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2011.111.

时间:2019-05-12 12:1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2011.1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2011.111.》。

第一篇: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2011.111.

我区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策略

昭化镇小学:张正杰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即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界已开展多年,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中国教育的重点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的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素质教育水平和质量却没有进步,甚至呈倒退趋势。特别是在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农村小学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陷入困境。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主动活泼地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就近几年来说,素质教育重点似乎在城镇各类学校开展地很好,而忽视了农村学校。本文试从该问题着手,分析其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即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出特色学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区域面积大,教育问题尤显突出。再加之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多年,人们在思想观念、政策导向、管理体制乃至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等 1

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模式。片面的教育评价制度是影响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元坝区作为典型的欠发达的农业区,在素质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就更多。现结合本校实际就浅谈一下我区的教育发展。

一、问题分析

(一)教师城乡比例失调,学科结构搭配失衡

我区城区教师基本实现年轻化、专业化;而偏远山村教师依然老龄化,教师任课存在“全能化”,山村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任教语文外,还需担任思想品德、体育等学科;数学教师除任教数学外,还需担任英语、科学等学科。甚至整个年级仅由两位教师担任所有课程等情况。专业教师奇缺,例如体育课,只局限在随便跑步和自由活动的范围内。因为教师短缺造成的学生发展片面,根本无法开发学生潜质的现象,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农村小学生在起跑之时就比城区就读的小学生慢了很多,更无法与城区小学生相比。同时,音、体、美学科教育资源极度缺乏,素质教育只是纸上谈兵,教育质量差,社会效益低。

(二)农村家庭教育的“无能”与“缺位”,全面素质教育望洋兴叹。

近几年来农村外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孩子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性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的家庭教育。再加之农村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着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等问题。如若父母在外,家中是祖父母照管,那就更谈不上教育了,因为大多老 2

人的文化也仅是小学,根本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孩子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得不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这缺失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容易受到创伤,容易造成他们孤独、自卑、暴虐的性格,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这些感情和交流是学校教育无法给的。

农村经济建设滞后,没有科技馆、少年宫,也没有什么夏令营,一到寒暑假,学生们大多窝在家里无人管理,陷入„放任自流的状态,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孩子本人,这都是极端危险的。处于城镇化建设中的昭化镇小学,面临更多方面的的挑战和困难,城镇建设环境和外来人流复杂关系影响学校的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三)城乡差别造成的不均等教育,全面素质教育处境尴尬。城乡教育管理上的差距,使得农村学校的教师更加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在农村,村民、家长等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还不是很多,家长、学生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分数成绩,农村家长对学校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区教育局在农村学校的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教育局对学校的管理和评价也主要是看考试分数,看升学率;对教师的管理也主要是看考试分数。这进一步强化了学校、教师和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追求。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命线,分数成绩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参数,素质教育处于两难境地。

(四)城镇建设化中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成为教师工作盲区 我所在的农村小学地处景区,校点多,又处在交通要道,城镇化

建设快。这就意味着学校成为当地关注的重点。无论各类检查,清洁城乡活动等都是必查对象,就要求学校要把各项工作做得最好,不能出点问题,当然学校所有教职工每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种紧张不是来自于教学方面,而是各类事务检查。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受到冲击,完成教学任务是当务之急,对于学校安教导处、教科室安排有益学生素质提高的各类活动,也就敷衍拖沓,那教学效果也就不得而知,教学质量如何上得去?

二、解决对策

上述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关爱、关注、关心农村小学教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切实提高在职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增强工作责任感。

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今天的教师素质影响甚至决定着明天的学生素质,切实提高农村在职教师的的业务素质迫在眉睫。上级部门应深入调查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了解新课标实行过程中存在的真正问题,制订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途径,使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途径的狭窄,激励机制的贫乏,使得这个非常重要的专业团体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促使教师在工作中形成职业满意感,从而增强工作责任感,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协力合作形成团队精神,攻关农村小学教育难题。

合作促进团队的成长,团队的精髓是共同承诺,共同承诺就是承担集体责任。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全体教师要以把昭化小学做成区内最优秀学校为工作目标,这也就要求昭化小学所有的教师共同奉献,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这个环境中都感到自己应对团队负责。都感到离开了这个团队,将无所发展。现实情况来看,学校首应着力应对专业教师的培训问题,积极配合政府建立专门的师资培训学院,或者与各高校教育系等建立互助关系,提供比较可行的自我专业素质提高的机会。发扬团队精神指导全体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整体提高全体教师对现代技术的熟悉和学习,尤其是网络等信息渠道。学校引领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可以起到时半事倍的效果,“师高弟子强”才会得到体现,发挥团队中每一个队员的主观能动性,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育质量的提高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三)教育资源整合,合纵连横做强学校。

根据学校实情,学校教科室制定教师短期培训目标,以及达成目标,教师团体的“传、帮、带”合作精神。所谓的“传”每位省、市级骨干教师上优质课、传自身教学经验;“帮”就是以学校教研组、学科组为单位,集体备课、摩课、说课,培养学科带头人,各组帮出一个能人;所谓的“带”,就是每一位市、区级骨干教师带出一名优秀的学科教师,在业务上共同提高。培养本校学科骨干教师,引领全体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整合校优秀教师资源,根据学校实际,采取“送

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即定时请中心校教师到村教学点上课,村教学点教师回中心上观摩课;请城区优秀教师团到中心校上观摩课、示范课,有计划安排本校教师到市、区优秀学校观摩学习。感知他校先进教育理念,以此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积极开展有效课堂研究,切实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多渠道、多方位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良性互动教育机制

由学校牵头,建立以学校为主导,联接基层行政单位、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的教育网络。学校是联络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支点,在教育网络的各种组织机构中参与领导和决策,宣传家教知识,帮助家长提高素质,主动争取地方领导的和各种组织机构的支持,争取各方面的配合,以此来统一、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和谐互动,形成有机整合的教育共同体。

(四)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为创办名校而努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而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是因果关系。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其能力也就展示出与众不同。昭化小学各类硬件设施已达标,为创名校提供了物质基础,学校行政根据当前形式,定位学校发展目标: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就样,五年成名校。有了这个目标,全体教师必须团结合作。学校发展过程中,首先利用当时旅游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地方旅游资源在农

村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为学校长足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年度又上报了多个市、区级教研课题,一定程度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但做的不够深入,要真正的运用已有的成果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校教导处、教科室根据教学实际,近两年开展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并纳入教学管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以兴趣小组为载体,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素质教育提供可能。

农村小学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基础教育,政府也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这些都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夯实了的基础,为农村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农村小学校要抓住这个大好发展的契机,利用自身学校特点,创造性开展各类素质教育活动,各位教师要争做教育的行家理手,发挥主观能动性,缩短城乡小学间差距,办出特色学校。

第二篇:浅谈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实施方案

浅谈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实施方案

黄茅镇前进小学 郭芳明

内容摘要:

素质教育就是以德育教育工作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统一的发展,,以认真搞好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评价改革为关键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素质教育水平和质量却没有多大进步,有些方面甚至有倒退趋势。本文就农村素质教育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波涛汹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家间的竞争已主要体现为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而我们的教育如何适应此形势发展?如何为国家竞争输送科技、人才、智力支持?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认为必须抓好农村小学基础教育,在此浅谈一下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改革逐步深化,针对文化大革命否定学习文化知识的弊端,强调了加强课堂教学,提出了“加强双基”的口号,即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个人的事业之成败,工作之优劣,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基本素质状况。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基本目的的教育。只有对接受基础的中小学生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完善“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目标,应当从小学抓起,在基本素质方面为小学生打好基础,才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方针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基础性。

二、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一)农村教育师资匮乏

虽然进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农村小学教师资源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年龄偏大,虽然他们是教育前辈,权威,但他们奉行的依然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他们培养出来的是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还有一部分,虽然有心加入改革大潮,但毕竟年龄有限,能领悟到素质教育的精髓,但只有理论却无法实践。

同时,农村中小学教育者年龄层面脱节,年轻的有知识有能力的根本不想到这些穷乡僻壤来任教。教育的接班人紧缺,虽然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但这对他们仍然缺少吸引力。不能引进“新鲜血液”,教育就无法“更新换代”,素质教育就无法真正实行。

(二)家长思想难以转变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在家长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他们评价学生的好坏唯一的标准就是分数的高低。分数高,学生回到家就是好鱼好肉;分数低,回了家就是“竹笋炒肉”。农村的家长大多认为学生到学校里是来学习的,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是耽误时间的,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所以当要同学们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时,积极响应的寥寥无几,主要就是家长反对。一直以来我都只布置学生很少的作业,一般在学校完全可以完成,另外我要求同学们在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帮父母做家务,培养他们动手、观察的能力,可家长又有意见了,说孩子回家后不务正业,只知道玩,要求老师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所以如何转变家长的思想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短时间内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三)配套设施无法到位

农村中小学可以说是教育的最低层,各种设备都难以到位。要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都没有,又如何培养呢?虽说老师可以自己动手作一些教具,但“粥少僧多”,难以满足每一位同学的需求。现在上课一般要用到“多媒体”,但电脑都没有又如何上呢?所以到现在,农村的好多学校仍然是老师一支笔进课堂。

综上所述,在农村的实行素质教育还有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推行素质教育又是我们势在必行的,这中间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三、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农村小学孩子们多处于爷爷、奶奶的溺爱中,我们必须要从这一现实出发,身兼老师与父母的双重教育责任,从这两个角度,去鼓励、引导、启迪孩子的求知欲、主动性和创造性,多一点关爱、少一点训斥,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严厉,多一点引导、少一点灌输,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以此为前提,“传道、授业、解惑”,为孩子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好扎实基础,使孩子们在德、智、体、艺、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素质提高、个性发展、具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新世纪、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以适应全球竞争与合作的环境。

(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更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忠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爱生重教,为人师表、乐于奉献、淡泊名利,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除了上述基本要求,我要求我们学校的教师要做到“四能六有”,即:能说、能写、能教课、能管班;有爱心,有研究能力,有强健的身体,有医治学生心理疾病的能力,有良好的个性和特长,有现代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就一些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一些好的经验、创新举措,开展经常性的教育研讨,并在实践中积极调整提高,使“学、练、用”相结合,练中学,用中练,学以致用,使每名教师既全面提高,又身怀一手“绝活”。

(三)要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要优化课堂教学。备课、授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监测与考试都要规范化,使得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标准。在具体教学中做到“三个结合”即:传授知识与发展学生技能相结合、重视智育与重视德育相结合、重视教法教改与重视学法指导相结合,以强化课堂教学的“精品”意识,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要件,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农村小学,家长几乎都是农民工,整天为全家的吃穿住而忙碌着,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辅导教育几乎是空白,更别说主动与学校联系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更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比如,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家访、电话联系等等,仔细了解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教育方法,以及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劳动等方面的情况,互相交流学生的学习、成长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与家长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帮助家长正确辅导教育孩子

总之,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完成。这需要广大教师队伍不懈的努力,还需要结合家长的付出,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才能教育出更好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2009 [2]孙绵涛.教育管理原理[m].2007 [3]华图教育编.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m]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第3版

第三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期盼浅谈

在现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

教育转变”。从而确立了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素质教育计划也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落实。国家教育经费的大量投入,为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提拱了可靠的资金支持;国家教育改革举措的出台,为调和教育事业中的供求矛盾和教学冲突起了关键性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深入人心,人才战略的提出在全社会更是掀起了一股重视教育的热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日渐强盛,就业机会成倍增加。这一切的进步都为全面教育举措的实施喊出了促进的号角。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素质教育施实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就是从我们这些基层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对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的经验、遇到的困惑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总结和探讨。下面,我结合我们团风县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向各位谈一谈我对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期盼。我的发言可能不十分具有代表性,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指正。

一、对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惑。

1、素质教育定位尚不明确

“素质”原本作为生理学范畴的一个名词,是指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先天赋予的特征。这种特征是人们获取知识、增长才能的基础,其外在表现为性格、意志等。现在“素质”已发展演绎成一个更综合的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形成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基本品质。而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目前,很多人是根据《纲要》“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提法,来定义素质教育,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教育。这个定义只表达了良好的主观愿望,因而是一种主观定义。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搞的教育不是在“提高全民族素质”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所以这样主观定义本身无法取得必要的规范性。既然素质可以做多样或任意理解,那么从理论上讲,就没什么教育行为或教育现象不可以归入素质教育的各下。因此,当素质教育主张内涵模糊的时候,也必然导致所指混乱。“愉快教育”、“成功教育”、“个性教育”之类,统统归于素质教育,就是所指混乱的表现。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要任务。

2、素质教育认识尚未形成现在社会上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尚未普遍形成,那么怎样才是实施素质教育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尽管近年来,各地素质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但从目前来看,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素质教育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教育、就只是要学生会做人的强调教育、是没有负担的教育、是无需教师的教育、是取消考试的教育、是提倡自由发展无须管教的教育、是不注重尖子生培养的教育、是课外活动的教育、是不看升学率的教育、是权宜之计式临时任务的教育。

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但知识结构优化、能力结构完备,却是成为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换言之,正确处理好知识学、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融为一体,则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所在。

3、素质教育推进尚有差别

目前,素质教育推进的差别巨大,一些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一是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和现实差别不断扩大。城区学校在师资配备、教育教学设施方面都占有优势,教育的投入大部分用于一些城区重点

第四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当今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分析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详细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强调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和素质教育困难所在。最后,结合中国教育现状,有针对性提出基本对策。关键词:素质教育 基本对策

前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素质教育定位尚不明确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目前,很多人是根据《纲要》“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提法,来定义素质教育,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教育。这个定义只表达了良好的主观愿望,因而是一种主观定义。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搞的教育不是在“提高全民族素质”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所以这样主观定义本身无法取得必要的规范性。因此,当素质教育主张内涵模糊的时候,也必然导致所指混乱。2.素质教育推进尚有差别

目前,素质教育推进的差别巨大,一些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一是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和现实差别不断扩大。城区学校在师资配备、教育教学设施方面都占有优势,教育的投入大部分用于一些城区重点中小学建设,而农村中小学则师资匮乏、设施落后,只能维护日常教育教学;二是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差别大。从小学到高中来看,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效果明显,而离高考、中考越近,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就越严峻,进展难度就越大。很简单的道理,初中入学是就近入学,所以小学教学压力不大,而高中入学要分重点和非重点,最后的高考就是拼分数了。3.素质教育队伍尚缺保障

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教师的素质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水平,仅有一颗爱生之心是远远不够的。正如第斯多惠曾说,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学生对那些知识渊博、谈吐不凡的教师有着由衷的钦佩和崇敬感,表现在其行为上就是为他喜爱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但教师队伍形成了每年大量教师离退休,而极少有补充新教师,使教师队伍日渐薄弱。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下,怎样全面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4.素质教育评价尚不能接轨

现在,对素质教育的评价尚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体系,存在着片面、不合理的评价现象。(1)社会评价不科学

地方政府和社会习惯用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最主要的评价指标,从而形成一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奖惩机制,极大地增加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社会舆论热衷炒作“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出现了“学校减负、家长加负”的现象,结果是“火”了市场,累了家长,苦了孩子,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2)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

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一样,现在,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基本上把学生的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考上多少重点作为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指标,在这一评价标准下,教师也无暇顾及推进素质教育,一心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3)对学生的评价不公平

社会、家长、老师、同学对一名学生是否优秀,也评价的最主要依据也是学习成绩,是否是“尖子生”、“优等生”。

建立科学、完备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不建立一种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以发展的眼光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价体系,不解决中考、高考“唯分数论”考试评价体制,无论我们怎样高歌素质教育的优越性,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强大的惯性。

二、中国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素质教育计划也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落实。国家教育经费的大量投入,为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提拱了可靠的资金支持;国家教育改革举措的出台,为调和教育事业中的供求矛盾和教学冲突起了关键性作用;“百年大计,教育 为本”的口号深入人心,人才战略的提出在全社会更是掀起了一股重视教育的热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日渐强盛,就业机会成倍增加。这一切的进步都为全面教育举措的实施喊出了促进的号角。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素质教育施实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培养目标上, 重视智育, 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许多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 实际操作中只重视智育, 轻视德育、美育、体育。而在智育中, 又只重视知识传授, 忽视能力培养, 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现象比较严重。2.在教学内容上, 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长期以来,由于考试成绩是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惟一标准,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的现象严重。

3.在培养对象上, 重视少数中等偏下和不及格的学生, 忽视大多数中等生和尖子生。众多学校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是考试, 标准是分数,没有从评价学生素质入手

4.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现在学生最欠缺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学生往往缺乏学习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5.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其一,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二,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其三,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其四,近视患病率仍高居不下,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6.城乡教育差距拉大,部分地区择校现象严重。7.教师素质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改善素质教育现状的对策

素质教育是学校应该着重贯彻的主题,同时素质教育不是校外教育的专利,而是一种全民学习、全面学习、全过程学习的大举动,因此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有目标分层次地稳步进行。

1.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逐步树起新时代教育观。对家长而言,应进一步提高对下一代教育的认识度,但不能唯学校教育马首是瞻,应走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误区,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对于人才需求方而言,要重学历但不能只重学历,在社会中起到一个良性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而不能走“死学习”的怪圈,更不能因困倦于学习而进入不学无术的迷途,同时学生还应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从多渠道中获取有效知识;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应端正校风,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彻底改掉只重分数的恶习。

2.对于教育机构和教育负责部门,应该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制定出科学合理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教学体系,使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过度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切实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工作。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校要落实国家发出的对学生“减负”的政策,提倡“类教”,重智育,更重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使学生及早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另外,对于老师,应端正师风,形成特色,使课堂教育成为学生吸收知识的殿堂,而不是成为枯燥乏味的私塾。3.提高认识,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各级政府逐步将推进 素质教育情况纳入政绩考核的内容,形成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同时,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保证素质教育在城乡中小学的全面推进和深入。

4.优化教育制度,重新审视培育体系的时代适应性。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民办教育逐渐兴起,各类中高等职业学校相继诞生,同时还应看到,虽然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但其道路依旧曲折,表现在社会不予重视,甚至存在偏见,致使这些学生信心不足。而另一方面培训职业人才,鼓励中学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接受技能培训,满足就业市场需求;再一方面培养专业人才,即进行学术教育,对于这类群体,应鼓励其不断深造,在专业领域里取得研究性成果。学生也应积极发现个人兴趣,主动配合教育制度改革,及时走向适合个人需求的教育之路。

5.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完善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并逐步将其作为评价学校质量的重要依据,把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评估办学质量的中心环节,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系统。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及招生制度,不再让高考成为影响素质教育的障碍。

6.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要认真执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和在校学习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新课程和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支持力度,强化学校管理人员培训,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 教育的要求

7.重视校外教育,全民关注长期教育的重要性。校外教育即除了传统学校正规教育之外,在学校外部参加的教育活动,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充电。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幼儿专家为主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的教育,这个阶段又包括了胎教、幼教、童年教育三个主体阶段。实践证明,这个阶段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挖掘个人潜力,培养个人优秀习惯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因此父母应该充分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利用科学方法培养孩子的兴趣,教导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开发孩子智力,并坚决避免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感染。另外,鼓励社会充电,开展长期教育工作是当代社会人不断保持个人知识更新迎接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脱离学校进入工作岗位后,在职人员还应不断自我学习,包括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班,自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两大方面。国家各级教育机关也应规范培训教育市场,为个人的长期教育提供安全高效的平台。

总结:素质教育是一条十分艰巨而又漫长的工程,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但也不要过分悲观,用邓小平的话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想教育也一样,总有一天,学校、社会、家庭的完美结合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真正让素质教育结出丰硕的成果。

第五篇:浅析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策略

浅析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策略

2010级

小学教育

唐笑

内容摘要:

口语交际是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对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农村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已经影响了口语教学的效果,文中,笔者对农村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现状和教学策略阐述自己的看法,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提高农村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关键词: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Content abstract:

Oral communication is under new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hinese teaching, grasping the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objective and content, the teaching of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strategy, to carry out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improve the student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is very necessary.However, rural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method relative lag, has influenced the effect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the paper, the author to the countryside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present their views,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teaching, improve the rur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communicative ability.Keywords:

Rural primary school,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一、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教师教育观念陈旧 教学方法落后

农村很多教师抱着老黄历不放,在教学中,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反复训练字词,检查背书、写字,而不重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甚至教材中涉及到的口语训练,不去精心设计教法,甚至视而不见,少数的教师一学期一节口语交际课都没上。据调查,21%的学生反映老师从不上口 语课。如此这般,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怎能提高?

(二)学生心理素质及性格因素导致教学中参与面不广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中,往往是少数喜欢表现的学生乐于侃侃而谈,而多数学生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总是处于“倾听者”的角色。这于农村小学的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有关,大多数农村的学生心理素质差,性格内向、自卑、孤僻,以致沉默寡言,不敢当众发言阐述自己的主张、建议或看法。好多学生在口语课上站起来脸先红得像红布,一言不发。教师干着急,举步为艰,很多人知难而退,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没突现出来

口语交际教学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真正成为交际的主体。事实上,农村小学的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具有自卑心理、怯场心理,自我封闭、自我禁锢,因而很多教师只注重言传,不注重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不会积极引导,往往只提供参考答案,照本宣科,久而久之,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成了学舌的鹦鹉了。

(四)教学中缺乏民主氛围

农村小学的学生很少接触社会交往,不会说,不善表达。教师囿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不注意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需要。不去充分关爱、尊重和理解学生,唤起他们的自信与勇气,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当众说话的心理,很难与学生产生思想共鸣,拉大了师生间距离。口语课上出现教师启而学生不发,教师一言堂的尴尬局面。

二、教学策略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 明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了认真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为学生的读和写打好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创设训练的机会,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听说的兴趣,从提高听说训练的有效性。下下面就结合使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对如何上好农村口语交际课谈谈几点做法:

(—)选好话题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有说话的动力,一旦我们的说话课使学生产生兴趣,就会激发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学生的特点,所选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如第一堂口语课,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并比一比谁说得最精彩、不落俗套,给最优秀的以热烈的掌声、颁发“小演讲家”证书。每次语文课的前5分钟,学生全体起立,我拟定一个话题(或由学生代表提出一个话题),可以诗歌背诵、说成语故事、评名言警句等作为话题;利用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作为话题;利用时事新闻、社会现象作为话题;利用课文作为话题;学生同时围绕该话题,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这是“课前5分钟说话”的基本模式。开始训练时,很多学生不敢大胆地说,常常不到5分钟教室里就听不见几个学生的声音了。为此,我首先注重了教师的示范引导。即在刚开始练习说话时,教师除了对有关方面作必要指导外,还亲自“下水”,现身说法,侃侃而谈,这样学生就会有种新奇感和表现欲——既想欣赏老师的口才,也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事。在此基础上,我有意识地在话题选择和情景设置上下功夫,适时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精心创设情境 激起说话欲望

情境能引引起学生认知需要,进而产生对知识的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求新知识,他在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提高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审美能力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于是在在教学中我们尝试着根据说话内容创设相应情境,激起学生的欲望。

1、以音乐渲染情境 让学生爱说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情境,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使他们对事物产生喜爱之情,让学生爱说。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讲授《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一开始就以播放同名歌曲导入新

课,悠扬柔美的音乐充满整个教室,学生在欣赏中慢慢进入角色,脸上流溢着欢快,陶醉在美妙的音乐氛围中,继而我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为话题,引导学生把听到的、想到的说给大家听,学生纷纷举手,表达的欲望强烈。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的情绪高涨,也奠定了本堂口语交际课愉快的情感基调。

2、以表演体会情境 让学生敢说

学生爱玩,喜欢参加活动是他们的天性,皮亚杰说:“儿童必须有他真实自由的活动,而且不真正利用多种活动,教育就难以成功。”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所谓的“冷场”。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愿说,也有一部分是由学生的胆怯导致的,教师应积极鼓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说。如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我先让每个孩子戴上头饰扮演老树故事中的小动物和花草树木。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课堂成了动物园,成了植物角,成了游戏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教师则把握时机,以“老树”的角色参与学习。当我戴着树冠头饰,系着绿围裙,笑容满面地与孩子们打招呼时他们的眼里充满了新奇和喜悦。孩子们落落大方地和“我”问好,津津有味地听着“我”给它们讲的故事,此起彼伏的问答声充满课堂。就连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也兴高采烈地说着,快乐之情溢于言表。“老树,老树,你都长出胡子了,你有一百岁吗?”“老树,老树,你能让我这只小黄莺在你上面安家吗?”“老树,老树,你讲的故事真好听,把我的烦恼都赶跑了,谢谢你!”富有童趣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使他们“跳”出了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在不知不觉中敞开心扉,打开思路,从而达到想说、乐说、会说的目的,并在交际中培养了注意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能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 使教学流程真正成为互动交际的过程

我们的口语训练一定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同等发展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均能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历练”语言,提高能力。如果总是只让那些思维敏捷,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活跃在整堂课上,那么到高年级必然造成胆大能说的更善言辞,不爱说话的愈加胆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话题设计多个回合,多个情境,生与生,师与师,以此展开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使教学流程真正成为互动的交际的过程。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除口语交际课上进行双向互动的实践外,还要在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教师示范,让学生有章可循

口语交际具有现场性、流动性的特点,交际的对象、情境往往处于变化不定之中,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口语交际的特性,紧紧抓住实用性原则,为学生开展一些生动、风趣的口语交际实例。把口语交际的过程和步骤详尽地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会有范例遵循,不至于无所适从。如教第二册《识字1》,这是一篇与春天有关的识字韵文,上课开始,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随着优美的乐曲边唱边想象春天的美景,然后老师再通过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从而引发口语交际的欲望。

(五)方法指导 提高表达效果

口语交际是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割裂,而给以必要的听说的方法指导。

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首先要教会学生做好一个听众,只有听得清楚、明

白,才能提高说的质量。指导学生在听之前清楚听什么,为什么听,听的过程中抓住重点,理解说话的意图,比如,听句子要抓住主干、关键的词语,听一段话,抓住重要的句子,理解段落的主要意思,听一篇文章,抓住文章的主旨,提炼一篇文章主旨的有效办法是抓住一些关联词。

说与听是逆向互补的关系,应指导学生从听者的角度设想,如何说才能让听者听懂,明确自己说话的目的是什么,表达怎样的观点,然后想一想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列出一个小标题,在每一个小标题下如何组织一段话,并注意条理清晰,通顺流畅。还可以引经据典,选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同时,适当运用语音、语调、停顿、节奏、重音、表情、手势等增强表达的效果。

此外,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课堂发现学生表述时出现的用词不当、语句不通、词序颠倒、条理不清、普通话发音不准等现象,不能给与轻蔑地嘲笑或讽刺,而要耐心细致地加以纠正,并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再次表述,如果学生改正了毛病,就应该动员全体同学一起给予他更充分更积极的肯定或表扬,这样才会使出错的学生认识到,只要自己真心努力了,就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表扬,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水平和能力,让口语交际教学始终朝着良性发展的路子走下去。只有这样,口语交际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只有这样,口语交际教学活动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不断探究,在平常的教学中一点一滴的积累,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堂一定能彰显出他的勃勃生机。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灿烂明天一定会如期到来。

主要参考材料:

1、王海艳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2001年9月第一版 2004年4月第五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常汝杰

2、钟启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2001年8月第一版 2001年10月第三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杰人

3、《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下载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2011.11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2011.11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初中健美操教学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健美操与农村中学体育教学 河山镇中心学校 柯海滨 【摘要】: 健美操运动,作为一项具有极高健身价值和终身体育首选项目,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以来,科学这门课已经越来越得到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地位得到了不断地提升。作为农村小学的一名兼职科学......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之现状分析及改善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之现状分析及改善策略 语文教学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的传承,是对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的认识,通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学生可以正确的学习国语及中国深厚的语言文......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煤山中心小学蒋云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以来,科学这门课已经越来越得到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地位得到了不断地提升。作为农村小......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范文大全]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枣强镇宅城中心小学 步绍更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近日参加了全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受益匪浅。特别是结合国家有关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理论和我单位实......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 普九以来农村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目睹这些,特别是从2006年后省综合督导评估后,农村教育确实有了以大的变化但是农村教育的现状并不......

    农村学校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农村学校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黄山市休宁县龙田中心校 吴冬来 12月16日——3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安徽师范大学举办的2014农村中心校校长国培班学习,教育专家、知名校长的精彩......

    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节能减排大赛社会实践调研类国家二等奖) ——以安徽省舒城县沙埂村为视角 作者:董阳,贾朦胧,王璞,王梦雨,郭丽丽,展翎晓,郭慧媛 指导教师:陈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