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19-05-12 11:4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钟庚宪

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模式深化。继续实践“基地+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拓宽学校的教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积极探索适应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配套推进改革。

专业拓展。服务产业、对接重大工程、面向工业园区,探索建立学校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联动机制,提高学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性。重点支持建设几个优势专业,带动专业群的整体发展。探索非遗专业开设。

体系重构。面向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工作流程以及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探索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途径和方式,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衔接,将应知、应会部分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纳入专业培养方案。

基础强化。以凸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完善实训教学的体系化建设,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进一步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与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与评价,把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文化融通。在校内建设企业形象展示阵地等宣传平台,将合作企业的文化理念融入教学区域环境中,推进学校文化、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在校园内的交流融通。开展企业文化大讲堂,将企业专家领导等“请进来”传递文化、传授技能、传播希望,让学生“走出去”体验职业氛围、体会职场工作、体察一线劳动。进一步规划实训管理,挖掘实训资源,以企业要求设置实训岗位,打造车间人才整体培养的模式。

第二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河南大学

近年来,河南大学牢固树立“本科教学是中心,人才培养是使命,教学质量是生命,制度建设是保障”的理念,紧紧围绕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规划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纲要》精神和河南省政府颁布的《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河南大学确立了“一条主线、两大突破、五大战略”的发展思路: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主线,努力实现核心竞争力和服务中原崛起能力的重大突破,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强校、人才兴校、开放带动、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把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首要发展战略来实施,并先后研究制定了《河南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河南大学人才培养规划》等系列规划,把“质量立校”战略落实到了具体的规划之中。

(二)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启动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制定了《河南大学关于修订本科学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征求意见稿)》,对2007年出台的《河南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确立了培养立足河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需求,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面体现素质教育,构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整体优化、内容整合、资源共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坚持能力为重、注重创新,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本次修订的基本原则。

(三)科学制定“质量工程”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完善国家、省、校三级互动的“质量工程”建设体系,充分发挥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质量工程”项目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河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优质工程建设方案》,把我校“优质工程”分为“本科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培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本科专业整合与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分级建设”、“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出版资助”、“双语教学改革”、“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10大项目和若干子项目。以项目立项方式进行“质量工程”建设,旨在通过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优质工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快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步伐。

二、深化改革,推进科学发展

(一)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我校坚持质量立校战略,依托省部共建平台,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具体包含如下内容:做好顶层设计,科学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颁布《河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优质工程建设方案》,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开展全校性的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活动,引导教师潜心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建设步伐;认真做好“名家讲坛”,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理实验班成效显著,地学、经济学试验班有序开展;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平台;加强省部合作,开展“科学思维 科学方法”的项目研究、学术研讨,为创新人才培养注入了活力与动力。

(二)开展教学质量评选活动

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夯实本科教学的质量基础,必须营造全校关心教学、教师倾心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科研渗透教学的浓郁氛围。我校出台了《河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试行)》,在2009年9月-2011年7月间,每年划拨专项经费80万元,举行了两届教学质量竞赛活动。竞赛活动设立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分别奖励5000元、2500元、1500元,对在教学质量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20多个个先进集体、600余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以省部共建为平台,以教学质量竞赛为抓手,表彰在本科教学改革和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充分调动了全校各教学单位和教职工投身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校师生牢固树立了“全校服务教学、全员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三)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探索一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之路,我校于2005年秋季成立河南大学文理实验班。该实验班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需求,按照新的培养模式和方案,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齐全的优势和良好的教学资源,突出基础、能力、素质、创新四要素的全面培养,造就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勇创新的一流本科毕业生,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不断努力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抓好文理实验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完善文理实验班学生素质档案,已选拔五届近400名学生到文理实验班学习。2010年,相继又设立了经济学、地学实验班,采取得力措施,与特种功能材料、生物逆境重点实验室建立“导师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创新活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充分发挥两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专业、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加快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步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

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三、搭建平台,提升综合素质

(一)认真做好“名家讲坛”

为充分挖掘河南大学自身的优质教师资源,充分发挥河南大学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优势,加强文理之间的渗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开设了“名家讲坛”。“名家讲坛”是我校充分利用名校文化资源、名师优势的有益尝试。“名家讲坛”开设6年来,《百家讲坛》长期签约主讲人王立群、历史文化研究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朱绍侯、在学术界最先提出“中原崛起”、“中原城市群”建设理念的耿明斋等教授,多次在名家讲坛为同学们作报告,每年受益的学生达11000人次,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被媒体盛赞为“高校版”《百家讲坛》。

(二)大力实施创新计划

为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与学术实践活动,学校设立了河南大学本科生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取得较大创新成果的优秀在校本科学生。同时,为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兴趣,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在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按照“统一组织、鼓励创新、强化过程、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实施“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力推动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切实加强本科实验班办学模式研究和实践,加强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为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校对立项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项目所在学院为每个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配备2-3名指导教师,对项目实施进行指导。到目前为止,已经立

项200余项,参与项目学生达4000多人次,学生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社团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始终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创设条件,为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搭建了广阔平台。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创新活动,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文化竞赛活动。2009年以来,我校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全国大学生运动会、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如2009年我校学生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名,二等奖两名等等。在2011年国际数学建模竞赛(MCM)中,我校首次参加,派出两支代表队的参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由河南大学史凡、袁明清等14名同学组成的团队代表河南省在2011香港模拟联合国大会上获得了最高奖项——最佳立场文件奖。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四)实施对外开放办学

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环境,不断拓宽对外交流渠道,重点支持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深化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合作关系,建立良性持久的合作机制,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培训。设立学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资助学生出国(境)学习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新的合作空间,扩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了国际教育学院和欧亚国际学院,与国(境)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效利用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国际化水平。为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学校加快国际学院(郑州)建设步伐,联手世界知名高校,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竞争,提高国际合作办学能力,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第三篇: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1998 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简介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

(1)培养目标和规格;

(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2]和方法)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但时至今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依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困惑及其改革创新的出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应有的服务。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及其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有人才培养,就有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我国高校、学界及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并讨论人才培养模式,则是近2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事。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中,其内容是关于如何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也有一些高校和实践工作者继续讨论医学及经济学等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但都未明晰何为“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内涵的把握较为模糊。由于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理论工作者也逐步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试图界定其内涵。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首次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界定,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做出直接表述,是在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周远清);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钟秉林);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龚怡祖);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刘红梅,张晓松)等等。这些观点有一些相同的含义,即基本上都是指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方式。但也存在着分歧:在培养模式的指向上,存在强调培养目标还是强调素质结构的差异;在培养模式的属性上,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是一种静态的“方式”,而有的则认为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更多的学者认为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上,少数学者认为包括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一些学者则把人才培养模式限定在“教学活动”中,此外,更多的则持中间立场。

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限定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泛化到高校的整个管理层面;它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是静态的样式与动态机制的统一体。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它涉及到了教育的全过程,远远超出教学的范畴。但人才培养的过程又不是毫无边际的,在现代大学中,有许多与人才培养无直接关系的管理活动,如后勤管理、大学科技园管理等。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的结合,但这个结合又不是一个呆板的组织样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强调运行过程的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理论与实践的接壤处。人才培养模式要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理想人才的培养之道,是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但它又不是具体的技术技巧或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它是一个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体,又是一个诸多环节相互交织的动态组织。这其中涉及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如素质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第二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我们主要探讨第二层次即高校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困惑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亟待改革。但是,改革的进程却又面临着诸多束缚、制约及困境。1.理念的束缚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只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才有意义,甚至可以说才有人才培养模式可言。否则,就只能是一些教育要素毫无章法的拼凑。

在高等学校中,教育思想表现为“大学的理念”。大学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束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办学理念的惯性束缚。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直接管理、封闭与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中,高校没有自主性可言,按照政府的规定办学,难以形成自身的理念。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制度已有变化,但思想却依然表现出极大的惯性和惰性,一些高校只是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重视规模扩大而忽略理念提升,没有探索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以至于跟风似的人云亦云。第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兴办学理念缺位。现代社会,科技革命更加迅猛,全球化更加明显,信息流动更加迅速……身处这样的社会中,高校需进行相应的变革,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突出人才的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及全面素质,但是,不少高校却没有及时变革自我,特别是在理念层面。目前高等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学术自由、国际化、通识教育等理念。而多样化、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等理念,则基本上停留在学界,还没有被高校很好地付诸实施。

第三,缺乏对高校教学整体改革的理性思考。长期以来,高校缺乏战略思考,缺乏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大学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才,没有很好地、系统地进行思考。高校似乎在忙忙碌碌办学,但真正如何办学,如何育人,育人的体系如何建立健全,如何真正引导教师的长远发展并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的创新,如何真正满足师生的旨趣,这些问题都没有去进行认真的规划设计。现在形成了一个怪圈,受评价、资源因素的影响太大,高校围着政府转、教师围着领导转等怪现象愈演愈烈,反倒把真正的育人根本任务置于不起眼的位置。

由于理念的制约和困惑,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者呈现出趋同化,没有与自身的条件、定位相结合;或者纷纷把各种“好的”词汇都拉进来,进而组合成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毫无主导思想,甚至各思想之间还是相互冲突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能是一些被悬置的装饰,而不可能被很好地付诸实施。2.制度的羁绊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制约是制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内部权力的失衡与错位。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已经有了较大的权力。可是,高校内部却存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不平衡。目前多数高校依然按照行政管理的思维和模式管理大学,按照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大学的内部构造。学校多数事务也都由“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各教学单位基本上都是在遵循行政部门的安排和要求运行。行政权力还通过隐蔽的方式,带着面纱以虚化学术权力。如我国大学,像西方大学一样,也成立了校级学术委员会,以决定学校的学术事务。可是,其组成人员多数是由学校、院系以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很少有“布衣教授”参与,他们更多地是从行政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忽视了学术考量,虚置了学术权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学术事务,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但是,学术权力的缺失,阻碍了教师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只能流于形式。

二是高校评估制度不完善。对教学和科研的评价失衡,对科研的评价具体、实在,而对教学的评价则空洞、不具体。目前,我国对于高校的评估以政府主导的行政性评估为主。行政性评估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学科评估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但基本上与教学模式的改进无多大相关;对于“真正的教学”的评价指标则不具体,对改善大学内部教学的影响有限。另外,教学评价还存在单一化、数量化的倾向,忽视了教学特色、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评估。

学术权力的不足弱化了教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和能力;高校评估制度的单一化,使得高校容易采取趋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评估的数量化则导致各校普遍重视科研,而忽视难以测量的教学,更容易忽视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3.资源的约束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有不少的高校提出了诸多新的培养模式。可是,它们往往陷入表面化、口号化,或者仅仅是培养模式要素的局部改变,而不是整体变革。这与人们对于培养模式理解的偏差有关,与制度的束缚有关,同时也与教育资源的匮乏相关: 首先表现为教育经费不足。教学改革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自1998年始,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高校规模迅速膨胀,而高校所能获取的资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以至于高校普遍负债运行。即使获得了一些贷款,也主要用来购置校园、修建“大楼”、增添设备,而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经费则很少。

其次表现为师资建设较弱。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受思想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影响与制约,教师真正投入教学,潜心教学改革,真正研究教育教学这门“大学问”的不多。教师没有从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外动力和内驱力。从外部来讲,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重显性成果。科研硬指标,教学软指标。科研成果容易测量,产出也立竿见影,而教学的好坏则难以评价,况且育人的周期本身就长,人才要真正到社会上发挥作用也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而且还会受到很多动态因素的影响。这导致教师觉得教学改革的推动似乎应该是高校领导的事,是教务处、人事处的事,自己没有能力推动教学改革,投入与回报也不成比例,得不偿失。从内驱力来讲,教师似乎对教学没有足够的热情,教学成为了例行公事,而不是自己神圣的职责。做不做改革,是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好像激励与约束的机制都失效、失灵了。所以,教师能上课堂、能讲课好像都了不起了,至于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学问题,从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出发,注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发展则似乎是一种奢望。

再次表现为课程资源不足。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成长的载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本条件。可是我国高校的课程却存在严重的不足。中国大学在课程广泛性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北大和清华,但都仅在3000门左右。而美国多数高等学校都几乎达到人均一门(次)课程。即5000人规模的本科院校要开设5000门(次)左右的课程。资源不足对于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虽然与政府的评价及社会其他因素有很大关系,需要政府与社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但是,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应勇于和善于承担起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体性责任。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并以此为最高追求,做好顶层设计,整体建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本,就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研究人才成长的条件,改善教育条件与教育环境。人才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有效的创造实践、内外因综合效应、竞争与合作、共生效应等等。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如活动与环境、竞争与合作、期望与激励等。高校要重视对这些复杂因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教育条件,创设理想的教育环境。研究人才成长的过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人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其培养方法也不同。人的发展除了具有阶段性之外,各类型人才、各层次人才的最佳发展年龄是不一样的;人的各项素质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关键期,等等。在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深入探索人才成长的这些规律,使人才培养有科学的依据。

以学生为本,就要真正追寻学生的兴趣、特长,将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面对生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的特征,如何推动所有的学生走向成功,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观察,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眼睛“不亮”,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这是由于教育教学不符合他们的兴趣,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符合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教学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才能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继续建构自己的心理图式。不研究学生、不针对学生的教学是单向的、无意义的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做一个专家型教师,去探究、追寻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去激发学生的热情,推进个性化教育,师生共同建构学习的愿景,最终使得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高校教学要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此外,以学生为本,还要实现几个重大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单一课堂教学转向校内校外全方位育人;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等。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整体,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弄清楚理想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是不一样的。要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有不竭的动力。新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制定后,还要与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找出改革的重点、难点,并积极实施新的培养模式。

2.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多方协商的结果,政府以及学校行政权力影响过大,而教师、学生及社会组织没有机会参与。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则须建立社会、教师及学生和高校多方协商的机制。

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方向性。现代大学,已经走出象牙塔而融入了社会,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身处社会中心的高校,必然要采取一种“社会需求导向”的发展模式,改变社会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过程中缺位的现象。这就需要完善我国社会用人需求的信息系统,因为“我国人才市场反映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十分薄弱,统计指标与数据长期处于粗放状态”。对于高校而言,则要主动地联系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社会中介等,获取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并及时把社会需求的预测反映到人才培养模式中。

确立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理应是人才培养模式决策与设计的重要参与者。可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教务处统筹规划、各院系教学领导具体设计的。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往往没有机会参与,而只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者。要改变这种自上而下的路径,确立教师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在考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征求教师的建议,也可以由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学校加以汇总并对照社会需求,形成较为合适的模式。

赋予学生改革的话语权。传统的观点认为,学生是高等学校智力不成熟的过客,不能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可是,学生是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学校的“产品”,而这种“产品”是自己生产自己。学生应该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自己的评价权、选择权。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赋予他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上的话语权。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制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更要调查一下毕业生对它的评价,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各方的利益都能得以表达,所培养的人才也就更接近于人们的期望,人才培养模式也就较为理想了。

3.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奠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物质基础

高校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资源不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在资源缺口不能迅速解决的情况下,整合与优化资源是一条理想的路径。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目前我国高校内部,跨院系、跨层次的课程共享率低。学生的选修,基本上还限定在本院系。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资源共享的比例就更加微乎其微了。至于高校之间,我国已经建立的一些大学区,但除了图书资料及部分选修课有共享之外,包括课程在内的其他方面的共享没有什么进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整合校内的课程资源,打破门户之别,学校统筹安排,营造共享文化,加强共享管理,改进共享技术,解决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收益等利益之争。对于高校间,则要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主牵头而成立的开放教育资源联盟便使很多高校在网络上共享了教育资源,我国政府通过网络也在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除了网络资源外,利用地域优势,实现校际资源共享空间很大,充分利用别校的优势专业、优势课程,本校学生既可受益,也可节省出盲目求全发展所花费的资源,以加强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

加强教师资源的共享。当前高校师资存在两种情况:第一,随着扩招的推进,高校纷纷出现了师资数量整体不足,且存在学科和地域的结构性差异。第二,师资素质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师资资源的共享,取长补短。在解决师资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上,杭州的做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2005年开始,依照《下沙高教园区师资互聘管理办法》,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开始实施师资互聘。即使是一所高校内部,也可以整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发挥教师队伍集体的力量。高校内部,还可以实现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发展。通过科研内容积极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及时转化、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学问题与科研问题的双向延伸等,都能促进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柔性、多元发展。对于师资总体数量及师资素质而言,则可以积极引进政府、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教师数量,同时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加强教学设施的共享。目前,高校内部各院系的教学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其他各教学单位一般不能使用,这导致了很多教学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除了院系间资源的共享外,还要加强对产业界设施的利用,开展更多的富于成效的、深度的合作。

第四篇:人才培养模式(本站推荐)

学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依托校企合作开放性办学平台(包括研究院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办学实践出发, 经概括、归纳、综合,形成“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的“2366”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双主体”即以学校和企业为两个实施主体。

“三段式”即将整个人才培养期划分为“以验带学”、“以训促学”和“以习强学”三个阶段,达到“练与教、做与学、导与做”的三合一。

其中,“以验带学”阶段,主要在学校进行实施,辅以新生入学后的企业参观学习,对专业基础和公共基础课程采用验证性、应用性实验方式,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在实验中来熟练基本技能,掌握基础性知识,实现“练中教、教中练”合一。

“以训促学”阶段,主要在学校和合作企业双重环境进行实施,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采用实用性、综合性项目载体,以专兼教师为主,在教学模拟生产性实训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现“做中学,学中教”合一。

“以习强学”阶段,主要在学校进行实施,以生产性任务为载体,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在企业的轮岗实习、顶岗实习中,强化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就业能力培养,实现“做中导、导中做”合一。

“六步骤”即依据三年学制中的六个学期为实施节点,以实践教学组织实施为主线,细分为参观体验、基础训练、专项实训、综合实训、轮岗见习、顶岗实习六个步骤环节。

“六递进”即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对应“六步骤”实践操作过程,将职业能力培养设计成由低到高的递进层次,形成集认知能力、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初级或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中级或高级技能于一体的目标培养体系。

专业“2366”人才培养模式图见下图所示。

专业“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图

培养模式:一条主线、三个体系、五段循环,简称“135”模式,即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线,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内化素质教学体系,实施“五段循环”(见图“135”模式)

图 “135”模式

一是“优化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中注意实践教学必须掌握的知识、需要引用的结论。

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注重实验课程、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使之与理论教学大致相当,构建基本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系统应用实训、岗位适应实训等五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内化素质教学体系”,即通过德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养成,使学生在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基础上,具有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同时又将德育、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职业规划课程模块纳入课程体系,如学校将拓展培训、学生技能比武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并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遵循学校“一条主线、三个体系、五段循环”的“135”模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对学校各专业及对应岗位群的需求调研、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论证,制定了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培养中等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五篇:人才培养模式

8、十七大对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如何阐述的?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与运行方式,它们在实现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确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上分析,它规定了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的方向,同时也制约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从外延上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或者说要素。如果说培养目标是导向性要素。那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就是实质性要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凭借性要素。

下载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简单说就是人才的培......

    2010不断创新的供应链应用模式

    2010不断创新的供应链应用模式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展开的,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管理,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

    理解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学院办学思想和定位,积极探素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按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专业教师与技师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能算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它回答高职......

    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大全五篇)

    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2012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业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物业服务行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总体要求提出深入贯......

    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马宪超(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1)摘要:通过了解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状况,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需要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