观察、最初的感性认识

2、塑造大型、用辅助线条定比例、透视。

3、描绘细节、从关键部分开始,明确结构。

4、深入刻画细节特征,强调明暗交界线。

5、丰富线条、用粗细不同的线加强效果。

六、石膏几何体的练习

要点把握:比例、透视、结构。

七、作业练习分析、优秀作品欣赏

八、课堂总结

通过本堂课程的学习,小结学生在认知和体验的过程中的知识与问题。重点讲到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和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课后思考:让学生课后探究学好几何体素描还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做更好?

第五篇: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 教案

题: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技法课 授课对象: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石膏几何体的认识与绘法,单个石膏几何体写生时学院派素描基础训练的第一个阶段。

首先,作画时要有整体观念。这就要求作画者要以整体的眼光来观察对象,并从全局出发把握画面,不能拘泥于局部细节。这是因为作画首先要追求画面关系的整体和谐,而非面面俱到式的细节真实。

其次,在作画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持基本的形体意识。这是因为形体结构式绘画的根本所在,没有形体就没有空间,也不存在明暗关系;而且,学会分析形体、认识形体、变现形体,也是素描基础知识的目的所在。

最后,写生应当遵循一定的作画步骤。一般来讲,我们将作画过程分为起稿、分析形体、确定大关系、深入刻画和整体调整这几个步骤。这些步骤从前到后有着内在的联系和顺序。对于初学者而言,最好遵循这一系列步骤来进行写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素描石膏几何体的明暗关系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素描几何石膏体写生的基本知识和对形体结构的认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素描石膏几何体的写生学习,使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基本形体意识并遵循一定的作画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素描石膏几何体的学,使学生提高了素描的表现语言与观察能力,陶冶了同学们对美术作品欣赏更加有独到的见解。

教学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教学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绘画透视原理。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提问法、评价法。

教具准备: 范画、印刷画页、画册、素描纸、绘画铅笔2H、H、HB、B、2B、4B、8B等,削笔刀、橡皮擦。

学具准备:素描纸、绘画铅笔2H、H、HB、B、2B、4B、8B等,削笔刀、橡皮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5分钟)

包括教师走进课堂、行礼、检查人数、安定秩序,可以通过准备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在潜意识中明白这节课要做什么、学 什么,是学生尽快投入到课堂中来。

二:引入新课:(5分钟)

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曾说过:“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是所有绘画的源泉和灵魂。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素描这一绘画的之高点。三:讲授新课:(25分钟)

(一)、什么是素描?

在绘画艺术中素描是指一切所有的单色绘画。基本分为结构素描和光影素描,结构素描主要特征是用线条塑造形体,结构素描着重表现形体的形状和结构。光影素描着重表现形体受光后所产生的形态,立体空间关系和质感等。

素描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被称为塑造艺术的基础,素描通常指单色画,以简单工具,朴素的描绘准确而生动的表现对象。

(二)、素描基本分类和学习的意义

1、结构素描和光影素描

结构素描主要特征是用线条塑造形体,结构素描着重表现形体的形状和结构。光影素描着重表现形体受光后所产生的形态,立体空间关系和质感等。

2、素描是绘画艺术造型语言的基础,除了色彩方面的内容外,素描包含了绘画造型艺术的一切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因而,对造型的基础训练来讲,素描可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内容。素描是绘画领域中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样式,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写实素描帮助我们解决造型艺术中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告诉我们如何画出你所看到的东西。也可告诉我们如何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感人的画面。

(三)、石膏几何体的认识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里物体的外部形态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几种最为基本的几何形态,集合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就是千变万化物象的形态概括,比如:人的形态是千差万别的,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几何形来概括,这样看来复杂的物象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和观点进行提炼,所以学习石膏几何形体写生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掌握写实绘画的规律,从而使我们自由地去表现我们想要表现的一切。

1、立方体的典型特征

自然界的一切形体,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只要它是立体的,都必然是由前后左右上下6方向不同的基础面组成。在各种形体中,立方体的六面体形象最为规范、单纯、明确,因此也就最为典型。对立方体的研究和变现也具有以简代繁的特殊意义。

2、圆球体的特殊性

圆球体的结构最为特殊,是因为它把六大面化成了无数的小面,并以同样的弧度进行转折和联结,从而使圆球体上的各个点都处于同等的高点位置,也就不存在特定的棱角线。

3、其它几何形体的认识

除立方体、圆球体外,石膏几何模型还有方锥体、圆锥体、圆柱体及圆锥和圆柱体组合的形体等等。在刻画这些形体之前应当对它们进行方、圆等基础构成因素的分析,找出形体各部分主要的点、线、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它们本质形态的理解。

4、方体、圆球体的视觉美感

立方体方方正正,见棱见角,磊落鲜明,具有外向型的阳刚之气,体现出一种稳定坚强的力度美感。圆球体圆润柔和,不见棱角,具有内向型的含蓄高雅之气,体现出一种秀丽安详的美感。

(四)方法步骤

1、构图

对象应放在画纸中略偏上,大小合适,画面饱满,构图均匀。

先找到最高、最低、最左、最右各点,轻轻用直线标出。这就是在特定角度所看到的立方体在平面上表现出来的高宽比例,也就是在画面上出现的立方体的位置和范围。范例(1)

2、画出大体明暗。以明暗交界线为界,把亮部、暗部分开,即画出大体明暗,略去一部分细节,抓住大的关系,研究交界线的位置、形状、走向,把暗部,包括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全部用线的丰富起来。范例(2)

3、加深暗部,使色调之间拉开距离,同时对暗部也稍作区分。范例(3)

4、画出不同色调的灰色调,强调灰面层次微妙而复杂,要求仔细观察,并要分析研究光源照射角度与各面之间的关系;指出背景若是灰色的,其与亮面交界处往往显得较深,而与暗部交界处往往较亮;如果没有处理好的话,物体和背景就会黏在一起。另外强调的就是画背景一定要从与物体相交部分画起,画出他们的关系后,然后再扩展开去,绘出它的大色调。因为画背景的目的是造成一个空间,而不是为了涂出一块灰颜色。范例(4)

5、对亮部进行刻画,通过仔细反复比较进行描绘,观察越仔细、分析越深刻、比较越全面、表现就越充实、越准确。

6、调整关系——最关键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处于反复比较、反复调整关系的状态中,有意识地加强、减弱,以使之更强烈、更概括、更整体。范例(5)完成图

四:课堂总结:(5分钟)

通过石膏几何体写生对了解事物的特点和规律,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认识形体,把握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关系,掌握绘画的表现技法, 体会形象的美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以后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五:作业布置(练习):

8开素描几何体写生: 要求:

1、对象造型准确;

2、明暗调子表现充分;

3、画面统一完整,协调美观;

4、构图合理。

题(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素描?

(二)、素描基本分类和学习的意义

1、结构素描和光影素描

(三)、石膏几何体的认识

1、立方体的典型特征

2、圆球体的特殊性

3、其它几何形体的认识

4、方体、圆球体的视觉美感

(四)方法步骤

1、构图

2、画出大体明暗。

3、深入刻画

4、调整

下载石膏头像写生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膏头像写生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石膏几何体素描写生教案

    石膏几何体素描写生教案 实习老师: 课题: 石膏几何体 授课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单一课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

    素描头像写生优质课教案

    课题:素描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 课题类型:知识课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素描头像写生中整体的观察方法和整体的表现方法、对比的做画方法以及素描头像写生基本的作画步骤。 隐形渗......

    素描基础,石膏集合体写生 教案

    课题: 石膏几何体写生 课时:四十分钟 课型: 绘画技能课 授课对象: 高一学生 教材分析: 教材讲授了素描基础技法知识及设计素描基础技法知识。内容涉及中西素描发展史、人物......

    人物头像写生教学

    人物头像写生教学 在人头像写生中,一方面强调对素描规律的运用和掌握(对造型,质感,光感的掌握),另一方面在面对有着情感表现的真实人像时,提倡尝试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段和形式,并通过......

    人物头像临摹、写生

    人物头像临摹、写生教学目的和任务:研究和理解人物头部的解剖结构、形体结构及运动规律,掌握头部在各种不同角度和各种不同转向运动中形体的透视变化。了解人物头部主要骨点、......

    石膏几何体素描写生说课稿

    几何体素描说课稿 古浪职教中心 张 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活动,让同学们给与意见,结合教师所说的理论知识进行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

    汇报课石膏几何体写生

    汇报课教案课题:石膏几何体写生 主讲:黄 娟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一、 课题石膏几何体写生 二、 课 类 型 综合课三、 教学课时3课时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教学......

    高考素描头像写生教学

    高考素描头像写生教学 南春中学 卢诗葵 素描头像一直是美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点,它的特点是教学难度大、学习进步慢、水平易反复。怎样搞好素描头像教学是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