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之现状分析及改善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之现状分析及改善策略
语文教学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的传承,是对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的认识,通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学生可以正确的学习国语及中国深厚的语言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的语文技能,还要打好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教育基础,小学除了是学生达成初步的语言思维以外,还要进行德育、学习习惯等素质的培养。但是在国内农村教育相对懈怠的情况下,个别贫困地区还面临这资源困乏的窘境。为此本文就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对策。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中国教育相对懈怠的农村教育环境下,尤其在个别落后的农村,其语文教学质量考核机制、教学观念、教学目标等方面凸显不足。有的地区还与现行的《教学大纲》背道而驰,脱离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工作。
(一)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小
小学语文是一个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它也是一个涵盖量较强的学科,教师不能一一尽善尽美的为学生教授所有,唯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让学生把学习的被动性化为主动,吸收更多语文知识。农村地方较为局限,学生的认知事物很有限,所以在认知广度与深度上都与大城市环境有着相对的距离,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农村小学认知更多事物的有效方法。但是,受到各方面的?l件限制,个别农村小学生家庭条件较差,不能满足孩子的阅读量;校方教育经费有限,所以阅览室构建简单,藏书有限,不能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是的学生无法通过更广阔的阅读,来增加自身的知识视野。
(二)语文教学理念落后
农村信息更新慢,这样为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带来很大的阻碍,个别地区还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缺乏新教学案例启发,导致教学创新意识匮乏。大部分的课堂教学都是“我讲你听,我写你记”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扼杀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天真活泼的学习特性。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师资匮乏
在农村小学,能够真正掌握娴熟的综合语文教学的老师少之又少,受到农村条件的影响,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不会在农村小学常驻,都是向往进城市发展,进而导致农村小学教师资源缺乏,得不到新的师资换新。这样现状证明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技能有待提高,很多教师未必能熟悉的操作电脑,利用电脑来给学生进行多元化教学。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善对策
语文作为语言工具、科学的学习的窗口,也是表达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掌握语文知识是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发展。针对以上提及农村小学语文现状问题,笔者谈谈一己之见,为求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得到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一)注重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它小学生学习语言、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有效的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外衍生,拓宽学生的语文阅读量,是语文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发展措施。所以,农村小学不能忽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应该构建学校阅览室,增加其藏书量,及时更新其刊物。同时,建设班级间的图书角,鼓励学生自主阅览课外书籍,并对其内容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实现图书资源最大化的建设效果。教师方面,应该准确把握小学生的阅读心理,投其所好,引导学生适度的进行刊物的阅读,让学生找到阅读的乐趣,日积月累自己的词汇储备量,以便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育质量。
(二)转变教学理念
在给小学生教授新知时候,如果教学方式缺乏创新,会导致学生参与度降低,对语文的兴趣度也会随之降低。新课改背景下,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重要的改革措施,要把现金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小学语文中,不仅让学生学到新知,而且让他们养成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习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争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增加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其中。因此,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增进学生趣味性的有效手段。
(三)加大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
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度已经日渐增高,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集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小学可以通过帮扶、手拉手、捐资集资等方式,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基础建设,普及乡镇小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与图书资料。个别条件较好的地区应该建设计算机机房,逐步完善小学多媒体教学设施。这种种的改进措施是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提升学生对语文教学热情。
(四)提高农村小学师资建设
强化小学语文教师团队,是提升小学语文质量的必备条件之一。型课程改革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专业的语文综合素质,尤其是农村小学较为年轻的教师队伍,更要有坚定的教学信息,力求让农村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提升教师团队质量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建设中占据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主动学习钻研教学方法,找到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要重视新课改理论的重要性,学习与升级自己对课标的认知度与教材教法的熟悉度,学习并掌握最新的教学技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综合上述,在新时代下,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社会各界的关注度、校方资源调配、教师资源的改良和教学设备完善程度等方面,都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的主要考虑出要素。而且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式,积极提升自身教学职业素养;小学构建图书室或图书角,是提升学生阅读量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难点,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剖析个人的课堂现状及改进策略(努力方向)
北鱼中心小学:黄丽娟
现状之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平时上课前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对本堂课乃至一篇课文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心中无数,因此,走进课堂,便让学生翻开教材,从读书开始,带领学生漫无边际的提问、回答、讨论、交流、读书、汇报,这种“没有航标乱行船”的做法并不少见。出现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把握教材,没有真正弄清楚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没有真正从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来分析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从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对其中的“过程和方法”这一目标的设计,老师们颇感困惑。根据我的认识,所谓“过程和方法”,就像一辆马车,是一种载体,上面装者“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阅读的兴趣、方法和习惯等。例如,通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来理解内容,通过角色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等等,这其中的“通过抓重点词”“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角色朗读”就是一种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另外,学生圈点标画、动作表演、借助资料、质疑问难等等也可以看作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有了这一维度的目标设计,另外两个维度目标的实施就有了保证。
策略:深钻教材,熟读课文
上好课的前提是深钻教材。一篇课文摆在我们面前,第一步是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了,便做上记号。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的,一定要查字典,注拼音。有些词语的意思虽然不一定讲,但教师必须弄懂。知识的东西,不能有半点含糊。
第二步是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对于情感型课文,朗读的遍数还要多,要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的程度。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教师必须掌握朗读要领,把握朗读基调,上课时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做示范,所以备课时要力求把课文读“活”。可以说,老师的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有多高,甚至超过老师。如果老师的朗读水平低,就不可能期望他的学生朗读水平会出众,“师高弟子强”嘛。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富有情趣的课堂。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上下功夫。
第三步是正确领会作者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如《燕子》一文中,描写燕子用尾尖或翼尖点水形成的水圈儿,为什么说成“小圆晕”?“燕子飞倦了,落在远处的几痕电线上,”为什么这里不用“根”而用“痕”?别看只是一个字,这里有多少意思呀!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对于文章的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课堂上便会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老师毕竟是老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教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诱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教师要先做一做。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教师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要努力去做。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先答一答,有时还要写到教案上。要求学生写的字和词语,教师一定要先写一写,每一个写的字应注意什么,特别是每一笔在哪儿起笔,在哪儿收笔,一定要把握准,否
则就写不规范。
现状之二:语言积累不丰富
从三类学校的抽考和小学毕业水平测试试卷中,专家多数学生在语言积累方面失分较多,如抽考试卷中,学生不会写描写春天的词语;默写古诗要么记不住,要么错字多;说不出喜欢课文中的“谁”及其原因;毕业水平测试中,不是教材要求背诵的段落学生重视不够,即使是非常优美的段落,学生也记不住。
策略:采用科学的策略,加强语言积累。
实验教材把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列入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中的“找找抄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会填”等,大修订教材也安排了“把你喜欢的词句抄写下来”方面的习题,这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材安排这些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
(1)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练习,指导学生在熟读、熟背的基础上,抄一抄,自己再写一写。
(2)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积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是积累语言的典范。因此,读文后一定要安排学生对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进行记诵、摘抄。如读了《泉水》一文,可让学生找一找“火红的杜鹃花”、“尽情地歌唱”之类的短语,背一背,抄一抄。学了古诗,一定要让学生抄一抄,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就熟记的词语、短句分类整理与摘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指导学生加强课外积累。如春天到来之际,可让学生分别找一找描写春天景物的词句;教师出示一些描写小动物外形的优美语句,然后让学生去找一找,记一记;接触到谚语、歇后语、对联之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谚语、歇后语和对联,定期交流,看谁找得多,背得多。
现状之三:阅读教学无针对性
无论是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阅读教学如出一辙,从揭题到内容分析,课文讲完了也算完成了任务。这样的阅读教学教师辛苦,学生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随之消失。
策略:把握年段特点,实现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的要求是;(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4)阅读时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的要求是:除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外,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第三学段的要求是:“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推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故事梗概,体会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那么如何体现年段特点呢?
(一)低段的阅读教学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按照“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内容——细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内容——精读课文,指导朗读,培养语感——品读课文,学习语言,加强积累”的教学流程组织教学,让学生读有目标,读有收获,真正实现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读出感情的目的。
(二)中高年级的阅读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遵循语文教学规律,采用由“整体——部分——整体”策略组织教学。就一篇课文而言应抓好以下环节。
(1)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课前,教师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由课文题目猜想文章内容。然后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快速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在充分感知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内容没读懂,哪些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必要时可让学生写一写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感知、领悟和概括能力。
(2)精读课文,探究重点。
在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探究。或紧扣文中的重词句,理解其意思,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或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揣摩其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读书释疑;或让学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或就典型人物,分析人物形象,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价;或挖掘文章的“空白”处,引发学生的想象,补出相应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此外,教师还要重视读的指导,在重点探究的同时,引导学生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培养学生的语感。平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注重讲解,轻视读的指导。其实,我认为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感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
(3)品读课文,加强积累。
精读之后,让学生回过头来对全文进行品读,形成整体印象,并抓住自己喜欢的部分(优美句段)反复品读,熟读成诵,然后摘抄下来,必要时还要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特点进行仿写,实现由“仿”到“创”的过渡。
现状之四:习作教学缺乏研究
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是习作教学,表现在:一是低段的写话练习抓得不扎实,学生练习少;二是习作教学研究不深入,教学效率低;三是学生不善于作文,习作缺乏个性。如在三类学校的调研测试中,多数学生不能把“六一”那天的活动情况写下来,有的老师抱怨说:学校在搞基建,没有开展庆祝活动。是的,学校没搞庆祝活动,但学生总是度过了这愉快的一天,只要学生把这天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比较通顺地写下来,就能得10分以上的分数。原以为这样的写话练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没想到这一情景创设反而成为学生写话的绊脚石。
策略:贴近生活,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1)紧扣学段目标,扎实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的习作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时要对照课标要求,扎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在完成本学段习作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学段间的衔接。
(2)把习作与生活结合起来。充实、鲜活的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多彩、源源不断的习作素材,因此,我们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现实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发现。教师有意指导学生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或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写下来。
(3)加强阅读与习作的有机联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求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实现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
(4)习作指导要从内容入手。习作指导一定要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学生人人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至于怎么写的问题,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恰当渗透,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在师生互改的过程中总结,从而达到“习作目的要明确,内容要具体,叙述要清楚,表达真情实感”等方面的教学要求。
第三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仁和镇中心学校胡祖花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师资水平低下,知识面狭窄。在我调查和了解的学校中,师资水平低下的现状表现得相当突出:全镇有50名语文教师,表面上看,这些教师都具有合格学历,而实际情况是多数为“民转公”教师,然后通过“函授”等方式取得的学历,而真正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却寥寥无几。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大部分教师上课不讲普通话。我们知道普通话是学校的校园语言,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尤其是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更需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领会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试想,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用一口家乡话来教学,其结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对学生而言,想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而其他方面的教学也就不难想象了。其次是知识积累欠缺,知识面狭窄。我们都知道,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以倍增的速度在变化。作为教师,应当不断地“充电”。据我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填写学校规定必查的记录上,每人至少有十多本。他们没有时间或根本不想挤时间去学习。在这50位语文教师中,1没有一个人看过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著,也很少有人关注小学语文方面的一些改革和教学理念,有的只是培训学校提供的一些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面的信息,这真是教育的悲哀。作为语文教师,平时如果不加强自身的修炼、注重知识的积累,就很难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发展,也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2、教学资源缺乏,教育信息闭塞。农村小学教学中,资源缺乏是当前面临的现状。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教学方式,即一本教材、两支粉笔、一本教参,根本没有其他辅助教学设备和辅助教学手段。教师除了教本,就是教参,根本没有其他可以借助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除了教材外,很少有课外补充学习材料。在我支教的那所小学,虽然设有图书室,那还是几年前为了迎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设的,其中也有一些书籍,但适应学生和教师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很难为学生创设读书的条件,也没有资金为教师订阅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期刊和报纸;教师本人也不愿意自己掏钱订阅,因为他们的那点工资大都只能维持家人的生活;另外,现在实行一费制,有的地方连教师的正常工资都难以发放,如果再让学校掏钱为学生购买图书,简直是难上加难。农村孩子的父母大多是没有多少文化,虽然这几年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有所提高,但是方向不准,学生的零花钱是多了,可是都花在买零食和玩具上,没有几个孩子能够从家里拿出一本像样的课外书籍,以至于一本作文书成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的唯一课外读本;即使教师在学校内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本,还要警惕背负“乱收费”的罪名。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
3、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农村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他们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识字,就是基础知识训练,缺乏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站在大纲的高度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思路公式化。(2)教学方法规模化。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应该引起广大农村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
二、改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1、通过制度完善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针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作为主管教育部门应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特别是要通过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来促进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在通过制度强化培训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组织好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特别是教研组应考虑到学校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相关培训。另外,学校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加强教师学习意识的管理。对于在学习中不认真的,学校应该有一定的处罚力度。
2、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做到资源整合。在“两基”工作中,很多的农村小学都配置了仪器、图书和远程教育设备。
但在农村小学中,这些成了一种摆设。图书室的书积满了灰尘,仪器配了好几年还不认识,更谈不上那是干什么用的。远程教育设备不知道怎样接收和管理,至于利用就无从谈起了。其实,这些资源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对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是有所帮助的。
3、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学校有责任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要求。在确立学校的办学目标中,学校应该考虑选择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强制推广。也许你的教学经验在某个时期是优秀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教学经验已经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了,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适应。强制推广会让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合自己曾经的经验而达到提升,以适应教学的发展。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学生发展的前提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意识,更新教学观念,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改善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改善对策
黄坡镇稳村小学
冯洪花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但是在国内农村教育相对懈怠的情况下,个别贫困地区还面临这资源困乏的窘境。为此本文就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策
语文教学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的传承,是对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的认识,通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学生可以正确的学习国语及中国深厚的语言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的语文技能,还要打好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教育基础,小学除了是学生达成初步的语言思维以外,还要进行德育、学习习惯等素质的培养。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中国教育相对懈怠的农村教育环境下,尤其在个别落后的农村,其语文教学质量考核机制、教学观念、教学目标等方面凸显不足。有的地区还与现行的《教学大纲》背道而驰,脱离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工作。
1、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小
小学语文是一个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它也是一个涵盖量较强的学科,教师不能一一尽善尽美的为学生教授所有,唯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让学生把学习的被动性化为主动,吸收更多语文知识。农村地方较为局限,学生的认知事物很有限,所以在认知广度与深度上都与大城市环境有着相对的距离,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农村小学认知更多事物的有效方法。但是,受到各方面的条件限制,个别农村小学生家庭条件较差,不能满足孩子的阅读量;校方教育经费有限,所以阅览室构建简单,藏书有限,不能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是的学生无法通过更广阔的阅读,来增加自身的知识视野。
2、语文教学理念落后
农村信息更新慢,这样为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带来很大的阻碍,个别地区还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缺乏新教学案例启发,导致教学创新意识匮乏。大部分的课堂教学都是“我讲你听,我写你记”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扼杀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天真活泼的学习特性。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师资匮乏
在农村小学,能够真正掌握娴熟的综合语文教学的老师少之又少,受到农村条件的影响,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不会在农村小学常驻,都是向往进城市发展,进而导致农村小学教师资源缺乏,得不到新的师资换新。这样现状证明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技能有待提高,很多教师未必能熟悉的操作电脑,利用电脑来给学生进行多元化教学。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善对策
语文作为语言工具、科学的学习的窗口,也是表达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掌握语文知识是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发展。针对以上提及农村小学语文现状问题,笔者谈谈一己之见,为求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得到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1、注重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它小学生学习语言、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有效的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外衍生,拓宽学生的语文阅读量,是语文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发展措施。所以,农村小学不能忽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应该构建学校阅览室,增加其藏书量,及时更新其刊物。同时,建设班级间的图书角,鼓励学生自主阅览课外书籍,并对其内容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实现图书资源最大化的建设效果。教师方面,应该准确把握小学生的阅读心理,投其所好,引导学生适度的进行刊物的阅读,让学生找到阅读的乐趣,日积月累自己的词汇储备量,以便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育质量。
2、转变教学理念
在给小学生教授新知时候,如果教学方式缺乏创新,会导致学生参与度降低,对语文的兴趣度也会随之降低。新课改背景下,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重要的改革措施,要把现金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小学语文中,不仅让学生学到新知,而且让他们养成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习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争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增加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其中。因此,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增进学生趣味性的有效手段。
3、加大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
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度已经日渐增高,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集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小学可以通过帮扶、手拉手、捐资集资等方式,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基础建设,普及乡镇小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与图书资料。个别条件较好的地区应该建设计算机机房,逐步完善小学多媒体教学设施。这种种的改进措施是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提升学生对语文教学热情。
4、提高农村小学师资建设 强化小学语文教师团队,是提升小学语文质量的必备条件之一。型课程改革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专业的语文综合素质,尤其是农村小学较为年轻的教师队伍,更要有坚定的教学信息,力求让农村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提升教师团队质量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建设中占据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主动学习钻研教学方法,找到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要重视新课改理论的重要性,学习与升级自己对课标的认知度与教材教法的熟悉度,学习并掌握最新的教学技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三、总结
综合上述,在新时代下,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社会各界的关注度、校方资源调配、教师资源的改良和教学设备完善程度等方面,都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的主要考虑出要素。而且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式,积极提升自身教学职业素养;小学构建图书室或图书角,是提升学生阅读量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难点,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文德保.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24):118.
[2]尹新喜.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J].品牌(下半月),2014,(12):288.1、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就像驴子面前吊着个萝卜就会往前走。正因为有那个目标,你才有劲儿往前走。
第五篇:浅谈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煤山中心小学蒋云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以来,科学这门课已经越来越得到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地位得到了不断地提升。作为农村小学的一名兼职科学教师(主教数学),结合自己的教学,我发现科学和其它学科都是相互关联的。比如,数学和科学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观察和调查中,目前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的比较多。就这个问题,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经过调查整理,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小学专职固定的科学教师很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科学教师所学专业“理、化、生”或相近科学出身的较少。由于农村小学教师缺乏,学校基本上是把科学课作为“副课”、“搭秤课“来进行教学安排。一般情况下,科学课多由语、数教师或一些面临退休的过渡人员兼职。因此,普遍教师感到精力不够,备课时间少,课前准备不充分,上课比较随意。
2、受应试教育思想和兼职教师影响,科学课得不到教师应有的重视。虽然科学已放入县监测考试范围内,但是上学期我县农村小学六年级的科学监测成绩都比较差。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学校存在着挤课、占课现象。
3、农村小学现有教学设备落后、实验仪器配置落后、不配套。即使是原有仪器,也因仪器老化或者管理不善而损失和丢失,导致学生分组实验落实的难度大。很多学校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实验室。
4、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为主。,很多兼职教师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机械地背科学、学科学,实验操作很少,甚至连演示实验都不做。甚至有些教师直接报下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教学生背。这样,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同时学生的探究精神、思维能力等都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
二、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问题的解决策略
1、提升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素养
据调查,科学课本应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可是很多小学生表示科学课没意思,学完也没什么印象。这与学校科学课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内容内容无法开展有关,但我认为影响最大的是科学教师素养问题。
现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也非常重视小学科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校长也要重视本校的科学教学。比如,在兼职教师的安排上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导处不能安排年龄大的或“文科”出身的教师上科学课;第二,兼职教师确定后不要年年更换。在今年9月举行的县小学科学青年教师研讨会上,县教研员陈卫东老师曾说道:“每年看到这么多新教师,既感到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科学教师队伍每年都在更新换血,担忧是的给我们小学科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所以,这是提升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前提条件。
首先必须转变科学教师的思想观念,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上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到各小学校长及科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科学教育提高到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不再把科学课当成副科,从而要确保科学课的学科地位。所以县教育部门要经常组织一些科学教师培训,努力转变科学教师的思想观念。
针对目前农村现任科学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历不高和专业局限的状况,必
须加强农村科学教师的师资培训。我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学期会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目的在于通过竞赛激发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我县每学期会进行案例设计比赛、青年教师科学课堂教学比武、现场说课比赛、教师操作技能竞赛、科学教师基础知识竞赛、论文评比等活动,给广大农村科学教师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在不断地提高科学教师自身的素养。
但是我认为提高广大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落脚点还是在学校,应坚持校本培训。一线教师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欠缺什么。在学校中形成气氛,发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学、研究主体力量。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导师团,其他科学教师自主申报结对,结成师徒关系。教师的素养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采用现场评课方法,包括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取舍,方法的设计,手段的运用等,深入剖析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再者学校教研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收集、整理有用图文资料,组织教师集体观看学习。辅助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培训,最终形成有地方区域中心和国家中心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上的帮助与支持。
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教学资源
通过对本校三至六年级学生整班抽样调查发现:有9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能自己动手做实验是最快乐的;有63%的同学对有关生活中的科学感兴趣,有28%的同学对未知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感兴趣。法国著名启蒙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既然农村小学现有实验仪器配置缺乏,学生分组实验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但是教师可以把一些分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教学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科学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开展科学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科学课中50%以上的内容都是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对农村的自然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等等。
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们应采取的办法是:对教材中和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进行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材料,选择可以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如用红薯藤替代天竺葵学习“扦插”),并组织一些骨干教师把它们列成“教学材料结构表”印发给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使用,以便教师课前准备和要求学生自带材料,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
科学观察和记录,还可以让学生使用手机拍摄,然后在电脑上展示。科学教师要积极收集学生的实验成果,充分利用手机、数码相机将其拍摄制作成幻灯片或刻录成光盘让学生欣赏,这样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上电视,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实践证明:这些作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教学材料结构表”实用性强,易操作,便于兼职教师课前作准备,同时也改变了因缺乏教学材料,只能靠老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的状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了学生了解家乡自然事物特点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另外,科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开展环境调查和综合实践活动。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于城市学生,我们农村的孩子更熟悉大自然的环境,在某些科学知识学习方面更胜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周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他们经常见到一些动物和植物,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和养殖过程,熟悉大自然中的山川地貌和岩石。如:《稻谷的观察》、《植物的一生》等教学内容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农村学校更接近于真实的自然环境,具有城市学校所无法比拟的天然教学资源。农村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清朗,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农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随时带领学生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各种地貌;等等。
现在,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县上级部门已经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学校领导也逐渐重视起来了。我相信,为了孩子,科学这门课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