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时间:2019-05-12 12:1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第一篇: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在汽车制造业的广泛应用,汽车工业发展迅速,高档、豪华、环保汽车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使用到先进的自动控制、智能控制、电子技术等高薪技术。这就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能力、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论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关键词: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技能

汽车诞生以来,汽车维修业就一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目前,汽车维修业已经成为交通运输业中不可缺少的服务性分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广泛应用,对汽车维修人员的工作方法和内容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对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定位,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汽车维修人才。

一、我国汽车维修的现状

(一)汽车维修业的现状

1、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就在运输车辆中普遍实行定期维护、计划修理的制度。对车辆的定期保养和维护及按计划对汽车进行整车大修、中修、小修,在保持车辆技术状况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汽车维修缺乏经济性和科学性。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检测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维修也开始实行“预防为主、强制维护、定期检测、视情修理”的维修制度,取消了原来的大修和汽车保养,只保留了汽车基本的小修,一、二级维护等。同时,很多满足车主个性化需求的项目如4S店、国际汽车服务中心、快修店、大品牌连锁店、汽车装饰中心、美容中心、汽车百货等也应运而生,汽车的服务内容也扩大,比如报牌、售车、理赔、年检、贴膜、空调、导航、音响、巡航、防盗、美容、雷达、饰品等。

(二)我国维修行业人才的现状

1、技能型人才紧缺。我国维修行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素质比较低,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初级人才已成饱和状态,而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尤其是掌握现代技术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紧缺。我国汽车数量以每年13%的速度增加,相应的,汽车

维修业从业人员在两年内需要80万,而大多数从业从业技能不高,需要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因此,我国的技能型人才短缺。

2、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我国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汽车维修人才的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不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5%,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7%。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行业内专家群的知识需要更新,新的维修专家群尚未形成,真正具有诊断汽车故障能力的技术人员不足1/5,不能满足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要求。

二、现代汽车维修的特征

(一)采用高科技汽车检测设备和仪器进行维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在维修设备和工具上也取得了较大突破,不再仅仅使用机具类设备,解码器、四轮定位仪、汽车专用电表、汽车专用示波器、尾气测试仪、发动机分析仪、电脑动平衡机等广泛使用,而这些先进的检测设备是高科技化的产品,是计算机技术、电子检测技术的高级集成产物。维修人员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相应外语,掌握先进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这些高科技的现代汽车检测设备大大提高了现代汽车维修的科技含量。

(二)电子化装置使修理对象发生变化

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汽车的科技化程度,电控单元件控制着系统的总成,系统包括:电子悬挂系统、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动力转向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加速滑动调整系统、自动巡航系统、SRS安全气囊系统、TCS动力牵引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自我诊断系统等。因为电控单元有自我诊断功能,它可以记录汽车出现的故障,并储存到电控单元存储器中。通过解码器从电控单元存储器中读出存储的故障代码,确定故障位置并提供解决故障问题的帮助。汽车电子化的发展促进了汽车性能划时代的进步,但也给汽车维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汽车维修技术无法满足汽车的需求。(三)要求维修人员具有更高的素质

汽车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要求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在掌握扎实的汽车专业理论下,熟练掌握各种汽车检测仪器与设备的知识,通晓外语,熟练的进行Internet查询汽车维修资料和使用电脑对汽车进行分析,通过对故障的准确判断和熟练排

除,以最短的工时、最低的成本排除汽车故障。

三、我国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汽车维修人才的实践技能不强。汽车维修是个实际动手能力很强的工作,这要求维修人员不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需要维修人员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但是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人员的实践能力不强,一方面因为汽车维修领域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出很快,实践能力和教学经验不够,懂教学和企业前沿技术的教师队伍缺乏,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汽车维修技能的指导;另一方面,学校资金不足,难以获得企业的支持,实训场地设备不完善不先进,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跟不上企业潮流。

2、学校企业信息不对称。我国的汽车企业参与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校在进行方案制定、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等环节上缺乏汽车的先进理念、前沿技术、岗位资质等要求,没有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工学合作,使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没有针对性,学校的维修人员接受的技能和知识教育滞后,培养的人才素质不高,很难达到企业的标准。学生毕业就业时,发现学习内容单一,自己学习的知识太过片面,或者离开单位重新学习,或者适应现状勉强工作,对用人单位造成人员不稳定等影响。

四、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一)改革传统教学体系,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计划

针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教学内容更新较慢的状态,通过改变教学观念,加快对汽车维修专业的调整,制定适合汽车维修需要的教学计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素质、能力相互结合,重新整合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并经过汽车方面的专家讨论决定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和结构。人才培养计划要把培养能力、传授知识、提高素质有机结合,把教学的实践活动和理论学习相结合,把课外教学、课内教学相结合,把业务培养和思想教育相结合,重新整合课程体系,对课程的设置要注意知识的层次性和衔接,注意素质教育的实施。

2、在进行理论教育下,加强实践能力教育。在对维修人员的教育中,要使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理论知识要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科学合理的结合,突出专业知识的特色,专业知识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机构的调整发展,使学生掌

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学校要及时根据市场需要调节专业知识的教育,满足市场需要;要强调实践能力,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维修汽车的技能。

3、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职业资格证书是当今社会学生择业的有效凭证,学生通过考取钣金工、钳工、驾照、汽车维修工等资格证书,提高实践能力。

(二)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汽车走入普通家庭,同时,国外高级轿车和先进技术大量引入,市场上更需要懂技术、能销售、善管理、会维修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因此,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维修工人,从事汽车的驾驶、检测、装配和维修,适应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新需要。

1、在培养目标中,加大高新技术方面的教育。在新时期,汽车行业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新的产品和技术不断开发,这给汽车运用和维修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要及时给维修人员补充新的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2、实践教学中要以先进的轿车为教学车型,因为轿车是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导车型,在市场中所占份额比较大,而我国的教学模式相对滞后,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先进的轿车为教学车型,符合培养目标,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3、培养维修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素质教育,可对专业维修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说,要求他们在会基本维修能力的基础上,具有汽车的销售能力和汽车驾驶能力。总之,通过全面的素质教育,提高人才质量。

(三)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

就目前来说,汽车专业的老师一般都毕业于普通院校,缺乏现场经验和实践能力,实践技能也不高。学校应该组织老师去汽车维修厂进行实践,掌握维修技术,同时,汽车技术发展迅速,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教师也应该通过不断的学校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新技术,通过参加汽车学术交流和学生会议,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学习也要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有效的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四)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学方法

我国目前对汽车人才的教育都是以讲授型为主,在教法上比较传统,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有些专业课的时间内容比较强,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电化教学、实物教学”,把枯燥无味又难以理解的内容,用直观、形象、真实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在实践性课程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加强教材建设的改革,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高职教育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也是实施教育计划的关键,因为汽车工业技术发展迅速,传统的教材难以满足当今教学的需要,而教材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要把新技术、新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但是很难选择适合的教材。所以,要加强教材建设,选择适合汽车维修专业高职教学的需要的教材,也可选择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根据现实需求编写适合高职特点的教材。结语:

针对我国汽车维修特征的要求,应该确定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行业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大高薪技术在培养目标中的比例,加大高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力度,突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保证人才培养素质的职业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提供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参考文献:

[1]仝丹娜.浅析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P的最优定位[J].职教论坛,2009,(下):33-34 [2]秦东方.汽车4S店如何参与汽车用品市场竞争[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8,4:89.[3]解析中国汽车维修业发展状况与技校人才培养问题[R].北京: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9.[4]李云芳.加强汽车运用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J].汽车与配件,2008(44):34-35.[5]达海.T-TEP模式与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 J].职业技术教育, 2009(30):32-33.

第二篇:汽车维修企业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

汽车维修企业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

汽车后市场的主要经营模式分两大类 一是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汽车连锁服务品牌,二是以欧洲为代表的4S 品牌服务体系。

汽车 4S 店的特点主要有品牌专一性,技术专业性,配件配套性。其优点是技术专业,给人信任,在特定时期有其生存的空间。但 4S 店具有明显的垄断性质,在美国和日本 是违法的(我国也刚刚推出反垄断法)在欧洲 4S 店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萎缩和退,出市场。我国现有的汽车服务体系己逐步形成大型汽车维修企业、4S 店、大量自生自灭的 路边店和以及刚起步的品牌专业汽车后市场服务连锁店共存的局面。美国的汽车后市场企业按经营模式主要有品牌连锁服务模式和主流车型的 4S 模式 和事故维修中心(即路边快修店)三种类型。其中美国的汽车连锁服务发展非常迅速,仅 NAPA、AUTOZONE 和 PEPBOYS 三家汽配连锁经营企业,其配件销量占据美国汽配市场 70%的份额。以汽车专业维修、快速养护为主的汽车养护中心和以事故车维修、保险理 赔及紧急事故处理为主的事故车维修中心是美国汽车连锁服务的两种重要业态,也是当 今美国汽车服务业的主流。来源:汽车坐垫 http://

第三篇: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1998 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简介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

(1)培养目标和规格;

(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2]和方法)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但时至今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依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困惑及其改革创新的出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应有的服务。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及其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有人才培养,就有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我国高校、学界及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并讨论人才培养模式,则是近2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事。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中,其内容是关于如何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也有一些高校和实践工作者继续讨论医学及经济学等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但都未明晰何为“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内涵的把握较为模糊。由于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理论工作者也逐步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试图界定其内涵。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首次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界定,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做出直接表述,是在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周远清);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钟秉林);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龚怡祖);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刘红梅,张晓松)等等。这些观点有一些相同的含义,即基本上都是指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方式。但也存在着分歧:在培养模式的指向上,存在强调培养目标还是强调素质结构的差异;在培养模式的属性上,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是一种静态的“方式”,而有的则认为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更多的学者认为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上,少数学者认为包括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一些学者则把人才培养模式限定在“教学活动”中,此外,更多的则持中间立场。

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限定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泛化到高校的整个管理层面;它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是静态的样式与动态机制的统一体。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它涉及到了教育的全过程,远远超出教学的范畴。但人才培养的过程又不是毫无边际的,在现代大学中,有许多与人才培养无直接关系的管理活动,如后勤管理、大学科技园管理等。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的结合,但这个结合又不是一个呆板的组织样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强调运行过程的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理论与实践的接壤处。人才培养模式要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理想人才的培养之道,是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但它又不是具体的技术技巧或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它是一个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体,又是一个诸多环节相互交织的动态组织。这其中涉及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如素质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第二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我们主要探讨第二层次即高校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困惑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亟待改革。但是,改革的进程却又面临着诸多束缚、制约及困境。1.理念的束缚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只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才有意义,甚至可以说才有人才培养模式可言。否则,就只能是一些教育要素毫无章法的拼凑。

在高等学校中,教育思想表现为“大学的理念”。大学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束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办学理念的惯性束缚。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直接管理、封闭与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中,高校没有自主性可言,按照政府的规定办学,难以形成自身的理念。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制度已有变化,但思想却依然表现出极大的惯性和惰性,一些高校只是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重视规模扩大而忽略理念提升,没有探索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以至于跟风似的人云亦云。第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兴办学理念缺位。现代社会,科技革命更加迅猛,全球化更加明显,信息流动更加迅速……身处这样的社会中,高校需进行相应的变革,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突出人才的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及全面素质,但是,不少高校却没有及时变革自我,特别是在理念层面。目前高等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学术自由、国际化、通识教育等理念。而多样化、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等理念,则基本上停留在学界,还没有被高校很好地付诸实施。

第三,缺乏对高校教学整体改革的理性思考。长期以来,高校缺乏战略思考,缺乏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大学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才,没有很好地、系统地进行思考。高校似乎在忙忙碌碌办学,但真正如何办学,如何育人,育人的体系如何建立健全,如何真正引导教师的长远发展并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的创新,如何真正满足师生的旨趣,这些问题都没有去进行认真的规划设计。现在形成了一个怪圈,受评价、资源因素的影响太大,高校围着政府转、教师围着领导转等怪现象愈演愈烈,反倒把真正的育人根本任务置于不起眼的位置。

由于理念的制约和困惑,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者呈现出趋同化,没有与自身的条件、定位相结合;或者纷纷把各种“好的”词汇都拉进来,进而组合成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毫无主导思想,甚至各思想之间还是相互冲突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能是一些被悬置的装饰,而不可能被很好地付诸实施。2.制度的羁绊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制约是制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内部权力的失衡与错位。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已经有了较大的权力。可是,高校内部却存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不平衡。目前多数高校依然按照行政管理的思维和模式管理大学,按照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大学的内部构造。学校多数事务也都由“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各教学单位基本上都是在遵循行政部门的安排和要求运行。行政权力还通过隐蔽的方式,带着面纱以虚化学术权力。如我国大学,像西方大学一样,也成立了校级学术委员会,以决定学校的学术事务。可是,其组成人员多数是由学校、院系以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很少有“布衣教授”参与,他们更多地是从行政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忽视了学术考量,虚置了学术权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学术事务,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但是,学术权力的缺失,阻碍了教师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只能流于形式。

二是高校评估制度不完善。对教学和科研的评价失衡,对科研的评价具体、实在,而对教学的评价则空洞、不具体。目前,我国对于高校的评估以政府主导的行政性评估为主。行政性评估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学科评估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但基本上与教学模式的改进无多大相关;对于“真正的教学”的评价指标则不具体,对改善大学内部教学的影响有限。另外,教学评价还存在单一化、数量化的倾向,忽视了教学特色、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评估。

学术权力的不足弱化了教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和能力;高校评估制度的单一化,使得高校容易采取趋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评估的数量化则导致各校普遍重视科研,而忽视难以测量的教学,更容易忽视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3.资源的约束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有不少的高校提出了诸多新的培养模式。可是,它们往往陷入表面化、口号化,或者仅仅是培养模式要素的局部改变,而不是整体变革。这与人们对于培养模式理解的偏差有关,与制度的束缚有关,同时也与教育资源的匮乏相关: 首先表现为教育经费不足。教学改革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自1998年始,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高校规模迅速膨胀,而高校所能获取的资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以至于高校普遍负债运行。即使获得了一些贷款,也主要用来购置校园、修建“大楼”、增添设备,而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经费则很少。

其次表现为师资建设较弱。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受思想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影响与制约,教师真正投入教学,潜心教学改革,真正研究教育教学这门“大学问”的不多。教师没有从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外动力和内驱力。从外部来讲,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重显性成果。科研硬指标,教学软指标。科研成果容易测量,产出也立竿见影,而教学的好坏则难以评价,况且育人的周期本身就长,人才要真正到社会上发挥作用也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而且还会受到很多动态因素的影响。这导致教师觉得教学改革的推动似乎应该是高校领导的事,是教务处、人事处的事,自己没有能力推动教学改革,投入与回报也不成比例,得不偿失。从内驱力来讲,教师似乎对教学没有足够的热情,教学成为了例行公事,而不是自己神圣的职责。做不做改革,是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好像激励与约束的机制都失效、失灵了。所以,教师能上课堂、能讲课好像都了不起了,至于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学问题,从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出发,注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发展则似乎是一种奢望。

再次表现为课程资源不足。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成长的载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本条件。可是我国高校的课程却存在严重的不足。中国大学在课程广泛性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北大和清华,但都仅在3000门左右。而美国多数高等学校都几乎达到人均一门(次)课程。即5000人规模的本科院校要开设5000门(次)左右的课程。资源不足对于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虽然与政府的评价及社会其他因素有很大关系,需要政府与社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但是,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应勇于和善于承担起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体性责任。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并以此为最高追求,做好顶层设计,整体建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本,就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研究人才成长的条件,改善教育条件与教育环境。人才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有效的创造实践、内外因综合效应、竞争与合作、共生效应等等。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如活动与环境、竞争与合作、期望与激励等。高校要重视对这些复杂因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教育条件,创设理想的教育环境。研究人才成长的过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人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其培养方法也不同。人的发展除了具有阶段性之外,各类型人才、各层次人才的最佳发展年龄是不一样的;人的各项素质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关键期,等等。在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深入探索人才成长的这些规律,使人才培养有科学的依据。

以学生为本,就要真正追寻学生的兴趣、特长,将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面对生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的特征,如何推动所有的学生走向成功,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观察,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眼睛“不亮”,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这是由于教育教学不符合他们的兴趣,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符合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教学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才能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继续建构自己的心理图式。不研究学生、不针对学生的教学是单向的、无意义的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做一个专家型教师,去探究、追寻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去激发学生的热情,推进个性化教育,师生共同建构学习的愿景,最终使得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高校教学要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此外,以学生为本,还要实现几个重大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单一课堂教学转向校内校外全方位育人;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等。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整体,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弄清楚理想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是不一样的。要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有不竭的动力。新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制定后,还要与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找出改革的重点、难点,并积极实施新的培养模式。

2.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多方协商的结果,政府以及学校行政权力影响过大,而教师、学生及社会组织没有机会参与。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则须建立社会、教师及学生和高校多方协商的机制。

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方向性。现代大学,已经走出象牙塔而融入了社会,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身处社会中心的高校,必然要采取一种“社会需求导向”的发展模式,改变社会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过程中缺位的现象。这就需要完善我国社会用人需求的信息系统,因为“我国人才市场反映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十分薄弱,统计指标与数据长期处于粗放状态”。对于高校而言,则要主动地联系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社会中介等,获取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并及时把社会需求的预测反映到人才培养模式中。

确立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理应是人才培养模式决策与设计的重要参与者。可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教务处统筹规划、各院系教学领导具体设计的。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往往没有机会参与,而只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者。要改变这种自上而下的路径,确立教师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在考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征求教师的建议,也可以由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学校加以汇总并对照社会需求,形成较为合适的模式。

赋予学生改革的话语权。传统的观点认为,学生是高等学校智力不成熟的过客,不能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可是,学生是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学校的“产品”,而这种“产品”是自己生产自己。学生应该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自己的评价权、选择权。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赋予他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上的话语权。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制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更要调查一下毕业生对它的评价,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各方的利益都能得以表达,所培养的人才也就更接近于人们的期望,人才培养模式也就较为理想了。

3.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奠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物质基础

高校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资源不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在资源缺口不能迅速解决的情况下,整合与优化资源是一条理想的路径。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目前我国高校内部,跨院系、跨层次的课程共享率低。学生的选修,基本上还限定在本院系。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资源共享的比例就更加微乎其微了。至于高校之间,我国已经建立的一些大学区,但除了图书资料及部分选修课有共享之外,包括课程在内的其他方面的共享没有什么进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整合校内的课程资源,打破门户之别,学校统筹安排,营造共享文化,加强共享管理,改进共享技术,解决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收益等利益之争。对于高校间,则要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主牵头而成立的开放教育资源联盟便使很多高校在网络上共享了教育资源,我国政府通过网络也在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除了网络资源外,利用地域优势,实现校际资源共享空间很大,充分利用别校的优势专业、优势课程,本校学生既可受益,也可节省出盲目求全发展所花费的资源,以加强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

加强教师资源的共享。当前高校师资存在两种情况:第一,随着扩招的推进,高校纷纷出现了师资数量整体不足,且存在学科和地域的结构性差异。第二,师资素质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师资资源的共享,取长补短。在解决师资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上,杭州的做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2005年开始,依照《下沙高教园区师资互聘管理办法》,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开始实施师资互聘。即使是一所高校内部,也可以整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发挥教师队伍集体的力量。高校内部,还可以实现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发展。通过科研内容积极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及时转化、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学问题与科研问题的双向延伸等,都能促进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柔性、多元发展。对于师资总体数量及师资素质而言,则可以积极引进政府、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教师数量,同时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加强教学设施的共享。目前,高校内部各院系的教学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其他各教学单位一般不能使用,这导致了很多教学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除了院系间资源的共享外,还要加强对产业界设施的利用,开展更多的富于成效的、深度的合作。

第四篇:人才培养模式(本站推荐)

学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依托校企合作开放性办学平台(包括研究院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办学实践出发, 经概括、归纳、综合,形成“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的“2366”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双主体”即以学校和企业为两个实施主体。

“三段式”即将整个人才培养期划分为“以验带学”、“以训促学”和“以习强学”三个阶段,达到“练与教、做与学、导与做”的三合一。

其中,“以验带学”阶段,主要在学校进行实施,辅以新生入学后的企业参观学习,对专业基础和公共基础课程采用验证性、应用性实验方式,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在实验中来熟练基本技能,掌握基础性知识,实现“练中教、教中练”合一。

“以训促学”阶段,主要在学校和合作企业双重环境进行实施,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采用实用性、综合性项目载体,以专兼教师为主,在教学模拟生产性实训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现“做中学,学中教”合一。

“以习强学”阶段,主要在学校进行实施,以生产性任务为载体,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在企业的轮岗实习、顶岗实习中,强化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就业能力培养,实现“做中导、导中做”合一。

“六步骤”即依据三年学制中的六个学期为实施节点,以实践教学组织实施为主线,细分为参观体验、基础训练、专项实训、综合实训、轮岗见习、顶岗实习六个步骤环节。

“六递进”即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对应“六步骤”实践操作过程,将职业能力培养设计成由低到高的递进层次,形成集认知能力、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初级或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中级或高级技能于一体的目标培养体系。

专业“2366”人才培养模式图见下图所示。

专业“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图

培养模式:一条主线、三个体系、五段循环,简称“135”模式,即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线,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内化素质教学体系,实施“五段循环”(见图“135”模式)

图 “135”模式

一是“优化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中注意实践教学必须掌握的知识、需要引用的结论。

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注重实验课程、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使之与理论教学大致相当,构建基本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系统应用实训、岗位适应实训等五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内化素质教学体系”,即通过德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养成,使学生在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基础上,具有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同时又将德育、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职业规划课程模块纳入课程体系,如学校将拓展培训、学生技能比武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并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遵循学校“一条主线、三个体系、五段循环”的“135”模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对学校各专业及对应岗位群的需求调研、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论证,制定了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培养中等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五篇:人才培养模式

8、十七大对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如何阐述的?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与运行方式,它们在实现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确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上分析,它规定了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的方向,同时也制约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从外延上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或者说要素。如果说培养目标是导向性要素。那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就是实质性要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凭借性要素。

下载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简单说就是人才的培......

    汽车维修专题

    汽车生病八大先兆 汽车出现故障之前会有一定的征兆,车友平时多细心观察,以免发生事故。 1.无论汽车的速度快慢,方向盘总是不停地震动。2.在直路行驶时,要经常转动方向盘才能保持......

    理解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学院办学思想和定位,积极探素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按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专业教师与技师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能算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它回答高职......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钟庚宪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校园文......

    关于福州汽车维修企业经营模式的问卷调查

    关于福州汽车维修企业经营模式的问卷调查 你好!我们是09级的学生,我们这次就关于福州汽车维修企业经营模式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希望您能腾出点时间接受我们的访问调查。谢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