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xiexiebang推荐)
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
1、缺乏交流能力:正常孩子到了会说话的时候,会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自闭症孩子不会,比如说,孩子要吃饭了,他不会表达,而是通过叫喊或者拍肚子等怪异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他们在眼神上也没有交流,表现为眼神不敢直视陌生人,甚至连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亲昵的目光交流,对待父母像陌生人一样;平时没事的时候,就表现出呆滞状态,不懂得如何主动加入到同龄孩子的游戏当中,非常孤独。
2、说话表达能力差:表现为讲话迟、吐词不清、话语简单、重复单句等现象,有个别自闭症孩子甚至到了7岁,还不会说完整的话语,而且总爱重复电视机里面的声音,但是要他们好好说一句话,他们却说不出来。
3、行为刻板:自闭症的孩子兴趣范围狭窄,会持续不停地摆弄某个特别的物品或物品的某些部分,重复性的肢体动作,如拍打手掌,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有自我伤害行为,也不知道会痛!
由于上述症状表现,导致自闭症孩子不说话、不合群、行为怪异,很多时候其他小朋友对他这种行为不解,从而孤立、欺负他们,而自闭症孩子本身就容易动怒,很容易伤及自己及其他小朋友。因此,对自闭症孩子,学校一般是劝退学的。
【自闭症的几大危害】
1、极度孤独,不会对亲人微笑:喂奶时,患儿不将身子紧贴大人。伸手去抱时,患儿无迎接姿势,不会伸手做被抱的准备,不会将身子贴近母亲,眼睛也不看抱他的人。
2、社交困难,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联系,即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如同陌生人。但与陌生人相处,又不感到畏缩。正常儿童常以凝视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与要求,而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不会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与要求。不爱玩,不爱做游戏。患儿到5岁左右,常还无朋友,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应,常常说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的事情来。
3、语言发育迟缓或障碍:患儿通常缄默,或说话呈模仿语言,象鹦鹉学舌似地模仿别人的语言。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
4、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患儿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重复一些身体工作,重复相同的生活,如反复给玩具排队,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穿衣顺序相同,坚持某些物件的摆置形式,不能变动。一旦有所变化,他们会极为沮丧,别人变动,患儿便大吵大闹。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也都会表示反对和不安,加家具的移位、装饰品的变化等。
5、脑部智力大多低于正常人:只有20%的人智商高于正常人或与正常人相当。>>>更多危害影响孩子直至成人后,自闭症儿童训练的几点看法
时间:2016-01-08 15:06来源: 作者:冯娥 点击:21次
摘要:自闭症儿童通常表现为语言发展迟缓,社交障碍,情感障碍,行为刻板、怪异、恋物、自残等行为,通过制定确实可行的行为训练计划,着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认知、自理等能力,创设互动,轻松的环境,对于改善他们的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闭症
认知
语言障碍
训练 案例:
在我们班上有三个这样孩子,两个帅气的小男孩,一个文静的小女孩。群群,8岁,是个阳光的小男孩,在上海医院被诊断为有轻度的自闭倾向。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大声尖叫。面对陌生人会有恐惧心理,没有安全感。豪豪,8岁,是个帅气的小男孩。他总是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集体活动时总是自己一个人在旁游荡,很少主动与人交流,常常还会有攻击行为。毛毛,女,13岁,是个文静的小女孩。她从不说话,别人跟她交流总是不给予反应,只愿意跟在校陪她学习的奶奶有一些肢体互动。
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通常为:语言发展迟缓,社交障碍,情感障碍,行为刻板、怪异、恋物、自残等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很难改正。许多家长认为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辅导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自闭症儿童永远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还有些家长认为自闭症孩子是世界之谜,于是就采取放弃的态度。事实上,采取切实可行的训练对他们很有帮助,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就结合一些案例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语言的训练。
许多自闭症儿童都有语言交流障碍,他们常常自言自语,口齿不清,不主动与人交流,不会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因此,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关注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非常重要。句子的训练在自闭症儿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闭症儿童一般不会使用疑问句,对于我们平时提出的问题,如“你想吃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等要让孩子掌握并运用这些句子,关键在为孩子创设情境,比如在游戏中互换角色,让孩子来扮演家长或老师。这样孩子不仅能掌握了语言,也能学到一些规则。例如训练孩子说话,当孩子完整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后再满足他的要求。豪豪吃午饭时经常要添饭,他会不停地说:“吃。”我知道他想要去添饭,于是我就训练他说“添饭”。刚开始,孩子坚持说一个字“吃”。我就不给孩子添饭,直到他愿意说“添饭”。渐渐地逐步过渡到训练孩子说“要添饭”,“我要添饭”。一年下来,孩子现在已经能自己说“我要添饭”并能自己去添饭了。现在孩子午睡起来后还能主动说“我要喝水。”,再也不是以前那样拿着水杯到处走动了。我要求孩子的父母像这样配合进行训练,现在孩子的主动性语言多了,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二、认知的训练。在认知理解方面,一个自闭症儿童不能从以往的经验中归纳出一些定律,对周围的事物和他人的行为缺乏真正的理解,学习方法比较死板。因此认知的训练可以从配对、简单的分类等进行训练,对常见的物品能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等方面进行训练。自闭症儿童在认知各方面的发展不一致,表现为对某方面的特别的兴趣甚至超过普通孩子的一般水平,因此训练中应注意发掘自闭症儿童的某些潜能。如群群对图案特别敏感,9块拼图能很快地完成。孩子在家休学一学期,家长要求要补上孩子落下的功课。我建议家长把词语、数字和图案结合起来训练,现在群群已经基本上能跟上班级内的教学进度。自闭症孩子对外界事物不关心,训练时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不断发展他们的兴趣。豪豪刚进校时,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经常攻击别人或者跑出教室。但他对颜色特别敏感,能正确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颜色。在认识数字时,我就把数字变成他喜欢的颜色来认识。在律动时,也把打击乐器用他喜欢的颜色来包装。现在孩子喜欢上了唱歌,能安静地坐在课堂上听老师上课。安安对计算机很感兴趣,我就通过计算机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改正孩子长时间裹咬舌头的习惯。现在孩子已经上五年级了,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不良习惯也不存在了。
三、生活自理的训练。
一般自闭症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太大的问题,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是非常重要的。自闭症孩子除了需要加强精细动作的训练外,还要注意自觉性的培养。生活中孩子能做到的事情,都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做,而且主动去做,老师、家长不要包办穿衣、梳洗之类的活。面对自己的孩子不吃饭,家长常常感到自己的失职,群群的家长就是这样。群群的母亲为此大伤脑筋,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用。例如,尽量把饭菜做得可口,每天变出不同的花样,尽量不给零食吃等。为此,我建议群群的母亲在吃饭时不要给他太多的关注,让他自己慢慢吃。而这样实验下来,这个方法不可行,这样让孩子吃饭,要吃很长时间。后来我想到的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孩子对图案特别敏感的特点,做一个他喜欢的动画人物倒计时的道具,例如熊大要出发去深林去探险,画一个路线图,规定熊大到达森林孩子就要基本吃完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吃饭的速度来调整动画人物行动的快和慢。另外,吃完饭要给予孩子奖励。比如玩拼图,看动画片等,这样效果会更好。
四、社交技能的训练。
在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训练方面,要为自闭症儿童创设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接触自然和社会。自闭症儿童不会主动与别人交流,而是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因此,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出话题与孩子交流,开始时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游玩是非常重要的。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使孩子每天接触不同的人和事物。孩子受到的刺激多了,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就有很大的帮助。群群面对陌生人会有恐惧心理,经常会在公共场所里尖叫,所以孩子的父母都不愿意带孩子外出。我就建议群群的父母一周三次带孩子去家附近的超市,带孩子去买他喜欢吃的零食。刚开始孩子进入超市很不适应,经常会无故尖叫。我又建议孩子的父母带孩子逛超市要带孩子看,说给孩子听,训练孩子说。现在一年下来,群群已经能跟着父母去超市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有时在校还能跟老师说:“我要去超市买牛奶。”今年10月学校组织秋游,孩子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坐公交车,看到满公交车的人已经不再恐惧,也就不会有尖叫的行为发生。教育训练自闭症儿童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我们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在训练他们时,不能太急,要知道他们每个微小的进步都来之不易。我们要坚持“不急于求成,打持久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挖掘孩子的潜能。
盲童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本文Tag标签:盲童/心理特征
盲童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力障碍,丧失或几乎丧失视觉能力。这使他们的感知过程出现特殊形式。他们的听觉、触觉、平衡觉等都超过一般的健全儿童。盲童具有高度发展的听觉空间定向能力,能精确辨别声源的方位,并可以根据声响的回音来躲避障碍物。盲童能较精确地判断时间。他们皮肤触觉灵敏,能凭手指辨认盲文。他们的嗅觉也较健全人感受性高,可根据气味来判断熟人和熟地。
以上分析的是盲童的感知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代偿作用使他们在某一方面劣势的情况下形成了另一方面的优势,以完成正常的感知过程。
盲童的情感体验较细腻。易出现焦虑、抑郁、痉挛的情绪,情绪活动不稳定,易激怒。在性格特征中,易出现自卑、冷漠、孤僻的倾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受感知特殊性的影响,但思维正常,注意力程度较高。
盲童通过适应训练,可达到一定的生活自理,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
盲童的人格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本文Tag标签:盲儿/人格特点/教育对策
盲童是视力残疾最为严重者,即指优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05或者视野半径小于10°,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陆18.1万0-14岁的视力残疾儿童中有49.2%为盲童,6-14岁学龄阶段的盲童有7.81万人。因此研究这类儿童的人格特点及其教育对策不容忽略。
一、盲童的人格特点
对盲童的人格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不算太多,我国的教科书在涉及这一问题时大多数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如台湾省的某教科书概括为:6-10岁的男盲童缺少安全感、缺乏自信心、自我意识强、无归属感、心思不专一;女盲童消沉、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强、无归属感、心思不专一。11-15岁的男盲童猜忌心强、成就感偏低、缺乏自信及归属感、对爱的需求强烈;女盲童消沉、成就动机低落、缺乏自信及归属感、有的心思不专。大陆某权威专著概括为:盲童性格内向、不易与别人融洽相处、容易有自卑心理、对生活态度消极、对自己的缺陷很敏感等。结合过去我国研究的成果和本人近年来在北京盲校的观察与研究,盲童的人格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气质方面
根据大量观察,发现盲童的气质倾向以粘液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局多,而多血质和胆汁质类型的人数较少。某盲校通过对观察食堂开饭晚了之后学校盲生的气质表现,统计出胆汁质类型的占11%、多血质类型的占13%、粘液质类型的48%、抑郁质类型的占28%。
2.能力方面
盲童的能力发展从质的角度来看,与普通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听觉分辨能力、触觉能方比普通儿童高些,但他们普遍存在着应变能力尤其是应变新环境的能力差、定向行走能力差、操作能力差等现象;其能力发展从量的角度来看,国内外均有智商测查结果表明:盲童与普通儿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皮亚杰发展阶段论角度来看盲童每个阶段的发展要比普通儿童缓1一2年左右,其生活、劳动、运动等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比普通儿童晚而且慢,生活适应能力较差;其能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盲童的发展在16岁前后都存在着一个“快速赶上”期,使其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
3.兴趣方面
盲童的兴趣发展受个体心理过程的影响很大,常年以耳代目和以手代目.使得他们对听觉信息和触觉信息更感兴趣;就兴趣品质而言,盲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在兴趣的广度方面尤其在视觉刺激信息方面显得不够广阔。但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则比普通儿童稍强。
4.性格方面
与普通儿童相比大多数盲童在性格方面也颇具特点:他们中多数在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上,表现出自私、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冷酷无情、孤僻、不善于与人相处的性格倾向;大多数盲生对待学习表现得非常认真、踏实,而对待体力劳动则表现得懒惰;在对自己的态度方面通常表现为异常的自尊、自负或自卑、缺乏自信心。盲童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依赖性、不果断性和坚韧;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情绪困扰、情绪不稳定(占41%)、更为敏感(占47%)、消沉、抑郁、焦虑者占多数,爱钻中角尖。
二、影响因素的探索
人格并非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盲童一出生时就注定了其人格都和上述描述完全相同,现实生活中盲童的人格并非千人一面,这是因为人格的构建受各种先天和后天因素综合影响。
1.目盲导致的认知局限性的影响
盲童在认知方面其认知途径发生了变化.原本应由视觉来感知的外部信息只好转道通过其他感觉来感知了,听觉和触觉成为他们感知信息的主要途径;个体认知的广度受到限制,因为视力残疾影响了个体活动与感知的范围,而且有许多外界信息是无法通过其他感觉来代偿感知的:如颜色、亮度、二维体、光学艺术、气状物体、太小的物体、太大的物体、太遥远的物体、太娇嫩的物体等;心理学研究认为目盲会影响个体认知的深度、速度等。
盲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在遵循普通儿童心理发展基今规律的同时又具有一些特殊性:盲童在刺激“需要”产生的动力方面,因外界施加者的降低要求和个体自身未能接受外界刺激或信息接受不清晰或接受不完全而“打了折扣”;在“需要”产生的途径方面,因代偿感知觉无法代偿感知一些非由视觉途径感知不可的外界信息而受到影响;在“需要‘,产生的量方面,因认知广度、速度、深度的局限而明显不及普通儿童:在“需要”的水平方面,因起点低而影响向纵深方向发展;在新旧“需要”更替的速率方面因认知发展速度和“积极活动”水平低落而比普通儿童低;在“需要”的表现形式上其动机、目的、兴趣、理想等方面都因视力残疾而受到影响。
没有心理过程就根本谈不上个性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认知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个性心理特性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又反过来影响着心理过程的形成;同样个体的个性倾向性制约着人的所有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制约着心理过程。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说明个性倾向性、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性、心理状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任何某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着其它因素的发展,因此目盲带给个体的不仅仅是认知发展的影响,同时目盲还直接或不直接地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2.早期生活环境的影响
盲童早期的生活环境对其人格的构建影响十分重大,绝大多数盲童入学前都是在家庭里成长的,因此父母和家庭成员对盲童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盲童因失去占个体感知信息量80%的视觉感知优势而显得外界刺激匿乏,由于宣传和社会教育不够.许多父母此时还不知道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或对采取什么措施仍束手无策,在听觉还没有完全赋予意义时,个体发展的需要从外界因素来说并未得到充分的满足,盲童在外界刺激得不到满足时极有可能在自己身体上寻求刺激,从而许多盲童慢慢地形成了自我刺激性行为(self-stimularion behavior),这种行为一旦成为习惯性癖性行为,将影响个体积极探索外界环境、害怕并拒绝接受新事物,影响个体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个体对社会、对集体S寸他人正确态度的形成。
幼年的视力残疾儿童常因看不到父母的微笑而不能回报以微笑,父母常因此而失望,致使孩子缺乏儿童发展所必须的抱、亲、宠、逗等情感刺激,孩子寡欢、抑郁、消沉、焦虑,父母更为失望,如此恶性循环由不良的亲子关系造就盲童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许多负面特征;或者有的父母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因为孩子的目盲而过分溺爱,造就了有的盲童依赖、自卑、焦虑、自私等不良人格;再加上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经受若干次挫折之后,有的视力残疾儿童经受不了打击,不能正确处理好有关事情,于是在情绪情感发展方面通常出现异常。
有的盲童如果早期教育不力,常常因活动范围有限、活动欠量或家庭环境过于保护等因素,特别是一些家长害怕自己有残疾的孩子被别人欺负,限制盲童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有的盲童在对外交往、接触同伴、接触社会等方面产生障碍。
3.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由于社会人群的绝大多数都是明眼人,社会的许多环境都是按照视觉的标准而构建的,盲童以无视觉的孱弱之躯来适应视觉社会必然会踌躇得不知所措、失却安全感等,在许多情况下会感到无能为力而常常焦虑。自卑、缺乏自信及归属感。
盲童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盲童人格的构建:传统社会对目盲的迷信解释上对盲人的种种偏见、无知者对盲人不公或不善甚至于歧视的态度,以及社会坏境中各种并未考虑到盲人需要的房屋建筑、公共设施、交通道路等,这些都会影响盲童人格的正常发展:缺乏自信心、自卑、缺乏伙伴作用而失去交往机会、参加社会活动不便,很难就业、连累家人„„
4.盲童自身对目盲接纳情况的影响
盲童自身对目盲的接纳情况是盲童人格构建的情况的内部影响因素,所谓对目盲的接纳就是儿童建立对目盲的客观正确的认识,意识到自己与普通人的不同、目盲时自己各方面的限制和影响、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目盲的补偿。目盲的康复、建立恰当的自我概念等等。其中以盲童对目盲接纳的程度和对目直接纳时间的早晚影响最大。
三、教育对策
教育的功能与目的除了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以外.还包括促进个体个性的发展的建构个体健康的人格,面对盲童因种种因素而导致的一些人格问题,盲教工作者并非束手无策。
1.加强早期干预与指导
既然盲童早期生活环境对盲童人格的影响很大,因而等到盲童入学以后才开始建构与矫正明显已为时太晚了。作为盲童教育工作者应设法从改进盲童早期生活环境入手,指导盲童教给家长对盲童应持的正确态度、应使用的正确的抚养方式、如何适时适量地提供各种适当的刺激、如何帮助盲童及早地学会控制身体和走路、如何训练盲童有效地利用其他感官、如何安排并鼓励盲童积极正确地与小朋友交往、如何帮助盲童接触了解社会„„国外的无数实践经验证明,对盲童早期干预越早、越得力,其身体发展、智力发展、人格发展就越接近于普通同龄儿童。
2.引导盲童正确认识目盲
目前我国试行的《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比较注重对盲童进行认识身身残疾的教育,在某些学科要求中作了明确的说明,要求学生能正确对待视力残疾的影响(初中生物),具有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科学态度(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开朗、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小学思想品德);培养学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战胜伤残、立志成材的精神(初中思想政治);结合残疾人的先进事迹进行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集体现念、组织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与伤残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班团队活动人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社会的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这说明我们在盲童人格建构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在具体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等细节方面尚有待纵深发展;上述内容固然重要,但使学生了解目盲的原因、目前视力的状况、预后、如何克眼目盲的不良影响、目前自己的优势、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目盲了我还可能做什么等内容对构建盲童的人格也非常重要。
3.指目盲童学会与社会环境互动
盲童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应该包括一方面盲童通过学习,使自己不断地适应自己周围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盲童可以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服务、与普通学校联谊等接触和了解社会,扩大与健全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亲身感受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社会的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交往能力,这实质上也是让社会了解盲童、了解盲人的过程。盲童不断参与社会生活使社会意识到了盲童(人)的存在,不断地了解了他们的需要,进而理解这一群体、关心这一群体、帮助这一群体,从而使“盲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得到”了改进,有利于构建盲童健康的人格。
4.加强盲校心理卫生个别辅导
盲校学生个体间差异很大,盲童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有的家庭注意到了早期干预、有的什么也没做;有的先天失明、有的中途失明;有的尚有光感、有的眼前一片漆黑;有的入学时八九岁甚至更大、有的还不到七岁;有的非常聪明、有的有明显的智力问题;有的就是单纯的视力残疾、有的兼有其他的残疾甚至好几种;有的人格方面问题大多、有的则几乎近于正常;有的人格在这方面有问题、有的则在那方面有问题„„这些林林种种的差异告诉人们,目前我国所推行的班级集体授课制是无法满足全体学生人格发展需要的,它要求盲校在集体教学之外必须有针对各个视力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而适当地补充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盲校可以在《个别矫正》活动课程中安排心理卫生个别辅导。针对不同盲生的不同人格问题作针对性的心理咨询、辅导与治疗。
加强盲童家庭教育,促进盲童健康成长 本文Tag标签:盲儿/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 老师,所有家长都应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身体力行,教育好子女。要转变陈腐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教育部门和学校 积极主动地指导家庭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个整体,三者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形成了一股合力,步调一致,将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系统工程的起点,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力障碍的学生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也同样接受来自家庭中的教育。他们也如正常的儿童一样在家庭中接受启蒙教育,这种教育必将使盲童们终身受影响。因而,作为盲生的家长,一位特殊的启蒙老师,要教育好一位视力残疾的孩子,任务很重,须付出超出常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然而单凭美好的意愿还是不够,必须联合学校、社会,形成三者合而为一的结构网络,才能使盲童的教育达到协调一致。那么,如何做好盲生的家庭教育工作是值得教育者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家庭教育对盲童的影响任何一个家庭,当得知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盲童时,其心理所要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许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四处访医或是祈求神灵的帮助,不惜艰辛和大量财物,以求能把盲童的眼睛治好。然而,最终还是要面对残酷的现实。这时,也就开始了盲童命运的第一步:被接受或排斥。盲童家长在承受这一打击之后,面临家长们面前的是如何对待与盲童密切相关的家庭生活。家长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盲童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对盲童的生活照料、学习指导以及社会交往等都直接影响着盲童的成长。
目前,许多盲童都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早期教育,也就是不能象正常的幼儿一样到正规的幼儿园接受生活上的照料及早期教育。这就为家长们带来了负担。从而造成 盲童在入学前长期被禁固在家里,这样,盲童的早期教育就完全依赖于家庭了。直到盲童到了入学年龄,才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但由于盲童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影响根深蒂固,为学校教育增添了许多问题。盲童的心理受到家庭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对待盲童的态度。一般地,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家长理智对待盲童不管是先天性遗传或者是后天所致,这些盲童的家长都能够正视盲童的生理缺陷,并不是只埋怨上一代的罪过或者责怪自己的不慎造成了今天的不幸,而是冷静考虑盲童以后面对的生活与学习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微不至的照料,付出常人更甚的爱心,去关心和抚养不幸的孩子,同时,积极地寻找更好的教育方法,以有效地弥补视觉的缺陷。这样,盲童在家庭的关爱下健康地成长。
2.家长忽视盲童的成长曾经有一位家长这样对我说过:“十年了,到现在我还是不太想相信自己的小孩是 一个盲人,小时候眼睛还是水灵灵的„„。”确实,在一个家庭中出现了盲童,家长感到极大不幸,更是忧虑,不知如何面对盲童以后的生活。这类家长能够接受这种不幸,但也只能听天由命,自认命苦,只好养他一辈子了。于是,这些盲童不会冻着,也不会饿着。久而久之,盲童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形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即使到了学校接受教育,也缺乏上进心,不思进取。
3.家长过份溺爱盲童有些家长极富爱心,认为盲童已十分不幸,就应该加倍的爱护他们、怜惜他们,给他们所有的一切;有些家长则认为盲童的不幸是自己造成,盲童的痛苦应由自己来承担,这样抱着内疚、负罪感,对盲童百依百顺,衣食住行样样小心谨慎,甚而越俎代疱,甘愿替盲童承担一切。这样,盲童则养成了种任性、固执,甚至是自私自利的性格。
4.排斥或虐待盲童有些家长认为盲童不能象正常人一样长大了赚钱养家,只会替家里增添麻烦和负担,因而不愿意接受盲童这一事实,甚至将盲童藏起来,不让他与外界接触。但又不想背负遗弃残疾人的名声,只好时时埋怨,事事指责,把盲童视为累赘。有些家长由于性情粗暴,在生活中若发生了不如意的事情,回到家中又面对盲童,则产生了迁怒或痛打盲童的现象,以发泄心中的不满。这些盲童在埋怨声中,拳打脚踢中长大,一般都会形成了多疑、孤僻的心理。综合上述原因,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其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必须加大力度,重视盲童的家庭教育,为盲童更好地接受科学、系统的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盲生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提高盲童家长的教育认识,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家庭教育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责任,同时又是一种不可推卸的义务,更是一种不可剥夺的荣誉。它艰辛而光荣地落在每个盲童的家庭中。可是,纵观现在盲童的家庭教育却不尽如意。上述第一类盲童家长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欠缺了与学校 动配合,共同努力教育盲童;其他三类的家长都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盲童的教育问题。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提高家长的教育认识,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步调一致开展对盲童的全面教育,促进盲生健康成长。如何有效地指导盲童的家庭教育呢?
1.平等对待家长,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良好的关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学校教师与盲童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得到家长的信赖、支持与配合。这种良好关系的建立必须依靠教师积极争取,在对待家长中能一视同仁,不能一见到家长就马上报忧报喜,还尽数盲生的缺点,让家长对盲童的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师产生回避,从而影响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另外,这种良好的关系的建立还要求教师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主动与教师共同努力完成。有一些家长,视盲童为累赘,每逢开学初,家长早早将盲童送进校门,就一了百了,遇见教师或班主任就低头或绕路走开,不给教师与家长面谈的机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通过书信和电话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从被动地接收到子女的信息变主动地向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2.建立完善制度,密切与家长的沟通。各班主任要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好学期的学生家庭联系计划,定期对每个学生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得到家长的支持;同时对个别学生多利用电话、面谈、约见家长等方式对家长进行指导,并作好登记,积累经验,形成制度。盲童多半来自边远山区,许多家长一个学期只是送或接小孩到学校,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带来许多不便。有一位盲童陈某,以前其违反纪律严重,精力旺盛、好奇、爱捉弄人,经常有老师和同学投诉,令班主任头痛。针对这种情况,班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联同家长,共同督导他,并制订了转化陈某的一套计划:班主任每周六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校一周以来的学习生活情况,然后家长周日致电学生,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情况,家长在电话交谈中不能批评或责怪,只是在学生讲述一周的情况中,强调谈纪律问题并提出希望,如发现有所改良,则应及时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的转变很大,学生家长亦受到很大的启发。
3.家长开放日或家长会。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或召开家长会,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同时为盲童家长相互交流子女的教育经验提供良好的机会。在举办家长开放日中,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 发展的前景,教育教学的状况,使家长增强对学校 信任,树立教育子女的信心;同时,教师把家长请到班上,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交流教育子女的心得体会,以更有效地教育好子女。另外,在家长开放日中还可让优秀学生的家长介绍教育经验,使其他家长掌握信息,得到帮助,提高教育水平。
4.设立《盲童家长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家长利用与教师的交谈、书信、电话等方式中了解盲童的信息之外,还可利用一定的文字材料,文章等增强开展家庭教育的渠道,而《盲童家长报》则是最好的场所。学校中定期举办一期家长报,在报中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或经验体会,盲生在校的学生、生活信息及教育教学动态,并且将学生的优秀事例通过报刊让家长欣赏,这样,为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方法。资料显示,在道德价值取向中,家长与子女的相关性是0.55,而教师与子女的相关性是0.13。家庭,这种以血缘关系组成的团体,是学校这 个大家庭不能代替的。家庭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和教育着学生。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都在有声与无声,有形与无形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盲童。这样,盲童家庭中的成员除了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之外,还要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切不可漠视盲童的存在,排斥或虐待盲童,任其自生自灭。
1.家长以正确的态度与盲童建立和谐关系。家长理智地面对盲童的缺陷,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为盲童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在温暖的家庭中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怀与爱。
2.培养生活自理能力。70%适龄入学的盲童,在入学前的生活自理都是由家里人一手代办,造成来校后洗碗、洗 衣、洗 澡等的能力差,生活上不能适应下来,因而影响学习情绪。家长应注意在盲童入学前的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让盲童多参与家务劳动,鼓励盲童的进步。
3.培养盲童良好的个性品质。由于早期家庭教育的影响,形成了盲童自卑、孤僻、固执、自我等不良品格,这些都影响到盲童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习上不思进取,同学间不团结友爱,在教师面前显示“盲有理”的品行。因而,家长应正确认识盲童的爱好、特长、对盲童加以正确的引导,必要时还要对盲童开展挫折教育,锻炼盲童坚强,自主的良好品格。
4.参与适当的社会活动。许多盲童一到放假就不想回家,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只顾工作,把盲童禁固在家中,没有活动的自由。盲童是残中残,许多家长并不愿意带领盲童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例如,逛商场、游公园、访亲友等,虽不知盲童也如正常的儿童一样,渴望大自然的拥抱,渴望认识、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并用他们独特的方式,用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一切。家长们应当不怕麻烦,不怕艰辛,花多点时间让盲童到大自然中走走,到社会上逛逛,增强盲童的生活阅历,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为盲童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曾有一位教育者说过:为提高家长的素质,使家长除了当好“后勤部长”和长辈之外,能有更多的家长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东西的人。
父母是视障儿童最亲密的人,唯有父母了解孩子,也希望父母在善待孩子的同时理解孩子,教育孩子。父母积极参与盲童的教育,对推动盲童的成长起着更有效的效果。
盲童心理素质与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013-03-30 09:26:28
来源:赤峰特校
点击:100
分享到:
【内容摘要】:
本文从盲童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健康教育与盲生德育、智育的密切关系等两方面阐述了在盲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就如何在盲校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包括实施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等。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行为能力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
【关键词】
心理素质
行为问题
行为能力
有效途径
盲生
【正
文】
一般认为,素质教育与心理能力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内在品质,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心理功能把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参与和体验中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观念。因此,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只有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学生乐于和善于吸收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视障学生,特别是自幼双目失明的学生,幼年时,由于种种原因治理和肢体活动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其身心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入学以后,学校相对封闭,与外界接触沟通少,限制了视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心理素质的形成,表现为:有的学生感情脆弱,自卑感过重,与人交往缺礼仪和自信心,责任意识淡薄;有的学生与他人交往不知如何交流,说话生硬,内容空洞,言不达意,偏离主题;有的学生身体发育较常人瘦小,身体运动技能不佳,常出现不易纠正的动作。失明给盲童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不能通过视觉形象感知世界,由此间接的影响了他们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使得他们与健全儿童相比产生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
一、盲态
受失明影响,盲童的外表形象和言行方面经常有些异常表现,我们称为盲态。
导致盲态形成的因素有许多。首先,失明使盲童看不到别人的姿态、动作,因而难以自然模仿。如果盲童周围的人不对其加以指导、纠正,盲童往往只凭自己感觉舒适而处于各部肌肉(特别是颈部、腰部)放松状态,起不到支持身体挺直的作用,长期如此,即容易造成低头、驼背、脊柱侧弯等畸形体态。
其次,盲童活动范围小,活动量小也限制了其活动能力和体质的发展。许多家长怕盲童受伤害而不让他们走出家门,有的甚至在自己家里也不让他们自由活动,把他们限制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身体长期得不到活动。这样就造成一些盲童动作不协调,体质很弱的后果。有些全盲儿童,不但身体素质与同龄健全儿童相比有很大差距,连基本的坐、立、行走的姿势也差得厉害。
以上所述盲态,主要是由于盲童生理发育方面没能得到正常发展,没有给他们的生长发育提供相应的条件。如果盲童早期的不良姿势能及时得到纠正,如果家人能尽量让孩子多活动,那么上述盲态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
盲态,还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如果你见过盲童,可能会注意到,他们的手往往不停地动,比如摆动手臂、抓弄头发、挖耳鼻孔等,有的还连续晃动身体、耸肩、原地绕圈转等等。这些动作在在我们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在盲童身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原来这是他们在寻求自我刺激以弥补由于缺少大量的视觉刺激所带来的心理上的空缺、不平衡。
心理学中有一条规律,人在生活中必须经常感受到一些刺激,即必须经常看、听、触、嗅,否则无法正常生活。有一个很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通过一些设备,使一个人非常舒服的躺着,但感觉不到任何刺激,结果人在这种状态下过一段时间就出现情绪烦躁等不健康心理,时间长了就难以忍受这种无感觉状态。盲童虽然没有完全丧失各种感觉,但缺少了视觉这种最为主要的感觉,就大大减少了信息和刺激来源。因此,盲童就常常通过身体其他器官的运动产生一些感觉来弥补视觉缺失造成的心理不平衡。
另外,因为害怕被碰上,盲童在行动中的一些保护动作也表现出盲态,如行走时脚高抬轻放、双手在身体前方摸索等,这些须结合定向行走训练,给与适当改善。
二、情绪问题
上面分析的“盲态”是盲童的外部表现,是容易观察到的;由于失明,盲童内部心理世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易觉察的问题,情绪的不良反应就是很常见的。情绪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安全感
因为失明,盲童对周围环境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不能确定周围有哪些事物、会出现什么人、会发生什么情况,因而害怕受到未知事物的伤害、攻击,会产生不安全感。有许多盲童到了陌生地方,会紧紧抓住亲人不放手,一旦亲人不在身边则惊惶失措。即使在熟悉的环境里,盲童也会经常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盲童恐惧情绪的产生,和正常儿童害怕黑夜类似。我们知道,许多小孩子都不敢独自一人处在黑夜中;就是成年人,在黑夜中的感觉也不如照明条件下踏实,这都是因为黑夜对人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威胁。这种威胁是因为怀疑、害怕周围突然发生预料不到的变化,而不是害怕黑夜本身。因此,虽然有的盲童眼前不是一团漆黑,而是有光感,甚至有一定的视觉,他仍然会因为无法认清环境、无法把握环境中发生的变化而产生不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一种很基本的需要,这种需要的不到满足,必然对盲童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二)自我封闭的倾向
盲童独立活动能力差,本身就害怕接触新环境。如果家人因为害怕孩子出意外或怕丢人而一直把他们限制在范围很小的环境中,不但妨碍了其活动能力的发展,在心理上也更容易使盲童养成退缩、被动、胆怯等自我封闭的倾向。
有这样两个盲童,他们年龄相仿,都是全盲,进入盲校后表现出很大差别。其中一位,入学后很长时间内不敢不愿与别人交往,经常一个人独处;在不得不参加集体活动时,拘谨、呆板,缺乏主动性,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另一位则完全不是这样,它对什么都表现出主动、强烈的好奇,愿意接触新事物、陌生人,和正常儿童几乎一样活泼好动。为何生理条件相同的两个盲童会表现出如此差异呢?经了解,前者一直受家人过度保护,处于封闭性状态;后者则未受很大约束,经常与健全孩子一起玩耍。由此可见,盲童的被动、胆怯等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封闭性生活中形成的。
(三)“自尊”与自卑
盲童虽然眼睛失明,但心里对一些问题看得很清楚很敏感,很在乎别人怎样对待他们,表现出一种过度的“自尊”。他们很忌讳别人对其生理缺陷的嘲笑、捉弄、歧视——如把他们称为小瞎子,对他们围观、指指点点,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用怜悯的语气对他们说话等。当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伤害时盲童就会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引发强烈的、失去理智的攻击性报复行为。比如一个年龄比他小很多的孩子嘲笑他,他可能就会不考虑孩子小不懂事而恼怒,以至动手打人。
如果长期被人另眼看待,盲童会形成强烈的自卑情绪,认定自己确实各方面都无能。盲童经常做事不成功,也会促使自卑情绪的产生。比如,有的盲童入学后因为手指不灵活而长期不会用字板字笔,就可能认为自己不行,丧失学习的信心。
盲童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态度对其心理的影响很大。如果盲孩子在家里受歧视,不但会导致他形成敌对、自卑的情绪,还会使它产生很强的内疚感。他会觉得自己在家中没有一点用处,是家庭的包袱,对不起家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有的盲孩子可能会以减少饮食、自我伤害等方式弥补自己的“罪过”,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更有甚者,有的盲童还会有自杀的想法和做法。
(四)持久的心情郁闷、烦躁
失明剥夺了盲童许多生活乐趣,他们无法亲眼看见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认识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难以满足,不能象健全儿童那样跑、跳、玩耍、游戏。多数盲童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简直象囚犯一样整日枯坐。条件好的家庭,有电视机、收录机等,还能给盲孩子增添一些变化的、有趣的感受;否则,盲童长时间过着单调、沉闷的生活,情绪难得兴奋,情感体验消极、单
一、肤浅。经常听电视、收录机的盲童,其精神状态明显好于不听的。
(五)脾气急躁、缺乏耐心
急躁情绪,也是在盲童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一但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做事不顺利,有的盲童就会表现出焦躁不安,甚或大声哭喊。盲童的急躁情绪和一些因为娇生惯养而骄横、任性的健全儿童,是有差别的。盲童因为看不见,独立活动能力差,面对不可知的纷杂外界,心理上有种弱小、无奈的感觉,迫切渴望在别人帮助下满足某种需要;同时,也因为看不见,头脑中难以形成条理、秩序,感觉外部世界乱糟糟的,做起事来不知从何处入手。在上述心理影响下,盲童就难以自如地处事、做事,也就难免产生急躁情绪了。家庭的溺爱,对盲童来说,可能使急躁情绪表现得更强烈、无所顾忌,而非盲童产生急躁情绪的直接原因。健全儿童的任性、暴躁,则几乎完全是由溺爱造成的。
三、思想意识上的偏差
盲童在认识自己和他人、在评判某些问题时,也经常会发生偏差。
(一)自我中心与特惠要求
有些盲童的家庭,因为觉得孩子失明了,太可怜,即尽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给盲孩子以
补偿,处处偏爱盲孩子,结果很容易使盲童形成事事以自己为中心的习惯,只考虑自己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不为别人利益着想。比如有些学生进入盲校时在分座位、分床铺等问题上不愿听从老师的安排,只想自己怎样方便就怎样做。有的盲生,自己的东西不轻易给别人,;别人的东西,自己想要,就认为应该得到。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总以为自己对,自己受委屈了,别人应该让着自己。在对待自己与健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自己因为残疾而应享受某种特权,应受到特殊照顾。当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表现为愤愤不平、想不开,甚至任意发作,有时还伴有歇斯底里的行为特征,给别人施加压力,以引起别人关注。
自我中心和特惠要求成为习惯后,往往会使盲童意识不到这种行为和心理的不合理性,而自以为很占情理,对一些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缺乏客观认识。例如,有一名盲生,自身有很多缺点,其他同学大多不愿和他交往。老师在帮他分析自己的缺点时,他总是极力辩解,总认为自己没错,是别的同学对不起他。当老师很明确的指出他的一些不良行为时,他又说是为了报复别人对她的不好。谈起他的家庭,她也只是抱怨,而不考虑家里的一些难处。象这种思考问题的习惯,若任其发展,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以及对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对他人的多疑与轻信
多疑,在年龄较大的盲生身上比较明显。盲童年龄增长,特别是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对牵涉自身利益的人、事就要凭自己的感觉和分析做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视觉的缺失,使盲童无法获得全面的信息,因此在判断人、事时,免不了猜测的成分。由于做事能力差、自我感觉弱小,盲童比健全儿童更担心自己受到伤害,因而在对别人的猜测中,就容易产生是否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怀疑。盲童活动少,静处思考问题的时间多,多思也容易产生怀疑。有的盲童,即使对自己的亲人,也会猜疑,认为他们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是装出来的等等。
年龄小的盲童,因为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对自身利益也没什么概念,不会去注意别人怎样,一般也就不去怀疑什么。
盲童虽然有多疑的倾向,而一旦信任某个人,又可能会极端信任,无论什么都听信这个人的。这种极端信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依赖性,因为盲童在很多时候不能独立认识事物或处理事情,只有听信所信任的人。但是,如果盲童觉得这个人在哪件事上欺骗了他、伤害了他,又会对此人极端不信任。
(三)自我评价过低或过高
由于生理缺陷与健全儿形成的对比,以及失明后无法独立做好多事,盲童一般都有自卑倾向,自我评价过低。盲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如果盲童周围的人经常表现出认为他什么也不能做,他就会形成过低的自我评价,连一些有可能做好的事也觉得无能为力,不去努力、尝试。有时候,盲童周围的人看到他在看不见的情况下能独立完成某些简单活动如穿衣、吃饭、在家里自由走动,或者在某些方面如音乐、听觉记忆等表现突出,会过度夸奖她,也可能使得盲童自我评价过高。周围的人的态度,只有被盲童意识到,才产生影响;因此如果盲童把别人的态度理解错了,那么对自我评价起作用的就是被误解了的态度。比如,周围人只是客观的告诉她有些事他确实没法做,而盲童却理解为是轻看他,那么他也会感到自卑。
四、社会适应能力差
盲童适应社会,需要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这两个方面,许多盲童存在不足。
(一)依赖性
在一些家庭,对盲孩子过分爱护、照顾,怕他们吃苦,什么也不让他们做,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压制了他们动手的愿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使盲童形成处处想依赖别人的心理。不光是有困难的事,就是一些很容易、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愿亲自去做,总想让别人为他做。比如他想喝水,离他不愿的桌子上就有一杯水,你告诉他杯子的位置,他完全能顺利地拿到水杯子,可他还是要你把水递到他手里、甚至送到他嘴上。
依赖心理的存在,使盲童很难形成自立、自强的观念,削弱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学习的积极性,也容易使他们形成懦弱的性格。依赖性还会使盲童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时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别人说怎样就以为是怎样,轻信、盲从。
(二)社会交往能力的欠缺
在大多数家庭,盲童无论是受歧视的,还是受溺爱的,大都被长期关在家里,很少接触外界。因此,多数盲孩子入学前生活的空间很小,接触的人很少,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失明,也使他们看不到社交的场面,难以自然地模仿、学习人际交往中的礼节、规律,特别是在体态、表情方面,容易不合乎人之常情。盲童入学后,面对那么多同学和老师可能产生压力,言行上也会不知所措。
还有,盲态的存在也是妨碍盲童社会交往的一个因素。盲态可能会引起某些健全人不舒服的感觉,有人甚至讨厌盲态的怪异,这些人会对盲态显著的孩子采取躲避的态度。这样就使盲童丧失一些交往的机会,同时对他们的自尊自信也是个打击,降低他与健全人交往的愿望。
以上所述是存在于盲童的一些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但并非每一个盲童都会出现这些问题。在上面的分析中也提到,盲童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仅仅由于失明这唯一的生理因素。由于年龄、失明时间、家庭环境的不同,盲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说来,先天失明,生长在封闭的环境里的,问题程度就重一些,反之则轻一些。因此,在分析盲童心理和行为问题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条件。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盲生的心理素质、行为能力提高与培养需要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说来,视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两者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差异。首先他们都是儿童,其次他们的身心发展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但是我们在承认二者共同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视障儿童的某些人格和情绪调节方面的需要都会受到视力残疾的影响。一个善于运用自我保护机制的儿童在做了一件与视力障碍本身无关的错事之后,往往会把责任推向自己的视力,更为不幸的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也习惯于这样看待,我们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视障儿童所干的错事归于他们的视力障碍
视童与正常儿童一样,他们的需要也是多样的,多层次的。但由于视力障碍、家庭和社会等诸多因素,他们的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心理一但不能及时调整就可能产生各种情绪困扰。有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倔强、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固执等等。基于上述盲童的个性心理特征,我认为,仅仅进行说服教育,或是出现问题后,才帮助他们解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盲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理,正确认识自身以及他人的情绪等,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为他们整体素质的发展提供坚实、必要的心理基础。
(二)、从教育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有着密切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对盲生智力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据专家研究测定,智商(IQ)在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大约只起20%的作用,剩下的80%由其他因素起作用。如果我们重视在教育中渗透心理教育,从此提高学生的情绪智慧,就可以使他们在智力活动过程中通过运用情绪智慧更好地将知识内化为自身发展的精神营养。
然而,情绪智慧并非完全是天生所得,更多的是在后天学习活动中习得的。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我们可以采取的直接教育方式。
2.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应该指出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而思想品德教育也并非可以解决学生所有心理障碍、情绪困扰等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容易忽视,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情绪困扰定性为思想品德问题。结果,将本来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调整就能够解决的心理问题上升为品行问题,而学生由于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未能及时自行调整,无形中使得他们向不良的个性方面发展。
在盲校,这种情况虽然不是非常严重,但也不容忽视,甚至就连某些教育者本身的教育观念也未曾转变过来,往往把盲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情绪困扰等都看成是思品问题,抹煞了思品与心理的区别。这种教育观相对而言比较主观武断,简单粗暴,不仅造成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伤害了学生,还削弱了教育效果。
因此,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盲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在学生的各学科教学中,都是必要的。它对学生意志的磨炼、持之以恒精神的培养有着巨大的内部激励和推动作用。学校应结合盲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要求,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六、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以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加强对盲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性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有利于正确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
(二)、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盲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我们学校虽然也有这方面的课题,但涉及面太小,真正得到实惠的同学不多.起不到全面提高的作用.
(三)、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据调查,目前上盲校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有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聋生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盲生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这一个特殊年龄阶段特殊孩子的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盲生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心关注,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遵循以下的基本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于学校的各学科教学当中。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脱离教学只靠单项的课外活动来开展,收效是极其有限的,也是难以促进学生整体心理状态得到全面发展的。只有将它纳入教学渠道中,才能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共同承担和配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表现在教学态度上。教师的教学态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激励和耐心引导,可以减轻或消除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进取心。同时,学业上的成功感容易使学生悦纳自我,认识自身价值,从而避免出现学习畏惧症等不良心理倾向。
(二)、学校应调动团队、班主任、生活老师和其他教职工等多方面力量,从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到学生日常的生活点滴当中,无一不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里要指出的就是,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相当的作用。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心理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对学生有深刻影响,往往成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班主任应尽可能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三)、学校要努力争取家长们的密切配合,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质量。
家长的态度对盲童身心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有的父母能正视盲生的生理缺陷,冷静考虑教育方法,采取有效的缺陷补偿措施。有的父母则对聋童态度冷漠,甚至视为累赘。盲童由于得不到父母抚爱和家庭温暖,容易产生倔强、固执、多疑、孤僻等心理问题。
家长是学校教育力量所无法鞭及到的地方,但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实际情况来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教育,促使其以正确的态度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平等地对待家长,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尽量与家长保持联络,共同讨论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或情绪困扰。可在每个学期期末的家长会上,组织一些专题讲座或报告会,为家长提供教育方法,并注意调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盲校教学文萃》;中国盲文书社1997年7月出版。
2.《现代特殊教育》(月刊);总编辑:顾冠华;2004年第7—8期/
3.《特殊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主办;1995年第4期(总第16期)/
4、《金钥匙市长教育理论与实践》主编:邓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
5、《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实践和探讨》主编: 梁全进
徐白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0
6、《随班就读低视力教育师资培训教程》主编: 徐白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
7、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主编: 沈家英——华夏出版社,1993年
8、《学校心理卫生学》主编: 陈家麟——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9、美国-----墨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李斯----译
从小处着手,培养盲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013-04-12 11:08:00
来源: 中国特殊教育网
点击:69
分享到:
一、住宿盲生常见不良行为习惯及根源
1、懒惰,不热爱劳动。其根源是有些家长宿命论严重,认为失明是前世作孽,老天报应,或者觉得小孩是盲人很可怜,或者觉得盲人看不到做事情会太危险,所以对盲童百依百顺,什么事情都包办,从而养成盲生不热爱劳动的坏习惯。例如学校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要自己洗衣服,有些学生不洗衣服或者将衣服拿回家洗,甚至有些学生故意将衣服扔掉,也有些家长每天都送衣服来学校和拿小孩脏衣服回去洗的。又如宿舍安排值日扫地、倾倒垃圾不完成等等。
2、行为粗鲁,容易发怒。其原因是由于盲人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丧失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对任何事物都看不顺眼,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表现为行为粗鲁、容易发怒等异常心态。有些盲生没有正视自己的残疾,而把视力残疾看作是一种不公正的“人祸”或归罪于自己的父母,常常无理取闹、发脾气,甚至以破坏公私财物、发怒来引起教师、家长或他人的注意,并常常表现逆反心理,明知这样做是错的,偏要去做,老师越要批评,他越不听,表现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之状,这一现象在盲童中并不少见。在学校里很多公物受到学生恶意地破坏,当然有些是属于无意破坏——由于盲童视力残疾,其双手喜欢到处乱摸(相当于明眼人的眼睛喜欢到处看一样)。
3.依赖、自私。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有些盲生从小受到周围人的关心,帮助和家长的溺爱,长期生活在爱的“笼子”里,个别盲童滋长出惰性,自己能干的事不愿干,有的甚至认为我是盲人,理应受到别人的帮助,如老师带他去公园玩,别人牵他们过马路等在他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事,而要他帮助别人时,却认为是不应该的,如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老师给任务要他帮助别人时,则表现出不太高的积极性;二是有些父母负罪感严重,认为子女的视觉障碍的痛苦是自己造成,深感内疚,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他们对孩子千依百顺,过多地代劳,过分地保护,以至造成盲童依赖、自私等心理
二、我校宿舍培养盲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做法 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学生宿舍管理紧张有序开展。
为做好我校住宿生管理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养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以分管德育副校长为组长,德育处主任和教养组长为副组长,全体教养员为成员;工作小组成员教养组长、全体教养员组成。组织结构得到不断的完善,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工作小组每周二定期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学校和上级的工作部署与要求,同时能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与学生的实际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有力地保障了住宿生周六日活动的常规化。
2.完善各项宿舍规章制度,让学生的行为 有规可循,为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打好基础。
无规矩,难成方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制度约束的成败关键在于制“法”科学适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长期持久地执行制度,学生才会不断矫正错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依据正确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于宿舍管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自身的特点,有着与其他教育管理不同的方式、方法,因而有必要制订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的宿舍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个人内务、纪律、卫生、爱护公物、道德风貌等方面,如为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学校规定寄宿生在熄灯前要做好安寝准备工作,熄灯后立即停止讲话,上床休息;为创设一个整洁的、健康的生活环境,学校制订了《宿舍管理条例》,并通过“学生违纪累计记分办法和常见违纪扣分参照标准”来执行和督促,由此维护宿舍的正常秩序,为营造一个宁静舒适而又充满文明气息的居住环境提供有力保障。良好的宿舍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卫生观念和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又如有些低视力的学生,他们有时候周末也需要外出购物或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对这些学生的外出管理我们制定了《广州盲校学生外出管理条例》,身体及视力达到一定要求的初中以上学生,由家长申请,班主任和级长同意,学校德育处审核备案,学校保卫处签发学生出入证,外出时到生活老师处出示出入证登记,拿放行条到门卫室登记才能外出。申请出入证前对这些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教育,对违反《出入管理条例》的学生进行教育并暂扣出入证,直到认识错误并有良好表现再予恢复出行。
又如为了养成学生形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我们制定了《学生晨检制度》让学生知道早上起床后要做什么事情,穿着达到怎样要求,仪容仪表怎样等。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提出批评和整改,直到达标为止。
3.行为强化训练,让学生日久成习惯。
行为强化训练是为培养学生一定的行为习惯而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行为规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只有“反复抓、抓反复”,克服回生现象,才能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如盲生的吃饭的坐姿、走路姿态和校园里走路的规定(靠右走的规定和不准追逐的规定),仅仅依靠教育者的说理、灌输,没有严格的行为训练,是很难达到目的的。进行行为强化训练不能单纯地停在机械训练动作的层次上,还要辅之以讲明道理和违规的危害、提出要求、具体指导、动作示范和督促检查,讲究行为强化训练的系统性。进行行为强化训练要讲究层次性,根据我校学生年龄跨度较大的特点,将一项或一类行为按照实情分为几个步骤,例如小学低年部主要强化训练盲生的吃饭的坐姿和靠右走的规定及不准追逐的规定。我们制订具体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层层推进,螺旋式上升。当学生到达小学高年级时,基本克服吃饭的坐姿不正和不靠右走及追逐现象。当然家庭也要密切配合,只有形成整体化、立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收到实效。
4.关注形势,抓住教育时机。
一些偶然的突发事件和形势变化,都可能成为对盲生进行教育的好材料,如香港回归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事例;而08年的南方雪灾和5.12汶川地震灾害,动员盲生尽自己所能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可使盲生体会社会主义条件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结合身边发生的实例进行教育,如08年有个学生不小心受伤需要4万元做手术,学校利用校会向大家倡议捐助。这些事例让学生容易理解,有助于打破盲生的自我封闭和对社会生活的冷漠。
5.通过德育活动来培养住宿盲生良好的品德心理和生活习惯。德育是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德育工作是通过教学、管理、课外活动,环境塑造等多种形式来进行的,其中学生班级管理与课外教育活动是德育工作最关键的方法,而对于住宿生来说课外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个性、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充分调动生活老师和社会义工等多方面力量,利用周六日组织学生举行以“日常行为好习惯”为主题的小品、戏剧、故事会等活动;同时也根据学校每月德育主题开展专项的教育活动,将培养住宿盲生良好的品德心理和生活习惯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用积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6.自我教育,让盲生他律转化为自律,对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巩固。
盲生最终要在社会上独立生活。因此必须具备自强自立精神和一定的自理、自治的能力。考虑到盲生未来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市场经济对人才竞争的挑战,我们抓住盲生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培养盲生自我教育能力,使其步入社会生活后,能按社会的要求自我调整,适应社会。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盲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最后就落脚在行为主体的行为变化上,在养成教育实践中,要重视自我教育法的运用,力求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视为主动的塑造过程。运用自我教育法要注意如下几点:①教育者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如对一些较好行为习惯的学生我们在在每周周会上及时给予表扬,树立模范典型;②适时开展“自我教育”经验交流。尤其是宣传推广“自我教育”成效好的学生的先进经验。通过每周国旗下的讲话,让学生来倡导怎样做才是文明礼貌的好学生,怎样的行为习惯才是良好的行为习惯;③提供一定的阵地,如主题班会、文艺汇演、作文、广播站等,让学生自己讨论、反思、甄别行为习惯的好与不好,通过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使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学生自身。为了达到有效的自我教育目的,应切实调动一切教育力量和手段启动教育主体的良知。一旦教育主体认识到个人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习惯是自我发展的必然需求时,教育主体就能发挥自身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达到慎独自治的境界,这正是我们养成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当然,教育住宿盲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式方法还很多很多。在学生宿舍里,我们可以相当自然的看到学生的个性素质和自然素质,好的坏的都毫无疑问地展现出来。这就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许多教育学生的资源、开发点和切入点,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教育天地,在宿舍里学生不仅需要思想指导教师,也需要心理教师、需要生活导师,需要教师给的亲情和友情。只要我们把宿舍视为学校里的重要教育阵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认识,确立正确的管理就能真正的体现管理也是教育。
掌握心理辅导技巧 引导盲生自主调控——浅谈心理辅导与盲校班
2013-03-15 08:58:42
来源:青岛名师
点击:55
分享到:
关键词 :心理辅导、盲校高中班主任工作、自主调控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盲生心理的塑造者,是盲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更是对现代特殊教育教师的必要要求。心理素质是盲生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盲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盲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有决定性的作用。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关键而具有特色的时期,是人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始。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但是,在高中阶段,盲生的心理又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的特点。因而有人称之为“危险期”,有人称之为“[1]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不论在交往人际、情感、学习、前途选择等方面,都会发生许多适应困难问题。由于视觉的缺失,盲高中生的适应困难会更加严重。青少年的个性一般在这一时期逐渐定型,很多心理障碍也会在这一时期显露和形成。这一时期所涉及的心理问题、困扰是每个盲生都要遇到,都要经历的,却不是每个盲生都能顺利解决的。高中的学业负担较重,盲生学习上的困难更大,他们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显得尤为艰巨,而他们又常常不愿意轻易将心理的困惑和矛盾展示出来,而是闷在心里,积压成心理问题,有的郁郁寡欢,有的胆怯退缩,有的多疑孤僻,有的自怨自弃,有的喜怒无常,甚至有的厌世轻生。因此,心理辅导对这个时期盲生尤为重要。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与其他心理辅导的主旨有所区别,其主要任务是帮助盲生掌握心理调整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人际交往,增强适应能力;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在特殊学校,心理辅导基本由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负责,同时又随时随地渗透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特别是班级管理工作,更离不开心理辅导。在班主任工作中科学的使用心理辅导是现代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改善盲生当前心理状况的迫切要求;是优化特殊学校班级管理的内在要求。
一、了解当前中盲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据笔者的问卷调查发现,23%的盲人高中盲生“做事情容易紧张”,27%的盲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扰”,88%的盲生认为“老师、家长不了解自己,”46%的人感到“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人倾诉”,27%盲生“对考试过份紧张”。23%的盲生对师生关系有紧张的感觉;35%的人对同学关系有紧张的感觉;35%的人一开始学习就感到疲劳;38% 的人有爱慕异性的困扰。(具体问卷及结果附后)例如一位高一女生,知识基础比较差,小学、初中均有过跳级,父母对其期望过高,希望其考入大学.使得她心理压力很大,造成考试恐惧。考试前、中出现出汗、胸闷头晕,有时伴有腹痛,记忆再现困难,答题脑中一片空白,无法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考试成绩短时间内严重失常,不仅父母、老师焦急,其本人也很担忧。
高中阶段盲生的烦恼集中于学习问题,他们的情绪、心境也随着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转移。有学习困难的盲生必会产生心理压力,望考生畏,最后造成恐学、厌学。
例如:有的盲生初中时是个成绩名列前茅的盲生,升入全国招生的盲人高中,发现自己的同学同样都是经过考试选拔的各个学校的成绩优秀盲生,再加上高中学科课程难度增加,学习难度增加。当他们经过努力,仍然学习成绩低迷时,便会进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学习压力与自卑心理。自卑泛化会转而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相貌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表现出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往。盲生由于自身缺陷,本身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的繁重,考学前景的不确定,学习成绩的竞争,更增加了盲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几率。
可见,在特殊教育学校,关注盲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加重要,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改善盲生心理状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盲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状况,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势在必行。班主任应根据盲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树立现代班级管理观,自觉地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在班级管理中逐步渗透心理辅导。
二、建立真实有效的互动交流渠道,保持盲生的心理管道的畅通。
(一)、应首先做好班主任教师与任课教师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任课教师虽然课时少,和盲生相处时间短,但通过课堂教学,仍然可以对盲生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及时地沟通盲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共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某高三女生因学习成绩不佳,父母施加压力,自己也失去信心,几个任课教师都反映她在上课时出现失神、不听讲并拒绝回答问题的现象,并经常一个人独处,流露出轻生的念头,经任课教师、专职心理教师与班主任的共同关心、帮助,终于使她顺利走出情绪的低谷,顺利度过了高三复习的困难时期。
(二)、班主任与盲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要畅通、真实。
盲校的班主任其实是是教师、生活指导者、班级管理者、心理辅导者四种角色的集合,面向全班盲生,以解决盲生共同成长问题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及时发现许多盲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诸如懒散、人际关系紧张、厌学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要真正做好盲生的管理工作,就要走进盲生的内心,了解盲生真实的内心世界。
(三)、促进良好的盲生与盲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班主任通过班会、座谈会、文体活动、聊天等形式,创设良好集体舆论、和谐人际关系、民主自由气氛以引导盲生之间展开良好的沟通与互动,教师以朋友的姿态共同参与,平等地讨论问题,引导盲生在同辈群体中展开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以解决成长中的各种问题。
三、开展自主性集体活动,创建班级积极健康的心理氛围。
班级心理氛围涵盖班级文化、班级凝聚力、班级人际关系等。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盲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一部分盲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开展集体跳绳、集体歌咏比赛、和周末洁净日等活动。歌咏比赛中,盲生各显其能,有的负责找歌词,有的负责上网下载伴奏的MP3,有的负责组织盲生老师一起配唱,最后在比赛中同心协力认真演出,盲生之间增进了了解,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周末师生一起动手分工合作,打扫教室和宿舍,师生一起谈笑、工作,在积极健康的氛围中创设干净整洁的环境,也增强了盲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掌握恰当的心理辅导技巧,引导盲生主动敞开心理世界的大门
(一)、充分利用学科课堂教学的契机在教学过程中了解盲生,展开对话。班主任多数由语文老师承担,语文教师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可以借作文与辩论等口头与书面的课堂交流形式,启发盲生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主动交流。
(二)、利用各种契机,进行主动、有效的心理疏导。
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盲生的问题,提前进行主动、积极的预防性疏导工作。在对盲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无论是个别面谈还是笔谈都必须注意几个原则:
1、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与信任的力量;
2、共情原则,注意倾听,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盲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及时表达出来,与盲生产生共鸣;
3、保密性原则,只有在这一前提下,盲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五、重视交流技巧,引导盲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一)、对盲生的谈话要持有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正确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做到深入的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当盲生不能冷静地分析和应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时候,同理心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一次演讲比赛结束后,一名高一盲生情绪非常激动地在教室里大声议论,原来文笔口才都不错的他本以为一定可以获奖,可是,评奖老师说,他不属于参加比赛的范围,所以不能参与评奖,失去了评奖资格的他,被班主任老师叫到办公室里的时候依然很激动。老师没有先批评他的吵闹,而是先问清楚缘由,然后温和的说:“你现在一定心情很难过,我理解。换了我,也不会高兴的。”盲生逐渐平静了下来。最后师生经过和谐的交谈,盲生对自己先前的大声吵嚷很难为情,笑着承认自己做的不得体,并告诉老师自己以后不会这么不冷静了。
(二)、专心听盲生说话,并及时做出回应,站在盲生的角度倾听和理解。
在谈话过程中全神贯注地倾听盲生讲话,认真观察细微的神情与体态的变化,并做出及时的回应,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心体验,以求设身处地的思考与理解。鼓励盲生深入表露自己,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盲生的看法和处境,也能帮助盲生自己了解自己的问题。
由于失去视力盲生不能与教师进行眼神等非语言的交流,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特别需要教师表明自己的倾听与态度。教师可以随时运用言语与体语来表示对盲生讲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例如简单的回答“噢”、“是吗”、“是啊”、“对”,或者拍拍盲生的肩膀、手背,以使盲生感到他所讲的话,所表露的情感都受到了老师的充分重视,增加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才产生继续深入交流的意愿。
(三)、能正确的辨识盲生的情绪,能正确解读盲生说的话。
盲生的情绪表现比较难以捕捉和了解。班主任老师需要密切关注盲生的各种情绪表现,并有针对性的引导盲生认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主动根除其消极影响。要加强正面教育,利用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克服其负面情绪。善于发现和把握盲生心灵中的闪光点,善于点燃他们的自尊心和成就感的火种,引导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虚荣心理、利己主义情感、不友善情感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另外盲人青少年容易激动愤怒,形成性格上的暴躁习性。因此要引导他们主动养成涵养谦逊的品德,使他们心胸开朗,对人对事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学会用理智驾驭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甚至适当的沉默也表示尊重与接纳,可以提供机会给盲生进行自我反省。
(四)、帮助盲生自主认识、思考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扰。
谈话交流意义在于帮助盲生在解决困难当中认清自己的愿望及克服困难的方法。要注意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多鼓励盲生讲话,少讲教师评价;多提开放式问题,多鼓励盲生对自己做自主评价,以引导盲生形成自我调控的习惯。
(五)、对盲生的主动努力与自我改变的努力给予及时奖励与惩罚,以帮助盲生消除不良意向与不妥行为,模仿有助于积极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班主任老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和肯定盲生在认识与处理所遇到的困惑与挫折中所表现出的自我发展与自强自立的意向与努力,并予以适时的鼓励与支持,以正面的肯定为主,鼓励盲生主动成长。
(六)、各种谈话交流应在自然情境下的过程展开。
班主任与盲生相处时间较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在日常的教育与教学自然情境中随时随地展开心理辅导。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与盲生亦师亦友,因此可以比较容易地根据盲生的各方面特点,有针对性帮助盲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如高三盲生的志愿选择、未来职业选择等困惑问题,就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克服盲生的胆怯心理,畏难情绪,帮助盲生自主调控、主动选择,从而使他们更快订立目标展开复习,成功地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
总之,感受盲生的处境和困难,并给予尊重、理解、支持和信任。以适当心理辅导技巧知道班主任工作,可以帮助盲人盲生重新认识自己,逐步改变他们自卑等不健康心态。
学校德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规范过程,多数盲生处于被动适应的阶段。而如何做一个精神健全的人,主要由盲生自己习得。特殊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是为盲生排忧解难与引导盲生主动地自我调适的统一。引导盲生从他律向自律转化。谈话交流是一种心理净化,它撑起倾斜的精神世界,纯洁不良的情感,补偿残缺的信息。通过满足和激发盲生的情感需要,引导盲生主动了解自我,自主调控。班主任工作中教师掌握一些心理辅导技巧,有助于把德育的规范过程和盲生情感体验整合起来,培养人格健全独立、富有创造性的盲生。
附录:
高三盲生心理调查问卷
调查人数:高三盲生
26人
盲生组成:男生
13人
女生
13人
低视力盲生:6人
全盲盲生20人
1、做事情容易紧张吗?
A、是 6
2、你对一些小事情容易过分担扰吗?
A、是
3、你认为老师家长了解自己吗?
A、是
4、你在心情不舒畅时是否能找到人倾诉?
A、是
5、你对考试过份紧张吗?
A、是
6、你是否感觉对人际关系不适应?
A、是
7、你是否对亲子关系有紧张的感觉?
A、是
8、你是否对师生关系有紧张的感觉?
A、是
9、你是否对同学关系有紧张的感觉?
A、是
10、你是否对学习有不适应的感觉?
A、是 7
11、你是否对环境感觉不适应?
A、是 2
12、你是否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不适应的感觉?
A、是
13、你是否有开始学习就感到疲劳的感觉?
A、是
14、你是否有爱慕某个异性的困惑?
第二篇:会议主持的常见三大症状
你要说会议主持?这像秋天里的萝卜白菜一样的话题,有什么好说的呢?
会议主持,不就是拿秘书写好的关于会议程序的稿子念念吗?
有道理。可就是这会议主持词,近来也患上了“甲流”。经过会诊,主要患有如下症状:
一是,主持出错雷倒人。有一市长兄,一直以善于辞令见长,素称铁嘴。一日主持文化节开幕仪式。待省市领导就位,他精神抖擞地台前一站,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我宣布,某某市文化节现在闭幕!一语便雷倒了与会的人员。这样瞬间开闭的文化节,时间之短暂,堪称世界第一,理应入选吉尼斯记录。
还有一发生在南方的故事。在某位国家领导人参加的奠基仪式上,主持人请领导上台揭牌后,又宣布,请某某领导下台。遂引起台下一片骚动。我想,这样的台词只能是这位主持人的临场发挥。对这一无意,那襟怀坦荡的领导人是不会在意的,更不会引发政治事件,但这主持仁兄会后的尴尬是在所难免。
二是,主持词像砖厂一个模子里打出的砖坯,一样的嘴脸。比如,领导讲话后,主持人总结道:某某领导的讲话高屋建瓴,很重要,很及时,很实在,很切合实际,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可操作性……。会后,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某某讲话精神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层层召开会议,将会议精神学深学透;三是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这会议的主题有千差万别,但这主持词,却是惊人的相似,如出一辙,面目可憎。
三是,主持词像旧时懒婆娘的裹脚。开会最厌马拉松。但更让人讨厌的是马拉松式的主持。会议程序进行到中午十二点了,这主持再就贯彻意见来上个一二三四五,这目无时间,目无听众的姿态,着实让与会人讨厌。
近日,我参加了一个会议。某领导讲完话,差一刻不到中午。会议主持在下了个简短通知后,马上宣布散会,赢得了台下掌声一片。
要想根治这会议主持暴露出的病症,只有一条妙方,那就是精简会议,压缩会议时间,开短会,开管用的会。
第三篇:自闭症的表现特征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儿童时期的高发病之一,在医学上被称为孤独症,孤独症患者顾名思义就是表现为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严重的还会引起社会交流的障碍。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及时的发现孩子患上了自闭症,导致自己的孩子患病越来越严重。专家告诉我们我们治疗自闭症不仅要发现的早,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合适健康的方法去医治。
北京那个医院看孤独症很多家长不了解自闭症的表现,北京金童医院专家为您解读心中的疑惑,可以早点让您发现自闭症的表现所在。
1、感觉异常:小孩自闭症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恐惧或喜好等。
2、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3、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专家讲到:对于自闭症只要采用有效地治疗方法,及时的治疗,患者是可以治好的,随着科学的不断研究和探索,神经组织修复疗法治疗自闭症已经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已经接受治疗患者不计其数,并且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
4、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以大医精诚为怀,以救济苍生为任,凭借鲜明的专科特色、雄厚的技术力量、优质的专家资源、高端的医疗设备、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周到的服务理念,成为全国唯一集科研、教学、治疗为一体的中医儿童脑病权威诊疗机构,特别在中医儿科儿童抽动症、自闭症领域位列全国第一。与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两大儿童医疗机构形成中西互补,构成北京地区儿科领域三足鼎立局面,为首都乃至全国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多年的厚积薄发,金童团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专注之路、特色之路,阳光之路,为国内中医儿童脑病的研究与治疗树立了新的标准,并逐渐成长为中医儿科领域的黄金品牌。
第四篇:内科常见症状及护理
内科常见症状及护理
1.心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是指各种原因的心脏疾病发生左心功能不全时,病人自觉呼吸是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的状态。病人常出现发绀、端坐呼
吸,同时可有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异常。
左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呼吸困难,是由于肺淤血导致的肺循环毛细血管压力升高,组织液聚集在肺泡和肺组织间隙中,形成肺水肿。肺水肿影响肺泡壁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妨碍肺的扩张和收缩,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致使血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刺激和兴奋呼吸中枢,病人感觉呼吸费力。心源性呼吸困
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1)呼吸困难程度
1)劳力性呼吸困难 为最早出现的呼吸困难,常在体力活动时发生,休息后可缓
解。系体力劳动后,回心血量增加,增加肺淤血的结果。
2)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常发生在夜间,病人平卧时肺淤血加重,于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轻者经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症状消失;重者病人咳嗽、可泡沫样痰,有些病人伴支气管痉挛,双肺干罗音,与支气管哮喘类似,又称"心源性哮
喘”。
3)端坐呼吸 心功能不全后期,病人休息时易感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称为“端坐呼吸”。病人采取的坐位越高,放映病
人左心功能衰竭的程度越严重。
(2)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淤血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心脏功能减退、机体缺氧有关
(3)护理措施
1)调整体位 安置病人坐位或伴坐位,对已有心力衰竭的呼吸困难病人夜间宜保持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改善呼吸。发生急性肺水肿时,病人极度呼吸困难,此时应安置于病人坐位,双腿下垂。注意保持病人的体位舒适和安全,可抬高床头,并用枕,软垫等支托臂、肩、骶、膝部,以防受压、滑坡或摔倒,床上放小
卓,已被病人支撑。
2)稳定情绪 了解病人心态,予以安慰和疏导,及时向病人解释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稳定情绪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慢心率,减少心肌和
全身耗氧量,从而减轻呼吸困难。
3)休息 减轻体力活动,加强生活护理,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协助大小便,以
减轻心脏负担,是心肌耗氧量减少,呼吸困难减轻。
4)吸氧 给与中等流量的(2-4L/min)、中等浓度(29%-37%)氧气吸入。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呼吸困难的特点、程度、发生的时间及伴随症状,及时发现心功能变化情况,加强夜间巡视及护理,一旦发生急性肺水肿,应迅速给
予两腿下垂坐位、乙醇(30%-50%)湿化吸氧及其对症措施。
2.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或伴有心前区不适的主观感受,自述心搏强而有力、心脏停跳感或心前区震动感。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缓慢,心率规则或不规则,心搏增强等。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高热、低血糖反应等可引起心悸;健康人在强体力劳动后、精神高度紧张、大量饮酒、饮浓茶和咖啡或使用
某些药物(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肾上腺素等)可引起心悸。
(1)护理问题 心悸,自觉心跳或心慌,伴心前区不适。
(2)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注意心律、心率的变化 对心律失常引起的的心悸的病人,应测量心律、心率、血压,必要是做心电图和血压的监护。
3)严密观察病情 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应卧床休息,进行心电监护。
3.心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是由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体循环系统静脉淤血等原
因使组织间隙积聚过多液体所致。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为从身体下垂部位开始,以踝内侧、颈前部明显,成凹陷性;久病卧床者出现背部,骶尾部及会阴部水肿。水肿部位因长期受压和营养不良,易致水肿液外渗、皮肤破溃、软组织损伤而形成褥疮。
(1)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 与右心功能不全所致体循环静脉淤血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卧床过久、营养不良有关。
(2)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 根据心功能不全程序和利尿效果以及电解质情况调整钠盐的摄入量。向病人和家属说明限制钠盐的重要性,各种腌制品、干海货、发酵面点、含钠的饮料和调味品,可加重水肿,应嘱咐病人尽量不用,可用糖、醋等调节口味以增
进食欲。
2)维持体液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 水肿出现之前,病人一般已有体重增加,应观察尿量和体重的变化,特别是使用利尿药以后。水肿严重且利尿效果不好时,每日入液量应控制在前1天尿量加500ml左右。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注意保持出入液量平衡。静脉输液时应根据血压、心率、呼吸及病情变化情况,并执行
相应的处理。
3)皮肤护理 严重水肿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上营养不良、皮肤抵抗力低、感觉迟钝等因素,皮肤易破损和发生感染。应保持床单和病人内衣的清洁、干燥;如需使用热水袋取暖,水温40--50摄氏度为宜,以免烫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有阴囊水肿的男性病人可用拖带支托阴囊;进行有创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水肿液外渗局部用无菌巾包裹,防止继发感染;注意观察有无褥疮发
生。
4.心愿性晕厥 心愿性晕厥是指暂时性广泛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急起而短暂的可逆性意识丧失。
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常见心血管系统病因有严重心律失常、主动脉瓣狭窄、急性心
肌梗死、高血压脑病等。
(1)护理问题 心输出量减少与严重心律失常,心机收缩力减弱,主动脉瓣狭窄
有关
(2)护理措施
1)发作处理 将病人置于通风处,头低脚高位,解松领口,去除口中异物及分泌
物,以防窒息。
2)稳定情绪。
3)避免诱因 指导病人应避免过度疲劳、紧张、恐惧,积极治疗相关疾病,防止
晕厥发生。
第五篇:食道癌晚期症状和死前症状表现
食道癌晚期症状和死前症状表现
食道癌晚期症状和死前症状表现有哪些?食道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通常得到确诊时都已经到了中晚期,这时对于治疗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困难,食道癌晚期没有治愈的概念,只能是消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一、食道癌晚期症状表现
1.出血:癌组织坏死、溃破或侵及大血管引起呕血或黑便,肿瘤侵及主动脉时可引起大出血死亡。
2.吞咽困难:进行性吞咽困难是中、晚期食管癌最典型的症状,开始为固体食物不能顺利咽下,或用汤水冲后咽下,继之半流质饮食也同样受阻,最后进流质饮食咽下也有困难。吞咽不利程度与病理类型有密切关系,缩窄型及髓质型较严重。
3.吐粘液:食管病变起的食管变引起的食管不全或完全梗阻,使分泌物引流不畅,积于食管狭窄上部,刺激食管逆蠕动后吐出。
4.颈部、锁骨上肿块:是晚期食管癌常见体征,肿块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质硬,多为左侧,也可是双侧。
5.疼痛:胸痛或背部疼痛是晚期食管癌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为钝痛、隐痛或烧灼痛、刺痛,可伴沉重感,胸背痛往往是癌瘤外侵引起食管周围炎、纵隔炎,甚至累及邻近器官、神经及椎旁组织所致。溃疡型及髓质型伴有溃疡者疼痛更为常见
6.声音嘶哑:当肿瘤直接侵犯或转移灶压迫喉返神经时出现声带麻痹,导致声音嘶哑,一部分病人可因治疗有效声嘶好转。
二、食道癌晚期死前症状
食物滞留感染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食道癌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食道癌扩散转移是食道癌中晚期常见的症状.临床上,上段食管癌常转移到锁骨下动脉旁、气管旁颈深和锁骨上淋巴结,体检时可于胸锁乳突肌下端扪及转移的淋巴结。患者如出现声音嘶哑,常由于转移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所致。上段食管癌亦可向下逆行转移。中段食管癌一
般转移到食管旁、肺门、气管分叉下、心包旁淋巴结,亦可向上和向下同时转移。下段食管癌可转移到食管旁、心包旁、膈下韧带及贲门旁淋巴结。无论上中下段食管癌均可转移到腹腔淋巴结。下段食管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较上段食管癌明显高,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各段相似。多数转移灶限于胸部淋巴结,有少数病人直到疾病晚期仍未发现转移。需要指出,有些病人没有胸内淋巴结转移,却累及颈部或腹部的淋巴结,即所谓跳跃式转移。
1、食物反应
常在咽下困难加重时出现,反流量不大,内含食物与粘液,也可含血液与脓液,也属于食道癌晚期死前症状。
2、咽下困难
进行性咽下困难是绝大多数食道癌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但却是本病的较晚期表现。因为食管壁富有弹性和扩张能力,只有当约2/3的食管周径被癌肿浸润时,才出现咽下困难。因此,在上述早期症状出现后,在数月内病情逐渐加重,由不能咽下固体食物发展至液体食物亦不能咽下。如癌肿伴有食管壁炎症、水肿、痉挛等,可加重咽下困难。阻塞感的位置往往符合手癌肿部位,都是食道癌晚期死前症状。
3、恶病质、脱水,全身衰竭。这是因为食管癌梗阻,患者滴水不进和全身消耗所致。
4、癌肿浸润食管并侵犯纵隔、气管、支气管、肺、心包、大血管,引起纵隔炎、肺脓肿、食管气管瘘及致死的大出血。
5、全身广泛转移引起的相应症状,如黄疸,腹水,气管压迫致呼吸困难、声带麻痹。身体各部位的持续性疼痛,应想到转移的可能。
6、其他症状
癌肿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膈神经可引起呃逆或膈神经麻痹;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可出现气急和干咳;侵蚀主动脉则可产生致命性出血。并发食管-气管或食管-支气管瘘或癌肿位于食管上段时,吞咽液体时常可产生颈交感神经麻痹征群,更是食道癌晚期死前症状。
以上就是食道癌晚期症状和食道癌死前症状表现的介绍,患者如还有什么问题,可上中国食道癌专业治疗网了解更多食道癌相关知识。祝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