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膏五官教案
高 一 美 术 专 业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姓名
素描五官——眼睛的画法
一、眼睛的部位名称:
二、眼睛的作画前分析
三、作画步骤
素描五官——嘴的画法
一、嘴的部位名称
二、嘴的画前分析
三、作画步骤
素描五官——鼻子的画法
一、鼻子的部位名称
二、鼻子的画前分析
三、鼻子的作画步骤
素描五官——耳的画法
一、耳的部位名称
二、耳的画前分析
三、耳的作画步骤
如图:
素描石膏半面像的画法
一、画前分析
二、作画步骤 如图:
第二篇:石膏球教案
石膏静物写生——球
(一):教授对象:
高一学生
(二):课程类型:
技能课
(三):教授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讲授石膏静物——球的明暗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在光线的照射下球明暗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掌握在特定光线下球的结构、体面、空间、质感的关系和基本方法。
(四):重点:
1:掌握石膏球体素描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球在光线的照射下。其表面产生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3.了解和领会黑白灰、三大面、五大调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五):难点
1:五大调子的精确表现。
2:写生的具体方法步骤以及黑白灰、三大面、五大调这些专业术语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六):教学过程:
1导言:
同学们,在讲授新内容之前,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都喜欢打球吧?篮球、乒乓球、排球等等。那么我的问题就来了,我们打的这些球都是什么形状的?对,很明显,都是圆的。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石膏静物也是圆的,那就是石膏球。
同学们都看到了前面讲桌上摆放着一个石膏球体了吧,这节课我们就以石膏球体为例,来共同学习一下什么是素描写生、如何进行素描写生。
2具体内容:
首先,我们先来给素描和写生分别下一个定义。
我们笼统的说,素描是指:用炭笔、铅笔、钢笔、木炭条等工具画出来的黑白画都可以叫素描。(比如:我们小时候经常阅读的小人书、连环画等等)而我们现在这里讲的素描是指:进行时间较长、表现较深入,用铅笔或木炭作为绘画工具,画出物体的形状、线条、明暗的作业。我们学习的也就是这种长期作业的素描。(比如:同学们看我手中的这张作品,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素描形式。
(图①)
【板书】一.1:素描定义:进行时间较长、表现较深入,用铅笔或木炭作为绘画工具,画出物体的形状、线条、明暗的作业。
通过素描的含义,我们大概了解了素描所用的工具是铅笔或炭笔钢笔等;素描的时间;素描的表现方法和形式。下面,我们给写生下一个定义。写生就是:把自然物体的形象如实描绘下来。【板书】2:写生定义:把自然物体的形象如实描绘下来。我们把素描和写生的含义联系在一起就是素描写生的含义,即进行时间较长、表现较深入,用铅笔或木炭作为绘画工具,如实描绘出物体的形状、线条、明暗的作业。
那么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石膏球的作画步骤。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起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构图,一个好的作品它的构图都是优秀的,它是一幅画的基础,如果一幅画的构图都是错的,那么不管你的画面画得有多好那都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的。是不长久的。本阶段中的一切活动目的都是围绕构图来进行的。够好图、够怎样的图、如何构图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我一起来看几张构图,大家来说一说哪张构图比较好。
(图②)
(图③)
(图④)
(图⑤)
很明显图⑤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构图,位置适中、大小合适。图②存在什么问题呢?没错,很明显的构图太偏。图③是太大了。图④是太小。我们构图的时候要把主体放在相对中间的地方,就是所谓的黄金分割点上,上面可以留少一点,下面相对上面来说可以留多一点。【板书】二:作画步骤
1打轮廓阶段——构图
我们起稿的时候首先要定出整幅画的最高点、最低点、最左和最右。我发现有些同学喜欢一上来就用扣,这样很容易把一幅画扣死。我们要用直线来起稿,我们一开始学的拉线和排线就是在这个时候用出来的。不然我们拉线拉得那么幸苦不就白费啦。
构好图几下来就是铺大明暗了。【板书】2铺大明暗阶段——黑白灰关系
铺大明暗就是我们常说的拉大的黑白灰,素描的语言就是黑白。一幅好的素描作品它的黑白灰关系是令人十分舒服的,具有很好的韵律美。我们构好图后一开始就要把亮部和暗部拉开,那么我来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暗部包括哪些?
很好,暗部就是包括明暗交界线以下的暗面和投影,我发现有些同学喜欢把暗面和投影分开画,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有光他就有暗面,就有投影。它是一体的。所以我们在画的时候要一起画。
在讲如何刻画之前,我们先来搞清楚“体”是如何产生的:光与明暗与块面之间的关系。
体——由不同朝向的面构成——接受的光的量不同——产生明暗变化——用不同的明暗层次——表现不同的面——体
体就是由这样产生的,好,那么我们接下就讲一下如何刻画。如果把画一幅画看做盖一栋房子的话,构图就好比是打地基,而铺大明暗就是砌砖头,是毛坯房,那么装修就是深入刻画了。深入刻画一般要画什么呢?一般上我们都是画五调子。那又何为五调子呢?亮面、灰调、明暗交接线、反光、投影这五个因素就被称之为五调子。
【板书】3刻画阶段(五调子)
a亮面、灰调、明暗交接线、反光、投影 b一个面的变化(细节)c不同块面的变化(受光量)d明暗交接线的变化(结构)e外轮廓的变化(空间)f线面结合
上面的几个因素是深入刻画的关键,这几个方面做好的话你的一幅画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在所有要点中,五调子是最基本的,它是构成一个形体的基本要素,在一个物体中亮面、灰调、明暗交接线、反光、投影缺一不可。
不同块面的变化是由受光量所决定的,在上面“体”的关系中已经介绍过了。
明暗交接线的变化是由结构所决定的,同时也受空间的影响。一个面的变化和外轮廓的主要受空间的影响,近实远虚,转进来的实转出去的虚就是这个道理。
线面结合,或是说线融入面,简单来说就是一幅作品完成以后看到的都是面而不是线。
在刻画阶段画的其实都是一些非常琐碎的东西,面面俱到,所以可能导致一幅画的画面都没有主次,到处都是亮点,这个时候就要回归整体。
【板书】4调整——回归整体 a画面是否整体? b形体是否整体? c空间是否整体?
这时候就要离开你的座位,退出来看一下画面的效果,哪里需要加强,哪里徐哟减弱,这时就要你理性地去思考问题了。
好了。老师的示范就到这里,接下来的时间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照着老师的步骤画一下吧。
(七)课程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我们知道了石膏球的作画步骤,同学们也自己动手画了一张,效果还是挺不错的,作画步骤都能掌握好。希望同学们好好努力。现在下课。
第三篇:认识五官教案
小班健康《五官宝贝》
授课人:张洁
活动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正确说出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眉毛的名称和数量。
2.知道眼、鼻、耳朵、嘴巴的用途
3.懂得该怎么保护自己的眼、鼻、耳、嘴巴这些器官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1—3的数量
物质准备:ppt课件,小花一朵,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谁,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圆圆的脸蛋上都有哪些东西呢?
2.那有几个眉毛,几只眼睛,几个鼻子,几张嘴巴,几只耳朵?
3.请小朋友将自己的眼睛捂上,看还能看到电子白板上的小朋友吗?还能看到老师吗?——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4.听小孩哭的声音——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
5.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闻喷有香水的花朵——鼻子是用来闻气味的 6.看幻灯片上的“小朋友正在吃东西的照片”,——嘴巴是用来吃东西的,嘴巴还能用来说话
7.请小朋友捂上自己的鼻子和嘴巴——鼻子和嘴巴是用来呼吸的
8.那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这么重要,我们是不是要好好保护他呀,怎么保护眼睛?怎么保护鼻子,怎么保护嘴巴,怎么保护耳朵。
9.今天还来了一位小朋友,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因为他长得特别奇怪,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为什么这么奇怪?我来请一位小朋友来给他贴上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总结,结束课程。
第四篇:认识五官教案
活动名称:认识五官
活动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小手拍拍》,尝试边跟唱边指认自己的五官。
2、了解五官的名称及功能。
3、教育学生要保护好五官。
活动准备:《小手拍拍》音乐、自制五官图片、彩色糖果等 活动过程:
一、以手指游戏引入,伸出小手
二、认识自身五官
(一)找一找,说一说(了解五官的名称)
1、找一找,我们的脸上有什么?(让幼儿自由地说说自己脸上有什么)老师将说到五官自制卡片贴出来。眉毛。(我有两条弯弯的小眉毛。)、眼睛。(我有一双大眼睛。)、鼻子。(我有一个高高的小鼻子。)嘴巴。(我有一张红嘟嘟的小嘴巴。)师:找找看,我们的脸上还有什么? 耳朵。(我有一对灵敏的小耳朵。)
小结:哎呀呀,你们的本领真大,在我们的脸上,从上到下找到了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这五样东西我们把它们叫做五官,叫什么。过渡:今天小手来和眼睛、嘴巴、耳朵、眉毛、鼻子这些五官唱歌做游戏拉!
(二)、学唱歌曲《小手拍拍》(边唱歌曲边做模仿动作)
1、看,小手要和眼睛、嘴巴、耳朵、眉毛、鼻子唱歌做游戏了。(幼儿欣赏课件)
2、这首歌好听吗?我们跟着歌曲拍拍手,唱到哪里就点到哪里。(老师清唱,幼儿模仿表演)重点观察:幼儿是否能听清歌词指认自己的五官。
小结:孩子们的本领可真大,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还有小耳朵。它们名字不一样,本领也不一样。
(三)、找到五官的位置
出示画着人头的黑板(无五官),拿出准备好的五官贴片。请幼儿来帮五官宝宝找到自己的位子,并说出五官的名称。
(四)、通过彩色的糖果来让孩子了解五官的功能并告知幼儿要保护五官。先让幼儿闭上双眼,拿出一盒彩色糖果,摇动,可听到声音(耳朵),然后打开盒盖,让幼儿闻一闻(鼻子),请幼儿睁开眼睛看一看糖果的颜色,并挑一个喜欢的颜色(眼睛),品尝糖果的味道(嘴巴)。“小朋友们要问了,那眉毛是干什么用的呢?”眉毛是小勇士,是来保护眼睛不被汗水、雨水伤害的。那眉毛宝宝这么勇敢,小朋友们是不是也要保护五官宝宝呢? 小结:眼睛可以看得见东西,鼻子能闻见味道,嘴巴能吃到东西,还会说好听的话,耳朵能听见声音,他们的本领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爱护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第五篇:认识五官,教案
小班科学:认识五官
一、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小班幼儿好奇心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非常浓厚,五官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对孩子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本活动旨在结合幼儿生活实际,通过游戏、儿歌等教学方式,满足幼儿探索自我的需要,并且通过活动,使他们了解简单的保护五官的常识。
二、活动目标
1、积极愉快参与认识五官的活动,在活动中有乐于观察和操作的兴趣。
2、知道要爱护五官并学会保护五官的简单方法。
3、知道脸上器官的名称及位置,并能说出各器官的主要功能。活动重点:知道脸上器官的名称及位置,并能说出各器官的主要功能。活动难点:学会保护五官的简单方法。
三、活动准备
眼、耳、口、鼻、眉毛的器官贴绒及图片,娃娃脸一张,花露水一瓶,每人一块小镜子,儿歌录音。
四、活动过程
1、认识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1)玩照镜子的游戏: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面是谁?你的脸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五官名称)
(2)运用儿歌《小手拍拍》帮助幼儿掌握五官的位置。A、请幼儿跟着录音边唱儿歌《小手拍拍》,边根据歌词用手指出相应的五官位置。
B、老师唱出歌曲《小手拍拍》,并不断改变歌词顺序,如眼睛在哪里,变成嘴巴在哪里等,请幼儿根据老师长唱出的歌词指出相应的位置。
2、通过游戏”贴脸谱”巩固对五官位置的认识
A、在磁吸板上贴出一张娃娃的脸谱让幼儿观察:“娃娃的脸和我们的一样吗?缺了什么?”
B、请小朋友操作学具,在娃娃的脸谱上正确贴出五官的位置。
C、请个别幼儿出来给磁吸板上的娃娃贴出五官。
3、了解五官的功能和保护方法
此环节主要让幼儿感知五官的作用。首先,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五官,那你们知道它们的用途吗?”幼儿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回答。然后教师设置情境让幼儿充分感知五官的作用。(1)出示眼睛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10秒钟,让幼儿说出闭上眼睛后的感受,感知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
教师:如果我们的眼睛受伤了可能就会看不见,那我们该怎么保护我们的眼睛呢?(请幼儿回答)
总结:不能用手揉眼睛,眼睛会红,不能用东西戳眼睛,眼睛会瞎的,不能做太近的位置看电视,也不能长时间的看电视,不要在光线太强或者太暗的地方看书。
(2)出示眉毛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讨论并请幼儿回答。
教师:1.保护眼睛的功能,眉毛是保护眼睛的一道天然屏障,能够防止来自眼睛上方的汗水、雨水、灰尘、异物的刺激,对眼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2.能表现人的喜怒衰乐3.能对眼部头部过多的热量进行调节4.美观好看。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眉毛,不能把眉毛拔掉。
(3)出示鼻子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教师喷洒花露水,让幼儿感知鼻子是用来闻气味的。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知道了鼻子的作用,那该怎么保护它呢?(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总结: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面塞,这样会很危险也不讲卫生。有鼻涕的时候要用纸巾或者手帕擦鼻子。有时间的时候要可以给鼻子做按摩哦,这样我们的鼻子会很舒服的。
(4)放儿歌录音《小手拍拍》,问幼儿听过这首歌曲吗?你是用那里听到的?在幼儿说出耳朵的同时出示耳朵的图片。教师: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那我们该怎么保护它呢?(让幼儿思考并请幼儿回答)
总结:小朋友不能自己掏耳朵,掏耳朵的时候必须让大人帮忙。也不能把小东西放进我们的耳朵里,不要听太多很尖锐的声音,那样会伤害到我们的耳朵。
(5)刚才的那首曲子小朋友会唱吗?那你们是用那里唱歌的啊!在幼儿说出嘴巴的同时出示嘴巴的图片。
教师:嘴巴除了唱歌,你们知道它还能做什么吗?知道了嘴巴有那么多的作用,那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呢?
总结:嘴巴会吃饭,说话、唱歌、讲故事等等。我们不能放脏东西和小手到嘴巴里面,不能吃太烫的食物,吃完东西要淑口,早晚还要刷牙。
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眉毛是保护眼睛的,鼻子是用来闻气味的,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嘴巴是用来说话和吃东西的,他们对我们都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他们。
五、活动延伸
1、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脸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让幼儿回家画出自己或者父母的五官。
3、给幼儿观看¡°五官科¡±的病人(演示课件),了解五官的重要性,使幼儿懂得不但要尊重残疾人还要关心、帮助他们。
六、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所以让幼儿通过镜子观察五官的时候,教师的要求应该明确,以免导致个别幼儿看到镜子中的自己过于兴奋,而忘记了观察五官。另外,在活动中教师还应观察每个幼儿的反应,鼓励那些胆小和内向的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