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渗透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2:3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渗透环境教育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渗透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第一篇:一年级渗透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一年级渗透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在以校领导为首的领导下,环境教育学科教学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也取得了良好成绩。现将本学期养成教育阶段性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环境教育教学任务以及学情分析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校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本学期环境教育教学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定期举办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在学校宣传栏制作环境教育专题板报等,按照计划完成。

2、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要求学生“言必行,行必果”;如何保护学校环境,如何爱护公共财务,都要让学生明确事该如何做,话如何说。使学生慢慢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3、利用校园环境,营造教育氛围。利用宣传栏、阅览室、微机室、电子琴教室等对学生进行科技、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我们还利用教室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班风教育,良好的班风的形成是具备一个良好的校风的前提,因此我们利用我们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我们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

4、通过具体的事例,感化学生的心灵。教师正确的指导和巧妙的点拨,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教学全过程。

三、本学期环境教育教学成绩与不足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达到了教学要求,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环境教育知识,认识到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实现了现代社会对中学生的要求,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今后的打算

1、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要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和跨学科性。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把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纵横交错,更加开放,更加宽泛的教育体系。

2、环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小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具有机会多、号召力强等特点,因此,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活动时,既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更要针对各科的知识和特点,开展一些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现将各学科的情况总结如下。

3、在小学数学中,环境教育结合具体数学知识进行渗透。在课内进行数据分析、统计、计算、绘制图表,进行讨论、游戏等形式,在课外进行实验与调查,野外考察,环保宣传等。

第二篇:数学教案环境教育渗透

《统计》 ——二年级数学教案

武昌区新河街小学 陈小薇

教学目标:

1.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等知识,通过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教学准备:

为体现活动的现实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节约用水”这个主题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需作如下的准备工作:

1.(上网或阅读书刊)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状况,我国人均水量在世界排名,查一查,“世界水日”的有关知识。

2.调查本地水价,了解家庭及学校每月用水情况。

3.调查学校水龙头数量,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或家庭附近一只滴水(或流水)的水龙头的滴水(或流水)速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电影《美丽的大脚》片段:学生听到雷声急忙挤出教室盼天下雨。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的期盼下雨吗?(因为本地天旱少雨、缺水。)

2.师:地球表面上约70%是水,为什么有些地区缺水还这么严重呢? 3.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地球亡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相继出示有关淡水资源的统计图。

4.继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有关淡水资源缺乏的信息,交流时说明资料的来源。资料来源:

1)从网上查,世界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不少城市出现了水荒,现在全世界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饮水供应,每天约有6000名至35000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而死亡。

2)从网上查,1995年,西安缺水,大学只好停止期末考试,提前放假。

3)从书上知道,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排世界第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4)从电视上看过,有的山区长年没有水,人的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死亡。

5、说说看到刚才的画面,听了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6、板书课题:节约用水

二、观察实验,汇报交流

1.出示统计图:宁波市近几年日均生活用水情况统计图 ①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1)宁波市的用水量增长很快。

2)2000年至2002年用水增长速度最快。

3)2002年的用水量是1996年的4倍,每两年就增加1倍。②估一估:我们全市有20万常住人口,全年人均用水量约是多少? 2.师:从统计图中我们发现,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用水量也迅速增长,但是这些水有很大一部分是人们浪费掉的,请你说说你观察到的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1)学生在组内交流观察所得。(2)指名各组代表交流。

3.师: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真是不少,在淡水资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要让全社会提高节约用水的认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4.小结:我们要用具体的数据唤醒人们。5.出示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测量学校或家庭附近一只滴水(流水)的水龙头在一定时间内的滴水量,完成统计表或统计图,然后求出所测量的滴水龙头的滴水(流水)速度。

①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实验的内容、方法以及实验结果,投影展示本组完成的实验记录统计表、统计图(校内和校外实验的兼顾)。

②小组合作计算水龙头滴水的速度:每小时()毫升

6.反馈调查情况:全校水龙头()个,武汉市每立方米水价()元。

7.算一算,如果学校里每个水龙头都按这个速度滴水,学校每年多支付()元水费。

三、总结明理,合理建议

1.议一议:有的同学认为,我们这里又不缺水,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你认为对吗?(学生讨论后发表看法。)2.介绍: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召开水会议,向全世界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他们认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把水看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把水当成宝贵资源的时代已经到来。

3.指名学生介绍世界各国节水的措施。(1)“世界水日”的有关知识。(2)滴水灌溉的方法。4.课外延伸:

(1)你准备为节约水资源做些什么?以小组为单位先说说,再写下来,(2)课后以“节约用水,保护水源”为主题自办一份手抄小报,择优张贴展览。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的主题是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并要学生付诸行动。根据这样的目标,放手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对水资源状况有了充分的认识,明白了节约用水的意义。同时培养课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实践证明: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一年级环境专题教育工作总结

民族小学:夏贵婵

时光如梭,流水飞逝,将匆匆而去。这一年,在我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为指导,以《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为依据,强化学生环境教育。配合课程改革,发挥课堂环境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引导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觉行动。团结一致,开拓进取,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环保教育工作中去,使我班的各项工作均得以顺利开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学科渗透

在一年级进行环境教育,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基础性和启蒙性的,使学生对环境有个初步了解,我校要求每位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适时渗透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把环境教育活动纳入学科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结合学校原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爱护洁净环保教育;二是利用晨会和兴趣小组进行环保小分队活动,交流、评估、布置与辅导,同时提供榜样,树立典型,期末评比“环保小卫士”。

(二)建立环保组织,强化环保意识。

要加强校园常规管理,靠一个人是不行的,只有健全了组织,才能使工作得以层层开展。因此,从我班实际情况出发,组成了一支由班主任、小队长组成的环保网络,然后各条线根据总目标分步实施环保计划。“红领巾志愿者文明卫生岗”就是由少先队组成的一个环保网络。这是由队员自主推选、报名参加的,他们以身作则,每天都要

对全校师生进行文明、卫生的检查与督导。到学期结束,还要根据检查情况评选“文明小队”。这样,不但潜移默化地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利用宣传“阵地”,加强环保宣传。

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我班的环保教育工作常抓不懈,也使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我班把每周一的集体晨会和晨会课作为进行环保教育的主“阵地”。以学生为主的红领巾广播,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大力宣传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评选我班“文明小队”的依据之一。另外,少先队员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在书法、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动手做好我班宣传橱窗中的图画资料的征集工作,并及时公布,加以宣传。在充分发挥多种宣传阵地的作用下,我班的环保教育工作才得以从上到下,层层落实,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在活动中渗透

把环境教育与少先队的各项活动相结合。

①与三项竞赛相结合,开展文明学生的活动,每学期结束,我班还要评出环保文明学生。

②与值日工作相结合,在各点设立文明卫生监督岗,对学生不良的卫生习惯进行监督。

③与少先队环保站相结合,变废为宝,增强环保意识。以上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少先队员的养成教育,同时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学校做起,使我们的校园建成更加美丽的“绿色校园”。

第四篇:各学科环境教育渗透计划

各学科环境教育渗透计划

21世纪,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已成为全球共同的话题,它必将影响着一代新人的成长。如何通过课堂,更好地达到“课内渗透”,设学生切实掌握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的目的呢?我们制定了学科渗透计划,具体如下:

我们主要围绕着各科的内容体系,即教材渗透点、环境教育知识点、教学建议、教学参考四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渗透点”

教师要提出揭示各科教材中与环境教育活可作渗透教育的有关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准确地传授知识,有机地进行渗透。

二、环境教育知识点

针对教材内容涉及到的环境教育知识点,根据小学环境教育目标,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小学基础教育的特点,在各课例中有选择地提出加强下列知识点的渗透,教学力求做到观点鲜明,有一定的力度和广度。

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家都来保护它;

2.美丽的大自然是我们的家;

3.绿色植物是生命的象征;

4.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5.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6.防止(减少)污染是人类健康的保证;

7.资源有限,节约资源,保护资源。

三、教学建议:

教师要根据学课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力求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从知、情、意、行出发,有效地进行渗透。

语文学科可以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的渗透,发展学生智力,提高环境意识。

数学学科可根据各单元的知识点,除选录教材中可进行渗透教育的题目外,还可以补充部分参考计算题,通过让学生比一比、算一算,认识一些环境知识,从切实的数据中悟出环境教育的真谛。

思品学科,可通过思品教学中知、情、意、行等环节在厅环保故事明理,议一议,辨析等方面提出建议,激发学生保护环境感,增强自觉性,从小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

自然学科,可偏重于让学生参加观察、实验和考察活动,接触大自然等,使学生获得环境知识并了解和认识当今环境现状,为保护大自然出力量。

社会学科,可着重提出一些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考察、查阅资料及了解学校和社区环境污染的状况,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五大问题有所认识,使学生自觉保护社区环境,造福人类、造福社会。

美术和音乐学科,可通过欣赏作品、唱唱跳跳、动手绘画、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热爱美好大自然,向往美好未来的真情实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环境教育。

四、教学参考

在教学中,可参考一些国内、外关于环境保护的大量资料,有利于帮助教师掌握环保科学知识,提高环境意识,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第五篇:语文环境教育渗透教案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而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今天的中学生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在中学生中开展环境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滞后生效的作用。

从地球的危机来看,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增长,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人类面临着危机,人类的自然家园——地球面临着危机,当人类背着沉重的包裹迈入新世纪之时,我们不禁要大声疾呼“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例如,在德国艾科尔特野生动物园的一座小木屋的墙上贴着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 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人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惟一的地球家园已是遍体鳞伤: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展,污水横流,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大气污染使我们看不到蓝天,呼吸不到新鲜、洁净的空气,地球物种灭绝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总之,生态环境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目前我国国民的环境意识淡薄,尚未能对环境状况作出相应的警觉。

从素质教育的本质来看,环境意识教育是中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意味着一场变革,包括人类价值观以及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其中以新价值观的形成为核心的环境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先导性的作用。而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教育思想,其根本宗旨在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语文老师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必须开展有效渗透环境教育,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探索一条语文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教学方法和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的原则:

1、素质中心原则:立足于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保意识,陶冶学生爱我地球,爱我家园,爱我校园的思想情操。

2、适时性原则:注重及时展现社会的新发现,讨论社会新问题,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新问题。

3、灵活性原则: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注重体现乡土人文特色。

4、创造性原则:从育人目标出发,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创造,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语文课堂中实施环保意识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方法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课文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表现了祖国绵绣山河的如诗如画,蕴含着丰富的自然 美、社会美、艺术美。我们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笔宝贵财富,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绚丽多彩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并借助于课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人格魅力,培养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学的方法很多,有直观法、描述法、有景入情法、对比法、带入法、古诗文品赏法等等,笔者在这儿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直观法

利用图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美的能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实施高质量、高效率的环境教育。例如我们在教语文第三册郑文光写的《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创设一幅天空图片,并伴以音乐,图片与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看图片中优美的自然环境,然后提问:我们现在生活的地球也还是这样优美吗,现在遭到了哪些破坏呢?这时,教师可以把自己已经准备好的文字内容播放给学生看,请同学看下面一段文字内容:今年春夏之交,强沙尘暴不断袭击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据统计,这样的沙尘暴50年代发生过5次,60年代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90年代发生过23次。从这段文字中,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并谈谈你的想法?(结论是强沙尘暴20世纪下半叶在我国呈急速上升趋势。)教师通过图片、音乐、文字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的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让同学看到了我们现在生存的地球遭到了严重破坏,应该行动起来,拯救地球。

(2)描绘法

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教材中涉及的所有写环境的地方,教学时,就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中的有关描写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把当地的环境再现学生的眼前。如我们在教《向沙漠进军》第三自然段:“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多少风沙。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和山西北部许多人移居到榆林以北关外去开垦。当时的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生产技术又不高,垦荒伐木,致使原来的草地露出了泥土,日晒风吹,尘沙就到处飞扬。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袭击,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区关外三十公里都变成沙漠了。”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环境教育的材料,课堂教学时不能一晃而过,教师可画龙点睛地指示学生:牢记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惨痛教训,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自身也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又如《 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阴沉的冷色调正好贴切地表达了作者阴沉的心境、悲凉的情绪。荒凉的景物与悲凉的 感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深化了文章的内涵。教师可以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向学生提问:你们到过现在的绍兴吗,绍兴现在的环境是否还是鲁迅笔下这样的自然景色呢?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向学生灌注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把学生学习的心境与环境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对比法

对比,是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和逻辑方法,它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对比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我们在教第五册宋代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一文中“„„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教师可点拨:古代洞庭湖周围有虎,现在有吗?《水浒》中武松景阳岗打虎,现在山东境内有吗?没有!为什么呢?人口多了,生产发展了。开荒伐木,生态环境被破坏,食物链被毁,虎就无法生存了。98年,长江流域还发生了一场特大洪水,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到了破坏。我们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使学生学到课本知识,也了解到了课本以外的一些知识,让学生了解了大自然,有利于学生自觉的行动起来,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自觉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4)

古诗文品赏法

在古诗文中,环境除了能表意抒情以外,对培养健康的人格,平静、豁达的心情还有重要的作用。或壮丽或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例如我们在教初中 第六册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时,文中写的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作者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第五册宋代范仲淹写的《登岳阳楼》一文中,作者所写的观“巴陵胜状”,则“心旷神怡”,达到“宠辱偕忘”的人生境界。苏轼笔下的水绮丽可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水”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治人的情操”,在这些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学在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总之,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因经作者的审美处理,比现实生活中的环境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更激动 人心,更给人以美感。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根据美的本质属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欣赏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表现美,以期陶冶。

2、途径

我们语文学科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途径很多,有(1)语文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2)参观考察活动 ;(3)社区环保活动 ;(4)参加全国、市、区各种环保活动和环保竞赛;(5)环境和资源日纪念活动等等,笔者在这儿主要介绍两条途径:

(1)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积极开展语文学科渗透,是强化、挖掘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把教材中凡是能渗透环境教育的渗透点都挖掘出来,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做到有机结合适时适度。例如我们在教语文第四册茅盾写的《白杨礼赞》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到过西北黄土高原吗?如果没有,那么今

天我们师生一起去游历一番西北黄土高原的壮美景色,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描写白杨树生长环境的句子,这环境美在哪里?一番话拨动了学生爱大自然的情弦,脑中有了一幅大自然的优美的图画,充满了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憧憬,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我们语文老师可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工厂、车间去了解实际情况。例如,使原先认为隆隆的机器声,是工厂生气勃勃的象征,没有意识到它产生的噪声污染已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暑假中可组织学生到自然保护区考察,了解到许多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日益受到环境污染的危胁,有的已绝迹,有的频临绝迹。通过考察,组织学生将所见所闻整理成系统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小论文的写作,从考察→整理资料、数据→组织条理→完成小论文,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通过以上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了学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热爱,并进一步促使学生采取实际行动去保护环境。我们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绿色志愿者清扫日”和“社区假日小队活动”。同学们来到社区、走上街头、插挂彩旗及宣传标语、向路人播放环保宣传录音、清扫绿地、捡拾白色垃圾、刷洗电线杆上的非法小广告、废电池回收活动、小手拉大手家庭《绿色生活承诺卡》活动。春节前,参加社区综合治理报告会,向居民散发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单。同学们用自己的小行动促进社区、社会的环保活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本身的环保意识,也提高提高广大民众的环境意识。

四、结论与思考

通过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了以下几点结论与思考:

(1)使学生懂得了一些最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掌握了有关环境、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一些基本概念,懂得了人与环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知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当代和后代的严重危害,对我国和全球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2)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不仅要渗透环境意识教育的,要发挥课堂主渠道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全方位的受到环保教育,也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

(3)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创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心理品质的形成,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增进了身心健康,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使学生不仅注重环境意识比较初级的“浅绿”的层面(主要是身边的环境卫生、植树绿化等问题),同时开始认识和关注环境污染的危害,使环境意识进入“中绿”的层面(关注“大气污染、环境卫生、绿化的不足和白色污染等”)。

(5)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首先要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对环境教育工作要有坚定不移、常抓不懈的精神。才能使学校为国家培养出新世纪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人才。

(6)语文学科教学中要不断开拓多种环境教育途径,让学生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增强,成为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的源动力。

下载一年级渗透环境教育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渗透环境教育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 树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对树与环境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学会做一些保护环......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课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树木能够绿化、美化环境,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爱护树木。 2、知道树木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 3、创设情境,激发......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老君镇金寨小学电子备课 ( 2017 至 2018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执教学科:__环境教育____ 执教年级:__一年级_____ 执教教师:龚亚军_______ 2017年 9 月 1日 一年级环保教育教学计划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福 州 市 城 门 后 坂 小 学 2017至2018学年度 一年级 环境教育 学科教案 1. 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

    一年级环境教育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环境教育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随地吐痰会弄脏环境,是一种不卫生、不文明的不良行为。() 2、地球上热......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doc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 环 境 教 育 教 案 学科: 环境教育 学校:凯里四小 备课教师: 1、认识小动物的家 教学目的: 1、喜欢动物,知道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了解动物的习......

    一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格式.docx((精)

    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案 (2015 ——2016 ——1 课题:《爷爷和小树》 教学目标: 1、认识10 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