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2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业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物业服务行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总体要求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着力加强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规范服务标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较高品牌美誉度的物业服务企业,努力构建业务完备、服务优质、竞争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物业服务业体系。目标任务是到2015年,全省物业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各项指标力争位居全国前列。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和任务,就必须提高推动支持高等院校、技工院校设置物业服务类专业,加快物业服务定点培训机构建设,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加快培养满足现代物业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目前内地物业管理行业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物业管理的市场需求将增大,进入物业管理的物业规模和物业种类也将增多。随之而来,人才市场将出现高级物业管理人才供不应求现象。物业服务行业发展的需要对高等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是良好的专业发展契机。
(一)我省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物业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在城镇新建住宅小区全面实现物业服务的基础上,到2015年,旧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或准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住宅物业服务平均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建非住宅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物业服务行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培育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物业服务企业10—20家,其中若干个骨干企业年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0亿元以上,一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年营业收入占行业总量的30%以上,实现物业服务企业上市零的突破;物业服务行业年营业收入达到220亿元以上,累计新增就业岗位30万个,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贡献率稳步提高。
——2013年杭州市政府采购办推出了将单价每平方米70元总价在80W以下的政府购物项目采取点采购共有163个项目特为定点采购。杭州市共有57家物业企业报名。重者标有43家企业入围。成为定点采购服务商。在这期间,浙江省本地也参与此投标并提出各区也参考执行。说明省市区三级政府的物业项目推出市场化管理。
——某些职业院校某些专业向物管专业方向发展或转向。如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的房地产估价专业由于市场销售疲软,该专业有许多课程向物管服务方向发展:如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服务专业由于该专业服务技术人才面向社区管理。而该类人才需本科才能入职,因而也面向就业困难,也面临向物业方向转变。上述情况均反映出物业服务人才急需的可能。全省各地均有学生考取物业管理专业,反映出市场化、专业化的现代物业服务业的就业选择出现了新的变化。物业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物业服务人才已成为当今物管行业发展的定势。
(二)分析浙江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出现了以下的变化:一是校企合作进一步细化和课化。如绿城物业集团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建立了绿城物业学院从物业设施设备管理的需求开设了以水电 1
工为主的工程管理班。从综合接待服务的需求,开设了以礼仪服务为主的礼仪服务班。如:
金都物业公司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设的京都学院。我院今年先后与南都物业公司、盾
安物业公司、省直同人公司、开源物业公司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并正式与在校4个物管班
挂牌。为学生直接输送相关人才创造了条件。
(三)台湾龙华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
今年7月15日至29日,我院组织了教研室主任赴台学习,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杨安渡教
务长做了“產學鏈結之創新性人才培育模式”的报告,阐述了他们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
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1、龙华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基本素养和技能需求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即低年级阶段,着重培养相关产业界(企业)所需的人才基本素养,第二阶段即高年级阶段,聚焦特定企业
人才技能需求;而这二个阶段的课程设置都是雇主(企业)满意度及意见反馈为课程改进目
标的。这种模式与我院成立以行业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职业人培养方案的做法是
一致的。
2、龙华科技大学把人才的核心能力定位为:工作态度、团队合作、沟通表达、领导能
力、自主学习、问题分析、实务技能等;并且将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日常教学以及学生实
习的各个阶段。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也将其定位于核心能力的培养;这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还
是颇有启发的,如果我们各专业课程教师的教案的制定都围绕这些能力目标去做,而且有专
门的审核与考核来控制,教师可能会尽力去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共识
去落实,那么我们的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就会大大的提高。
3、龙华科技大学的产学联盟:他们的校企合作相对更有深度,(1)产学合作(提供经
费)------校内实训室的建设经费采取企业和学校共建的模式,即大部分由企业出资或者出实
训设备,学校提供场所的方式合作,企业愿意出资或提供设备,是因为他们实行的是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就业是零距离的,这就是------(2)企业与学校共同指导、协助筛选;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的专题制作,拔尖专题(有利于企业提早发现符合其要求的学生并重
点培养)。企业提供专题的题目,学校和企业代表共同完成。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较比我院的订单式培养更为深入和具体,企业提前了解订单培养学生的状况,尤其是对中意的优秀
学生会有重点的帮助,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进入企业后的稳定成长,相对的就业率和稳定率
也较高了。
(3)订单式就业学程:整个学程包含专业课程和实习二方面,订单式企业的参与教学
活动贯穿与人才培养的第二个阶段,有业界专家授课,也有企业专项活动专题与考核,校企
共同评价学生。综合龙华科技大学的产学联盟的确比一般校企合作更有深度,值得我们学习。
(4))全院特色课程的建设:龙华科技大学全校性的特色课程为五类:职场伦理课程、专案管理课程、创新创意课程、企业实习课程、职涯分析与规划等;这些共同必修特色课程
成为厚实学生软实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我们看到了多年以来教师与学生的创造发明成果展览
以及他们获得的荣誉。这些特色课程成为龙华科技大学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四)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物业管理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不断提高,物业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
在不断地拓展,以适应物业管理市场的发展。目前,物业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发展
有三种:
1、以服务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服务理念为中心,重在以服务取胜,注重
培养学生与业主交流的技巧,以优质的服务来树立企业的品牌,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胜任总体性的管理工作。
2、以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由一些有理工背景的院校创立,以技能教育
为中心,重视技能的培养,培养物业管理人员具备解决技术性问题的能力,将职业资格准人
引人学历教育,学生毕业同时获得职业上岗证,旨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和管理人才,但缺
乏管理和经营观念。
3、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吸取了前面两种模式好的办学经验,以社会需求为
目标,强调技能教育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以模块化的知识结构来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复
合型的高级人才和管理人才。该模式尽管开始较晚,但代表了物业管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五)我院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技术含量和文化素质要求都很高的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远
远超过一般的服务行业,而且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迅速,高档物业市场的不断涌现,因此该行
业是一个典型的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行业。在物业管理教育中,应防止过低估计
行业要求,降低人才培养规格。不能把人才培养的目光仅仅锁定在当以前物业管理市场的业
务需求和专业知识需求方面,而应当用更长远的眼光去设计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人才
培养规格,超前为行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根据这样的市场对物业管理人才的要求,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我校物业管理专
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1)培养方向:我们专业的培养方向是物业项目经理(管理处主任)、部门主管等中
高层物业管理专门人才。
(2)职业人”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首先要以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功能及行
业(企业)对职业人才规格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其次在对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群)深入分
析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过程,从对相关职业岗位(群)操作程序各环节的分解中列出操作点,并筛选出符合相关职业或相关岗位群共同点的主要操作要素,以此为依据确定专业培养全过
程设计的逻辑起点。骨干的修订,这些具有职业岗位(群)职业性特征的操作要素是专业培
养的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最后以具有职业岗位(群)职业性特征的操作要素为依托,分别列出每一要素在操作时所需要的核心技能点、支撑技能的知识点和相应的职业道德、行
为、品质、心理、能力、体能、形象、拓展、证书等职业岗位资格和素质要求,并对此进行
整理归纳,分门别类开发课程。
(3)培养模式: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来设计职业人培养方案,正确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
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相结合,既能灵活运用多科知识创造
性的分析问题,又有一技、甚至多技之长,有为业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特色: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我校自身的特点,我们提出了自己的特色:
A、物业管理综合服务
B、物业管理招投标
C、物业智能化管理
以上课程为特色,压缩部分相似课程,并增加行业(企业)专家专题报告与讲座、座谈交流的比例,激发学生对物业管理专业的学习兴趣,尽早接触企业,也有利于企业提早
物色合适人才,这样有利于学生就业与稳定性:因为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价值取向以及其
所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样的,等到毕业再做选择,会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对同一个学生的评
价差异:在A企业说他好,而B企业认为一般,而刚刚毕业的学生缺乏就业经验和忍耐力,造成就业不稳定。
(六)、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1)完善理论教学体系
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我们以“应用”为主旨构建了以管理知
识、建筑知识、法律知识、物业管理概论、综合服务、物业管理招投标等为内容的物理管理
专业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 ,专业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其中包括
物业管理员或物业管理师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保证物业管理专
业毕业生培养规格的基本统一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设置课程时,注意基础课与专业课比重
适当,课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内容选择要具有时事性,以保证学生能够可持续发
展,适应市场需求。
加强物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地位,我们把课程体系中的物业设备与设施、物业智能
化管理、物业经营管理、物业管理实务、物业法规、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等一系列专业课程贯
穿于2-4学期全过程,使学生一入校就感知物业管理专业基本知识,熟悉物业管理专业学习
环境,了解物业管理专业最新发展动态。
(2)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内容可划分为以几个部分:
基础技能训练。教学中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是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是在物业管理实
践中应普遍具备的基本能力。如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识图能力等。
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是物业管理实践中所需解决各种纠纷及相关设施设备常见问
题的能力。如法规运用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预算能力、各类设备设施常见故障排除
能力等。
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在各单项实践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综合实践活动,训练
学生对各单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上述训练内容可通过情景模拟、实验室、现场授课、案例教学等形式进行培养,训练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实践教学在形式上分为认识实习、专
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几项,占总学时的40%以上。
(3)建全产、学合作教育组织
组成物业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具体合作教育计划如下: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承
担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以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产学合作单位参与制订、实施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产学合作
单位积极提供实习基地,合作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积极
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为产学合作单
位提供优秀毕业生,积极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使毕业生更具市场竞争力。
(4)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具有高水准的素质和“双师
型”的特征:既拥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业务技能,又拥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建立
“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解决教师队伍自身实践经验不足,也是提高学生技能培养的根本
途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使得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教学方式方法才
能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
我们鼓励教师定期到社会第一线了解情况,考取专业资格证书,目前,我们的教师多
数具备房地产估价师、物业管理师、招投标专家评委等专业资格,经常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
动,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不仅积累了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技巧和实
践经验,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实习和就业的机会。
(5)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
要改变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依赖,不仅要走出校门,走校企联合的道路,而且还要
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的建设,坚持两条腿走路。因此,适用的实验室、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建设不容忽视。我们已经建立了“物业设施设备实训室”、“物业文案实训室”、“物业
智能化实训室”等实验室,让学生进行物业管理公司各个管理环节的模拟训练,使学生熟练
掌握各种服务方法,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设备和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方法。
同时还可建立模拟物业管理公司,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开展物业管理,并参与学院物
业工作。充分利用学院现有资源,结合学院现有的后勤水电气设备设施,补充实验仪器设备,建立物业维修实验室,使学生熟悉维修工作的特点及管理程序。
(6)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要想使高职教育达到预期目标,教师首先要彻底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等呆板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课程、不同的内容可以科学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示范模仿法:学生在企业或实验室通过工程技术人员或教师的讲解示范,然后在其指导下
学生进行练习;项目训练法:以物业项目的某一方面要求,通过学生的参与实施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运
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分
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另外
还可采用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谈话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实验教学
法、练习教学法等,凡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教
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教师都可以灵活运用。
(7)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及职业岗位的特点,我们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使学生毕业取
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物业管理上岗证》把
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强化学生技能
训练,增强毕业生职场竞争能力。
(8)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应该为学生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行业认知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和专
题,从大一至大三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规划设计、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
巧训练等各个方面的指导,如一年级从抓新生入学教育入手,结合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
认识专业特点,着重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二年级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和发展与学
生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为重点;三年级则在职业价值观、求职技巧等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同时还注意将就业指导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任课教师不仅要教授专
门知识和技能,还要阐明它们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应遵循的各种原则,要让学
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知道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工作者。
总之,物业管理专业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新兴专业,其所面对行业的新兴属性,使得专
业发展空间极大,发展机遇呈现良好势头。但是,由于物业管理行业自身的许多特殊属性,也会给专业发展提出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认真地研究新问题,妥善地拿出解决方案(有
些方案的执行会涉及教师人事、考核等方面,更需要学院的统一执行),会使得物业管理专
业的发展更加完善,培养更多的符合物业管理行业的需要的合格人才。
第二篇: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北京林业大学 韩朝
一、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1.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有大的发展,这将直接拉动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占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七分之一。我国又处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期,对房地产的总量需求每年都在增加。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对房地产业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总体上看,入世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入世有利于加速我国房地产业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提高房地产业的劳动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扩大外商对房地产业的投资规模,扩大房地产的融资渠道,从而带给我国房地产市场难得的发展机遇。
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美元以前,住宅业将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申奥成功后我国房价再次火爆,预示着在我国新一轮逐步形成的消费浪头中,房地产市场将持续升温。物业管理行业作为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而这个发展需要大量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
2.我国的物业建筑面积呈不断增长之势,物业管理行业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物业管理人才。
我国的物业建筑面积呈不断增长之势。以北京、上海为例,有关部门统计:从1991年到2000年,北京共新建住宅9687.1万平方米,年均新建住宅968.7万平方米,到2000年年底,全市住宅总量将近1.9亿平方米,人均住宅使用面积16.2平方米。据了解,按照1990年开始编写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到2010年每年的房屋建筑量按1000万平方米计算,其中住宅675万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建525万平方米,这样,预计今后20年可新建住宅1.05亿平方米,前10年新建5300万平方米,到2000年时常住城市人口为750万人,住宅总量1.39亿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可达9.6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14.4平方米;后10年再新建5200万平方米,到2010年北京常住人口达到850万人,住宅总量达到1.9亿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1.18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16.76平方米。单看上海的商品房这一项,就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上海新建商品房年销售面积在1997年686万平万米;1998年1151万平万米,比上年增长68%;1999年13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2000年1397万平方米(快报),比上年增长5%;2001年1-2月商品房销售131.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88%这么广大的物业市场不能再走旧式的房屋管理老路,要发挥,提升其价值,必须与现代物业管理这种新的管理模式相结合,走这条路,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这就需要大量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
目前内地物业管理行业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物业管理的市场需求将增大,进入物业管理的物业规模和物业种类也将增多。随之而来,人才市场将出现高级物业管理人才供不应求现象。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一带已由引进国外管理技术转为向内地其他省份输出管理技术,如深圳就有30多家物业管理公司涉足内地市场。在广州、深圳,物业管理越来越为人们广泛接受,连一些医院都引入物业管理。因此,内地物业管理行业与国际接轨进行专业化管理,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而物业管理人才摮韵銛也就很自然了。
3.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号召“推广和规范物业管理”,指明了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推动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
除现有住宅小区必须进行物业管理外,伴随着政府机构的体制转轨和企事业单位的改制,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后勤服务也将社会化,物业管理的客观需求已经产生,而且会越来越多,万科物业负责建设部机关大院的物业管理和莲花物业负责国家计委生活区的物业管理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总的来说,这个行业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专
门人才。
综上,物业管理市场有很大的容量。需要大量的专门管理人才。
二.物业管理人员现状的分析
物业管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早些时候,入行的物业人员大多都是半路出家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是情理中事。现在的物业管理人员的来源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由原房管所职工直接转化而来的,这类人员不熟悉现代物业管理的模式;另一类是学公共管理,饭店管理的人员,他们有一定的能力,但不熟悉物业管理的细微方面。还有一类是物业管理的中专生,高职生以及大专生,他们能够胜任基本的物业管理工作,但往往缺乏管理的战略思维,创新思想,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具备从战略上进行管理的能力。
物业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与业主的期望要求不相适应。随着高档物业市场的不断涌现,只有高素质管理人才才能提供适应智能化、网络化等高质量的物业管理。人才对企业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业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物业管理的质量水平,而且事关整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对于物业管理这样的服务性行业来说,好的管理人员就是企业的旗帜。所以,好的的物业公司都在进行对物业管理人才的激烈争夺。甚至有公司在网上发帖子询问:“物业管理有没有本科生?”
综上所述,目前,物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不高,物业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物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底,已经制约了这个行业的发展。企业和社会都期望高校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物业管理人才。我校的物业管理本科教育可谓是应时而生。
三.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通过对各地高校该专业的设置情况的认真调查和仔细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大概有这样三种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1、以服务理念为中心的模式
深圳的物业管理是我国物业管理的排头兵。深圳的物业教育也相应的开展的很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经过对深圳房地产职工大学,深圳市电子科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等大中专院校的物业管理课程设置的调查,我们认为深圳物业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服务理念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与业主交流的技巧,这样做的优点是:物业管理人员能以服务取胜,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品牌;缺点是:物业人员不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且难以胜任总体性的管理工作。
2、以技能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上海也是物业管理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上海的物业管理专业多由一些有理工背景的院校创立,如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因而形成了以技能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如由同济大学与上海市房地局合作创设的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房地分院的物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从事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能源和室内环境品质管理及大型物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求掌握建筑、机械、热工、电工电子和计算机应用等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如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建筑电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造与性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就明显的体现了培养学生技能的意想。这样的培养模式的优点是:物业管理人员有能力为业主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容易出实效。但缺点是:很难体现出管理和经营理念。物业管理人员的眼界放不开。难以胜任战略性的管理工作,不利于物业管理企业的长远发展。
3、复合型的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北京的物业管理教育相对深、沪两地而言,开始的较晚。比较早的是我校和海淀走读大学,通过对我院办学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其他在京院校的考察,我们认为北京的物业管理教育吸取了深、沪两地好的办学经验,走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培养道路。尽管这条路还不成熟,但它毕竟代表了物业管理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的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又
能处理物业管理的各类基本问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本科教育将把这条路更深入的走下去。
四.北京林业大学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随着高档物业市场的不断涌现,只有高素质管理人才才能提供适应智能化、网络化等高质量的物业管理服务。因此,有专业知识(如计算机)、知识面广、有丰富管理经验、沟通能力好、应变能力强,熟悉有关政策法规的人才深受物业公司的青睐。
根据这样的市场对物业管理人才的要求标准,和对院校该专业设置情况的借鉴,以及结合对物业高职的办学经验,特别是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仔细研究,我们提出了北京林业大学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1.培养方向:我们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小区主管,写字楼经理等较高层次的物业管理专门人才。
2.培养模式:
(1)学术上:培养为文、理、工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能灵活运用多科知识,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2)方法上:掌握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明确的管理思维的支配下,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能灵活的解决问题。
(3)经营上: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相结合。既能运用经济管理知识,又有一技、甚至多技之强。有为业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理念上:把传统管理理念和现代经营理念相结合。既不摈弃传统,又不排斥创新。能辨证的吸取他人的管理经验。
3.培养特色: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我校自身的特点,我们提出了自己的特色:
(1)物业管理智能化
(2)物业管理绿化4.主要课程结构:针对该专业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十大模块:(1)基本素质模块:包含政治修养课,外语,计算机基础,以及高等数学等。(2)物业管理综合素质模块:包含应用文写作、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
(3)物业管理法律模块 : 物权法、经济法、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等。
(4)物业管理建筑模块: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装饰材料、室内装饰工程等。
(5)物业经营与管理模块:管理学、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
(6)计算机信息系统模块: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VISUAL BASIC)、数据库、及其应用等。
(7)智能化模块:物业自动化设备管理、自动控制系统、物业智能化系统等。
(8)物业管理财务模块 :物业财务管理、物业会计、物业成本会计等。
(9)物业绿化模块: 绿地施工与管理、园林树木、物业环境绿化管理等。
(10)房地产模块: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房地产金融与投资。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是一个朝阳行业,人才对这个新行业来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一片大好和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已经要求高校培养高级物业管理专门人才。物业管理的本科教育可谓是应时而生,我们通过广泛的调查,提出了有北京林业大学特色的物业管理专门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以物业管理智能化和物业管理绿化为特色,从管理和技能各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模式应该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既符合市场需要又有学者气质的优秀物业管理人才。
当然,由于本文提出的培养模式的细节还不完善,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请大家多提意见,本人将感激不尽。
第三篇: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1998 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简介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
(1)培养目标和规格;
(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2]和方法)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但时至今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依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困惑及其改革创新的出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应有的服务。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及其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有人才培养,就有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我国高校、学界及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并讨论人才培养模式,则是近2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事。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中,其内容是关于如何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也有一些高校和实践工作者继续讨论医学及经济学等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但都未明晰何为“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内涵的把握较为模糊。由于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理论工作者也逐步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试图界定其内涵。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首次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界定,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做出直接表述,是在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周远清);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钟秉林);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龚怡祖);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刘红梅,张晓松)等等。这些观点有一些相同的含义,即基本上都是指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方式。但也存在着分歧:在培养模式的指向上,存在强调培养目标还是强调素质结构的差异;在培养模式的属性上,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是一种静态的“方式”,而有的则认为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更多的学者认为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上,少数学者认为包括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一些学者则把人才培养模式限定在“教学活动”中,此外,更多的则持中间立场。
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限定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泛化到高校的整个管理层面;它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是静态的样式与动态机制的统一体。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它涉及到了教育的全过程,远远超出教学的范畴。但人才培养的过程又不是毫无边际的,在现代大学中,有许多与人才培养无直接关系的管理活动,如后勤管理、大学科技园管理等。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的结合,但这个结合又不是一个呆板的组织样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强调运行过程的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理论与实践的接壤处。人才培养模式要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理想人才的培养之道,是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但它又不是具体的技术技巧或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它是一个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体,又是一个诸多环节相互交织的动态组织。这其中涉及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如素质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第二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我们主要探讨第二层次即高校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困惑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亟待改革。但是,改革的进程却又面临着诸多束缚、制约及困境。1.理念的束缚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只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才有意义,甚至可以说才有人才培养模式可言。否则,就只能是一些教育要素毫无章法的拼凑。
在高等学校中,教育思想表现为“大学的理念”。大学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束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办学理念的惯性束缚。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直接管理、封闭与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中,高校没有自主性可言,按照政府的规定办学,难以形成自身的理念。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制度已有变化,但思想却依然表现出极大的惯性和惰性,一些高校只是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重视规模扩大而忽略理念提升,没有探索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以至于跟风似的人云亦云。第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兴办学理念缺位。现代社会,科技革命更加迅猛,全球化更加明显,信息流动更加迅速……身处这样的社会中,高校需进行相应的变革,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突出人才的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及全面素质,但是,不少高校却没有及时变革自我,特别是在理念层面。目前高等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学术自由、国际化、通识教育等理念。而多样化、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等理念,则基本上停留在学界,还没有被高校很好地付诸实施。
第三,缺乏对高校教学整体改革的理性思考。长期以来,高校缺乏战略思考,缺乏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大学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才,没有很好地、系统地进行思考。高校似乎在忙忙碌碌办学,但真正如何办学,如何育人,育人的体系如何建立健全,如何真正引导教师的长远发展并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的创新,如何真正满足师生的旨趣,这些问题都没有去进行认真的规划设计。现在形成了一个怪圈,受评价、资源因素的影响太大,高校围着政府转、教师围着领导转等怪现象愈演愈烈,反倒把真正的育人根本任务置于不起眼的位置。
由于理念的制约和困惑,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者呈现出趋同化,没有与自身的条件、定位相结合;或者纷纷把各种“好的”词汇都拉进来,进而组合成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毫无主导思想,甚至各思想之间还是相互冲突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能是一些被悬置的装饰,而不可能被很好地付诸实施。2.制度的羁绊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制约是制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内部权力的失衡与错位。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已经有了较大的权力。可是,高校内部却存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不平衡。目前多数高校依然按照行政管理的思维和模式管理大学,按照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大学的内部构造。学校多数事务也都由“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各教学单位基本上都是在遵循行政部门的安排和要求运行。行政权力还通过隐蔽的方式,带着面纱以虚化学术权力。如我国大学,像西方大学一样,也成立了校级学术委员会,以决定学校的学术事务。可是,其组成人员多数是由学校、院系以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很少有“布衣教授”参与,他们更多地是从行政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忽视了学术考量,虚置了学术权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学术事务,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但是,学术权力的缺失,阻碍了教师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只能流于形式。
二是高校评估制度不完善。对教学和科研的评价失衡,对科研的评价具体、实在,而对教学的评价则空洞、不具体。目前,我国对于高校的评估以政府主导的行政性评估为主。行政性评估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学科评估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但基本上与教学模式的改进无多大相关;对于“真正的教学”的评价指标则不具体,对改善大学内部教学的影响有限。另外,教学评价还存在单一化、数量化的倾向,忽视了教学特色、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评估。
学术权力的不足弱化了教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和能力;高校评估制度的单一化,使得高校容易采取趋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评估的数量化则导致各校普遍重视科研,而忽视难以测量的教学,更容易忽视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3.资源的约束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有不少的高校提出了诸多新的培养模式。可是,它们往往陷入表面化、口号化,或者仅仅是培养模式要素的局部改变,而不是整体变革。这与人们对于培养模式理解的偏差有关,与制度的束缚有关,同时也与教育资源的匮乏相关: 首先表现为教育经费不足。教学改革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自1998年始,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高校规模迅速膨胀,而高校所能获取的资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以至于高校普遍负债运行。即使获得了一些贷款,也主要用来购置校园、修建“大楼”、增添设备,而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经费则很少。
其次表现为师资建设较弱。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受思想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影响与制约,教师真正投入教学,潜心教学改革,真正研究教育教学这门“大学问”的不多。教师没有从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外动力和内驱力。从外部来讲,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重显性成果。科研硬指标,教学软指标。科研成果容易测量,产出也立竿见影,而教学的好坏则难以评价,况且育人的周期本身就长,人才要真正到社会上发挥作用也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而且还会受到很多动态因素的影响。这导致教师觉得教学改革的推动似乎应该是高校领导的事,是教务处、人事处的事,自己没有能力推动教学改革,投入与回报也不成比例,得不偿失。从内驱力来讲,教师似乎对教学没有足够的热情,教学成为了例行公事,而不是自己神圣的职责。做不做改革,是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好像激励与约束的机制都失效、失灵了。所以,教师能上课堂、能讲课好像都了不起了,至于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学问题,从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出发,注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发展则似乎是一种奢望。
再次表现为课程资源不足。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成长的载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本条件。可是我国高校的课程却存在严重的不足。中国大学在课程广泛性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北大和清华,但都仅在3000门左右。而美国多数高等学校都几乎达到人均一门(次)课程。即5000人规模的本科院校要开设5000门(次)左右的课程。资源不足对于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虽然与政府的评价及社会其他因素有很大关系,需要政府与社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但是,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应勇于和善于承担起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体性责任。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并以此为最高追求,做好顶层设计,整体建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本,就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研究人才成长的条件,改善教育条件与教育环境。人才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有效的创造实践、内外因综合效应、竞争与合作、共生效应等等。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如活动与环境、竞争与合作、期望与激励等。高校要重视对这些复杂因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教育条件,创设理想的教育环境。研究人才成长的过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人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其培养方法也不同。人的发展除了具有阶段性之外,各类型人才、各层次人才的最佳发展年龄是不一样的;人的各项素质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关键期,等等。在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深入探索人才成长的这些规律,使人才培养有科学的依据。
以学生为本,就要真正追寻学生的兴趣、特长,将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面对生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的特征,如何推动所有的学生走向成功,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观察,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眼睛“不亮”,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这是由于教育教学不符合他们的兴趣,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符合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教学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才能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继续建构自己的心理图式。不研究学生、不针对学生的教学是单向的、无意义的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做一个专家型教师,去探究、追寻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去激发学生的热情,推进个性化教育,师生共同建构学习的愿景,最终使得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高校教学要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此外,以学生为本,还要实现几个重大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单一课堂教学转向校内校外全方位育人;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等。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整体,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弄清楚理想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是不一样的。要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有不竭的动力。新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制定后,还要与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找出改革的重点、难点,并积极实施新的培养模式。
2.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多方协商的结果,政府以及学校行政权力影响过大,而教师、学生及社会组织没有机会参与。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则须建立社会、教师及学生和高校多方协商的机制。
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方向性。现代大学,已经走出象牙塔而融入了社会,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身处社会中心的高校,必然要采取一种“社会需求导向”的发展模式,改变社会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过程中缺位的现象。这就需要完善我国社会用人需求的信息系统,因为“我国人才市场反映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十分薄弱,统计指标与数据长期处于粗放状态”。对于高校而言,则要主动地联系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社会中介等,获取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并及时把社会需求的预测反映到人才培养模式中。
确立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理应是人才培养模式决策与设计的重要参与者。可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教务处统筹规划、各院系教学领导具体设计的。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往往没有机会参与,而只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者。要改变这种自上而下的路径,确立教师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在考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征求教师的建议,也可以由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学校加以汇总并对照社会需求,形成较为合适的模式。
赋予学生改革的话语权。传统的观点认为,学生是高等学校智力不成熟的过客,不能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可是,学生是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学校的“产品”,而这种“产品”是自己生产自己。学生应该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自己的评价权、选择权。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赋予他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上的话语权。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制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更要调查一下毕业生对它的评价,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各方的利益都能得以表达,所培养的人才也就更接近于人们的期望,人才培养模式也就较为理想了。
3.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奠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物质基础
高校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资源不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在资源缺口不能迅速解决的情况下,整合与优化资源是一条理想的路径。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目前我国高校内部,跨院系、跨层次的课程共享率低。学生的选修,基本上还限定在本院系。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资源共享的比例就更加微乎其微了。至于高校之间,我国已经建立的一些大学区,但除了图书资料及部分选修课有共享之外,包括课程在内的其他方面的共享没有什么进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整合校内的课程资源,打破门户之别,学校统筹安排,营造共享文化,加强共享管理,改进共享技术,解决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收益等利益之争。对于高校间,则要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主牵头而成立的开放教育资源联盟便使很多高校在网络上共享了教育资源,我国政府通过网络也在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除了网络资源外,利用地域优势,实现校际资源共享空间很大,充分利用别校的优势专业、优势课程,本校学生既可受益,也可节省出盲目求全发展所花费的资源,以加强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
加强教师资源的共享。当前高校师资存在两种情况:第一,随着扩招的推进,高校纷纷出现了师资数量整体不足,且存在学科和地域的结构性差异。第二,师资素质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师资资源的共享,取长补短。在解决师资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上,杭州的做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2005年开始,依照《下沙高教园区师资互聘管理办法》,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开始实施师资互聘。即使是一所高校内部,也可以整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发挥教师队伍集体的力量。高校内部,还可以实现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发展。通过科研内容积极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及时转化、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学问题与科研问题的双向延伸等,都能促进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柔性、多元发展。对于师资总体数量及师资素质而言,则可以积极引进政府、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教师数量,同时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加强教学设施的共享。目前,高校内部各院系的教学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其他各教学单位一般不能使用,这导致了很多教学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除了院系间资源的共享外,还要加强对产业界设施的利用,开展更多的富于成效的、深度的合作。
第四篇:人才培养模式(本站推荐)
学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依托校企合作开放性办学平台(包括研究院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办学实践出发, 经概括、归纳、综合,形成“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的“2366”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双主体”即以学校和企业为两个实施主体。
“三段式”即将整个人才培养期划分为“以验带学”、“以训促学”和“以习强学”三个阶段,达到“练与教、做与学、导与做”的三合一。
其中,“以验带学”阶段,主要在学校进行实施,辅以新生入学后的企业参观学习,对专业基础和公共基础课程采用验证性、应用性实验方式,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在实验中来熟练基本技能,掌握基础性知识,实现“练中教、教中练”合一。
“以训促学”阶段,主要在学校和合作企业双重环境进行实施,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采用实用性、综合性项目载体,以专兼教师为主,在教学模拟生产性实训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现“做中学,学中教”合一。
“以习强学”阶段,主要在学校进行实施,以生产性任务为载体,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在企业的轮岗实习、顶岗实习中,强化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就业能力培养,实现“做中导、导中做”合一。
“六步骤”即依据三年学制中的六个学期为实施节点,以实践教学组织实施为主线,细分为参观体验、基础训练、专项实训、综合实训、轮岗见习、顶岗实习六个步骤环节。
“六递进”即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对应“六步骤”实践操作过程,将职业能力培养设计成由低到高的递进层次,形成集认知能力、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初级或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中级或高级技能于一体的目标培养体系。
专业“2366”人才培养模式图见下图所示。
专业“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图
培养模式:一条主线、三个体系、五段循环,简称“135”模式,即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线,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内化素质教学体系,实施“五段循环”(见图“135”模式)
图 “135”模式
一是“优化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中注意实践教学必须掌握的知识、需要引用的结论。
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注重实验课程、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使之与理论教学大致相当,构建基本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系统应用实训、岗位适应实训等五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内化素质教学体系”,即通过德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养成,使学生在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基础上,具有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同时又将德育、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职业规划课程模块纳入课程体系,如学校将拓展培训、学生技能比武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并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遵循学校“一条主线、三个体系、五段循环”的“135”模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对学校各专业及对应岗位群的需求调研、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论证,制定了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培养中等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五篇:人才培养模式
8、十七大对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如何阐述的?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与运行方式,它们在实现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确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上分析,它规定了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的方向,同时也制约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从外延上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或者说要素。如果说培养目标是导向性要素。那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就是实质性要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凭借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