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指导工作总结报告
职中职业指导工作总结报告
职业指导与就业工作在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中格外重要,它是涉及到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国家社会政治稳定、涉及到学校教育改革及其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校十分重视职业指导与就业工作,总体工作进展情况良好,近年在职业指导工作上,我校进行了很多探索与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专业学习是为就业服务,学生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立足于社会。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刻苦学习是为了明天发展”。我校努力使学生掌握一技多能,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并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将训练范围拓宽以适应广泛就业和再次就业的需要,增加选修课程。
二、每学期均开设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
我校实行每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该课程由专门的职业指导老师讲授,对在校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职业、就业指导。一年级重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与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关系,热爱专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自学刻苦地参加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职业道德;二年级重点找准差距,即所学得专业知识同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严、从难要求,培养专业技术和综合职业能力,争取有特色、有绝招、一专多能。分阶段,突出重点,让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又掌握了求职就业的方法与技巧。专业课程教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并举,学生的就业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
三、引导学生树立新型就业观
学生对待就业,往往有一个认识的误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眼高手低,这就导致学生失去一些就业机会。因此,我校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市场形势,社会发展走向,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看待就业机会。教育学生学会适应“动态”就业,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就业形式既有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个人的自我选择,自我调整,又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对就业单位、岗位的选择要有度,应适当降低择业的期望值,首先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以满足一个主要条件为主,其余不可过分强求。要从自己的素质,能力,学历等实际条件出发,找准适合自己的恰当的岗位。
四、引导学生处理好“我要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的关系,在就业追求上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年青人,都想找一个理想的单位。假如就业时有选择机会,中职生当然想选择方方面面都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多数时候,中职生是处于被选择的尴尬境地。有许多过来人都说,初涉岗位的第一步工作,到后来想想都是起了铺垫作用的,这话值得寻味。正如一位用人单位的老板所说,每个成功者都会走过“从奴隶到将军”的历程。我校不断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中职生求职时必须务实,踏踏实实地从低做起。要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就业起点不一定太高,先就业后择业,从低做起,充分发挥中职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用技术的特点,踏踏实实地干,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五、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现在,有些学生在择业上处于被动状态表现为择业时没有明确的愿望和要求,大多根据教师或父母的意见决定,这是一种“等待型”的择业心理。有些学生在择业时虽比较主动,但存在心理障碍,往往也不能进行正确选择。如: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偏重于考虑所选职业或专业是否有“实惠”,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这是一种“功利型”的择业心理;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则偏重于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强调要选择那些使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职业或专业,这种表现实际是一种“志趣型”的择业心理。因此,我校就业指导注重择业心理辅导,树立竞争就业意识,在就业心理上由自卑型向自信型转变,由消极向积极转变。由于整个就业市场供大于求,职校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确实对他们形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六、职业与就业指导工作从新生入学时做起。
新生一入学时,学校就把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使学生能了解有关专业方面的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我们学校在入学教育阶段中,首先向学生作专业介绍,组织学生到对口单位参观访问,亲身感受各种职业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每周休息时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在对本专业行业发展趋势及用人需求进行调查的同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历届毕业生情况追踪调查。学校在学生入学军训期间每年都组织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激发新生的专业自信心。
目前,在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上,我校同样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问题。例如,在职业与就业教育中缺乏专业指导教师,从事职业指导的师资力量薄弱。学校主要采用开设相对独立的职业指导课,并将其列人教学计划,占用一定课时,配备专职教师的方式开展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仅靠几个专业教师,力量单薄,不少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无法深人开展;还有,完整的职业与就业指导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从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方面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上我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等等。
我校在职业指导工作方面下一步的考虑是: 第一,在全方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做足工作,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是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强化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规范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二是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在技能实践教学上,针对职校生的特点,组织学生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技能比武大赛,练就绝活,激发学生成才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企业用人条件上考虑,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三是提升自主创业及就业适应能力。从学生个人角度来看,学习专业知识就是学一技之长,为以后求职或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教师加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要把“创新“观念贯彻于文化理论和技能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第二,加强热爱专业的教育,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定位。职业理想定位,是职业指导的核心,只有明确了自己想干什么,向什么方向奋斗,学习才有动力。一是了解社会。引导学生看新闻,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及需求,进而了解社会职业岗位的数量、结构、层次等;二是加强专业岗位教育。初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来,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专业选择问题,由于他们刚刚初中毕业,并不了解什么是专业,根本谈不上选择专业,他们大部分听从家长或朋友的建议来到中职学校,因此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学校要帮助学生了解岗位相关知识;三是分析自我。准确分析自己,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以及自己的长处短处,只有明确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既不高估自己,又不妄自菲薄,从实际出发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第三,建立制度保障体系,以实训为载体,帮助学生加强职业认知。一是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培养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见习、勤工俭学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了解企业、学会做人、学会服从、学会团队协作、认识企业文化的平台,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炼坚强的意志,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体会劳动的艰辛,增强奉献意识;三是以实训、实习教育为手段,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在学生参加专业实习时,让学生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哪些事又必须做,让他们知道到自己所做的每件事对社会、对自己、对他人所应担负的责任。
2014年8月16日
第二篇:职业指导工作实施方案
永昌县职业中学职业指导工作实施方案
就业是职业教育之本。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问题事关教育发展,影响社会稳定。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其目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三化”、“四个结合”,即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的企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以及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制定的企业与学校结合、教学过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学生角色与企业员工角色的结合、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内容的结合。
提高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率,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必须改革职业教育教学,增强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按照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市场需求的专业,改革课程设置,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同时探索职业教育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全过程实施、全方位开展、全员参与的“三全”模式,建设一支专门化、职业化职业指导工作队伍,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只有毕业生出口畅通,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招生形势肯定一年比一年好,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源问题。所以,就业率高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招生方法,各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确立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统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各部门多途径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一、职业指导工作开展措施
1、开展就业调研,推动教学改革。
一是提出职业教育构建多层能力结构模式的培养目标,强调职业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尽量缩短学校与职场的距离,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二是实施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通过素质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提 高诚信和正直、主动意识,提升交流和沟通能力,努力一生学习这几个个人素质。
提升表达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参与性这三大能力。三是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订单教育”是产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最重要的方式。对企业而言,可以直接定向地从在校学生中为本企业培养
适合工作岗位要求的人才,经过培训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从学校角度讲,这种办学形式为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能够大大缓解日益加重的就业压力。
四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职教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展创业教育是世界职业教育的新趋势。
2、建立和完善职业指导工作模式。
一是全过程实施。就是指职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在职业教育的学生职业指导中,注重把好三个关,即新生入学教育关、专业学习关和毕业就业关;用好职业指导三本书:即《步入高职——职高学生学习、生活、就业指南》、《现代公共关系实务》、《成功走向社会——职高学生就业指南》。
二是全方位开展。就是指职业指导工作全面渗透到学校日常教学的各个方面。一方面要建立适应市场的教学机制:设置专业以市场需要为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应充分考虑市场实际;根据社会变化和市场需要来合理调整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使教学内容符合社会实际、紧跟市场变化;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课堂中要多组织问题讨论;增加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实习实训;在考核评价方面,增加社会调研与实践、实习实训的权重。另一方面职业指导工作要进课堂、进宿舍、进家庭、进社会实践场所。所谓进课堂,是指将“职业指导”系列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正常教学大纲,从入学就开始开设学生职业指导讲座,结合专业开展学生网页制作、图像处理、数控等技能大赛,提高动手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就业搭建平台,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所谓进宿舍,是指负责职业指导的领导和老师深入学生宿舍,结合学生思想工作,解答学生就业方面的疑问,开辟专栏发布有关就业政策、考岗位证、招聘信息等;所谓进家庭,就是指定期向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成立“学生家长咨询委员会”,听取他们对教学、专业建设、职业指导工作等方面的建议;所谓进社会实践场所,是指每年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到商贸企业实习、实践、勤工俭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社会、锻炼岗位能力。
三是全员参与。是指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职业指导工作,形成“上下一盘棋,同心促就业”的良好局面,同时重视发挥校友支持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就业,时时想着就业,尽心尽力促进就业,齐心协力搞好就业”的可
喜局面。
3、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出口(就业)畅, 进口(招生)旺,但很多学校却将发展的着重点主要放在扩大招生规模上,对教学质量把关不严,尤其就业推荐环节极其薄弱,头重脚轻,有的学校招生人员达百人,而就业办人员不到十人,这不符合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首先人员配备到位;其次抓好专兼职两支队伍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培训;第三,抓就业研究工作,发表与就业问题相关的研究文章。
二是提高就业服务质量、狠抓就业工作落实。首先是就业管理信息化。学校职业指导中心在生源统计、信息需求统计与就业方案核准等各环节实行计算机管理,及时了解毕业生动向,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在学校校报开设职业指导专栏,多种渠道发布就业信息。其次是就业工作制作化。规范和完善就业咨询、信息收发、用人单位招聘、签约管理、毕业生跟踪管理等工作制度。定期公布各专业的就业率。第三是就业工作形式多样化。各专业形成了全员参与、订单式培养、逐级承包、双证培训、网络管理,人盯人战术等各具特色的工作方式,毕业生人均被推荐两次以上。学校职业指导中心处处为学生着想,学生有求必应,随到随办。
三是以就业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质量,形成良性循环。由于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认真仔细,推动了教学改革,毕业生综合素质良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上手快、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
二、职业指导具体工作实施方案
1.学生入学阶段的准备工作:
时间安排:新生入学一个学期内
实施方式:个体
实施内容:(1)对学生个人基本情况进行摸底;
(2)建立就业学生档案。
2.学习阶段对学生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
时间安排:学生入学第二个学期至毕业前一个月,每学期一次,每次3小时 实施方式:专题讲座、集体讨论
实施内容:
(1)宣传、学习学校制定的就业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择业、就业心态,正确处理学生自身、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关系;
(2)围绕岗位用人特点和标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
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以适应社会竞争上岗的需要;
(3)围绕职业能力标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如:
文字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
力、观察能力、领导能力、竞争能力等;
(4)围绕职业业绩标准,引导学生何谓合格人才和做好工作,培养学生自
信、自强、自立,以及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的心理素质;
(5)围绕职业道德标准,引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讲究人品,讲诚
信,忠于职守;
(6)围绕职业态度标准,引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谦虚好学,积极
向上,勇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奉献;
(7)围绕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事业,走
好“先就业生存——再积累发展——再自己创业”和实现“人在——人材——人才——人财”的发展之路;
(8)围绕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渠道,自身的综合素质等进行讨论,培养
学生自主择业、独立就业的能力;
(9)宣传劳动法规,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
益。
1.强化、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工作:
时间安排:高三,每学期一次,每次3小时
实施方式:专题指导、集体参与
实施内容:(1)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实地求职,回来后讨论,谈心得、感受;
(2)组织已就业的学生为他们谈就业后的工作感受并讨论;
(3)组织对学生所学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考评,对不
合格者要组织再学习。
2.学生就业前的准备工作:
时间安排:毕业前的一个月
实施方式:专项、集体、个人
实施内容:(1)指导和审查学生完善各项个人资料和各种证件;
(2)联系单位供学生实习,并要求每位学生写实习总结;
(3)组织学生参加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并积极组织学生复习;
(4)支持、鼓励学生自谋职业和自己创业。
3.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
时间安排:毕业后的一个月
实施方式:集体、个人
实施内容:(1)被用人单位录用的学生,由学校统一组织护送到各单位,或
由用人单位来人直接接走;
(2)被高一级院校录取的学生,由学校组织送达录取通知书。
(3)就业安置工作结束,应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上报学校负
责人并存档,同时将学生安置情况及用人单位资料存档,以备查
阅。
4.学生的就业跟踪服务工作:
时间安排:学生上岗一个月后
实施方式:集体、个人
实施内容:(1)回访用人单位,了解学生上岗后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协调双
方关系,同时对就业后学生的近况进行留影拍照,作为学校资料
保存。
(2)安置上岗后的学生在半年后下岗的,无论是单位破产、倒闭的,还是不能胜任工作以及自主辞职的,学校都不再安排推荐,则由本人自谋职业。
第三篇: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学校的基础性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主要是通过学业辅导、职业指导教育、职业生涯咨询、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等,培养学生规划管理学业、职业生涯的意识和能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质量意识,为适应融入社会、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第三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机制、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动员学校全员参与、全程服务,持续提升职业指导工作水平。
第四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原则。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激发职业兴趣,增强职业认同,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生涯决策和规划能力。
(二)循序渐进原则。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办学水平以及学生自身实际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三)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会职业选择。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服务,为学生就业、择业、创业提供帮助,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和可持续发展。
(四)协同推进原则。职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融入课程教学、实训实习、校企合作、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日常管理中,全员全程协同推进。
第二章 主要任务
第五条 开展学业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及专业,进行学业规划与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第六条 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了解专业和职业,增强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养的自觉性,培育职业精神;引导学生选择职业、规划职业,提高求职择业过程中的抗挫折能力和职业转换的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第七条 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就业信息、就业有关法律法规,掌握求职技巧,疏导求职心理,促进顺利就业。鼓励开展就业后的跟踪指导。
第八条 开展职业生涯咨询。通过面谈或小组辅导,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咨询辅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生涯咨询服务和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
第九条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了解创新创业的途径和方法,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章 主要途径
第十条 课程教学是职业指导的主渠道。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在开设应有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基础上,采取必修、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开设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持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行动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第十一条 实践活动是职业指导的重要载体。中等职业学校可通过开展实训实习以及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拓展活动、企业现场参观培训、观摩人才招聘会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体验,提升职业素养。
第十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可通过职业心理倾向测评、创新创业能力测评、自我分析、角色扮演等个性化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解决在择业和成长中的问题。
第十三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提供有效就业信息。组织供需见面会等,帮助学生推荐实习和就业单位。
第十四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优质网络资源,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职业指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适合本地区需要的人才就业网络平台,发布毕业生信息和社会人才需求信息,为学生就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第四章 师资队伍
第十五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在核定的编制内至少配备1名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专兼职教师从事职业指导。鼓励选聘行业、企业优秀人员担任兼职职业指导教师。
第十六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负责课程教学、活动组织、咨询服务等,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了解学生的职业心理和职业认知情况,建立学生职业生涯档案,跟踪指导学生成长。
(二)根据学生职业认知水平,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教学。
(三)策划和组织开展就业讲座、供需见面会、职业访谈等活动。
(四)结合学生个性化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或小组辅导。
(五)积极参加职业指导相关业务培训、教研活动、企业实践等,及时更新职业指导信息,提高职业指导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六)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做好总结分析反馈,为专业设置、招生、课程改革等提供合理化建议。
(七)配合做好其他职业指导相关工作。
第十七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职业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对职业指导教师的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
第五章 工作机制
第十八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应建立专门工作机构,形成以专兼职职业指导教师为主体,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为辅助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
第十九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涉及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领域,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应主动对接行业组织、企业、家长委员会等,协同推进职业指导工作。
第二十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职业指导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评价,对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相应激励。
第二十一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毕业生就业统计公告制度,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毕业生就业情况。
第二十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结合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等活动,积极展示优秀毕业生风采,广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第六章 实施保障
第二十三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应为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确保职业指导工作有序开展。
第二十四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职业指导教师、其他管理人员的职业指导业务培训,将职业指导纳入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
第二十五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协调人社、税务、金融等部门,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十六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拓展和用足用好校内外职业指导场所、机构等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第二十七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将职业指导信息化建设统筹纳入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中,建立健全职业指导信息服务平台。
第二十八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职业指导的教学科研工作,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开展职业指导研究和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职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水平。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据本规定制订实施细则。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教育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论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
论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
【摘要】:
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在就业问题中职业指导研究又是重中之重。如何开展和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所不同,针对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应该有经得起社会实践和社会竞争考验的指导措施。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职业指导课的作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大创业教育的力度。
【关键词】:职业规划;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创业教育
《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内涵上却有极大差别。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应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得到全面发展,为今后一生不断面临的就业竞争奠定基础。
一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1、文化知识基础差
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困难相对较大。
2、自卑心理较严重
高职生属于专科层次,与本科生相比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由于社会对高职存在偏见,高职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会产生偏差,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
3、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
高职生虽然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差距,但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和爱表现自己“才华”的天性。
4、知识缺乏系统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公关协作、法律法规等知识。但他们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较为零乱,缺乏系统性,同时技能型、经验型知识又不能很充分地展现出来。
二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针对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应该有经得起社会实践和社会竞争考验的指导措施。
1、培养目标和方向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明确地培养目标,即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和高职品牌创立为根本任务,通过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基于行业、学校、家庭和个人共同支撑的,以高职生职业定位、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为重点的职业规划指导体系,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竞争能力,促进高职生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和可持续的职业发展。
其次,要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现在的中国就业环境是“三峰叠加”:一是新生劳动力急待就业;二是下岗(失业)人员急于就业;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就业。因此,当代青年若想生存与发展,必须得培养自己具备勤奋学习的态度;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脚踏实地、永不松懈的敬业精神;心态积极,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能抓住机遇,善于把握自己的命运。
2、以能力培养为主导
(1)始终倡导“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求职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重点之一,除了学习面试技巧、考官心理分析等内容外,学校应抓住学生求职需求,从求职礼貌训练入手,使养成教育从“要我养成”变为“我要养成”。
(2)加强学生对求职信息的搜集、筛选、分类、存贮、使用的训练,将这种能力升华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能力,并能将这种能力迁移到今后职业生活的各环节中去(1)。
(3)应借助求职信写作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计算机文字处理和网络应用能力。
3、加强职业指导课的开发力度
(1)要有思想性和教育性。重视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不能把职业指导片面理解成一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帮助,单纯训练学生求职技术与技巧的活动。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的就业问题和就业矛盾,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职业观。
(2)要有阶段性与层次性。职业指导要有连续性。职业指导不是“权宜之计”。就职业学校而言,职业指导教育要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要根据学生在校期间不同时期的思想及心理特点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不同时期的职业指导要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3)要理论联系实际。职业指导必须同解决学生的基本问题联系,不能照本宣科,不能重复一些政治理论的空洞说教。职业指导课必须从学生的思想状况、内心感受及存在的各种问题出发,使职业指导更具有针对性。
4、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能力强和工作经验丰富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更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2)。
(1)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各学科应针对实践环节制订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请专业教授和教师对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评估,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加大社会实践活动力度。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适当地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活动中可以实行导师制,采取一名教师指导若干名学生的方式,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5、优化职业指导队伍
目前,在职业指导人员的构成上,校内教师多,社会专业人士少。职业指导的人员构成方面,参与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主力军是高校老师,考虑到我国高等院校的人事结构特点,多数老师的个人经历都是“从一个校门进入另一个校门”。这些老师对职业、行业的发展情况多来自于文字资料、他人经验等间接渠道,而不是来自于个人体验的直接渠道,显而易见,主要通过这类老师为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有所欠缺的。整合社会资源让更多的有工作阅历的人进入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系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 积极加强创业教育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同时也要求人的素质要全面发展。肩负着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任的青年一代,仅仅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开拓者和创业者,具有层次更高、综合性更强的创业素质(3)。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更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和创业能力。
1、建立机构
可在就业指导中心下成立职业规划工作坊、创业者协会、创业培训中心等类似的机构,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进行成才辅导与教育,为学生提供更深入和系统、个性化的生涯辅导,形成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的创业系统,哟小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2、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就业观念,而创业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3、营造创业氛围
高职院校要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创业分氛围,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业精神,具体说来:
(1)培养自信心;
(2)培养积极的处事态度,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严谨的工作作风;
(3)培养社会责任感;
(4)竞争意识和竞争精神,敢于超越别人,具有争取成功的勇气;
(5)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愈挫愈勇、愈挫愈奋、敢为人先的精神。
4、讲座或论坛
学校邀请行业代表讲授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相关职业、行业、或特定公司企业文化的了解。讲座和论坛也是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的主要途径,借助这种途径开展职业指导不仅在内容上进行了拓展,同时还包括了就业技巧和政策,职业、行业发展的动态。
四 结束语
职业指导在高职院校还是新生事物,职业指导工作仍处于借鉴阶段。中国有自己特定的国情,在经济发展阶段、文化理念以及制度运行的环境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职业指导并非单纯的技能指导,而是需要深厚的理论支撑。单从这一点看,职业指导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劳动和社会保障培训就业司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05.[2] 卜欣欣,陆爱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3] 周锦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思路[J].江苏高教,2005.(2)
第五篇:关于中职班主任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关于中职班主任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系到学生个人前途命运的大事,历来为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所关注。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成效,直接与学生的就业质量密切相关。2010年9月,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职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职业指导工作是中职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职业指导,也称就业指导,其工作任务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职业发展方向,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或升学。随着中职学校的扩招,中职毕业生就业人数不断攀升,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摆在各中职学校的突出位置,成为社会、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
班主任作为中职学校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处在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在参与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方面存在诸多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的积极作用,将能极大地推进毕业生就业。研究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是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对今后做好中职学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1.时间和精力充沛,有助于参与职业指导工作
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班主任都是由本校中、青年教师担任,其中有不少是“双师型”教师。他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知识背景较深厚,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且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无疑为参与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利于中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取得实效
班主任由于其工作本身的特点和要求,需经常深入学生群体中,与学生朝夕相处,管理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广大学生所信任。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相对与其他教师,也更和谐、亲密。班主任在对学生职业规划、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中,提出的有关意见和建议,比其他老师更具说服力,也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从而使中职生职业指导工作取得实效。
3.班主任能充分了解学生
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充分理解,有助于职业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班主任处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其工作不仅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学生的日常教育,基本上涵盖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此外,班级班主任的配备相对较固定,往往从学生进校到学生毕业,都是由同一个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比较长,通过日常深入细致的观察、谈话,对班上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性格特点、专长和劣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些信息资源是其他老师所不能具备的。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帮助每个学生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掌握就业相关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
4.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是对职业指导教育形式的补充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学校评估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对此,各中职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目前基本上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课程。课程多以授课和讲座的方式开展,形式相对单一。
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可以采取与上述不同的方式进行,这是由班主任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却能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能有效弥补职业指导形式单一的不足,对正规职业指导教育起良好的补充作用。其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充分依托班主任日常教育。通过召开主题讨论、班会、走访校友、经验交流等形式,为学生介绍国家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学校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本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等,使学生从入校后就高度重视就业,把就业作为在校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鼓励和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进行完美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成功就业奠定基础。第二,通过日常管理,充分利用奖励和惩罚手段,以已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为标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各类竞赛、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活动,增强就业竞争力。第三,班主任易于获取暂时未就业学生的有关信息及学生就业后的有关问题。学生与班主任联系较多,毕业后也如此。学生毕业后有什么问题,比较愿意询问班主任。这无疑为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提供了条件,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此外,不少班主任都是专业课教师,与行业的联系比较多,能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最新要求,这将对指导学生调整就业方向和重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当前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校未高度重视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各中职学校不仅成立了就业领导小组,还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处)等相关机构,配备了相应的就业指导专干,就业指导队伍已颇具规模。为此,不少学校忽略了各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未赋予班主任参与学生职业指导的相应权利和义务,使得部分班主任根本没有参与学生职业指导的意识,严重阻碍了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
2.对参与职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够
当前,中职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班主任也能意识到就业的重要性,但对参与职业指导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班级事务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工作并不属班主任的职责范围。有部分班主任认为,学校设有相应的就业机构并专门开设了相应的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不属于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范围,而是专职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尽管有些班主任认为职业指导是自己分内的事,但缺乏对职业指导的深层思考,简单地把职业指导等同于对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讲授求职技巧等,而忽略了对中职学生进行就业观念转变、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
3.缺乏必要的职业指导知识
由于缺乏职业指导知识,很多班主任难以胜任职业指导工作。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班主任多以兼职为主,由于自身工作的局限性,大部分都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基本停留在简单就业程序讲解及简单的求职技巧方面,不能依据个体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所学专业的限制,另一方面是有关就业知识的培训非常少。各中职学校每年职业指导方面的培训非常少,有机会的话也是优先安排就业管理部门的专职人员,由于班主任人数较多,基本没有接受培训的机会。
4.缺乏监督考核机制
目前,并不是所有中职学校都将班主任纳入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中。虽然有部分学校已考虑到了班主任在职业指导中的积极作用,但在具体操作中也只是做做口头文章而已,大多是在班主任会上提提而已,并没有明确的职责要求,也就没有考核方法,使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严重挫伤了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促进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1.学校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
随着“全员职业指导”的提出,加之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所处的特殊地位,班主任直接参与职业指导工作,越来越显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等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班主任这一现成的优势力量,把班主任纳入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中;大力支持和鼓励班主任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赋予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相应的权利和义;制定完善的班主任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职责,明确把职业指导列入班主任的工作范围之内;帮助班主任摆正位置,树立参与职业指导工作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参与职业指导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强调职业指导工作的全程性,使职业指导工作能面向每个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
2.加大对班主任职业指导的培训工作
做好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关键在于,掌握多少职业指导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因此,学校在加大对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应注重班主任职业指导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班主任的职业指导水平。具体方式有参加研讨会及聆听行业专家讲座、参加职业指导资格培训、到知名学校参观学习、就业市场考察、参加社会各行业的活动等,各学校可依据本校的实情选择相关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应涉及国家的就业方针和就业形势、行业需求状况、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如何创业及相关求职技巧等,使班主任在做学生工作时,能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整个在校学习、生活能力和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职业指导能贯穿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真正取得实效。
3.建立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的考核激励机制
在赋予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的职责时,应积极探索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检查、考核和激励制度,充分调动班主任参与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要把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学生就业状况纳入班主任考核指标体系中,将毕业生就业的面试录用率、推荐上岗率、岗位稳定率和用人单位的辞退率等指标,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对在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班主任,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广大班主任广泛参与职业指导工作。
总之,充分发挥班主任参与职业指导的积极作用,可以克服职业指导作为“走进职业前的就业指导”现象,不断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中职生的就业能力,推进毕业生就业,达到人职匹配,真正培养出社会适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